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說這個劇本折騰成這樣,這劇到底拍出來會什麽樣兒編劇心裏能沒點數嗎?


    她現在就想快點硬著頭皮把這個領導要求一堆一堆還沒一個在點上的劇本給改完!然後回去醞釀下一個原創劇本!


    但當她真的在片場上看男主女主和男二號演的時候,卻發現……


    “這劇情,怎麽感覺好像沒那麽糟糕了?”她瞪大了眼睛看完了劇情回放,被趙導嫌棄得隻能站在邊緣給編劇回放劇情的副導演瘋狂點頭。


    劇本裏設定的新增的男二號其實就是那個在第一場與男主角就一個大漢是否應該要被盤問起了爭執的那個當地小警員。


    在新的劇情設定裏,當地小警員一直暗戀女主角,和女主角是青梅竹馬,也是在女主角的感染下才考上了警察的。


    為了中和原著帶來的破案的恐怖氛圍,編劇特地會把很多推理的劇情都放在遊樂園女主角的辦公室裏進行,時不時就上演一下三角戀。但演員的演技有時候真的會改變劇情,比如因為男女主角的飆戲能力過於強悍,兩位演員的氣場明顯要比稚嫩的男二號強太多,當三個人出現在一個鏡頭裏的時候……


    “……我怎麽覺得這氛圍看著特別像爸爸媽媽吵架然後孩子在中間勸架呢?”


    演技有時候就是這麽神奇。


    此時,破案三人組(就是女主男主男二)正圍在辦公室裏討論案情,對凶手究竟是用什麽方法把孩子從媽媽眼前給帶走這件事情進行爭論。


    準確地來說,是男女主角在爭論。


    “……不可能是團夥作案!”米小姐反駁著探長的觀點。


    “怎麽不可能?如果這起案件隻發生過一回,那當然,有可能是當父母的因為一時沒看好孩子才被有心人趁機帶走了孩子,但是你們遊樂園的迷宮裏在此之前已經死了兩個孩子了!而且還沒有找出凶手!這種情況下,當媽媽的帶著孩子來迷宮一定是很警惕的,你覺得光靠一個人,能夠讓一個母親放下她的孩子嗎?”


    “隻可能是超過二人以上的團夥作案!一個負責吸引母親的注意力,一個負責把孩子抱走,合作這才有了機會!”


    這是探長的觀點。


    台詞有重音有明確的換氣,聽上去確實比虛擬偶像的合成音合成台詞要清楚和有感染力得多——反正編劇聽著覺得探長說話非常有說服力。


    “如果是團夥作案,按照你說的有人吸引母親的注意力,那一定是有什麽重大的事情發生對吧?比如有個母親找不到了她的孩子,或者拉著她找什麽東西之類的,但是你在那個女人的證詞裏有聽到這些內容嗎?”


    “如果真的是她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情,她一定會告訴警方的,事無巨細。但她什麽都沒講,就說明她在迷宮裏遇見的一切人和一切事情在她看來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疑問的!她是一個母親,她的孩子丟了,在她的腦海裏一定把自己和孩子在這一路上遇到的任何一個可疑的人和可疑的事情都告訴你們了,我就問你,你看過筆錄了,裏麵有這樣的人嗎?!”


    “更何況,這是一個連環殺人案件,凶手挑選小女孩也沒有固定的對象,很明顯這個人的心理狀況一定出了問題,在行動上時間更是越來越緊,如果這是團夥作案,那作案人中起碼有一個人是冷靜的,需要出謀劃策的,但是你看這三起案件的發生!”


    “有目的嗎?!”


    “有腦子嗎?!”


    “有計劃嗎?!”


    “是個正常人會做的事情嗎?!”


