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求鸞/清冷駙馬竟是白切黑 作者:仲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世家與皇族之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王嫿既是王家女,又是謝家婦,更要注意自身言行,不能成為景和帝向世家發難的借口。
沉默少頃,元妤儀道:“謝侯斥責駙馬生母早亡、無人教養,野性難馴,究竟是在不滿駙馬呢?還是借著詆毀駙馬的借口,來暗諷陛下和本宮呢?”
“謝侯是世家家主,又有高祖皇帝賞賜的宣寧侯爵位,應當知道,本宮的母後紅顏薄命吧?”
“所以,難不成謝侯是故意這樣說的?”
站在她對麵的宣寧侯夫婦渾身一僵,對視一眼,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錯愕,隨著元妤儀這些話說完,二人額上已經出了一層冷汗。
這些話,他們夫婦二人在家裏罵慣了。
方才謝侯爺心中一急,自然是脫口而出,原想殺殺謝洵的風頭,萬萬沒想到竟犯了皇帝和公主的忌諱。
謝洵的生母三年前去世,可先皇後卻薨逝的更早,誕下景和帝的第五年便因敗血之症撒手人寰。
謝洵若是野性難馴,無人教養,那陛下和公主又該如何形容呢?
這番話若是傳出去,那整個謝家不僅要背上苛待庶子的惡劣名聲,嚴重點,甚至還可能被禦史台上奏其心可誅。
百年的世家,先考慮的便是族內詩書傳家的美名,謝侯爺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解釋。
“老臣...老臣絕無此意啊,就算是給臣十個膽子,臣也不敢置喙皇族啊!何況先皇後人品貴重,乃我朝國母,老臣感念還來不及,怎會詆毀,請殿下明鑒啊!”
元妤儀早聽說過謝家家主是個紙糊的木頭,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她莫名想起自己當初選擇謝家的理由。
其一底蘊深厚;其二謝氏主支有適齡的郎君;其三便是當今家主宣寧侯圓滑平庸。
一個平庸的家主就算排斥和皇族聯姻,也不會翻出什麽風浪,可這樣的人卻是最好掌控的。
這樣想著,今日該說的都說完了,替郎君出了口惡氣,也不能將謝侯逼得太緊。
元妤儀冷凝的神情有些許鬆動,擺了擺手,輕聲道:“本宮明白謝侯的忠心,隻是靖陽方才想到先皇後,內心有些感觸罷了,也口不擇言了些,還望謝侯莫要怪罪才好。”
她若真口不擇言,謝侯現在已經以頭撞柱。
宣寧侯哪裏敢怪罪,現在隻怨恨這張破嘴口無遮攔,他們這對新婚夫妻感情甚篤,倒是自己險些釀成大禍。
就在元妤儀打斷謝侯爺責罵的時候,謝洵的注意力就不動聲色地轉移到了身旁女郎的身上。
他聽著她頗有深意的話,看她毫不留情地敲打宣寧侯和王夫人。
謝洵心頭升起一種極其怪異的感覺,彷佛凍僵的冰塊出現了一絲毫不起眼的裂縫,她的那些話落在所有人的耳朵裏,也包括他。
他離她最近,聽的最清楚。
可聽的越清楚,他便越慌張,謝洵心跳的很快,根本不受控製。
指尖掐向掌心,一絲銳痛蔓延,他平靜下來,依舊保持沉默。
這就是上位者的權勢力量麽?
這群在侯府禁錮他的人皆臣服於公主威勢下,露出怯懦而畏懼的醜陋姿態。
可就在一旬前,在他初次頂撞王夫人時,他還被宣寧侯禁了足,每日隻遣小廝送一頓飯。
那時的他們,居高臨下,在遵從靖陽公主命令的同時,千方百計地折磨著他。
謝洵忽而放鬆下來,愈發堅定登閣拜相的野心,他要這群人也如今日臣服公主一樣,跪在母親的牌位前,磕頭請罪。
再等九日,駙馬朝拜皇帝謝恩,屆時他便可以向景和帝自薦。
他的路,才剛剛開始。
察覺到身旁人起身的動作,謝洵收斂思緒,也跟她一同站了起來。
身後的王夫人不經細想,迎上來故作親切地想要挽公主的胳膊,卻被少女不動聲色地避開,她隻好熱情挽留。
“妾身知曉殿下今日來侯府,特地讓廚房備了膳食,公主不如留下用過飯再走?”
