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也認為,應該消耗財政保持國運?”夏原吉問道。
“難道不應該嗎?換誰來當皇帝,都會做出這個抉擇吧。”朱棣籠著手反問。
“不是不應該。”夏原吉的表情有些猶豫,“隻是臣覺得,財政的數值一直在降低,如今已經從100一路下降到了60,這樣臣總覺得有些危險。”
“有沒有可能,因為你是大明的戶部尚書,所以才特別重視財政這個數值?”
朱棣從袖子裏抽出手,拍了拍夏原吉的手臂說道:“不用擔心,60並不是什麽危險的數字。如果接下來還要快速降低,大不了那就放棄鎮壓叛亂,用國運換取財政的穩定就好了,夏尚書你說呢?”
聽了朱棣的話,夏原吉卻依舊覺得心頭有些不安,可是這種不安究竟來源於何處,他自己卻也說不清楚。
“陛下,您說薑星火弄這麽一出遊戲,到底是想要幹什麽?臣總覺得應該不隻是玩遊戲這麽簡單。”
“便是如他所說,通過帶入到元朝統治者的視角來做決定?”
夏原吉見朱棣不知道是真沒聽懂還是裝作聽不懂,複又深究了一句:“那做這些決定的目的是什麽呢?”
“應該是為了推演元朝到底是如何【變鈔】,不過朕覺得,你我皆是後世之人,既然前人已經踩了坑,那我們總不會眼見著掉進去的。”
“希望如此。”
最後,夏原吉也隻得點了點頭,按捺下心頭的不安繼續聽下去。
可是,前人掉進去的坑,後人就真的不會再掉進去嗎?
模擬遊戲裏的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至元二十年。
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
薑星火記錄好了數字,繼續開口說道:“至元二十年,相吾答兒等經略滇西,緬國發兵來爭為元軍所破,征服成功。財政-10,國運+10。”
聽到這話,李景隆和朱高煦再次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看到了對方眼裏的喜悅。
打日本失敗了,打占城也失敗了,這次終於算是成功一次了。
要是接著失敗,李景隆就該懷疑,號稱天下無敵的蒙古人,是不是還特娘的不如自己上去帶兵打?怎麽能打誰都失敗呢。
就在李景隆帶入了元朝統治者視角正在思量的時候,薑星火的聲音再一次在他耳邊響起。
“同年發生兩次叛亂,是否鎮壓?”
向滇西擴張征服後,此時財政值已經跌落到了50,國運值卻一下子來到了90。
這下子,不僅李景隆一直在搖頭,就連好戰的朱高煦都開始遲疑了起來。
國運值太高了,高的非常地有安全感,甚至到了有些浪費的地步。
而且,既然遊戲目的之一,就是盡可能地延長【變鈔】的時間,那在保證國運的前提下,肯定是要注意財政數值的。
最終,兩人交換了眼神,一起拒絕了鎮壓。
密室內,夏原吉好奇問道:“陛下會做出同樣的抉擇嗎?”
朱棣眯著眼開口欲說什麽,最後卻搖了搖頭,隻說道:“如果這是現實,不管財政情況如何,朕必定會鎮壓每一次叛亂。”
夏原吉聽懂了皇帝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是在這個文字仿真遊戲裏,那麽朱棣也同樣覺得國運數值有些過高、財政數值有些過低了,因此也做出了跟二兒子同樣的抉擇,選擇放棄鎮壓。
畢竟,如果連續進行進行兩次鎮壓,財政數值就會跌落到40,而國運數值還是90。
問題是,國運無論是90還是80,其實都沒有任何區別,都是非常安全的水平。
可此時的財政數值就不一樣了,半數也就是50,其實是大多數人心裏的一道坎。
50和40聽上去,就仿佛是掉下了一大截台階一樣。
而且如果財政過低,有一些突發事件直接觸發了【變鈔】,導致遊戲提前中止,那不就說明,他們玩鈔法還不如蒙古人?
