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就徹底反駁了張宇初關於三代開國君王以武力謀取國家的觀點,而是說三代開國君王建立國家,是因為之前的明君所建立的國家的德行不夠“厚”了,光靠老祖宗留下的德行是不夠的,還得自己修德,從而又一次印證了剛才曹端自己的觀點。
張宇初的眼皮突突直跳,曹端的強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真是後生可畏。
如果曹端沒防備,自己當然能把他拉到心性論裏,用“俺尋思之力”暴力破解,可眼下曹端以“德力之辯”平替了“王霸之辯”,又化用道家的理論定義了德的同時,化解了他關於“三代先王也用力”的詰難。
——曹端終於拿出了他的撒手鐧。
“故世治非賢聖之功,衰亂非無道之致。
國當衰亂,賢聖不能盛;時局當治,惡人不能亂。
世之治亂,在時不在政;國之安危,在數不在教。
晉文修文德,徐偃行仁義,文公以賞賜,偃王以破滅。
文德與仁義同,不走與不恐等,然文公得福偃王得禍。
蓋由修德不避時禍,卻可蔭庇後代爾,今亦如是也。”
曹端很肯定地告訴張宇初,修德確實不一定能見到眼前的功效,但對於國家來說,這就是可以使後代長治久安的辦法,一時的禍患不能用來否定修德無用,修德,尤其是修“厚德”,才是實踐“仁”最好的辦法,而非使用暴力。
一句輕輕的“今亦如是爾”,便是藏了無數殺招。
張宇初黑胖的臉上已然見汗,他絲毫不懷疑隻要他反駁,曹端就會把老朱給抬出來。
這可怎麽辦?
“壞了,薑聖沒教這招怎麽破啊。”
現在張宇初由於步步被動,已經徹底被逼到了死角。
辯駁到了這般局麵,眼下想要嘴硬,非得說修力比修德對於實踐“仁”的作用大,那是不可能的。
可要是承認修力的作用大於修德,又完全站不住腳。
沒辦法了,張宇初再次祭出了他最後的手段,“俺尋思之力”。
張宇初嗓音有些暗啞地說道:“以力興王之君,必有以服天下之心,而後可以成天下之業。”
這跟高遜誌的論點是一樣的,隻不過正好反過來。
如此一來,從心出發,俺尋思用武力建立王業的君王,肯定是有讓天下順服修德的心的,所以才能成就讓天下順服修德的業也算是自圓其說吧。
但正所謂聰明人不會見人掉坑還跟著掉,曹端眼見張宇初故技重施,怎麽可能還會上當?
曹端這次根本不論心,隻論跡。
“汝謬矣!太宗除隋之亂是力,致治之美是德,太宗玄武門誅建成,比於周公誅管蔡如何?德力兩分,施仁義行王道皆是修德之故,何謂以人心行力,故使天下順服修德?豈不為自相矛盾乎?”
張宇初張了張口,什麽都說不出來。
曹端太謹慎了,謹慎的有點過分。
始終抓著以德力之辯代替王霸之辯的主旨不放,而且牢牢區分德與力,半點不談心性,談的全是事實,張宇初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對方不談唯心,你跟他談你覺得如何如何是沒用的,把論點拉到事實層麵上,怎麽拋開事實上不談?
可談事實,李世民幹那事怎麽洗?人家都說了一碼是一碼,掃平隋末戰亂和打造貞觀之治,都是事實,一個是力一個是德,而李世民真正登上皇位的玄武門之變,到底是力還是德,你自己評價,難道要說李世民因為要修德,所以用了力,天下也順服嗎?
說白了,李世民的皇位是用力搶來的,不是修德修來的,天下人心順服是因為他後麵修德,這跟他前麵用力是兩碼事。
張宇初被曹端完美的邏輯推導,給逼迫的無言以對,直到沙漏走到了盡頭。
張宇初沉默了半晌,緩緩吐出三個字:“你贏了。”
這種輸的感覺,令張宇初很難受。
在他看來,這次比拚應該是他占優勢的,畢竟曹端隻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並沒有什麽名聲,而且曹端也沒有他辯經經驗豐富,閱曆深厚。
但結果卻是,他敗了!
