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錦衣衛也下了馬,警惕地望向四周。
顯然,不管是從誘餌車隊的設置,還是從特殊馬車的準備,無不說明了經曆了兩次遇刺案後的錦衣衛,已經把警戒程度拉到了最高等級。
不多時,宋禮等人從另一條路趕了過來。
“施大人,這裏熟悉嗎?你提議捐建的義塚,灶戶們若是孤苦無依,死後無處葬身,便可由鹽使司衙門出錢買棺材安葬,有人看守,還有人定期清掃,每逢中元、清明,還有貢品冷食可以享用。”
宋禮說完,目光微微眯了下,看著施幼敏的反應。
看著施幼敏佯裝鎮定,宋禮的嘴角勾起一絲譏諷的弧度:“嗬嗬.這些是怎麽回事,想來施大人比我還清楚,不必我細說了吧?”
“我隻想問你一句,你這麽做,對得起他們的亡魂嗎?”
趙海川一揮手,錦衣衛推搡著有些癱軟的施幼敏繼續往義塚的墓園裏走去。
“放開我!”
施幼敏憤怒地大喊著:“你們想幹什麽?你放開我!”
然而,那些錦衣衛卻壓根沒打算將他放開,仍舊架著他往前。
施幼敏奮力掙紮,但是他的體型太瘦弱了,那些錦衣衛都是練家子,他哪裏是對手,很快便被押解到了義塚的墳墓旁邊,宋禮站在他身後。
宋禮的目光冰冷的盯著他的背影,淡淡地道:“前幾日羈押你的時候,我曾經問你有無貪墨之舉,那個時候,我已經發覺了,你絕對有問題.隻是我萬萬沒想到,你居然狡詐到了這種地步,怪不得被羈押了還能沉得住氣,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我什麽都沒有,你們不要血口噴人!”施幼敏憤怒的大吼。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
宋禮的眼睛閃爍了幾下,冷哼一聲道:“是嗎?沒有嗎?可是,這些又是什麽?”
“我沒有你不要血口噴人!”
施幼敏的雙眸通紅。
然而手裏拿著鐵鍬的錦衣衛們卻不待他繼續多言,徑自鏟開鬆軟的、被重新覆蓋的土,然後撬開了裏麵還算厚實的棺木。
義塚墓園裏,一口口棺木,都被撬開了。
這裏麵埋著的不是孤苦無依的灶戶,而是數不盡的金銀財寶!
要知道,這可是能埋葬數千人的墓園!
每一口寬大的棺木裏,都藏著堆滿了的財物!
根本就是駭人聽聞!
這些金銀財寶,在冬日的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然而看來他們眼裏,卻無比的刺眼。
“噗通”一聲,施幼敏癱倒在了地上。
他想開口,卻發現自己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貪墨了這麽多的鹽稅,他的良心早就泯滅了。
隻是,他怎麽會想到,宋禮竟然連這個都掌握了!
原以為這件事情隱蔽到極點,誰都不知道,沒想到,居然還是暴露了。
不!
不該這樣的!
施幼敏突然間瘋狂地搖著頭,仿佛這樣就能否認自己所犯的錯誤般。
“不!”
“你撒謊!”
“我什麽都沒有做,我什麽都沒有做.”
施幼敏喃喃地說著,他的目光茫然無措,整張臉變得蒼白。
“不,不對!”
“不該是這樣的!”
他拚命的抓著自己的腦袋,仿佛要將那塊皮肉撕裂般,似乎隻有這樣才能緩解他的痛苦。
他不甘心,也不敢相信。
為什麽?
他明明那麽的謹慎小心,從未失手,怎麽就突然失敗了呢!?
為什麽!
他想質問,卻發現,他根本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混帳東西!”
看著來時還信誓旦旦,如今麵對如山鐵證頓時神魂失守的施幼敏,老先生氣得渾身顫抖,眼眶都濕潤了。
而這個時候,老先生則在眾人的攙扶下,蹣跚的走了上來,他的目光環視了一圈,最後落到了施幼敏的身上,歎息了一聲,隨即朝著宋禮作揖道:“對不起,宋侍郎,都是老夫無能!若是知道有今日,少時見他家境貧寒無以為學的時候,不再資助他,或許今日就不會出現如此巨貪了。”
“不,與你無關。”
宋禮剛想說什麽,施幼敏卻悲痛莫名地大吼了起來。
“你們懂什麽?!”
