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衝進去了!”
身旁張安世的驚呼,打斷了薑星火的思緒,他抬頭看向遠處兩軍尚在拚死搏殺的戰場上。
——————
“轟隆隆隆隆——”
從徒步牽馬到上馬小碎步踱步,再到慢跑,再到加速,再到全速衝擊。
明軍高頭大馬的每一次踏步的聲音落在叛軍眾人耳朵內,仿佛都像是在震蕩自己的靈魂!
沉悶的馬蹄鐵踏步聲伴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讓白蓮教叛軍頓覺自己被一座山給砸了一般,明軍重甲騎兵部隊那股恐怖而又強烈的衝鋒氣勢,瞬間將白蓮教的士氣壓製了下去,剛剛聚起來的反攻勢頭,也如同冰雪遇到了烈陽般消融殆盡。
然而與白蓮教叛軍相反,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聽著一聲聲嘹亮的牛角號聲和鎧甲摩擦發出的脆響,明軍右翼的將士們,頓時激動了起來。
“兄弟們,是二皇子殿下帶著具裝甲騎來支援咱們了!殺光這幫叛賊!”
一名百戶忍不住大吼出聲,周圍的其它將士們,也是熱血沸騰。
“殺——!”
“殺——!”
霎時間,整個戰場響起了震撼天際的喊殺聲,明軍右翼的將士們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竟靠著銃刀方陣再度壓製住了叛軍!
明軍的重甲騎兵部隊,在朱高煦的帶領下,如同天邊劃過的流星,以摧枯拉朽之勢衝擊著白蓮教叛軍的騎兵。
這種由明軍最精銳的騎兵組成的重裝機動力量,在騎戰技術、陣型配合等方麵,遠超普通騎兵,它能夠快速奔馳並且在行動間產生巨大的動能,他們就像野獸般咆哮著向前衝鋒!
他們在過去有很多個名字:鐵鷂子、鐵浮屠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坦克”,也是靖難之役時燕軍“騎兵為王”戰術理念下的終極撒手鐧。
在這個火器方興未艾的年代,具裝甲騎這個陸地之王,依舊沒有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他們依舊主宰著戰場。
他們除了強悍的衝擊能力,最大的優點便是那防護性極強,用鋼板和皮革覆蓋了騎士和戰馬全身的甲冑,這讓他們擁有了無與倫比的防禦屬性。
此外,重甲騎兵的騎士雖然都穿著沉重厚實的甲冑、戴著兜鍪,但是沒關係,這並不太影響他們的機動性,因為在關節處他們的甲冑都有特製的處理,而且下肢也有裙甲的防護,他們依舊可以在馬背上相對靈活地轉動、揮舞著刀槍。
他們如同鋼鐵洪流般向著敵人發動了衝鋒,馬蹄飛揚、塵土彌漫,戰場上隻剩下了一片紅色的身影。
這群甲騎皆手持馬槊、大刀,兵器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奪目的寒芒!
伴隨著驚心動魄的吶喊,數百鐵騎如狼似虎的瘋狂突進著,速度快到幾乎隻能看到殘影,他們能看到的隻有從麵甲狹長的眼眸窟窿中透出眼前敵人的身影,他們能聽到的隻有耳畔傳來呼嘯的風聲。
大地在朱高煦的視野裏急速地後退著,朱高煦握緊了手中的馬槊,目光死死地盯著白蓮教叛軍騎兵的那名日本武士首領。
小笠原亦是勉力調整了隊形,舉起了手中的長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心下卻是無奈至極由於他已經在明軍右翼的陣型裏掠過了一個來回,一開始積攢的動能已然衰竭,哪怕他們是輕騎,可沒有起來速度,載具又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時候逃跑,必定會被明軍重騎追上從背後砍殺殆盡,所以也隻好用遊曳騷擾,不剛正麵的辦法來迎戰。
然而這樣的做法卻十分吃虧,畢竟他們的速度比不過明軍,明軍重騎又是衝著他們來的,不是說他們想遊曳就可以遊曳,一旦雙方距離近了,就算想躲避也難了。
小笠原咬牙切齒地想著,希望明軍的騎兵沒有想象中那麽強悍,那樣的話就算必須要對衝一波,拚命一搏還是能殺出重圍的。
就在他暗自思忖之時,對麵的明軍已經越來越近了,他甚至已經能看清楚明軍騎兵的盔甲,還有掛在馬脖子上的大紅綢帶。
“殺!”
