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所設想的辦法,都曾經是元朝官員提出的辦法,但最後,都一一被設計元朝製度的劉秉忠所否定了。劉秉忠向忽必烈建議隻用紙幣,同時停止鑄造流通用的銅錢。”
“忽必烈統一鈔法、更化幣製,確立了新的貨幣製度,並且廢除了前朝銅幣製度。全國隻通行一種貨幣,那就是元朝政府發行的紙幣,名曰‘中統鈔’。”
“在這一時期,因為元朝統治者在貨幣製度的運行維護方麵分外小心。不僅建立專門部門聘請大量術數精湛的色目學者,通過測算來嚴格控製貨幣發行數量;同時設置金銀平準行用交鈔庫,紙鈔可以與金銀及時地等價兌換,任何官員不得阻撓;並且嚴格打擊偽鈔,偽造者處以極刑.這些舉措有力地保證了‘中統鈔’的幣值,在百姓心中樹立了信譽。”
李景隆插話道:“取信於民,便如商鞅‘南門立木’故事。”
薑星火點了點頭,說道:“忽必烈等人這麽小心謹慎,理由也很簡單,這批人聰明,眼見了上一個玩命印紙鈔的金朝,是怎麽搞得民心盡失,繼而敗走開封、坐困蔡州的。”
隔壁密室。
朱棣此時大為費解,他扭頭問夏原吉道。
“夏尚書,你也知道,朕.秉國日少,從前也是戎馬倥傯,對政務都較少關注,更遑論經國濟民一道。”
見皇帝都說的這般謙遜,夏原吉連忙撩起自己的大紅官袍起身,行禮說道。
“陛下且問,有什麽問題,臣知無不言。”
朱棣一時有些不好意思,這份不好意思,倒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替他爹朱元璋的。
“太祖高皇帝製定大明寶鈔製度的時候,就沒有參考元朝忽必烈、劉秉忠搞得這套嗎?除了偽造寶鈔要殺頭,朕為何既不見戶部有精於術數的學者每年測算寶鈔的發行量,也不見寶鈔有任何能兌換金銀的平準庫?”
聽了皇帝的問題,夏原吉有些尷尬,他支支吾吾地答道:“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洞見萬裏,定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聽到這,朱棣就大概明白怎麽回事了。
什麽有自己考慮,得,自己老爹製定寶鈔製度的時候,可能壓根就沒想這些。
朱棣再回想起薑星火的那套棋盤擺米,就曉得自己老爹朱元璋,一定是術數學的不甚深究的那種。
“不對!”
朱棣忽然想起了什麽。
“朕小時候見過元朝的紙鈔,也聽過民間的《醉太平小令》。”
朱棣用他那滄桑的嗓音,坐在椅子上輕輕唱起兒時聽過的童謠。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買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作官,官作賊,混愚賢。
哀哉可憐!”
夏原吉本想昧著良心吹捧一句,陛下歌聲恍若仙音。
但話到嘴邊,夏原吉又實在是說不出口,隻得作罷了。
“人買人,鈔買鈔啊!”
朱棣長籲感歎。
“元朝建立之初的鈔法這般完備,有部門負責計算,有部門負責兌換,有部門負責懲處,那為何會淪落到元末這個樣子呢?”
“再往深了想。”朱棣忽然起身,“大明寶鈔,鈔法製度上連元朝都不如,會不會更短地時間內就淪為一張廢紙,惹得‘紅巾萬千’呢?”
“陛下!”
剛坐回去的夏原吉大驚失色,再也無法安坐,起身跪倒在地。
“陛下請收回聖言!”
“隨口感慨兩句。”朱棣雙手扶起了夏原吉,“夏尚書不必如此,朕隻是覺得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大明的鈔法,可不能重蹈元朝的覆轍了既然已經有黃巾軍、紅巾軍,說不得日後就有什麽綠巾軍、藍巾軍的,來要了朕子孫後代的命喔。”
夏原吉這才惶恐地站了起來,站起來後徑直雙手摘了官帽,這是要辭官的意思。
“臣身為戶部尚書,不能為陛下排憂解難,坐視大明鈔法敗壞,臣無能,臣請致仕罪!”
