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輕,恰逢初春,春雨過後,整個天地都顯得幹淨而清新,洋洋灑灑的陽光顯得特別暖和。
成都近郊的官道上,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年輕人結伴而行,意氣飛揚去踏青,無論是高頭大馬還是華麗馬車,以及神色間的驕傲,都可以看出赫赫的家世。
十裏亭,往來停歇之處,亭外林木鬱蔥,春暖花開,亭裏茶香嫋嫋,一對才子佳人,悠然自得。
“夫君,你公務繁忙,難得你有雅興陪我出遊,為何又心不在焉,莫非在等人?”
說話的是一個長相秀麗,洋溢著知性美的少婦,最引人注意的是她的頭發天然呈黃色,正是大名鼎鼎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黃月英。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呆會介紹荊州俊傑給你,可別看花眼了。”諸葛亮笑了笑,溫柔地看著愛妻,“還記得關興關安國麽?”
黃月英露出了然之色,微笑道:“少有令聞,嗬嗬,調皮搗蛋的小子。幾年沒見,已成為將軍咯。”
“哦,對了,趙載之也來了?”黃月英恍然,笑道,“你在此等候,是為了趙文吧?”
“自從宛城之戰後,就一直關注這個人,作戰勇敢,喜歡奇謀,善於弄險,而且對民生極為關注,可惜這種人才,卻來曆成謎。”諸葛亮忽然看著黃月英笑了笑,“此人更加擅長奇技淫巧,思維天馬行空,偏偏又能落於實際。”
黃月英最喜機關,聞言有些心癢難耐,“不知與夫君相較如何?”
諸葛亮微微一笑,並不回答,黃月英嘟噥道:“夫君貴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已多年未曾陪我研究墨學了。”
“能遇明主,輔佐漢中王,才有實現心中之道的希望啊!”諸葛亮憐惜地看著黃月英,“隻是苦了你了!”
黃月英依偎著諸葛亮,深情道:“若能實現你心中之道,苦又如何?立誌為萬民……,這才是我的夫君!”
諸葛亮心裏一片溫馨,“希望安國、載之能助我一臂之力。”
黃月英笑道:“夫君眼光最好不過,今天想必有大收獲。”
諸葛亮聞言失笑,“王上才是眼光獨到。”
說話間,亭外傳來陣陣馬蹄聲,黃月英笑道:“呶,你等的人來了。”
亭外來往客商極多,成都踏青名士亦不少,更多的還是世家弟子,可這些人都讓諸葛亮隨從擋住,不敢打擾,敢馬踏十裏亭者,唯有關興、趙文等人。
不多時,馬蹄聲驟然停下,亭外傳來爽朗的笑聲,“載之,成都快到了,感覺到怎麽樣?”
“屁個感覺,一路走來,見不到幾個美女。你小子就會吹牛,說什麽天下美女出益州,皮膚白淨,體態婀娜,都不知道誰教你的成語。”
黃月英聞言低聲笑道:“夫君,這就是你的千裏馬?”
諸葛亮微微尷尬,抬眼望去,亭外兩人走了過來,餘者收攏馬匹亭外靜候著,眼光掃過依稀熟悉的關興,放在那個眼睛亮晶晶的青年上。
目測二十五六年紀,正是精力最為旺盛之年,乍看去像個風流文士,頭戴青冠,衣著青衫,神態自若,眉眼間又透著些許滄桑和銳氣,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雙亮晶晶的眼睛,輕靈閃動,正是荊州趙文。
關興聞言正要反駁,抬眼看清亭中夫婦,不由大驚,一把拉住趙文,合身拜下,“末將關興,拜見軍師大人。”
趙文大吃一驚,跟著拜下,亦道:“末將趙文,拜見軍師大人。”
諸葛亮端著架子沉默著,黃月英掩嘴輕笑,坐在諸葛亮身邊,饒有興致看著兩人,良久,關興尚忐忑不安,趙文已不耐,道:“久聞孔明先生智冠天下,風流倜儻,今日一見,果然如神仙中人,令人敬仰!”
諸葛亮依然冷著臉,並未給趙文恭維迷惑,突然冷喝道:“趙文,於上庸擅殺重臣,你可知罪?”
