沈誌誠還以為這是個玩笑話,調侃女兒:“人家買櫝還珠,你這是為了個架子配個新房子啊哈哈。而且女兒啊,你還是太嫩了把。這買房裏頭的門道,那可多了!”
提起了這茬話頭,沈誌誠興致勃勃地開始給女兒科普。
“現在的房和咱們家也差不了多少,都是以前單位分出來的房子。你別看現在零零散散也有起的新房子,那質量啊都不咋的。和人家省城的漂亮房子比,差遠了!省城的房子才叫好呢,有半圓的歐式大陽台,還有漂亮的紅尖頂。咱們這的嘛……”
沈誌誠咂咂嘴,還有點遺憾。“建起來的還是筒子樓,一層多少戶擠在一起,差得很。”
沈雪青察覺到了一點不對:“爸,你怎麽懂這麽多。小姨才搬的新房子,都沒有你知道的多。”
沈誌誠喝了一口小酒,搖頭晃腦,得意極了。
他先轉頭讓妻子去催催剩下的菜,等陶秀蘭走遠了,才和女兒小小的透露了一點消息。
“乖乖你傻啊,爸就是幹這個的怎麽會不懂?”
沈雪青的心跳又開始加速了,但是她依然裝作了懵懂的樣子問:“爸,你不是糧管所的麽,怎麽又變成賣房子的了啊?”
沈誌誠嘿嘿一笑,告訴女兒:“你當爸為什麽給你零花錢這麽大方,電話你想裝也就給你裝了。知道介紹人嗎?你爸我雖然官不大,但人緣廣啊。在這片地界上,誰家想買個房子,辦個牌照,做個買賣,來請我的人不要太多。要是沒有這點抽成,老老實實上班,哪裏會有咱們家這麽舒服的日子過。”
沈誌誠打了個嗝,叮囑女兒:“但悶聲發大財,這個事情,就不要告訴你媽媽了。省的她婦道人家不懂要壞事。”
沈雪青:“……”
什麽介紹人,這不就是中介嗎?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沈雪青之前一直沒有著急買房的事情,不光光是因為現在房子沒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如今的市麵上,需求不大,壓根就沒有專門的房產中介!
誰能想到,原來現在中介的雛形,就在自己家啊!
沈雪青送上了一個佩服的眼神,同時在心裏默默做了決定。
天時地利人和,這把在我!
第18章 早戀了?
“爸, 雖然咱們現在還不能買房,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先把家裏改造改造嘛!”
想清楚了之後,沈雪青不要錢的好話開始流水一樣往外掏, 沒幾分鍾就把沈誌誠捧得飄飄然了。
要是平時,沈誌誠多少還會猶豫兩分鍾。
可眼下, 沈誌誠正處在喝了兩杯的時候, 加上最近發生的種種,都讓他感覺順風順水的。
不就是刷個牆,貼個瓷磚的事兒嗎?反正家裏也是自己住,弄好了自己也舒服啊。
最主要的是, 女兒的一句話讓他心裏癢得很。
“爸,紅木家具也不好找啊, 你可以慢慢先收著,反正可以用很多年的。”
中年男人的夢想:紅木家具!
這要是真的搞一套,家裏還是那個亂糟糟的樣子確實不好。
沈誌誠想象了一下, 大手一揮, 就把這件事定下了。
陶秀蘭回來看到丈夫喝多了, 悄悄問女兒是怎麽回事。
沈雪青湊近媽媽耳朵邊告訴她:“沒事的媽, 我們很快就要有新房子住了。”
陶秀蘭詫異之餘, 伸手摸了摸沈雪青的額頭。
沒發燒啊, 難道女兒也喝多了?
飯吃到尾聲的時候, 沈誌誠喝的酩酊大醉,話都說不囫圇了。
陶秀蘭想喊女兒搭把手,兩個人一起把丈夫架著回去。
沒想到女兒連連擺手說不用,然後從街上喊了個三輪車, 跟師傅說好了車資雙倍,但是到時候幫著把人扶上樓。
師傅當然很樂意, 三層樓能有多費時間啊!
陶秀蘭到家後回過神來,誇女兒聰明。
沈雪青坐在沙發上,說:“媽,這就叫做,這世上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大問題!”