“我爹當年給人做長工,我娘是童生家的閨女,可是.可是後來我娘病故,爹為了給她治病花了不少錢,家中窮困潦倒,最終我爹為了給娘籌集藥錢,鋌而走險,被捕入獄,最終被活活餓死在獄中。”
說到這裏,施幼敏泣不成聲:“爹死的時候,他連個全屍都沒留下!那天,我跪在牢門外求著獄卒讓他帶我去見我爹最後一麵,可他卻狠狠地踹了我一腳,罵我是喪門星,害死了爹!”
“那一刻,我真恨不得掐死他!可是,最終我卻選擇了苟且偷生,選擇了拚命了的學,拚了命的爬,我不想再過這種沒錢沒權的日子了!一天也不想!”
“別說了!”
一旁,趙海川冷喝著打斷了他的話:“你這個罪大惡極之人,還妄圖狡辯嗎?”
“我沒有狡辯,我沒有!”
施幼敏歇斯底裏的吼叫著:“你以為我不想做個清官嗎?可做清官有什麽用?貪了幾十兩銀子要被扒皮,沒貪的人,遇到了大案,成千上萬被摘了烏紗帽,一樣押進牢裏砍頭,還都是個死?我那麽多平江縣的同僚,朝夕相處了十多年,洪武十八年郭桓案的時候,全都死了!他們為國朝效忠,到頭來卻落得這般下場,你告訴我,做個清官有什麽用!”
他抬頭瞪向宋禮等人,咬牙切齒的模樣猶如厲鬼一般:“你們不過是仗勢罷了,不過是那薑星火盯上了鹽稅這塊肉,若是你們真有公正廉潔的心腸,又何須藉機打擊報複,將我逼至這等田地,既然你們已經知曉了這一切,為什麽還要咄咄逼人?你們憑什麽審判我?憑什麽?!”
宋禮皺眉,厲聲嗬斥:“夠了!你給我閉嘴!”
施幼敏咬牙切齒地望著宋禮,目眥欲裂,那模樣像是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剝一樣。
宋禮厭煩地瞪著他。
“你還有何話好說!”
“我”
施幼敏想要狡辯,然而,看到宋禮那雙深邃陰沉的眸子,卻忽的泄了氣,他頹廢地跌坐在地上,喃喃的念叨著:“我沒想到,你竟然還是找到了。”
就在這時,他忽然一個骨碌從地上爬起來。
“宋侍郎,我真的沒有貪汙,那些錢都不是我的,我不是主謀,我是受人指使。”
施幼敏像是失了神誌一樣,慌忙替自己辯駁著:“你相信我宋侍郎”
他的聲音沙啞嘶啞,透著濃濃的惶恐和絕望。
顯然,他的神智已經徹底崩潰了。
他哭得涕泗橫流,跪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道:“我錯了,我錯了,宋侍郎,你饒了我這次吧,我再也不敢了,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這種事情,如果知道的話,我不會的!我不會的!!!”施幼敏還想辯解,然而,宋禮已經轉頭吩咐了下去。
“帶下去。”
幾名錦衣衛走上前來,將施幼敏捆綁起來,直接丟進了一輛馬車裏。
馬車的簾子被拉了下去,看著遠方老師的背影,施幼敏痛哭流涕,他不由想到了當初父母雙亡後,老師資助他學習,供給他生活,悉心教導他靠科舉的那數千個日日夜夜,當記憶繼續蔓延的時候,又想起了他在平江縣縣丞任上的時候,那些兢兢業業地為國操勞的時光,想到了當時的自己。
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但是,這一切卻都如這輛馬車一般,漸行漸遠。
看著被徹底拉下的簾子施幼敏的喉嚨嘶啞,淚水止不住地湧了出來。
可恨!可憐啊!