“戴上!”
夏原吉無動於衷,朱棣又嗬斥了一聲,已然是帶上了怒意,夏原吉才戴上官帽。
話題既然已經說到了這裏,朱棣負著手問道:“那今日朕便問問你這個戶部尚書,大明如今的寶鈔,比發行之時,貶值幾何?不許摘官帽,朕恕你無罪。”
朱棣原本想的就是,洪武鈔法或許有敗壞,但應該還不至於如何,隻是藉機考察一下夏原吉而已。
但這可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氣的朱棣差點把“恕你無罪”給收回來。
夏原吉聲音艱澀:“洪武七年,太祖高皇帝下旨設置寶鈔提舉司;洪武八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一貫寶鈔的相當於銅錢1000文;洪武二十三年,一貫寶鈔隻能折銅錢250文;洪武二十七年,為160文.”
夏原吉的聲音到最後越來越低,而朱棣的麵色也愈發陰沉。
說句可能旁人不信的話,朱棣登基這幾個月,還真就從來都沒思索過寶鈔貶值這個問題。
而如今甫一了解,卻發現,簡直就是觸目驚心!
難不成自己剛接手的大明,就要再次‘人買人,鈔買鈔’?
不!
朕絕不允許!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五指覆蓋在椅背上。
“夏尚書可有對策?”朱棣沉聲問道。
夏原吉張口欲出‘變鈔’,可朱棣所唱那首童謠“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猶然在耳,如何能說得出口?
夏原吉默然無語。
“開科取士,天下英雄盡入彀中”朱棣怔了怔後,反而釋然說道,“沒想到天下英雄竟都比不過一個不在彀中的薑星火,是真的比不過削藩比不過,開海比不過,更化賦稅比不過,如今論起鈔法也比不過。”
都是薑星火提出的政策?
夏原吉心頭連跳,這是什麽妖孽鬼才?
削藩、開海、攤役入畝,哪個政策放到一朝都是能名留青史的妙招。
可說到鈔法,旁的不論,身為戶部尚書執掌一國財政,他的地位和尊嚴都在這呢。
被皇帝當麵斥責經國濟民之道不如一個獄中囚犯,哪怕這個囚犯再有見識,夏原吉此時也終於忍不住來駁。
“陛下,臣不知這些時日陛下所行政策均是這位薑星火所提,但無論如何,臣以為薑星火都不可能提出能完全更化鈔法,且弊端極小的舉措否則,要我等國家大臣何用?”
看得出夏原吉的不服氣,朱棣悵然若失。
“是啊,要你們這些國家大臣何用呢?且聽下去罷聽到最後,薑先生或許就說出辦法了。”
夏原吉顯然不太認同,他依舊梗著脖子。
此時,陶瓷牆壁上卻傳來了朱高煦憨憨的聲音:“那麽後來如何呢?”
這個問題,也恰恰是密室裏的朱棣想問的。
薑星火平淡的聲音也緊跟著傳來。
“後來如何?我們繼續模擬下去就知道了。”
上架首日更新12000字,為保底6000+盟主打賞6000,再次感謝盟主老爺“在雲端呢”,順便求月票!!!
第77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
“模擬?紙鈔的曆史演進這種事情該如何模擬?”
“玩個文字選擇型的仿真遊戲。”薑星火笑著說道:“讓你們身臨其境地做出選擇,你們就能體會到,元朝的統治者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精心設計、維護的鈔法玩壞了的。”
“.當然,有可能你們選擇的結果,還不如元朝的統治者。或許正是因為伱們的選擇,才會導致鈔法更快地崩壞。因為很多事情,隻有自己做抉擇的時候才知道什麽叫,無可奈何。”
“我不信!”李景隆忽然開口反對。
薑星火問道:“不信什麽?”
