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心中一動。
不想當太子,想幹嘛?
朱高燧繼續道:“國師應該比其他人都看得清楚,我是老三,上麵大哥能文,二哥能武,我隻能幹點聽牆角的活計,即便是所謂‘血濃於水’,父皇再偏愛,也終究不會立我做儲君,更何況,我的性格、能力等諸多方麵,也實在是沒那個本事”
“但是呢。”
朱高燧繼續道:“不管將來誰當太子、誰又能最後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是父皇的兒子,父皇能放心用我,可我這兩個哥哥是不會讓弟弟掌管情報的.我這一肚子秘密,至於結局怎樣,我自己都無法保證。”
“伱想要全身而退。”
薑星火已經隱約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不僅是全身而退,我想當藩王,還不是沒兵沒權的藩王。”
朱高燧的語氣變得堅決了起來:“以前我知道這很難,甚至連我自己都覺得很渺茫,畢竟削藩是大勢所趨,可我實在不甘心當一個沒有權力的太平王爺這不是我貪婪,但國師讓這一切變得不一樣了,我有了新的選擇。”
薑星火終於知道朱高燧想從自己這裏得到什麽了。
“你想去海外,找一處可以獨立統治、傳之子嗣的自由王國可是為什麽現在才說?”
朱高燧的回答非常誠實:“以前我覺得國師在吹牛,實現不了,但變法到了這個階段,海外封藩不是沒影的事了,隻要海外貿易有利益,海外的殖民地將始終是大明體係內的一部分,而這些遠離中原的殖民地需要藩王代替大明來統治。”
“海外的條件很差。”
“可天高皇帝遠。”
薑星火的神情忽然冷了下來,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了。
“陛下許了你封藩的條件,讓你來試探我。”
朱高燧放下了手中的三彩天王俑,歎了口氣:“國師,你還是不明白。”
“我確實不明白,這種事情是陛下最後做決定的,你想要的,隻需要向陛下要即可,找我問,讓我幫你,又有什麽用?”薑星火看著他問道。
“因為陛下不會讓我離開,原因你講過的,倭寇分銀,我們都是這一環上的,誰都不能走。”
朱高燧的神情有些苦澀:“父皇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他的權力,他器重二哥,是因為隻有二哥能製衡大哥不威脅到他的權力;他重用我探查著所有人的秘密,不是因為我的能力比紀綱出色也不是因為父皇更喜歡我,而是這樣才能讓大哥和二哥都對他俯首帖耳。”
朱高燧的反常讓薑星火警覺了起來,薑星火與他並無太深的交情,為什麽對方會跟自己說這種很犯忌諱的話?
“還有一個人呢?”薑星火問道。
“瞻基。”朱高燧肯定地說道,“等瞻基長大了,他一定會得到父皇的喜愛,也一定會鉗製著我們這些叔叔,直到父皇駕崩,這個互相鉗製的局麵徹底失衡,到時候就是各憑本事了。”
“到底是為什麽?”
朱高燧當然清楚薑星火問的是什麽,是在問今天他為什麽一反常態,跟薑星火吐露了這麽多心裏話,這是讓薑星火極為疑惑的,如果不解釋清楚,恐怕薑星火會拒絕跟他的交易。
“二哥昨晚邀請我喝酒,喝到酩酊大醉的時候,我吐出了心裏的疑惑,問他為什麽從詔獄裏出來,就像是換了個人一樣。二哥告訴我,是因為他遇到了國師你,國師你能預測未來,告訴了他一個他無法接受的未來,所以他必須要改變.二哥沒告訴我這個未來是什麽樣子,但我很清楚,我的結局一定也不好。”
“我不再預測未來了。”薑星火說道。
朱高燧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成國公那件事很讓國師你心裏不舒服。”
薑星火沒有解釋,既然對方是這麽想的,那倒也不妨順水推舟。
實際上,是因為隨著他這個穿越者的蝴蝶翅膀來回煽動,卷起的風暴越來越大,已經將曆史線改道到了另一個方向,他已經無法預測被自己幹擾後的未來。
而未來曆史線上的人物和事件出現什麽幅度的偏差,薑星火都不會意外了。
“你也說了你是這一環上的,不能走。”
“我不是不可替代的,紀綱可以替代我。”
隨後,朱高燧從袖子裏抽出一張紙條遞給了薑星火。
朱高燧再次誠懇地說道:“國師,指條路吧。”
