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夏垂眸不語,直到樊大郎離去許久,他才慢悠悠地收回視線,繼續喝著茶。


    屏風後轉出一個身著黑色勁裝的身影。


    “此舉.”


    丁梅夏盯著茶盞中漂浮的茶葉沫,神情顯得頗為輕鬆。


    “曹鬆那邊隻要放火成功,捕頭李虎會帶隊以抓捕縱火賊的名義當場格殺,糧倉的事情,自然就無從查起了.至於刺殺國師的事情,是國師先滅了樊家滿門,樊家餘孽舍卻積蓄購了一把靖難時期流出來的軍用強弩行險複仇,這些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難道說我們保護國師不利?可國師又不是死在常州府衙裏,我們常州府上下官員布置好了三班衙役沿街保護,都出去迎接國師給國師接風洗塵,國師自己不在巡撫隊伍裏單獨跑出去出了事,難道也要怪到我們頭上嗎?”


    “道理不在永樂帝那邊,沒有無緣無故殺了所有官員陪葬的道理,否則官員就真的人人自危了,最大的可能性,不過是永樂帝震怒,把我們都撤職、降職罷了,換個地方接著撈,亦或是致仕回老家,總比被查出來誅族、砍頭、流放好得多。”


    那黑色身影遲疑片刻,又道:“可是那軍弩,如果事後查出,樊大郎跟咱們有牽連,咱們就要麵臨麻煩了。”


    他沒有說的是,雖然軍用強弩被抹去了一切痕跡,靖難四年期間,軍械也確實莫名其妙地丟了不少。


    可能用得起軍用強弩本身,就是痕跡。


    丁梅夏冷哼一聲:“麻煩?嗬,那又如何?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人家的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難不成要等死不成?”


    “再者說。”


    老人陰測測地說道:“就算沒有樊大郎這個替身,讓你們去做,殺欽差,你們白蓮教,也不是第一次幹了吧,那時候不怕,這時候在怕什麽?”


    黑色身影一怔,建文朝的時候,前來查軍糧的欽差,確實也暴斃了一個。


    “話雖如此,可薑星火畢竟是永樂帝的寵臣,據說兩人關係非比尋常,永樂帝將其視作臥龍那般人物,而且薑星火本身聽說學究天人,有通天之能或許沒有民間傳言的仙術,但絕不能當等閑人物視之。”黑色身影憂心忡忡地說道。


    “皇帝不用擔心,至於薑星火?”


    丁梅夏輕蔑一笑,毫不在意地說道,“他一介乳臭未幹的書生,連對國子監的生員都下不去手,注定是做不成事的,在常州府這個老夫經營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盤上,能翻出什麽浪花?”


    “他以為他的行蹤很隱秘無人能知?可笑,出了清涼寺,離開了那群武僧、死士、老卒的保護,他還能活著回去?”


    “可”


    “別說了。”


    丁梅夏揮手打斷他的話語,語氣冰冷地說道:“找幾個白蓮教好手,確保殺樊大郎滅口萬無一失,你照辦就是。”


    黑色身影欲言又止,可見丁梅夏態度堅決,他終究還是選擇閉嘴,告辭離去。


    直到所有人都消失,書房裏隻剩下丁梅夏一個人,他仍舊保持著端坐姿勢,目視前方,仿佛陷入了思索。


    半晌之後,老人的嘴角勾起一抹殘酷的弧度,幽幽說道:“薑星火,這一切都是你逼我的。”


    “.常州的糧帳,不是你該碰的。”


    ——————


    下午時分,從青萍泊方向過來的巡撫隊伍,堂而皇之地進了常州府城。


    禮部右侍郎兼領江南治水事的宋禮大人,身穿顯眼的緋袍,騎在大白馬上,不緊不慢走在前麵,後麵是數百名護衛軍卒和一幹衙役、差役護送著各種物資,還有相當數量抬輜重、扛箱子的民夫,浩浩蕩蕩,看起來頗為壯觀。


    這樣的陣勢,即使是在建文朝的時候,也很少見到。


    “宋侍郎,前麵就是咱們洗塵宴的地方,請您移步至東院休息片刻,再用膳。”


    常州府知府丁梅夏哪有在書房時陰沉狠辣的陰謀家模樣?


