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細的朱高熾確認了自己這邊不會泄密,而另一側,薑星火的中策也開始緩緩展開,兩個小吏趕緊提筆繼續記錄下來。
“其實新大陸雖然是最好的選擇,但考慮到如今大明的現實條件和航海技術以及移民成本,中策則是除了給大明國內農業開的兩副藥以外,就是改良版的海外殖民。”
聽著薑星火的話語,李景隆疑惑問道。
“這跟之前有什麽區別嗎?”
“當然有!”薑星火點頭解釋道:“首先,如果從大明出發,向東方的大陸進行海外殖民,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新航路的問題,這個問題隻能依靠官方船隊去探路解決,而且路途極為遙遠,需要付出比較高昂的代價,才能獲得一條穩定的向東方大陸的新航路。”
“其次,即便是獲得了新航路,後續還要麵對一係列的問題,譬如如何鼓勵民眾遠涉重洋,如何提防沿途海盜劫掠運輸船,因此向東方進行海外殖民的難度很大。”
李景隆似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但依舊問道:“那薑先生的意思是?”
“中策依然是殖民,但不是向東探索遙遠的新大陸,而是向南和向西探索處於大明影響範圍內的陸地。”薑星火說道。
朱高煦想起了少年時期不背就要挨打的《皇明祖訓》,不禁背誦道。
“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背完了,又拿一雙豹眼看著薑星火。
意思很明顯,到底是大明太祖高皇帝說的有道理,還是您說的有道理?
“大明太祖高皇帝說的確實沒錯,這些國家按現在看來,即便征討占領了,也完全是虧本買賣。”
而薑星火接下來的回答則是讓他有些啞然。
“不過我說向西或向南探索的陸地,不在十五個不征之國裏。”
薑星火點了點文字地圖的東南方向,說道:“這裏有一串群島,名為呂宋。”
李景隆卻插話說:“我知道,洪武年間曾經三次遣使來大明,宋元以來,華夏商船常到此貿易,福建百姓遷居此地者甚多,不過聽說島上都是一些割據的小王國,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薑星火有些驚訝地看了他一眼,沒想到,大明如今對呂宋的了解並不少。
事實上,要到半個世紀以後,蘇祿王國才會在呂宋諸島上興起,即便如此,呂宋諸島也從未形成過一個統一的國家,等一個世界後,麥哲倫就會率領西班牙的環球航行船隊來到呂宋島,西班牙殖民者會繼續統治這裏三個世紀之久。
橫跨了半個地球而來的西班牙人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近在咫尺的大明做不到,如果說“收取北美五十州”可能還有億點點困難,但“不破呂宋終不還”,那對於這個時代的大明來說,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薑先生的意思是要占據這裏嗎?”朱高煦疑惑問道,“這裏看起來是跟日本一樣的蠻荒之地啊,這裏又沒有金山銀山,有什麽好占領的呢?”
薑星火解釋道:“伱可以把這裏當做是一個沒有多少人的江西加江南。”
“呂宋的麵積,跟江西和江南加一起是差不多的,同時,呂宋的北部是典型的季風氣候,而且比江南更加濕熱,終年高溫,年降水量極為豐富。”
朱高煦反應了過來:“所以薑先生的意思是這裏很適合種水稻?”
“對。”薑星火說,“因為高溫多雨,所以水稻的長勢是極好的,即便是山區多一些,這裏也是餓不死的,反而在大明災年的時候,能向大明輸送糧食。”
朱高煦忽然問:“那為何不直接把安南和更南麵的占城打下來?那些地方有很多平原,也有諸如占城稻等高產水稻,不比呂宋這種群島好多了嗎?”
聽到這個問題,薑星火沉默了,李景隆也沉默了。
“元朝的鎮南王,頭挺鐵的”李景隆開口道。
鎮南王三攻占城而不成的先例猶在眼前。
朱高煦蹙眉問道:“俺就不信,有那麽不好打嗎?”