而且敗得毫無懸念。
張宇初行禮下台後,來到了姚廣孝的身邊,凝聲說道:“此子不可小視。”
老和尚點點頭,隻說道:“我從未小視此人。”
“不過。”老和尚話鋒一轉,“可即便曹端再強,薑聖不想讓他贏,他也贏不了。”
張宇初聞言,頓時放下心來。
薑星火教了卓敬“三義之論”,教了他“心學新論”,想來給鎮守最後一座擂台的姚廣孝,也一定留了東西。
從效果來看薑星火教得東西,隻要拿出來,那一定是一擊製勝的,最起碼,第一次是100%有效果的。
如此說來,他倒是不用擔心什麽,反正老和尚本來論硬實力就比曹端要強,再加上薑星火留下來的手段,想來贏是毫無懸念的。
隻是張宇初沒理解的是,姚廣孝還有後半句話沒說,隻要薑聖想讓曹端進去看看如今的孔希路是什麽狀態,那他就一定能讓曹端贏,而且是比輸還難受的那種贏。
姚廣孝從座位上站起身來,緩步登上了擂台。
第五場,也是最後一場辯經,開始了。
——————
就在辯經擂台上交鋒正酣的時候,雨花台上飛鷹衛駐地,被從倉庫裏拖出來的熱氣球,也紛紛拆下了防水雨布,開始對發熱裝置進行充分預熱。
“報!”
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接著一名大夏天穿著厚厚的防寒棉服的飛行員快速跑到霍飛和丁小洪的身前,捶胸向他們匯報導:“已經全部臨戰檢查完畢!所有熱氣球已經可以升空!現在請您確定最後的升空計劃!”
聽到士卒的話之後,霍飛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不過很快又變成擔憂之色,因為按照慣例,熱氣球一開始升空的時間段,正是最脆弱的,而且當一字排開所有的熱氣球都升起來的時候,敵人肯定會察覺,到時候會不會出現什麽變故,誰也說不清楚。
國師雖然計算的似乎很準確,但畢竟臨戰是他們上,能不能按照計算出來的結果進行完美的截擊,他們心裏都沒底。
“國師大人?”
“再等一下,他們已經到山腳了。”
薑星火肉眼可見,之前的幾名侍從甲士,正帶著一群人快馬加鞭趕到山腳下,開始順著山路在向上移動。
於是霍飛立即說道:“你馬上去告訴其餘三隊負責人,讓他們注意隱蔽熱氣球,千萬不要引起敵方的警惕。”
“遵命!”
一個用綠色綢緞搭起來彩棚,起到了掩護迷彩的作用,從高處看去,地麵上的熱氣球,都藏在了“樹林”裏。
而彩棚源自宮裏舉行節日所使用同款物品,是能夠靈活移動的,熱氣球放飛時,隻需要撤掉彩棚即可。
很快,派去兵仗局的人回來了,他們在馬後麵馱著長條箱子,看起來很有分量,健壯的駿馬都有些喘不上來氣了。
“拆開!”
“嘩啦”一聲,一個個長條箱子被拆開,裏麵赫然擺放著用幹稻草墊著的長管火銃。
跟之前列裝的永樂元年式火繩銃不同的是,這種火銃的銃管要長的多得多,每支光是銃管長度就超過六尺,粗細如手臂,在日光映襯之下泛著赤紅的金屬光澤,看起來非常炫目。
“這是……新造的武器?”李景隆有些驚訝的看著這種火器。
“拉了膛線的火繩銃。”
熟練的火銃手們一邊快速地配備和檢查武器,一邊給李景隆解釋:“銃管如果不製造的長一點,很難拉出國師發明的‘膛線’,必須要讓銃管足夠厚、長,都是手工慢慢磨出來的。”
“射程能到多少?”
“霰彈能打六十步!鉛彈一百步!”
李景隆作為軍事全才,自然知道這種新式武器是什麽概念,雖然無法量產,但這個看起來更像是手持火炮的前膛線膛火繩銃,它的射程已經足夠驚人,完全可以取代移動不便的床弩,作為軍隊的大型支持火力點了。
言語間,火銃手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個月全力以赴也隻能造這麽十幾支,先拿上去試試威力。”
薑星火給李景隆也解釋了一句,隨後對著緊急調來的火銃手們簡短說道。
“任務你們來的路上應該已經知道了,飛鷹衛的飛行員會駕駛熱氣球帶你們上天,到時候該怎麽打就怎麽打,敵人隻有兩三隻熱氣球,我們足足有十幾隻改良版的熱氣球,性能比敵人優越得多,到時候瞄準了點打就行!”
同時霍飛和丁小洪親自帶隊,也開始了最後的動員。
“大家都打起精神來!不管上麵的情況如何,都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退縮!記住,這次我們的任務非常重要,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必須拿下敵人!否則,連同家人都將會受到軍法的懲罰!所以,拚了命也要給我守住天空,不能放他們進城,明白了嗎?”
“明白!”
