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科道言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稱,“道官”就是之前陳瑛和黃信管的都察院,都察院下設的十三道監察禦史,如今是十四道,目前定員一百一十八人,主要負責監察地方,順帶監察朝中;而“科官”是獨立於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監察係統,老朱弄得,在六部裏麵設立了對應的六科,每個科不到十個人,一共五十來人,主要負責監察朝中六部,順帶監察其他。
科道言官說是清貴,其實是“光清不貴”,領著極低且沒有外快的俸祿,幹著最得罪人的活,平素裏外地的官員來南京,都是孝敬各個部寺主管自己這一攤的少卿、郎中、主事,誰管你們這些負責罵人的?又罵不到我頭上。
但人都要生活嘛,賺錢不磕磣。
所以為了交房租,為了給老婆買嫣脂水粉,為了把欠的債還上,曹潤便大膽地出賣了自己手中僅有的權力。
誰給我錢,我就幫他罵人,曹潤的生意非常有口碑,今年開年已經幹了四票了,上到侍郎下到小吏,錢到位一視同仁。
曹潤膽大的原因就在於,科道言官雖然在朝中官職品秩不高,但由於具有“風言聞事”的特權,說錯了也不要緊,所以在大明的廟堂鬥爭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他官員進諫是要負責任的,而科道言官不用.
搞人這種事情,王景當然不方便出麵,所以隻能郇旃親自上陣了。
而曹潤,是郇旃打聽到的,少數願意出來賣且收錢就辦事的科道言官,畢竟剛剛經曆了建文-永樂之交的廟堂大清洗,大多數科道言官還是比較有操守,或者說膽子比較小的。
而今天郇旃又是請曹潤在高檔酒樓吃飯,又是送禮給錢,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幫忙彈劾禮部尚書卓敬。
當然了雙方還沒談攏,因為卓敬的級別有點高,這位刑科的給事中的意思是,既然要彈劾尚書,又要跨部門彈劾得加錢!
對方獅子大開口,郇旃摸了摸兜底,老師沒給預算,他也不敢硬撐。
可要是不給錢,這頓飯算白請了,禮也白送了。
就在郇旃糾結的這時候,仆人把跟日本使團來的商人開始放出風聲售賣商品搞拍賣會的消息送了過來,搞的郇旃一時有些心神不寧。
“老兄先慢慢吃,在下還有點事,這樣,晚上請老兄去秦淮河上瀟灑,到時候再談,如何?”
“好極,好極。”
曹潤繼續幹飯,壓根不管起身離去的郇旃,事實上曹潤壓根也沒打算幫郇旃彈劾卓敬,獅子大開口就是在勸退,免得破壞自己“收錢就辦事”的口碑。
彈劾是要得罪人的,更何況是國師麾下的頭馬,曹潤又不傻。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的曆史上,曹潤這位老兄就是永樂朝出了名的欺軟怕硬,為了完成彈劾指標,棘手的人他不敢彈劾,但對民間各種軟柿子是一捏一個準,比如永樂九年的時候,刑科署都給事中曹潤就上奏“乞敕下法司:今後人民娼優裝扮雜劇,除依律神仙道扮、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及歡樂太平者不禁外,但有褻瀆帝王聖賢之詞曲、駕頭雜劇,非律所該載者,敢有收藏、傳誦、印賣,一時拿赴法司究治。”
朱棣的批覆也很朱棣:“但這等詞曲,出榜後限他五日都要幹淨,將赴官燒毀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殺了。”
全家殺了.
而元雜劇裏麵的“宮廷戲”,譬如《狸貓換太子》之類的,從此被一掃而空,都是曹潤幹的好事。
吃完飯,曹潤慢悠悠地給老婆孩子老母親打包了剩菜,然後離開了這座高檔酒樓,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不多時,曹潤便七拐八拐,來到了一處不起眼的安全屋裏。
“我、嗝我要見三皇子殿下,我是殿下直屬的線人。”
是的,郇旃終究是錯付了曹潤不僅幹了飯收了禮不辦事,而且還要把他再賣給朱高燧。
其實郇旃找代噴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一開始就沒琢磨明白。
為啥其他出來賣的科道言官都錦衣衛被抓進詔獄裏悟道去了,隻有曹潤等幾個人一直沒出事?
真是因為他們運氣好,私下交易一直沒被發現?
