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薑星火現在做的模擬遊戲,異常清楚地展現出了帝國的統治者,在麵對國運和財政時必然會做出的取舍,導致了鈔法必然會敗壞,【換鈔】必然會發生。
薑星火雖然說得明白,夏原吉也承認薑星火對經國濟民之道,具有非同尋常的洞悉能力,說起道理來簡直就是直指問題本源。
最恐怖的是,薑星火還能把這種隱藏在曆史迷霧裏,最幽微深邃的東西,用簡單易懂且身臨其境的方式,讓不太懂經國濟民的普通人也能明白,【變鈔】這個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可薑星火表現得越是明白,夏原吉就越對阻止鈔法敗壞沒有信心。
因為。
——他也明白!
正是因為看得透,才感到絕望。
就如同有些人正是因為相信科學,才會投入神學的懷抱。
李景隆依舊在沮喪狀態中,他已經再一次更加深刻地懷疑人生了。
理智的抉擇,權衡利弊,難道是錯的嗎?
回想起靖難之役時他做出了一次次理智到無可指摘的抉擇,然而最後麵對“遇事不決莽一波”的朱高煦,卻連戰連敗。
李景隆陷入了迷茫。
另一邊朱高煦也想了好久,方才低頭問道:“所以薑先生這個遊戲的意思是,【變鈔】其實是必然發生的,怎麽選都沒用,俺說的對嗎?”
“如果你以一個傳統的、基於農業稅為主的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的視角來說的話嗯,就如同剛才在模擬遊戲裏的視角一樣,那麽主動或被動選擇【變鈔】,確實是無解的。”
薑星火肯定說道:“事實上,我這個遊戲想要告訴你的,也是這個意思。”
“那便是無論是雄才大略的忽必烈,還是想要力挽狂瀾的丞相脫脫;無論他們認真規範設立鈔法,還是就想通過鈔法撈錢救國。最後的結局都是【變鈔】,時間早晚而已。”
“你們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裏嗎?”
李景隆聞言,終於抬起頭,即便是像他這樣一直試圖努力挽救財政,快亡國了都不願意變鈔的人,也終於意識到了,這裏麵一定是有什麽關隘的。
否則如何解釋,鈔法敗壞到最後【變鈔】,是無論統治者有多少選擇,都阻止不了的呢?
薑星火一字一句地說道。
“因為貨幣超發是真實價值的影子,貨幣超發的越多,影子就越大,大到極限,最終將會反過來吞噬實體。”
“而唯一能阻止影子吞噬實體的辦法,就是實體的增長至少要追上影子的增長速度,或者控製影子的增長速度。”
“而這,在靠以種植糧食創造真實價值,靠以收農業稅為主的賦稅來填補貨幣超發缺口的國家,就注定無法實現!”
“這也就是為什麽,你們在‘貨幣遊戲:模擬元朝’裏,無論如何抉擇都會導致【變鈔】的必然發生。”
李景隆恍然醒悟,他急切問道:“所以擺脫【變鈔】這個結局,薑郎是有辦法的,對不對?就是你說的‘白銀寶鈔’!”
“正是如此。”
朱高煦亦是恍然:“俺也明白了,這才是薑先生讓我們玩這個遊戲的目的!”
薑星火的話語,仿佛給掀開了密室的屋頂,照進了一輪中天烈日!
本來還在‘鈔法必定敗壞’這種暗無天日的宿命絕望中掙紮的夏原吉。
呆立當場。
夏原吉之所以絕望,是因為他看得太透徹,理論懂得太多。
而正是如此,薑星火從理論層麵,直接給他點出一條破解寶鈔敗壞宿命的明路時。
以夏原吉的智慧和多年從事管理大明財政的工作經驗,幾乎沒怎麽費勁,就理解了薑星火的意思。
並且他的經驗和學識在第一時間告訴他,薑星火的這套全新理論,是對的!
