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役入畝,原型則是三百一十年後,由建州女真部所建立的王朝,唯一一位堪稱明主的雍正皇帝所施行。”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本不該出現的事物而這些,現在都已經出現在了大明的土地上。”
聆聽著薑星火的話語,朱棣的心頭,湧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佛經有雲,一剎那者為一念。
就在這一念一剎那之際,朱棣想了很多很多.有很多問題,朱棣想向薑星火發問。
畢竟,當真正知道“未來”的謫仙人坐在麵前時,沒有人會抗拒這種知曉命運的可能。
這種源自於生命內心深處的渴望,根本無法磨滅。
就如同,幾乎所有人都渴望回到從前改變自己某一時刻的命運一樣。
同樣,所有人也都會渴望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麽。
雖然心中很清楚,一旦知道了這個有可能發生的“未來”後,一切人生的意義,都會短暫地變得索然無味。
而最後,朱棣還是在個人和大明的未來之間,選擇了先詢問後者。
畢竟,自己的未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朱棣還是能大概猜到的,隻是具體的事情,拿捏不準。
而大明的未來,時間跨度更長,變數更多,根本不是他個人所能猜測的。
之前朱棣從薑星火這裏,也僅僅是知曉了,未來女真人會再次統治華夏,第二次建立女真人的王朝。
但眼下,朱棣已經製定好了一整套抹殺女真的計劃,讓顧成去逐步實施,想來,這個未來很可能不會再出現了。
但朱棣依舊想要知道,大明在薑星火所知曉的那個未來裏,是如何滅亡的。
畢竟,這是他的大明。
孟子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哪怕是另一個時空,大明滅亡的諸多因素,也一定對現在的大明有著防微杜漸的作用。
朱棣深呼吸了一下,開口道:“薑先生,那在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上,大明,是如何滅亡的?”
略微有些出乎朱棣的意料,之前在畫船上,為他免費預知未來的薑星火,此時卻並沒有爽快地答應這個要求。
相反,薑星火提出了自己的交換條件。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我不能無償告訴你,我所知道的未來。”
聽了這句話,朱棣反而笑了。
“薑先生想要什麽?”
朱棣張開有力的大手,放聲道:“朕富有四海,坐擁天下,薑先生想要什麽,盡管說來!”
“你可以給,但我不會拿。”
薑星火淡然回道:“如果我拿了你許諾的任何好處,那就違背了我的初衷,所以我不需要這世間的一切俗物。”
聞言,朱棣點頭表示理解,同時問道:“不知道薑先生到底想要什麽作為交換呢?”
“我要一個承諾。”
薑星火語氣平靜地說道:“當你聽完我所講述的這個未來,不管你認為這是在另一個時空真的可能出現的,還是我胡言亂語的,你都要答應我一個承諾。”
朱棣微微頷首:“也好,朕本來也打算拜薑先生為國師,區區一個承諾,隻要不是朕無法完成、亦或是極度違背朕的立場,朕都可以答應。”
話音落下,兩人各懷心思地沉寂了幾息。
薑星火,緩緩開口講述起了一個故事。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二百四十二年後的順天府,大明的最後一位皇帝,將在跟我們身後差不多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
頓了頓,薑星火伸手指向了身後的那棵樹。
朱棣心中一凜,大明的皇帝,竟然會淪落到自縊的田地?難道是薑星火所說的女真人,攻破了京城?
不過,雖然心中有疑惑,朱棣卻沒有插話打斷薑星火這個關於“未來”的故事。
薑星火接著說道:“這個年紀不算很大的皇帝,表麵還算光鮮的龍袍裏,滿是漿洗的發白的補丁,與襤褸到極易撕扯成布條狀的內襯,在一個老太監的伴隨下,他踉踉蹌蹌地走到了樹下,準備留下最後一份詔書,也是他的遺詔。”
朱棣看著薑星火,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似乎,大明的末代皇帝,不算是昏庸暴虐的亡國之君?
可若是如此,大明又怎麽會亡呢?為什麽不去南京以圖東山再起呢?