“又說什麽胡話呢。”陶秀蘭覺得好笑,又自己品了幾下,還真有點道理。
沈雪青開始早出晚歸了。
白天她就出門去踩點,傍晚的時候她才回來讀書學習。
這麽一番折騰之後,她都接連著瘦了好幾斤,把陶秀蘭心疼地給她加餐了好幾次。
見到最後還是勸不住,陶秀蘭甚至打電話給了丈夫,讓他回來勸勸。
沈誌誠聽說女兒天天往外跑,還瘦了好幾斤,嚇了一大跳。
該不會是,早戀了吧?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沈誌誠就坐不住了,連忙告辭了老朋友們,回了趟家。
把這個可能性一說,陶秀蘭驚地菜刀都掉了。
“……這不能夠吧?”
沒聽說女兒最近有什麽交好的男性啊?
可陶秀蘭也知道,女兒高考後,和之前是有一些不同了。
往日裏要是有什麽心事,一準藏不住就說了。但如今嘛,可說不準了。
於是沈雪青今天回來,就看到了沙發上正襟危坐的一雙父母。
她一開門,兩雙眼睛就跟探照燈似的,齊刷刷地射過來。
“乖乖啊——”陶秀蘭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先喊了一句。
“回來啦——”沈誌誠接了後一句,同樣尬住了。
沈雪青從冰箱翻出來一瓶冰鎮的汽水咕咚咕咚喝完了,奇怪地扭頭:“你們倆幹什麽呢?在沙發上坐的那麽端正,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嗎?”
陶秀蘭捅了一下沈誌誠。
沈誌誠咳嗽了兩聲,很和藹地問:“乖乖啊,你最近早出晚歸的都瘦了啊。”
“是嗎?”沈雪青跑去照了一下鏡子。“好像是有點。不過沒關係,我要辦的事情辦完啦!爸,媽,你們過來一下!我們開個會。”
沈誌誠和陶秀蘭回頭對了個眼色,這是要坦白了?
兩人圍著桌子坐在一起,沈雪青跑到門口掛的包裏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和筆,她甚至還帶回來了幾張宣傳廣告。
沈雪青鋪開宣傳廣告給爸媽看。
“這是我最近跑的幾處地方,有老城區的也有新城區的。爸媽,你們看看更喜歡哪一處?如果以後我們要搬家,你們倆是更想靠公園,還是更想靠商場?”
陶秀蘭不理解:“乖乖看這個幹什麽?”
沈誌誠猜到了:“女兒你是不是……還想買房啊?”
“對咯!所以爸你快點告訴我,你理想的房子是什麽樣的?是喜歡早上下樓就能買到豆漿油條的那種,還是早晨能聽到鳥叫傍晚可以散步的那種?喜歡住幾樓?想不想要花園露台?喜歡陽光更好的還是通風更好的?”
沈雪青一口氣報出來各種選項,顯然是蓄謀已久了。
沈誌誠鬆了一口氣。不是早戀了就好。
放下一顆懸著的心,沈誌誠順著女兒的問題暢想了一下。
他是農村人,從小就習慣了四處撒野。搬到城裏來之後,住在這麽小的一間屋子,他總是覺得悶氣,所以才總是往外跑。
如果房子能大一點,讓他四處走動……
沈誌誠如實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沈雪青又詢問了陶秀蘭。
陶秀蘭的想法就樸實多了,她早就覺得城裏什麽都要買太不方便了。如果可以的話,她也很想有一塊地方種點菜。
現在他們住在筒子樓裏,陶秀蘭拿了幾個蛋糕盒子種了點蔥苗放門口。但是人來人往的,總有人愛占點小便宜,沒幾天就被掐光了。
沈雪青總結了一下:“就是想在城裏過鄉下的生活是吧?”
沈誌誠和陶秀蘭有點不好意思。
現在的人們還是崇尚進城的,誰家從鄉下搬到城裏還會懷念鄉下日子啊!