三隊飛行員,每隊五隻熱氣球,每隻熱氣球共三人,除了霍飛和丁小洪,一共四十三人齊齊應道。
“出發!”
伴隨著一陣熱浪,綠色的彩棚被撤掉,十五隻飛鷹衛的巨型熱氣球緩慢升起,順著風朝著偏北的天空漂浮而去。
這種巨型熱氣球,其實並不是專門為了戰鬥服務的,他們除了戰時偵查戰場情況,有時候還負責運送一些物資,或者撒傳單等任務。
但現在,它卻成了薑星火手中唯一能用來阻擋暴昭陰謀的武器。
在沒有遇到特殊情況的情況下,飛鷹衛很少出動,因為這東西飛得高,多少對皇宮之類的地方會造成窺視嫌疑,可現在,不得不讓這樣的龐然大物再次降臨。
天空中敵人的熱氣球越飄越近,很快就出現在了目視範圍之內,臨時搭載在飛鷹衛熱氣球上火銃手,都小心翼翼地檢查好了火藥。
飛鷹衛的熱氣球可都是有鯨油作為燃料的,這要是一銃不注意,開火把自己給炸了那可就搞笑了。
“拉升高度,順風靠近敵人!”
隨著霍飛的旗語,一聲令下,飛行員們開始操控熱氣球順著風,主動向敵人的熱氣球靠近。
“那是什麽?”
當暴昭的手下,用自製的熱氣球好不容易晃晃悠悠地來到南京城邊上的時候,他們隻看到了十幾隻熱氣球排著彎彎曲曲的隊列,猶如常山之蛇一般,順著風切入了他們航線西南方的位置。
按照這個風向來判斷,他們是大概率會撞上的!
“不好!是偽帝手下的熱氣球部隊!”
這些懷著必死之心試圖連人帶熱氣球一起撞擊詔獄邊上辯經現場的死士們,登時麵色大變。
要知道,為了達到充分的燃燒效果,他們的熱氣球可都是基本滿載著猛火油的!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本來體積和質量都不如飛鷹衛的熱氣球,機動能力更差了!
“能不能躲開?從別的路線進城,或者直接甩開他們?”
領頭的人問道。
“恐怕不太可能,那些人的飛行技術很好,距離不遠,風向又是一樣的,想要躲避根本是不可能的。”
旁邊的人說道:“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賭運氣,我們占據著東南-西北的正風向,他們還在匯入這個風向的位置,我們可以拉升高度試著闖過去。”
張宇初的眼皮突突直跳,曹端的強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真是後生可畏。
如果曹端沒防備,自己當然能把他拉到心性論裏,用“俺尋思之力”暴力破解,可眼下曹端以“德力之辯”平替了“王霸之辯”,又化用道家的理論定義了德的同時,化解了他關於“三代先王也用力”的詰難。
——曹端終於拿出了他的撒手鐧。
“故世治非賢聖之功,衰亂非無道之致。
國當衰亂,賢聖不能盛;時局當治,惡人不能亂。
世之治亂,在時不在政;國之安危,在數不在教。
晉文修文德,徐偃行仁義,文公以賞賜,偃王以破滅。
文德與仁義同,不走與不恐等,然文公得福偃王得禍。
蓋由修德不避時禍,卻可蔭庇後代爾,今亦如是也。”
曹端很肯定地告訴張宇初,修德確實不一定能見到眼前的功效,但對於國家來說,這就是可以使後代長治久安的辦法,一時的禍患不能用來否定修德無用,修德,尤其是修“厚德”,才是實踐“仁”最好的辦法,而非使用暴力。
一句輕輕的“今亦如是爾”,便是藏了無數殺招。
張宇初黑胖的臉上已然見汗,他絲毫不懷疑隻要他反駁,曹端就會把老朱給抬出來。
這可怎麽辦?
“壞了,薑聖沒教這招怎麽破啊。”
現在張宇初由於步步被動,已經徹底被逼到了死角。
辯駁到了這般局麵,眼下想要嘴硬,非得說修力比修德對於實踐“仁”的作用大,那是不可能的。
可要是承認修力的作用大於修德,又完全站不住腳。
沒辦法了,張宇初再次祭出了他最後的手段,“俺尋思之力”。
張宇初嗓音有些暗啞地說道:“以力興王之君,必有以服天下之心,而後可以成天下之業。”
這跟高遜誌的論點是一樣的,隻不過正好反過來。
如此一來,從心出發,俺尋思用武力建立王業的君王,肯定是有讓天下順服修德的心的,所以才能成就讓天下順服修德的業也算是自圓其說吧。
但正所謂聰明人不會見人掉坑還跟著掉,曹端眼見張宇初故技重施,怎麽可能還會上當?