運氣好的肯定有,但最重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為上頭各自有人,所以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拍賣會的場地選在一處城西碼頭區的商館裏。
在薑星火穿著麒麟服大搖大擺地出門的同時,郇旃也在急匆匆地往這邊趕,這時候郇旃回去找王景是沒用的,之前通過禮部自身職權做出的刁難已經被薑星火通過掛名寄售的方式破解了,現在郇旃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到關於拍賣會第一手的資料,來為老師後續出招做準備。
郇旃火急火燎地趕到了拍賣會現場,但卻尷尬地發現他進不去。
拍賣會是有門檻的,搖號對於富商大賈們當然不是回事,讓手下的夥計們去搖,基數上來總是能搖到的。
每日限購,雖然導致了每家商賈能獲得的砍價小刀數量比較有限,但搖到幾個人就有幾個人的份,他們不在乎這些貨物的利潤,看的是更長遠的東西,譬如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
所以,第一日的拍賣會,雖然也有些單純圖利的小商小販混進去,但搖號數量的大頭,還是讓富商大賈們占了。
可這就意味著,晚到的郇旃能搖號進去的概率就很小了。
“搖嗎?”
日本商人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話,笑眯眯地問道。
“搖你個頭。”
“妹有搖號,不能進。”
郇旃怒斥道:“讓開,我是朝廷命官!”
郇旃還想抖抖官威,但被拿出來擋人的日本武士可不管這些,直接就拔出了武士刀。
看著雪亮的刀鋒,郇旃毫不懷疑,如果他真敢闖,那麽這些日本武士真的敢砍他!
“搖嗎?”
“妹有搖號,不能進。”
日本商人繼續笑眯眯地問道,似乎根本不介意剛才郇旃罵了他。
郇旃經過短暫觀察和雞同鴨講發現.這些日本人確實不介意,因為他們壓根就聽不懂漢語,隻會照著別人教的站在這反複複讀。
“搖嗎?”
“.搖。”
郇旃話音剛落,似乎觸發了某種npc對話機製,負責搖號的日本商人馬上冷了臉,直接把手裏的繩子遞給了他。
“按要求笑了半天真累,第一日的拍賣會人員搖號總算是快完事了(日語)。”
郇旃拽了拽繩子,從箱子裏滾落出一個塗著數字的圓球,可惜並不符合進入的規定。
郇旃無論怎麽威脅、解釋,這些日本人都不放他進去。
就在這時,遠處幾匹駿馬擁簇著一匹小灰馬“噠噠噠”地停在了商館的拴馬樁處,為首的人穿著一身麒麟服,隔著有點遠,郇旃看不清具體模樣,不過看著衣服,大約也是公侯伯勳貴,一個首領模樣地日本人親自出來迎接,卑躬屈膝地連連點頭哈腰。
這邊麵對新來的人,日本商人依舊在複讀著。
“妹有搖號,不能進。”
看著遠處身著麒麟服的人被引著進入了商館私密的小門,郇旃憤怒地向日本商人問道。
“他為什麽能進去?!”
雖然聽不懂意思,但看郇旃的表情也能猜出來,日本商人看白癡一樣看著他,隻字正腔圓地說了兩個字。
“伱猜?”
商館一處比較寬敞的大廳內,這時候第一日的拍賣會還未正式開始,不少人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什麽。
當幾個穿著華麗衣裳、戴著金玉飾品的南京最頂級的商人,在岐陽王李文忠次子李增枝的帶領下前來迎接薑星火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其中一些人的注意,但很快那些注視便自覺地轉移了視線。
因為這些人也隻能看看,他們雖然也算得上是薄有家資,但與這些人相比,還相差甚遠,若是敢動歪腦筋,那絕對是自尋死路。
老朱規定了,“農衣綢、紗、絹、布,商賈止衣絹、布農家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得衣綢、紗”,商人不能穿好衣服。
但這些南京的頂級商人,各個都是有背景的,甚至有些人從官麵上界定,並不能被稱為“商人”。
因為站在這裏麵迎接薑星火的,除了盤踞在大江南北的徽商、淮商的代表以外,還有南京的頂級關係戶們。
譬如前禮部尚書李至剛的嶽父,他就經營著一家規模極大、檔次極高的古玩店,名義上是古玩店,其實高價賣出的東西裏麵貓膩多了去了。
再有就是朱高煦的重要支持者,永春侯、駙馬都尉王寧,他的次子王貞慶,也替他打理著產業。
作為老朱的親外孫,王貞慶折節好士,時稱“金粟公子”,聚寶山別業規模宏大,幾乎占據了一半山巒,又號稱“王半山”,錢從哪來的?