他咬緊了牙關,眼角的淚水不停地滾落,可最終卻一言不發。
他死死攥拳,臉色漲得通紅,喉結上下滑動,甚至到最後,他竟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施幼敏仰頭狂笑,笑容癲狂至極。
他是從什麽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的呢?施幼敏不知道,也說不清楚,隻是覺得,似乎有什麽東西從他的臉上撕扯了下來,卻怎麽都扯不開,好像已經跟他的血肉融為一體了。
第464章 會計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鹽稅集體貪墨案,一經宣布,迅速震動了整個廟堂,規模之大,贓款之巨,甚至遠超洪武朝的郭桓案。
鹽使司衙門有品級的官吏不超過百人,而這次鹽稅集體貪墨案,涉及到的官吏就多達三十餘人,而且其中有近十人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中高層,更有施幼敏這樣的主官。
此案被聯合偵破後,由於牽扯眾多鹽使司的官吏和地方官員,最後不得不請示南京,交由皇帝陛下決定如何處置。
事實上,這件事情在朱棣,是無法容忍的,甚至是零容忍基礎上的零容忍,簡稱雙倍零容忍。
“朕原以為,施幼敏是清直名臣,德行端方,不想卻有如此惡跡,真乃國朝之敗類也!”
奉天殿裏,朱棣說著,將那匯報罪證的奏折丟給了眾臣轉閱。
其中一些人看完,心裏頓時感覺五味雜陳,其中不乏聽過施幼敏過去政績的,因此得知消息之後才會更加震驚,所謂知人知麵不知心,大抵如此了。
琢磨了半晌,各種處置方案在腦海裏過了一圈,朱棣選擇了比較仁慈的一種。
“都拉到南京來淩遲吧,家屬流放三千裏,誅九族就算了。”
朱棣在心裏這麽想著,但是並沒有馬上說出來。
誅九族是政治手段,目的是為了威懾不服的人,繼而鞏固統治,但這種貪墨案,追回贓款,重點處理個人就可以了。
但是這種係統性問題,解決的難點其實從來都不在於對個人怎麽處理,個人有什麽難處理的?砍頭、淩遲、腰斬、五馬分屍.花樣多的很。
真正的難點是怎麽鏟除或遏製其產生的土壤,也就是變革鹽務製度。
“熾兒怎麽看?”
顯然,不管是從誘餌車隊的設置,還是從特殊馬車的準備,無不說明了經曆了兩次遇刺案後的錦衣衛,已經把警戒程度拉到了最高等級。
不多時,宋禮等人從另一條路趕了過來。
“施大人,這裏熟悉嗎?你提議捐建的義塚,灶戶們若是孤苦無依,死後無處葬身,便可由鹽使司衙門出錢買棺材安葬,有人看守,還有人定期清掃,每逢中元、清明,還有貢品冷食可以享用。”
宋禮說完,目光微微眯了下,看著施幼敏的反應。
看著施幼敏佯裝鎮定,宋禮的嘴角勾起一絲譏諷的弧度:“嗬嗬.這些是怎麽回事,想來施大人比我還清楚,不必我細說了吧?”
“我隻想問你一句,你這麽做,對得起他們的亡魂嗎?”
趙海川一揮手,錦衣衛推搡著有些癱軟的施幼敏繼續往義塚的墓園裏走去。
“放開我!”
施幼敏憤怒地大喊著:“你們想幹什麽?你放開我!”
然而,那些錦衣衛卻壓根沒打算將他放開,仍舊架著他往前。
施幼敏奮力掙紮,但是他的體型太瘦弱了,那些錦衣衛都是練家子,他哪裏是對手,很快便被押解到了義塚的墳墓旁邊,宋禮站在他身後。
宋禮的目光冰冷的盯著他的背影,淡淡地道:“前幾日羈押你的時候,我曾經問你有無貪墨之舉,那個時候,我已經發覺了,你絕對有問題.隻是我萬萬沒想到,你居然狡詐到了這種地步,怪不得被羈押了還能沉得住氣,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我什麽都沒有,你們不要血口噴人!”施幼敏憤怒的大吼。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
宋禮的眼睛閃爍了幾下,冷哼一聲道:“是嗎?沒有嗎?可是,這些又是什麽?”
“我沒有你不要血口噴人!”