“不是好不好打的問題。”
李景隆替薑星火解釋道:“以大明和安南的力量對比,打安南不會超過一年,但問題是,打下來怎麽辦?”
“須知道,安南有足足三百多萬本地人口,比現在大明一些布政使司的人口都多!”
“如果直接按大明內地的統治模式來,那麽消化安南至少要上百年的連續移民,再加上持續不斷地漢化,等到下兩三代人通過科舉等方式成為安南本地的統治階層,才有可能會成為漢地的一部分,這也僅僅是有可能.大明還要維持不知道多久的駐軍存在,用來鎮壓叛亂。”
“如果按照雲貴那邊的土司羈縻模式來,那打完安南,無非就是把一個統一的國家拆成了幾個、十幾個土司區,大明並不能從中獲取什麽好處,反而會因為割據勢力眾多而麵臨更多的麻煩。”
“雲貴都沒有吸收消化完成,現在去打安南,無異於癡人說夢。”
朱高煦還是有些不相信,但也說不過李景隆,於是複又問道。
“那占領呂宋便沒有困難嗎?”
如果薑星火告訴他,在他前世的曆史上,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直接任命了當地一位華人來做統治者,輕易統治了呂宋主要島嶼數十年,不知道能不能讓他清晰地意識到占領呂宋和占領安南之間的難度差距.
“基本不會遇到任何抵抗,因為群島天然決定了每個獨立的割據勢力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聯係,互相之間也缺乏最基礎的信任來對抗外來者,這跟安南處於平原地帶的土司們是不一樣的。”
“大明在安南玩不了分而治之,因為那裏的土司聯姻數百年,麵對共同的敵人時自然會團結在一起。可呂宋不一樣,麵對共同的敵人時,他們隻會先把隊友賣了換取天朝的賞識。”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的曆史中,呂宋群島上的割據勢力,在一個多世紀後,麵對人數稀少的西班牙時,就是這副拉胯的表現。
薑星火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麵對大明,他們的表現隻會更拉胯。
薑星火如此解釋,朱高煦這才相信。
隨後,他的眸中閃過喜色。
如此說來,這種開疆擴土的功勞,豈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拿到手?
等自己出獄了,一定要向父皇請纓掛帥,拿下這個呂宋。
“這是薑先生說的向南,那向西呢?”朱高煦迫切問道。
就仿佛,薑星火口中說出的答案,就是明晃晃的軍功一樣。
“天竺!”
當這個答案說出口的時候,兩人都愣了。
“天竺?”
在他們印象裏的天竺,還停留在那個玄奘西行時的印度上。
事實上,自從幾乎與中國的南北朝時期並存的笈多王朝外,整個廣義上天竺地區,已經有上千年沒有被統一了。
而等到下一次統一,還得是“遠征大明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帖木兒大汗的孫子巴布爾所建立的莫臥兒帝國,這次統一,如果曆史時間線沒有被擾動,將發生在未來的十多年後,眼下帖木兒大汗還沒死呢。
“天竺,除了是佛門的發源地,還有什麽好的?”李景隆也有些費解。
“平原,大片的平原!”
見兩人對此依舊不以為然,薑星火直接說道:“恒河流經的平原,就有足足兩個半華北平原那麽大!而占據了天竺三分之二的高原,足足有七個華北平原那麽大!”
“不論是平原還是高原,都是極為適宜耕種的田地。”
“天竺跟呂宋一樣,都是季風氣候,也同樣是比江南更加濕熱,雨熱同期,熱量充足,極為適於農作物的生長,而且有大江大河經過,是真正的天府之土!”
“最重要的是,那裏的人,在數千年的時間裏,被無數異族所征服過,漫長的曆史中一直沿用類似於如同元朝把人劃分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的製度,被稱作‘種姓製度’,所以那裏的人很容易就會接受新的統治者。”
這是實話,天竺地區的統治民族,跟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你蒙古人後裔能在未來十幾年後統一天竺,這件事你能做得,我擊敗了蒙古人的大明就做不得?
