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是有種錯覺,主子待他,與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樣。


    主子明明是個和善可親又脾氣好的,為什麽總對他頤指氣使?蘭芷是主子,要是真討厭自己,隨便打發了便是,犯不著天天見著惹自己來氣。


    這麽說來不是討厭?


    不是討厭,那是什麽?


    張犖心中胡亂琢磨,不知不覺便到了皇帝寢宮。


    蘭芷由太監宮女迎進偏殿梳洗打扮,不多時,換了一件胭榴色的浴蘭長衫,款款走出來。


    蘭芷平日都是穿些月白淡碧的素色,從未穿過這麽豔。


    張犖第一次見她穿紅,愣站在花壇邊,一時間竟忘了要跟上前伺候。


    人都走去好遠,他眼前還定格著那張被衣裳映紅的麵頰,玲瓏小巧的圓臉,紅粉撲撲的,那模樣似是燈下的新嫁娘。


    左右禦前也不缺伺候的人,張犖其實早就可以離開了。


    他抬頭打量,寢殿四圍都立著幾個守夜的太監,又見西側有扇小窗半開,便輕手輕腳地走過去,守在窗下。


    殿內起初十分安靜,不多時,就傳出些說話聲,有男有女。


    張犖豎起耳朵辨認,那女聲是蘭芷,但聽不清在說什麽,隻覺得琅琅娓娓,很是動聽。


    仔細一聽,這聲音中似還有個稚嫩尖銳之音?


    張犖越聽越忍不住心下好奇,見東側窗下守夜的太監似乎走了,便躡手躡腳朝東邊走。


    蘭芷就立在東窗邊。


    他走近一聽,“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主子竟然在念書?


    她動聽的誦書聲之後,還咿呀跟著一個稚嫩的男童聲,聽聲音年紀很小,蘭芷要放慢吟誦速度,他才能跟上。


    張犖謹慎地從窗縫內探看,隻見蘭芷對麵坐著一個約莫六七歲的男童,一身綾羅綢衣,肥嫩的小手指捏舉著一冊比他臉還大的書,搖頭晃腦,正跟蘭芷誦讀得起勁。


    而本該與人春宵一度的皇帝,正端坐在遠處的書案旁,凝眉看奏章。


    所以主子每日熬夜睡不好,是在皇帝寢宮,教小孩子讀書?


    事實上,蘭芷也是今晚才知道要教六皇子祁澹讀書。前三晚,精力旺盛的皇帝陛下跟她問了整整三宿的書。


    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額這些當然都沒深談,主要還是四書五經。


    皇帝嚴謹認真地考究了蘭才人三晚,最終,蘭芷受賞一箱豐厚的藏書,外帶喜提一份私教兼職。


    往後每三日,皇帝會召幸蘭才人一次,到寢宮給六皇子開小灶,每次兩個時辰。


    蘭芷從皇帝和大太監陳錦年的隻言片語中,大概得知六皇子在宮學不受待見,課業修得不順利,想請個額外的一對一私教。


    其實這個事深想下去,還是有不少彎彎繞繞的。


    比如誰敢不待見皇子?如果連課業都修不好,說明上到宮學的師傅,下到一起讀書的其他皇子世子,恐怕都不待見六皇子。


    六皇子為貞嬪所出,貞嬪去後,一直由她身邊一個趙姓侍女撫養。此前,不少大臣上奏彈劾,說皇帝沉迷妖道。生母被斥為‘妖道’,並不是什麽光彩的人物,六皇子不受大家待見,似乎也是必然。