    此時的鏡頭構圖很有意思,據理力爭都覺得自己很有道理的男女主角站在鏡頭的兩邊,又非常靠近鏡頭,隻露出上半身,男二號坐在女主的辦公椅上,隻露出一顆小小的頭,男主角發言的時候就看向自己的領導,女主角發言的時候就看向自己的青梅,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辯論的時候先是頭瘋狂的左右搖,搖到後來動不了了,就露出了一副無奈的模樣。


    就跟你看你爸媽吵架誰也不讓誰的時候那個樣子一樣。


    等到最後兩人轉頭看向男二號要他兩人之間說說誰更有道理的時候,男二號直接就沒有按照劇本裏的說法先是安撫領導的情緒,再力挺自家青梅,讓男主冷靜下來跟著女主的思緒往下思考案情,結果由於現場氣氛都烘托到這裏了……


    男二號一甩手,轉過身堵住自己耳朵:“我不知道我沒聽見你們自己看著辦我管不了!”


    直接把男女主角愣在那裏,不知道接下去這個戲怎麽接——


    “導演,這後麵的戲和前麵的好像沒辦法接,主角的情緒轉換太奇怪了我不是很理解,編劇來了嗎?”


    編劇來了,但編劇沒敢站出來見兩位主演,她也不知道怎麽解釋自己當時為什麽設計的這段劇情後麵跟著的是男二號吃醋男女主突然間迸發愛情小火苗……


    尤其是看完了這二位表演之後,她自己就更覺得之前寫後麵這一段的時候腦子裏裝了一坨屎了——


    “但我現在腦子裏的屎倒出來了!”


    “我現場就給你把劇情給改過來!”


    她是這麽和趙導保證的。


    以前是她腦子裏沒有畫麵,是真不知道像女主角和男主角這樣的人設到底得怎麽談戀愛,尤其現在的市場上她也隻見過三角戀,別的沒見過,但兩位演員已經用現實教會了她。


    談戀愛,不是隻有甜寵和三角戀的。


    你還可以直接跨越談戀愛的級別,直接兩人單身合作帶娃!帶娃談戀愛!這叫什麽?你都可以有個愛情叫先婚後愛,她整一個先養小孩後談戀愛,先生後愛怎麽了?


    有問題嗎?


    沒問題!


    於是那段男女主角和男二號的三角戀合力推凶劇情發展到後麵,直接就走成了家裏夫妻吵架孩子發飆小劇場。


    男二號發火之後,男女主角立刻啞火,然後探長男主摸了摸自己鼻子:“那先吃飯吧。”


    是的,因為男女主角給自己加了食物喜好的人設,編劇幹脆就往裏麵加吃飯的戲,兩人通訊點餐,其實也就認識不到兩集的時間,互相把對方最不愛吃的東西全塞進了菜單裏,看得現場的圍觀群演們笑得頭掉。


    “這段,這段要是播出,觀眾肯定笑死哈哈哈哈——為什麽要把這麽優秀的觀察能力用在給對方添堵這件事情上!哈哈哈哈這一對不會好了,吃都吃不到一個鍋裏去,離婚吧!孩子一邊住一個月!”


    當然男女主角是不可能笑場的,演員的信念感很強,露出硬著頭皮不喜歡吃硬吃的感覺之後,大約十分鍾的放鬆的劇情過去了,又重新回到了推凶環節。


    雖然米小姐已經提醒過,a星的監控做的不好,之前幾次案件警察們已經把門口的監控看了好幾回了都沒看到有可疑人員,但探長還是堅持在吃飯的時候繼續重複播放監控(不排除他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可能),男二號看了兩眼開始吐槽:


    “這都已經重複播放了幾百回了,都沒看出什麽來,都知道凶手一定就在進迷宮的這群人裏麵,但就是不知道是哪個。”


    男二號被男女主壓戲壓了好幾場,這回終於到了他說話的時候,整個人那個“我要好好吐槽我爸媽”的氣場是收都收不住。


    “又說這人肯定很普通,母親看了這人出現在遊樂園絕不會生出防備心理,甚至覺得這人出現在這裏就很正常……連詢問筆錄裏都沒有在記憶裏找到可疑人員……”


    “又說這人不可能是用強硬手法把孩子帶走的,因為孩子的屍檢報告裏,鼻腔和體內沒有發現迷藥成分,身上也沒有任何傷痕,甚至掙紮的痕跡都沒有,衣服就更沒有破……”