“我不信我會不如元朝的統治者!”
“我不信我做出選擇後,鈔法崩壞的速度比曆史上的實際速度要快!”
“可以不信。”薑星火耐人尋味地說道:“那你不妨說說理由。”
“理由很簡單。”李景隆的回答很直白,“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雖然我不太清楚元朝的鈔法是怎麽敗壞的,但料想怎麽也得是個漫長的過程,最起碼要比大明寶鈔持續的時間長吧?如果是做選擇的遊戲,我隻需要每次都趨利避害,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將鈔法維持更長的時間。”
“畢竟。”李景隆促狹地笑了,“元朝的鈔法,有色目學者計算發行量,各地有平準庫兌換金銀,大明寶鈔沒有這些,還維持到現在了呢。”
聽了這話,隔壁密室裏的夏原吉頓時尷尬不已。
這就像是指著和尚罵禿驢一樣。
因為大明寶鈔這東西,確實設計的不如元朝的,而且也確實是在他夏原吉的任內一步步崩壞的。
洪武年間,夏原吉從戶部主事做起,就開始管著這攤子事了。
但夏原吉也很委屈啊!
鈔法這東西,又沒有抵押物,皇帝一沒錢就開印,那年年貶值,我有啥辦法?
但你能把這口鍋甩給皇帝嗎?
所以,夏原吉默然無語,以沉默對抗尷尬。
而朱棣卻忽然開口。
“夏尚書,你說薑星火的文字仿真遊戲在那邊玩,我們這邊來同時商議著做選擇,那麽我們選擇出的結局會不如元朝的統治者嗎?”
“臣覺得不會。”夏原吉覷著朱棣的臉色謹慎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臣也算對財政熟稔,又確實有蒙古人的前車之鑒.怎麽都不會不如元朝統治者吧?”
朱棣微微頷首,顯然他也是這麽想的。
牆內。
薑星火緩緩說道。
“這個文字遊戲叫做——貨幣遊戲:模擬元朝。”
李景隆攥著樹枝說道:“既然是遊戲,總該有個規則。”
“忽必烈統一鈔法、更化幣製,確立了新的貨幣製度,並且廢除了前朝銅幣製度。全國隻通行一種貨幣,那就是元朝政府發行的紙幣,名曰‘中統鈔’。”
“在這一時期,因為元朝統治者在貨幣製度的運行維護方麵分外小心。不僅建立專門部門聘請大量術數精湛的色目學者,通過測算來嚴格控製貨幣發行數量;同時設置金銀平準行用交鈔庫,紙鈔可以與金銀及時地等價兌換,任何官員不得阻撓;並且嚴格打擊偽鈔,偽造者處以極刑.這些舉措有力地保證了‘中統鈔’的幣值,在百姓心中樹立了信譽。”
李景隆插話道:“取信於民,便如商鞅‘南門立木’故事。”
薑星火點了點頭,說道:“忽必烈等人這麽小心謹慎,理由也很簡單,這批人聰明,眼見了上一個玩命印紙鈔的金朝,是怎麽搞得民心盡失,繼而敗走開封、坐困蔡州的。”
隔壁密室。
朱棣此時大為費解,他扭頭問夏原吉道。
“夏尚書,你也知道,朕.秉國日少,從前也是戎馬倥傯,對政務都較少關注,更遑論經國濟民一道。”
見皇帝都說的這般謙遜,夏原吉連忙撩起自己的大紅官袍起身,行禮說道。
“陛下且問,有什麽問題,臣知無不言。”
朱棣一時有些不好意思,這份不好意思,倒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替他爹朱元璋的。
“太祖高皇帝製定大明寶鈔製度的時候,就沒有參考元朝忽必烈、劉秉忠搞得這套嗎?除了偽造寶鈔要殺頭,朕為何既不見戶部有精於術數的學者每年測算寶鈔的發行量,也不見寶鈔有任何能兌換金銀的平準庫?”