當朱高煦徹底鎖定小笠原之時,登時一聲暴喝,策馬直朝著對方衝了過去。
小笠原亦也看到了朱高煦,雖然明軍重騎的甲冑是一樣的,可朱高煦的身材和他胯下的汗血寶馬,卻還是顯眼的很,眼見自己被明軍大將盯上,心裏頓時大叫糟糕,立刻指揮麾下的騎兵,向著兩側散開,準備盡可能地避免正麵遭受明軍騎兵的衝撞。
可還是那句話,在載具的巨大差異麵前,明軍的重騎起了速度,衝的比他們這些由矮腳馬和騾子組成的“騎兵”還要快,根本就是逃無可逃,隻能硬著頭皮迎上。
“板載——”
小笠原吶喊著衝向朱高煦。
可讓他絕望的,他隻能看到朱高煦戰馬的脖子。
汗血寶馬的馬蹄狠狠踩在地麵,濺起泥漿與煙塵,朱高煦的臉上滿是冷漠與決絕之色,雙眼直勾勾地凝視著前方數十步外的對手。
朱高煦胯下坐騎猛地提速,右臂掄起手中的長槊,狠狠刺向了敵騎首領的胸膛。
小笠原試圖招架,可僅僅是兵刃交接的一瞬間,小笠原就被朱高煦恐怖至極的力量打的直接從戰馬上極為誇張的倒飛了出去!
“噗嗤——!”
隨後,朱高煦的長槊在半空中捅穿了他的腰腹,又像是丟垃圾一樣,信手扔擲了出去,砸倒了兩名敵騎。
小笠原甚至連慘叫聲都發不出來,便墜落馬下,鮮血濺射得滿地都是,染紅了草坪和泥土,屍體摔在地上抽搐了幾下,漸漸失去了知覺。
朱高煦不屑地冷哼了一聲:“土雞瓦狗爾。”
隨後,便繼續率領四個百戶的明軍重騎繼續衝鋒。
明軍重甲騎兵不僅防禦能力無與倫比,殺傷力更是堪稱驚人,他們猶如猛虎撲入了羊群,一路橫掃而過,無情地收割著叛軍騎兵的生命!
這些叛軍騎兵根本抵擋不住這種碾壓式的衝鋒,許多騎兵甚至來不及拔刀,就倒在了馬蹄下!
明軍的重甲騎兵在戰場上縱橫睥睨,他們所過之處留下了一條血色的線路,叛軍騎兵則成排成排地倒伏下去。
“啊呀——!”
“砰——!”
“嘭嘭嘭嘭嘭嘭.!”
叛軍騎兵慘叫著紛紛墜落下來,後麵的馬匹四蹄翻滾著,踐踏在敵軍屍體上,往往一踩就是一個血窟窿,連帶著胸腔一起凹陷進去。
眨眼間,白蓮教叛軍這支規模不大的騎兵,就被明軍重甲騎兵斬殺殆盡,隻有幾個運氣好的,狼狽逃回了白蓮教的陣型中。
明軍重甲騎兵跟西夏“鐵鷂子”、金國“鐵浮屠”不同的是,宋元以來軍事理念的變化,尤其是蒙古人的軍事革新,讓重騎兵和輕騎兵的界限不再那麽明顯,當下的明軍重甲騎兵,無論是人還是馬,部分地方是以棉甲和皮甲來代替鋼製紮甲的.因此,在尚有餘力且不需要掉頭的情況下,明軍重甲騎兵還可以做到勢頭稍緩的二次衝鋒,雖然這種二次衝鋒很有可能讓他們陷入到敵軍步兵的人海之中,如陷泥沼一般無法自拔,但朱高煦還是選擇這麽做了。
隻見朱高煦率部擊潰敵軍騎兵後,沒有絲毫停留,他勒住韁繩,控製著胯下駿馬緩慢地轉了小彎,接著一抖韁繩,再度加速朝前衝去!
他身後的明軍騎兵們跟著疾馳,猶若一條黑色洪流一樣,勢要將白蓮教叛軍徹底碾碎!
