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聿白聽到主廳的動靜,循聲掃了眼聲源處後才道:“回來取份文書,順便來見見母親。”
秦楨了然,思索須臾,邊抬腳邊道:“那你同母親說話,我去幫你取文書。”
“你不知道在哪。”
沈聿白嗓音稍顯冷淡,也就較這冬日寒風暖上些許。
秦楨抿了抿唇,“你可以告訴我,我去取。”
頓了頓,她像是想起什麽似的,猛地抬起頭,“我不會動其他的東西的,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可以喊上個人跟我過去的。”
她隻是想幫他拿個東西而已,僅此而已。
聞言,沈聿白垂眸掃了眼眼前的女子。
她仰著頭看著自己,閃爍著星輝的眼眸中夾雜著些許小心翼翼的神色,不知為何,讓他想起了多年前初次見麵的光景。
“鶴一已經去取了,我和母親說上一聲便走,莫要耽擱了時間。”
話音入耳的瞬間秦楨忙往後退了幾步,意識到是她話多了,耽誤了沈聿白的時間。
沈聿白向來忙碌,甚少歸家,若是回府了必然會前來探望喬氏再走,可他空閑的時間尤為稀少,往往說不上幾句話又匆忙離去。
這次是她莽撞,本就隻有幾句話的時間,和她對話的兩三句話中就已經占用了他和喬氏交談的時間。
可饒是如此秦楨也很是滿足了,就算是在這偷來的時間中能和他說上兩句話,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沈聿白邁得步伐較大,秦楨需要小跑幾步才能跟上他的腳步。
喬氏也沒有想到兒子會在這個時候回來,聽到聲音後就穿過長廊匆匆走來,“今日怎麽有空回來,可用過早膳了?我讓人傳膳去。”
“已經用過早膳了。”沈聿白道。
秦楨站在身後聽著,隻覺得如沐春風,與適才的語氣完全不同。
下一瞬又聽到他說:“兒子需出京幾日,回來取樣東西便走。”
她倏地抬起頭,張了張嘴,想問他是去哪兒,是否需要她回院中收拾行囊。
可轉念一想,想到初初成婚那年沈聿白第一次外出時,她自作主張地替他收拾了行囊,卻被他告知往後不可動他的物品。
秦楨低眉垂眼,不再多言。
“你父親昨夜和我說了。”喬氏知道現下朝中風起雲湧,稍有不慎就會變天,叮囑道:“出門在外,萬事多加小心。”
“多年未見,聿白都已經長成了我不認識的模樣了。”腿腳不及喬氏利索的寧老夫人將將走來,出聲道。
沈聿白看到來人,眉眼和外祖父如出一轍,“姑外祖母。”
寧老夫人笑著上下打量著沈聿白,“上次見時不過是七八歲的年齡,幼時便生得尤為俊俏,沒想到長大後更甚幼時,想來應該有不少的女子暗許芳心,可有心儀的姑娘了?”
秦楨臉色一白,隱在鬥篷下的指尖絞著裙擺,就好像是有把刀架在頭上,生怕它落下,又生怕它久久架著令人寢食難安。
她垂著頭,卻能夠感受到若有若無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氣等待著沈聿白的回複。
秦楨知道沈聿白對自己並沒有意,可又害怕他對她人有意。
然而她並未等到他的回答。
鶴一來了。
沈聿白和喬氏道別後轉頭離去,頭也沒有回過。
喬氏眼看著兒子走遠,推了下正在發怔的秦楨,揚著下頜示意道:“追上去啊!”
秦楨眨了眨眼眸,回過神來福了福身一路小跑著追過去。
緊趕慢趕追上沈聿白時,他已經騎上了馬匹,正要揚鞭離去,她忙高聲問:“夫君,你何時回來?”