聽了皇帝的問題,夏原吉有些尷尬,他支支吾吾地答道:“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洞見萬裏,定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聽到這,朱棣就大概明白怎麽回事了。
什麽有自己考慮,得,自己老爹製定寶鈔製度的時候,可能壓根就沒想這些。
朱棣再回想起薑星火的那套棋盤擺米,就曉得自己老爹朱元璋,一定是術數學的不甚深究的那種。
“不對!”
朱棣忽然想起了什麽。
“朕小時候見過元朝的紙鈔,也聽過民間的《醉太平小令》。”
朱棣用他那滄桑的嗓音,坐在椅子上輕輕唱起兒時聽過的童謠。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買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作官,官作賊,混愚賢。
哀哉可憐!”
夏原吉本想昧著良心吹捧一句,陛下歌聲恍若仙音。
但話到嘴邊,夏原吉又實在是說不出口,隻得作罷了。
“人買人,鈔買鈔啊!”
朱棣長籲感歎。
“元朝建立之初的鈔法這般完備,有部門負責計算,有部門負責兌換,有部門負責懲處,那為何會淪落到元末這個樣子呢?”
“再往深了想。”朱棣忽然起身,“大明寶鈔,鈔法製度上連元朝都不如,會不會更短地時間內就淪為一張廢紙,惹得‘紅巾萬千’呢?”
“陛下!”
剛坐回去的夏原吉大驚失色,再也無法安坐,起身跪倒在地。
“陛下請收回聖言!”
“隨口感慨兩句。”朱棣雙手扶起了夏原吉,“夏尚書不必如此,朕隻是覺得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大明的鈔法,可不能重蹈元朝的覆轍了既然已經有黃巾軍、紅巾軍,說不得日後就有什麽綠巾軍、藍巾軍的,來要了朕子孫後代的命喔。”
夏原吉這才惶恐地站了起來,站起來後徑直雙手摘了官帽,這是要辭官的意思。
“臣身為戶部尚書,不能為陛下排憂解難,坐視大明鈔法敗壞,臣無能,臣請致仕罪!”
“戴上!”
夏原吉無動於衷,朱棣又嗬斥了一聲,已然是帶上了怒意,夏原吉才戴上官帽。
話題既然已經說到了這裏,朱棣負著手問道:“那今日朕便問問你這個戶部尚書,大明如今的寶鈔,比發行之時,貶值幾何?不許摘官帽,朕恕你無罪。”
朱棣原本想的就是,洪武鈔法或許有敗壞,但應該還不至於如何,隻是藉機考察一下夏原吉而已。
但這可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氣的朱棣差點把“恕你無罪”給收回來。
夏原吉聲音艱澀:“洪武七年,太祖高皇帝下旨設置寶鈔提舉司;洪武八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一貫寶鈔的相當於銅錢1000文;洪武二十三年,一貫寶鈔隻能折銅錢250文;洪武二十七年,為160文.”
夏原吉的聲音到最後越來越低,而朱棣的麵色也愈發陰沉。
說句可能旁人不信的話,朱棣登基這幾個月,還真就從來都沒思索過寶鈔貶值這個問題。
而如今甫一了解,卻發現,簡直就是觸目驚心!
難不成自己剛接手的大明,就要再次‘人買人,鈔買鈔’?
不!
朕絕不允許!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五指覆蓋在椅背上。
“夏尚書可有對策?”朱棣沉聲問道。
夏原吉張口欲出‘變鈔’,可朱棣所唱那首童謠“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猶然在耳,如何能說得出口?
夏原吉默然無語。
“開科取士,天下英雄盡入彀中”朱棣怔了怔後,反而釋然說道,“沒想到天下英雄竟都比不過一個不在彀中的薑星火,是真的比不過削藩比不過,開海比不過,更化賦稅比不過,如今論起鈔法也比不過。”
都是薑星火提出的政策?
夏原吉心頭連跳,這是什麽妖孽鬼才?