他們有著默契配合和嫻熟的技戰術,隻管跟著主將的指令衝鋒陷陣,把敵人撕碎,砍斷、踩爛!
在馬蹄踐踏地麵發出“砰”“砰”的悶響時,每個明軍重騎都會揮動起長矛和大刀,狠命撞擊白蓮教叛軍的人牆,在他們凶狠撲來之際,白蓮教的叛軍也隻好拚盡全力抵抗。
“砰——嘭——”
明軍重騎的馬槊如同驚雷般戳過來,一杆杆馬槊捅破白蓮教叛軍士卒的胸膛!
“噗噗噗!”
明軍重騎們揮舞著馬槊、長矛與大刀,如煉獄中爬出的惡鬼般橫掃四周,將敵人的腦袋切成兩片!
他們不僅凶殘暴虐,還非常善於使用長杆武器,他們不需要任何輔助兵種,也不必擔心被敵人圍毆,他們就這麽衝到人堆裏,奮勇廝殺、所向睥睨!
明軍重騎們的刀槍砍在極度缺乏甲冑的白蓮教士卒身上,敵人根本無法抵擋,挨到就死,一時間血花四濺,慘叫連連!
整個明軍重騎的衝鋒陣列中,除了馬蹄聲外就是金屬碰撞的聲音,鮮血噴湧、斷肢飛舞,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
明軍重騎策馬衝殺越陷越深,卻依舊無所畏懼,失去主武器後便揮起刀、劍、骨朵繼續殺戮,在混亂的戰場裏,竟是無人能擋!
而對於白蓮教叛軍的步卒來說,這簡直就是噩夢,無處閃避!
在他們凶狠撲來之際,就好比一座移動的鋼鐵城池,又像是一群從地獄裏爬回來的惡鬼,叛軍中很多人被嚇得魂飛魄散。
他們雖然知道明軍非常強大、非常難對付,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卻沒想到對方的重甲騎兵竟如此厲害。
在他們凶狠撲來之際,白蓮教叛軍的弓弩箭矢紛紛向他們傾瀉。
但是,明軍重甲騎兵卻幾乎絲毫無損,他們身披厚重的甲冑,弓箭根本不足以對他們構成威脅,哪怕表麵射成了刺蝟,內裏卻依舊毫發無損,他們甚至在馬背上彎曲了膝蓋和腰胯,繼續像是屠夫一樣收割著白蓮教叛軍的性命。
這些悍勇的鐵疙瘩,根本不怕傷痛,就連受傷了掉下馬來也依舊不畏懼死亡,極個別的騎士哪怕是倒在地上受甲冑所累起不來身,隻要敵人無法攻擊到他們的眼窩、腋下,便依舊可以抽出腰刀嗷嚎猛攻!
這樣的戰鬥意誌,令這些白蓮教叛軍感到無比震撼!
在重騎兵的協助下,明軍的攻擊節奏瞬間就加快了,右翼的銃刀陣線猶如洪流一般滾滾而去。
而作為明軍最後的預備隊,那八百火銃手組成的方陣,則繼續保持著嚴格的隊形,跟著朱高煦重騎兵的前進軌跡向前小步行進。
同時,他們身後,炮管打的滾燙的青銅野戰炮炮群,也被騾馬牽引著跟著移動。
明軍重騎固然勢不可擋,但畢竟隻有四個百戶的兵力,一旦陷入敵軍上萬人的大陣裏太久,還是會被逐步包圍殲滅。
在將領的指揮下,八百火銃手和野戰炮群將與右翼友軍匯合,組成一個足夠強力的右翼鐵拳,作為勝負手,徹底砸碎白蓮教叛軍的陣型!
在他們的眼裏,隻有白蓮教那皮薄餡大的中軍,才是真正決定這場戰爭勝負關鍵的地方。
——————
“攔住他們!不要讓他們衝過來!”