薑星火看了看上麵的名字,終於開口道:“安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要劃到大明治下,成立第十五個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而安南其餘的國土,會交給陳天平重建陳朝進行傀儡統治;朝鮮會全部吞並,效仿元朝建立征東行省,成立第十六個布政使司.高麗布政使司;日本會割走幾片地方後徹底肢解,但日本的人口實在太多,需要潛移默化地削弱,在未來一定是以挑撥日本諸藩不斷廝殺為主,無法建立布政使司。”
“呂宋和天竺,是以藩王分封形式統治,呂宋短時間內就能拿下來,天竺要慢慢打,而且天竺會直麵北部帖木兒帝國的壓力,如果真有那麽一天,大明決心打天竺,帖木兒帝國不會放任不管。”
“國師,幫我脫身,不管用什麽方法,說服父皇,讓紀綱代替我。”
朱高燧開出了他的價碼:
“作為交換的條件,除了今天的情報,我日後會無償、及時地給你提供三個隻有我知道的關鍵情報。”
這番話說出來,薑星火久久沒有回應,他陷入了沉思中。
這件事他一時半會兒很難做決斷。
朱高燧也沒打擾,耐心等待。
良久,薑星火看著一心想潤的朱高燧,緩慢地開口:“你可想清楚了?背著陛下做交易,這件事一旦暴露,我不見得如何,最多就是個死,但你可能會失去陛下的信任。”
這話聽起來很違和,但要是從薑星火嘴裏說出來,朱高燧卻覺得太正常不過了。
“我早就想清楚了,我不可能做一輩子髒活,秘密知道太多.會死的。”
畢竟,隻有死人才能最好地保守住秘密。
薑星火點點頭,既然朱高燧主意已定,他也就懶得勸說什麽。
畢竟朱高燧是朱家的皇子,雖然大家都是好用就被往死裏用,但永樂帝再怎麽也不會殺他,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的情況無非就是朱高燧被永樂帝用著太順手,知道的秘密又太多,自己在給自己謀後路。
薑星火沉默了片刻:“我會試著幫你去海外封藩建國。”
“有國師這句話就足夠了。”朱高燧如釋重負。
隨後他似是想起了什麽,又從袖子裏摸出了一張紙條,說道:“父皇還有個問題要問國師,關於.如何讓甘肅的城池和堡壘更好地防禦火炮和火藥?”
這是什麽意思?把我當百度?
這個問題有點突兀,薑星火一時也沒想好,於是收下了紙條,打算等以後有思路了再回答永樂帝。
朱高燧帶著三色天王俑離去了,等李增枝進來,這時候薑星火忽然對他說道:“對了,還有兩件事需要你來做。”
薑星火看著台下正在拍賣三彩瓶的熱鬧場景,吩咐道。
“第一件事,讓跟今川了俊一起來的那個日本商人肥富出點血,今天最後一件拍賣品,改成一萬石期貨大米折扣券,要七折,一共五張。”
薑星火的語氣是命令而不是商量,李增枝掂量了一下,倒也沒說什麽,這就是吸引大明商人前往日本進行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的手段,肥富應該是能拎得清的,畢竟他受足利義滿的委托,如今已經是第二次來大明了,對於自由貿易到底有多少的利差,他應該心知肚明,眼前吃虧是暫時的。
“第二件事,把剛才那個劉富春再叫過來方才三皇子與我說了些消息,那郇旃看著倒像是有貪心的。”
薑星火沒有明說,但李增枝馬上秒懂,人有貪心就會上套,這是要拿這期貨大米設個計策把他套進去,畢竟李增枝也知道,這裏麵王景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而郇旃是他的得力幹將,如今貿貿然闖了進來,卻是自投羅網。
李增枝去辦這兩件事了劉富春倒是沒有什麽反對,他也想藉此坑郇旃一把,而出乎薑星火意料的是,日本商人肥富倒是親自來拜訪。
“怎麽?”
薑星火看著他,難道在日本做的這般大的商人,竟然連這點虧都不願意吃嗎?
“國師大人,我再加五張,一共十張。”
肥富樂嗬嗬地放自己的血,然後腆著臉問道:“以後日本的大米,能不能都低價賣給大明啊?”
“日本有這麽多的大米嗎?日本的人口也很多吧。”
薑星火不過是想投石問路,借著日本大米海運,來迂回驗證一下以後大明邊軍的軍糧從南方海運的商業可行性,用以變革開中法,並不是真的想從日本進口大米,畢竟大明是不可能依靠日本供應邊軍軍糧的,這與價格無關。
然而肥富作為商人的無恥,馬上打破了薑星火的認知底線。
“有,有很多,我們日本人自古以來都是食草的,可以不吃大米,可以都賣給大明,隻要能賺錢,賣什麽都行。”
薑星火:“.”