曹端這次根本不論心,隻論跡。
“汝謬矣!太宗除隋之亂是力,致治之美是德,太宗玄武門誅建成,比於周公誅管蔡如何?德力兩分,施仁義行王道皆是修德之故,何謂以人心行力,故使天下順服修德?豈不為自相矛盾乎?”
張宇初張了張口,什麽都說不出來。
曹端太謹慎了,謹慎的有點過分。
始終抓著以德力之辯代替王霸之辯的主旨不放,而且牢牢區分德與力,半點不談心性,談的全是事實,張宇初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對方不談唯心,你跟他談你覺得如何如何是沒用的,把論點拉到事實層麵上,怎麽拋開事實上不談?
可談事實,李世民幹那事怎麽洗?人家都說了一碼是一碼,掃平隋末戰亂和打造貞觀之治,都是事實,一個是力一個是德,而李世民真正登上皇位的玄武門之變,到底是力還是德,你自己評價,難道要說李世民因為要修德,所以用了力,天下也順服嗎?
說白了,李世民的皇位是用力搶來的,不是修德修來的,天下人心順服是因為他後麵修德,這跟他前麵用力是兩碼事。
張宇初被曹端完美的邏輯推導,給逼迫的無言以對,直到沙漏走到了盡頭。
張宇初沉默了半晌,緩緩吐出三個字:“你贏了。”
這種輸的感覺,令張宇初很難受。
在他看來,這次比拚應該是他占優勢的,畢竟曹端隻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並沒有什麽名聲,而且曹端也沒有他辯經經驗豐富,閱曆深厚。
但結果卻是,他敗了!
而且敗得毫無懸念。
張宇初行禮下台後,來到了姚廣孝的身邊,凝聲說道:“此子不可小視。”
老和尚點點頭,隻說道:“我從未小視此人。”
“不過。”老和尚話鋒一轉,“可即便曹端再強,薑聖不想讓他贏,他也贏不了。”
張宇初聞言,頓時放下心來。
薑星火教了卓敬“三義之論”,教了他“心學新論”,想來給鎮守最後一座擂台的姚廣孝,也一定留了東西。
從效果來看薑星火教得東西,隻要拿出來,那一定是一擊製勝的,最起碼,第一次是100%有效果的。
如此說來,他倒是不用擔心什麽,反正老和尚本來論硬實力就比曹端要強,再加上薑星火留下來的手段,想來贏是毫無懸念的。
隻是張宇初沒理解的是,姚廣孝還有後半句話沒說,隻要薑聖想讓曹端進去看看如今的孔希路是什麽狀態,那他就一定能讓曹端贏,而且是比輸還難受的那種贏。
姚廣孝從座位上站起身來,緩步登上了擂台。
第五場,也是最後一場辯經,開始了。
——————
就在辯經擂台上交鋒正酣的時候,雨花台上飛鷹衛駐地,被從倉庫裏拖出來的熱氣球,也紛紛拆下了防水雨布,開始對發熱裝置進行充分預熱。
“報!”
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接著一名大夏天穿著厚厚的防寒棉服的飛行員快速跑到霍飛和丁小洪的身前,捶胸向他們匯報導:“已經全部臨戰檢查完畢!所有熱氣球已經可以升空!現在請您確定最後的升空計劃!”
聽到士卒的話之後,霍飛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不過很快又變成擔憂之色,因為按照慣例,熱氣球一開始升空的時間段,正是最脆弱的,而且當一字排開所有的熱氣球都升起來的時候,敵人肯定會察覺,到時候會不會出現什麽變故,誰也說不清楚。
國師雖然計算的似乎很準確,但畢竟臨戰是他們上,能不能按照計算出來的結果進行完美的截擊,他們心裏都沒底。
“國師大人?”
“再等一下,他們已經到山腳了。”
薑星火肉眼可見,之前的幾名侍從甲士,正帶著一群人快馬加鞭趕到山腳下,開始順著山路在向上移動。
於是霍飛立即說道:“你馬上去告訴其餘三隊負責人,讓他們注意隱蔽熱氣球,千萬不要引起敵方的警惕。”
“遵命!”
一個用綠色綢緞搭起來彩棚,起到了掩護迷彩的作用,從高處看去,地麵上的熱氣球,都藏在了“樹林”裏。
而彩棚源自宮裏舉行節日所使用同款物品,是能夠靈活移動的,熱氣球放飛時,隻需要撤掉彩棚即可。
很快,派去兵仗局的人回來了,他們在馬後麵馱著長條箱子,看起來很有分量,健壯的駿馬都有些喘不上來氣了。
“拆開!”