但沈雪青其實挺理解的。用不了多少年,種花家靈魂大規模複蘇之後,連年輕人都流行起來陽台種菜了。
沈雪青有個後輩同事,在租來的小屋子窗戶外的鐵架子上養草莓,第一年沒活,第二年繼續。一直到第三年才終於長出了一小顆草莓,同事高興地跟什麽似的。沒想到日日夜夜等著盼著,卻一個不留神被鳥啄了,氣的她碎碎念了八百回。
由此可見,種菜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
沈雪青估算了一下,劃掉了幾處未來過分熱鬧的市中心。
最後這麽一看,還是自己喜歡的那個公園濕地附近最合適。
沈誌誠看女兒畫畫寫寫,很認真的模樣,不忍心打擊她,隻是寬容地等待女兒忙完才說:“乖乖,你怎麽還沒放棄買房的念頭啊。”
沈雪青卻說:“我還沒有想買呢。我隻是覺得,如果有想法就先去調查調查比較好。”
“說得對。”沈誌誠哄女兒。“那你調查出什麽啦?”
“那可就太多了!”
沈雪青這話半真半假,她是跑了不少地方。但是隻是為了確定她腦海裏的地圖和現在的東鄉鎮還差多少。
在未來,東鄉鎮已經往外擴大了一部分變成了東鄉市。像崔曉麗他們家所在的崔家莊,以後才是郊區。
房價飛漲的時代,東鄉市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麽誇張的漲幅,但也是日新月異。去年八千一平沒賣完的房子,來年要一萬一一平。
沈雪青不炒股,不理財,更不玩什麽比特幣。但她在圈子裏是人人稱道的投資好手——因為她在買房這件事上,從未失手。
“爸媽,你們看這。”沈雪青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圈起來公園濕地那一塊。
要不是出去了一趟,沈雪青倒是不知道,公園這邊這麽早就開始動工了。這個公園連接了新老兩個城區,又不會太吵鬧,同時也沒有離醫院商超很遠,散個步的功夫就到了。
“我實地跑了好幾天,才知道現在城裏也是大變樣了。這兒在建公園,拐個彎就是人民醫院和學校。空氣好,環境好,最符合你們的需求。旁邊空了不少地,我看大概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人來建房子了。”
沈雪青又把自己的本子遞給沈誌誠看,上麵是她跑的附近的一些小區近幾年的房價。
她一個小姑娘,進小區裏和大爺大媽們打聽這些情況,毫不怯場。大爺大媽也樂意和她聊天。
提起了這茬話頭,沈誌誠興致勃勃地開始給女兒科普。
“現在的房和咱們家也差不了多少,都是以前單位分出來的房子。你別看現在零零散散也有起的新房子,那質量啊都不咋的。和人家省城的漂亮房子比,差遠了!省城的房子才叫好呢,有半圓的歐式大陽台,還有漂亮的紅尖頂。咱們這的嘛……”
沈誌誠咂咂嘴,還有點遺憾。“建起來的還是筒子樓,一層多少戶擠在一起,差得很。”
沈雪青察覺到了一點不對:“爸,你怎麽懂這麽多。小姨才搬的新房子,都沒有你知道的多。”
沈誌誠喝了一口小酒,搖頭晃腦,得意極了。
他先轉頭讓妻子去催催剩下的菜,等陶秀蘭走遠了,才和女兒小小的透露了一點消息。
“乖乖你傻啊,爸就是幹這個的怎麽會不懂?”
沈雪青的心跳又開始加速了,但是她依然裝作了懵懂的樣子問:“爸,你不是糧管所的麽,怎麽又變成賣房子的了啊?”
沈誌誠嘿嘿一笑,告訴女兒:“你當爸為什麽給你零花錢這麽大方,電話你想裝也就給你裝了。知道介紹人嗎?你爸我雖然官不大,但人緣廣啊。在這片地界上,誰家想買個房子,辦個牌照,做個買賣,來請我的人不要太多。要是沒有這點抽成,老老實實上班,哪裏會有咱們家這麽舒服的日子過。”
沈誌誠打了個嗝,叮囑女兒:“但悶聲發大財,這個事情,就不要告訴你媽媽了。省的她婦道人家不懂要壞事。”
沈雪青:“……”
什麽介紹人,這不就是中介嗎?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沈雪青之前一直沒有著急買房的事情,不光光是因為現在房子沒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如今的市麵上,需求不大,壓根就沒有專門的房產中介!
誰能想到,原來現在中介的雛形,就在自己家啊!