“再有就是。”
肥富見薑星火沒有明確反對,借著杆子往上爬,又說道:“鬆江棉我知道您交給今川君在日本代理出售,這個我不碰,但其他的貿易貨品,譬如揚州茶或者杭州茶之類的,國師大人是否可以交給我呢?我保證會幫國師大人在日本做事的,如果國師大人需要,您的一份我每年也會準時送達。”
“肥田君,我不需要錢,錢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但是我確實需要你幫我做一件事。”
薑星火招來他,附耳說了一番。
非是旁的,卻是薑星火打算改軍糧由漕運為海運,如果一旦觸碰到了相關的利益集團,那麽或許會有阻礙,不見得是梗著脖子敢破壞永樂帝的大計,但在改製之初,如果能從日本、朝鮮這邊進口大量糧食直接囤到北部防線有備無患,便不虞海運之事行不通了,畢竟大米這東西放著幾年也不會壞。
——————
伴隨著兩人的交談,樓下第一日拍賣會的最後一幕壓台戲也上演了。
女主持人看著手心裏被臨時替換掉的紙卡,念道:“最後一件拍賣品,十張一萬石日本大米期貨折扣券,期貨價格為200文,折扣為.七折!”
這個折扣念出來的瞬間,讓所有人都為之眼熱。
這裏需要簡單解釋一下現在明日雙方的物價,否則可能會難以理解。
現在是明初目前1兩銀子,根據不同地區的比價,大概能兌換1200-1300文左右的銅錢,而一石米(明代一石約等於今184市斤),在大明價格大約是240-250文,也就是約0.2兩銀子.而米價的這個比例,在薑星火的前世,會隨著有明一朝的白銀淨流入而不斷上漲,等到了明末崇禎初年的時候,南京的米價就會變成每石米大約1400文,也就是1兩銀子左右,通貨膨脹可見一斑。
而目前大明的米價是240-250文,日本的期貨米價是200文,日本這個出口價格肯定是有的賺,是九成收十成出,日本市麵上目前實際米價大概在180文左右。
事實上,哪怕是正常貿易,從日本購買大米運回國內,目前都是有的賺的,更何況直接來了個限量共十萬石的七折大米?
140文買回來,240文賣出去。
這簡直就是血賺好嘛。
當然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商人們還是有顧慮的。
畢竟如今雖然有風聲,可是大明和日本還沒有建立正式的自由貿易關係,而商人們手裏的砍價小刀雖然是買貨品附贈的,但也要考慮其本身能兌換的價值。
究竟是先搞兩張七折期貨大米兌換券,還是用來砍別的東西?這裏麵就需要仔細衡量了。
畢竟廟堂上的事情誰都說不準,朝廷最後怎麽決定,恐怕沒人知道,這也就意味著期貨大米的兌換券,是有可能兌換不到實物的。
而且日本是島國,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從日本運送大米來大明,也是一項有風險的事情,中途說不好就被打劫了。
女主持人又繼續介紹起了這些折扣劵:“這十張期貨大米折扣券是由日本京都最大的米商,來自博德港的肥富會長所提供的,相信諸位應該聽過他的名字,所以,請諸位踴躍參與吧!”
對於大明的商人來說,肥富倒還真不是個無名之輩,他在幾年前就代表足利義滿,隨使團來過南京,當時建文帝對明日貿易沒有反對態度,因此肥富與很多大明的商人都有過交易。
所以聽到是肥富提供的,現場的氣氛倒是稍微熱烈了起來,很多人開始迫切希望擁有一張這樣的期貨大米折扣券。
“博德港?這是哪裏?”坐在後麵的郇旃,好奇的問旁邊剛剛回來的荊州商人道。
“博德港這個地方是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遣新羅使等的出航地,聽說鎌倉幕府時代為日本與宋人貿易的據點,貿易特別繁榮。”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理所當然地,在這個時代也成為了與大明的走私商的主要貿易地。
所以但凡是沾過與日本私下貿易的大明商人,都對肥富有所耳聞,對其數十年積累下來的信譽也比較信任。
聽完荊州商人的介紹,郇旃也是暗自咂舌。
他現在才明白這次拍賣會竟然是日本最大的商人之一來舉辦的,而這麽看來,這次拍賣會絕對是近些年最盛大的一次了,畢竟連大明的這麽多皇親國戚都親自來捧場。
不想當太子,想幹嘛?