然而在她出聲的同時,駿馬疾馳而走。
回應秦楨的隻有呼嘯的風聲。
第3章
秦楨不知沈聿白是否聽到她的呼聲,可若是可以,她希望他並未聽見。
成婚三年,僅有在他未在場時那聲抑製在心底的‘夫君’才能夠奔湧而出。
直到視線中再無模糊影子後秦楨才收回眸光,靜靜地佇立在府邸門口。
刺骨的寒風呼嘯而過,纖細的身影顯得甚是渺小,聞夕見她遲遲沒有要回院中的意思,躊躇片刻後喊了她一聲:“少夫人。”
聞夕的聲音並不小,是間隔五丈的侍衛都能夠聽見的聲量,可距離她不過三四拳距離的主子沒有任何的反應。
倘若此刻不是寒冬時節聞夕也不會提醒少夫人,今日這妖風好似要將少夫人吹跑了般,就在她準備再次開口時,秦楨像回神似的轉過身來。
“老夫人應該還在東苑,我就不過去湊熱鬧了,我們回去吧。”
秦楨並非是情感缺失之人,明知寧老夫人的話刺耳自然也不會上趕著找罵,寧願少一事也不願多一事。
蜿蜒鵝卵石小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落雪,形形色色的人影挑動著昨日夜間一排又一排的燈籠,下人們搬著一盆又一盆被霜雪錘打凋零的月季花而過。
可秦楨的心思卻沒有落在這道不甚漂亮的風景上。
腦海中閃過沈聿白佇立於東苑時的身影,以及他隨身攜帶的隨著步履而蕩起的玉佩,暖白色中透著點點淺綠的玉佩不論是成色還是雕刻技藝皆是上等。
這塊玉佩,他隨身攜帶了近七年。
這個思緒閃過的刹那,她平靜無波的眼眸霎時間亮起,像極了夏日夜幕耀眼繁星。
“聞夕,你去璙園問問管事的,曹師傅何時回來,我需要開玉。”
這事恰巧聞夕知曉,回:“奴婢昨日清晨出府恰好撞上了李掌櫃便問了嘴,說是五日後。”
“五日?”秦楨喃喃自語,微微思索須臾,步履不由得加快了幾分,道:“雀墜還剩些許待打磨之處,到時一同送去。”
“是。”聞夕應下。
這枚雀墜是秦楨個把月前開始打磨的,現下隻剩下拋光上亮一環。
拋光上亮這件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並不簡單,若是拋光之時稍有不甚便會過於曝色,反之則無法展現玉石本應散發之美,需要細心更需要耐心。
更重要的是,不同審美打磨出來的玉石多是兩模兩樣,是以拋光上亮一事秦楨皆是親自上手。
秦楨雕刻玉飾一事知曉的人並不多,聞夕是其一,另一個人便是喬氏,除此之外再無第三人知曉,其他人皆以為她是喜歡極了玉,喜歡到喬氏特地規整了間臥閣作為她收藏原石和玉飾之處。
一連五日,除了前去東苑陪喬氏說話外,她的心思都落在雀墜上,也趕在了曹師傅回京前一日晨間完成了雀墜。
秦楨放下皮砣時,玉雕閣的門吱吖推響。
是聞夕端著琥珀盤來了,“您早膳沒怎麽用,奴婢差人做了些棗泥酥,您歇息時用上幾口。”
“已經做好了。”秦楨將手中的雀墜遞給她,取過濕帕淨手,“你看看如何。”
聞夕掌心中憨厚可掬的墜子栩栩如生,恰似幼鳥展翅那瞬間的神態,“若不是李掌櫃已經定下雀墜,奴婢都想買來隨身掛著了。”
