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趕忙應諾,隨即當場擬旨。


    朱棣越演越投入,又喝道。


    “來人啊,立刻給朕準備鑾駕,朕要親自率領大軍征討日本!”


    “陛下.”


    聞聽此言,夏原吉趕緊站出列來勸阻道:“陛下請息怒,此等倭寇作亂,理當由沿海衛所和水師官兵共同追捕捉拿,倭寇雖是來自日本,卻並非一定是日本那邊所控製,驟然興兵恐怕不妥。”


    “夏愛卿!”


    朱棣聞言,眉梢輕挑,緩緩站起身問道。


    “怎麽,莫非夏愛卿認為,朕連區區日本都對付不了?”


    見狀,夏原吉頓時跪倒,惶恐道:“臣絕非此意”


    “哼!那就好!”


    朱棣重新坐回龍椅上,淡漠道:“朕是否要親征日本,這件事,還得看曹國公出使的情況如何。”


    說罷,朱棣閉上眼睛,不再搭理眾人。


    看到這一幕,在場的大臣們都暗自歎了口氣,他們都很清楚,皇帝陛下這是動了真格兒的,如果不采取強硬措施的話,恐怕會鬧出更大的事情。


    想到這,大家紛紛交換了個眼神,最終決定按照朱棣的旨意去辦。


    一個什麽“對馬島”,打了也就打了。


    半盞茶的工夫後,一隊精銳騎兵簇擁著一輛馬車快速駛離了皇宮,沿著南京城寬闊的大街疾馳而去,不多時的功夫便消失在了遠方的天際。


    大臣們紛紛離開奉天殿,跟大臣們又鬥智鬥勇了一晚上的朱棣,留下了戶部尚書夏原吉、吏部尚書蹇義、兵部尚書茹瑺,這永樂初年文官三巨頭。


    待眾人走後,氣氛明顯放鬆了許多。


    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朱棣甚至還賜了宴。


    雖說皇宮的飯菜不見得合口味,也沒法放肆地吃喝,但終究是一種榮寵。


    吃完飯,上了茶水,君臣幾人便開始了非正式的商議。


    “陛下。”夏原吉覷著朱棣的臉色問道,“今日突發此事,可是日本那邊的使團傳回來消息了?”


    朱棣放下茶杯點了點頭說道:“派的諜子裏有專業的勘測匠人,佐渡島確有金山,石見那裏也有,但石見那裏一部分已經被開采出來.日本人應該還沒發現真正的銀山,隻是邊緣的部分。”


    “所以陛下打算先動手,占據對馬島?”


    兵部尚書茹瑺這個皇帝鐵杆支持者馬上想到了皇帝的意圖。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朱棣也不避諱,直接說道:“便是如此,誰知道日本人什麽時候會發現?有可能要很久,也有可能就是明天。”


    兵部尚書茹瑺以水為墨,在案幾上畫了對馬島和日本的位置。


    “合該如此,那濟州島陛下打算怎麽辦?”


    朱棣淡淡說道:“朕已派宦官前去宣諭朝鮮國王,區區一個彈丸小島,李成桂還敢跟我大明作對不成?”


    “另外。”朱棣對站著的紀綱說道,“再派人去日本,告訴曹國公,讓日本國王嚴懲倭寇,所有倭寇首領,都要當著曹國公的麵處決,明白嗎?”


    在幾人的沉默中,紀綱連忙答應。


    顯然,他們都不太看好曹國公能完成如此打臉日本人的任務。


    光是宣諭訓斥日本國王,應該就已經充分激怒日本人了吧,更何況,還要日本嚴懲給他們各地大名帶來利益的倭寇首領。


    但是並沒有人想幫曹國公說句話,就如同沒有人真的想知道,寧波的商隊到底是不是被倭寇襲擊一樣。


    朱棣今天的心情倒是看起來不錯,看著紀綱離去的背影,還對三皇子朱高燧挑了挑眉。


    朱高燧會意,特意對三位尚書解釋了一句:“寧波的商隊,是販送偽造大明國債的團夥,陛下已經下旨嚴厲打擊各地的偽造團夥了。”


    “打女真,打日本,這段時間你們幾個注定是要再辛苦辛苦像是日本的金山銀山這些,有些事情,沒法跟朝臣說。”朱棣抿了口茶繼續說道。


    “臣等清楚。”


    夏原吉等三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朱棣剛想繼續說什麽,卻有宦官來報,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去而複返。


    “召他進來。”朱棣有些詫異,不知道是何事。


    “陛下。”


    紀綱匆匆進來,卻是附耳對著朱棣說了幾句話,朱棣的麵色變得稍微有些凝重了起來。


    “老二真是這麽說的?”