削藩、開海、攤役入畝,哪個政策放到一朝都是能名留青史的妙招。
可說到鈔法,旁的不論,身為戶部尚書執掌一國財政,他的地位和尊嚴都在這呢。
被皇帝當麵斥責經國濟民之道不如一個獄中囚犯,哪怕這個囚犯再有見識,夏原吉此時也終於忍不住來駁。
“陛下,臣不知這些時日陛下所行政策均是這位薑星火所提,但無論如何,臣以為薑星火都不可能提出能完全更化鈔法,且弊端極小的舉措否則,要我等國家大臣何用?”
看得出夏原吉的不服氣,朱棣悵然若失。
“是啊,要你們這些國家大臣何用呢?且聽下去罷聽到最後,薑先生或許就說出辦法了。”
夏原吉顯然不太認同,他依舊梗著脖子。
此時,陶瓷牆壁上卻傳來了朱高煦憨憨的聲音:“那麽後來如何呢?”
這個問題,也恰恰是密室裏的朱棣想問的。
薑星火平淡的聲音也緊跟著傳來。
“後來如何?我們繼續模擬下去就知道了。”
上架首日更新12000字,為保底6000+盟主打賞6000,再次感謝盟主老爺“在雲端呢”,順便求月票!!!
第77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
“模擬?紙鈔的曆史演進這種事情該如何模擬?”
“玩個文字選擇型的仿真遊戲。”薑星火笑著說道:“讓你們身臨其境地做出選擇,你們就能體會到,元朝的統治者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精心設計、維護的鈔法玩壞了的。”
“.當然,有可能你們選擇的結果,還不如元朝的統治者。或許正是因為伱們的選擇,才會導致鈔法更快地崩壞。因為很多事情,隻有自己做抉擇的時候才知道什麽叫,無可奈何。”
“我不信!”李景隆忽然開口反對。
薑星火問道:“不信什麽?”
“我不信我會不如元朝的統治者!”
“我不信我做出選擇後,鈔法崩壞的速度比曆史上的實際速度要快!”
“可以不信。”薑星火耐人尋味地說道:“那你不妨說說理由。”
“理由很簡單。”李景隆的回答很直白,“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雖然我不太清楚元朝的鈔法是怎麽敗壞的,但料想怎麽也得是個漫長的過程,最起碼要比大明寶鈔持續的時間長吧?如果是做選擇的遊戲,我隻需要每次都趨利避害,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將鈔法維持更長的時間。”
“畢竟。”李景隆促狹地笑了,“元朝的鈔法,有色目學者計算發行量,各地有平準庫兌換金銀,大明寶鈔沒有這些,還維持到現在了呢。”
聽了這話,隔壁密室裏的夏原吉頓時尷尬不已。
這就像是指著和尚罵禿驢一樣。
因為大明寶鈔這東西,確實設計的不如元朝的,而且也確實是在他夏原吉的任內一步步崩壞的。
洪武年間,夏原吉從戶部主事做起,就開始管著這攤子事了。
但夏原吉也很委屈啊!
鈔法這東西,又沒有抵押物,皇帝一沒錢就開印,那年年貶值,我有啥辦法?
但你能把這口鍋甩給皇帝嗎?
所以,夏原吉默然無語,以沉默對抗尷尬。
而朱棣卻忽然開口。
“夏尚書,你說薑星火的文字仿真遊戲在那邊玩,我們這邊來同時商議著做選擇,那麽我們選擇出的結局會不如元朝的統治者嗎?”
“臣覺得不會。”夏原吉覷著朱棣的臉色謹慎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臣也算對財政熟稔,又確實有蒙古人的前車之鑒.怎麽都不會不如元朝統治者吧?”
朱棣微微頷首,顯然他也是這麽想的。
牆內。
薑星火緩緩說道。
“這個文字遊戲叫做——貨幣遊戲:模擬元朝。”
李景隆攥著樹枝說道:“既然是遊戲,總該有個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