“這倒還真不知曉。”李景隆回想了一下自己關於天竺曆史的認知,並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薑星火簡略講道。
“古天竺地區,第一次是被西北草原上的雅利安人所征服的,他們往南驅逐古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種姓製度,最終古雅利安人和古達羅毗荼人融合成了現在體征比較獨特的天竺人。”
“古波斯人則是第二個光顧天竺地區的征服者,古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就曾征服了天竺。”
“第三個征服天竺的君主,則是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
“第四個,就是被漢朝趕跑的大月氏。”
“.”
當聽完薑星火的敘述後,兩人都沉默了。
他們看出了彼此之間眼神裏的東西。
“怪不得王玄策能一人滅一國。”
“就這種誰來都能占領,卻偏偏平原高原廣大,極為適宜耕種的地方,大明現在如果不將其占領了,那可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我李景隆/朱高煦,立下如王玄策那般不世之功的時候到了!!”
就在兩人興奮之時,薑星火又說道。
“哦對了,如果真的去呂宋,去印度的話,其實中間的地方還能帶點好東西回來。”
事情太多壓得作息完全崩潰了,第二章 要很晚,今天淩晨前一定碼出來發,著急的不要等了。實在抱歉,磕頭了。
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
“什麽好東西?”
朱高煦耐不住好奇問道。
“鳥糞石。”薑星火特意強調了一下,“在離開大明去呂宋的海路上,一些島嶼上堆積著很多的鳥糞形成的石頭。”
朱高煦不滿地撇嘴:“薑先生莫要消遣俺。”
“沒有消遣你。”
“鳥糞石通常產於‘萬裏石塘’(南中國海的唐宋元古稱)靠南的海島,主要是海鳥所產生的大量糞便與未被消化的魚骨等食餘,經過極長期的累積所形成,含有極為豐富的磷。”
薑星火笑道:“這鳥糞石,便是天然的化肥,而且因為海鳥飛行途中在此停留休息了不知道多少千年、萬年,所以直接在這些島嶼上堆成了山,隻需要用大船船隊來裝滿、拉走,拉回南方的糧食產區,稍微研磨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且總量可以用上小一百年,幾乎是白撿的東西,就看願不願意伸手撿起來而已。”
作為天然且純度極高的磷肥,鳥糞石是工業變革以前最好的農作物增產肥,英法等西方國家便是不遠萬裏地從諾魯等地挖鳥糞回去種地,足以見鳥糞石的效果。
事實上,從“我大清”時期開始,近代的小日子就已經公開或半公開地大規模盜采鳥糞石運回國內,前前後後足足挖了上百年之久,直接把很多島嶼的鳥糞石給挖地三尺啥都不剩了。
在薑星火的第六世,作為工廠主的他,因為業務領域涉及到了機械和化工,相關領域的很多東西都跟礦產有關,就曾看到過《中國地質學會誌》的兩篇論文報導,分別是《xi沙群島鳥糞》和《廣東xi沙島鳥糞之積儲》。
因此,對此記憶尤為深刻。
當然了,薑星火也沒想到自己以後的穿越之旅還會用到這些知識,所以他當時是知道有鳥糞石這東西的存在,但是具體是哪些島嶼,他就不清楚了。
所以當兩人問起他具體位置時,他也隻能說確實存在於那片海域中,但自己也無法確定具體在哪。
畢竟,這東西也不像是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那麽出名,薑星火壓根就沒想過看看地圖,確定這些滿是鳥糞石的島嶼具體在哪。
對此,兩人表示了略微遺憾。
隔壁密室。
朱高熾和夏原吉聞言,他倆的眼眸卻頓時閃爍起了亮光。
在他們看來,隻要這地方在大明的萬裏石塘境內,就根本不愁找不到,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如果鳥糞石的效果真是如此,那大明根本就不必耗費功夫按薑星火原先的那種燒焦爐的辦法來煉製化肥仙丹,而是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天然化肥。
“其實新大陸雖然是最好的選擇,但考慮到如今大明的現實條件和航海技術以及移民成本,中策則是除了給大明國內農業開的兩副藥以外,就是改良版的海外殖民。”
聽著薑星火的話語,李景隆疑惑問道。
“這跟之前有什麽區別嗎?”