    而寶貝兒子上不好學,大權在握的皇帝,竟然沒有正麵硬剛,而是九曲回腸地安排一個後宮妃子給兒子講學,甚至這事行得隱蔽,連惠妃都瞞著。


    看來皇帝不僅希望兒子學習成才,還寄予厚望,悄無聲息地憋大招。


    張犖一見自家主子是在教小孩念書,覺得這是一件有愛心又有意義的事,心下大慰。


    他借著月光,到花壇裏精心選了一根小樹枝,避著人折下。


    然後又立到東窗下,借著窗紗透出的光,在牆邊一盆五針鬆盆景的壤麵上,寫寫畫畫。


    他基本不識字,也是到了蘭芷院裏後,見她練書法,才偶然習得一兩個。


    此刻,他聽著屋內琅琅動聽的誦書聲,心中既羨慕又滿足。


    羨慕六皇子會投胎,不僅能上宮學,還有師傅一對一地教他讀書認字。


    同時,他也矛盾地感到十分滿足。


    因為,隻要能聽蘭芷念書,哪怕隔著一扇窗,也足夠讓他亢奮喜悅,一整宿不睡覺都行。


    正當他不得章法地胡寫亂畫,怡悅地勾織內心深處暗藏的綺夢之時,一個高偉的黑影,從他頭頂緩緩罩了下來。


    第9章 荷包裏脊


    張犖很清楚,在盆景裏亂撥亂戳,不好好當差,損毀宮中之物,是有違宮規的。


    但夜深了,寢殿附近守夜的基本都在悄咪咪點豆子、打瞌睡,況且他也做得隱蔽,僥幸地覺得沒人會注意到。


    不幸的是,他被當場抓包。


    他心驚肉跳,以為自己怕是又惹事了,遲遲轉頭,誰知對上的卻不是一張凶神惡煞的臉。


    來人約莫四十多,鼻梁高挺鼻頭圓潤,正以一種審視的目光,端詳他留下的鬼畫符。下垂的眼角彎下幾行細紋,顯出一副謙和可親的敦厚之態。


    這根本不是要訓人的架勢,況且此人年歲看上去頗有閱曆,可衣著卻樸素一般,跟他一樣的灰藍褂子,貌似並不是什麽有品級的大太監。


    張犖曾遠遠見到過幾個司禮監的大太監,他們穿著華美的飛魚錦服,或是戴著價值不菲的三山玉冠,搖頭擺尾神氣得緊,好似這宮裏所有人見著他們都得讓道。


    顯然,與眼前這溫良恭馴之人,根本不是一個路數。或許他跟王福平一樣,成年之後,為了生計才淨身入宮,所以雖然年歲大些,也沒在宮裏待幾年,並未混到什麽品級。


    張犖慣會做人的,尤其是在宮裏遇到身世淒苦的,總會生出幾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惜之意。


    於是,他將手裏精心挑揀的樹枝從中一掰,分了這年長太監半根,又用目光掃了掃旁邊另一隻盆景,小聲道:“你也想學字吧?別不好意思,多大歲數想學,都不丟人。”


    *


    至此,皇帝就隔三差五地召幸蘭芷,有時趙選侍也會去。


    趙選侍即是貞嬪生前的貼身大宮女,貞嬪歿後,將兒子祁澹托付給她。


    趙選侍自己無所出,又感念前主子恩德,對祁澹很是盡心,而祁澹年紀又小,所以也很黏著她,讀書時,常嚷著要趙選侍在旁添墨。


    這麽一來二去,後來基本上趙選侍每回都會陪同。


    祁澹念書之事暗度陳倉,行得隱蔽,像張犖這些近前伺候的,都被嚴正知會過要守口如瓶。


    外人隻知皇帝召幸了蘭才人,皇帝又召幸了趙選侍。


    長此以往,有心人惡意揣度,說皇帝修道迷心,性情大變,先是清心寡欲,如今又酷愛‘雙燕並飛’,恐有損龍體,不利綿延國嗣。


    一時間,諫言勸慰皇帝,彈劾蘭趙二人為妖妃的折子,有如隆冬大雪漫天飛。


    皇帝大怒,這誰能不大怒啊?