這是參與遊戲的眾人都不能接受的。
故此,當模擬遊戲裏的至元二十年結束的時候,在密室內小吏的筆下,財政為50,國運為80。
截止到目前為止,模擬遊戲裏的形式怎麽說呢?
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畢竟“我大元”的國運還有整整80點,而財政也維持在了50點這個半數水平線上,雖然看起來有點危險,但卻沒有任何人覺得,這種危險會擴大到危及國家存續的地步。
就連夏原吉也沒有意識到即將發生什麽,唯有密室裏國字臉的耿直小吏柴車,似乎隱隱約約間回想起了什麽。
當確認自己記憶無誤後,柴車旋即便有些失色,但好在他神情向來木訥,並沒有被密室裏的其他人察覺出來什麽。
隻有相熟的同伴郭璡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用眼神示意他。
柴車隻是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示意同伴現在不是交流的時候。
事實上,眾人裏除了主持遊戲的薑星火,朱棣和朱高煦父子都是讀史書不算很多的,更不太了解元史。
夏原吉是朝廷高官,按理說他是應該懂的,但其人誌不在此,翻宋濂主持編撰的《元史》的時候,也就是看看食貨誌,還有大略的人物傳記,每年具體的事情一眼掠過,現在早就記不清了。
因此,就在眾人略微有些放鬆的時候,兩個冰冷的曆史史實事件突兀地從薑星火的口中蹦了出來。
“至元二十一年,鎮南王脫歡與李恒等假道安南第二次進攻占城失敗。財政-10,國運-10。”
“同年特殊事件發生——京師地震!”
“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戊子,京師地震,房屋損毀數以十萬計,士民心生懷疑,征兆不詳。國運-10。”
半晌,見薑星火沒說話李景隆複又問道:“然後呢?這年還發生了什麽事情?就是單純的倒黴嗎?”
因為按照之前的規律,發生的順序都是史實征服、叛亂抉擇、特殊事件,而這次隻有第一個和第三個,第二個被跳過了。
“你猜對了。”
薑星火點了點頭,隨後用樹枝在沙田地上記錄下來。
“本年度結算後的財政是40,國運是60。”
李景隆和朱高煦對視一眼,神情都凝重了起來。
這下,他倆終於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
李景隆張口想說些什麽,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如果不是相信薑星火說的都是史實事件,其實他想問問薑星火,這特娘的是不是故意整我們的?怎麽能倒黴成這樣?
難不成是蒙古人造的殺孽太多?
就在李景隆心裏已經開始罵娘的時候,仿真器裏的時間也進入了下一年。
李景隆和朱高煦,都緊張地盯著薑星火,生怕薑星火繼續帶來什麽不好的消息。
好在,開門紅給岌岌可危的“我大元”回了血。
“至元二十二年,發生特殊事件——糧食海運。”
“原本通過漕運的糧食改為海運,損耗極大減少,財政+5。”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斬首盧世榮。”
“江西榷茶轉運使盧世榮被斬首,巨額家產充公,財政+5。”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豐收。”
“部分產糧區豐收,財政+5。”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禪位風波。”
“江南行台監察禦史上書建議你退位,禪位給你的皇太子真金,伱大怒之下清洗了從小飽受儒家教育因此團結了大量文官的太子黨,皇太子真金於年底十二月憂懼成疾病死。但幸運的是,你的兒子很多,這對於手握大權的你來說,影響並不大,反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國運-5。”
“本年度結算後的財政是55,國運是55。”
聞言,剛剛把心提起來的李景隆和朱高煦,頓時又鬆了口氣。
雖然掉了點國運,但財政已經漲起來了。
如此看來,去年隻是單純的倒黴啊!
這就對了嘛,既然有發生壞事的時候,那就意味著總會有發生好事的時候。
就如同人不可能總是走背字一樣,國家也是如此啊。
接下來,肯定是好事連連的!
