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領旨後,卻又想起一事,不由有些不安猶豫道:“回陛下,臣等熬打筋骨彼此對練之時,難免有衣裳不整之時,隻怕會有禦前失儀之罪。”其實到了夏日,他們多是赤膊的。
薑離原本悠閑地用手指隨意敲著窗框,此時卻很敏銳捕捉到了衣衫不整幾個字,不由欣慰擺手道:“正好……咳咳,無妨,按照你們在校場之上的訓練規矩來就是,恕爾等無罪。”
侍衛長聞言更加振奮,領命而去。
*
安排完每日晌午的節目,薑離又端起案上的茶。
今日她喝的不是茶冊上的各種混搭泡茶,隻是單純的一盞清茶,是六安雀舌芽茶。
因麵前擺著的點心本就是香甜可口的酥油泡螺,再用味道繁複的果仁泡茶,倒是會膩口。
揭開盅蓋,茶香撲鼻。
茶冊裏有記錄宋徽宗對此茶的評價:“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嘉品,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餘斯為下。”[1]
其意為:茶的芽小小的,像是雀舌是佳品,而雀舌茶裏,最好的又是一槍一旗。即隻有一個杆(槍)一片葉(旗),第二片茶葉都沒來得及長出來,為極品。
想也知道,這種一杆一葉的嫩茶稍縱即逝,很難采摘。
禦前用的自然是最好的一槍一旗雀舌芽茶,價比黃金。
薑離從前隻是尋常人,不是品茗大家,讓她喝一口分辨出茶種來不可能。
但她還是能分出來品質好壞的。
此時喝了一口,驚為天茶。
忽然覺得,她之前幾天沉迷於各種泡茶,實在是有點暴殄天物了。這等最頂尖的茶,用清冽泉水泡為一盞清茶反而是最好的。
喝過後唇齒具是餘香,整個人都被熨平了似的舒坦。
她愉悅的再次敲響了她銅磬。
這次是叫過禦茶房當值的宮人問過,如今庫中此茶的存量。
禦茶房的茶葉成百上千,宮人忙去查了檔子捧了來,回明尚有百餘罐雀舌芽茶,但一槍一旗的隻有三十罐。
並且還帶來了實物,請皇帝過目。
薑離取過成人巴掌大小的鏤金雕花小銀罐,上麵貼著明黃緞做成的固封簽,看著就很金貴。
她便令禦茶房給郕王府和各尚書處送去些。
來了這些時日,朝上旁的大臣她未及挨個認清了解,但於謙她自是知道的。
於謙是個很檢約的人,如今京中的房舍也很樸素,是遠離繁華地段的前後兩進小宅。
按照他的官位等級來看,都不能算是樸素,甚至算是清貧。
薑離還記得史冊上,於謙一直就是這樣所居僅蔽風雨,還是土木之變後景泰帝登基,覺得他住的又偏又遠又小又憋屈,特意賜居了西華門附近的府邸。
不過就算景泰帝如此看重,且於謙在景泰一朝位高權重,他也從未有謀財貪腐事,生活一直很簡樸。
直到被複位的朱祁鎮下旨抄家時,錦衣衛搜盡於謙府邸也隻得了一個‘家無餘資’的結果。
甚至抄家過程中,好容易發現一處鎖的很嚴密的房間,抄家人員大喜,以為於謙的家財都藏在這裏。
撬開門看過,才發現,依舊是毫無金銀珠玉。
隻有景泰帝所賜蟒衣、劍器。[2]
故而,薑離在喝第一口茶的時候,就想起了此事。若無宮中禦賜,諸如於謙、鄺埜這等朝臣,自家必是無有這樣價比黃金的茶葉。
公忠體國,守衛家邦的人,總不能連一口好茶葉都喝不上。
勾完了茶冊,薑離又叫甜食房的管事宮人過來。
沒錯,皇帝還有專門的甜食房。
薑離來了這些日子,算是親身體會了,什麽叫做以天下奉一人。
