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拳頭夠硬,會有無數文人給你獻祥瑞,附會對應星象的。
這就跟後世成功學暢銷書裏,知名的成功人士,都有各種或真或假的雞湯小故事,是一個道理。
不是普通人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故事,而是因為伱不是成功人士,你的故事對需要用來寫書賺錢宣傳的雞湯學大師來說毫無意義,僅此而已。
不過,既然是閑聊,哪怕鄭和認同薑星火關於天人感應附會的觀點,還是額外問了一句。
“除了熒惑,薑先生還知道其他不是很靠譜的星象感應嗎?”
薑星火隨口道:“最典型的,木星衝日這個星象,也就是木星、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傍晚木星在東南地平線上達到最亮,亮度僅次於金星,整夜可見,通常按照天人感應的說法預兆災難。”
“但實際上,這就是糊弄百姓的,因為木星衝日,每隔一年又三十四天,都會固定出現.你以為欽天監不清楚嗎?隻不過是哪年有災,哪年就拿出來搪塞一下罷了。”
“再譬如太白晝見,也就是金星在白天出現,按照天人感應學說,這種星象代表著君王懦弱,或者出現女主攝政的局麵,亦或者代表著可能出現外敵入侵的局麵。”
在對麵偷聽的卓敬,此時也回過神來,隻是蹙眉不止。
卓敬身旁的獄友,則對他低聲說道:“卓公,唐朝初年武則天篡權期間,曾出現過太白晝見這樣的天象,這都能對的上,怎麽能說是附會呢?您快駁他一下。”
但卓敬卻出乎預料地並不言語。
薑星火注意到了有兩個囚徒也沒睡覺,似乎在聽他們的談話。
不過薑星火此時倒也沒什麽顧忌,反正比否定天文學的天人感應這種事,更作死的話他都說過不知道多少了。
而且,天人感應這玩意,古代人又不是真傻,肯定有很多人知道就是附會出來的。
都是糊弄老百姓用的。
隻不過久而久之,有些不太懂天文學的帝王也信了,但欽天監那幫家夥,肯定是能搞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的。
“事實上,從東漢到初唐,足足出現了二百多次太白晝見,而人們記住的,隻不過是武則天那一次罷了!”
聞言,正在偷聽的兩位建文舊臣,齊齊心頭一震!
“此事當真?”
卓敬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他的聲音帶著幾分難以置信。
畢竟,對於文人來說,研究天文學,那屬於業餘愛好。
或者說,古代大多數人研究天文學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搞清楚天人感應,或者說讓自己的逼格高一點。
雖然此時《三國演義》已經問世,但是還沒有大規模流傳開來,但無論如何,關於什麽“孔明星隕五丈原”之類的故事,其實無數更早版本的話本,就已經講過了。
將星隕落,掐指一算某某名將逝世,更是說書人口中屢試不爽的老梗。
因此,觀星和研究天文學,其實在文人士大夫群體中,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你懂這東西,聊天的時候,指點幾句就倍有麵子。
至於你到底懂多少,不重要。
卓敬就屬於那種什麽基礎概念都懂,典故淵源也能說幾句,但是要是往深了說,就有點力所不逮了的那種文人。
卓敬跟同僚聊天時,曾經無不炫耀地說過,也就是他涉獵太龐雜,否則以他的聰明才智,如果年少時認真學習,也就不會“隻中了個榜眼了”。
老凡爾賽了屬於是。
說回當下,其實薑星火說的這些曆史上的典故和對應的星象,卓敬都是知道的,但是也僅僅局限於知道。
或者說,是被史料所被動灌輸的。
卓敬也知道太白晝見的含義,也知道武則天時期出現過這種星象,但是問題是,他不知道之前出現過二百多次啊!
而真正出名的,就武則天那一次而已。
所以,當薑星火說出真相的時候,卓敬第一反應就是不太相信。
接著月色,薑星火稍稍斜視,看著對麵的糟老頭子。
“自是當真。”
卓敬身邊的獄友隻出聲道:“你怎麽證明?”
薑星火翻了白眼,這人迂腐的可愛。
“史書上都記載著,《後漢書》《三國誌》《晉書》.《舊唐書》《新唐書》,你找人去翻一翻不就得了?”
事實上,就算是遍覽史書的人,也很少去關心各種誌裏麵的記載,更別說把無數星象記錄都背下來了。
所以對麵的兩人,此時既找不到證據,也無法反駁,隻能幹瞪眼。
卓敬思考一二,繞過了這個話題,反而問道。
“敢問小友,為什麽對占星術和天人感應,如此不屑一顧呢?”