“當然有!”薑星火點頭解釋道:“首先,如果從大明出發,向東方的大陸進行海外殖民,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新航路的問題,這個問題隻能依靠官方船隊去探路解決,而且路途極為遙遠,需要付出比較高昂的代價,才能獲得一條穩定的向東方大陸的新航路。”
“其次,即便是獲得了新航路,後續還要麵對一係列的問題,譬如如何鼓勵民眾遠涉重洋,如何提防沿途海盜劫掠運輸船,因此向東方進行海外殖民的難度很大。”
李景隆似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但依舊問道:“那薑先生的意思是?”
“中策依然是殖民,但不是向東探索遙遠的新大陸,而是向南和向西探索處於大明影響範圍內的陸地。”薑星火說道。
朱高煦想起了少年時期不背就要挨打的《皇明祖訓》,不禁背誦道。
“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背完了,又拿一雙豹眼看著薑星火。
意思很明顯,到底是大明太祖高皇帝說的有道理,還是您說的有道理?
“大明太祖高皇帝說的確實沒錯,這些國家按現在看來,即便征討占領了,也完全是虧本買賣。”
而薑星火接下來的回答則是讓他有些啞然。
“不過我說向西或向南探索的陸地,不在十五個不征之國裏。”
薑星火點了點文字地圖的東南方向,說道:“這裏有一串群島,名為呂宋。”
李景隆卻插話說:“我知道,洪武年間曾經三次遣使來大明,宋元以來,華夏商船常到此貿易,福建百姓遷居此地者甚多,不過聽說島上都是一些割據的小王國,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薑星火有些驚訝地看了他一眼,沒想到,大明如今對呂宋的了解並不少。
事實上,要到半個世紀以後,蘇祿王國才會在呂宋諸島上興起,即便如此,呂宋諸島也從未形成過一個統一的國家,等一個世界後,麥哲倫就會率領西班牙的環球航行船隊來到呂宋島,西班牙殖民者會繼續統治這裏三個世紀之久。
橫跨了半個地球而來的西班牙人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近在咫尺的大明做不到,如果說“收取北美五十州”可能還有億點點困難,但“不破呂宋終不還”,那對於這個時代的大明來說,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薑先生的意思是要占據這裏嗎?”朱高煦疑惑問道,“這裏看起來是跟日本一樣的蠻荒之地啊,這裏又沒有金山銀山,有什麽好占領的呢?”
薑星火解釋道:“伱可以把這裏當做是一個沒有多少人的江西加江南。”
“呂宋的麵積,跟江西和江南加一起是差不多的,同時,呂宋的北部是典型的季風氣候,而且比江南更加濕熱,終年高溫,年降水量極為豐富。”
朱高煦反應了過來:“所以薑先生的意思是這裏很適合種水稻?”
“對。”薑星火說,“因為高溫多雨,所以水稻的長勢是極好的,即便是山區多一些,這裏也是餓不死的,反而在大明災年的時候,能向大明輸送糧食。”
朱高煦忽然問:“那為何不直接把安南和更南麵的占城打下來?那些地方有很多平原,也有諸如占城稻等高產水稻,不比呂宋這種群島好多了嗎?”
聽到這個問題,薑星火沉默了,李景隆也沉默了。
“元朝的鎮南王,頭挺鐵的”李景隆開口道。
鎮南王三攻占城而不成的先例猶在眼前。
朱高煦蹙眉問道:“俺就不信,有那麽不好打嗎?”