偌大紫禁城中,單單圍著皇帝轉的部門,就有幾十個。
除了二十四監、內府十庫,還有禦酒房、禦藥房、禦茶房、甜食房等十來‘房’。
不但專供皇帝吃穿用度,甚至還有牲口房(寵物園)、更鼓房(報時處)、彈子房(存放彈弓等玩器)等處。
是真的做到了吃喝玩樂,全包立體獨家服務。
*
甜點房的管事很快奉命而來。
“前日郕王提起朝事繁多,朝臣們多有留宿官署之勞。既如此,給各部直舍(值班房)每日添八道點心。”
也不能光喝茶啊。
薑離前世就挺愛喝茶的,也知諸如普洱、白茶等茶,喝了就容易餓。
況且,腦子的運轉主要就是消耗糖。
她之前看過一個科普:雖然大腦在人體當中所占的重量體積很小(2%),但消耗能量卻差不多要占到四分之一。
想到這裏,薑離眼前又浮現出於謙點的那杯木樨玫瑰甜茶來。
怪道於尚書喜歡吃甜食,應該是常日思考的緣故。
那一定得供上。
倒是她自己,不大吃甜點心,畢竟——她不準備為難她的腦子,最好讓腦子的耗糖比例跟腦子的重量成正比。
甜點房的管事久在禦前伺候,自知賞賜飲食是皇帝常態,先帝逢年過節還會留所有朝臣吃飯。當今之前也常按例而行。
於是熟練地當場擬了單子來看。
所供各部點心,主要以澄沙燒餅、蜜糖麻花、太史餅、蝴蝶卷等量大頂飽的麵點為主,每日再配上兩道諸如柿霜軟糖、奶白杏仁、玫瑰糖等按著時令的細巧零食。
薑離點頭:不愧是久在禦前的人,真靈。
“所用從內廷銷賬,不必拘省。”
薑離現在已經基本理清了財產——朱祁鈺才接過監管內府十庫,就捧了不少爛賬過來。當然也不隻是他能幹,更是金英和興安兩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將王振的爛賬捅了不少上去。
尤其是弄掉王振的親信,才能換上自己人不是?
薑離看到被王振貪汙腐敗去的天文數字,感受到了錢包被人割了的切膚之痛。
好在宦官有一樁好處,大約是沒有家庭子女(認得那些幹兒子比不上自己重要),又在宮闈之中戰戰兢兢怕出事,所以喜歡斂財也喜歡存錢以備不時之需,於是抄家起來格外方便。
也算是給小金庫很回了一波血——畢竟,裏麵很多人都貪了十多年了,如今一年回來,自然顯得充盈肥潤。
薑離也很懂得可持續發展,按照她曾經作為打工人的心思,很痛快給朱祁鈺和金英興安兩人按比例分了成。
一來,是告慰他們實在辛苦:也確實是用心了。
為了抓王振的小辮子,把他摁死在佛堂,朱祁鈺也罷了,金英一手抓東廠,一手抓代掌印太監,一手還要忙著查貪汙腐敗,興奮的覺都不睡了,這才十來天就瘦了一大圈。
二來,薑離這也算是明示。她也知多年舊例,宮廷官場幾乎所有人都有灰色收入,通融銀錢。她分的賞賜??,基本也就是她心底的線。
金英興安都是明白人,又有王振這個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自不會越了底線。
畢竟……哪怕他們把內府十庫各種爛賬都舉報到皇帝跟前,也隻能處罰相應的宦官(也就是王振的狗腿),皇帝應當心知肚明,這些宦官的背後靠山是王振,但卻不提抄王公公的錢財。
甚至在金英試著提起‘有宦官到貪墨錢財十之八九獻與了王公公’,皇帝也隻擺擺手就過去了。
金英嫉妒的回去繼續求嶽爺爺顯靈。
薑離:還沒到時候呢,今年已經夠發橫財啦,王振這個血包先留著,等開戰了若是少錢用,再放出來用。
她可是知道王振多有錢!