朱高燧繼續道:“國師應該比其他人都看得清楚,我是老三,上麵大哥能文,二哥能武,我隻能幹點聽牆角的活計,即便是所謂‘血濃於水’,父皇再偏愛,也終究不會立我做儲君,更何況,我的性格、能力等諸多方麵,也實在是沒那個本事”
“但是呢。”
朱高燧繼續道:“不管將來誰當太子、誰又能最後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是父皇的兒子,父皇能放心用我,可我這兩個哥哥是不會讓弟弟掌管情報的.我這一肚子秘密,至於結局怎樣,我自己都無法保證。”
“伱想要全身而退。”
薑星火已經隱約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不僅是全身而退,我想當藩王,還不是沒兵沒權的藩王。”
朱高燧的語氣變得堅決了起來:“以前我知道這很難,甚至連我自己都覺得很渺茫,畢竟削藩是大勢所趨,可我實在不甘心當一個沒有權力的太平王爺這不是我貪婪,但國師讓這一切變得不一樣了,我有了新的選擇。”
薑星火終於知道朱高燧想從自己這裏得到什麽了。
“你想去海外,找一處可以獨立統治、傳之子嗣的自由王國可是為什麽現在才說?”
朱高燧的回答非常誠實:“以前我覺得國師在吹牛,實現不了,但變法到了這個階段,海外封藩不是沒影的事了,隻要海外貿易有利益,海外的殖民地將始終是大明體係內的一部分,而這些遠離中原的殖民地需要藩王代替大明來統治。”
“海外的條件很差。”
“可天高皇帝遠。”
薑星火的神情忽然冷了下來,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了。
“陛下許了你封藩的條件,讓你來試探我。”
朱高燧放下了手中的三彩天王俑,歎了口氣:“國師,你還是不明白。”
“我確實不明白,這種事情是陛下最後做決定的,你想要的,隻需要向陛下要即可,找我問,讓我幫你,又有什麽用?”薑星火看著他問道。
“因為陛下不會讓我離開,原因你講過的,倭寇分銀,我們都是這一環上的,誰都不能走。”
朱高燧的神情有些苦澀:“父皇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他的權力,他器重二哥,是因為隻有二哥能製衡大哥不威脅到他的權力;他重用我探查著所有人的秘密,不是因為我的能力比紀綱出色也不是因為父皇更喜歡我,而是這樣才能讓大哥和二哥都對他俯首帖耳。”
朱高燧的反常讓薑星火警覺了起來,薑星火與他並無太深的交情,為什麽對方會跟自己說這種很犯忌諱的話?
“還有一個人呢?”薑星火問道。
“瞻基。”朱高燧肯定地說道,“等瞻基長大了,他一定會得到父皇的喜愛,也一定會鉗製著我們這些叔叔,直到父皇駕崩,這個互相鉗製的局麵徹底失衡,到時候就是各憑本事了。”
“到底是為什麽?”
朱高燧當然清楚薑星火問的是什麽,是在問今天他為什麽一反常態,跟薑星火吐露了這麽多心裏話,這是讓薑星火極為疑惑的,如果不解釋清楚,恐怕薑星火會拒絕跟他的交易。
“二哥昨晚邀請我喝酒,喝到酩酊大醉的時候,我吐出了心裏的疑惑,問他為什麽從詔獄裏出來,就像是換了個人一樣。二哥告訴我,是因為他遇到了國師你,國師你能預測未來,告訴了他一個他無法接受的未來,所以他必須要改變.二哥沒告訴我這個未來是什麽樣子,但我很清楚,我的結局一定也不好。”
“我不再預測未來了。”薑星火說道。
朱高燧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成國公那件事很讓國師你心裏不舒服。”
薑星火沒有解釋,既然對方是這麽想的,那倒也不妨順水推舟。
實際上,是因為隨著他這個穿越者的蝴蝶翅膀來回煽動,卷起的風暴越來越大,已經將曆史線改道到了另一個方向,他已經無法預測被自己幹擾後的未來。
而未來曆史線上的人物和事件出現什麽幅度的偏差,薑星火都不會意外了。
“你也說了你是這一環上的,不能走。”
“我不是不可替代的,紀綱可以替代我。”
隨後,朱高燧從袖子裏抽出一張紙條遞給了薑星火。
朱高燧再次誠懇地說道:“國師,指條路吧。”
