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變法如果不從理學上麵找到理論依據,不能做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那麽先天的輿論就處於極度劣勢。


    這種事情,無論是學貫三教的道衍,還是號稱道門碩儒的張宇初,都做不到!


    隻有一人,能擔此任。


    而“矛盾”之說甫一現世,就無異於振聾發聵的黃鍾大呂!


    任誰都知道,用矛盾來解釋太極陰陽,乃是最巧妙不過的辦法,而且矛盾一旦與運動相聯係,便如陰陽魚流轉開來。


    太極,不再是死的、靜止的!


    而是時時刻刻、每時每刻都在流轉不休!


    這就是,道啊!!!


    呼啦啦!


    一剎那間,幾乎前排大多數跪坐著的人,都心頭澄淨地朝著那青衫國師拜倒。


    “——請國師傳道!”


    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一聲。


    緊接著,更多的人都跟著高喝了起來。


    “請國師傳道!”


    “……”


    浩蕩的聲浪,如滾滾潮水,回蕩在這座古老的城池當中。


    絕大多數人此時的心情都是無比地震撼,哪怕再遲鈍的人,也知道,眼下,他們將親眼見證曆史了!


    聽著排山倒海般的呼聲,薑星火的心緒也出現了幾分激蕩。


    他勉力壓住心頭起伏,開口說道。


    “矛盾之法,其一,曰普遍性與特殊性。”


    “《易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陰一陽,所謂‘二元’,表萬物之對立性及根源之虛實相成。”


    “二元者,對立也,這便是為何我說陰陽乃是矛盾。”


    薑星火隨口講了矛盾之說來源的小故事。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講完小故事,薑星火提問道。


    “何謂矛盾之普遍性?”


    薑星火隨手指了指第三排的一個監生。


    “這位生員,你不妨來回答一下。”


    被點到的監生受寵若驚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大概便是說,矛盾乃是太極陰陽,既然天理存乎於萬事萬物,那麽太極也存在於萬事萬物,矛盾也是如此,所以具有普遍性.便是說,事事有矛盾。”


    這是程朱理學的天理觀,把太極陰陽替換成矛盾,幾乎毫無滯澀就能理解,為什麽矛盾存在於世間萬物中。


    因為天理和太極就是這麽存在於世間萬物中的。


    “你講的很不錯。”


    薑星火頷首予以認可,隨後繼續道:“不過,這隻是矛盾普遍性的第一種表現。”


    眾人聞言微微怔然,非止一種?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或者說一切事物的運動、發展過程中,這沒錯。”


    “但矛盾普遍性,還有另一種表現。”


    “那就是任何一件事物的運動、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說罷,薑星火左手舒展豎立,右手並指如槍,做矛盾狀。


    左右手互相推拉,運動不休,矛盾永無休止。


    大約明白,這些國子監的監生和教師,理解起來還是有些困難。


    “不理解沒關係,等我講完這個故事,你們結合一下,就明白什麽是普遍性裏的矛盾運動了。”


    薑星火舉了一個哲學上的小例子,幫助他們理解。


    “假如有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很久的舊船,舊船上有著大量的備用木板和部件,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隻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


    “那麽我想問,最終產生的這艘新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舊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如果不是原來的舊船,那麽在什麽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舊船了?”


    眾人,陷入了沉思。


    不久後,柴車舉起了手,剛才是郭璡暴露了,他的身份還沒暴露。


    “伱說。”


    隔得太遠,薑星火並不能看清這位隻有一麵之緣的詔獄小吏,也不曉得對方已經是自己的老學生了,隻是見有人招手,便點了他。


    柴車沉吟剎那,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緒,隨後說道:“船的航行,便是事物矛盾的運動,是太極陰陽的流轉,陰陽時時刻刻流轉,腐朽和更替的矛盾也在不斷發生,船的部件替換過程,就是二生三的過程,一個嶄新的船,會在舊的船上誕生,其中的根源,便是矛盾。”


