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認為,農業國時代,之所以解決不了人地矛盾,便是因為‘剩餘’也就是剩餘農產品,都被投入到了下一個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循環’之中,而如此無限循環,雖然農產品的產量可以提高,但受限於總體的田地數量,從國民財富的角度上來看,是產生不了新的剩餘的。”


    “這個俺也知道!”


    不理會朱高煦,卓敬繼續道。


    “而在工業國時代,手工工場主階層獲得的利差,既可以像地租一樣,用來積累後投入到下一輪‘循環’的生產,擴大場地、購置器械、雇傭手工階層,也可以對外出口生產出來的商品。”


    卓敬緩緩道:“這相當於突破了農業國時代的內部‘循環’,從外部進行新的‘循環’,如此一來,在一輪又一輪的生產過程中,手工工場主階層獲得的利差就會越滾越大,而且不像地主階層那樣,受到總體田地數量的限製。”


    “也就是說。”


    朱高煦恍然道:“國民財富不再受到田地的限製,理論上如果大明在海外的市場足夠大,就可以不斷地擴張國民財富!”


    薑星火微微頷首,補上了剛才的一個小漏洞。


    “對於大明國內的各階層來說,我之所得,不再是彼之所失!國民財富如果增長到一定地步,那麽農產階層和手工階層同樣獲益,除了生存工酬外,還將出現剩餘工酬。”


    第261章 兼並?不


    冬日的樹下,蕭瑟寂寥。


    薑星火用樹枝繼續寫了幾個字,隨後解釋道。


    “剩餘工酬,就是當大明的國民財富增長到一定規模時,手工工場主階層為了安撫手工階層,維持生產過程穩定,從‘剩餘’這塊大西瓜上麵,所切下來的一小塊西瓜。”


    聞言,卓老頭的眼神裏,閃過了一絲明悟。


    “也就是說,利差與剩餘工酬,在分配由手工業/工業這部分‘剩餘’時,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剩餘工酬為零,也就是隻有生存工酬的時候,利差將達到最大,反之亦然?”


    薑星火微微頷首。


    剩餘工酬的本質,是手工工場主階層把一部分剩餘割給手工階層,這就相當於西瓜已經種出來了,然後西瓜的所有者切一刀名為“成本”,剩下的就是“剩餘”,而給手工階層多少西瓜,那就不僅看人怎麽分了,更在於西瓜刀在誰手裏?


    ——————


    密室中,氣氛凝重無比。


    “咳咳咳”


    鄭賜裝模作樣地咳嗽了兩下,眼簾低垂,看向了身旁的黃福。


    而此時的黃福,卻沒有他想象中的麵色那麽難看。


    按理說,薑星火所提出的工業國設想,既沒有廢除田地獨有、租佃關係,也沒有向外開疆擴土或是減少人口,而是走了一條全新、並且能自圓其說的道路,這無疑是打了黃福的臉的。


    但是這位氣度沉穩的尚書,此時卻是陷入了思索狀態。


    “黃尚書,薑先生的回答,可還令你滿意?”


    朱棣看著陷入思索的黃福,笑吟吟地出聲問道。


    黃福的思緒被暫時打斷,不過他也並沒有出現急赤白臉的樣子,反而坦蕩地回答道:“薑星火這個說法,確實是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甚至臣不得不承認,雖然聽起來有些天馬行空,但細細想來,卻是有曆史依據的。”


    見黃福沒有一味地為了保全麵子而反駁,朱棣的心中,反倒對這位能力出眾的尚書多了幾分讚賞。


    “工業化,臣以為未必不可行,畢竟南宋與元朝,在江南都曾發展過這種極度繁榮的手工業,而且都走的海貿的路子,隻不過非是朝廷一力主導的。如果真的能成規模成體係地建立起來,再配合大明的軍隊,從海外諸國獲得原材料、糧食,並且銷售商品,確實是一條不用在大明國內糾結於人地矛盾的路子。”


    但黃福隨即話鋒一轉道。


    “但臣經過思考,還是認為這條名為工業化的道路,有兩點尚未解釋清楚的關鍵之處.如果無法解釋,恐怕還是不能實施,畢竟,這關乎到我大明的千秋萬代!”


    聽了黃福這話,朱棣也有些重視了起來。


    既然黃福承認了工業化道路,確實跟以往任何一條解決人地矛盾的道路都不相同,那麽黃福接下來提出的兩點問題,一定是經過思考的。


    畢竟在六部尚書中,黃福的能力,絕對算得上拔尖。


    或者說,這已經是大明帝國能夠放出去獨當一麵的頂級官僚了,無論是人品、氣度、手段、眼界,都是第一檔的存在。


    黃福深思熟慮後提出的問題,一定是值得重視的。


    而黃福看著對薑星火所提道路極為關心的朱棣,哪怕他表麵上波瀾不驚,也不禁感歎,薑星火在皇帝心中的分量,竟然如此之重。


    再怎麽掰著手指頭算,黃福也沒見過有哪個人,能讓朱棣如此尊敬。


    甚至可以說.敬若神明!


    就在黃福內心感歎之時,吏部尚書蹇義忽然問道:“黃尚書所說的,可是抑製兼並?”