沈雪青送上了一個佩服的眼神,同時在心裏默默做了決定。
天時地利人和,這把在我!
第18章 早戀了?
“爸, 雖然咱們現在還不能買房,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先把家裏改造改造嘛!”
想清楚了之後,沈雪青不要錢的好話開始流水一樣往外掏, 沒幾分鍾就把沈誌誠捧得飄飄然了。
要是平時,沈誌誠多少還會猶豫兩分鍾。
可眼下, 沈誌誠正處在喝了兩杯的時候, 加上最近發生的種種,都讓他感覺順風順水的。
不就是刷個牆,貼個瓷磚的事兒嗎?反正家裏也是自己住,弄好了自己也舒服啊。
最主要的是, 女兒的一句話讓他心裏癢得很。
“爸,紅木家具也不好找啊, 你可以慢慢先收著,反正可以用很多年的。”
中年男人的夢想:紅木家具!
這要是真的搞一套,家裏還是那個亂糟糟的樣子確實不好。
沈誌誠想象了一下, 大手一揮, 就把這件事定下了。
陶秀蘭回來看到丈夫喝多了, 悄悄問女兒是怎麽回事。
沈雪青湊近媽媽耳朵邊告訴她:“沒事的媽, 我們很快就要有新房子住了。”
陶秀蘭詫異之餘, 伸手摸了摸沈雪青的額頭。
沒發燒啊, 難道女兒也喝多了?
飯吃到尾聲的時候, 沈誌誠喝的酩酊大醉,話都說不囫圇了。
陶秀蘭想喊女兒搭把手,兩個人一起把丈夫架著回去。
沒想到女兒連連擺手說不用,然後從街上喊了個三輪車, 跟師傅說好了車資雙倍,但是到時候幫著把人扶上樓。
師傅當然很樂意, 三層樓能有多費時間啊!
陶秀蘭到家後回過神來,誇女兒聰明。
沈雪青坐在沙發上,說:“媽,這就叫做,這世上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大問題!”
“又說什麽胡話呢。”陶秀蘭覺得好笑,又自己品了幾下,還真有點道理。
沈雪青開始早出晚歸了。
白天她就出門去踩點,傍晚的時候她才回來讀書學習。
這麽一番折騰之後,她都接連著瘦了好幾斤,把陶秀蘭心疼地給她加餐了好幾次。
見到最後還是勸不住,陶秀蘭甚至打電話給了丈夫,讓他回來勸勸。
沈誌誠聽說女兒天天往外跑,還瘦了好幾斤,嚇了一大跳。
該不會是,早戀了吧?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沈誌誠就坐不住了,連忙告辭了老朋友們,回了趟家。
把這個可能性一說,陶秀蘭驚地菜刀都掉了。
“……這不能夠吧?”
沒聽說女兒最近有什麽交好的男性啊?
可陶秀蘭也知道,女兒高考後,和之前是有一些不同了。
往日裏要是有什麽心事,一準藏不住就說了。但如今嘛,可說不準了。
於是沈雪青今天回來,就看到了沙發上正襟危坐的一雙父母。
她一開門,兩雙眼睛就跟探照燈似的,齊刷刷地射過來。
“乖乖啊——”陶秀蘭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先喊了一句。
“回來啦——”沈誌誠接了後一句,同樣尬住了。
沈雪青從冰箱翻出來一瓶冰鎮的汽水咕咚咕咚喝完了,奇怪地扭頭:“你們倆幹什麽呢?在沙發上坐的那麽端正,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嗎?”
陶秀蘭捅了一下沈誌誠。
沈誌誠咳嗽了兩聲,很和藹地問:“乖乖啊,你最近早出晚歸的都瘦了啊。”
“是嗎?”沈雪青跑去照了一下鏡子。“好像是有點。不過沒關係,我要辦的事情辦完啦!爸,媽,你們過來一下!我們開個會。”
沈誌誠和陶秀蘭回頭對了個眼色,這是要坦白了?
兩人圍著桌子坐在一起,沈雪青跑到門口掛的包裏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和筆,她甚至還帶回來了幾張宣傳廣告。
沈雪青鋪開宣傳廣告給爸媽看。
“這是我最近跑的幾處地方,有老城區的也有新城區的。爸媽,你們看看更喜歡哪一處?如果以後我們要搬家,你們倆是更想靠公園,還是更想靠商場?”