薑星火的話語還在繼續。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致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以發覆麵而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當朱棣聽到這份遺詔的時候,整個人,猛地愣住了剎那。
“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嗎?”朱棣喃喃道。
“怎麽會呢?朕有你這樣的子孫,朕怎麽會覺得你沒有麵目來見朕呢?”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勤儉,愛民。
大明為什麽會滅亡在這樣一位皇帝手裏?
難道真的是他所說的“薄德匪躬,上邀天罪”,真的是有所謂的天人感應?帝王德行薄弱,導致了上天降下亡國的責罰?
不,絕不可能!
朱棣親眼見證過證明萬有引力存在的扭秤實驗,清楚地知道,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麽上天責罰。
即便是薑星火這種超脫於世間凡俗,能夠穿越於曆史長河之中的謫仙人,對於整個世界的命運,能起到的作用,依舊極為有限。
否則,薑星火恐怕早在前幾世,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決不會等到現在,需要跟自己攜手,去做成這件事。
這就說明,即便是有可能存在於朱棣無法理解的彼處的仙人,也不會因為凡間帝王失德而降下什麽所謂的天罰。
所以大明的滅亡,絕對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
朱棣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句話,“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
虜,指的肯定是異族。
而逆賊,則一定是大明的反賊。
“難道大明其實並不是由女真人滅亡的?”
朱棣霍然抬頭,向著薑星火問道。
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
“大明是由李自成所率領的起義軍滅亡的,但從根本上來說,也不是由起義軍滅亡的。”
朱棣威嚴的目光中,難得地露出了一抹哀傷的神色。
一世英雄,卻無力護佑大明在漫長歲月的侵蝕下,走向那個最終的結局。
哪怕隻是聽到那個有可能的結局,也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悲傷。
朱棣輕聲說道:“薑先生,說與朕聽聽吧。”
薑星火的雙手覆在膝蓋上,不知不覺間,已然不自覺地抓緊到青筋畢露。
薑星火以一種朱棣從未聽過的語調,慢慢地講述著這個遙遠而又分外真實的故事。
“大明末代皇帝登基之時,小冰河期已達頂峰。”
“崇禎元年,陝西大旱。”
“父棄其子,夫鬻其妻,以換一口飽食。”
“然,糧食漸盡,民眾不得已掘草根、采山間蓬草以食。”
“可惜沒過多久,樹皮草根略盡,又采山中白石以充饑。”
聽到這裏,哪怕如朱棣這般鐵石心腸,也不由地下意識揉了揉眼角,複又聽下去。
薑星火平淡的話語中,有著藏不住的悲戚。
“民眾有不甘於食石而死者,開始相聚為盜匪,於是稍有積蓄之民遂為其所劫,見官府不能禁止,劫掠開始大肆擴張。”
“官府礙於上級命令,派兵捕捉盜匪,盜匪遂裹挾饑民形成流寇。”
“隨後十餘年,流寇縱橫陝甘、山西、河南、湖廣、四川,官軍剿之不盡,流寇越剿越多,於是天下糜爛,眾多流寇壯大,李自成,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支。”
朱棣眉頭緊皺地問道:“為何不能減免賦稅,賑濟災民?”
“嗬。”
薑星火發出了一聲意義不明的嗤笑。
“減了賦稅,遼餉從誰身上出?沒了遼餉,關外的女真人怎麽辦?哦對了,不止是遼餉,為了剿滅流寇,還得向大明的自耕農身上加派剿餉光有餉銀沒用,還得練兵吧?還得再加派一個練餉。”
“荒唐!”
朱棣勃然變色,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椅子扶手上,登時便拍得木屑四濺。
“區區女真,哪用得了什麽遼餉?”
薑星火反而正色道:“女真入關,犯下累累暴行,罄竹難書,薑某深恨之,可正所謂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女真人的攝政王,有一句話說的不假。”
“哼。”
朱棣龍威加於海內,女真人在他眼裏不過是螻蟻一般的存在,輕易便能抹去,自是不屑於主動去聽後世女真人的攝政王說了什麽。
“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複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複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遠者二十餘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朱棣一言不發,隻是拳頭深深地攏在了袖中,悶聲問道。
“那女真人,又是如何坐大的?”
薑星火沒有直接回答朱棣的問題,反而微微抬起下巴,示意朱棣回頭看看身後的密室。
朱棣瞟了一眼。
薑星火問道:“是從何時在這裏聽課的?”