一名白蓮教的長老看清楚了狀況之後,立刻高聲下令道。
白蓮教沒有熱氣球,也來不及搭土台、木台之類的設施用來觀戰指揮,混亂的戰場上,他們僅僅能在較遠的後方,藉助戰馬的高度來觀察、指揮.雖然指揮了也不見得真能落實到位。
這便是草台班子的弊端了,若是正經的兩國交兵,沒有上述這些東西,也有用於野戰指揮的移動高台。
但眼下,白蓮教的決策層,能及時獲得的戰場信息和感知的戰場態勢,無疑是有限的。
他們看不到後麵明軍即將被加強的右翼,眼前的事情就足夠讓他們焦頭爛額得了。
雖說白蓮教剛才在明軍右翼已經占據了短暫優勢,可眼下卻是局勢扭轉了,這也倒罷了,還能勉力僵持一些,可若是任由明軍重騎殺到他們的中軍,那情況肯定就要徹底不可逆了。
“怎麽辦?”
看到明軍右翼開始大反攻的情景,白天宇焦躁的心,不禁沉了下來。
老頭子這時候心情糟糕透了,是隨時可能拿人開刀的,自然不會有失敗主義謀士跳出來等著被刀,都是撿白天宇愛聽的好話來說。
“教主,隻要您坐鎮中軍,僵持下去我相信明軍肯定無法把我軍怎麽樣,而且算算時間,張龍那邊的船隊,應該也該攻擊明軍水寨了,隻要拖住當麵的明軍,我們前後夾擊,就等於贏了這場仗了!”
旁邊的人也是連忙建議道:“想要取勝不難,但我們必須先解決了那群明軍重騎!”
白天宇畢竟是老江湖,在短暫的失措之後,便很快恢複了冷靜,並迅速地下達了指示。
“好!就按你說的去辦!”
白天宇深吸了口氣道:“給我盯死明軍重騎,千萬不要讓他們突破過來,另外,調動最後的三千兵力,堵住陣線缺口,務求不讓明軍完成對我們的左右夾擊,爭取等到張龍所部的到來!”
“遵命。”
手下點點頭,剛想離開時又停了下來,說道:“對了,教主您看,是否要把營寨裏剩下看押百姓的軍隊也調過來?”
“不必了,現在援軍趕過來還需要時間,就算支持,也未必能來得及。”
白天宇搖搖頭道:“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住這批明軍等待水路方向的轉機了。”
“嗯,屬下明白了!”
話雖如此,但是白天宇的眉毛仍然皺著,顯然他也意識到,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張龍為什麽遲遲還不來?!
身旁張安世的驚呼,打斷了薑星火的思緒,他抬頭看向遠處兩軍尚在拚死搏殺的戰場上。
——————
“轟隆隆隆隆——”
從徒步牽馬到上馬小碎步踱步,再到慢跑,再到加速,再到全速衝擊。
明軍高頭大馬的每一次踏步的聲音落在叛軍眾人耳朵內,仿佛都像是在震蕩自己的靈魂!
沉悶的馬蹄鐵踏步聲伴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讓白蓮教叛軍頓覺自己被一座山給砸了一般,明軍重甲騎兵部隊那股恐怖而又強烈的衝鋒氣勢,瞬間將白蓮教的士氣壓製了下去,剛剛聚起來的反攻勢頭,也如同冰雪遇到了烈陽般消融殆盡。
然而與白蓮教叛軍相反,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聽著一聲聲嘹亮的牛角號聲和鎧甲摩擦發出的脆響,明軍右翼的將士們,頓時激動了起來。
“兄弟們,是二皇子殿下帶著具裝甲騎來支援咱們了!殺光這幫叛賊!”
一名百戶忍不住大吼出聲,周圍的其它將士們,也是熱血沸騰。
“殺——!”
“殺——!”
霎時間,整個戰場響起了震撼天際的喊殺聲,明軍右翼的將士們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竟靠著銃刀方陣再度壓製住了叛軍!
明軍的重甲騎兵部隊,在朱高煦的帶領下,如同天邊劃過的流星,以摧枯拉朽之勢衝擊著白蓮教叛軍的騎兵。
這種由明軍最精銳的騎兵組成的重裝機動力量,在騎戰技術、陣型配合等方麵,遠超普通騎兵,它能夠快速奔馳並且在行動間產生巨大的動能,他們就像野獸般咆哮著向前衝鋒!