    一身破舊打滿了補丁卻漿洗幹淨的官袍穿在身上,笑眯眯地像個和藹的老頭。


    “晚上下官代表常州府做東,邀請各位同僚聚會,為宋大人接風洗塵。”


    宋禮點頭,翻身下馬,跟隨著丁梅夏往裏走去。


    “宋大人,這邊請!”


    丁梅夏指引著宋禮,走到一座小樓前,推門進去。


    房間裏收拾得極其雅致整潔,屋內的家具色澤明亮,擺設清新雅致,均是不錯的木料所製,窗戶旁掛著幾幅字畫,看起來也皆是出自名家之作,不見得很昂貴,但書寫工筆端秀精巧。


    “好地方啊!”宋禮微笑著點了點頭,讚歎道:“丁知府果真有心,這般精美別致,倒讓本官不舍得離開了。”


    “宋大人謬讚了!”丁梅夏謙虛道。


    兩人寒暄了一陣,宋禮便坐在桌子旁喝茶。


    丁梅夏吩咐仆役上酒水,給宋禮斟滿酒杯,說道:“大人,此番青萍泊之事,多虧了您,解決了農人問題。若非如此,今天這宴席恐怕就辦不成了百姓吃苦,下官心裏有愧啊!大恩不言謝,待會兒下官敬您三杯。”


    “客氣什麽?舉手之勞罷了。”宋禮淡淡說道。


    “宋大人,那些災民雖然安置妥當了,但仍有不少百姓流離失所,不知所蹤,懇請大人能夠施以援手,救濟他們一二。”


    丁梅夏突然開口說道:“下官代表全府黎庶,先謝過宋大人了!”


    宋禮眉毛輕挑,瞥了丁梅夏一眼,淡淡問道:“你可曾想過,若沒有本官,你該如何賑濟災情呢?”


    丁梅夏和藹的笑意裏,帶上了一絲詭異。


    “下官年邁愚鈍,隻能等宋大人和國師大人訓示了。”


    “哦對了,國師大人呢?下官可是沒看見呢。”


    第330章 罪證


    丁梅夏左右看了看,沒有發現國師的影子。


    “國師大人身體抱恙,今晚的洗塵宴就不參加了。”


    “聽聞國師大人有呼風喚雨之仙術,乃是活神仙一般的存在,今日難以得見,卻是遺憾萬分。”丁梅夏臉上笑容更加濃烈。


    兩人又聊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語,宋禮借故要出恭,告辭出來。


    剛出小樓,宋禮就看見了在路旁焦急等待的三個人。


    其中有兩個身影,赫然是正五品的常州府同知(知府副手)王世傑,和正七品的常州府推官(負責刑名)張玉麟。


    張玉麟是在本地蹉跎多年的官場邊緣人,按理說推官雖然有審理案件的權利,卻並沒有定罪量刑的權利,除了杖罪之外,其他所有的罪責推官說了都不算.可到了張玉麟這裏,他連杖刑都插不上話,審理案子、判定罪行可是丁梅夏掌握權柄並撈錢的主要途徑之一,輪不到他置喙。


    至於王世傑,則是宋禮舊時同僚,在洪武朝時期,宋禮曾經短暫地任職過戶部主事,那時候王世傑也在戶部任職,建文朝的時候方才外放了常州府,升了一級。


    宋禮一身緋袍何等顯眼,王世傑認識宋禮,連忙上前拱手見禮。


    “大本(宋禮字),你總算來了。”


    王世傑一臉愁雲慘霧。


    張玉麟低聲勸慰身旁另一個同僚道:“別擔心,既然宋大人答應來了,一定會幫咱們想辦法。”


    宋禮之前就與王世傑有書信往來,曉得常州府的官場是如何醃臢,自然明白對方期盼的心情,不過眼下國師還沒有拿到丁梅夏盜賣軍糧的關鍵證據,王世傑被架空的厲害,手裏也沒什麽證據,他倒也不好說什麽。


    可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該在這種丁梅夏的地盤私底下見麵的,除非有極緊迫,或是可以公開的事情,需要當麵稟報於他。


    宋禮皺起眉頭,問道:“究竟是怎麽回事?”