朱棣也不尷尬,幹脆答道:“削藩。”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本不該出現的事物而這些,現在都已經出現在了大明的土地上。”
聆聽著薑星火的話語,朱棣的心頭,湧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佛經有雲,一剎那者為一念。
就在這一念一剎那之際,朱棣想了很多很多.有很多問題,朱棣想向薑星火發問。
畢竟,當真正知道“未來”的謫仙人坐在麵前時,沒有人會抗拒這種知曉命運的可能。
這種源自於生命內心深處的渴望,根本無法磨滅。
就如同,幾乎所有人都渴望回到從前改變自己某一時刻的命運一樣。
同樣,所有人也都會渴望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麽。
雖然心中很清楚,一旦知道了這個有可能發生的“未來”後,一切人生的意義,都會短暫地變得索然無味。
而最後,朱棣還是在個人和大明的未來之間,選擇了先詢問後者。
畢竟,自己的未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朱棣還是能大概猜到的,隻是具體的事情,拿捏不準。
而大明的未來,時間跨度更長,變數更多,根本不是他個人所能猜測的。
之前朱棣從薑星火這裏,也僅僅是知曉了,未來女真人會再次統治華夏,第二次建立女真人的王朝。
但眼下,朱棣已經製定好了一整套抹殺女真的計劃,讓顧成去逐步實施,想來,這個未來很可能不會再出現了。
但朱棣依舊想要知道,大明在薑星火所知曉的那個未來裏,是如何滅亡的。
畢竟,這是他的大明。
孟子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哪怕是另一個時空,大明滅亡的諸多因素,也一定對現在的大明有著防微杜漸的作用。
朱棣深呼吸了一下,開口道:“薑先生,那在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上,大明,是如何滅亡的?”
略微有些出乎朱棣的意料,之前在畫船上,為他免費預知未來的薑星火,此時卻並沒有爽快地答應這個要求。
相反,薑星火提出了自己的交換條件。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我不能無償告訴你,我所知道的未來。”
聽了這句話,朱棣反而笑了。
“薑先生想要什麽?”
朱棣張開有力的大手,放聲道:“朕富有四海,坐擁天下,薑先生想要什麽,盡管說來!”
“你可以給,但我不會拿。”
薑星火淡然回道:“如果我拿了你許諾的任何好處,那就違背了我的初衷,所以我不需要這世間的一切俗物。”
聞言,朱棣點頭表示理解,同時問道:“不知道薑先生到底想要什麽作為交換呢?”
“我要一個承諾。”
薑星火語氣平靜地說道:“當你聽完我所講述的這個未來,不管你認為這是在另一個時空真的可能出現的,還是我胡言亂語的,你都要答應我一個承諾。”
朱棣微微頷首:“也好,朕本來也打算拜薑先生為國師,區區一個承諾,隻要不是朕無法完成、亦或是極度違背朕的立場,朕都可以答應。”
話音落下,兩人各懷心思地沉寂了幾息。
薑星火,緩緩開口講述起了一個故事。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二百四十二年後的順天府,大明的最後一位皇帝,將在跟我們身後差不多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
頓了頓,薑星火伸手指向了身後的那棵樹。
朱棣心中一凜,大明的皇帝,竟然會淪落到自縊的田地?難道是薑星火所說的女真人,攻破了京城?
不過,雖然心中有疑惑,朱棣卻沒有插話打斷薑星火這個關於“未來”的故事。
薑星火接著說道:“這個年紀不算很大的皇帝,表麵還算光鮮的龍袍裏,滿是漿洗的發白的補丁,與襤褸到極易撕扯成布條狀的內襯,在一個老太監的伴隨下,他踉踉蹌蹌地走到了樹下,準備留下最後一份詔書,也是他的遺詔。”
朱棣看著薑星火,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似乎,大明的末代皇帝,不算是昏庸暴虐的亡國之君?
可若是如此,大明又怎麽會亡呢?為什麽不去南京以圖東山再起呢?
薑星火的話語還在繼續。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致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以發覆麵而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當朱棣聽到這份遺詔的時候,整個人,猛地愣住了剎那。
“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嗎?”朱棣喃喃道。
“怎麽會呢?朕有你這樣的子孫,朕怎麽會覺得你沒有麵目來見朕呢?”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勤儉,愛民。
大明為什麽會滅亡在這樣一位皇帝手裏?