這套理論,從根源上指明了為什麽鈔法必定貶值敗壞。
就是因為發鈔的速度超過了創造真實價值的速度,市麵上的錢多了,有價值的物品卻沒多,也就相當於錢不值錢了,所以紙鈔越發越貶值。
這個道理夏原吉懂,但接下來薑星火話語中隱含的意思,夏原吉卻不懂了。
如何創造其他真實價值?如何擺脫稅收對農業稅的依賴,繼而有其他收入加入進來來填補貨幣鈔發的缺口?如何有效阻止紙鈔的貶值?
當想明白了這一切後。
夏原吉忽然失態地撲倒在陶瓷牆壁麵前,用耳朵緊緊地貼著,仿佛這樣就能第一時間聽到他最想知道的消息一般。
“快告訴我!”
“到底怎麽才能阻止影子吞噬實體?”
夏原吉的眼神中滿是希冀。
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
“夏尚書,回來!不怕耳朵被震聾了嗎?”
紀綱今日不在,兩個小吏放下筆,連拉帶拽方才把夏原吉拖回了椅子上。
而夏原吉坐在椅子上,還是躁動不安地死死看向牆壁,仿佛目光能穿透牆壁,看到對麵一樣。
夏原吉心態產生的變化,並不難理解。
‘鈔法注定敗壞’這道題,被曆代帝國的財政精英們研究了近二百年不得其解。
夏原吉曾經不服氣,作為這個時代的頂尖財政專家,他覺得他就是那個解題人。
可事實證明,他錯了!縱使他再頂尖再聰明,還是沒有能超越前人。
所以,原本在灰心喪氣的夏原吉看來,這道題是注定無解的。
可有一天,忽然有人說這道題有解。
夏原吉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這很正常,因為自己解不出來的題,如果一個無名小輩說自己能解出來,豈不是讓他的才華天縱成了笑話?
況且,那麽多前輩都解不出來,憑什麽你小子能解出來?
所以夏原吉不敢相信,也不願意相信。
但很快,夏原吉的心態便發生了一絲轉變,因為對麵的小子,竟然真的對“經國濟民”這門在當世非常深奧的專業,堪稱了如指掌。把貨幣的起源和發展演變,說的頭頭是道。
而最後,更是通過遊戲證明了原來的解題思路絕對行不通以外。
提出了新的,讓人足夠眼前一亮的解題思路。
夏原吉現在倒也算不上“朝聞道夕死可矣”,但終歸這是困擾了他多年的心魔。
自視甚高的他,每當午夜夢回,想到自己這輩子都要被‘鈔法敗壞’這個無解難題所困,夏原吉不知道多少次披衣而起、對月唏噓。
他太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而眼下,這個問題答案距離他隻有一步之遙!
好在,薑星火向來不是一個喜歡吊人胃口的人。
薑星火溫和而堅定的聲音,透過牆壁被擴大,傳到了密室內,形成了回環音。
“如何破解兩百年無論是何國何人主持的鈔法,都難以持續到四五十年的問題呢?”
“就如同剛才所說,我認為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
“其一是實體,也就是真正創造的真實價值;其二是影子,也就是超發的貨幣。”
“而這兩者,對於一個基本依賴體內循環的傳統農業國來說,就形成了一個走不出去的悖論。”
“基於農業所收上來的賦稅總量是基本固定的,就是圍繞一個基準線上下波動,也就是財政收入基本固定。可不同時期需要的財政支出卻不是固定的,一旦運氣不好,連續遇到倒黴的事情.就像是你們在模擬遊戲裏遇到的一樣,那短時間內財政支出的需求會激增。”
“需求激增,國家唯有超發紙鈔靠印錢來解一時之急,而超發紙鈔基本上都是無法控製的,必然會導致鈔法敗壞,走向【換鈔】。”
聞言,剛才被遊戲裏年年扣錢折騰到麻木的朱高煦,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
就是如此,作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都不追求風調雨順,能每年小災小難熬過來就不錯了。
而最讓人糟心的就是,壞事情通常會引發連鎖反應,繼而陷入惡性循環。
明末就是一個跟元朝一樣典型的惡性循環,譬如旱災會引發饑荒,饑荒會引發起義,鎮壓起義需要錢,忙著抵禦後金的朝廷又沒錢,沒錢就要開源征三餉就要節流裁撤驛站,然後.然後天下無敵的大明就亡了啊。
李景隆急切道:“薑郎,道理我都懂了,可是怎麽解決呢?”