他們在過去有很多個名字:鐵鷂子、鐵浮屠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坦克”,也是靖難之役時燕軍“騎兵為王”戰術理念下的終極撒手鐧。
在這個火器方興未艾的年代,具裝甲騎這個陸地之王,依舊沒有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他們依舊主宰著戰場。
他們除了強悍的衝擊能力,最大的優點便是那防護性極強,用鋼板和皮革覆蓋了騎士和戰馬全身的甲冑,這讓他們擁有了無與倫比的防禦屬性。
此外,重甲騎兵的騎士雖然都穿著沉重厚實的甲冑、戴著兜鍪,但是沒關係,這並不太影響他們的機動性,因為在關節處他們的甲冑都有特製的處理,而且下肢也有裙甲的防護,他們依舊可以在馬背上相對靈活地轉動、揮舞著刀槍。
他們如同鋼鐵洪流般向著敵人發動了衝鋒,馬蹄飛揚、塵土彌漫,戰場上隻剩下了一片紅色的身影。
這群甲騎皆手持馬槊、大刀,兵器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奪目的寒芒!
伴隨著驚心動魄的吶喊,數百鐵騎如狼似虎的瘋狂突進著,速度快到幾乎隻能看到殘影,他們能看到的隻有從麵甲狹長的眼眸窟窿中透出眼前敵人的身影,他們能聽到的隻有耳畔傳來呼嘯的風聲。
大地在朱高煦的視野裏急速地後退著,朱高煦握緊了手中的馬槊,目光死死地盯著白蓮教叛軍騎兵的那名日本武士首領。
小笠原亦是勉力調整了隊形,舉起了手中的長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心下卻是無奈至極由於他已經在明軍右翼的陣型裏掠過了一個來回,一開始積攢的動能已然衰竭,哪怕他們是輕騎,可沒有起來速度,載具又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時候逃跑,必定會被明軍重騎追上從背後砍殺殆盡,所以也隻好用遊曳騷擾,不剛正麵的辦法來迎戰。
然而這樣的做法卻十分吃虧,畢竟他們的速度比不過明軍,明軍重騎又是衝著他們來的,不是說他們想遊曳就可以遊曳,一旦雙方距離近了,就算想躲避也難了。
小笠原咬牙切齒地想著,希望明軍的騎兵沒有想象中那麽強悍,那樣的話就算必須要對衝一波,拚命一搏還是能殺出重圍的。
就在他暗自思忖之時,對麵的明軍已經越來越近了,他甚至已經能看清楚明軍騎兵的盔甲,還有掛在馬脖子上的大紅綢帶。
“殺!”
當朱高煦徹底鎖定小笠原之時,登時一聲暴喝,策馬直朝著對方衝了過去。
小笠原亦也看到了朱高煦,雖然明軍重騎的甲冑是一樣的,可朱高煦的身材和他胯下的汗血寶馬,卻還是顯眼的很,眼見自己被明軍大將盯上,心裏頓時大叫糟糕,立刻指揮麾下的騎兵,向著兩側散開,準備盡可能地避免正麵遭受明軍騎兵的衝撞。
可還是那句話,在載具的巨大差異麵前,明軍的重騎起了速度,衝的比他們這些由矮腳馬和騾子組成的“騎兵”還要快,根本就是逃無可逃,隻能硬著頭皮迎上。
“板載——”
小笠原吶喊著衝向朱高煦。
可讓他絕望的,他隻能看到朱高煦戰馬的脖子。
汗血寶馬的馬蹄狠狠踩在地麵,濺起泥漿與煙塵,朱高煦的臉上滿是冷漠與決絕之色,雙眼直勾勾地凝視著前方數十步外的對手。
朱高煦胯下坐騎猛地提速,右臂掄起手中的長槊,狠狠刺向了敵騎首領的胸膛。
小笠原試圖招架,可僅僅是兵刃交接的一瞬間,小笠原就被朱高煦恐怖至極的力量打的直接從戰馬上極為誇張的倒飛了出去!
“噗嗤——!”
隨後,朱高煦的長槊在半空中捅穿了他的腰腹,又像是丟垃圾一樣,信手扔擲了出去,砸倒了兩名敵騎。
小笠原甚至連慘叫聲都發不出來,便墜落馬下,鮮血濺射得滿地都是,染紅了草坪和泥土,屍體摔在地上抽搐了幾下,漸漸失去了知覺。
朱高煦不屑地冷哼了一聲:“土雞瓦狗爾。”
隨後,便繼續率領四個百戶的明軍重騎繼續衝鋒。
明軍重甲騎兵不僅防禦能力無與倫比,殺傷力更是堪稱驚人,他們猶如猛虎撲入了羊群,一路橫掃而過,無情地收割著叛軍騎兵的生命!
