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瓔家也收到了一些工廠的問詢。
他們做過沈雪青那一批莫名其妙的訂單,至今還有點印象。
傅瓔知道之後,衝到了沈雪青這邊,大聲抱怨:“雪青姐,這種積德行善的好事,你居然不帶我玩?!我家差在哪裏了?”
沈雪青被她問的愣了一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啊小傅瓔,調度物資的話,需要的量就很大了。你才大一,你家裏人放心你參與過來嗎?”
可不要被人誤會成詐騙啊?
傅瓔把自己的胸脯拍的砰砰作響:“太小看我了,姐你等著!”
傅瓔是個行動比嘴還要快的人,她不光光要自己幹,還要拉著所有人一起幹。
兩天後,她就拉來了留學圈子裏一堆二代,還搞了個聯名書。
“我們都自願加入捐贈行列!願意為祖國做點好事!行善積德!”
有的家裏是搞運輸的,願意承擔各地物資的調動。
有的家裏有關係,說可以搞一些器械的。
還有家裏有廠子的,說做口罩也不是很難,他們可以調動工廠生產。
甚至還有實在沒關係,但是有錢的,願意幫助從國外采購緊缺物資的。
小朋友們一顆紅心向太陽,沈雪青根本攔不住,隻能盡量地答應下來。
沈雪青當初也沒想到陣仗會搞得這麽大,但事到如今,這件事也不是她一個人能管得了的了,必須要接受一定的監管了。
她開始嚐試著和大使館聯係了。
對於留學生們的自發行為,駐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都很驚喜。
沈雪青出麵社交之後,大使館願意協助一些物資回國。
國內那邊,秦素田真聽說是要做好事之後,也無條件地放下手上的事情,自願擔任了跨國物資的接應。
半個月的時間,海外留學生們的心意率先回國了。
報紙上報道了這一好消息,用的也是“海外遊子心係家鄉”之類的溫暖的標題。
其中以澤元雜誌社的範玉蘭記者跟進報道的那一篇,最為感人。
她沒有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而是從海外留學生心係家鄉的角度,把這場曲折的捐贈過程寫的非常生活化,讓大家都好像感受到了一群小朋友的赤子之心。
第二個月,國內一批中小企業在協調之下,聯名捐贈。
藺善為和沈雪青沒有署名,但是這種事情是低調不起來的。
一傳十,十傳百,有心人總能看到他們在其中做的努力。
bbs論壇上出現了關於這兩場捐贈的帖子,這一次的照片就更多了。
有大使館和留學生代表沈雪青的合影,也有國內接應人秦素田真的照片,甚至還有各家企業的捐贈合影照片。
千裏之外,東鄉鎮新開的網吧裏。
陶明偉看著論壇上的照片,目瞪口呆地爆了粗口。
“臥槽!這不我姐嗎!”
他的聲音太大了,一下子成為了網吧內的焦點。
網吧老板銳利的眼神飆過來了。
“你,身份證看一下!”
陶明偉欲哭無淚,他還沒成年呢,今天本來就是仗著自己個子高才混進來的,現在倒好,一下就暴露了。
但是現在這也不是重點了,他被老板踢出來之後,就一口氣跑去了河邊的私房那兒敲門了。
“秀蘭阿姨,你知道我姐在英國都幹了什麽嗎?她又上新聞啦!”
邵宜蘭嘩啦一下打開門,看到是陶明偉,下意識地先怒目圓睜,給了弟弟一個爆栗子。
“這個點,你居然敢逃課?”
陶明偉抱著腦袋敢怒不敢言。
這都什麽事兒啊?他看到大姐的消息,被網吧老板趕出來。現在又要被二姐抓住了揍。
他們陶家的女人,真是一個比一個可怕啊嗚嗚……
第147章 畢業了
陶秀蘭知道這件事的時候, 第一反應就是乖乖在國外會不會危險?
但是邵宜蘭在旁邊勸她說,姐姐又沒有回來,應該是比我們都要安全一些的。
陶秀蘭這才稍微安下心來, 隨後又湧上來了一股自豪之情。
這是她的女兒,從小就乖巧懂事, 越長大越出色, 現在都是新聞媒體的常客了。
現在更是惠澤到其他人了。
陶秀蘭心情一好,就打電話定了一桌的好酒好菜把親戚朋友們都喊上來了。
陶明偉作為匯報有功的功臣,頂著一腦門的包,一邊吃的滿嘴生香, 一邊痛並快樂著——吃完了就要留下來寫檢討!