難道真的是他所說的“薄德匪躬,上邀天罪”,真的是有所謂的天人感應?帝王德行薄弱,導致了上天降下亡國的責罰?
不,絕不可能!
朱棣親眼見證過證明萬有引力存在的扭秤實驗,清楚地知道,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麽上天責罰。
即便是薑星火這種超脫於世間凡俗,能夠穿越於曆史長河之中的謫仙人,對於整個世界的命運,能起到的作用,依舊極為有限。
否則,薑星火恐怕早在前幾世,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決不會等到現在,需要跟自己攜手,去做成這件事。
這就說明,即便是有可能存在於朱棣無法理解的彼處的仙人,也不會因為凡間帝王失德而降下什麽所謂的天罰。
所以大明的滅亡,絕對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
朱棣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句話,“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
虜,指的肯定是異族。
而逆賊,則一定是大明的反賊。
“難道大明其實並不是由女真人滅亡的?”
朱棣霍然抬頭,向著薑星火問道。
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
“大明是由李自成所率領的起義軍滅亡的,但從根本上來說,也不是由起義軍滅亡的。”
朱棣威嚴的目光中,難得地露出了一抹哀傷的神色。
一世英雄,卻無力護佑大明在漫長歲月的侵蝕下,走向那個最終的結局。
哪怕隻是聽到那個有可能的結局,也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悲傷。
朱棣輕聲說道:“薑先生,說與朕聽聽吧。”
薑星火的雙手覆在膝蓋上,不知不覺間,已然不自覺地抓緊到青筋畢露。
薑星火以一種朱棣從未聽過的語調,慢慢地講述著這個遙遠而又分外真實的故事。
“大明末代皇帝登基之時,小冰河期已達頂峰。”
“崇禎元年,陝西大旱。”
“父棄其子,夫鬻其妻,以換一口飽食。”
“然,糧食漸盡,民眾不得已掘草根、采山間蓬草以食。”
“可惜沒過多久,樹皮草根略盡,又采山中白石以充饑。”
聽到這裏,哪怕如朱棣這般鐵石心腸,也不由地下意識揉了揉眼角,複又聽下去。
薑星火平淡的話語中,有著藏不住的悲戚。
“民眾有不甘於食石而死者,開始相聚為盜匪,於是稍有積蓄之民遂為其所劫,見官府不能禁止,劫掠開始大肆擴張。”
“官府礙於上級命令,派兵捕捉盜匪,盜匪遂裹挾饑民形成流寇。”
“隨後十餘年,流寇縱橫陝甘、山西、河南、湖廣、四川,官軍剿之不盡,流寇越剿越多,於是天下糜爛,眾多流寇壯大,李自成,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支。”
朱棣眉頭緊皺地問道:“為何不能減免賦稅,賑濟災民?”
“嗬。”
薑星火發出了一聲意義不明的嗤笑。
“減了賦稅,遼餉從誰身上出?沒了遼餉,關外的女真人怎麽辦?哦對了,不止是遼餉,為了剿滅流寇,還得向大明的自耕農身上加派剿餉光有餉銀沒用,還得練兵吧?還得再加派一個練餉。”
“荒唐!”
朱棣勃然變色,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椅子扶手上,登時便拍得木屑四濺。
“區區女真,哪用得了什麽遼餉?”
薑星火反而正色道:“女真入關,犯下累累暴行,罄竹難書,薑某深恨之,可正所謂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女真人的攝政王,有一句話說的不假。”
“哼。”
朱棣龍威加於海內,女真人在他眼裏不過是螻蟻一般的存在,輕易便能抹去,自是不屑於主動去聽後世女真人的攝政王說了什麽。
“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複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複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遠者二十餘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朱棣一言不發,隻是拳頭深深地攏在了袖中,悶聲問道。
“那女真人,又是如何坐大的?”
薑星火沒有直接回答朱棣的問題,反而微微抬起下巴,示意朱棣回頭看看身後的密室。
朱棣瞟了一眼。
薑星火問道:“是從何時在這裏聽課的?”
朱棣也不尷尬,幹脆答道:“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