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地下礦井不同,湯山的煤,主要是儲藏在山裏,所以更多的工作是挖山,向下挖掘開采反而沒有其他煤礦那麽多。
也正是這種較為特異的礦脈貯藏,才讓湯山周圍也有一些天然硫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湯山溫泉。
“砰!”
隨著一聲不算劇烈的響動,湯山上又炸出了一個大洞。
作為國師關注的重點工程,這裏也是有一些特殊資源傾斜的,火藥和專業的爆破人員的參與開礦,就是其中一項。
“知行,你覺得這煤礦好開采嗎?”
葉宗行還是以前那副黑黢黢的樣子,從安南回來以後,變得更黑了。
他被工部尚書黃福帶去了安南前線,幫忙炸塌了雞翎關,立下了功勞,此時已經升任了主事,以他這般年紀,又是秀才出身,即便是專業技術官僚,升官的速度也著實不慢了。
“不費勁。”葉宗行想了想回答道。
“不過,這東西怕是不好賣。”
他說這話倒是沒錯。
靖難成功,滿打滿算還不到兩年,但這兩年,南京周邊的這些產業,卻已經基本被因靖難而驟起的各方勢力滲透個幹淨,木炭產業這個大產業也不例外,因此甚至於湯山要開煤礦的事情,連幾位侯爵都親自過問過,隻不過都被李增枝給搪塞了過去,曹國公府麵子大,誰也不敢真把李增枝怎麽樣。
更何況,現在剛立下滅國之功的李景隆還按照朱棣的意思,帶著幾萬駐軍賴在安南國不走,監督和保護著安南秩序的重建,而很多勳貴家的子弟,可都是在李景隆手下呢。
但各方麵有不滿是正常的,因為顯而易見的一件事實是,隻要南京城裏的百萬人口用上煤炭,那木炭就不好賣了。
木炭不好賣,買下了大片林場用來做木炭的勳貴、官員們,錢可就都打水漂了,而且還少了一個穩定的進項。
一進一出之下,可謂是虧到了姥姥家。
畢竟這麽多年來,過冬都是燒木炭的,參與這行的,基本都認為是一項能傳承給後世子孫的穩賺不賠的買賣。
湯山煤礦能開起來,李增枝出了不少力,而湯山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礦工前來投靠,主要原因卻是因為薑星火之前便做好了布置,不光是跟收養景清兩個女兒的那個村子談好了,跟其他的村子,也都做出了保證。
再加上這裏上工給發棉襖,夥食待遇也不錯,隔幾天還能吃到肉,故此來這裏做工的村民很多。
也有人看這裏眼紅,但可以這麽說,除非薑星火願意主動放棄湯山礦區,否則誰來搶奪這塊肥肉,都等於是跟他過不去。
這就造成了各方的平衡,各方都希望礦區被開發出來有自己的份,又擔心開發得太快徹底,自己連湯水都喝不到。
這些日子,也有人來跟李增枝談,但都被李增枝頂著壓力推掉了。
李增枝其實不希望手裏握著這塊紅得發亮的燙手山芋,想效仿剛進行的股份製收購的玻璃工坊和化肥工坊一樣,直接作價賣給皇室。
畢竟賣給皇室,總不會有人敢跟皇室搶這份產業。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麵對送上門的肥肉,剛剛給內帑增收了不少的朱棣卻主動拒絕了,表示湯山這片地,都是從老岐陽王那裏傳下來的,既然是曹國公府的產業,他絕不會以九五之尊奪人所愛。
李增枝雖然知道皇帝在放屁,但他也不好說什麽,隻能繼續把礦山經理這份沒什麽前途的職業幹下去。
不過,開采還是比較謹慎的,並且在礦區內布置了很多。
李增枝不希望在他這裏搞出太大的事故,這跟錢沒關係,死多少人他都賠得起,他是怕更大範圍內的影響,怕上升到廟堂高度。
不過新的能源,好吧,煤炭也不是啥新能源,隻是針對目前的情況,算是舊能源翻新,可不管怎麽說,新能源跟舊能源之間的爭端,總是避免不了的。
這個時候,礦坑處傳來一陣驚呼聲。
“怎麽了?”