除此以外,還有幾位同樣不輸王貞慶的勳貴外戚,也在這些人的隊列之中。
“國師大人?”
李增枝雖然心頭有些驚訝,按計劃來講,薑星火是不應該露麵的,不過對方既然來了,他也隻好親自前來迎接。
“沒事,聽說了這裏的新鮮事,正好閑來無事,便過來看看第一日拍賣會的情況。”眾目睽睽之下,薑星火不好說太多,隻能拍了拍李增枝的肩膀說道。
李增枝心領神會,這是有了一些計劃以外的變數。
“介紹介紹吧。”
若是放在此前,薑星火當然沒工夫跟這些商人打交道,但眼下既然爭端在海禁上,涉及到了海洋貿易,而朱高燧又明示了永樂帝的意思是要動一動鹽法,那麽在黃淮布政使司的兩淮鹽場裏占據壟斷地位的淮商,以及同樣規模極大的徽商,還有南京商界的頭麵人物,自然要了解一二。
否則後續變革鹽法,廢除海禁開展海洋貿易以及海路運糧,都是要跟他們打交道的,處理不好就會起衝突,薑星火不懼怕衝突,但是若能把這些商人倒向另一個方向,形成更有利的正循環,他更樂於看到。
李增枝介紹道:“這是徽商江家的家主,江舸。”
一個儒雅的男子對著薑星火深深作揖:“草民見過國師。”
李增枝似是閑談般笑道:“國師,江家是有來頭的,當年我舅公(朱元璋)入皖缺餉,便是徽州歙縣江家的上一代家主江元,一次便助餉白銀十萬兩,方才解了大軍的燃眉之急。”
銀價在明初的堅挺無需多言,而掏空了整個曹國公府都不見得能掏出來十萬兩白銀,徽商之財大氣粗,可見一斑。
李增枝又道:“這位是淮商吳家的家主吳傳甲。”
另一名身材魁梧的國字臉中年男子對著薑星火行禮。
聽到“吳”這個姓氏薑星火就已經大概知道怎麽回事了。
老朱依靠著淮西集團起家,而淮商的生意能做這麽大,自然是跟淮西集團脫不開幹係的,如今淮西集團,經曆了洪武末年的廟堂清洗,除了領頭的曹國公、魏國公兩家,剩下的中堅力量就是江陰侯吳高、安陸侯吳傑、鳳翔侯張傑、欒城侯李莊這四個侯爵,其中兩家都姓吳,這位吳傳甲,看名字就知道應該跟江陰侯或安陸侯是同宗。
而李增枝笑嗬嗬的話語也印證了薑星火的猜想。
“黔國公(吳複)那一脈的本家親戚。”
商人們介紹了一圈,最後一位,便是王貞慶了。
薑星火沒等李增枝介紹,笑問道:“金粟公子可有金粟啊?”
世界上隻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王貞慶自然是有的,事實上之所以有這個外號,便是因為他出手便是送人金粟(小米狀的金子顆粒),跟朱高煦的金豆子比不了,但也足夠闊綽。
不過在薑星火麵前,王貞慶哪敢賣弄什麽?他隻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拱手道:“國師大人竟然聽說過小子,小子慚愧!”
其餘人聽了,紛紛將目光落在這位年紀輕輕,穿金戴銀、但氣質頗佳的俊秀公子身上,心想,國師怎會與他交情?
薑星火淡淡道:“聽我那弟子提起過你。”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這就不奇怪了,二皇子朱高煦是國師的弟子,而王貞慶他爹駙馬都尉王寧是朱高煦的重要支持者,薑星火聽朱高煦提及過王貞慶就不奇怪了。
王貞慶今天其實是被他爹趕著參加這次拍賣會,因為王駙馬最近從朱高煦那裏聽說了些消息,所以是希望兒子能夠親自前去幫襯一二,也算是送個順水人情王貞慶當然知道這事自己得去,畢竟他們的身份擺在這兒,第一日的拍賣會如果辦成了肯定更風光,但如果辦不成,恐怕又要惹他爹生氣了,所以王貞慶其實心裏既忐忑又無奈,出發前本想著若是沒多少人來,就待到拍賣會結束再跟他爹賠罪。
然而此時的熱鬧場景卻出乎了王貞慶的意料,顯然有消息有門路的不止他一家,曹國公府在背後牽線搭橋,基本上南京城裏有頭有臉的商人都來了。
介紹完,幾人又是施禮,薑星火則微微拱手還禮,隨後李增枝帶著他往拍賣會的休息室走去,這個休息室在二樓,離拍賣台挺遠的。
“方才不方便問,若是有什麽事,派人來招呼一聲便是了,國師怎麽親自來了?”李增枝親手給他端茶倒水,試探著問道。
科道言官說是清貴,其實是“光清不貴”,領著極低且沒有外快的俸祿,幹著最得罪人的活,平素裏外地的官員來南京,都是孝敬各個部寺主管自己這一攤的少卿、郎中、主事,誰管你們這些負責罵人的?又罵不到我頭上。
但人都要生活嘛,賺錢不磕磣。
所以為了交房租,為了給老婆買嫣脂水粉,為了把欠的債還上,曹潤便大膽地出賣了自己手中僅有的權力。
誰給我錢,我就幫他罵人,曹潤的生意非常有口碑,今年開年已經幹了四票了,上到侍郎下到小吏,錢到位一視同仁。
曹潤膽大的原因就在於,科道言官雖然在朝中官職品秩不高,但由於具有“風言聞事”的特權,說錯了也不要緊,所以在大明的廟堂鬥爭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他官員進諫是要負責任的,而科道言官不用.