須知道,天人感應的說法,在儒生士大夫心裏,都是天經地義一般的存在,是很少有人會質疑的。
或者說,他們也很難掌握相應的數據,對天人感應進行質疑。
但薑星火不一樣,薑星火既沒有這種天經地義的觀念,同時也掌握著更加科學的天文學觀念,因此對占星術、天人感應,並沒有太多敬畏。
薑星火淡淡開口道。
“因為華夏的天文學傳統,根本就不是本源的一門自然科學,而是更偏向一門社會科學。”
“換句話說,華夏天文學自古以來都是為社會結構和權力服務的,而非為了天上的星星本身。”
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
“敢問小友,何謂‘自然科學’,又何謂‘社會科學’?”
卓敬撚須問道,渾濁的眼中流露出了好奇之色。
薑星火答道:“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結構、性質和運動規律的科學;社會科學則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任務是研究與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
雖然不太明白“科學”是什麽意思,但權當是一門叫做“科”的學問就好了.而“自然”、“社會”雲雲,這些兩人也是能無障礙理解的。
如果排除“科學”這一點,那麽卓敬與獄友麵麵相覷片刻,再細細思量,卻覺得對方所言,確實定義極為準確。
於是,再結合道衍之前所說,卓老頭的好奇心被再一次勾起。
“那麽小友覺得,自然科學都包括了什麽學問?”
薑星火幹脆道:“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物理學、化學、生命學。”
此言一出,兩人反而有些迷茫。
卓敬卻是敢說的,不懂就問也沒什麽丟人,複又問道:“還請小友詳細解釋一番,有些老朽能聽懂,而有些小友所言,老朽卻是從未聽過,可謂是聞所未聞。”
“數學,便是術數之學。”
“天文學,便是占星天文之學。”
“地理學,便是輿地理論之學。”
“物理學,便是萬物道理之學。”
“化學,便是化腐朽為神奇之學。”
“生命學,便是研究人與飛禽走獸身體機理之學。”
“這六門學科,乃是自然科學的根基所在。”
事實上,關於推廣近代科學這件事,薑星火這些日子已經是有所謀劃的了。
不推翻程朱理學,根本就無法推廣這些學科。
最重要的是哲學。
必須從哲學層麵給目前占據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造成混亂,繼而想辦法用新的哲學體係推翻程朱理學,才能釋放思維。
不然單靠社會學科裏的那些學科,並不能起到多少效果。
當然了,哲學這東西,一般人都不太能搞得明白,能搞明白的,也各有各的說法。
所以想要結合當下時代背景,創造出一套起碼能對抗程朱理學的新的哲學體係,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這個難題,隻有薑星火能攻克,其他人已經試過了,根本做不到。
而隻要薑星火能對抗程朱理學,那麽被程朱理學壓抑許久的佛道兩家,自然也會獻上助攻,痛打落水狗。
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直接把“陽明心學”這個大殺器,拿出來用。
曆史已經證明了,“陽明心學”足以衝擊程朱理學的統治地位。
但這裏麵有個小問題,便是“陽明心學”這種唯心主義哲學,跟發展近代科學所需的理性主義,還是有點違背的。
所以,具體怎麽弄,薑星火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悟道一下。
若是悟不出更好的道,那實在不行,當然也隻能先把“陽明心學”拿出來用一下了。
說回當下,六門自然科學裏,卓敬卓老頭倒是懂一半。
其中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卓敬都是明白的,後麵的物理學、化學、生命學,則是不太理解。
卓敬問道:“就按剛才所說的天文學,小友覺得與其他的學科,互有聯係嗎?如果有,還請小友說說聯係都在哪?”
見白發老頭說的客氣,薑星火也存了先與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探究一番,看看關於六門基礎自然科學,是否跟當世之人有較大的認知偏差。
因此,薑星火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說道。
“從順序上來講,從天文學出發,則是先有天文現象,譬如我們剛才所說的熒惑守心、木星衝日、太白晝見,然後才有了能測出譬如木星衝日是每隔一年又三十四天的數學,但是這裏有個問題,那就是木星衝日能用數學來解讀,但熒惑守心不能,不知道老人家是否想過,這是為什麽?”
卓敬先是思考,最後搖頭道。
“大約是熒惑守心無法測算?”
“非也。”
薑星火不太認可,隻說道:“不是無法測算,而是沒有物理學模型,或者說,華夏天文學傳承下來的基礎理論,是不太正確的。”
“數學,是物理學的基礎,華夏有數學而無物理學,可偏偏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是研究大至宇宙,小至不可見等一切事物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所以,自然有些天文現象就無法解釋了。”
物理學.
卓敬先把這個概念拋在了一遍,畢竟這些東西他不清楚,也難以理解,但有件事情卻不妨礙他能問清楚。
“小友為何說華夏天文學傳承下來的基礎理論是不太準確的呢?”
薑星火從稻草堆裏翻了翻,翻出了鄭和心心念念的地球儀。
薑星火看著對麵的兩個老頭,問道:“我們腳下的大地可能是圓的,你們知道吧?”