掌心還落著些許灰燼,秦楨走到魚洗盆前細細淨手,聽到她這麽說,笑道:“就你會吹捧我,這些年在你口中我都已經成了玉雕大家了。”
八年前她來國公府後聞夕便被遣來伺候,且兩人年歲僅僅相差一歲,主仆之間多了相伴長大的情誼。
“奴婢哪是吹捧,這是事實。”聞夕遞去幹帕,同時取來空匣子小心翼翼地將雀墜收好,“奴婢上街時偶爾會遇到李掌櫃和璞逸閣宋掌櫃,兩人都爭著要預定您的下一個玉飾。”
“他們不過是看中了玉的成色而已。”秦楨咬了一小口棗泥酥,清香的棗泥彌漫在唇齒間,本不肚空的她都忍不住又咬了口,“這年頭做玉雕一事的人並不少,更多地隻是缺了塊令人垂涎的原石而已。”
而她之所以能夠接觸到許多常人未能碰上的原石,也恰恰是因為她身在國公府。
“哪有。”
聞夕反駁,正要繼續說時,隻見秦楨微微抬手。
不輕不重的步伐聲穿過聞夕的話語透入秦楨耳邊,她眼眸微微轉動,不等自己開口聞夕已經將桌案上的工具收拾入櫃,僅剩下不久前出府隨手買來把玩的玉珠子。
動作甚是嫻熟。
秦楨取來帕子擦去指腹中的殘渣,來人是喬氏身邊的田嬤嬤,提到嗓子眼的心稍稍落下,“嬤嬤,您怎麽來了?”
田嬤嬤福身行了道禮,一板一眼的麵容中染上些許溫和,說:“許家夫人來信邀請夫人前去赴宴,您今日午間就不用去陪夫人用膳了。”
許家夫人是喬氏的閨中密友,常常相邀赴宴,秦楨偶爾會跟隨出府,但多數時候都並不去湊熱鬧。
田嬤嬤不過是來傳句話便離開了,送走田嬤嬤後主仆二人才返回玉雕閣中。
“晚點兒送去璙園。”秦楨將匣子遞給聞夕,匣子遞至半中途時視線掠過博古架上擺放的翡翠原石,頓了頓後收回手,道:“我和你一同出府。”
映入眼簾的翡翠玉石是沈聿白送予的生辰賀禮,若是能夠尋到成色與之相似的原石,便可將此塊璞玉作為收藏。
這是他送的賀禮,她想珍藏起來。
不到正午時分長安街道兩側的酒肆、鋪子人影憧憧,小二們的招呼叫賣聲此起彼伏,隔著圍帽都能感受到與嚴寒冬日不同的熱烈。
與長安街道相連的嶼街不過一寸之隔,卻要比長安街安靜上許多,往來的行人也不似長安街那般擁擠,越往西走越是靜謐,而璙園坐落在嶼街的最西邊。
主仆二人一前一後踏入璙園,在秦楨的點頭示意下聞夕帶著匣子徑直地朝著樓宇走去,她隨處找了個涼亭觀賞著院中的紅梅,等著李掌櫃帶她去後院尋璞玉。
可秦楨並不知道的是,她踏入璙園的那一刻開始,就映入了他人的視線。
樓宇高處。
“沈聿白,我好似看到了弟妹。”
被喚到的沈聿白視線從文書上挪開,聽聞好友的話後微微蹙眉,順著他的視線望去。
章宇睿探出頭,盯著那道身影看了會兒,道:“還真是弟妹,這個時辰她怎會在這兒?”
沈聿白收回目光,繼續翻閱手中的文書,“不知道。”
見他這幅模樣章宇睿‘嘖’了聲,“許久未見弟妹,遇到了自然要打個招呼的。”
說完後不等沈聿白拒絕便喚了一聲‘秦楨’。
從天而降的呼聲嚇得秦楨一顫,溫熱茶水蕩了下,溢出茶盞的茶水滴落在她白皙手背,不一會兒便紅了。
她抬眸四處尋望了下,卻並未看到熟悉的身影。
就在秦楨以為是幻覺之時,又清清楚楚地聽聞到自己的名字,這下她抬起頭,恰好撞上沈聿白淡薄無意的雙眸。
她怔愣須臾,猛地站起來。
他回來了!