這些叛軍騎兵根本抵擋不住這種碾壓式的衝鋒,許多騎兵甚至來不及拔刀,就倒在了馬蹄下!
明軍的重甲騎兵在戰場上縱橫睥睨,他們所過之處留下了一條血色的線路,叛軍騎兵則成排成排地倒伏下去。
“啊呀——!”
“砰——!”
“嘭嘭嘭嘭嘭嘭.!”
叛軍騎兵慘叫著紛紛墜落下來,後麵的馬匹四蹄翻滾著,踐踏在敵軍屍體上,往往一踩就是一個血窟窿,連帶著胸腔一起凹陷進去。
眨眼間,白蓮教叛軍這支規模不大的騎兵,就被明軍重甲騎兵斬殺殆盡,隻有幾個運氣好的,狼狽逃回了白蓮教的陣型中。
明軍重甲騎兵跟西夏“鐵鷂子”、金國“鐵浮屠”不同的是,宋元以來軍事理念的變化,尤其是蒙古人的軍事革新,讓重騎兵和輕騎兵的界限不再那麽明顯,當下的明軍重甲騎兵,無論是人還是馬,部分地方是以棉甲和皮甲來代替鋼製紮甲的.因此,在尚有餘力且不需要掉頭的情況下,明軍重甲騎兵還可以做到勢頭稍緩的二次衝鋒,雖然這種二次衝鋒很有可能讓他們陷入到敵軍步兵的人海之中,如陷泥沼一般無法自拔,但朱高煦還是選擇這麽做了。
隻見朱高煦率部擊潰敵軍騎兵後,沒有絲毫停留,他勒住韁繩,控製著胯下駿馬緩慢地轉了小彎,接著一抖韁繩,再度加速朝前衝去!
他身後的明軍騎兵們跟著疾馳,猶若一條黑色洪流一樣,勢要將白蓮教叛軍徹底碾碎!
他們有著默契配合和嫻熟的技戰術,隻管跟著主將的指令衝鋒陷陣,把敵人撕碎,砍斷、踩爛!
在馬蹄踐踏地麵發出“砰”“砰”的悶響時,每個明軍重騎都會揮動起長矛和大刀,狠命撞擊白蓮教叛軍的人牆,在他們凶狠撲來之際,白蓮教的叛軍也隻好拚盡全力抵抗。
“砰——嘭——”
明軍重騎的馬槊如同驚雷般戳過來,一杆杆馬槊捅破白蓮教叛軍士卒的胸膛!
“噗噗噗!”
明軍重騎們揮舞著馬槊、長矛與大刀,如煉獄中爬出的惡鬼般橫掃四周,將敵人的腦袋切成兩片!
他們不僅凶殘暴虐,還非常善於使用長杆武器,他們不需要任何輔助兵種,也不必擔心被敵人圍毆,他們就這麽衝到人堆裏,奮勇廝殺、所向睥睨!
明軍重騎們的刀槍砍在極度缺乏甲冑的白蓮教士卒身上,敵人根本無法抵擋,挨到就死,一時間血花四濺,慘叫連連!
整個明軍重騎的衝鋒陣列中,除了馬蹄聲外就是金屬碰撞的聲音,鮮血噴湧、斷肢飛舞,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
明軍重騎策馬衝殺越陷越深,卻依舊無所畏懼,失去主武器後便揮起刀、劍、骨朵繼續殺戮,在混亂的戰場裏,竟是無人能擋!
而對於白蓮教叛軍的步卒來說,這簡直就是噩夢,無處閃避!