最好來個連續十年大豐收什麽的。
“俺覺得,不會一直這麽糟糕的,你看至元二十二年,不就挺好的?”朱高煦如此說道。
也不知道他這個“挺好”,指的是不是很像他大哥朱高熾的元朝皇太子真金,被同樣很像他爹永樂帝的忽必烈給廢了這件事。
如果是指的這件事,那對他來說,確實挺好的。
李景隆倒是沒有想那麽多,或者說他也想到了,但是他知道朱棣有可能在旁邊聽著,李景隆不打算在朱棣的逆鱗上跳舞,於是裝作沒聽懂。
李景隆說:“總之,大明也有困難的時候,但大多數都是不好不壞的年份,肯定是能撐下去的。”
事實上,這兩人能有這種單純的想法,以至於嚐到了點甜頭,就開始陷入了盲目樂觀的幻想時間,純粹是沒有遭受過老天爺的毒打。
他們還不了解什麽叫,人隻要開始第一把盡力局,接下來就一整頁的連跪。
或者說,失敗總是貫穿人生始終。
“至元二十三年,鎮南王脫歡第三次進攻占城失敗。財政-10,國運-10。”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黃河決堤。”
“黃河大堤崩潰,開封、祥符、陳留、杞、太康、通許、鄢陵、扶溝、湖川、尉氏、陽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十五處受災,黃泛區綿延達數千裏。數省財政因此遭到重創,數百萬黃泛區百姓流離失所心生怨恨。財政-20,國運-10。”
“什麽?!”
“薑先生,別說笑!”
密室裏。
朱棣回首問兩個小吏:“現在財政和國運的數值分別是多少?”
“財政25,國運35。”郭璡急急出聲答道。
朱棣與夏原吉對視一眼,都看了彼此眼中的沉重神情。
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兩次大規模對外用兵失敗,再加上黃河大決堤,瞬間就讓之前看起來還算勉強的財政直接趨於破產,國運更是直線下降。
可以說形勢急轉直下,局麵瞬間變得糟糕無比,眾人也再不複之前的樂觀估計了。
“難道不應該嗎?換誰來當皇帝,都會做出這個抉擇吧。”朱棣籠著手反問。
“不是不應該。”夏原吉的表情有些猶豫,“隻是臣覺得,財政的數值一直在降低,如今已經從100一路下降到了60,這樣臣總覺得有些危險。”
“有沒有可能,因為你是大明的戶部尚書,所以才特別重視財政這個數值?”
朱棣從袖子裏抽出手,拍了拍夏原吉的手臂說道:“不用擔心,60並不是什麽危險的數字。如果接下來還要快速降低,大不了那就放棄鎮壓叛亂,用國運換取財政的穩定就好了,夏尚書你說呢?”
聽了朱棣的話,夏原吉卻依舊覺得心頭有些不安,可是這種不安究竟來源於何處,他自己卻也說不清楚。
“陛下,您說薑星火弄這麽一出遊戲,到底是想要幹什麽?臣總覺得應該不隻是玩遊戲這麽簡單。”
“便是如他所說,通過帶入到元朝統治者的視角來做決定?”
夏原吉見朱棣不知道是真沒聽懂還是裝作聽不懂,複又深究了一句:“那做這些決定的目的是什麽呢?”
“應該是為了推演元朝到底是如何【變鈔】,不過朕覺得,你我皆是後世之人,既然前人已經踩了坑,那我們總不會眼見著掉進去的。”
“希望如此。”
最後,夏原吉也隻得點了點頭,按捺下心頭的不安繼續聽下去。
可是,前人掉進去的坑,後人就真的不會再掉進去嗎?
模擬遊戲裏的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至元二十年。
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
薑星火記錄好了數字,繼續開口說道:“至元二十年,相吾答兒等經略滇西,緬國發兵來爭為元軍所破,征服成功。財政-10,國運+10。”
聽到這話,李景隆和朱高煦再次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看到了對方眼裏的喜悅。
打日本失敗了,打占城也失敗了,這次終於算是成功一次了。
要是接著失敗,李景隆就該懷疑,號稱天下無敵的蒙古人,是不是還特娘的不如自己上去帶兵打?怎麽能打誰都失敗呢。
就在李景隆帶入了元朝統治者視角正在思量的時候,薑星火的聲音再一次在他耳邊響起。
“同年發生兩次叛亂,是否鎮壓?”