何時回來的?怎會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秦楨了然,思索須臾,邊抬腳邊道:“那你同母親說話,我去幫你取文書。”
“你不知道在哪。”
沈聿白嗓音稍顯冷淡,也就較這冬日寒風暖上些許。
秦楨抿了抿唇,“你可以告訴我,我去取。”
頓了頓,她像是想起什麽似的,猛地抬起頭,“我不會動其他的東西的,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可以喊上個人跟我過去的。”
她隻是想幫他拿個東西而已,僅此而已。
聞言,沈聿白垂眸掃了眼眼前的女子。
她仰著頭看著自己,閃爍著星輝的眼眸中夾雜著些許小心翼翼的神色,不知為何,讓他想起了多年前初次見麵的光景。
“鶴一已經去取了,我和母親說上一聲便走,莫要耽擱了時間。”
話音入耳的瞬間秦楨忙往後退了幾步,意識到是她話多了,耽誤了沈聿白的時間。
沈聿白向來忙碌,甚少歸家,若是回府了必然會前來探望喬氏再走,可他空閑的時間尤為稀少,往往說不上幾句話又匆忙離去。
這次是她莽撞,本就隻有幾句話的時間,和她對話的兩三句話中就已經占用了他和喬氏交談的時間。
可饒是如此秦楨也很是滿足了,就算是在這偷來的時間中能和他說上兩句話,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沈聿白邁得步伐較大,秦楨需要小跑幾步才能跟上他的腳步。
喬氏也沒有想到兒子會在這個時候回來,聽到聲音後就穿過長廊匆匆走來,“今日怎麽有空回來,可用過早膳了?我讓人傳膳去。”
“已經用過早膳了。”沈聿白道。
秦楨站在身後聽著,隻覺得如沐春風,與適才的語氣完全不同。
下一瞬又聽到他說:“兒子需出京幾日,回來取樣東西便走。”
她倏地抬起頭,張了張嘴,想問他是去哪兒,是否需要她回院中收拾行囊。
可轉念一想,想到初初成婚那年沈聿白第一次外出時,她自作主張地替他收拾了行囊,卻被他告知往後不可動他的物品。
秦楨低眉垂眼,不再多言。
“你父親昨夜和我說了。”喬氏知道現下朝中風起雲湧,稍有不慎就會變天,叮囑道:“出門在外,萬事多加小心。”
“多年未見,聿白都已經長成了我不認識的模樣了。”腿腳不及喬氏利索的寧老夫人將將走來,出聲道。
沈聿白看到來人,眉眼和外祖父如出一轍,“姑外祖母。”
寧老夫人笑著上下打量著沈聿白,“上次見時不過是七八歲的年齡,幼時便生得尤為俊俏,沒想到長大後更甚幼時,想來應該有不少的女子暗許芳心,可有心儀的姑娘了?”
秦楨臉色一白,隱在鬥篷下的指尖絞著裙擺,就好像是有把刀架在頭上,生怕它落下,又生怕它久久架著令人寢食難安。
她垂著頭,卻能夠感受到若有若無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氣等待著沈聿白的回複。
秦楨知道沈聿白對自己並沒有意,可又害怕他對她人有意。
然而她並未等到他的回答。
鶴一來了。
沈聿白和喬氏道別後轉頭離去,頭也沒有回過。
喬氏眼看著兒子走遠,推了下正在發怔的秦楨,揚著下頜示意道:“追上去啊!”
秦楨眨了眨眼眸,回過神來福了福身一路小跑著追過去。
緊趕慢趕追上沈聿白時,他已經騎上了馬匹,正要揚鞭離去,她忙高聲問:“夫君,你何時回來?”