    旁邊,見父皇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朱高熾幫忙不露痕跡地道:“蹇公的意思是,就如同大中小地主會進行田地兼並一樣,手工工場主階層,也會進行兼並?直到幾個大的手工工場主,對某些商品形成榷(專營專賣)。”


    “嗯?”


    朱棣的眉頭蹙緊,望向黃福,等待著他的答案。


    人心貪欲不止,兼並自然永無止境,黃福所提到的,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臣所擔心,正是這個。”


    黃福迎著皇帝的目光,點了點頭。


    “沒有了田地,不代表沒有兼並。”


    而密室內的大明帝國決策層,顯然也都對薑星火的回答極為在意。


    如果解決不了工業時代的兼並問題,那麽對於大明來說,還不如不搞工業化。


    畢竟,兼並的危害,實在是太過駭人。


    ——————


    天下聰明人的思路,總是殊途同歸的。


    作為曾經的朝廷高官,尚書們能想到的問題,卓敬這個侍郎當然也能想到。


    卓老頭撚須問道:“那若是各行各業生產商品所獲得的‘剩餘’都被一個人,亦或是某幾個人占了,豈不是更生禍端?”


    這句話可謂誅心之言。


    但在樹下的幾位沒有誰會去反駁他,因為大家都知道卓老頭說的是事實。


    在大明遙遠的未來,有可能發生的工業國時代新型兼並暫且不提,就說當下。


    這些年來江南地區的田地兼並,已經出現了重新抬頭的苗頭。


    而如今距離大明開國不過三十五年啊!


    曾經在太祖高皇帝屠刀之下瑟瑟發抖的江南地主們,又開始重新“富者縱橫阡陌”了起來。


    最讓卓敬憂慮的是,兼並這件事本身,還不僅僅隻局限於田地本身,更是影響到,人身依附、文化控製等等。


    一旦田地兼並不可遏製,那麽接下來就是手握知識與田地兩把利器的“門閥”的重新誕生。


    而在這一點上,無論哪朝哪代都存在共通性,甚至是在曆史上屢次上演的。


    畢竟從古自今的,人們都是以讀書識字為榮,對知識與田地的渴望,已經深深鐫刻進了華夏的血脈中。


    雖然有些人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但這就是事實!


    而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到了工業國時代,壟斷生產與知識結合起來,那麽產生的效果,恐怕比田地與知識的結合更加恐怖!


    這種情況,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栗!


    卓敬搖著腦袋說道:“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恐怕不容樂觀啊。”


    眾人紛紛陷入沉默中。


    鄭和歎息道:“看樣子哪怕是從農業國成為了工業國,兼並依舊不可避免,如果朝廷對此不采取措施,那麽的話……唉!”


    “可兼並這種事情,又能有什麽辦法呢?”朱高煦撓了撓大胡子問道。


    薑星火此時卻淡定說道:“辦法多了去了。”


    “啊?!”


    朱高煦當然知道會有辦法,可薑先生的神色實在是太淡定了,以至於讓他覺得,這似乎對薑先生來說壓根就不算個事。


    薑星火說道:“工業國時代的兼並,其實本質上,跟農業國時代的田地兼並是不同的,所以你們不要把農業國時代,田地與武裝、人口結合起來形成的豪強門閥,用來類比工業國時代從直觀層麵上,工業國時代的兼並者,絕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麽可怕,我簡單說一下,伱們就清楚了。”


    薑星火當然清楚他們的顧慮,甚至明白,如果不能把“兼並”這個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皇帝心中的恐懼消除掉,那麽大明走工業道路的計劃,注定無從談起。


    而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自然是直接麵對它,認清它。


    隻要認清楚恐懼隱藏在黑暗下的本來麵貌,那麽就會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


    薑星火緩緩解釋道:“工業國比農業國進步的地方,自然是誕生了新的生產力,但是我們同樣要意識到,新的工業生產力雖然比農業生產力更為強大,可同樣跟農業生產力相比,從國家控製管理的角度上來講,反而是更容易的。”


    “此話怎講?”鄭和問道。


    薑星火隻說了一句。


    “——因為工業有上下遊。”


    三人呆了呆,旋即醒悟。


    “俺明白了!”朱高煦狠狠地拍了一下鄭和的大腿,道:“種田可以圈在塢堡裏種,自己種自己吃。但是搞工業,哪怕是棉花紡織都得有大片種植棉花的地方,再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加工,最後還得賣出去!”


    “而隻要掐住其中上下遊的任意一環,就可以抑製兼並。”


    鄭和揉了揉大腿,補充道:“所以說,隻要不讓原材料、加工、出售,被同時控製,一個行業就不可能兼並成榷.”


    “壟斷。”薑星火說道。


    “薑小友這個詞不錯,描述的很是貼切,比榷還要貼切些.可是出自《孟子》?”卓敬問道。


    薑星火點點頭,這個詞,並非現代舶來詞,而是語出《孟子》: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


    原文的意思是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現在用來形容把持和獨占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薑星火繼續在地上寫寫畫畫。


    工業國與農業國在生產力和階層上的區別,這個最重要的部分已經講清楚了。


    至於剛才所提的不過是為了消除這些封建主們,發展工業的顧慮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