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有些詫異:“誰告訴伱,白銀寶鈔可以讓老百姓拿著,找國家兌換白銀了?”


    “難道不是如此嗎?”李景隆呆了呆。


    “當然不是如此!”


    薑星火皺了皺眉,不記得自己說過這句話,他也肯定不會說這句話。


    “錨定物不是你理解的這個意思。”薑星火反問道:“如果白銀寶鈔錨定白銀,就意味著老百姓可以拿白銀寶鈔找國家隨時隨地換白銀,那不又回到了元朝金銀平準庫的老路上了?”


    是啊,那不又走回元朝的老路了嗎?


    李景隆徹底懵了,看薑星火的反應他似乎把錨定物的概念理解錯了,但又不知道自己理解錯了在哪。


    錨定物,不就是按著白銀的價格發紙鈔,紙鈔可以跟白銀按比例兌換嗎?


    難道不是嗎???


    一陣秋風吹過,李景隆發絲飄蕩,在風中淩亂。


    薑星火耐心解釋道:“以白銀價格單向錨定白銀寶鈔,這裏是價值錨定,或者從最表麵的現象上看,就是白銀寶鈔的價格跟白銀的價格錨定。”


    “更深地講,所謂價值錨定,也就是說,白銀寶鈔反應的是大明國內白銀的真實價值。”


    “而對於大明國內來說,白銀寶鈔是‘貨幣’,白銀不是‘貨幣’。”


    “也就是說,白銀寶鈔可以買白銀,白銀不可以買白銀寶鈔!”


    聽到這裏,朱高煦已經開始暈了。


    而李景隆還大概能繞明白,但截止到目前,薑星火的解釋依舊沒有說明,為什麽白銀寶鈔,不能直接兌換白銀。


    薑星火繼續說道:“老百姓想用白銀寶鈔買一些白銀回家,打造首飾或者存起來,都可以國家是允許白銀進行民間私人交易的,白銀價格就是由朝廷參考市場價格來製定標準的。”


    “但這不意味國家要重新設立白銀平準庫,讓老百姓隨時隨地拿著白銀寶鈔兌換實體白銀。”


    “國家,不提供官方白銀兌換!”


    李景隆的腦子暫時還跟得上,他又鍥而不舍地提出了疑問。


    “那如果民間白銀價格劇烈波動怎麽辦?”


    “你還是不明白.現在大明國內的白銀,已經是一個接近完美的價值錨了。”


    薑星火盡量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進行解釋。


    “大明國內白銀的價格,是由民間白銀存量決定的,沒問題吧?白銀在民間的存量增加,白銀價格降低;白銀如果被【窖藏】起來(大明白銀持有者最喜歡幹的事)或者鑄成首飾器物,導致白銀在民間的存量減少,白銀價格就會上升。”


    “沒問題。”這個解釋,朱高煦和李景隆都很輕易理解了。


    “那我問你們,大明國內的白銀礦都快枯竭了,存量怎麽增加?”


    李景隆怔了怔。


    是啊!


    國內如果沒有新增白銀或者新增白銀很少的話,那麽國內白銀的價格,就是接近恒定的。


    不對,也不是恒定,而是會緩慢升值。


    因為白銀稀缺會導致持有白銀的人將其【窖藏】,繼而導致國內白銀存量更少,價格更高。


    “白銀的價格,真的不會劇烈波動嗎?”


    麵對朱棣同樣的疑問,夏原吉沉默了幾息。


    “陛下。”


    夏原吉盡力解釋:“薑師的這套設計,是沒問題的,白銀的價格根本波動不了。”


    “為何?”朱棣有些難以理解。


    “因為從體量上看,白銀的總量雖然遠小於銅錢的總量,但隻要國家不出手幹預,民間沒人能擾動白銀價格,白銀的價格就在那擺著呢,最多上下波動一點點。如果有人囤貨居奇.沒有商人那麽傻,這是在替國庫攢錢。”


    聽到夏原吉的回答,朱棣心中稍安。


    “你說得對,是朕多慮了。”


    朱棣輕輕歎氣道。


    作為皇帝,他所擔心的便是銀價擾動物價,現在既然確定沒什麽問題,朱棣自己也鬆了口氣。


    而且夏原吉說的也有道理。


    在大明這種製度下,如果真有人想囤積大筆白銀來哄抬物價,朱棣不介意讓他體驗一下什麽叫“全是朕的錢”。


    這種影響整個大明經國濟民穩定的事情,即便是國公這個級別的勳貴做出來,朱棣也絕對不會姑息。


    況且,大家也沒那麽傻,幹這種事就為了掙錢?


    廟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有了權力,要多少錢有多少錢,還要自己費時費力被潑一身髒水,親手做這等事嗎?


    地方上,誰有能力哄抬全國的銀價?