“嘩啦”一聲,一個個長條箱子被拆開,裏麵赫然擺放著用幹稻草墊著的長管火銃。
跟之前列裝的永樂元年式火繩銃不同的是,這種火銃的銃管要長的多得多,每支光是銃管長度就超過六尺,粗細如手臂,在日光映襯之下泛著赤紅的金屬光澤,看起來非常炫目。
“這是……新造的武器?”李景隆有些驚訝的看著這種火器。
“拉了膛線的火繩銃。”
熟練的火銃手們一邊快速地配備和檢查武器,一邊給李景隆解釋:“銃管如果不製造的長一點,很難拉出國師發明的‘膛線’,必須要讓銃管足夠厚、長,都是手工慢慢磨出來的。”
“射程能到多少?”
“霰彈能打六十步!鉛彈一百步!”
李景隆作為軍事全才,自然知道這種新式武器是什麽概念,雖然無法量產,但這個看起來更像是手持火炮的前膛線膛火繩銃,它的射程已經足夠驚人,完全可以取代移動不便的床弩,作為軍隊的大型支持火力點了。
言語間,火銃手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個月全力以赴也隻能造這麽十幾支,先拿上去試試威力。”
薑星火給李景隆也解釋了一句,隨後對著緊急調來的火銃手們簡短說道。
“任務你們來的路上應該已經知道了,飛鷹衛的飛行員會駕駛熱氣球帶你們上天,到時候該怎麽打就怎麽打,敵人隻有兩三隻熱氣球,我們足足有十幾隻改良版的熱氣球,性能比敵人優越得多,到時候瞄準了點打就行!”
同時霍飛和丁小洪親自帶隊,也開始了最後的動員。
“大家都打起精神來!不管上麵的情況如何,都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退縮!記住,這次我們的任務非常重要,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必須拿下敵人!否則,連同家人都將會受到軍法的懲罰!所以,拚了命也要給我守住天空,不能放他們進城,明白了嗎?”
“明白!”
三隊飛行員,每隊五隻熱氣球,每隻熱氣球共三人,除了霍飛和丁小洪,一共四十三人齊齊應道。
“出發!”
伴隨著一陣熱浪,綠色的彩棚被撤掉,十五隻飛鷹衛的巨型熱氣球緩慢升起,順著風朝著偏北的天空漂浮而去。
這種巨型熱氣球,其實並不是專門為了戰鬥服務的,他們除了戰時偵查戰場情況,有時候還負責運送一些物資,或者撒傳單等任務。
但現在,它卻成了薑星火手中唯一能用來阻擋暴昭陰謀的武器。
在沒有遇到特殊情況的情況下,飛鷹衛很少出動,因為這東西飛得高,多少對皇宮之類的地方會造成窺視嫌疑,可現在,不得不讓這樣的龐然大物再次降臨。
天空中敵人的熱氣球越飄越近,很快就出現在了目視範圍之內,臨時搭載在飛鷹衛熱氣球上火銃手,都小心翼翼地檢查好了火藥。
飛鷹衛的熱氣球可都是有鯨油作為燃料的,這要是一銃不注意,開火把自己給炸了那可就搞笑了。
“拉升高度,順風靠近敵人!”
隨著霍飛的旗語,一聲令下,飛行員們開始操控熱氣球順著風,主動向敵人的熱氣球靠近。
“那是什麽?”
當暴昭的手下,用自製的熱氣球好不容易晃晃悠悠地來到南京城邊上的時候,他們隻看到了十幾隻熱氣球排著彎彎曲曲的隊列,猶如常山之蛇一般,順著風切入了他們航線西南方的位置。
按照這個風向來判斷,他們是大概率會撞上的!
“不好!是偽帝手下的熱氣球部隊!”
這些懷著必死之心試圖連人帶熱氣球一起撞擊詔獄邊上辯經現場的死士們,登時麵色大變。
要知道,為了達到充分的燃燒效果,他們的熱氣球可都是基本滿載著猛火油的!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本來體積和質量都不如飛鷹衛的熱氣球,機動能力更差了!
“能不能躲開?從別的路線進城,或者直接甩開他們?”
領頭的人問道。
“恐怕不太可能,那些人的飛行技術很好,距離不遠,風向又是一樣的,想要躲避根本是不可能的。”
旁邊的人說道:“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賭運氣,我們占據著東南-西北的正風向,他們還在匯入這個風向的位置,我們可以拉升高度試著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