這個問題,也同樣是隔壁密室的夏原吉所期待的。
“別急啊。”薑星火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辦法當然是有的,第一是打開國門走出去。通過長期穩定的跨國貿易,帶動出口相關的大規模手工工場(非工廠)與作坊的產業發展,讓製造產業創造更多的真實價值,就相當於傳統農業以外的自我造血,自然就能獲得更多的、源源不斷賦稅。同時進口和出口,也會帶來高額的關稅收入,嗯,也就是市舶司收外國貨物的進門稅。”
“第二,便是控製紙鈔超發這個影子,並且讓它由完全的虛體,變為半實體,繼而反過來與真實價值這個實體相輔相成。”
隔壁密室,夏原吉皺緊了眉頭,陷入了苦苦思索的狀態中。
便如前麵所說,朝貢貿易體係之所以存在,便是因為以中國為核心的這一圈的國家,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貿易價值。
換句話說,唯中國富有四海,四海之外皆窮苦蠻夷爾。
那麽薑星火所說的跨闊貿易促使製造產業發展,在傳統農業以外發展大規模的手工業工廠,就必須是突破朝貢貿易體係才能實現,便如元朝那般把貨物賣到更遙遠的極西之地去。
那麽夏原吉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朱棣。
所以說,前段時間在中秋大宴上號召全體宗室、勳貴下西洋,應該便是這個意圖。
但又不完全是,或許隻是一個開端。
畢竟由皇帝主導的行動,很難惠及民間,形成新的造血能力。
第一點的實現還有些為時尚早,夏原吉的注意力,全部被第二點所吸引了。
如何讓紙鈔超發這個影子由虛變實?
想不通!
實在想不通!
夏原吉打破了腦袋,也沒能在短時間內想明白這一點。
就仿佛前麵是一片大霧,無論如何都走不出去一樣。
牆對麵的李景隆則有些了然,他回憶起之前的內容試探性地問道。
“這也就是薑郎所說的‘白銀寶鈔’。”
薑星火雖然說得明白,夏原吉也承認薑星火對經國濟民之道,具有非同尋常的洞悉能力,說起道理來簡直就是直指問題本源。
最恐怖的是,薑星火還能把這種隱藏在曆史迷霧裏,最幽微深邃的東西,用簡單易懂且身臨其境的方式,讓不太懂經國濟民的普通人也能明白,【變鈔】這個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可薑星火表現得越是明白,夏原吉就越對阻止鈔法敗壞沒有信心。
因為。
——他也明白!
正是因為看得透,才感到絕望。
就如同有些人正是因為相信科學,才會投入神學的懷抱。
李景隆依舊在沮喪狀態中,他已經再一次更加深刻地懷疑人生了。
理智的抉擇,權衡利弊,難道是錯的嗎?
回想起靖難之役時他做出了一次次理智到無可指摘的抉擇,然而最後麵對“遇事不決莽一波”的朱高煦,卻連戰連敗。
李景隆陷入了迷茫。
另一邊朱高煦也想了好久,方才低頭問道:“所以薑先生這個遊戲的意思是,【變鈔】其實是必然發生的,怎麽選都沒用,俺說的對嗎?”
“如果你以一個傳統的、基於農業稅為主的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的視角來說的話嗯,就如同剛才在模擬遊戲裏的視角一樣,那麽主動或被動選擇【變鈔】,確實是無解的。”
薑星火肯定說道:“事實上,我這個遊戲想要告訴你的,也是這個意思。”
“那便是無論是雄才大略的忽必烈,還是想要力挽狂瀾的丞相脫脫;無論他們認真規範設立鈔法,還是就想通過鈔法撈錢救國。最後的結局都是【變鈔】,時間早晚而已。”
“你們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裏嗎?”
李景隆聞言,終於抬起頭,即便是像他這樣一直試圖努力挽救財政,快亡國了都不願意變鈔的人,也終於意識到了,這裏麵一定是有什麽關隘的。
否則如何解釋,鈔法敗壞到最後【變鈔】,是無論統治者有多少選擇,都阻止不了的呢?