    養你們一群大臣,不好好憂國憂民,天天盯著朕的私生活逼逼叨叨。不召後宮要諫言,召幸後宮也要諫言。


    皇帝之所以,想了這麽個刁鑽的法子教祁澹讀書,就是因為之前本想欽點新科狀元給年僅六歲的祁澹當老師,引來群臣一頓口水罵仗。


    一會兒說六皇子年紀尚幼,一會又說隻有太子才配有專門的太子太傅教導,有違祖製,不合規矩。


    反正說來說去,群臣就是看不上這個‘妖道’所出的六皇子。


    皇帝已經退讓過一次了,這次說什麽也不讓,凡是彈劾蘭趙的折子通通打回。


    古來諫臣都是有幾斤強骨頭在身上的,你越壓製,我越來勁。這場君臣較量,僵持不下,愈演愈烈。


    張犖本來每天窗下偷師,學得正歡,最近擔心蘭芷受此事影響,常常心不在焉。


    快到午膳,永寧宮小廚房熱火朝天。


    他坐在爐邊看火,心思隨著砂鍋氣孔上的炊煙飄飄悠悠。


    最近晚上學到深夜,早上天不亮就起來挑燕窩毛,本就缺覺,加之精神不集中,飄著飄著,就飄去見周公了。


    夢中漆黑如夜,他依舊在聲嘶力竭地奔跑追尋,借著月光,他又看到那個黑影,這次他好像離那個黑影越來越近了。


    她有飄逸的長發,飄飛的衣裙,是個女子。他咬著牙拚盡全力追上去,好不容易,一把抓住了她的手,遍體生寒的涼意。


    她的手好涼。


    “喂,醒醒,張犖——”王福平拍他的肩,“該去送菜了。”


    “嗯?”張犖一個激靈驚醒,睡眼朦朧。


    王福平見他無精打采,幹淨的眼白染上了血絲,歎了口氣,“嘚了,我去送吧。”


    “王總管,奴才去吧。”張犖忙站起來,一把又被王福平按下。


    “這麽困,午膳後好好睡會兒。”王福平提著食盒朝外走。


    永寧宮小廚房在宮裏頗有名氣,尤其王福平的一道‘荷包裏脊’,更是得到過皇帝的讚賞。


    一枚枚玲瓏金黃的‘小荷包’,外皮酥脆,內餡嫩香,沾上花椒香鹽,或者酸甜果醬,眾口兼顧,老少鹹宜,嚐了就沒有不喜歡的。


    皇帝來了興致,喜歡與臣下同樂,命永寧宮以後做‘荷包裏脊’,也往內閣送一份。


    今兒是除夕,閣臣們辛苦,要下午才休沐。


    皇帝往年都會在這日午膳給文華殿加餐犒勞,但最近因為蘭趙二人之事,君臣關係有些僵,誰都不想先低頭。惠妃娘娘目光如炬,一早特意點了王福平這道‘荷包裏脊’。


    之前幾次,都是張犖主動請纓去送。他是藏有私心的,想著多往內閣跑兩趟混臉熟,認識幾個司禮監的小太監,是不是就能打聽到些彈劾蘭芷的事兒?


    殊不知,能在內閣辦事的太監,既讀書認字又眼界開闊,哪個不是人精?豈是他一個打雜小太監,可以隨意攀結。去了好幾次,都是無功而返。


    午膳過後,小廚房裏基本就沒什麽人了。因為除夕晚膳小廚房不用開火,惠妃會去陪皇帝。


    宮人們在這日大多也是摩拳擦掌,忙著往主子跟前擠,變著法兒地哄主子開心,因為過年嘛,賞錢多。


    王福平是不在宮裏過年的。傍晚時分,他見張犖補完覺醒來,似乎恢複了幾分神氣,拉著他往小廚房後頭的一個小房間走。


    這小房間是從倉庫裏隔出來的,就夠放下一個單人的窄小板床,平日王福平用來眯午覺。


    別看這地方小,卻是獨一份的恩寵。在宮裏,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能隨便找個地方眯午覺的。


    隻因惠妃每日早起雷打不動,要吃王福平煨的燕窩湯,而王福平煨燕窩手藝獨到,且精細非凡,單是挑燕窩毛就要一兩個時辰,所以日常早起,惠妃娘娘特批一塊地方供他午後小憩。


    兩人往板床上一坐,木板吱呀一響。


    王福平從懷中掏出半壺燒酒,“我悄悄瞞下的狀元紅,起碼二十年。”眯眼輕嗅,“這麽好的酒拿來做菜,糟踐了。”晃了晃壺身,“還剩四兩,一人一半。”


    他又變戲法而似的從床下摸出兩隻白瓷酒杯。


    張犖嘴角上揚,看來王總管平時沒少幹這種小偷小摸的事兒。


    幾杯酒下肚,王福平舒服地靠在牆上,雙眼眯縫。張犖的臉卻又爬上愁容,攥著酒杯,頗有幾分借酒消愁的意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夫君九千歲(雙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園赤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園赤鬆並收藏我的夫君九千歲(雙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