在他們凶狠撲來之際,就好比一座移動的鋼鐵城池,又像是一群從地獄裏爬回來的惡鬼,叛軍中很多人被嚇得魂飛魄散。
他們雖然知道明軍非常強大、非常難對付,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卻沒想到對方的重甲騎兵竟如此厲害。
在他們凶狠撲來之際,白蓮教叛軍的弓弩箭矢紛紛向他們傾瀉。
但是,明軍重甲騎兵卻幾乎絲毫無損,他們身披厚重的甲冑,弓箭根本不足以對他們構成威脅,哪怕表麵射成了刺蝟,內裏卻依舊毫發無損,他們甚至在馬背上彎曲了膝蓋和腰胯,繼續像是屠夫一樣收割著白蓮教叛軍的性命。
這些悍勇的鐵疙瘩,根本不怕傷痛,就連受傷了掉下馬來也依舊不畏懼死亡,極個別的騎士哪怕是倒在地上受甲冑所累起不來身,隻要敵人無法攻擊到他們的眼窩、腋下,便依舊可以抽出腰刀嗷嚎猛攻!
這樣的戰鬥意誌,令這些白蓮教叛軍感到無比震撼!
在重騎兵的協助下,明軍的攻擊節奏瞬間就加快了,右翼的銃刀陣線猶如洪流一般滾滾而去。
而作為明軍最後的預備隊,那八百火銃手組成的方陣,則繼續保持著嚴格的隊形,跟著朱高煦重騎兵的前進軌跡向前小步行進。
同時,他們身後,炮管打的滾燙的青銅野戰炮炮群,也被騾馬牽引著跟著移動。
明軍重騎固然勢不可擋,但畢竟隻有四個百戶的兵力,一旦陷入敵軍上萬人的大陣裏太久,還是會被逐步包圍殲滅。
在將領的指揮下,八百火銃手和野戰炮群將與右翼友軍匯合,組成一個足夠強力的右翼鐵拳,作為勝負手,徹底砸碎白蓮教叛軍的陣型!
在他們的眼裏,隻有白蓮教那皮薄餡大的中軍,才是真正決定這場戰爭勝負關鍵的地方。
——————
“攔住他們!不要讓他們衝過來!”
一名白蓮教的長老看清楚了狀況之後,立刻高聲下令道。
白蓮教沒有熱氣球,也來不及搭土台、木台之類的設施用來觀戰指揮,混亂的戰場上,他們僅僅能在較遠的後方,藉助戰馬的高度來觀察、指揮.雖然指揮了也不見得真能落實到位。
這便是草台班子的弊端了,若是正經的兩國交兵,沒有上述這些東西,也有用於野戰指揮的移動高台。
但眼下,白蓮教的決策層,能及時獲得的戰場信息和感知的戰場態勢,無疑是有限的。
他們看不到後麵明軍即將被加強的右翼,眼前的事情就足夠讓他們焦頭爛額得了。
雖說白蓮教剛才在明軍右翼已經占據了短暫優勢,可眼下卻是局勢扭轉了,這也倒罷了,還能勉力僵持一些,可若是任由明軍重騎殺到他們的中軍,那情況肯定就要徹底不可逆了。
“怎麽辦?”
看到明軍右翼開始大反攻的情景,白天宇焦躁的心,不禁沉了下來。
老頭子這時候心情糟糕透了,是隨時可能拿人開刀的,自然不會有失敗主義謀士跳出來等著被刀,都是撿白天宇愛聽的好話來說。
“教主,隻要您坐鎮中軍,僵持下去我相信明軍肯定無法把我軍怎麽樣,而且算算時間,張龍那邊的船隊,應該也該攻擊明軍水寨了,隻要拖住當麵的明軍,我們前後夾擊,就等於贏了這場仗了!”
旁邊的人也是連忙建議道:“想要取勝不難,但我們必須先解決了那群明軍重騎!”
白天宇畢竟是老江湖,在短暫的失措之後,便很快恢複了冷靜,並迅速地下達了指示。
“好!就按你說的去辦!”
白天宇深吸了口氣道:“給我盯死明軍重騎,千萬不要讓他們突破過來,另外,調動最後的三千兵力,堵住陣線缺口,務求不讓明軍完成對我們的左右夾擊,爭取等到張龍所部的到來!”
“遵命。”
手下點點頭,剛想離開時又停了下來,說道:“對了,教主您看,是否要把營寨裏剩下看押百姓的軍隊也調過來?”
“不必了,現在援軍趕過來還需要時間,就算支持,也未必能來得及。”
白天宇搖搖頭道:“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住這批明軍等待水路方向的轉機了。”
“嗯,屬下明白了!”
話雖如此,但是白天宇的眉毛仍然皺著,顯然他也意識到,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張龍為什麽遲遲還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