“不是好不好打的問題。”
李景隆替薑星火解釋道:“以大明和安南的力量對比,打安南不會超過一年,但問題是,打下來怎麽辦?”
“須知道,安南有足足三百多萬本地人口,比現在大明一些布政使司的人口都多!”
“如果直接按大明內地的統治模式來,那麽消化安南至少要上百年的連續移民,再加上持續不斷地漢化,等到下兩三代人通過科舉等方式成為安南本地的統治階層,才有可能會成為漢地的一部分,這也僅僅是有可能.大明還要維持不知道多久的駐軍存在,用來鎮壓叛亂。”
“如果按照雲貴那邊的土司羈縻模式來,那打完安南,無非就是把一個統一的國家拆成了幾個、十幾個土司區,大明並不能從中獲取什麽好處,反而會因為割據勢力眾多而麵臨更多的麻煩。”
“雲貴都沒有吸收消化完成,現在去打安南,無異於癡人說夢。”
朱高煦還是有些不相信,但也說不過李景隆,於是複又問道。
“那占領呂宋便沒有困難嗎?”
如果薑星火告訴他,在他前世的曆史上,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直接任命了當地一位華人來做統治者,輕易統治了呂宋主要島嶼數十年,不知道能不能讓他清晰地意識到占領呂宋和占領安南之間的難度差距.
“基本不會遇到任何抵抗,因為群島天然決定了每個獨立的割據勢力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聯係,互相之間也缺乏最基礎的信任來對抗外來者,這跟安南處於平原地帶的土司們是不一樣的。”
“大明在安南玩不了分而治之,因為那裏的土司聯姻數百年,麵對共同的敵人時自然會團結在一起。可呂宋不一樣,麵對共同的敵人時,他們隻會先把隊友賣了換取天朝的賞識。”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的曆史中,呂宋群島上的割據勢力,在一個多世紀後,麵對人數稀少的西班牙時,就是這副拉胯的表現。
薑星火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麵對大明,他們的表現隻會更拉胯。
薑星火如此解釋,朱高煦這才相信。
隨後,他的眸中閃過喜色。
如此說來,這種開疆擴土的功勞,豈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拿到手?
等自己出獄了,一定要向父皇請纓掛帥,拿下這個呂宋。
“這是薑先生說的向南,那向西呢?”朱高煦迫切問道。
就仿佛,薑星火口中說出的答案,就是明晃晃的軍功一樣。
“天竺!”
當這個答案說出口的時候,兩人都愣了。
“天竺?”
在他們印象裏的天竺,還停留在那個玄奘西行時的印度上。
事實上,自從幾乎與中國的南北朝時期並存的笈多王朝外,整個廣義上天竺地區,已經有上千年沒有被統一了。
而等到下一次統一,還得是“遠征大明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帖木兒大汗的孫子巴布爾所建立的莫臥兒帝國,這次統一,如果曆史時間線沒有被擾動,將發生在未來的十多年後,眼下帖木兒大汗還沒死呢。
“天竺,除了是佛門的發源地,還有什麽好的?”李景隆也有些費解。
“平原,大片的平原!”
見兩人對此依舊不以為然,薑星火直接說道:“恒河流經的平原,就有足足兩個半華北平原那麽大!而占據了天竺三分之二的高原,足足有七個華北平原那麽大!”
“不論是平原還是高原,都是極為適宜耕種的田地。”
“天竺跟呂宋一樣,都是季風氣候,也同樣是比江南更加濕熱,雨熱同期,熱量充足,極為適於農作物的生長,而且有大江大河經過,是真正的天府之土!”
“最重要的是,那裏的人,在數千年的時間裏,被無數異族所征服過,漫長的曆史中一直沿用類似於如同元朝把人劃分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的製度,被稱作‘種姓製度’,所以那裏的人很容易就會接受新的統治者。”
這是實話,天竺地區的統治民族,跟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你蒙古人後裔能在未來十幾年後統一天竺,這件事你能做得,我擊敗了蒙古人的大明就做不得?