    “那這個人到底得是什麽大羅神仙才能把孩子從母親的眼皮子底下帶走卻不被發現呢?我小時候倒是可以做到趁我媽不備跟我媽躲貓貓嚇她……”


    話音還沒落,米小姐和探長突然間像是來了靈感,吃飯的動作停了下來。


    探長重新看向了監控中的被害小女孩和她的母親:“對啊,沒有比母親更了解孩子的,那同樣的,也沒有比自己的孩子更了解母親的了……有沒有一種可能,凶手確實有個幫凶,而他的幫凶就是孩子,孩子不是被擄走的,她是自己躲著媽媽的視線自己走的!”


    米小姐湊近,直接把光腦上播放的監控視頻往回倒,然後按下暫停鍵:“一個人,出現在迷宮不會讓人覺得奇怪,同時又會讓孩子產生好感,在被帶走的時候不掙紮不反抗,那必須是一個孩子們一見就不會產生防備心理的人……”


    “什麽樣的人能做到被所有孩子喜歡?這不可能!就算是個帥哥也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喜歡!”男二號繼續吐槽。


    “帥哥不可以,”米小姐指著監控中的一個人影說。


    “但孫悟空可以。”


    據說迪士尼有規矩,除了裏麵的工作人員,隻有小孩子才可以在裏麵穿角色的服裝,就是怕有孩子會跟著別有用心假扮童話人物的成年人被帶走……


    真的假的我就沒考據過了。


    明天居家辦公,如果身體狀況好就更新(晚上10點前),不好就周二更。


    第25章


    成為星球之主的第二十五天


    整個小女孩迷宮連環殺人案裏,最難推理的點終於用兩集的內容抽絲剝繭給解決了。


    “所以凶手不是我們以為的讓別人會失去防備心理的柔弱女性,又或者什麽團夥作案……凶手是假扮成迷宮裏出現的神話人物接近的被害人!”


    探長不是個笨蛋,米小姐隻是開了個頭,他立刻就明白了這其中的作案方式。


    “迷宮本身就有設定,會有扮成神話人物的工作人員隨機出現,不過因為遊樂園本身工作人員就不多,且迷宮又很繞,能遇到神話人物的概率很低,遇到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所有孩子最崇拜的猴哥的概率就更低了——


    這個人物的扮演程度太難,又要學猴的動作,還要渾身上下粘毛,工作人員也不那麽願意經常扮演,使得美猴王成為了迷宮打卡的ssr角色。”


    米小姐作為遊樂園方協助警方辦案的工作人員,講出了許多外行人並不知道的內幕。


    此時終於跟上節奏的男二號“啊”的一聲,一拍腦袋:“所以孩子一旦在迷宮裏看到美猴王,肯定覺得自己撞了大運!”


    “同樣知道這一點的父母肯定也一樣,雖然緊張孩子在這個迷宮裏會遇到壞人,但那是十次去一次都不一定遇得到的美猴王啊!是猴哥啊!孩子吵著鬧著要跟美猴王合影,拍個小視頻,難道不答應嗎?還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拍的!”


    探長緊接著分析:“殊不知,凶手就是借著大聖爺的皮,在和孩子合影拍小視頻的時候,偷偷告訴孩子,讓她不要帶父母,等會兒一個人到某地來,會給她一個驚喜,或者教她法術之類……”


    “小孩子真的想要躲過父母的看護,比起外人偷孩子那可就容易多了,隻要時刻關注自己爸爸媽媽的眼神都看向哪裏,趁他們不注意,鬆開握住他們的手就可以了。”


    “但孩子並不知道,等在那裏的孫大聖不是來教她們法術,帶她們去見菩提祖師的……而是來要她們的命的。”探長說到這裏,麵色沉重。


    “啪”的一聲,男二號雙手重重拍在桌上:“居然敢利用我最最最最崇拜的大聖爺去害小孩子,抹黑我大聖爺的名聲!這種人我一定要親自把他抓起來!讓他知道知道大聖爺的粉絲不是那麽好惹的!”