搞人這種事情,王景當然不方便出麵,所以隻能郇旃親自上陣了。
而曹潤,是郇旃打聽到的,少數願意出來賣且收錢就辦事的科道言官,畢竟剛剛經曆了建文-永樂之交的廟堂大清洗,大多數科道言官還是比較有操守,或者說膽子比較小的。
而今天郇旃又是請曹潤在高檔酒樓吃飯,又是送禮給錢,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幫忙彈劾禮部尚書卓敬。
當然了雙方還沒談攏,因為卓敬的級別有點高,這位刑科的給事中的意思是,既然要彈劾尚書,又要跨部門彈劾得加錢!
對方獅子大開口,郇旃摸了摸兜底,老師沒給預算,他也不敢硬撐。
可要是不給錢,這頓飯算白請了,禮也白送了。
就在郇旃糾結的這時候,仆人把跟日本使團來的商人開始放出風聲售賣商品搞拍賣會的消息送了過來,搞的郇旃一時有些心神不寧。
“老兄先慢慢吃,在下還有點事,這樣,晚上請老兄去秦淮河上瀟灑,到時候再談,如何?”
“好極,好極。”
曹潤繼續幹飯,壓根不管起身離去的郇旃,事實上曹潤壓根也沒打算幫郇旃彈劾卓敬,獅子大開口就是在勸退,免得破壞自己“收錢就辦事”的口碑。
彈劾是要得罪人的,更何況是國師麾下的頭馬,曹潤又不傻。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的曆史上,曹潤這位老兄就是永樂朝出了名的欺軟怕硬,為了完成彈劾指標,棘手的人他不敢彈劾,但對民間各種軟柿子是一捏一個準,比如永樂九年的時候,刑科署都給事中曹潤就上奏“乞敕下法司:今後人民娼優裝扮雜劇,除依律神仙道扮、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及歡樂太平者不禁外,但有褻瀆帝王聖賢之詞曲、駕頭雜劇,非律所該載者,敢有收藏、傳誦、印賣,一時拿赴法司究治。”
朱棣的批覆也很朱棣:“但這等詞曲,出榜後限他五日都要幹淨,將赴官燒毀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殺了。”
全家殺了.
而元雜劇裏麵的“宮廷戲”,譬如《狸貓換太子》之類的,從此被一掃而空,都是曹潤幹的好事。
吃完飯,曹潤慢悠悠地給老婆孩子老母親打包了剩菜,然後離開了這座高檔酒樓,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不多時,曹潤便七拐八拐,來到了一處不起眼的安全屋裏。
“我、嗝我要見三皇子殿下,我是殿下直屬的線人。”
是的,郇旃終究是錯付了曹潤不僅幹了飯收了禮不辦事,而且還要把他再賣給朱高燧。
其實郇旃找代噴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一開始就沒琢磨明白。
為啥其他出來賣的科道言官都錦衣衛被抓進詔獄裏悟道去了,隻有曹潤等幾個人一直沒出事?
真是因為他們運氣好,私下交易一直沒被發現?