這就跟後世成功學暢銷書裏,知名的成功人士,都有各種或真或假的雞湯小故事,是一個道理。
不是普通人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故事,而是因為伱不是成功人士,你的故事對需要用來寫書賺錢宣傳的雞湯學大師來說毫無意義,僅此而已。
不過,既然是閑聊,哪怕鄭和認同薑星火關於天人感應附會的觀點,還是額外問了一句。
“除了熒惑,薑先生還知道其他不是很靠譜的星象感應嗎?”
薑星火隨口道:“最典型的,木星衝日這個星象,也就是木星、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傍晚木星在東南地平線上達到最亮,亮度僅次於金星,整夜可見,通常按照天人感應的說法預兆災難。”
“但實際上,這就是糊弄百姓的,因為木星衝日,每隔一年又三十四天,都會固定出現.你以為欽天監不清楚嗎?隻不過是哪年有災,哪年就拿出來搪塞一下罷了。”
“再譬如太白晝見,也就是金星在白天出現,按照天人感應學說,這種星象代表著君王懦弱,或者出現女主攝政的局麵,亦或者代表著可能出現外敵入侵的局麵。”
在對麵偷聽的卓敬,此時也回過神來,隻是蹙眉不止。
卓敬身旁的獄友,則對他低聲說道:“卓公,唐朝初年武則天篡權期間,曾出現過太白晝見這樣的天象,這都能對的上,怎麽能說是附會呢?您快駁他一下。”
但卓敬卻出乎預料地並不言語。
薑星火注意到了有兩個囚徒也沒睡覺,似乎在聽他們的談話。
不過薑星火此時倒也沒什麽顧忌,反正比否定天文學的天人感應這種事,更作死的話他都說過不知道多少了。
而且,天人感應這玩意,古代人又不是真傻,肯定有很多人知道就是附會出來的。
都是糊弄老百姓用的。
隻不過久而久之,有些不太懂天文學的帝王也信了,但欽天監那幫家夥,肯定是能搞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的。
“事實上,從東漢到初唐,足足出現了二百多次太白晝見,而人們記住的,隻不過是武則天那一次罷了!”
聞言,正在偷聽的兩位建文舊臣,齊齊心頭一震!
“此事當真?”
卓敬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他的聲音帶著幾分難以置信。
畢竟,對於文人來說,研究天文學,那屬於業餘愛好。
或者說,古代大多數人研究天文學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搞清楚天人感應,或者說讓自己的逼格高一點。
雖然此時《三國演義》已經問世,但是還沒有大規模流傳開來,但無論如何,關於什麽“孔明星隕五丈原”之類的故事,其實無數更早版本的話本,就已經講過了。
將星隕落,掐指一算某某名將逝世,更是說書人口中屢試不爽的老梗。
因此,觀星和研究天文學,其實在文人士大夫群體中,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你懂這東西,聊天的時候,指點幾句就倍有麵子。
至於你到底懂多少,不重要。
卓敬就屬於那種什麽基礎概念都懂,典故淵源也能說幾句,但是要是往深了說,就有點力所不逮了的那種文人。
卓敬跟同僚聊天時,曾經無不炫耀地說過,也就是他涉獵太龐雜,否則以他的聰明才智,如果年少時認真學習,也就不會“隻中了個榜眼了”。
老凡爾賽了屬於是。
說回當下,其實薑星火說的這些曆史上的典故和對應的星象,卓敬都是知道的,但是也僅僅局限於知道。
或者說,是被史料所被動灌輸的。
卓敬也知道太白晝見的含義,也知道武則天時期出現過這種星象,但是問題是,他不知道之前出現過二百多次啊!
而真正出名的,就武則天那一次而已。
所以,當薑星火說出真相的時候,卓敬第一反應就是不太相信。
接著月色,薑星火稍稍斜視,看著對麵的糟老頭子。
“自是當真。”
卓敬身邊的獄友隻出聲道:“你怎麽證明?”
薑星火翻了白眼,這人迂腐的可愛。
“史書上都記載著,《後漢書》《三國誌》《晉書》.《舊唐書》《新唐書》,你找人去翻一翻不就得了?”
事實上,就算是遍覽史書的人,也很少去關心各種誌裏麵的記載,更別說把無數星象記錄都背下來了。
所以對麵的兩人,此時既找不到證據,也無法反駁,隻能幹瞪眼。
卓敬思考一二,繞過了這個話題,反而問道。
“敢問小友,為什麽對占星術和天人感應,如此不屑一顧呢?”