八百年逃課一回,居然是這種離譜原因被抓住了。
沈雪青打電話回來的時候聽到了這段前因後果, 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
陶秀蘭問:“現在都五月份了,你是不是快要回來了?”
沈雪青應了一聲,看了看日曆。
她的學業完成的很好, 在畢業率不足百分之五十的英國也依舊是名列前茅的。
隻是她最近被捐贈事情帶著, 稍微忙了一點點, 還沒有時間分心把自己的論文掃尾。
但是這個月, 國內的報道趨勢逐漸變好了。
沈雪青記得, 非典是一直等到七月份才會消散的。
那時候她已經畢業了, 但是難得休息, 她還打算稍微在英國等一等再回去。
沈雪青把自己的想法給陶秀蘭說了一下。
陶秀蘭欣然同意了:“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乖乖你好好休息,想玩就玩,不著急回來。小偉說, 現在電腦可厲害了,可以注冊一個什麽企鵝, 然後和你一起視頻。”
陶秀蘭覺得現在的日子可真是太好了,沒想到科技發展到這個程度,她還能見一見遠在大洋外麵的女兒。
“好。”沈雪青答應道。
臨近掛電話的時間,陶秀蘭又補充了一句:“乖乖,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她的女兒,現在已經進到更大的世界了,她也不能落下進步!
陶秀蘭掛了電話之後,給自己悄悄報了個老年大學。
東鄉鎮沒有學校,她以後每周末得去市裏上課。
那她還得買個車。
慢慢來吧,陶秀蘭想著,她的人生,應該是從女兒十八歲那年才重新開始了。
但為時不晚。
……
七月的時候,忙碌了好幾個月的嚴校長終於回到了家裏。
跟剛出去那會兒比,她現在要瘦多了,但是精神也更好了。
人投身在自己熱愛的事業裏,就是會迸發出更多活力的。
小區的物業為嚴校長掛起了橫幅。
“熱烈歡迎嚴校長抗疫歸來!”
嚴校長感覺自己的□□是疲憊的,但是精神是飽滿的。
藺外公看到老婆的時候,差點嘴一歪哭出來。
“真是閑不住啊你……連帶的孩子們都跟著你胡來。”
“藺教授,你嘴怎麽這樣毒哇,擔心地睡不著覺的也是你,現在說幾句好話也不會啊。”
旁邊的鄰居們有些不樂意了。
都是老鄰居了,都知道他們家的事情。
關於藺外公這張嘴,鄰居們真是數十年如一日地嫌棄啊……
“怎麽了怎麽了,她自己要去的,我又沒有阻攔。”藺外公不服氣了,梗著脖子死鴨子嘴硬。
“哎哎哎你們老夫妻倆的事情我是不管的。但是呢,我們現在要請我們的抗疫英雄去吃飯了!”
鄰居們簇擁著嚴校長走了,丟下了藺外公一個人在後麵嘀嘀咕咕地跟上來。
嚴校長看著這眼熟的一幕,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飯桌上,鄰居們敬酒:“嚴校長,你和你孫子,啊當然啦,還有老伴兒,都是了不起的。那個捐獻活動做的真漂亮啊。我們敬你一杯。”
“謝謝。”嚴校長端起茶杯碰了一下,也有些自豪。“當初孩子們做這些事情的初衷,也不是為了什麽目的。”
有鄰居好奇地問:“倆孩子啥時候回來啊?”
嚴校長想了一下上次電話裏說的:“應該快了,也就最近了。”
六月初,沈雪青就畢業了。
藺善為也從教授的工作室辭職,準備回國大幹一場了。
回國前,他們還籌備了一個月的遊玩時間。
從倫敦到愛丁堡,從城堡看到天堂島,兩個人一路開車暢玩自由行,暫時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
最後一次出現在留學圈子的時候,眾人都要認不出來這兩個人了。
在傅瓔的記憶裏,沈雪青雖然來了英國兩年,但是身上還保留著很多中國人含蓄的習慣。
他們做過沈雪青那一批莫名其妙的訂單,至今還有點印象。
傅瓔知道之後,衝到了沈雪青這邊,大聲抱怨:“雪青姐,這種積德行善的好事,你居然不帶我玩?!我家差在哪裏了?”