關興一驚,忙應道:“孟達不肯救援父親,心懷叵測,載之也是為了大局,請軍師明察。”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豈能隨意?”諸葛亮冷哼道:“趙文,你可認罪?”
關興還要爭辯,趙文拉住關興,斂容而立,一股肅殺氣息散發出來,沉聲應道:“軍師所言不差,孟達確為趙文所殺。”
諸葛亮頷首,“敢做敢認,還算不錯,孟達乃朝中重臣,王上極為器重,你居然敢隨意殺戮?”
趙文臉上並無變化,內心有些翻江倒海,還未踏進成都,乍遇上曆史牛人,又突被質問孟達之事。趙文強抑波濤,沉穩應道:“孟達孟子敬,風流閑雅,才智雙絕,有將相之大才。然其智甚高,其心也高,已有良禽擇木而棲之心,留之必為後患。”
“哼,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諸葛亮冷冷道:“你有何證據證明孟達心懷不軌?”
“若心懷坦蕩,為何不肯出兵救將軍?”趙文並不正麵回答,滔滔往下道,“隻因孟達聰明,能看清形勢,曹魏勢大不可擋,孫吳大軍已占領荊州全境,出兵救援,九死一生也未必能成。如今三國鼎立,西蜀既失荊州,已失問鼎天下的希望,孟達智高,豈能看不清大勢,故生異心,又豈肯舍命救援將軍?”
諸葛亮步步緊逼,“孟達不願行險,隻恐連上庸也守不住,職責所在,何罪之有?”
“君子有可為,有不可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我西蜀之才,方為我大漢崛起之道!”趙文也豁出去了,逐漸激動,直視諸葛亮,“率性之謂道,吾心中之道,願一生遵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為了道義,雖千萬人,吾往矣。”
“斬孟達,救將軍,保荊州,道義所在,雖死不悔!”趙文斬釘截鐵道,半步不讓。
諸葛亮聞言不禁動容,道義所在,雖死不悔,心有所感,卻依然搖搖頭,歎道:“載之還是太衝動了。”
趙文情緒激昂,並未留意諸葛亮的變化,又道:“我西蜀以仁義為立足根本,盛可恢複大漢禮樂,衰則導致人心不古,若失荊州,殆關公,隻恐軍師隆中對化為泡影!漢室中興亦成畫餅!”
成都近郊的官道上,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年輕人結伴而行,意氣飛揚去踏青,無論是高頭大馬還是華麗馬車,以及神色間的驕傲,都可以看出赫赫的家世。
十裏亭,往來停歇之處,亭外林木鬱蔥,春暖花開,亭裏茶香嫋嫋,一對才子佳人,悠然自得。
“夫君,你公務繁忙,難得你有雅興陪我出遊,為何又心不在焉,莫非在等人?”
說話的是一個長相秀麗,洋溢著知性美的少婦,最引人注意的是她的頭發天然呈黃色,正是大名鼎鼎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黃月英。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呆會介紹荊州俊傑給你,可別看花眼了。”諸葛亮笑了笑,溫柔地看著愛妻,“還記得關興關安國麽?”
黃月英露出了然之色,微笑道:“少有令聞,嗬嗬,調皮搗蛋的小子。幾年沒見,已成為將軍咯。”
“哦,對了,趙載之也來了?”黃月英恍然,笑道,“你在此等候,是為了趙文吧?”
“自從宛城之戰後,就一直關注這個人,作戰勇敢,喜歡奇謀,善於弄險,而且對民生極為關注,可惜這種人才,卻來曆成謎。”諸葛亮忽然看著黃月英笑了笑,“此人更加擅長奇技淫巧,思維天馬行空,偏偏又能落於實際。”
黃月英最喜機關,聞言有些心癢難耐,“不知與夫君相較如何?”
諸葛亮微微一笑,並不回答,黃月英嘟噥道:“夫君貴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已多年未曾陪我研究墨學了。”
“能遇明主,輔佐漢中王,才有實現心中之道的希望啊!”諸葛亮憐惜地看著黃月英,“隻是苦了你了!”
黃月英依偎著諸葛亮,深情道:“若能實現你心中之道,苦又如何?立誌為萬民……,這才是我的夫君!”