施幼敏的雙眸通紅。
然而手裏拿著鐵鍬的錦衣衛們卻不待他繼續多言,徑自鏟開鬆軟的、被重新覆蓋的土,然後撬開了裏麵還算厚實的棺木。
義塚墓園裏,一口口棺木,都被撬開了。
這裏麵埋著的不是孤苦無依的灶戶,而是數不盡的金銀財寶!
要知道,這可是能埋葬數千人的墓園!
每一口寬大的棺木裏,都藏著堆滿了的財物!
根本就是駭人聽聞!
這些金銀財寶,在冬日的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然而看來他們眼裏,卻無比的刺眼。
“噗通”一聲,施幼敏癱倒在了地上。
他想開口,卻發現自己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貪墨了這麽多的鹽稅,他的良心早就泯滅了。
隻是,他怎麽會想到,宋禮竟然連這個都掌握了!
原以為這件事情隱蔽到極點,誰都不知道,沒想到,居然還是暴露了。
不!
不該這樣的!
施幼敏突然間瘋狂地搖著頭,仿佛這樣就能否認自己所犯的錯誤般。
“不!”
“你撒謊!”
“我什麽都沒有做,我什麽都沒有做.”
施幼敏喃喃地說著,他的目光茫然無措,整張臉變得蒼白。
“不,不對!”
“不該是這樣的!”
他拚命的抓著自己的腦袋,仿佛要將那塊皮肉撕裂般,似乎隻有這樣才能緩解他的痛苦。
他不甘心,也不敢相信。
為什麽?
他明明那麽的謹慎小心,從未失手,怎麽就突然失敗了呢!?
為什麽!
他想質問,卻發現,他根本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混帳東西!”
看著來時還信誓旦旦,如今麵對如山鐵證頓時神魂失守的施幼敏,老先生氣得渾身顫抖,眼眶都濕潤了。
而這個時候,老先生則在眾人的攙扶下,蹣跚的走了上來,他的目光環視了一圈,最後落到了施幼敏的身上,歎息了一聲,隨即朝著宋禮作揖道:“對不起,宋侍郎,都是老夫無能!若是知道有今日,少時見他家境貧寒無以為學的時候,不再資助他,或許今日就不會出現如此巨貪了。”
“不,與你無關。”
宋禮剛想說什麽,施幼敏卻悲痛莫名地大吼了起來。
“你們懂什麽?!”
“我爹當年給人做長工,我娘是童生家的閨女,可是.可是後來我娘病故,爹為了給她治病花了不少錢,家中窮困潦倒,最終我爹為了給娘籌集藥錢,鋌而走險,被捕入獄,最終被活活餓死在獄中。”
說到這裏,施幼敏泣不成聲:“爹死的時候,他連個全屍都沒留下!那天,我跪在牢門外求著獄卒讓他帶我去見我爹最後一麵,可他卻狠狠地踹了我一腳,罵我是喪門星,害死了爹!”
“那一刻,我真恨不得掐死他!可是,最終我卻選擇了苟且偷生,選擇了拚命了的學,拚了命的爬,我不想再過這種沒錢沒權的日子了!一天也不想!”
“別說了!”
一旁,趙海川冷喝著打斷了他的話:“你這個罪大惡極之人,還妄圖狡辯嗎?”
“我沒有狡辯,我沒有!”
施幼敏歇斯底裏的吼叫著:“你以為我不想做個清官嗎?可做清官有什麽用?貪了幾十兩銀子要被扒皮,沒貪的人,遇到了大案,成千上萬被摘了烏紗帽,一樣押進牢裏砍頭,還都是個死?我那麽多平江縣的同僚,朝夕相處了十多年,洪武十八年郭桓案的時候,全都死了!他們為國朝效忠,到頭來卻落得這般下場,你告訴我,做個清官有什麽用!”
他抬頭瞪向宋禮等人,咬牙切齒的模樣猶如厲鬼一般:“你們不過是仗勢罷了,不過是那薑星火盯上了鹽稅這塊肉,若是你們真有公正廉潔的心腸,又何須藉機打擊報複,將我逼至這等田地,既然你們已經知曉了這一切,為什麽還要咄咄逼人?你們憑什麽審判我?憑什麽?!”