沈雪青被她問的愣了一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啊小傅瓔,調度物資的話,需要的量就很大了。你才大一,你家裏人放心你參與過來嗎?”
可不要被人誤會成詐騙啊?
傅瓔把自己的胸脯拍的砰砰作響:“太小看我了,姐你等著!”
傅瓔是個行動比嘴還要快的人,她不光光要自己幹,還要拉著所有人一起幹。
兩天後,她就拉來了留學圈子裏一堆二代,還搞了個聯名書。
“我們都自願加入捐贈行列!願意為祖國做點好事!行善積德!”
有的家裏是搞運輸的,願意承擔各地物資的調動。
有的家裏有關係,說可以搞一些器械的。
還有家裏有廠子的,說做口罩也不是很難,他們可以調動工廠生產。
甚至還有實在沒關係,但是有錢的,願意幫助從國外采購緊缺物資的。
小朋友們一顆紅心向太陽,沈雪青根本攔不住,隻能盡量地答應下來。
沈雪青當初也沒想到陣仗會搞得這麽大,但事到如今,這件事也不是她一個人能管得了的了,必須要接受一定的監管了。
她開始嚐試著和大使館聯係了。
對於留學生們的自發行為,駐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都很驚喜。
沈雪青出麵社交之後,大使館願意協助一些物資回國。
國內那邊,秦素田真聽說是要做好事之後,也無條件地放下手上的事情,自願擔任了跨國物資的接應。
半個月的時間,海外留學生們的心意率先回國了。
報紙上報道了這一好消息,用的也是“海外遊子心係家鄉”之類的溫暖的標題。
其中以澤元雜誌社的範玉蘭記者跟進報道的那一篇,最為感人。
她沒有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而是從海外留學生心係家鄉的角度,把這場曲折的捐贈過程寫的非常生活化,讓大家都好像感受到了一群小朋友的赤子之心。
第二個月,國內一批中小企業在協調之下,聯名捐贈。
藺善為和沈雪青沒有署名,但是這種事情是低調不起來的。
一傳十,十傳百,有心人總能看到他們在其中做的努力。
bbs論壇上出現了關於這兩場捐贈的帖子,這一次的照片就更多了。
有大使館和留學生代表沈雪青的合影,也有國內接應人秦素田真的照片,甚至還有各家企業的捐贈合影照片。
千裏之外,東鄉鎮新開的網吧裏。
陶明偉看著論壇上的照片,目瞪口呆地爆了粗口。
“臥槽!這不我姐嗎!”
他的聲音太大了,一下子成為了網吧內的焦點。
網吧老板銳利的眼神飆過來了。
“你,身份證看一下!”
陶明偉欲哭無淚,他還沒成年呢,今天本來就是仗著自己個子高才混進來的,現在倒好,一下就暴露了。
但是現在這也不是重點了,他被老板踢出來之後,就一口氣跑去了河邊的私房那兒敲門了。
“秀蘭阿姨,你知道我姐在英國都幹了什麽嗎?她又上新聞啦!”
邵宜蘭嘩啦一下打開門,看到是陶明偉,下意識地先怒目圓睜,給了弟弟一個爆栗子。
“這個點,你居然敢逃課?”
陶明偉抱著腦袋敢怒不敢言。
這都什麽事兒啊?他看到大姐的消息,被網吧老板趕出來。現在又要被二姐抓住了揍。
他們陶家的女人,真是一個比一個可怕啊嗚嗚……
第147章 畢業了
陶秀蘭知道這件事的時候, 第一反應就是乖乖在國外會不會危險?
但是邵宜蘭在旁邊勸她說,姐姐又沒有回來,應該是比我們都要安全一些的。
陶秀蘭這才稍微安下心來, 隨後又湧上來了一股自豪之情。
這是她的女兒,從小就乖巧懂事, 越長大越出色, 現在都是新聞媒體的常客了。
現在更是惠澤到其他人了。
陶秀蘭心情一好,就打電話定了一桌的好酒好菜把親戚朋友們都喊上來了。
陶明偉作為匯報有功的功臣,頂著一腦門的包,一邊吃的滿嘴生香, 一邊痛並快樂著——吃完了就要留下來寫檢討!