然而在她出聲的同時,駿馬疾馳而走。
回應秦楨的隻有呼嘯的風聲。
第3章
秦楨不知沈聿白是否聽到她的呼聲,可若是可以,她希望他並未聽見。
成婚三年,僅有在他未在場時那聲抑製在心底的‘夫君’才能夠奔湧而出。
直到視線中再無模糊影子後秦楨才收回眸光,靜靜地佇立在府邸門口。
刺骨的寒風呼嘯而過,纖細的身影顯得甚是渺小,聞夕見她遲遲沒有要回院中的意思,躊躇片刻後喊了她一聲:“少夫人。”
聞夕的聲音並不小,是間隔五丈的侍衛都能夠聽見的聲量,可距離她不過三四拳距離的主子沒有任何的反應。
倘若此刻不是寒冬時節聞夕也不會提醒少夫人,今日這妖風好似要將少夫人吹跑了般,就在她準備再次開口時,秦楨像回神似的轉過身來。
“老夫人應該還在東苑,我就不過去湊熱鬧了,我們回去吧。”
秦楨並非是情感缺失之人,明知寧老夫人的話刺耳自然也不會上趕著找罵,寧願少一事也不願多一事。
蜿蜒鵝卵石小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落雪,形形色色的人影挑動著昨日夜間一排又一排的燈籠,下人們搬著一盆又一盆被霜雪錘打凋零的月季花而過。
可秦楨的心思卻沒有落在這道不甚漂亮的風景上。
腦海中閃過沈聿白佇立於東苑時的身影,以及他隨身攜帶的隨著步履而蕩起的玉佩,暖白色中透著點點淺綠的玉佩不論是成色還是雕刻技藝皆是上等。
這塊玉佩,他隨身攜帶了近七年。
這個思緒閃過的刹那,她平靜無波的眼眸霎時間亮起,像極了夏日夜幕耀眼繁星。
“聞夕,你去璙園問問管事的,曹師傅何時回來,我需要開玉。”
這事恰巧聞夕知曉,回:“奴婢昨日清晨出府恰好撞上了李掌櫃便問了嘴,說是五日後。”
“五日?”秦楨喃喃自語,微微思索須臾,步履不由得加快了幾分,道:“雀墜還剩些許待打磨之處,到時一同送去。”
“是。”聞夕應下。
這枚雀墜是秦楨個把月前開始打磨的,現下隻剩下拋光上亮一環。
拋光上亮這件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並不簡單,若是拋光之時稍有不甚便會過於曝色,反之則無法展現玉石本應散發之美,需要細心更需要耐心。
更重要的是,不同審美打磨出來的玉石多是兩模兩樣,是以拋光上亮一事秦楨皆是親自上手。
秦楨雕刻玉飾一事知曉的人並不多,聞夕是其一,另一個人便是喬氏,除此之外再無第三人知曉,其他人皆以為她是喜歡極了玉,喜歡到喬氏特地規整了間臥閣作為她收藏原石和玉飾之處。
一連五日,除了前去東苑陪喬氏說話外,她的心思都落在雀墜上,也趕在了曹師傅回京前一日晨間完成了雀墜。
秦楨放下皮砣時,玉雕閣的門吱吖推響。
是聞夕端著琥珀盤來了,“您早膳沒怎麽用,奴婢差人做了些棗泥酥,您歇息時用上幾口。”
“已經做好了。”秦楨將手中的雀墜遞給她,取過濕帕淨手,“你看看如何。”
聞夕掌心中憨厚可掬的墜子栩栩如生,恰似幼鳥展翅那瞬間的神態,“若不是李掌櫃已經定下雀墜,奴婢都想買來隨身掛著了。”
掌心還落著些許灰燼,秦楨走到魚洗盆前細細淨手,聽到她這麽說,笑道:“就你會吹捧我,這些年在你口中我都已經成了玉雕大家了。”
八年前她來國公府後聞夕便被遣來伺候,且兩人年歲僅僅相差一歲,主仆之間多了相伴長大的情誼。
“奴婢哪是吹捧,這是事實。”聞夕遞去幹帕,同時取來空匣子小心翼翼地將雀墜收好,“奴婢上街時偶爾會遇到李掌櫃和璞逸閣宋掌櫃,兩人都爭著要預定您的下一個玉飾。”
“他們不過是看中了玉的成色而已。”秦楨咬了一小口棗泥酥,清香的棗泥彌漫在唇齒間,本不肚空的她都忍不住又咬了口,“這年頭做玉雕一事的人並不少,更多地隻是缺了塊令人垂涎的原石而已。”
而她之所以能夠接觸到許多常人未能碰上的原石,也恰恰是因為她身在國公府。
“哪有。”
聞夕反駁,正要繼續說時,隻見秦楨微微抬手。
不輕不重的步伐聲穿過聞夕的話語透入秦楨耳邊,她眼眸微微轉動,不等自己開口聞夕已經將桌案上的工具收拾入櫃,僅剩下不久前出府隨手買來把玩的玉珠子。
動作甚是嫻熟。
秦楨取來帕子擦去指腹中的殘渣,來人是喬氏身邊的田嬤嬤,提到嗓子眼的心稍稍落下,“嬤嬤,您怎麽來了?”