宋禮皺眉,厲聲嗬斥:“夠了!你給我閉嘴!”
施幼敏咬牙切齒地望著宋禮,目眥欲裂,那模樣像是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剝一樣。
宋禮厭煩地瞪著他。
“你還有何話好說!”
“我”
施幼敏想要狡辯,然而,看到宋禮那雙深邃陰沉的眸子,卻忽的泄了氣,他頹廢地跌坐在地上,喃喃的念叨著:“我沒想到,你竟然還是找到了。”
就在這時,他忽然一個骨碌從地上爬起來。
“宋侍郎,我真的沒有貪汙,那些錢都不是我的,我不是主謀,我是受人指使。”
施幼敏像是失了神誌一樣,慌忙替自己辯駁著:“你相信我宋侍郎”
他的聲音沙啞嘶啞,透著濃濃的惶恐和絕望。
顯然,他的神智已經徹底崩潰了。
他哭得涕泗橫流,跪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道:“我錯了,我錯了,宋侍郎,你饒了我這次吧,我再也不敢了,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這種事情,如果知道的話,我不會的!我不會的!!!”施幼敏還想辯解,然而,宋禮已經轉頭吩咐了下去。
“帶下去。”
幾名錦衣衛走上前來,將施幼敏捆綁起來,直接丟進了一輛馬車裏。
馬車的簾子被拉了下去,看著遠方老師的背影,施幼敏痛哭流涕,他不由想到了當初父母雙亡後,老師資助他學習,供給他生活,悉心教導他靠科舉的那數千個日日夜夜,當記憶繼續蔓延的時候,又想起了他在平江縣縣丞任上的時候,那些兢兢業業地為國操勞的時光,想到了當時的自己。
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但是,這一切卻都如這輛馬車一般,漸行漸遠。
看著被徹底拉下的簾子施幼敏的喉嚨嘶啞,淚水止不住地湧了出來。
可恨!可憐啊!
他咬緊了牙關,眼角的淚水不停地滾落,可最終卻一言不發。
他死死攥拳,臉色漲得通紅,喉結上下滑動,甚至到最後,他竟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施幼敏仰頭狂笑,笑容癲狂至極。
他是從什麽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的呢?施幼敏不知道,也說不清楚,隻是覺得,似乎有什麽東西從他的臉上撕扯了下來,卻怎麽都扯不開,好像已經跟他的血肉融為一體了。
第464章 會計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鹽稅集體貪墨案,一經宣布,迅速震動了整個廟堂,規模之大,贓款之巨,甚至遠超洪武朝的郭桓案。
鹽使司衙門有品級的官吏不超過百人,而這次鹽稅集體貪墨案,涉及到的官吏就多達三十餘人,而且其中有近十人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中高層,更有施幼敏這樣的主官。
此案被聯合偵破後,由於牽扯眾多鹽使司的官吏和地方官員,最後不得不請示南京,交由皇帝陛下決定如何處置。
事實上,這件事情在朱棣,是無法容忍的,甚至是零容忍基礎上的零容忍,簡稱雙倍零容忍。
“朕原以為,施幼敏是清直名臣,德行端方,不想卻有如此惡跡,真乃國朝之敗類也!”
奉天殿裏,朱棣說著,將那匯報罪證的奏折丟給了眾臣轉閱。
其中一些人看完,心裏頓時感覺五味雜陳,其中不乏聽過施幼敏過去政績的,因此得知消息之後才會更加震驚,所謂知人知麵不知心,大抵如此了。
琢磨了半晌,各種處置方案在腦海裏過了一圈,朱棣選擇了比較仁慈的一種。
“都拉到南京來淩遲吧,家屬流放三千裏,誅九族就算了。”
朱棣在心裏這麽想著,但是並沒有馬上說出來。
誅九族是政治手段,目的是為了威懾不服的人,繼而鞏固統治,但這種貪墨案,追回贓款,重點處理個人就可以了。
但是這種係統性問題,解決的難點其實從來都不在於對個人怎麽處理,個人有什麽難處理的?砍頭、淩遲、腰斬、五馬分屍.花樣多的很。
真正的難點是怎麽鏟除或遏製其產生的土壤,也就是變革鹽務製度。
“熾兒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