元妤儀生了雙標準的鳳眼,不笑時眼角上挑,很容易顯出幾分冷意;可笑起來卻似抖落一身冰雪,眉眼彎彎,唇瓣飽滿,甚是嬌俏。
她推辭道:“夫人的好意,本宮心領了,隻是靖陽今日還要進宮麵聖,不好久留;倘有下回,靖陽必留在侯府,陪您多談談心。”
話已至此,王夫人也不好再說什麽,又聽她說起進宮麵聖,心裏忐忑不安,唇角泛白,朝她恭敬行禮道:“既如此,妾身便等著殿下再蒞臨。”
元妤儀笑著將她扶起,目光越過她落在後麵的宣寧侯身上,雖是家主,可是其膽量連一介女子都不如。
謝侯站在屋裏,麵色鐵青,嘴唇翕動,想必是方才的話說得後怕。
謝侯爺自然撞上了她的視線,頭皮一陣發麻,喉嚨一滾,硬著頭皮問道:“殿下可還有何吩咐?老臣必萬死不辭。”
都這個時候了,他自然竭力表忠心。
“侯爺言重了,本宮隻是突然想起還沒回答您剛才的問題。”
元妤儀沒急著詳細說,反而向謝洵站著的地方湊近一步,立在青年身側,笑靨如花,滿麵春風。
“令郎很好,能得他為夫,本宮甚是滿意;或許謝侯隻覺得郎君是個目無尊長的不孝子,可在靖陽眼裏,謝衡璋就是最好的夫君。”
謝洵彷佛聽見火星子劈裏啪啦爆開的聲音,他下意識垂眸,隻看見少女微抬的下巴和白皙的側臉,她眨動的睫毛晃了他的眼。
離的這般近,熟悉的幽香湧入鼻腔。
青年素來波瀾不驚的心湖彷佛被人擲了一連串石子,擦著水麵而過,激起一圈圈漣漪。
她這般驕傲,這般張揚,為何?
大膽而又不可思議的想法蠢蠢欲動,她是在維護他麽。
除了亡母,從未有人這樣為他出頭。
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屈尊維護他這樣卑微低劣,甚至被家族鄙棄的庶子。
“謝衡璋很好。”
少女聲如碎玉,悅耳動聽,可這句話對他來說,實在過於陌生,謝洵心中一顫。
第15章 安慰
直到被謝家人送出府,重新坐回馬車的時候,謝洵還是沒能擺脫方才的驚愕。
這樣直白的話,明眼人自然看得出她在護短。
謝洵性情內斂,喜怒不行於色,可自從遇到靖陽公主,卻屢屢因她破戒,現在更是如此,沉靜如死水的心中泛起一絲燥。
二人依舊麵對麵坐著,元妤儀觀察著他的神色,卻見郎君又似走了神,薄唇抿緊,彷佛在思量什麽為難的事。
元妤儀這才後知後覺地想到,自己方才的話確實威風,可是也間接地搞砸了宣寧侯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
那畢竟是謝洵長大的侯府,莫非,自己的行為讓駙馬感到為難了麽?
有些想法一旦開了頭便似崩塌的山洪,裹挾著亂石塵土滾滾而來,元妤儀整個腦子裏全被這樣的想法充斥,考慮的越細,便越慚愧。
是她太急,沒提前確定郎君的態度。
駙馬到底姓謝,再不濟也是陳郡謝氏主支的公子,與她之間,充其量也隻能算剛成了一天親的夫妻,日後若是自己同謝家有了齟齬,隻怕郎君會立刻同她一刀兩斷。
她這個公主當的可真仗義,無比威風,最後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正在元妤儀思忖著該如何同他解釋自己的想法時,對麵沉思的青年已經回過神,眸中染了一抹溫色,眼下淚痣瀲灩。
“方才,多謝殿下維護臣。”
頭昏腦脹的元妤儀聽了這話,鳳眼微圓,像極了狸貓亮晶晶的眼瞳,“郎君沒生氣麽?”