諸葛亮心裏一片溫馨,“希望安國、載之能助我一臂之力。”
黃月英笑道:“夫君眼光最好不過,今天想必有大收獲。”
諸葛亮聞言失笑,“王上才是眼光獨到。”
說話間,亭外傳來陣陣馬蹄聲,黃月英笑道:“呶,你等的人來了。”
亭外來往客商極多,成都踏青名士亦不少,更多的還是世家弟子,可這些人都讓諸葛亮隨從擋住,不敢打擾,敢馬踏十裏亭者,唯有關興、趙文等人。
不多時,馬蹄聲驟然停下,亭外傳來爽朗的笑聲,“載之,成都快到了,感覺到怎麽樣?”
“屁個感覺,一路走來,見不到幾個美女。你小子就會吹牛,說什麽天下美女出益州,皮膚白淨,體態婀娜,都不知道誰教你的成語。”
黃月英聞言低聲笑道:“夫君,這就是你的千裏馬?”
諸葛亮微微尷尬,抬眼望去,亭外兩人走了過來,餘者收攏馬匹亭外靜候著,眼光掃過依稀熟悉的關興,放在那個眼睛亮晶晶的青年上。
目測二十五六年紀,正是精力最為旺盛之年,乍看去像個風流文士,頭戴青冠,衣著青衫,神態自若,眉眼間又透著些許滄桑和銳氣,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雙亮晶晶的眼睛,輕靈閃動,正是荊州趙文。
關興聞言正要反駁,抬眼看清亭中夫婦,不由大驚,一把拉住趙文,合身拜下,“末將關興,拜見軍師大人。”
趙文大吃一驚,跟著拜下,亦道:“末將趙文,拜見軍師大人。”
諸葛亮端著架子沉默著,黃月英掩嘴輕笑,坐在諸葛亮身邊,饒有興致看著兩人,良久,關興尚忐忑不安,趙文已不耐,道:“久聞孔明先生智冠天下,風流倜儻,今日一見,果然如神仙中人,令人敬仰!”
諸葛亮依然冷著臉,並未給趙文恭維迷惑,突然冷喝道:“趙文,於上庸擅殺重臣,你可知罪?”
關興一驚,忙應道:“孟達不肯救援父親,心懷叵測,載之也是為了大局,請軍師明察。”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豈能隨意?”諸葛亮冷哼道:“趙文,你可認罪?”
關興還要爭辯,趙文拉住關興,斂容而立,一股肅殺氣息散發出來,沉聲應道:“軍師所言不差,孟達確為趙文所殺。”
諸葛亮頷首,“敢做敢認,還算不錯,孟達乃朝中重臣,王上極為器重,你居然敢隨意殺戮?”
趙文臉上並無變化,內心有些翻江倒海,還未踏進成都,乍遇上曆史牛人,又突被質問孟達之事。趙文強抑波濤,沉穩應道:“孟達孟子敬,風流閑雅,才智雙絕,有將相之大才。然其智甚高,其心也高,已有良禽擇木而棲之心,留之必為後患。”
“哼,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諸葛亮冷冷道:“你有何證據證明孟達心懷不軌?”
“若心懷坦蕩,為何不肯出兵救將軍?”趙文並不正麵回答,滔滔往下道,“隻因孟達聰明,能看清形勢,曹魏勢大不可擋,孫吳大軍已占領荊州全境,出兵救援,九死一生也未必能成。如今三國鼎立,西蜀既失荊州,已失問鼎天下的希望,孟達智高,豈能看不清大勢,故生異心,又豈肯舍命救援將軍?”
諸葛亮步步緊逼,“孟達不願行險,隻恐連上庸也守不住,職責所在,何罪之有?”
“君子有可為,有不可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我西蜀之才,方為我大漢崛起之道!”趙文也豁出去了,逐漸激動,直視諸葛亮,“率性之謂道,吾心中之道,願一生遵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為了道義,雖千萬人,吾往矣。”
“斬孟達,救將軍,保荊州,道義所在,雖死不悔!”趙文斬釘截鐵道,半步不讓。
諸葛亮聞言不禁動容,道義所在,雖死不悔,心有所感,卻依然搖搖頭,歎道:“載之還是太衝動了。”
趙文情緒激昂,並未留意諸葛亮的變化,又道:“我西蜀以仁義為立足根本,盛可恢複大漢禮樂,衰則導致人心不古,若失荊州,殆關公,隻恐軍師隆中對化為泡影!漢室中興亦成畫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