總之,相較於薑離回收的一筆橫財,每日給朝廷做事的臣子們添八道點心的支出,實在是毛毛雨。
故而她囑咐甜點房的人,不要克扣減省。
反正該用的白糖、香油、牛乳、堅果等此時較為貴重的食材,都足量用上。
“是,奴婢遵旨。”
這些日子宮中宦官的風雲變幻,甜點房的管事自然也是知道的,忙叩首應了。
生怕也被東廠當成王公公的親信,給拉出去抄了。
故而皇帝吩咐下來的事,他是牟足了勁要做好,恨不得好的文武百官都對他們的點心一口難忘。
待禦茶房和甜點房都領命去做事後,殿內再次恢複了寂靜。
薑離邊啜飲著雀舌芽茶,邊繼續翻著禦茶房的茶冊,挑選明日要試喝的茶。
直到興安悄然入內,回稟了兩件事——
其一,後日就是五月初一的朔朝,兼之端午佳節也將近,請奏陛下上大朝受群臣朝賀。
其二,又有幾宮娘娘送了點心來。
薑離合上手上的茶冊:歇了小二十天,也差不多該把手頭另一件事給做了。
第9章 不行
紫禁城中各處殿宇都彌漫著艾草的香氣。
除了這獨特的香氣,目之所及的衣裳樣式也提醒著宮裏每個人,端午佳節將至——
宮中女子,無論是後妃還是宮女,衣衫都得根據時令更換。
到了什麽時節換夏衫,什麽日子換冬袍,都要按規矩來。譬如三月四日換羅衣,四月四日換紗衣,都是宮規舊例錯不得的。*
尚衣局會將一季的衣裳按尊卑上下料理好分派下去,並不能由著自己的喜好隨意為之。
等到了端午正日,妃嬪、宮女、內監們還會齊齊換上了節日限定款:衣上繡的都得是五毒艾虎等紋樣。
*
紫禁城西六宮,長春宮。
幾位宮裝麗人打發了隨侍的宦官宮女,正在關起門來說私房話。
大明朝後宮的妃位頗多。
皇後下,除了貴妃外,還另設有賢淑莊敬、惠順康寧八妃,而哪怕八妃封滿,也可以再另擇吉字為妃。
薑離原本悠閑地用手指隨意敲著窗框,此時卻很敏銳捕捉到了衣衫不整幾個字,不由欣慰擺手道:“正好……咳咳,無妨,按照你們在校場之上的訓練規矩來就是,恕爾等無罪。”
侍衛長聞言更加振奮,領命而去。
*
安排完每日晌午的節目,薑離又端起案上的茶。
今日她喝的不是茶冊上的各種混搭泡茶,隻是單純的一盞清茶,是六安雀舌芽茶。
因麵前擺著的點心本就是香甜可口的酥油泡螺,再用味道繁複的果仁泡茶,倒是會膩口。
揭開盅蓋,茶香撲鼻。
茶冊裏有記錄宋徽宗對此茶的評價:“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嘉品,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餘斯為下。”[1]
其意為:茶的芽小小的,像是雀舌是佳品,而雀舌茶裏,最好的又是一槍一旗。即隻有一個杆(槍)一片葉(旗),第二片茶葉都沒來得及長出來,為極品。
想也知道,這種一杆一葉的嫩茶稍縱即逝,很難采摘。
禦前用的自然是最好的一槍一旗雀舌芽茶,價比黃金。
薑離從前隻是尋常人,不是品茗大家,讓她喝一口分辨出茶種來不可能。
但她還是能分出來品質好壞的。
此時喝了一口,驚為天茶。
忽然覺得,她之前幾天沉迷於各種泡茶,實在是有點暴殄天物了。這等最頂尖的茶,用清冽泉水泡為一盞清茶反而是最好的。
喝過後唇齒具是餘香,整個人都被熨平了似的舒坦。
她愉悅的再次敲響了她銅磬。
這次是叫過禦茶房當值的宮人問過,如今庫中此茶的存量。