向滇西擴張征服後,此時財政值已經跌落到了50,國運值卻一下子來到了90。
這下子,不僅李景隆一直在搖頭,就連好戰的朱高煦都開始遲疑了起來。
國運值太高了,高的非常地有安全感,甚至到了有些浪費的地步。
而且,既然遊戲目的之一,就是盡可能地延長【變鈔】的時間,那在保證國運的前提下,肯定是要注意財政數值的。
最終,兩人交換了眼神,一起拒絕了鎮壓。
密室內,夏原吉好奇問道:“陛下會做出同樣的抉擇嗎?”
朱棣眯著眼開口欲說什麽,最後卻搖了搖頭,隻說道:“如果這是現實,不管財政情況如何,朕必定會鎮壓每一次叛亂。”
夏原吉聽懂了皇帝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是在這個文字仿真遊戲裏,那麽朱棣也同樣覺得國運數值有些過高、財政數值有些過低了,因此也做出了跟二兒子同樣的抉擇,選擇放棄鎮壓。
畢竟,如果連續進行進行兩次鎮壓,財政數值就會跌落到40,而國運數值還是90。
問題是,國運無論是90還是80,其實都沒有任何區別,都是非常安全的水平。
可此時的財政數值就不一樣了,半數也就是50,其實是大多數人心裏的一道坎。
50和40聽上去,就仿佛是掉下了一大截台階一樣。
而且如果財政過低,有一些突發事件直接觸發了【變鈔】,導致遊戲提前中止,那不就說明,他們玩鈔法還不如蒙古人?
這是參與遊戲的眾人都不能接受的。
故此,當模擬遊戲裏的至元二十年結束的時候,在密室內小吏的筆下,財政為50,國運為80。
截止到目前為止,模擬遊戲裏的形式怎麽說呢?
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畢竟“我大元”的國運還有整整80點,而財政也維持在了50點這個半數水平線上,雖然看起來有點危險,但卻沒有任何人覺得,這種危險會擴大到危及國家存續的地步。
就連夏原吉也沒有意識到即將發生什麽,唯有密室裏國字臉的耿直小吏柴車,似乎隱隱約約間回想起了什麽。
當確認自己記憶無誤後,柴車旋即便有些失色,但好在他神情向來木訥,並沒有被密室裏的其他人察覺出來什麽。
隻有相熟的同伴郭璡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用眼神示意他。
柴車隻是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示意同伴現在不是交流的時候。
事實上,眾人裏除了主持遊戲的薑星火,朱棣和朱高煦父子都是讀史書不算很多的,更不太了解元史。
夏原吉是朝廷高官,按理說他是應該懂的,但其人誌不在此,翻宋濂主持編撰的《元史》的時候,也就是看看食貨誌,還有大略的人物傳記,每年具體的事情一眼掠過,現在早就記不清了。
因此,就在眾人略微有些放鬆的時候,兩個冰冷的曆史史實事件突兀地從薑星火的口中蹦了出來。
“至元二十一年,鎮南王脫歡與李恒等假道安南第二次進攻占城失敗。財政-10,國運-10。”
“同年特殊事件發生——京師地震!”
“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戊子,京師地震,房屋損毀數以十萬計,士民心生懷疑,征兆不詳。國運-10。”
半晌,見薑星火沒說話李景隆複又問道:“然後呢?這年還發生了什麽事情?就是單純的倒黴嗎?”