薑星火看了看上麵的名字,終於開口道:“安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要劃到大明治下,成立第十五個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而安南其餘的國土,會交給陳天平重建陳朝進行傀儡統治;朝鮮會全部吞並,效仿元朝建立征東行省,成立第十六個布政使司.高麗布政使司;日本會割走幾片地方後徹底肢解,但日本的人口實在太多,需要潛移默化地削弱,在未來一定是以挑撥日本諸藩不斷廝殺為主,無法建立布政使司。”
“呂宋和天竺,是以藩王分封形式統治,呂宋短時間內就能拿下來,天竺要慢慢打,而且天竺會直麵北部帖木兒帝國的壓力,如果真有那麽一天,大明決心打天竺,帖木兒帝國不會放任不管。”
“國師,幫我脫身,不管用什麽方法,說服父皇,讓紀綱代替我。”
朱高燧開出了他的價碼:
“作為交換的條件,除了今天的情報,我日後會無償、及時地給你提供三個隻有我知道的關鍵情報。”
這番話說出來,薑星火久久沒有回應,他陷入了沉思中。
這件事他一時半會兒很難做決斷。
朱高燧也沒打擾,耐心等待。
良久,薑星火看著一心想潤的朱高燧,緩慢地開口:“你可想清楚了?背著陛下做交易,這件事一旦暴露,我不見得如何,最多就是個死,但你可能會失去陛下的信任。”
這話聽起來很違和,但要是從薑星火嘴裏說出來,朱高燧卻覺得太正常不過了。
“我早就想清楚了,我不可能做一輩子髒活,秘密知道太多.會死的。”
畢竟,隻有死人才能最好地保守住秘密。
薑星火點點頭,既然朱高燧主意已定,他也就懶得勸說什麽。
畢竟朱高燧是朱家的皇子,雖然大家都是好用就被往死裏用,但永樂帝再怎麽也不會殺他,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的情況無非就是朱高燧被永樂帝用著太順手,知道的秘密又太多,自己在給自己謀後路。
薑星火沉默了片刻:“我會試著幫你去海外封藩建國。”
“有國師這句話就足夠了。”朱高燧如釋重負。
隨後他似是想起了什麽,又從袖子裏摸出了一張紙條,說道:“父皇還有個問題要問國師,關於.如何讓甘肅的城池和堡壘更好地防禦火炮和火藥?”
這是什麽意思?把我當百度?
這個問題有點突兀,薑星火一時也沒想好,於是收下了紙條,打算等以後有思路了再回答永樂帝。
朱高燧帶著三色天王俑離去了,等李增枝進來,這時候薑星火忽然對他說道:“對了,還有兩件事需要你來做。”
薑星火看著台下正在拍賣三彩瓶的熱鬧場景,吩咐道。
“第一件事,讓跟今川了俊一起來的那個日本商人肥富出點血,今天最後一件拍賣品,改成一萬石期貨大米折扣券,要七折,一共五張。”
薑星火的語氣是命令而不是商量,李增枝掂量了一下,倒也沒說什麽,這就是吸引大明商人前往日本進行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的手段,肥富應該是能拎得清的,畢竟他受足利義滿的委托,如今已經是第二次來大明了,對於自由貿易到底有多少的利差,他應該心知肚明,眼前吃虧是暫時的。
“第二件事,把剛才那個劉富春再叫過來方才三皇子與我說了些消息,那郇旃看著倒像是有貪心的。”
薑星火沒有明說,但李增枝馬上秒懂,人有貪心就會上套,這是要拿這期貨大米設個計策把他套進去,畢竟李增枝也知道,這裏麵王景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而郇旃是他的得力幹將,如今貿貿然闖了進來,卻是自投羅網。
李增枝去辦這兩件事了劉富春倒是沒有什麽反對,他也想藉此坑郇旃一把,而出乎薑星火意料的是,日本商人肥富倒是親自來拜訪。
“怎麽?”
薑星火看著他,難道在日本做的這般大的商人,竟然連這點虧都不願意吃嗎?
“國師大人,我再加五張,一共十張。”
肥富樂嗬嗬地放自己的血,然後腆著臉問道:“以後日本的大米,能不能都低價賣給大明啊?”
“日本有這麽多的大米嗎?日本的人口也很多吧。”
薑星火不過是想投石問路,借著日本大米海運,來迂回驗證一下以後大明邊軍的軍糧從南方海運的商業可行性,用以變革開中法,並不是真的想從日本進口大米,畢竟大明是不可能依靠日本供應邊軍軍糧的,這與價格無關。
然而肥富作為商人的無恥,馬上打破了薑星火的認知底線。
“有,有很多,我們日本人自古以來都是食草的,可以不吃大米,可以都賣給大明,隻要能賺錢,賣什麽都行。”
薑星火:“.”