禦茶房的茶葉成百上千,宮人忙去查了檔子捧了來,回明尚有百餘罐雀舌芽茶,但一槍一旗的隻有三十罐。
並且還帶來了實物,請皇帝過目。
薑離取過成人巴掌大小的鏤金雕花小銀罐,上麵貼著明黃緞做成的固封簽,看著就很金貴。
她便令禦茶房給郕王府和各尚書處送去些。
來了這些時日,朝上旁的大臣她未及挨個認清了解,但於謙她自是知道的。
於謙是個很檢約的人,如今京中的房舍也很樸素,是遠離繁華地段的前後兩進小宅。
按照他的官位等級來看,都不能算是樸素,甚至算是清貧。
薑離還記得史冊上,於謙一直就是這樣所居僅蔽風雨,還是土木之變後景泰帝登基,覺得他住的又偏又遠又小又憋屈,特意賜居了西華門附近的府邸。
不過就算景泰帝如此看重,且於謙在景泰一朝位高權重,他也從未有謀財貪腐事,生活一直很簡樸。
直到被複位的朱祁鎮下旨抄家時,錦衣衛搜盡於謙府邸也隻得了一個‘家無餘資’的結果。
甚至抄家過程中,好容易發現一處鎖的很嚴密的房間,抄家人員大喜,以為於謙的家財都藏在這裏。
撬開門看過,才發現,依舊是毫無金銀珠玉。
隻有景泰帝所賜蟒衣、劍器。[2]
故而,薑離在喝第一口茶的時候,就想起了此事。若無宮中禦賜,諸如於謙、鄺埜這等朝臣,自家必是無有這樣價比黃金的茶葉。
公忠體國,守衛家邦的人,總不能連一口好茶葉都喝不上。
勾完了茶冊,薑離又叫甜食房的管事宮人過來。
沒錯,皇帝還有專門的甜食房。
薑離來了這些日子,算是親身體會了,什麽叫做以天下奉一人。
偌大紫禁城中,單單圍著皇帝轉的部門,就有幾十個。
除了二十四監、內府十庫,還有禦酒房、禦藥房、禦茶房、甜食房等十來‘房’。
不但專供皇帝吃穿用度,甚至還有牲口房(寵物園)、更鼓房(報時處)、彈子房(存放彈弓等玩器)等處。
是真的做到了吃喝玩樂,全包立體獨家服務。
*
甜點房的管事很快奉命而來。
“前日郕王提起朝事繁多,朝臣們多有留宿官署之勞。既如此,給各部直舍(值班房)每日添八道點心。”
也不能光喝茶啊。
薑離前世就挺愛喝茶的,也知諸如普洱、白茶等茶,喝了就容易餓。
況且,腦子的運轉主要就是消耗糖。
她之前看過一個科普:雖然大腦在人體當中所占的重量體積很小(2%),但消耗能量卻差不多要占到四分之一。
想到這裏,薑離眼前又浮現出於謙點的那杯木樨玫瑰甜茶來。
怪道於尚書喜歡吃甜食,應該是常日思考的緣故。
那一定得供上。
倒是她自己,不大吃甜點心,畢竟——她不準備為難她的腦子,最好讓腦子的耗糖比例跟腦子的重量成正比。
甜點房的管事久在禦前伺候,自知賞賜飲食是皇帝常態,先帝逢年過節還會留所有朝臣吃飯。當今之前也常按例而行。
於是熟練地當場擬了單子來看。
所供各部點心,主要以澄沙燒餅、蜜糖麻花、太史餅、蝴蝶卷等量大頂飽的麵點為主,每日再配上兩道諸如柿霜軟糖、奶白杏仁、玫瑰糖等按著時令的細巧零食。
薑離點頭:不愧是久在禦前的人,真靈。
“所用從內廷銷賬,不必拘省。”
薑離現在已經基本理清了財產——朱祁鈺才接過監管內府十庫,就捧了不少爛賬過來。當然也不隻是他能幹,更是金英和興安兩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將王振的爛賬捅了不少上去。
尤其是弄掉王振的親信,才能換上自己人不是?