因為按照之前的規律,發生的順序都是史實征服、叛亂抉擇、特殊事件,而這次隻有第一個和第三個,第二個被跳過了。
“你猜對了。”
薑星火點了點頭,隨後用樹枝在沙田地上記錄下來。
“本年度結算後的財政是40,國運是60。”
李景隆和朱高煦對視一眼,神情都凝重了起來。
這下,他倆終於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
李景隆張口想說些什麽,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如果不是相信薑星火說的都是史實事件,其實他想問問薑星火,這特娘的是不是故意整我們的?怎麽能倒黴成這樣?
難不成是蒙古人造的殺孽太多?
就在李景隆心裏已經開始罵娘的時候,仿真器裏的時間也進入了下一年。
李景隆和朱高煦,都緊張地盯著薑星火,生怕薑星火繼續帶來什麽不好的消息。
好在,開門紅給岌岌可危的“我大元”回了血。
“至元二十二年,發生特殊事件——糧食海運。”
“原本通過漕運的糧食改為海運,損耗極大減少,財政+5。”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斬首盧世榮。”
“江西榷茶轉運使盧世榮被斬首,巨額家產充公,財政+5。”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豐收。”
“部分產糧區豐收,財政+5。”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禪位風波。”
“江南行台監察禦史上書建議你退位,禪位給你的皇太子真金,伱大怒之下清洗了從小飽受儒家教育因此團結了大量文官的太子黨,皇太子真金於年底十二月憂懼成疾病死。但幸運的是,你的兒子很多,這對於手握大權的你來說,影響並不大,反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國運-5。”
“本年度結算後的財政是55,國運是55。”
聞言,剛剛把心提起來的李景隆和朱高煦,頓時又鬆了口氣。
雖然掉了點國運,但財政已經漲起來了。
如此看來,去年隻是單純的倒黴啊!
這就對了嘛,既然有發生壞事的時候,那就意味著總會有發生好事的時候。
就如同人不可能總是走背字一樣,國家也是如此啊。
接下來,肯定是好事連連的!
最好來個連續十年大豐收什麽的。
“俺覺得,不會一直這麽糟糕的,你看至元二十二年,不就挺好的?”朱高煦如此說道。
也不知道他這個“挺好”,指的是不是很像他大哥朱高熾的元朝皇太子真金,被同樣很像他爹永樂帝的忽必烈給廢了這件事。
如果是指的這件事,那對他來說,確實挺好的。
李景隆倒是沒有想那麽多,或者說他也想到了,但是他知道朱棣有可能在旁邊聽著,李景隆不打算在朱棣的逆鱗上跳舞,於是裝作沒聽懂。
李景隆說:“總之,大明也有困難的時候,但大多數都是不好不壞的年份,肯定是能撐下去的。”
事實上,這兩人能有這種單純的想法,以至於嚐到了點甜頭,就開始陷入了盲目樂觀的幻想時間,純粹是沒有遭受過老天爺的毒打。
他們還不了解什麽叫,人隻要開始第一把盡力局,接下來就一整頁的連跪。
或者說,失敗總是貫穿人生始終。
“至元二十三年,鎮南王脫歡第三次進攻占城失敗。財政-10,國運-10。”
“同年發生特殊事件——黃河決堤。”
“黃河大堤崩潰,開封、祥符、陳留、杞、太康、通許、鄢陵、扶溝、湖川、尉氏、陽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十五處受災,黃泛區綿延達數千裏。數省財政因此遭到重創,數百萬黃泛區百姓流離失所心生怨恨。財政-20,國運-10。”
“什麽?!”
“薑先生,別說笑!”
密室裏。
朱棣回首問兩個小吏:“現在財政和國運的數值分別是多少?”
“財政25,國運35。”郭璡急急出聲答道。
朱棣與夏原吉對視一眼,都看了彼此眼中的沉重神情。
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兩次大規模對外用兵失敗,再加上黃河大決堤,瞬間就讓之前看起來還算勉強的財政直接趨於破產,國運更是直線下降。
可以說形勢急轉直下,局麵瞬間變得糟糕無比,眾人也再不複之前的樂觀估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