“再有就是。”
肥富見薑星火沒有明確反對,借著杆子往上爬,又說道:“鬆江棉我知道您交給今川君在日本代理出售,這個我不碰,但其他的貿易貨品,譬如揚州茶或者杭州茶之類的,國師大人是否可以交給我呢?我保證會幫國師大人在日本做事的,如果國師大人需要,您的一份我每年也會準時送達。”
“肥田君,我不需要錢,錢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但是我確實需要你幫我做一件事。”
薑星火招來他,附耳說了一番。
非是旁的,卻是薑星火打算改軍糧由漕運為海運,如果一旦觸碰到了相關的利益集團,那麽或許會有阻礙,不見得是梗著脖子敢破壞永樂帝的大計,但在改製之初,如果能從日本、朝鮮這邊進口大量糧食直接囤到北部防線有備無患,便不虞海運之事行不通了,畢竟大米這東西放著幾年也不會壞。
——————
伴隨著兩人的交談,樓下第一日拍賣會的最後一幕壓台戲也上演了。
女主持人看著手心裏被臨時替換掉的紙卡,念道:“最後一件拍賣品,十張一萬石日本大米期貨折扣券,期貨價格為200文,折扣為.七折!”
這個折扣念出來的瞬間,讓所有人都為之眼熱。
這裏需要簡單解釋一下現在明日雙方的物價,否則可能會難以理解。
現在是明初目前1兩銀子,根據不同地區的比價,大概能兌換1200-1300文左右的銅錢,而一石米(明代一石約等於今184市斤),在大明價格大約是240-250文,也就是約0.2兩銀子.而米價的這個比例,在薑星火的前世,會隨著有明一朝的白銀淨流入而不斷上漲,等到了明末崇禎初年的時候,南京的米價就會變成每石米大約1400文,也就是1兩銀子左右,通貨膨脹可見一斑。
而目前大明的米價是240-250文,日本的期貨米價是200文,日本這個出口價格肯定是有的賺,是九成收十成出,日本市麵上目前實際米價大概在180文左右。
事實上,哪怕是正常貿易,從日本購買大米運回國內,目前都是有的賺的,更何況直接來了個限量共十萬石的七折大米?
140文買回來,240文賣出去。
這簡直就是血賺好嘛。
當然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商人們還是有顧慮的。
畢竟如今雖然有風聲,可是大明和日本還沒有建立正式的自由貿易關係,而商人們手裏的砍價小刀雖然是買貨品附贈的,但也要考慮其本身能兌換的價值。
究竟是先搞兩張七折期貨大米兌換券,還是用來砍別的東西?這裏麵就需要仔細衡量了。
畢竟廟堂上的事情誰都說不準,朝廷最後怎麽決定,恐怕沒人知道,這也就意味著期貨大米的兌換券,是有可能兌換不到實物的。
而且日本是島國,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從日本運送大米來大明,也是一項有風險的事情,中途說不好就被打劫了。
女主持人又繼續介紹起了這些折扣劵:“這十張期貨大米折扣券是由日本京都最大的米商,來自博德港的肥富會長所提供的,相信諸位應該聽過他的名字,所以,請諸位踴躍參與吧!”
對於大明的商人來說,肥富倒還真不是個無名之輩,他在幾年前就代表足利義滿,隨使團來過南京,當時建文帝對明日貿易沒有反對態度,因此肥富與很多大明的商人都有過交易。
所以聽到是肥富提供的,現場的氣氛倒是稍微熱烈了起來,很多人開始迫切希望擁有一張這樣的期貨大米折扣券。
“博德港?這是哪裏?”坐在後麵的郇旃,好奇的問旁邊剛剛回來的荊州商人道。
“博德港這個地方是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遣新羅使等的出航地,聽說鎌倉幕府時代為日本與宋人貿易的據點,貿易特別繁榮。”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理所當然地,在這個時代也成為了與大明的走私商的主要貿易地。
所以但凡是沾過與日本私下貿易的大明商人,都對肥富有所耳聞,對其數十年積累下來的信譽也比較信任。
聽完荊州商人的介紹,郇旃也是暗自咂舌。
他現在才明白這次拍賣會竟然是日本最大的商人之一來舉辦的,而這麽看來,這次拍賣會絕對是近些年最盛大的一次了,畢竟連大明的這麽多皇親國戚都親自來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