八百年逃課一回,居然是這種離譜原因被抓住了。
沈雪青打電話回來的時候聽到了這段前因後果, 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
陶秀蘭問:“現在都五月份了,你是不是快要回來了?”
沈雪青應了一聲,看了看日曆。
她的學業完成的很好, 在畢業率不足百分之五十的英國也依舊是名列前茅的。
隻是她最近被捐贈事情帶著, 稍微忙了一點點, 還沒有時間分心把自己的論文掃尾。
但是這個月, 國內的報道趨勢逐漸變好了。
沈雪青記得, 非典是一直等到七月份才會消散的。
那時候她已經畢業了, 但是難得休息, 她還打算稍微在英國等一等再回去。
沈雪青把自己的想法給陶秀蘭說了一下。
陶秀蘭欣然同意了:“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乖乖你好好休息,想玩就玩,不著急回來。小偉說, 現在電腦可厲害了,可以注冊一個什麽企鵝, 然後和你一起視頻。”
陶秀蘭覺得現在的日子可真是太好了,沒想到科技發展到這個程度,她還能見一見遠在大洋外麵的女兒。
“好。”沈雪青答應道。
臨近掛電話的時間,陶秀蘭又補充了一句:“乖乖,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她的女兒,現在已經進到更大的世界了,她也不能落下進步!
陶秀蘭掛了電話之後,給自己悄悄報了個老年大學。
東鄉鎮沒有學校,她以後每周末得去市裏上課。
那她還得買個車。
慢慢來吧,陶秀蘭想著,她的人生,應該是從女兒十八歲那年才重新開始了。
但為時不晚。
……
七月的時候,忙碌了好幾個月的嚴校長終於回到了家裏。
跟剛出去那會兒比,她現在要瘦多了,但是精神也更好了。
人投身在自己熱愛的事業裏,就是會迸發出更多活力的。
小區的物業為嚴校長掛起了橫幅。
“熱烈歡迎嚴校長抗疫歸來!”
嚴校長感覺自己的□□是疲憊的,但是精神是飽滿的。
藺外公看到老婆的時候,差點嘴一歪哭出來。
“真是閑不住啊你……連帶的孩子們都跟著你胡來。”
“藺教授,你嘴怎麽這樣毒哇,擔心地睡不著覺的也是你,現在說幾句好話也不會啊。”
旁邊的鄰居們有些不樂意了。
都是老鄰居了,都知道他們家的事情。
關於藺外公這張嘴,鄰居們真是數十年如一日地嫌棄啊……
“怎麽了怎麽了,她自己要去的,我又沒有阻攔。”藺外公不服氣了,梗著脖子死鴨子嘴硬。
“哎哎哎你們老夫妻倆的事情我是不管的。但是呢,我們現在要請我們的抗疫英雄去吃飯了!”
鄰居們簇擁著嚴校長走了,丟下了藺外公一個人在後麵嘀嘀咕咕地跟上來。
嚴校長看著這眼熟的一幕,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飯桌上,鄰居們敬酒:“嚴校長,你和你孫子,啊當然啦,還有老伴兒,都是了不起的。那個捐獻活動做的真漂亮啊。我們敬你一杯。”
“謝謝。”嚴校長端起茶杯碰了一下,也有些自豪。“當初孩子們做這些事情的初衷,也不是為了什麽目的。”
有鄰居好奇地問:“倆孩子啥時候回來啊?”
嚴校長想了一下上次電話裏說的:“應該快了,也就最近了。”
六月初,沈雪青就畢業了。
藺善為也從教授的工作室辭職,準備回國大幹一場了。
回國前,他們還籌備了一個月的遊玩時間。
從倫敦到愛丁堡,從城堡看到天堂島,兩個人一路開車暢玩自由行,暫時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
最後一次出現在留學圈子的時候,眾人都要認不出來這兩個人了。
在傅瓔的記憶裏,沈雪青雖然來了英國兩年,但是身上還保留著很多中國人含蓄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