聽到這聲音,葉宗行臉色頓時變化,趕緊朝著山體處跑了過去。
“轟隆……”
剛跑到礦區中央,就見到山上的一大片落石忽然開始抖動、滾落,直接衝破了防落石網,砸在地上,巨大的煙塵騰空而起,整座礦區都微微顫抖起來。
顯然,這是爆炸後因為山體特殊結構而帶來的延遲反應。
但不幸之中的萬幸,是沒有帶來什麽人員傷亡,隻是有幾個礦工被埋在了礦道之下,落石暫時堵住了礦道的入口。
但礦道並非隻有一個入口,所以沒多久,幾個礦工就灰頭土臉的從另一邊的豎井裏爬了出來。
而被李增枝派來查看的幾名家將,卻剛剛來到礦區邊緣,見到落石,臉色陡然蒼白,也顧不上許多,瘋狂地跑了過來。
他們見到薑星火,才重重地鬆了口氣。
確定了山體不在落石後,薑星火帶著他們一起來到了剛跑出來的礦工那裏。
“咳咳……”一個礦工咳嗽了兩聲,臉色煞白,艱難地睜開了雙眸。
他的腦袋被砸出血來了,頭頂上有個傷口,汩汩流著鮮血。
“慧空,給他縫兩針。”
跟在後麵當貼身武僧保護薑星火的慧空沒說話,熟練地拿刀剃了礦工的一部分頭發,掏出了一小瓶酒精,用壓實的棉花團蘸著給頭皮周圍的傷口消毒,然後又把一個含有麻醉物的布團遞給礦工咬緊,幹淨利落地把傷口縫好。
“怎麽樣?”
同行的礦工緊張地看著他。
“死不了。”
那礦工勉強擠出笑容。
這次,他差點栽在了這個礦坑裏,還好早早準備了幾條礦道,因此避開了被活埋的危險,但還是受了傷。
“在落石出現之前,你們為什麽高呼出聲?按道理,你們應該清楚在礦裏大聲呼喊是容易引發意外的。”葉宗行這時候問道。
剛才他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跑了過去。
“我們順著火藥炸開的坑洞,在裏麵發現了這個。”
手上的礦工手顫抖著,從棉襖的衣領裏掏出了一個被包裹著的布團。
他們在礦坑最深處的地方找到了這個,當時便立刻大喊起來。
誰知道,在他們要出來的時候,外麵竟然出現了落石。
所幸的是,他們都及時縮回礦道躲了過去。
葉宗行接過布團攤開仔細查看,這是一塊很粗糙的石料,上麵滿是裂紋和黑色的痕跡,而且似乎已經埋藏了很久。
但他打量著石料表麵上密集的裂痕,心中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葉宗行用力地擦了擦,果然。
“鱗片石墨!”
“啊,真的嗎?!”
“老天爺,是這麽高品質的石墨?”
旁邊的礦工聽完之後,全部興奮起來,紛紛朝這裏走來,想要近距離觀摩一下。
根據文獻記載,應劭的《漢官儀》記述漢代“尚書郎起草,月賜隃糜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計然《萬物錄》說“石墨出三輔,上石價八百”,就是指隃麋墨,隃麋墨是漢代被人推崇的優質墨。
而石墨在使用時要用研石在硯中將它磨成粉末,再兌水稀釋成墨汁,這東西,看起來就像是石墨礦石最初的樣子。
事實上,石墨的確是很珍貴的資源,也是一般人無法染指的,因為在華夏古代,製墨業這是跟造紙業幾乎同等重要的行業,由於雕版印刷技術的大發展,以及科舉考試規模不斷擴大,成千上萬的讀書人為了應考做官而讀書、寫文章,他們需要大量的墨筆文具,江南許多地區都有了製墨手工業,但石墨在江南的產量卻不算豐富,如果在離南京近在咫尺的地方,發現的不是煤礦,而是石墨礦,那價值可就相當可觀了,畢竟這是一座山的體量!