    米小姐一臉冷漠地看著這位好像打著雞血的年輕警員:“痛嗎?”


    “嗷嗷嗷嗷這桌子也太硬了好痛好痛痛痛痛——”


    “卡!”


    “第二集 結束!”


    一直到趙導用光腦的擴音功能對全場宣布了這個消息,辦公室裏的主角三人組這才放鬆了下來,一直擠在外麵星星眼的編劇和副導演也才敢一臉激動地跑進來。


    “三天時間!我們三天裏就拍好了兩集!天呐居然隻用了三天!”副導演抱頭尖叫。


    “比我們以前用全息科技拍攝還要快!”副導演震驚。


    “這是當然,秦總當初不就已經和我們說過的麽?”體驗過三天的真人演員拍戲生活,趙導已經化身為秦總的瘋狂粉絲。


    隻覺得自己這位小友眼光好、點子好、看問題一針見血還非常熱衷於分享經驗,除了運氣不太好整了個項目沒火之外沒有任何問題!現在不火未來一定會火的!他要趁現在,能從對方那裏挖一點經驗就挖一點!以後人家當大佬了那可不是想見就能見的了!


    “好的真人演員,人家那都是動腦子在拍戲的!我們在全息世界裏拍戲,全是導演說了算,還要受到技術水平的限製……人家那虛擬偶像就是沒辦法感受到情緒,不知道什麽叫陰陽怪氣,就是不知道什麽叫表麵上誇人實際上損人,嘴上說著誇誇的話臉上露出諷刺的笑……”


    所以雖然看似導演在全息世界拍攝電影,他是完全自由的,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拍攝一個故事,但實際上卻受著技術的限製,受著自己思維的限製——


    “就跟有的導演,在腦子裏想一個故事的時候想得很好,但當真的拍攝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麽表達一樣。”


    副導演對趙導這句話狠狠點了點頭。


    這是星際時代導演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我的腦子告訴我,我想要拍的畫麵是一個母親失去了孩子在崩潰,但當我在全息世界裏讓虛擬偶像來做動作的時候,我卻無法確定究竟哪個動作才能夠表達這一點……是讓她大哭?還是讓她先哭再笑再哭?是跪著哭?還是站著哭?


    這麽多選擇應該怎麽做?


    一個好的故事,必須每個角色都要立體,但導演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往往就隻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男女主角身上,讓他把所有角色的形象都設置得很鮮明,那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事情,且就算用了很長時間,他也不能保證自己拍著拍著到了後期人物角色性格會不會換。


    “但換成真人拍攝就沒那麽多問題了。”


    因為每個演員、有腦子的演員,是會自己主動去豐富人物的。他們會在劇本沒有的那些空白裏把自己的性格補足。


    比如編劇在這一段裏麵隻寫了女主和男主第一次在案發現場見麵,兩人劍拔弩張,劇本裏隻有這兩個人,但鏡頭不可能隻掃到他們的,背景裏一定會有其他的警員、有法醫、有受害者家屬等,他們每個人在鏡頭裏應該是什麽表情?


    如果是在全息世界裏,導演能做的大概就是讓這群人保持一個到兩個姿勢,然後堅持這個動作表情到男女主把話講完,但換成真人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有腦子的,導演隻要前期把每個角色都交代清楚,人是很容易知道自己在這一段裏每一個畫麵應該要露出什麽表情的。


    這就省了導演不少事了。


    特地請來的優秀的男女主更是會自我補足劇本裏的缺陷,拉著編劇探討角色和劇情,對不合理的劇情指出來,給出自己的建議,讓編劇原本就爆發的靈感更爆發了,三個人的腦子肯定比一個人的腦子要好用。


    事實上之所以這次拍兩集的內容需要三天時間,裏麵有一天的時間就是這幾個人在和編劇一起打磨劇本,第一案的劇本被幾人反反複複折騰了許多次,硬生生折騰出了一個所有人看了都點頭滿意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文娛之星[星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明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明鬼並收藏打造文娛之星[星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