薑星火一字一句地說道。
“因為貨幣超發是真實價值的影子,貨幣超發的越多,影子就越大,大到極限,最終將會反過來吞噬實體。”
“而唯一能阻止影子吞噬實體的辦法,就是實體的增長至少要追上影子的增長速度,或者控製影子的增長速度。”
“而這,在靠以種植糧食創造真實價值,靠以收農業稅為主的賦稅來填補貨幣超發缺口的國家,就注定無法實現!”
“這也就是為什麽,你們在‘貨幣遊戲:模擬元朝’裏,無論如何抉擇都會導致【變鈔】的必然發生。”
李景隆恍然醒悟,他急切問道:“所以擺脫【變鈔】這個結局,薑郎是有辦法的,對不對?就是你說的‘白銀寶鈔’!”
“正是如此。”
朱高煦亦是恍然:“俺也明白了,這才是薑先生讓我們玩這個遊戲的目的!”
薑星火的話語,仿佛給掀開了密室的屋頂,照進了一輪中天烈日!
本來還在‘鈔法必定敗壞’這種暗無天日的宿命絕望中掙紮的夏原吉。
呆立當場。
夏原吉之所以絕望,是因為他看得太透徹,理論懂得太多。
而正是如此,薑星火從理論層麵,直接給他點出一條破解寶鈔敗壞宿命的明路時。
以夏原吉的智慧和多年從事管理大明財政的工作經驗,幾乎沒怎麽費勁,就理解了薑星火的意思。
並且他的經驗和學識在第一時間告訴他,薑星火的這套全新理論,是對的!
這套理論,從根源上指明了為什麽鈔法必定貶值敗壞。
就是因為發鈔的速度超過了創造真實價值的速度,市麵上的錢多了,有價值的物品卻沒多,也就相當於錢不值錢了,所以紙鈔越發越貶值。
這個道理夏原吉懂,但接下來薑星火話語中隱含的意思,夏原吉卻不懂了。
如何創造其他真實價值?如何擺脫稅收對農業稅的依賴,繼而有其他收入加入進來來填補貨幣鈔發的缺口?如何有效阻止紙鈔的貶值?
當想明白了這一切後。
夏原吉忽然失態地撲倒在陶瓷牆壁麵前,用耳朵緊緊地貼著,仿佛這樣就能第一時間聽到他最想知道的消息一般。
“快告訴我!”
“到底怎麽才能阻止影子吞噬實體?”
夏原吉的眼神中滿是希冀。
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
“夏尚書,回來!不怕耳朵被震聾了嗎?”
紀綱今日不在,兩個小吏放下筆,連拉帶拽方才把夏原吉拖回了椅子上。
而夏原吉坐在椅子上,還是躁動不安地死死看向牆壁,仿佛目光能穿透牆壁,看到對麵一樣。
夏原吉心態產生的變化,並不難理解。
‘鈔法注定敗壞’這道題,被曆代帝國的財政精英們研究了近二百年不得其解。
夏原吉曾經不服氣,作為這個時代的頂尖財政專家,他覺得他就是那個解題人。
可事實證明,他錯了!縱使他再頂尖再聰明,還是沒有能超越前人。
所以,原本在灰心喪氣的夏原吉看來,這道題是注定無解的。
可有一天,忽然有人說這道題有解。
夏原吉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這很正常,因為自己解不出來的題,如果一個無名小輩說自己能解出來,豈不是讓他的才華天縱成了笑話?
況且,那麽多前輩都解不出來,憑什麽你小子能解出來?
所以夏原吉不敢相信,也不願意相信。
但很快,夏原吉的心態便發生了一絲轉變,因為對麵的小子,竟然真的對“經國濟民”這門在當世非常深奧的專業,堪稱了如指掌。把貨幣的起源和發展演變,說的頭頭是道。
而最後,更是通過遊戲證明了原來的解題思路絕對行不通以外。
提出了新的,讓人足夠眼前一亮的解題思路。
夏原吉現在倒也算不上“朝聞道夕死可矣”,但終歸這是困擾了他多年的心魔。
自視甚高的他,每當午夜夢回,想到自己這輩子都要被‘鈔法敗壞’這個無解難題所困,夏原吉不知道多少次披衣而起、對月唏噓。
他太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而眼下,這個問題答案距離他隻有一步之遙!