運氣好的肯定有,但最重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為上頭各自有人,所以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拍賣會的場地選在一處城西碼頭區的商館裏。
在薑星火穿著麒麟服大搖大擺地出門的同時,郇旃也在急匆匆地往這邊趕,這時候郇旃回去找王景是沒用的,之前通過禮部自身職權做出的刁難已經被薑星火通過掛名寄售的方式破解了,現在郇旃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到關於拍賣會第一手的資料,來為老師後續出招做準備。
郇旃火急火燎地趕到了拍賣會現場,但卻尷尬地發現他進不去。
拍賣會是有門檻的,搖號對於富商大賈們當然不是回事,讓手下的夥計們去搖,基數上來總是能搖到的。
每日限購,雖然導致了每家商賈能獲得的砍價小刀數量比較有限,但搖到幾個人就有幾個人的份,他們不在乎這些貨物的利潤,看的是更長遠的東西,譬如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
所以,第一日的拍賣會,雖然也有些單純圖利的小商小販混進去,但搖號數量的大頭,還是讓富商大賈們占了。
可這就意味著,晚到的郇旃能搖號進去的概率就很小了。
“搖嗎?”
日本商人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話,笑眯眯地問道。
“搖你個頭。”
“妹有搖號,不能進。”
郇旃怒斥道:“讓開,我是朝廷命官!”
郇旃還想抖抖官威,但被拿出來擋人的日本武士可不管這些,直接就拔出了武士刀。
看著雪亮的刀鋒,郇旃毫不懷疑,如果他真敢闖,那麽這些日本武士真的敢砍他!
“搖嗎?”
“妹有搖號,不能進。”
日本商人繼續笑眯眯地問道,似乎根本不介意剛才郇旃罵了他。
郇旃經過短暫觀察和雞同鴨講發現.這些日本人確實不介意,因為他們壓根就聽不懂漢語,隻會照著別人教的站在這反複複讀。
“搖嗎?”
“.搖。”
郇旃話音剛落,似乎觸發了某種npc對話機製,負責搖號的日本商人馬上冷了臉,直接把手裏的繩子遞給了他。
“按要求笑了半天真累,第一日的拍賣會人員搖號總算是快完事了(日語)。”
郇旃拽了拽繩子,從箱子裏滾落出一個塗著數字的圓球,可惜並不符合進入的規定。
郇旃無論怎麽威脅、解釋,這些日本人都不放他進去。
就在這時,遠處幾匹駿馬擁簇著一匹小灰馬“噠噠噠”地停在了商館的拴馬樁處,為首的人穿著一身麒麟服,隔著有點遠,郇旃看不清具體模樣,不過看著衣服,大約也是公侯伯勳貴,一個首領模樣地日本人親自出來迎接,卑躬屈膝地連連點頭哈腰。
這邊麵對新來的人,日本商人依舊在複讀著。
“妹有搖號,不能進。”
看著遠處身著麒麟服的人被引著進入了商館私密的小門,郇旃憤怒地向日本商人問道。
“他為什麽能進去?!”
雖然聽不懂意思,但看郇旃的表情也能猜出來,日本商人看白癡一樣看著他,隻字正腔圓地說了兩個字。
“伱猜?”
商館一處比較寬敞的大廳內,這時候第一日的拍賣會還未正式開始,不少人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什麽。
當幾個穿著華麗衣裳、戴著金玉飾品的南京最頂級的商人,在岐陽王李文忠次子李增枝的帶領下前來迎接薑星火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其中一些人的注意,但很快那些注視便自覺地轉移了視線。
因為這些人也隻能看看,他們雖然也算得上是薄有家資,但與這些人相比,還相差甚遠,若是敢動歪腦筋,那絕對是自尋死路。
老朱規定了,“農衣綢、紗、絹、布,商賈止衣絹、布農家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得衣綢、紗”,商人不能穿好衣服。
但這些南京的頂級商人,各個都是有背景的,甚至有些人從官麵上界定,並不能被稱為“商人”。
因為站在這裏麵迎接薑星火的,除了盤踞在大江南北的徽商、淮商的代表以外,還有南京的頂級關係戶們。
譬如前禮部尚書李至剛的嶽父,他就經營著一家規模極大、檔次極高的古玩店,名義上是古玩店,其實高價賣出的東西裏麵貓膩多了去了。
再有就是朱高煦的重要支持者,永春侯、駙馬都尉王寧,他的次子王貞慶,也替他打理著產業。
作為老朱的親外孫,王貞慶折節好士,時稱“金粟公子”,聚寶山別業規模宏大,幾乎占據了一半山巒,又號稱“王半山”,錢從哪來的?
除此以外,還有幾位同樣不輸王貞慶的勳貴外戚,也在這些人的隊列之中。
“國師大人?”