薑離看到被王振貪汙腐敗去的天文數字,感受到了錢包被人割了的切膚之痛。
好在宦官有一樁好處,大約是沒有家庭子女(認得那些幹兒子比不上自己重要),又在宮闈之中戰戰兢兢怕出事,所以喜歡斂財也喜歡存錢以備不時之需,於是抄家起來格外方便。
也算是給小金庫很回了一波血——畢竟,裏麵很多人都貪了十多年了,如今一年回來,自然顯得充盈肥潤。
薑離也很懂得可持續發展,按照她曾經作為打工人的心思,很痛快給朱祁鈺和金英興安兩人按比例分了成。
一來,是告慰他們實在辛苦:也確實是用心了。
為了抓王振的小辮子,把他摁死在佛堂,朱祁鈺也罷了,金英一手抓東廠,一手抓代掌印太監,一手還要忙著查貪汙腐敗,興奮的覺都不睡了,這才十來天就瘦了一大圈。
二來,薑離這也算是明示。她也知多年舊例,宮廷官場幾乎所有人都有灰色收入,通融銀錢。她分的賞賜??,基本也就是她心底的線。
金英興安都是明白人,又有王振這個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自不會越了底線。
畢竟……哪怕他們把內府十庫各種爛賬都舉報到皇帝跟前,也隻能處罰相應的宦官(也就是王振的狗腿),皇帝應當心知肚明,這些宦官的背後靠山是王振,但卻不提抄王公公的錢財。
甚至在金英試著提起‘有宦官到貪墨錢財十之八九獻與了王公公’,皇帝也隻擺擺手就過去了。
金英嫉妒的回去繼續求嶽爺爺顯靈。
薑離:還沒到時候呢,今年已經夠發橫財啦,王振這個血包先留著,等開戰了若是少錢用,再放出來用。
她可是知道王振多有錢!
總之,相較於薑離回收的一筆橫財,每日給朝廷做事的臣子們添八道點心的支出,實在是毛毛雨。
故而她囑咐甜點房的人,不要克扣減省。
反正該用的白糖、香油、牛乳、堅果等此時較為貴重的食材,都足量用上。
“是,奴婢遵旨。”
這些日子宮中宦官的風雲變幻,甜點房的管事自然也是知道的,忙叩首應了。
生怕也被東廠當成王公公的親信,給拉出去抄了。
故而皇帝吩咐下來的事,他是牟足了勁要做好,恨不得好的文武百官都對他們的點心一口難忘。
待禦茶房和甜點房都領命去做事後,殿內再次恢複了寂靜。
薑離邊啜飲著雀舌芽茶,邊繼續翻著禦茶房的茶冊,挑選明日要試喝的茶。
直到興安悄然入內,回稟了兩件事——
其一,後日就是五月初一的朔朝,兼之端午佳節也將近,請奏陛下上大朝受群臣朝賀。
其二,又有幾宮娘娘送了點心來。
薑離合上手上的茶冊:歇了小二十天,也差不多該把手頭另一件事給做了。
第9章 不行
紫禁城中各處殿宇都彌漫著艾草的香氣。
除了這獨特的香氣,目之所及的衣裳樣式也提醒著宮裏每個人,端午佳節將至——
宮中女子,無論是後妃還是宮女,衣衫都得根據時令更換。
到了什麽時節換夏衫,什麽日子換冬袍,都要按規矩來。譬如三月四日換羅衣,四月四日換紗衣,都是宮規舊例錯不得的。*
尚衣局會將一季的衣裳按尊卑上下料理好分派下去,並不能由著自己的喜好隨意為之。
等到了端午正日,妃嬪、宮女、內監們還會齊齊換上了節日限定款:衣上繡的都得是五毒艾虎等紋樣。
*
紫禁城西六宮,長春宮。
幾位宮裝麗人打發了隨侍的宦官宮女,正在關起門來說私房話。
大明朝後宮的妃位頗多。
皇後下,除了貴妃外,還另設有賢淑莊敬、惠順康寧八妃,而哪怕八妃封滿,也可以再另擇吉字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