陶秀蘭不理解:“乖乖看這個幹什麽?”
沈誌誠猜到了:“女兒你是不是……還想買房啊?”
“對咯!所以爸你快點告訴我,你理想的房子是什麽樣的?是喜歡早上下樓就能買到豆漿油條的那種,還是早晨能聽到鳥叫傍晚可以散步的那種?喜歡住幾樓?想不想要花園露台?喜歡陽光更好的還是通風更好的?”
沈雪青一口氣報出來各種選項,顯然是蓄謀已久了。
沈誌誠鬆了一口氣。不是早戀了就好。
放下一顆懸著的心,沈誌誠順著女兒的問題暢想了一下。
他是農村人,從小就習慣了四處撒野。搬到城裏來之後,住在這麽小的一間屋子,他總是覺得悶氣,所以才總是往外跑。
如果房子能大一點,讓他四處走動……
沈誌誠如實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沈雪青又詢問了陶秀蘭。
陶秀蘭的想法就樸實多了,她早就覺得城裏什麽都要買太不方便了。如果可以的話,她也很想有一塊地方種點菜。
現在他們住在筒子樓裏,陶秀蘭拿了幾個蛋糕盒子種了點蔥苗放門口。但是人來人往的,總有人愛占點小便宜,沒幾天就被掐光了。
沈雪青總結了一下:“就是想在城裏過鄉下的生活是吧?”
沈誌誠和陶秀蘭有點不好意思。
現在的人們還是崇尚進城的,誰家從鄉下搬到城裏還會懷念鄉下日子啊!
但沈雪青其實挺理解的。用不了多少年,種花家靈魂大規模複蘇之後,連年輕人都流行起來陽台種菜了。
沈雪青有個後輩同事,在租來的小屋子窗戶外的鐵架子上養草莓,第一年沒活,第二年繼續。一直到第三年才終於長出了一小顆草莓,同事高興地跟什麽似的。沒想到日日夜夜等著盼著,卻一個不留神被鳥啄了,氣的她碎碎念了八百回。
由此可見,種菜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
沈雪青估算了一下,劃掉了幾處未來過分熱鬧的市中心。
最後這麽一看,還是自己喜歡的那個公園濕地附近最合適。
沈誌誠看女兒畫畫寫寫,很認真的模樣,不忍心打擊她,隻是寬容地等待女兒忙完才說:“乖乖,你怎麽還沒放棄買房的念頭啊。”
沈雪青卻說:“我還沒有想買呢。我隻是覺得,如果有想法就先去調查調查比較好。”
“說得對。”沈誌誠哄女兒。“那你調查出什麽啦?”
“那可就太多了!”
沈雪青這話半真半假,她是跑了不少地方。但是隻是為了確定她腦海裏的地圖和現在的東鄉鎮還差多少。
在未來,東鄉鎮已經往外擴大了一部分變成了東鄉市。像崔曉麗他們家所在的崔家莊,以後才是郊區。
房價飛漲的時代,東鄉市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麽誇張的漲幅,但也是日新月異。去年八千一平沒賣完的房子,來年要一萬一一平。
沈雪青不炒股,不理財,更不玩什麽比特幣。但她在圈子裏是人人稱道的投資好手——因為她在買房這件事上,從未失手。
“爸媽,你們看這。”沈雪青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圈起來公園濕地那一塊。
要不是出去了一趟,沈雪青倒是不知道,公園這邊這麽早就開始動工了。這個公園連接了新老兩個城區,又不會太吵鬧,同時也沒有離醫院商超很遠,散個步的功夫就到了。
“我實地跑了好幾天,才知道現在城裏也是大變樣了。這兒在建公園,拐個彎就是人民醫院和學校。空氣好,環境好,最符合你們的需求。旁邊空了不少地,我看大概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人來建房子了。”
沈雪青又把自己的本子遞給沈誌誠看,上麵是她跑的附近的一些小區近幾年的房價。
她一個小姑娘,進小區裏和大爺大媽們打聽這些情況,毫不怯場。大爺大媽也樂意和她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