從科學角度來講,石墨是有機成因的碳質物變質而成,最常見於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煤層可經熱變質作用確實可以部分形成石墨,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石墨則是火成岩的原生礦物,湯山他不知道有沒有火成岩,但確實存在這種可能。
鱗片石墨,按理說跟這個看起來也挺像,因為鱗片石墨是晶體呈鱗片狀,這是在高溫高壓下變質而成的,有大鱗片和細鱗片之分,此類石墨礦一般品位不高,但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礦石之一,經過多磨多選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礦,這類石墨的可浮性、潤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類型石墨優越,因此其價值最大。
但薑星火看著這礦石,卻總覺得不對勁。
“難道是……”
薑星火把礦石從葉宗行手裏拿了過來,用手扣了扣,然後又仔細地觀察了片刻,說道:“不是石墨。”
“不是石墨?”
葉宗行有些愕然,而旁邊的礦工們,也都不太敢相信。
畢竟,這東西看起來就是石墨。
可既然國師說不是了,那別管是指鹿為馬還是啥,他們也不敢說個“不是”不是?
但薑星火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判斷,他抬起頭對眾人說道:“這種礦石不是石墨,而是叫做輝鉬,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礦藏,價值非常珍貴。”
事實上,煤礦的伴生礦,通常有鎳、鉻、鉬、銅、鈷等元素,而伴生金屬元素的分布要麽是塊狀分布,也就是伴生金屬元素集中在某些煤層和煤塊中;也麽則是垂直分布,也就是伴生金屬元素分布於地層厚度範圍中,至於均勻分布的概率不大。
而伴生金屬元素是遷移的,整個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其遷移規律也十分複雜,但不管怎麽說,都應該是連續有規律的,也就是其遷移效率受到伴生金屬元素和以及煤類材料複雜結構和內部空隙結構等影響。
無緣無故出現石墨礦,是極為反常的一件事情。
所以薑星火根據觀察,確定了這不是石墨礦,而是輝鉬礦。
在自然界中,鉬這個元素,主要就是以輝鉬礦的形式存在,天然輝鉬礦也是一種黑色軟礦物,輝鉬礦與鉛、方鉛礦、石墨從外表上來看很極為相似,很難區分。
所以,眾人把輝鉬礦錯認為石墨礦,並不奇怪。
但兩者的價值,或者說當下對當下大明的價值,卻截然不同。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隻有薑星火很清楚鉬礦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為什麽日本武士刀的品質非常好?除了工藝和鍛造技術,其中輝鉬礦就是一個很重的因素,日本不僅有金礦銀礦,更是有輝鉬礦,這種元素能夠顯著地增加刀具的各方麵性能。
用遊戲的話說,那就是必要的附魔物品。
而巧合的是,後世發現鉬,最開始就是從永樂時代的同時期日本的武士刀裏發現的,這是鉬首次被發現用於軍事目的。
而鉬的發現時間雖然很短,起的作用,卻一點都不小。
在薑星火的前世,十九世紀末的法國斯奈德公司率先以鉬為合金元素生產含鉬裝甲板,他們發現鉬的密度隻有鎢的一半,因此鉬在許多鋼合金應用中有效地取代了鎢,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了對鎢的需求急劇增加,鎢鐵供應極為緊張,因此鉬在許多高硬度和抗衝擊鋼中取代了鎢。
由於其重要性,鉬被各國政府視為戰略金屬,在20世紀初,其主要用於製造耐高溫的火箭炮和火箭炮,工業上的先進材料,以及軍艦、火箭和先進設備的優質部件。
除了能給武器品質進行附魔,大幅度提高鋼材性能,鉬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那就是輔助玻璃生產。
鉬的存在有助於製造日常使用的玻璃和玻璃製品,在高玻璃融化溫度下的高強度以及對熔融玻璃的腐蝕抵抗力,使其成為玻璃熔融過程的理想材料。
換句話說,如果湯山裏不僅有煤礦,而且還有伴生的鉬礦,那麽就能同時解決燧發槍和大炮所需的高品質鋼材,以及困擾玻璃工坊很久的繼續提高品質的難題。
第477章 煤鐵
當然了,鋼材品質和玻璃品質提升的這個問題也並不容易解決,不是一座礦脈就能攻克的。
在這個時代,冶煉工藝已經很成熟,但是要讓鋼鐵更加結實耐用,依然有不少的難關。
如果沒有薑星火的幹預,隨著時間的推移,再過一百多年,來到明朝中後期,華夏傳統灌鋼法即將抵達其技術巔峰,也就是生鐵覆蓋法和生鐵澆淋法(即蘇鋼)將會被發明出來。
也正是這種較為特異的礦脈貯藏,才讓湯山周圍也有一些天然硫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湯山溫泉。
“砰!”