    柳樹下,宋禮的身邊,出現了一個身影,不自覺地停住了腳步。


    “榮國公?”宋禮回頭道。


    “噓。”


    姚廣孝罕見地露出了不耐的神色,他跟宋禮一同站在樹下,靜靜地聽著。


    跟宋禮不同,姚廣孝對薑星火的講道,理解的更加深刻。


    因為這一個破解理學的“撒手鐧”,便是在敬亭山下,他與薑星火一同探討.或者說姚廣孝提供理學知識,薑星火想對策,研究出來的。


    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矛盾運動。


    變法維新,是不是在大明這艘舊船上縫縫補補,拿新的木板,堵上腐朽的窟窿?


    那麽是不是說,長此以往,大明,也會在不知不覺的矛盾運動中,成為一艘新船?


    事實上,這才是薑星火提出此番破解理學無法解決的“二生三”之法的意義所在。


    還是那句話,既然六經能注我,我薑星火為何不能反過來注六經?


    天下屠龍至理,盡在我胸腹之中,隨口一吐,便是橫壓當世,摧枯拉朽!


    同時,更深更深的一層含義,也是目前隻有姚廣孝和薑星火所探討的。


    那便是即將孵化出來的邪龍,該如何控製?


    邪龍,也是矛盾運動的產物,而且是必不可少,無法繞過的產物。


    變法固然重要,但如何控製邪龍,不讓其為禍人間,其實才是薑星火和他最為在意的事情。


    姚廣孝思慮之時,柴車這邊繼續道:“至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下暫時沒想出來。”


    薑星火頷首示意他可以坐下了。


    隨後,緩緩說道。


    “答案並不困難,對於最終產生的新船,既是舊船,也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在矛盾產生的第一個瞬間,不是木板被縫補上的時刻,而是更往前的,舊船下水木板開始腐朽的那一個瞬間,舊船就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舊船了,因為矛盾的運動已經產生了。”


    “而矛盾特殊性,其實你們早就知道了,理一分殊。”


    聞言,眾人都有些恍然之感。


    “多謝國師解惑!”


    “國師之才,當真曠絕古今!”


    “國師,您的才華足以媲美聖賢!”


    不知不覺間,眾人的態度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他們已經初步明悟了天理-太極-陰陽-矛盾的推導關係,明白了天理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所以矛盾存在於所有事物之中,而正是矛盾的運動,讓太極陰陽流轉,天理存乎世間。


    這從根本上解決了理學趨於靜態地看待天理的觀點。


    也就是傳統的“天不變,道亦不變”。


    嗯,其實此刻已經有聰明人想到,既然矛盾是運動的,陰陽流傳,天在變,道在變,那麽變法,從法理上,依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些能想透這一層的聰明人,看向薑星火的眼神,絕不乏畏懼與駭然。


    這位國師,三言兩語,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就把變法的理論根基,牢牢紮下!


    而隨著今夜講道結果必然的大規模擴散,變法的地基,就算是打牢了!


    可誰還記得,他們明明是來聲討薑星火,反對變法的啊!


    如此手段,當真是匪夷所思!


    眾人紛紛發表感慨,望著眼前這個青衫國師,眼中露出崇敬之色。


    剛才那番話語,他們雖然有人聽不懂其中奧秘。


    但那種深沉博大的意味,卻令所有人震撼,敬佩!


    尤其是,對於這些士紳階層出身的監生而言,更是如此!


    天理之道,豈是一日之功?


    但偏偏,眼前這個青衫國師,竟然隻用短短一盞茶的時間,就闡述了聖人之道的精髓。


    這樣的講道,簡直駭人聽聞。


    甚至,還能夠給予他們啟迪,使得他們對於天理之道,有了新的領會。


    這樣的人,怎麽可能不值得尊重?


    “諸君謬讚。”


    薑星火擺了擺手,淡淡地說道。


    “接下來,要說的便是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