謝洵聲線清冽,“沒有。”
他還沒有眼瞎到分不清好壞的地步,更不會遷怒維護自己的人。
少女緊繃著的精神鬆懈下來,倚在放於腰間的軟枕上,“那就好,我方才那樣對謝侯,還擔心你會介意此事。”
話音一頓,她又心有戚戚地補充道:“本宮日後會斟酌用語,不會再如今日這般莽撞。”
可不就是莽撞麽,最後說那一番話,嚇得宣寧侯幾乎不敢抬頭,汗流浹背。
她確實擔心謝洵因為這些事記恨她,日久天長,萬一哪一天他真動了怒,拚著魚死網破與自己和離,斷了這樁連接著世家與皇族的姻緣。
對元妤儀來說,這並非好事。
“殿下今日為何要為我出頭?”謝洵終於問出了心中困擾他已久的疑惑,又道:“您今日完全可以順著父親的話往下斥責我。”
若公主心中不滿,還可以借宣寧侯的手來處罰他,自己依舊留得好名聲;可她卻沒有,她打斷了謝侯爺對他的中傷之言。
元妤儀倒是沒想過他會問起這個,在她看來,這不過是一樁順勢而為的小事。
少女坐直了身子,鄭重道:“沒什麽正經理由,我就是看不慣謝侯這樣欺負人。”
“郎君與大公子都是謝侯的骨肉,他為何隻對郎君惡語相向,天下哪有這樣狠心的爹?今日有我在郎君身邊,謝侯還這般咄咄逼人,那平日裏呢,郎君你又是怎麽過的。”
元妤儀早就看這樣偏心的行為不順眼了,心裏更是憋著一股氣,現在駙馬一問,自然是倒豆子般全抖落了出來。
謝洵看著她的嘴巴一張一合,無比流暢地表達著對宣寧侯的不滿,微不可察地蹙了眉尖。
公主她究竟是真的不設心防還是擅長偽裝,她是不是忘了自己也姓謝,也是她口中的世家子?
少女麵頰微紅,頗為他打抱不平,“郎君自進屋便一言未發,他們不關心郎君也就算了,最後卻引著矛頭往郎君身上戳,這算怎麽一回事。”
謝洵淡淡道:“臣習慣了。”
喉結不自覺一滾,長睫遮住眼中神色,隻望見眼下一顆淚痣。
他這般沉默的姿態,倒露出幾分更勝女子的柔弱來,落在元妤儀眼裏更是如此,駙馬就是吃了性子老實的虧,再看向他孱弱的身骨,更確定了心中的想法。
整個謝家待他這般不好,他又如何能心寬體胖?瘦的像隻膽怯的小狸貓。
反倒是那謝陵,一看便是捧在手心上長大的世家公子,謙遜姿態沒見著,倒是見到一隻擅長往身上穿金戴玉的花孔雀。
同情的心理占了上風,元妤儀哪裏還想得到,自己最初其實是看好那位美名在外的謝大公子的呢?
與謝洵比,謝陵便顯得太過奢貴,不知節儉的世家公子,壓根也不是會過日子的人。
“郎君就是人太好了,老實又純善,這才被他們詰難。”少女臉上掛著明顯的不忍,無奈的下了定論,聲音漸低,“不然身子骨哪會這樣弱?”
身上的衣服那樣寬鬆,還能箍出一把細腰,雖肩膀寬闊,可是凸起的骨頭也明顯,再想到郎君跪在雪地裏的孤絕身影......
常言道,人與人之間相處,第一麵的印象總是格外重要,留在元妤儀心裏的正是謝二公子罰跪的情形,她再也不忍細想,對他更添幾分同情。
謝洵聽她說完,整個人幾乎僵在原地。
老實,純善?用這兩個詞來形容他,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隻見過寥寥數麵,在公主眼裏,如今自己竟成了好人?