    “千真萬確。”


    “好,你下去吧。”


    紀綱再次匆匆離去。


    “父皇,是二哥那裏.?”朱高燧小心問道。


    朱棣歎了口氣,看向吏部尚書蹇義和兵部尚書茹瑺說道:“有件事,還沒有跟兩位說。”


    兩人放下茶杯連忙起身,卻多少有些不自在,戶部尚書夏原吉則若有所思。


    兩人心頭隻道,既然是二皇子的事,可別讓我們摻和進立儲之爭,惹得一身騷。


    皇帝的話語卻有些偏離了他們的想法。


    “化肥仙人,還有兩個月就要出獄了。”


    啥?


    吏部尚書蹇義和兵部尚書茹瑺一愣。


    化肥仙人,他們知道,雕像在那擺著呢。


    出獄,是什麽意思?


    難道化肥仙人不是仙人,而是人?


    朱棣解釋道:“不錯,便是如伱們所想,化肥仙人隻是朕假托其人之名,事實上,不僅其人在詔獄發明了化肥,而且過去朝廷所提出的種種政策,譬如和平削藩、攤役入畝、大明國債等等,都是其人的建議。”


    什麽?


    吏部尚書蹇義和兵部尚書茹瑺相對而視,均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難以相信。


    這怎麽可能?


    如此多的定國神策,竟然都出自一人之手筆?


    他們原本還以為,這是道衍等謀士群策群力做出的謀劃。


    如今想來,這些政策確實跟道衍等燕王潛邸謀臣施政的辦法,有很大不一樣的地方。


    但即便再難以置信,隨著他們的老朋友戶部尚書夏原吉的肯定,他們也隻得相信。


    因為道理再簡單不過,如果這件事情是假的。


    皇帝和夏原吉,沒必要騙他們倆人。


    朱棣看了看他們,繼續道:“此人乃是江南平民子弟,文名不顯。因此,數月前朕誅方孝孺十族時被牽連也並無人在意,而二皇子在偶然間發現了這位驚世大才,聽其講課獲益良多。”


    接下來,朱棣將薑星火的事情娓娓道來。


    聽完後,吏部尚書蹇義問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朱棣笑眯眯地說道:“朕的意思是,此人雖然並不知情,但確實已為我大明效力,功勞卓著,不如朕拜其為國師,令其主持其所提諸事吧。”


    這是好用就往死裏用的意思。


    朱棣壓根不在乎給出的名爵財富,那些東西跟薑星火給大明帶來的利益相比,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一年八百萬兩白銀的石見銀山,就足以鎮壓一切反對意見了。


    國師!


    兩位重臣陷入了沉默。


    他們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國師之位,是何等尊貴。


    縱觀華夏數千年來,曆代君王,都極少封國師,即使真有冊立國師的傳統,也是極為崇高的禮製。


    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冊封八思巴為大元國師一樣!


    畢竟,說的玄乎一點,這關係著大明未來的氣運走向啊。


    但這個薑星火卻有資格擔當國師之職。


    一來,他為大明做出的貢獻太大了,之前所說的種種政策,無論是哪個,都可以稱得上是驚世神策,而攤役入畝更是澤被萬民之功業。


    其次,此人身懷曠古絕學,若是大明能夠得到其一二指點,就一定能夠更快地發展。


    最後,陛下如此欣賞其人,其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穩固,他擔任國師,陛下絕對放心。


    至於說他的出身和科舉問題……


    嗬嗬,那算是什麽問題。


    在朱棣這種皇帝的眼裏,沒有什麽比做出貢獻更有價值了。


    朱棣目光炯炯地看著他們:“兩位愛卿覺得此舉如何?”


    吏部尚書蹇義:“陛下英明。”


    兵部尚書茹瑺:“此乃大明之幸也。”


    夏原吉自然是同意的,而搞定了文官係統的另外兩位重臣,朱棣心中石頭便落了地。


    畢竟,冊封國師這種事情,絕不可能繞開文官,如果文官都持反對意見,那麽朱棣也不好一意孤行。


    這又不是封賞靖難武勳,朱棣總不好逆著輿論來做的。


    但是,朱棣有一點沒想到,或者說身為皇帝威福自專起來,他也壓根沒意識到。


    國師這一職位,薑星火會不會拒絕呢?


    在正常人的思維看來,如此高位,恐怕沒人會拒絕吧?


    因此,朱棣也根本就沒想過,薑星火是否有拒絕的可能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