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薑星火的這套“漢語拚音”,直接解決了從“讀”到“認”的問題。


    隻要你會讀漢字,按照薑星火的這個小冊子去對應,那麽根據拚音,不管你認不認識,都能找到。


    就算沒有先生去挨個教,也不要緊。


    譬如農業上最常用的“畝”,你不認識這個字沒關係,那你總知道“畝”這個字的讀音吧。


    你翻到薑星火的漢語拚音字典,找到“m”開頭的字,每個字按照漢語拚音拚出來,讀一遍,總能找到“畝”這個字,然後你就知道這個字怎麽寫了。


    多寫幾遍,一遍記不下來,就兩遍、三遍.幾十遍、上百遍,總歸是能記住的。


    “禍事了,還真讓他教明白了。”


    想清楚這些,冷汗,頓時從解縉的背後順著脊梁骨流淌了下來。


    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


    對於解縉來說,這簡直是天大的麻煩!


    這個麻煩,不單單是指二皇子朱高煦的稅卒衛,可以快速搭建完成,繼而掌握獨立的軍權,對它所支持的大皇子朱高熾相當程度的造成威脅。


    更大的麻煩是。


    若是這套漢語拚音,在稅卒衛普及了,那就意味著,以後也會在南京城裏普及,會在直隸普及,也會在大明的十三布政使司普及。


    這裏可能會問,將來誰都能讀書,甚至連孩童、女子也能識字,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對不識字的人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但解縉作為大地主與士紳階層的喉舌之一,他基於自己的屁股,非常清晰無誤地做出了關於這件事的判斷。


    那就是,這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可以說,大事不妙了!


    為什麽?


    最淺顯的一層含義,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既然普及識字的範圍增加了,那麽就意味著,參與科舉考試的競爭人口基數,將進一步擴大。


    因為以前上私塾開蒙識字的孩子,就比念不起私塾無法開蒙認字的孩子有比較優勢。


    而如果大家都識字,識字認字能夠自學,那麽就相當於拉低所有人的比較優勢,原本上過私塾開蒙認字的孩子,跟窮小子就一樣了。


    那麽,就會造成更大範圍的讀書內卷。


    嗯,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可能就相當於突然有了一種簡單的方法,讓原本學英語程度有差距的小孩們,都掌握了基礎英語。


    那會導致什麽?當然是原先掌握基礎英語的孩子失去了優勢,必須進一步學習中級、高級英語。


    當然,這隻是最淺顯的,誰都能想得到的含義。


    更深層次的東西,才是讓解縉覺得不寒而栗的。


    ——士紳的話語權削弱!


    為什麽士紳階層能代表民意?


    原因不就在於,士紳階層作為一個中間階層,隔開了權貴階層和平民階層嗎?


    而這種控製、阻礙上下溝通的權力,才是士紳階層的權力來源。


    朝廷要求著士紳宣貫政策,也要求著士紳幫忙收稅,所以才要對士紳給予優待。


    那如果大明朝廷建立了稅卒衛,不需要士紳幫忙收稅了,士紳階層就相當於被砍掉了一條左小腿。


    而如果大明朝廷推廣了識字,並且由稅卒衛的退伍老卒幫忙宣貫朝廷的政策,士紳階層就相當於被砍掉了一條右小腿。


    結果就是,士紳階層以後就得跪著要飯了,根本不可能如以前那般煊赫。


    單手提刀的鄭和,把解縉拉到了門外。


    “你的表情好像不大好啊?”鄭和看向了解縉,低聲問道。


    “呃,沒事。”


    怕被鄭和看出內裏虛實,解縉趕忙搖頭,擠出笑臉道:“隻是覺得這位薑先生果然厲害啊。”


    鄭和點了點頭。


    然後鄭和接著說道:“這套拚音漢字的方式,陛下若是準備推行全國,並且首先要求南京六部衙門和各寺(太仆寺、鴻臚寺等)以此作為標準,來向小吏和各種辦事人員推行普及的話。”


    “等推行完了,恐怕經過潛移默化的上傳下達,各地布政使司也差不多熟悉了這個東西。”


    “然後再慢慢擴大規模,最終達到整個大明所有布政使司、府、縣,都可以通過字典和漢字拚音來學會漢字。”


    “等這項事情徹底完成,那就是一項極有意義的事情。”


    “它能夠改變整個大明,甚至讓天下的漢字,變得更加簡潔易懂、更容易掌握,而且更適合於傳承下去。”


    “這種功勞.嘖嘖。”


    鄭和一時有些感慨。


    薑星火隨口提幾句的事情,就已經比他去萬裏石塘苦哈哈挖鳥糞的功勞,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鄭和無奈地說道:“薑先生果真是大智慧之人,我是佩服的。”


    解縉聞言,頓時陷入沉思。


    是啊!