    當然,朱棣並非是害怕別人這麽幹。


    相反,他還希望能夠讓國庫充實一筆呢。


    就如同忽必烈閑著沒事就殺一個養肥了的榷茶使、榷鹽使一樣。


    李景隆擊節道:“薑郎,我明白了,隻要不輸入外部白銀,那麽國內白銀價格始終是恒定的,就形成了穩定的價值錨/價格錨。”


    “外部白銀當然要輸入,但隻能由國家嚴格控製輸入,否則必然會導致白銀大量流入,衝擊白銀錨,使得國內的白銀寶鈔被動貶值,造成大明國內通貨膨脹。”


    “事實上。”薑星火勉力言道,“國家必須每年輸入日本白銀的理由有兩點。”


    “第一點是為了阻止大明國內白銀因為‘物以稀為貴’的正常價格上漲,需要都每年輸入一定量的日本白銀進行配平,讓大明國內白銀價格保持在一個極小幅波動的範圍內,從而穩定白銀錨。”


    “第二點是國家要根據大明創造真實價值的能力變化,通過白銀錨的價格,來控製貨幣的超發或停發。”


    薑星火詳細解釋起了第二點,也就是白銀寶鈔到底是如何根據白銀錨的價格變化,而進行數量上的控製的。


    “當國家分析判斷,認為大明國內創造真實價值的能力在快速增長,也就是需要增發紙鈔的時候.隻需要增加日本白銀向國內的流入,如此一來國內白銀錨的價值降低,紙鈔價值同步下降,此時增發紙鈔就實現了有序地溫和通脹,可以有效刺激大明國內的經國濟民發展。”


    “相反,如果大明國內創造真實價值的能力不再增長,甚至陷入衰退,到了需要控製紙鈔數量的時候.隻需要減少或停止日本白銀向國內的流入,國內白銀錨的價值會天然地由於【窖藏】這一特征上漲,紙鈔價值也將同步緩慢上漲,就可以達到抬高紙鈔幣值,降低通貨膨脹目的。”


    “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李景隆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


    隔壁密室。


    夏原吉卻是一臉愕然。


    “日本白銀是什麽?”


    夏原吉扭頭看向朱棣,卻發現朱棣一點意外的神色都沒有。


    “喔,忘了跟夏卿說了。”


    朱棣拿起茶盞抿了抿茶水,好以閑暇地說道:“昨天朕交代禮部派遣官員,與內廷、錦衣衛一同組建使團出使日本的事情,夏卿知道吧?”


    夏原吉在洪武朝就被錦衣衛嚇怕了,乍一聽,還以為朱棣在試探他是否結黨營私。


    而轉念一想,好像又沒這個必要,他夏原吉堂堂一部尚書,大明的財神爺,知道點朝廷裏的消息,再正常不過了。


    “臣略有耳聞。”


    夏原吉也拿起了茶盞,喝了口茶壓壓驚。


    “嗯。”朱棣放下茶盞,輕聲說道,“就是說呢,薑星火說日本有個銀礦。”


    夏原吉點了點頭,含混地附和了一聲:“原來如此。”


    “一年產八百萬兩白銀。”


    “哦哦,那還不,噗.”


    夏原吉一口溫茶噴到了地上,胡須和官袍上也沾了些許。


    夏原吉都顧不得擦拭,難以置信地望向朱棣。


    “陛、下、您、說、多、少?”


    “八百萬兩啊,地圖都畫好了,好找得很等找到了地方確認無誤,以後這塊地就是大明的了。”朱棣又喝了一口茶。


    “咳咳!”


    夏原吉劇烈的咳嗽著,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隨後,便是眼皮子狂跳。


    作為大明的戶部尚書,夏原吉當然知道這些白銀不能驟然流入國內,否則會給國內的大明寶鈔帶來更加劇烈的衝擊。


    可讓下西洋的船隊帶去外國,也能買到無數的好東西啊!


    這不相當於白撿?


    “陛下,您,沒跟臣說笑吧?”夏原吉仍不敢相信。


    朱棣反問:“薑星火說的話,你信不信?”


    夏原吉老實承認:“現在信了。”


    “朕覺得也可信,就這麽簡單。”


    朱高煦又問了幾個問題後,也表示自己搞明白了。


    見李景隆和朱高煦終於艱難地搞懂了國內白銀寶鈔的運行邏輯,薑星火繼續講了下去。


    “國內的白銀寶鈔體係運行邏輯講完了。”


    薑星火頓了頓道:“接下來講國外的‘離岸白銀寶鈔體係’的運行邏輯。”


    “薑先生,什麽是‘離岸白銀寶鈔’?”


    李景隆兢兢業業地扮演著朱棣交給他的角色。


    “意思就是白銀寶鈔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國內使用的,另一種在版麵上加上特殊標識,隻用於國際貿易結算.換言之,隻當做貿易交換的一般等價物,不成為能在國內流通的貨幣。”


    “.聽不懂。”


    朱高煦很老實地說道。


    “薑先生能換個好理解的說法嗎?”


    “可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