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中的寶刀,朱高煦有些戀戀不舍地交給了父皇。


    這把刀,就是那次薑星火陰差陽錯被動越獄後,朱棣前來詔獄時見朱高煦配的那把刀。


    酒酣耳熱的武夫們自覺地停了下來,紛紛看向永樂帝。


    “鏘~”


    朱棣拔出了這把暗金色的長刀,上麵布滿了微小的劃痕,顯然是上過戰場的,並不是什麽觀賞品。


    “朕曾答應過國師,賜其尚方寶劍。”


    朱棣沉聲道:“不過想來尋常寶劍並無特殊含義,今日國師以一人之力,平息了數千監生鬧出的亂子,朕便將此刀賜予國師。”


    在謹身殿的宮燈下,暗金色的長刀閃爍著攝人的寒芒。


    不乏有見識的洪武勳貴,認出了這把刀的來曆。


    “這是徐達大將軍的佩刀!”


    “聽說是由名匠,以萬年隕鐵鍛造出來的,吹毛斷發,鋒銳無匹!”


    朱棣收刀回鞘,將其放在了薑星火的身前。


    “國師持此刀,主持變法維新,若無法請示,四品之下官吏,皆可先斬後奏!”


    此言一出,勳貴們不由地有些心頭震撼。


    尚方寶劍也好,尚方寶刀也罷,都是老說法,據《前漢書朱雲傳》載,朱雲上書皇帝就曾說‘願賜臣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


    在明代,劉伯溫也曾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贓,作為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持此劍如皇帝親臨,有先斬後奏之特權,當然先斬後奏也必須按法行事,不能胡來。


    但在此之前,斬殺的線,可從來沒到過四品這麽高!


    須知道,一品和從一品便是三公三孤這一級別,基本不是常設的。


    二品和從二品便是尚書、都指揮使、布政使等等,基本都是中樞六部或者地方三司的一把手。


    三品和從三品,則是侍郎和寺卿們.四品和從四品,是少卿和地方三司的二把手。


    換句話說,薑星火拿著這把刀,擁有名義上斬殺除了中樞六部九卿、地方三司的一二手這種高官以外,幾乎所有文官的權力!


    這種權力,簡直稱得上有明以來未曾有也!


    不過能讓這些武臣勳貴們安心的是,由於老朱比較照拂,開國定的規矩,公侯伯和駙馬都尉都是超品,尚方寶刀砍不到他們的腦袋上。


    所以,他們在最初的震撼後,反而幸災樂禍了起來。


    畢竟不管是立場不支持也不反對變法的靖難勳貴,還是現在立場普遍有些傾向於變法的洪武開國勳貴的二三代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文官。


    薑星火看著眼前的尚方寶刀,知道這其實是朱棣對於今夜他順利處置國子監監生鬧事的一種獎勵,也是當著這麽多勳貴武臣的麵,對變法某種信任、支持的宣示。


    所以薑星火也不再矯情,雙手接過尚方寶刀。


    “謝陛下!”


    把尚方寶刀交予薑星火後,朱棣卻沒有回到他的龍椅上,反而繼續宣布道。


    “朕有意恢複宋代武學製度,成立大明皇家軍官學校。”


    眾勳貴們精神一振,重頭戲來了。


    這是跟他們這些武臣直接利益相關的事情,就跟科舉取士是天子門生一樣,稍有敏感度的人都能想到,如果永樂帝建立這個所謂的“大明皇家軍官學校”,那麽這個軍校裏培養出的軍官,會不會是傳的沸沸揚揚的“三大營軍改方案”裏的中堅力量?


    這可就不止之前站錯隊的洪武開國勳貴們想重新上車了,就連靖難勳貴們,對於這種涉及到軍權分配的事情,也眼熱的很。


    “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為淇國公丘福,統籌軍校籌備建設的事務。”


    這個人選,並沒有太過出乎眾勳貴們的意料,畢竟丘福的年紀和資曆都擺在這,在這種要害職位上,永樂帝又必然要用自己人,靖難勳貴裏現在就三個在世的國公,偏向文臣的榮國公姚廣孝還要主持變法維新,武臣中淇國公丘福本就是最佳人選。


    “副校長,為國師薑星火,主持安排具體教學事務。”


    聽到這個安排,很多勳貴,不由地將目光落在了薑星火的身上。


    之前的吹捧,多是禮節性的、說給朱棣聽得,畢竟大明開國三十多年了,這些貴族化的洪武開國勳貴們,都培養成了深諳各種規則的人精,譬如錦上添花,譬如投上所好。


    國師主導變法,不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不反對;有助於擴大他們的利益,他們會看情況支持.但也僅此而已了。


    然而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副校長,可就是實權職位了,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子孫輩這些還在熬資曆的中級軍官的前途命運。


    這就值得這些勳貴,真的花些心思,好好巴結一番這位國師大人了。


    不過,朱棣今晚的新花樣顯然還沒完。


    “另外,鑒於奉天靖難時,火器在戰場中發揮的作用,朕決意在大明皇家軍官學校中,開設火器相關科目.純火器化的稅卒衛會隨大明皇家軍官學校一同訓練,火銃兵指揮,火炮兵指揮,以及附屬的課程,都由國師統一安排。”


    一石激起千層浪,勳貴武臣們議論紛紛了起來。


    畢竟在大明這個時代,軍隊的各兵種之間也是存在鄙視鏈的。


    騎兵部隊瞧不起步兵部隊,步兵部隊瞧不起火器部隊。


    朱棣最後說道:“大明皇家軍官學校與稅卒衛的場地,統一選在燕子磯,從明日起,五軍都督府便撥款開始修建,從速從優!”