李增枝雖然心頭有些驚訝,按計劃來講,薑星火是不應該露麵的,不過對方既然來了,他也隻好親自前來迎接。
“沒事,聽說了這裏的新鮮事,正好閑來無事,便過來看看第一日拍賣會的情況。”眾目睽睽之下,薑星火不好說太多,隻能拍了拍李增枝的肩膀說道。
李增枝心領神會,這是有了一些計劃以外的變數。
“介紹介紹吧。”
若是放在此前,薑星火當然沒工夫跟這些商人打交道,但眼下既然爭端在海禁上,涉及到了海洋貿易,而朱高燧又明示了永樂帝的意思是要動一動鹽法,那麽在黃淮布政使司的兩淮鹽場裏占據壟斷地位的淮商,以及同樣規模極大的徽商,還有南京商界的頭麵人物,自然要了解一二。
否則後續變革鹽法,廢除海禁開展海洋貿易以及海路運糧,都是要跟他們打交道的,處理不好就會起衝突,薑星火不懼怕衝突,但是若能把這些商人倒向另一個方向,形成更有利的正循環,他更樂於看到。
李增枝介紹道:“這是徽商江家的家主,江舸。”
一個儒雅的男子對著薑星火深深作揖:“草民見過國師。”
李增枝似是閑談般笑道:“國師,江家是有來頭的,當年我舅公(朱元璋)入皖缺餉,便是徽州歙縣江家的上一代家主江元,一次便助餉白銀十萬兩,方才解了大軍的燃眉之急。”
銀價在明初的堅挺無需多言,而掏空了整個曹國公府都不見得能掏出來十萬兩白銀,徽商之財大氣粗,可見一斑。
李增枝又道:“這位是淮商吳家的家主吳傳甲。”
另一名身材魁梧的國字臉中年男子對著薑星火行禮。
聽到“吳”這個姓氏薑星火就已經大概知道怎麽回事了。
老朱依靠著淮西集團起家,而淮商的生意能做這麽大,自然是跟淮西集團脫不開幹係的,如今淮西集團,經曆了洪武末年的廟堂清洗,除了領頭的曹國公、魏國公兩家,剩下的中堅力量就是江陰侯吳高、安陸侯吳傑、鳳翔侯張傑、欒城侯李莊這四個侯爵,其中兩家都姓吳,這位吳傳甲,看名字就知道應該跟江陰侯或安陸侯是同宗。
而李增枝笑嗬嗬的話語也印證了薑星火的猜想。
“黔國公(吳複)那一脈的本家親戚。”
商人們介紹了一圈,最後一位,便是王貞慶了。
薑星火沒等李增枝介紹,笑問道:“金粟公子可有金粟啊?”
世界上隻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王貞慶自然是有的,事實上之所以有這個外號,便是因為他出手便是送人金粟(小米狀的金子顆粒),跟朱高煦的金豆子比不了,但也足夠闊綽。
不過在薑星火麵前,王貞慶哪敢賣弄什麽?他隻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拱手道:“國師大人竟然聽說過小子,小子慚愧!”
其餘人聽了,紛紛將目光落在這位年紀輕輕,穿金戴銀、但氣質頗佳的俊秀公子身上,心想,國師怎會與他交情?
薑星火淡淡道:“聽我那弟子提起過你。”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這就不奇怪了,二皇子朱高煦是國師的弟子,而王貞慶他爹駙馬都尉王寧是朱高煦的重要支持者,薑星火聽朱高煦提及過王貞慶就不奇怪了。
王貞慶今天其實是被他爹趕著參加這次拍賣會,因為王駙馬最近從朱高煦那裏聽說了些消息,所以是希望兒子能夠親自前去幫襯一二,也算是送個順水人情王貞慶當然知道這事自己得去,畢竟他們的身份擺在這兒,第一日的拍賣會如果辦成了肯定更風光,但如果辦不成,恐怕又要惹他爹生氣了,所以王貞慶其實心裏既忐忑又無奈,出發前本想著若是沒多少人來,就待到拍賣會結束再跟他爹賠罪。
然而此時的熱鬧場景卻出乎了王貞慶的意料,顯然有消息有門路的不止他一家,曹國公府在背後牽線搭橋,基本上南京城裏有頭有臉的商人都來了。
介紹完,幾人又是施禮,薑星火則微微拱手還禮,隨後李增枝帶著他往拍賣會的休息室走去,這個休息室在二樓,離拍賣台挺遠的。
“方才不方便問,若是有什麽事,派人來招呼一聲便是了,國師怎麽親自來了?”李增枝親手給他端茶倒水,試探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