沉默少頃,元妤儀道:“謝侯斥責駙馬生母早亡、無人教養,野性難馴,究竟是在不滿駙馬呢?還是借著詆毀駙馬的借口,來暗諷陛下和本宮呢?”
“謝侯是世家家主,又有高祖皇帝賞賜的宣寧侯爵位,應當知道,本宮的母後紅顏薄命吧?”
“所以,難不成謝侯是故意這樣說的?”
站在她對麵的宣寧侯夫婦渾身一僵,對視一眼,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錯愕,隨著元妤儀這些話說完,二人額上已經出了一層冷汗。
這些話,他們夫婦二人在家裏罵慣了。
方才謝侯爺心中一急,自然是脫口而出,原想殺殺謝洵的風頭,萬萬沒想到竟犯了皇帝和公主的忌諱。
謝洵的生母三年前去世,可先皇後卻薨逝的更早,誕下景和帝的第五年便因敗血之症撒手人寰。
謝洵若是野性難馴,無人教養,那陛下和公主又該如何形容呢?
這番話若是傳出去,那整個謝家不僅要背上苛待庶子的惡劣名聲,嚴重點,甚至還可能被禦史台上奏其心可誅。
百年的世家,先考慮的便是族內詩書傳家的美名,謝侯爺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解釋。
“老臣...老臣絕無此意啊,就算是給臣十個膽子,臣也不敢置喙皇族啊!何況先皇後人品貴重,乃我朝國母,老臣感念還來不及,怎會詆毀,請殿下明鑒啊!”
元妤儀早聽說過謝家家主是個紙糊的木頭,如今一看果然如此,她莫名想起自己當初選擇謝家的理由。
其一底蘊深厚;其二謝氏主支有適齡的郎君;其三便是當今家主宣寧侯圓滑平庸。
一個平庸的家主就算排斥和皇族聯姻,也不會翻出什麽風浪,可這樣的人卻是最好掌控的。
這樣想著,今日該說的都說完了,替郎君出了口惡氣,也不能將謝侯逼得太緊。
元妤儀冷凝的神情有些許鬆動,擺了擺手,輕聲道:“本宮明白謝侯的忠心,隻是靖陽方才想到先皇後,內心有些感觸罷了,也口不擇言了些,還望謝侯莫要怪罪才好。”
她若真口不擇言,謝侯現在已經以頭撞柱。
宣寧侯哪裏敢怪罪,現在隻怨恨這張破嘴口無遮攔,他們這對新婚夫妻感情甚篤,倒是自己險些釀成大禍。
就在元妤儀打斷謝侯爺責罵的時候,謝洵的注意力就不動聲色地轉移到了身旁女郎的身上。
他聽著她頗有深意的話,看她毫不留情地敲打宣寧侯和王夫人。
謝洵心頭升起一種極其怪異的感覺,彷佛凍僵的冰塊出現了一絲毫不起眼的裂縫,她的那些話落在所有人的耳朵裏,也包括他。
他離她最近,聽的最清楚。
可聽的越清楚,他便越慌張,謝洵心跳的很快,根本不受控製。
指尖掐向掌心,一絲銳痛蔓延,他平靜下來,依舊保持沉默。
這就是上位者的權勢力量麽?
這群在侯府禁錮他的人皆臣服於公主威勢下,露出怯懦而畏懼的醜陋姿態。
可就在一旬前,在他初次頂撞王夫人時,他還被宣寧侯禁了足,每日隻遣小廝送一頓飯。
那時的他們,居高臨下,在遵從靖陽公主命令的同時,千方百計地折磨著他。
謝洵忽而放鬆下來,愈發堅定登閣拜相的野心,他要這群人也如今日臣服公主一樣,跪在母親的牌位前,磕頭請罪。
再等九日,駙馬朝拜皇帝謝恩,屆時他便可以向景和帝自薦。
他的路,才剛剛開始。
察覺到身旁人起身的動作,謝洵收斂思緒,也跟她一同站了起來。
身後的王夫人不經細想,迎上來故作親切地想要挽公主的胳膊,卻被少女不動聲色地避開,她隻好熱情挽留。
“妾身知曉殿下今日來侯府,特地讓廚房備了膳食,公主不如留下用過飯再走?”