“這倒還真不知曉。”李景隆回想了一下自己關於天竺曆史的認知,並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薑星火簡略講道。
“古天竺地區,第一次是被西北草原上的雅利安人所征服的,他們往南驅逐古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種姓製度,最終古雅利安人和古達羅毗荼人融合成了現在體征比較獨特的天竺人。”
“古波斯人則是第二個光顧天竺地區的征服者,古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就曾征服了天竺。”
“第三個征服天竺的君主,則是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
“第四個,就是被漢朝趕跑的大月氏。”
“.”
當聽完薑星火的敘述後,兩人都沉默了。
他們看出了彼此之間眼神裏的東西。
“怪不得王玄策能一人滅一國。”
“就這種誰來都能占領,卻偏偏平原高原廣大,極為適宜耕種的地方,大明現在如果不將其占領了,那可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我李景隆/朱高煦,立下如王玄策那般不世之功的時候到了!!”
就在兩人興奮之時,薑星火又說道。
“哦對了,如果真的去呂宋,去印度的話,其實中間的地方還能帶點好東西回來。”
事情太多壓得作息完全崩潰了,第二章 要很晚,今天淩晨前一定碼出來發,著急的不要等了。實在抱歉,磕頭了。
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
“什麽好東西?”
朱高煦耐不住好奇問道。
“鳥糞石。”薑星火特意強調了一下,“在離開大明去呂宋的海路上,一些島嶼上堆積著很多的鳥糞形成的石頭。”
朱高煦不滿地撇嘴:“薑先生莫要消遣俺。”
“沒有消遣你。”
“鳥糞石通常產於‘萬裏石塘’(南中國海的唐宋元古稱)靠南的海島,主要是海鳥所產生的大量糞便與未被消化的魚骨等食餘,經過極長期的累積所形成,含有極為豐富的磷。”
薑星火笑道:“這鳥糞石,便是天然的化肥,而且因為海鳥飛行途中在此停留休息了不知道多少千年、萬年,所以直接在這些島嶼上堆成了山,隻需要用大船船隊來裝滿、拉走,拉回南方的糧食產區,稍微研磨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且總量可以用上小一百年,幾乎是白撿的東西,就看願不願意伸手撿起來而已。”
作為天然且純度極高的磷肥,鳥糞石是工業變革以前最好的農作物增產肥,英法等西方國家便是不遠萬裏地從諾魯等地挖鳥糞回去種地,足以見鳥糞石的效果。
事實上,從“我大清”時期開始,近代的小日子就已經公開或半公開地大規模盜采鳥糞石運回國內,前前後後足足挖了上百年之久,直接把很多島嶼的鳥糞石給挖地三尺啥都不剩了。
在薑星火的第六世,作為工廠主的他,因為業務領域涉及到了機械和化工,相關領域的很多東西都跟礦產有關,就曾看到過《中國地質學會誌》的兩篇論文報導,分別是《xi沙群島鳥糞》和《廣東xi沙島鳥糞之積儲》。
因此,對此記憶尤為深刻。
當然了,薑星火也沒想到自己以後的穿越之旅還會用到這些知識,所以他當時是知道有鳥糞石這東西的存在,但是具體是哪些島嶼,他就不清楚了。
所以當兩人問起他具體位置時,他也隻能說確實存在於那片海域中,但自己也無法確定具體在哪。
畢竟,這東西也不像是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那麽出名,薑星火壓根就沒想過看看地圖,確定這些滿是鳥糞石的島嶼具體在哪。
對此,兩人表示了略微遺憾。
隔壁密室。
朱高熾和夏原吉聞言,他倆的眼眸卻頓時閃爍起了亮光。
在他們看來,隻要這地方在大明的萬裏石塘境內,就根本不愁找不到,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如果鳥糞石的效果真是如此,那大明根本就不必耗費功夫按薑星火原先的那種燒焦爐的辦法來煉製化肥仙丹,而是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天然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