隨著一聲不算劇烈的響動,湯山上又炸出了一個大洞。
作為國師關注的重點工程,這裏也是有一些特殊資源傾斜的,火藥和專業的爆破人員的參與開礦,就是其中一項。
“知行,你覺得這煤礦好開采嗎?”
葉宗行還是以前那副黑黢黢的樣子,從安南回來以後,變得更黑了。
他被工部尚書黃福帶去了安南前線,幫忙炸塌了雞翎關,立下了功勞,此時已經升任了主事,以他這般年紀,又是秀才出身,即便是專業技術官僚,升官的速度也著實不慢了。
“不費勁。”葉宗行想了想回答道。
“不過,這東西怕是不好賣。”
他說這話倒是沒錯。
靖難成功,滿打滿算還不到兩年,但這兩年,南京周邊的這些產業,卻已經基本被因靖難而驟起的各方勢力滲透個幹淨,木炭產業這個大產業也不例外,因此甚至於湯山要開煤礦的事情,連幾位侯爵都親自過問過,隻不過都被李增枝給搪塞了過去,曹國公府麵子大,誰也不敢真把李增枝怎麽樣。
更何況,現在剛立下滅國之功的李景隆還按照朱棣的意思,帶著幾萬駐軍賴在安南國不走,監督和保護著安南秩序的重建,而很多勳貴家的子弟,可都是在李景隆手下呢。
但各方麵有不滿是正常的,因為顯而易見的一件事實是,隻要南京城裏的百萬人口用上煤炭,那木炭就不好賣了。
木炭不好賣,買下了大片林場用來做木炭的勳貴、官員們,錢可就都打水漂了,而且還少了一個穩定的進項。
一進一出之下,可謂是虧到了姥姥家。
畢竟這麽多年來,過冬都是燒木炭的,參與這行的,基本都認為是一項能傳承給後世子孫的穩賺不賠的買賣。
湯山煤礦能開起來,李增枝出了不少力,而湯山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礦工前來投靠,主要原因卻是因為薑星火之前便做好了布置,不光是跟收養景清兩個女兒的那個村子談好了,跟其他的村子,也都做出了保證。
再加上這裏上工給發棉襖,夥食待遇也不錯,隔幾天還能吃到肉,故此來這裏做工的村民很多。
也有人看這裏眼紅,但可以這麽說,除非薑星火願意主動放棄湯山礦區,否則誰來搶奪這塊肥肉,都等於是跟他過不去。
這就造成了各方的平衡,各方都希望礦區被開發出來有自己的份,又擔心開發得太快徹底,自己連湯水都喝不到。
這些日子,也有人來跟李增枝談,但都被李增枝頂著壓力推掉了。
李增枝其實不希望手裏握著這塊紅得發亮的燙手山芋,想效仿剛進行的股份製收購的玻璃工坊和化肥工坊一樣,直接作價賣給皇室。
畢竟賣給皇室,總不會有人敢跟皇室搶這份產業。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麵對送上門的肥肉,剛剛給內帑增收了不少的朱棣卻主動拒絕了,表示湯山這片地,都是從老岐陽王那裏傳下來的,既然是曹國公府的產業,他絕不會以九五之尊奪人所愛。
李增枝雖然知道皇帝在放屁,但他也不好說什麽,隻能繼續把礦山經理這份沒什麽前途的職業幹下去。
不過,開采還是比較謹慎的,並且在礦區內布置了很多。
李增枝不希望在他這裏搞出太大的事故,這跟錢沒關係,死多少人他都賠得起,他是怕更大範圍內的影響,怕上升到廟堂高度。
不過新的能源,好吧,煤炭也不是啥新能源,隻是針對目前的情況,算是舊能源翻新,可不管怎麽說,新能源跟舊能源之間的爭端,總是避免不了的。
這個時候,礦坑處傳來一陣驚呼聲。
“怎麽了?”