元妤儀生了雙標準的鳳眼,不笑時眼角上挑,很容易顯出幾分冷意;可笑起來卻似抖落一身冰雪,眉眼彎彎,唇瓣飽滿,甚是嬌俏。
她推辭道:“夫人的好意,本宮心領了,隻是靖陽今日還要進宮麵聖,不好久留;倘有下回,靖陽必留在侯府,陪您多談談心。”
話已至此,王夫人也不好再說什麽,又聽她說起進宮麵聖,心裏忐忑不安,唇角泛白,朝她恭敬行禮道:“既如此,妾身便等著殿下再蒞臨。”
元妤儀笑著將她扶起,目光越過她落在後麵的宣寧侯身上,雖是家主,可是其膽量連一介女子都不如。
謝侯站在屋裏,麵色鐵青,嘴唇翕動,想必是方才的話說得後怕。
謝侯爺自然撞上了她的視線,頭皮一陣發麻,喉嚨一滾,硬著頭皮問道:“殿下可還有何吩咐?老臣必萬死不辭。”
都這個時候了,他自然竭力表忠心。
“侯爺言重了,本宮隻是突然想起還沒回答您剛才的問題。”
元妤儀沒急著詳細說,反而向謝洵站著的地方湊近一步,立在青年身側,笑靨如花,滿麵春風。
“令郎很好,能得他為夫,本宮甚是滿意;或許謝侯隻覺得郎君是個目無尊長的不孝子,可在靖陽眼裏,謝衡璋就是最好的夫君。”
謝洵彷佛聽見火星子劈裏啪啦爆開的聲音,他下意識垂眸,隻看見少女微抬的下巴和白皙的側臉,她眨動的睫毛晃了他的眼。
離的這般近,熟悉的幽香湧入鼻腔。
青年素來波瀾不驚的心湖彷佛被人擲了一連串石子,擦著水麵而過,激起一圈圈漣漪。
她這般驕傲,這般張揚,為何?
大膽而又不可思議的想法蠢蠢欲動,她是在維護他麽。
除了亡母,從未有人這樣為他出頭。
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屈尊維護他這樣卑微低劣,甚至被家族鄙棄的庶子。
“謝衡璋很好。”
少女聲如碎玉,悅耳動聽,可這句話對他來說,實在過於陌生,謝洵心中一顫。
第15章 安慰
直到被謝家人送出府,重新坐回馬車的時候,謝洵還是沒能擺脫方才的驚愕。
這樣直白的話,明眼人自然看得出她在護短。
謝洵性情內斂,喜怒不行於色,可自從遇到靖陽公主,卻屢屢因她破戒,現在更是如此,沉靜如死水的心中泛起一絲燥。
二人依舊麵對麵坐著,元妤儀觀察著他的神色,卻見郎君又似走了神,薄唇抿緊,彷佛在思量什麽為難的事。
元妤儀這才後知後覺地想到,自己方才的話確實威風,可是也間接地搞砸了宣寧侯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
那畢竟是謝洵長大的侯府,莫非,自己的行為讓駙馬感到為難了麽?
有些想法一旦開了頭便似崩塌的山洪,裹挾著亂石塵土滾滾而來,元妤儀整個腦子裏全被這樣的想法充斥,考慮的越細,便越慚愧。
是她太急,沒提前確定郎君的態度。
駙馬到底姓謝,再不濟也是陳郡謝氏主支的公子,與她之間,充其量也隻能算剛成了一天親的夫妻,日後若是自己同謝家有了齟齬,隻怕郎君會立刻同她一刀兩斷。
她這個公主當的可真仗義,無比威風,最後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正在元妤儀思忖著該如何同他解釋自己的想法時,對麵沉思的青年已經回過神,眸中染了一抹溫色,眼下淚痣瀲灩。
“方才,多謝殿下維護臣。”
頭昏腦脹的元妤儀聽了這話,鳳眼微圓,像極了狸貓亮晶晶的眼瞳,“郎君沒生氣麽?”