    張玉麟搶答道:“大人,前天夜裏下了一場暴雨,發了山洪,於塘村那邊許多村莊被淹,那天晚上,有幾百名臨時安置在山腳的災民因為睡覺醒的遲,跑得慢,被活活困死在山洪中。其餘的災民有人僥幸活了下來,有人卻還是命喪黃泉……這些天,他們一直躲在林子裏,餓了找野菜、啃樹皮,晚上凍得渾身僵硬。”


    “為什麽災民會被臨時安置在那?又為什麽要躲在林子裏?”宋禮幾乎勃然。


    三人均不敢回答,但不敢回答就是已經回答了。


    宋禮拔腿便欲返回,去尋丁梅夏,他堂堂一部侍郎,正三品的國朝大員,是不懼丁梅夏一個正四品知府的。


    “大本!”王世傑驚叫道。


    “嗯?怎麽了?”


    宋禮停住腳步,扭頭疑惑地看向王世傑。


    王世傑神色凝重,提醒道:“此地不宜久留,還是早點離開才是!”


    “你們先回去洗塵宴那裏,我稍後就到。”宋禮說完,便打算徑自離去。


    王世傑站在原地愣了愣,旋即搖頭。


    正是因為被丁梅夏架的不上不下,他才深知官場險惡。


    宋禮乃是一部侍郎、欽差治水大臣,在外巡視時,地位堪比唐宋宰輔,若在平日,那肯定是高高在上,尊崇至極。


    但這次是在常州府辦案,是丁梅夏的地盤,丁梅夏在常州府盤踞十餘載,府內通判(負責糧運、水利、屯田等),經曆(負責財務出納、文書、內務等),知事,照磨,檢校,司獄全是丁梅夏的人,隻有自己和張玉麟這大貓小貓兩三隻,根本無法與其抗衡。


    王世傑雖然知道丁梅夏有種種不法之舉,可苦於沒有證據,哪怕老同僚宋禮來了,也沒法扳倒丁梅夏這個地頭蛇,因此才勸其離開,自己也打算打點一二,從常州府轉任回南京。


    還是那句話,若丁梅夏存心遮掩不讓人看出來,根本不需要費吹灰之力。


    但張玉麟作為掌管刑名的推官,卻忽然向宋禮問道:“宋大人,國師可是傳說中那般聖人般的人物,心係天下黎庶?青萍泊樊家作為地方一霸,為禍鄉裏久矣,可是國師堅決鏟除?”


    宋禮怔了怔,回想起薑星火的種種,懇切地點了點頭。


    張玉麟聽了這個消息,似是釋然,他的手,不自覺地縮回了袖子裏。


    在袖子的夾袋中,他有一份丁梅夏的罪證,可卻始終不敢交出來,他一直在等一個,足以用這份罪證還常州府一個朗朗乾坤的人出現。


    青萍泊樊家,犯下過無數滔天罪孽,而他作為推官,明明應該審判其無數次,給百姓一個公道!


    可是,丁梅夏不許!


    王世傑看著身體微微顫抖的張玉麟,一瞬間就想到,這個平素滴酒不沾的人,在昨日聽聞青萍泊樊家被滅門的消息後,可是醉到上午都請了假未來點卯。


    念及此處,王世傑不由地也有些觸動。


    “國師大人何在?”


    ——————


    國師大人忙著談生意呢。


    “這兩萬石的稻米,我待會兒自會去驗,不過價錢嘛.畢竟從常州府可以走京杭運河入長江,可溯江而上到蕪湖,青弋江也好,句溪也罷,總該是要纖夫和民夫的,每石的價格,再降八十文。”


    薑星火自然是半個銅板都不打算給對方付,所為的不過是探查清楚丁梅夏等常州府官員,盜賣常平倉存糧以及備倭軍軍糧的事實。


    但既然扮演的是商人,總得在商言商,否則憑白惹人起疑。


    陳掌櫃亦是貌似誠懇地答道:“您有您的難處,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這年頭糧食就是命,眼下糧價還在漲,一天一個樣,咱們這交易的量大,酌情便宜,最多也就便宜五十文每石。”


    從官倉裏盜糧,怕壓根就是無本買賣.


    薑星火心中冷哼了一聲。


    若非是自己知曉其中關隘,恐怕還真被他這般誠懇的模樣打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