田嬤嬤福身行了道禮,一板一眼的麵容中染上些許溫和,說:“許家夫人來信邀請夫人前去赴宴,您今日午間就不用去陪夫人用膳了。”
許家夫人是喬氏的閨中密友,常常相邀赴宴,秦楨偶爾會跟隨出府,但多數時候都並不去湊熱鬧。
田嬤嬤不過是來傳句話便離開了,送走田嬤嬤後主仆二人才返回玉雕閣中。
“晚點兒送去璙園。”秦楨將匣子遞給聞夕,匣子遞至半中途時視線掠過博古架上擺放的翡翠原石,頓了頓後收回手,道:“我和你一同出府。”
映入眼簾的翡翠玉石是沈聿白送予的生辰賀禮,若是能夠尋到成色與之相似的原石,便可將此塊璞玉作為收藏。
這是他送的賀禮,她想珍藏起來。
不到正午時分長安街道兩側的酒肆、鋪子人影憧憧,小二們的招呼叫賣聲此起彼伏,隔著圍帽都能感受到與嚴寒冬日不同的熱烈。
與長安街道相連的嶼街不過一寸之隔,卻要比長安街安靜上許多,往來的行人也不似長安街那般擁擠,越往西走越是靜謐,而璙園坐落在嶼街的最西邊。
主仆二人一前一後踏入璙園,在秦楨的點頭示意下聞夕帶著匣子徑直地朝著樓宇走去,她隨處找了個涼亭觀賞著院中的紅梅,等著李掌櫃帶她去後院尋璞玉。
可秦楨並不知道的是,她踏入璙園的那一刻開始,就映入了他人的視線。
樓宇高處。
“沈聿白,我好似看到了弟妹。”
被喚到的沈聿白視線從文書上挪開,聽聞好友的話後微微蹙眉,順著他的視線望去。
章宇睿探出頭,盯著那道身影看了會兒,道:“還真是弟妹,這個時辰她怎會在這兒?”
沈聿白收回目光,繼續翻閱手中的文書,“不知道。”
見他這幅模樣章宇睿‘嘖’了聲,“許久未見弟妹,遇到了自然要打個招呼的。”
說完後不等沈聿白拒絕便喚了一聲‘秦楨’。
從天而降的呼聲嚇得秦楨一顫,溫熱茶水蕩了下,溢出茶盞的茶水滴落在她白皙手背,不一會兒便紅了。
她抬眸四處尋望了下,卻並未看到熟悉的身影。
就在秦楨以為是幻覺之時,又清清楚楚地聽聞到自己的名字,這下她抬起頭,恰好撞上沈聿白淡薄無意的雙眸。
她怔愣須臾,猛地站起來。
他回來了!
何時回來的?怎會一點兒消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