聽到這聲音,葉宗行臉色頓時變化,趕緊朝著山體處跑了過去。
“轟隆……”
剛跑到礦區中央,就見到山上的一大片落石忽然開始抖動、滾落,直接衝破了防落石網,砸在地上,巨大的煙塵騰空而起,整座礦區都微微顫抖起來。
顯然,這是爆炸後因為山體特殊結構而帶來的延遲反應。
但不幸之中的萬幸,是沒有帶來什麽人員傷亡,隻是有幾個礦工被埋在了礦道之下,落石暫時堵住了礦道的入口。
但礦道並非隻有一個入口,所以沒多久,幾個礦工就灰頭土臉的從另一邊的豎井裏爬了出來。
而被李增枝派來查看的幾名家將,卻剛剛來到礦區邊緣,見到落石,臉色陡然蒼白,也顧不上許多,瘋狂地跑了過來。
他們見到薑星火,才重重地鬆了口氣。
確定了山體不在落石後,薑星火帶著他們一起來到了剛跑出來的礦工那裏。
“咳咳……”一個礦工咳嗽了兩聲,臉色煞白,艱難地睜開了雙眸。
他的腦袋被砸出血來了,頭頂上有個傷口,汩汩流著鮮血。
“慧空,給他縫兩針。”
跟在後麵當貼身武僧保護薑星火的慧空沒說話,熟練地拿刀剃了礦工的一部分頭發,掏出了一小瓶酒精,用壓實的棉花團蘸著給頭皮周圍的傷口消毒,然後又把一個含有麻醉物的布團遞給礦工咬緊,幹淨利落地把傷口縫好。
“怎麽樣?”
同行的礦工緊張地看著他。
“死不了。”
那礦工勉強擠出笑容。
這次,他差點栽在了這個礦坑裏,還好早早準備了幾條礦道,因此避開了被活埋的危險,但還是受了傷。
“在落石出現之前,你們為什麽高呼出聲?按道理,你們應該清楚在礦裏大聲呼喊是容易引發意外的。”葉宗行這時候問道。
剛才他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跑了過去。
“我們順著火藥炸開的坑洞,在裏麵發現了這個。”
手上的礦工手顫抖著,從棉襖的衣領裏掏出了一個被包裹著的布團。
他們在礦坑最深處的地方找到了這個,當時便立刻大喊起來。
誰知道,在他們要出來的時候,外麵竟然出現了落石。
所幸的是,他們都及時縮回礦道躲了過去。
葉宗行接過布團攤開仔細查看,這是一塊很粗糙的石料,上麵滿是裂紋和黑色的痕跡,而且似乎已經埋藏了很久。
但他打量著石料表麵上密集的裂痕,心中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葉宗行用力地擦了擦,果然。
“鱗片石墨!”
“啊,真的嗎?!”
“老天爺,是這麽高品質的石墨?”
旁邊的礦工聽完之後,全部興奮起來,紛紛朝這裏走來,想要近距離觀摩一下。
根據文獻記載,應劭的《漢官儀》記述漢代“尚書郎起草,月賜隃糜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計然《萬物錄》說“石墨出三輔,上石價八百”,就是指隃麋墨,隃麋墨是漢代被人推崇的優質墨。
而石墨在使用時要用研石在硯中將它磨成粉末,再兌水稀釋成墨汁,這東西,看起來就像是石墨礦石最初的樣子。
事實上,石墨的確是很珍貴的資源,也是一般人無法染指的,因為在華夏古代,製墨業這是跟造紙業幾乎同等重要的行業,由於雕版印刷技術的大發展,以及科舉考試規模不斷擴大,成千上萬的讀書人為了應考做官而讀書、寫文章,他們需要大量的墨筆文具,江南許多地區都有了製墨手工業,但石墨在江南的產量卻不算豐富,如果在離南京近在咫尺的地方,發現的不是煤礦,而是石墨礦,那價值可就相當可觀了,畢竟這是一座山的體量!