    這可是改變整個大明,甚至可以說華夏曆史的事情,完全夠得上青史留名。


    可惜,竟然是薑星火發現的,而且,還會嚴重損害士紳階層的利益。


    “薑星火說的這種方式,確實是能夠改變大明的,不過這件事情,恐怕沒那麽容易。”


    解縉沉吟了片刻,忽然掙紮著找理由說道:“首先,要想做到這種事情,光靠一本《拚音漢字字典》肯定是不行的。”


    “其次,薑星火這個《拚音漢字字典》的編撰者,現在仍舊被困在詔獄裏,即使能出來編纂新的全麵的字典,但他肚子裏也缺乏足夠的文墨支撐,不見得能把《拚音漢字字典》編纂完善。”


    看著自己給自己找希望的解縉,鄭和點了點頭,隨口打擊道:“這倒是個麻煩,但是如果薑星火想做,陛下一定會找人幫他吧。”


    解縉繼續說道:“這就是關鍵了,就算薑星火編纂完整版的《拚音漢字字典》,那也必須得到陛下的同意才行。”


    “畢竟,《拚音漢字字典》這種東西,其實涉及到了科舉體製的更化,若是朝野間議論太大,導致陛下不允許,任憑薑星火怎麽弄,都是徒勞的。”


    解縉說完,似乎找到了方向。


    對,一定要激起朝野的反對聲音。


    如此一來,陛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事。


    畢竟,《拚音漢字字典》已經嚴重地影響了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


    “嗯。”


    鄭和又點了點頭,憐憫地看著解縉。


    這人傻了,已經在薑星火給出的現實打臉裏,開始神誌不清地嘴硬了。


    所以,你說的都對。


    ——————


    大皇子府邸。


    內閣的幾位加班成員,照例來府裏尋大皇子殿下參讚公務。


    大皇子身體不太好,有時候極疲憊了,就在府中辦公,倒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而內閣的壯小夥子們,隻能辛苦一下自己,帶著奏折跑過來了。


    皇帝對此給予了默許。


    畢竟自己好大兒的身體情況,朱棣還是知道的。


    又要指望好大兒幹活,又防著拉幫結派,怎麽可能?


    朱棣有信心,控製這一切。


    朱棣覺得他不是李淵,決不會被兩個兒子所架空擺布。


    而且二皇子朱高煦身邊圍著那麽多武勳將領,如果不讓大皇子也有一定的對抗能力,那不是拉偏架了?


    所以,幾位內閣文臣與大皇子朱高熾的走動,也是朱棣所默許的。


    當然了,默許歸默許。


    以後皇帝隻要想找茬,翻翻小本本,以這些罪名把你送進詔獄,還是綽綽有餘的。


    已經天黑了,花廳裏依舊燈火通明。


    楊士奇、楊榮,還有老實敦厚的胡儼,今天輪到了這三位值班。


    案幾上的奏折已經快要批閱完畢,越往後,幾人的心情就越發輕鬆。


    翻到倒數第二份奏折,楊士奇拱手問道:“陛下有意重修《太祖實錄》,大皇子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其實所謂的重修《太祖實錄》,就是朱棣打算篡改史書的意思。


    這件事,李世民不敢明目張膽地幹,朱棣可不管這些。


    《太祖實錄》裏,不利於朱棣的話,肯定都要刪掉,就跟薑星火後世的控評差不多。


    然後再讓自己任命的總裁官、纂修官們,添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記錄。


    新鮮添加,純天然的。


    隨後,再焚毀建文朝的實錄修訂稿,就可以了。


    最後還得以建文事附錄其後,大約相當於《建文登基以來若幹曆史事件的決議》,給建文政權定個性,宣揚自己奉天靖難的合法地位,類似的意思。


    朱高熾想了想,說道:“正監修官,肯定得曹國公來掛名。”


    遠在日本正摟著藝伎的五星天皇麥克景隆,此時又打了個噴嚏。


    有一說一,李景隆跟麥克阿瑟真的很像。


    三流的將領,二流的統帥,一流的政客,頂流的演員。


    這種人讓他帶兵打仗,純屬浪費表演和外交、廟堂天賦。


    楊士奇、楊榮、胡儼三人,均對此表示同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