須知道,天人感應的說法,在儒生士大夫心裏,都是天經地義一般的存在,是很少有人會質疑的。
或者說,他們也很難掌握相應的數據,對天人感應進行質疑。
但薑星火不一樣,薑星火既沒有這種天經地義的觀念,同時也掌握著更加科學的天文學觀念,因此對占星術、天人感應,並沒有太多敬畏。
薑星火淡淡開口道。
“因為華夏的天文學傳統,根本就不是本源的一門自然科學,而是更偏向一門社會科學。”
“換句話說,華夏天文學自古以來都是為社會結構和權力服務的,而非為了天上的星星本身。”
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
“敢問小友,何謂‘自然科學’,又何謂‘社會科學’?”
卓敬撚須問道,渾濁的眼中流露出了好奇之色。
薑星火答道:“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結構、性質和運動規律的科學;社會科學則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任務是研究與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
雖然不太明白“科學”是什麽意思,但權當是一門叫做“科”的學問就好了.而“自然”、“社會”雲雲,這些兩人也是能無障礙理解的。
如果排除“科學”這一點,那麽卓敬與獄友麵麵相覷片刻,再細細思量,卻覺得對方所言,確實定義極為準確。
於是,再結合道衍之前所說,卓老頭的好奇心被再一次勾起。
“那麽小友覺得,自然科學都包括了什麽學問?”
薑星火幹脆道:“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物理學、化學、生命學。”
此言一出,兩人反而有些迷茫。
卓敬卻是敢說的,不懂就問也沒什麽丟人,複又問道:“還請小友詳細解釋一番,有些老朽能聽懂,而有些小友所言,老朽卻是從未聽過,可謂是聞所未聞。”
“數學,便是術數之學。”
“天文學,便是占星天文之學。”
“地理學,便是輿地理論之學。”
“物理學,便是萬物道理之學。”
“化學,便是化腐朽為神奇之學。”
“生命學,便是研究人與飛禽走獸身體機理之學。”
“這六門學科,乃是自然科學的根基所在。”
事實上,關於推廣近代科學這件事,薑星火這些日子已經是有所謀劃的了。
不推翻程朱理學,根本就無法推廣這些學科。
最重要的是哲學。
必須從哲學層麵給目前占據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造成混亂,繼而想辦法用新的哲學體係推翻程朱理學,才能釋放思維。
不然單靠社會學科裏的那些學科,並不能起到多少效果。
當然了,哲學這東西,一般人都不太能搞得明白,能搞明白的,也各有各的說法。
所以想要結合當下時代背景,創造出一套起碼能對抗程朱理學的新的哲學體係,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這個難題,隻有薑星火能攻克,其他人已經試過了,根本做不到。
而隻要薑星火能對抗程朱理學,那麽被程朱理學壓抑許久的佛道兩家,自然也會獻上助攻,痛打落水狗。
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直接把“陽明心學”這個大殺器,拿出來用。
曆史已經證明了,“陽明心學”足以衝擊程朱理學的統治地位。
但這裏麵有個小問題,便是“陽明心學”這種唯心主義哲學,跟發展近代科學所需的理性主義,還是有點違背的。
所以,具體怎麽弄,薑星火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悟道一下。
若是悟不出更好的道,那實在不行,當然也隻能先把“陽明心學”拿出來用一下了。
說回當下,六門自然科學裏,卓敬卓老頭倒是懂一半。
其中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卓敬都是明白的,後麵的物理學、化學、生命學,則是不太理解。
卓敬問道:“就按剛才所說的天文學,小友覺得與其他的學科,互有聯係嗎?如果有,還請小友說說聯係都在哪?”
見白發老頭說的客氣,薑星火也存了先與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探究一番,看看關於六門基礎自然科學,是否跟當世之人有較大的認知偏差。
因此,薑星火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說道。
“從順序上來講,從天文學出發,則是先有天文現象,譬如我們剛才所說的熒惑守心、木星衝日、太白晝見,然後才有了能測出譬如木星衝日是每隔一年又三十四天的數學,但是這裏有個問題,那就是木星衝日能用數學來解讀,但熒惑守心不能,不知道老人家是否想過,這是為什麽?”
卓敬先是思考,最後搖頭道。
“大約是熒惑守心無法測算?”
“非也。”
薑星火不太認可,隻說道:“不是無法測算,而是沒有物理學模型,或者說,華夏天文學傳承下來的基礎理論,是不太正確的。”
“數學,是物理學的基礎,華夏有數學而無物理學,可偏偏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是研究大至宇宙,小至不可見等一切事物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所以,自然有些天文現象就無法解釋了。”
物理學.
卓敬先把這個概念拋在了一遍,畢竟這些東西他不清楚,也難以理解,但有件事情卻不妨礙他能問清楚。
“小友為何說華夏天文學傳承下來的基礎理論是不太準確的呢?”
薑星火從稻草堆裏翻了翻,翻出了鄭和心心念念的地球儀。
薑星火看著對麵的兩個老頭,問道:“我們腳下的大地可能是圓的,你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