好在,薑星火向來不是一個喜歡吊人胃口的人。
薑星火溫和而堅定的聲音,透過牆壁被擴大,傳到了密室內,形成了回環音。
“如何破解兩百年無論是何國何人主持的鈔法,都難以持續到四五十年的問題呢?”
“就如同剛才所說,我認為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
“其一是實體,也就是真正創造的真實價值;其二是影子,也就是超發的貨幣。”
“而這兩者,對於一個基本依賴體內循環的傳統農業國來說,就形成了一個走不出去的悖論。”
“基於農業所收上來的賦稅總量是基本固定的,就是圍繞一個基準線上下波動,也就是財政收入基本固定。可不同時期需要的財政支出卻不是固定的,一旦運氣不好,連續遇到倒黴的事情.就像是你們在模擬遊戲裏遇到的一樣,那短時間內財政支出的需求會激增。”
“需求激增,國家唯有超發紙鈔靠印錢來解一時之急,而超發紙鈔基本上都是無法控製的,必然會導致鈔法敗壞,走向【換鈔】。”
聞言,剛才被遊戲裏年年扣錢折騰到麻木的朱高煦,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
就是如此,作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都不追求風調雨順,能每年小災小難熬過來就不錯了。
而最讓人糟心的就是,壞事情通常會引發連鎖反應,繼而陷入惡性循環。
明末就是一個跟元朝一樣典型的惡性循環,譬如旱災會引發饑荒,饑荒會引發起義,鎮壓起義需要錢,忙著抵禦後金的朝廷又沒錢,沒錢就要開源征三餉就要節流裁撤驛站,然後.然後天下無敵的大明就亡了啊。
李景隆急切道:“薑郎,道理我都懂了,可是怎麽解決呢?”
這個問題,也同樣是隔壁密室的夏原吉所期待的。
“別急啊。”薑星火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辦法當然是有的,第一是打開國門走出去。通過長期穩定的跨國貿易,帶動出口相關的大規模手工工場(非工廠)與作坊的產業發展,讓製造產業創造更多的真實價值,就相當於傳統農業以外的自我造血,自然就能獲得更多的、源源不斷賦稅。同時進口和出口,也會帶來高額的關稅收入,嗯,也就是市舶司收外國貨物的進門稅。”
“第二,便是控製紙鈔超發這個影子,並且讓它由完全的虛體,變為半實體,繼而反過來與真實價值這個實體相輔相成。”
隔壁密室,夏原吉皺緊了眉頭,陷入了苦苦思索的狀態中。
便如前麵所說,朝貢貿易體係之所以存在,便是因為以中國為核心的這一圈的國家,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貿易價值。
換句話說,唯中國富有四海,四海之外皆窮苦蠻夷爾。
那麽薑星火所說的跨闊貿易促使製造產業發展,在傳統農業以外發展大規模的手工業工廠,就必須是突破朝貢貿易體係才能實現,便如元朝那般把貨物賣到更遙遠的極西之地去。
那麽夏原吉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朱棣。
所以說,前段時間在中秋大宴上號召全體宗室、勳貴下西洋,應該便是這個意圖。
但又不完全是,或許隻是一個開端。
畢竟由皇帝主導的行動,很難惠及民間,形成新的造血能力。
第一點的實現還有些為時尚早,夏原吉的注意力,全部被第二點所吸引了。
如何讓紙鈔超發這個影子由虛變實?
想不通!
實在想不通!
夏原吉打破了腦袋,也沒能在短時間內想明白這一點。
就仿佛前麵是一片大霧,無論如何都走不出去一樣。
牆對麵的李景隆則有些了然,他回憶起之前的內容試探性地問道。
“這也就是薑郎所說的‘白銀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