    第304章 飯否


    燕子磯頭,江天一色。


    不知多少艘鼓滿了風帆的船隻,在春日的光影裏劃過這片水域,帶起陣陣浪花。


    一個人影出現在這座垂直程度極為陡峭的崖壁上,他身形修長而勻稱,腰背挺直,隻是眉眼間多了幾分思慮,正是前來考察地形的薑星火。


    嚴格地來說,這地方他不止來過一次。


    燕子磯位於幕府山之東,觀音門以南,幕府山如同玉帶一般,橫亙在南京城牆和長江之間,是控衛南京的防禦要點,幾乎是一座天然的城牆,每遇戰事,定為兵家必爭之地。


    去年李景隆大將軍就是親自指揮南軍,撤出了依托幕府山防禦的外城郭守軍,讓燕軍順利抵達內城郭的金川門入城。


    而在此之前的一年,薑星火在秦淮河遊覽到窮極無聊之時,也曾換換地方、換個心情,登臨此地觀賞江景。


    時移世易,當年的“小柳永”一躍成為了真正的青衫卿相,卻是多了幾分真切的感懷。


    薑星火伸手從荒草間扒拉了兩處斷壁殘垣,零零散散的白色石頭從倔強的蒿草間探出頭來,卻不知是否是當年的白石壘。


    “地古江山壯,當年古戰場。來尋舊石壘,城跡已荒涼。”


    搖了搖頭,薑星火看向遠方的景物。


    從這裏可以俯瞰整個燕子磯北的長江航段,山腳有個天然的渡口,被當成了俗稱的燕子磯碼頭。


    至於更遙遠的事情,在他第六世的時候,這裏曾經是除了下關碼頭以外,南京最為繁華的碼頭,航運價值毋庸置疑。


    在這裏,他曾親手送別了自己搭檔,也是記憶裏的最後一麵。


    而可以預見的是,此時此地,隨著大明皇家軍官學校在燕子磯山頭和周邊地區校區的建立,這裏將迅速地繁華起來。


    為士卒和軍官們提供日用品、出行、飲食、縫補漿洗等各種服務的商人和百姓們,很快就會依托軍校和稅卒衛的軍營,建立起一個服務範圍廣泛的小鎮。


    畢竟按照明軍正規編製,一個衛有五千六百人,足足五個千戶所,再加上大明皇家軍官軍校的軍官們,規模不會比國子監差多少。


    “站住!”


    這時候,山中忽然傳來了呼喝聲,繼而出現了兵刃出鞘的聲音,


    “怎麽回事?”


    薑星火回頭望去,卻隻見叢林莽莽,看不到具體情況。


    山中是留有幾名護衛的。


    十幾名護衛甲士跟在薑星火的身後,這都是經過朱棣同意,朱高煦抽調本部親衛,派來保護他安全的。


    這些甲士,全都是出身燕軍重甲騎兵部隊,乃是一等一的天下精銳。


    弓馬嫻熟,長兵短刃無所不精,如今就算是步卒狀態,個個也都能以一當十。


    領頭的校尉,便是在上最後一課時,在詔獄裏薑星火見到的那名玄甲校尉,名叫王斌,朱高煦的鐵杆心腹,能跟著一起造反的那種。


    “國師且稍後,在下這就去看看。”王斌抱拳道,神色冷峻。


    “且同去吧,在這待著也沒用。”


    薑星火的提議其實沒什麽問題,在這種懸崖絕壁上待著,不如集中力量一同下去看看,不然真有衝突,反而會因為分兵保護他而形成戰術被動。


    看著按住了腰間尚方寶刀的國師,王斌點了點頭,這樣最好。


    “從國師拿刀的姿勢來看,倒也不像是完全不通武藝之人,反而是有些戰場搏殺經驗樣子。”王斌心頭暗自揣度道。


    不過能被朱高煦派來保護薑星火,此人儼然是個悶得住話的,率領一眾甲士向聲音發出的地方,以戰鬥隊形撲去。


    幾名甲士解下了背上的圓盾,一手持刀,一手持盾,走在最前麵。


    而裝備著長槍、長矛的,則在隊形的中間。


    由於剛才已經確認過後方絕對安全,身著輕甲的弓箭手們搭箭上弦,銳利的眼睛掃視著前方有可能出現的敵人。


    薑星火看著這些戰鬥素養極佳的職業軍人們,倒也沒什麽好擔心的,隻是忽然想到,或許戚家軍的小隊戰術,也可以適時普及一番。


    這種戰術大規模戰爭沒什麽用,但是海外殖民的時候,那可太好用了。


    配合默契的小隊,冷熱遠近搭配齊全,對付當地土著,簡直就是大炮打蚊子。


    “或許可以幫鄭和訓練一下海軍陸戰隊?”


    這個靈光一閃的念頭很快被薑星火擱置在腦後,因為轉過一處山道,就見到王斌留在山中殿後的甲士,正跟另一夥人在對峙。


    在這種南京近郊發生危險的概率,實在是不大,多半是摩擦或是誤會。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燕子磯又不是你家的,憑什麽不讓我們上?”


    “我們以後還得在這上學呢,先看看怎麽了?”


    “你們想造反嗎?睜大眼睛好好看看!”


    “你們誰的部下,竟敢阻攔我?”


    三個半大少年挎著弓刀,大聲地嚷嚷著。


    身後是一眾家丁家將,儼然是勳貴的做派。


    不過隨著薑星火的出現,以及戰術隊形完整的小隊徹底把鋒矢對準了他們,這支由勳貴家仆混編的隊伍,開始出現了慌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