從科學角度來講,石墨是有機成因的碳質物變質而成,最常見於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煤層可經熱變質作用確實可以部分形成石墨,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石墨則是火成岩的原生礦物,湯山他不知道有沒有火成岩,但確實存在這種可能。
鱗片石墨,按理說跟這個看起來也挺像,因為鱗片石墨是晶體呈鱗片狀,這是在高溫高壓下變質而成的,有大鱗片和細鱗片之分,此類石墨礦一般品位不高,但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礦石之一,經過多磨多選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礦,這類石墨的可浮性、潤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類型石墨優越,因此其價值最大。
但薑星火看著這礦石,卻總覺得不對勁。
“難道是……”
薑星火把礦石從葉宗行手裏拿了過來,用手扣了扣,然後又仔細地觀察了片刻,說道:“不是石墨。”
“不是石墨?”
葉宗行有些愕然,而旁邊的礦工們,也都不太敢相信。
畢竟,這東西看起來就是石墨。
可既然國師說不是了,那別管是指鹿為馬還是啥,他們也不敢說個“不是”不是?
但薑星火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判斷,他抬起頭對眾人說道:“這種礦石不是石墨,而是叫做輝鉬,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礦藏,價值非常珍貴。”
事實上,煤礦的伴生礦,通常有鎳、鉻、鉬、銅、鈷等元素,而伴生金屬元素的分布要麽是塊狀分布,也就是伴生金屬元素集中在某些煤層和煤塊中;也麽則是垂直分布,也就是伴生金屬元素分布於地層厚度範圍中,至於均勻分布的概率不大。
而伴生金屬元素是遷移的,整個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其遷移規律也十分複雜,但不管怎麽說,都應該是連續有規律的,也就是其遷移效率受到伴生金屬元素和以及煤類材料複雜結構和內部空隙結構等影響。
無緣無故出現石墨礦,是極為反常的一件事情。
所以薑星火根據觀察,確定了這不是石墨礦,而是輝鉬礦。
在自然界中,鉬這個元素,主要就是以輝鉬礦的形式存在,天然輝鉬礦也是一種黑色軟礦物,輝鉬礦與鉛、方鉛礦、石墨從外表上來看很極為相似,很難區分。
所以,眾人把輝鉬礦錯認為石墨礦,並不奇怪。
但兩者的價值,或者說當下對當下大明的價值,卻截然不同。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隻有薑星火很清楚鉬礦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為什麽日本武士刀的品質非常好?除了工藝和鍛造技術,其中輝鉬礦就是一個很重的因素,日本不僅有金礦銀礦,更是有輝鉬礦,這種元素能夠顯著地增加刀具的各方麵性能。
用遊戲的話說,那就是必要的附魔物品。
而巧合的是,後世發現鉬,最開始就是從永樂時代的同時期日本的武士刀裏發現的,這是鉬首次被發現用於軍事目的。
而鉬的發現時間雖然很短,起的作用,卻一點都不小。
在薑星火的前世,十九世紀末的法國斯奈德公司率先以鉬為合金元素生產含鉬裝甲板,他們發現鉬的密度隻有鎢的一半,因此鉬在許多鋼合金應用中有效地取代了鎢,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了對鎢的需求急劇增加,鎢鐵供應極為緊張,因此鉬在許多高硬度和抗衝擊鋼中取代了鎢。
由於其重要性,鉬被各國政府視為戰略金屬,在20世紀初,其主要用於製造耐高溫的火箭炮和火箭炮,工業上的先進材料,以及軍艦、火箭和先進設備的優質部件。
除了能給武器品質進行附魔,大幅度提高鋼材性能,鉬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那就是輔助玻璃生產。
鉬的存在有助於製造日常使用的玻璃和玻璃製品,在高玻璃融化溫度下的高強度以及對熔融玻璃的腐蝕抵抗力,使其成為玻璃熔融過程的理想材料。
換句話說,如果湯山裏不僅有煤礦,而且還有伴生的鉬礦,那麽就能同時解決燧發槍和大炮所需的高品質鋼材,以及困擾玻璃工坊很久的繼續提高品質的難題。
第477章 煤鐵
當然了,鋼材品質和玻璃品質提升的這個問題也並不容易解決,不是一座礦脈就能攻克的。
在這個時代,冶煉工藝已經很成熟,但是要讓鋼鐵更加結實耐用,依然有不少的難關。
如果沒有薑星火的幹預,隨著時間的推移,再過一百多年,來到明朝中後期,華夏傳統灌鋼法即將抵達其技術巔峰,也就是生鐵覆蓋法和生鐵澆淋法(即蘇鋼)將會被發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