謝洵聲線清冽,“沒有。”
他還沒有眼瞎到分不清好壞的地步,更不會遷怒維護自己的人。
少女緊繃著的精神鬆懈下來,倚在放於腰間的軟枕上,“那就好,我方才那樣對謝侯,還擔心你會介意此事。”
話音一頓,她又心有戚戚地補充道:“本宮日後會斟酌用語,不會再如今日這般莽撞。”
可不就是莽撞麽,最後說那一番話,嚇得宣寧侯幾乎不敢抬頭,汗流浹背。
她確實擔心謝洵因為這些事記恨她,日久天長,萬一哪一天他真動了怒,拚著魚死網破與自己和離,斷了這樁連接著世家與皇族的姻緣。
對元妤儀來說,這並非好事。
“殿下今日為何要為我出頭?”謝洵終於問出了心中困擾他已久的疑惑,又道:“您今日完全可以順著父親的話往下斥責我。”
若公主心中不滿,還可以借宣寧侯的手來處罰他,自己依舊留得好名聲;可她卻沒有,她打斷了謝侯爺對他的中傷之言。
元妤儀倒是沒想過他會問起這個,在她看來,這不過是一樁順勢而為的小事。
少女坐直了身子,鄭重道:“沒什麽正經理由,我就是看不慣謝侯這樣欺負人。”
“郎君與大公子都是謝侯的骨肉,他為何隻對郎君惡語相向,天下哪有這樣狠心的爹?今日有我在郎君身邊,謝侯還這般咄咄逼人,那平日裏呢,郎君你又是怎麽過的。”
元妤儀早就看這樣偏心的行為不順眼了,心裏更是憋著一股氣,現在駙馬一問,自然是倒豆子般全抖落了出來。
謝洵看著她的嘴巴一張一合,無比流暢地表達著對宣寧侯的不滿,微不可察地蹙了眉尖。
公主她究竟是真的不設心防還是擅長偽裝,她是不是忘了自己也姓謝,也是她口中的世家子?
少女麵頰微紅,頗為他打抱不平,“郎君自進屋便一言未發,他們不關心郎君也就算了,最後卻引著矛頭往郎君身上戳,這算怎麽一回事。”
謝洵淡淡道:“臣習慣了。”
喉結不自覺一滾,長睫遮住眼中神色,隻望見眼下一顆淚痣。
他這般沉默的姿態,倒露出幾分更勝女子的柔弱來,落在元妤儀眼裏更是如此,駙馬就是吃了性子老實的虧,再看向他孱弱的身骨,更確定了心中的想法。
整個謝家待他這般不好,他又如何能心寬體胖?瘦的像隻膽怯的小狸貓。
反倒是那謝陵,一看便是捧在手心上長大的世家公子,謙遜姿態沒見著,倒是見到一隻擅長往身上穿金戴玉的花孔雀。
同情的心理占了上風,元妤儀哪裏還想得到,自己最初其實是看好那位美名在外的謝大公子的呢?
與謝洵比,謝陵便顯得太過奢貴,不知節儉的世家公子,壓根也不是會過日子的人。
“郎君就是人太好了,老實又純善,這才被他們詰難。”少女臉上掛著明顯的不忍,無奈的下了定論,聲音漸低,“不然身子骨哪會這樣弱?”
身上的衣服那樣寬鬆,還能箍出一把細腰,雖肩膀寬闊,可是凸起的骨頭也明顯,再想到郎君跪在雪地裏的孤絕身影......
常言道,人與人之間相處,第一麵的印象總是格外重要,留在元妤儀心裏的正是謝二公子罰跪的情形,她再也不忍細想,對他更添幾分同情。
謝洵聽她說完,整個人幾乎僵在原地。
老實,純善?用這兩個詞來形容他,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隻見過寥寥數麵,在公主眼裏,如今自己竟成了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