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裏勒隨後也與他交談了片刻。
帳篷裏的光線漸漸暗淡下來,但巴耶濟德的心情卻比之前明亮了許多,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還有傅安這樣的人在陪伴著他一起麵對困境,雖然未來仍然充滿未知和挑戰,但至少在這時候,他感到了希望和溫暖。
傅安不方便說太多,他稍後就與哈裏勒一起離開了馬戲團的帳篷。
中午時分,陽光正暖,營地中的士兵們圍坐在火堆旁,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有的是經驗豐富的老兵,有的是初次踏上戰場的年輕人,此時一同享用著熱氣騰騰的食物,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寒冷和疲憊,都被溫暖的火光和可口的美食所驅散。
再往遠處走,營地漸漸安靜下來,隻有偶爾傳來的馬鳴聲和巡邏士兵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哈裏勒停下了腳步,傅安跟著止步。
“你有話對我說?”
傅安的感覺很敏銳,哈裏勒說道:“今日即便你不來找我,我也合該來找你的。”
不待傅安追問,哈裏勒主動說道:“我要與你說兩件事情,都是機密,要不要聽取決於你,如果聽了那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一旦泄密,我不見得有什麽事情,但恐怕到時候死亡對你來說都是最享受的事情。”
這裏雖然足夠隱秘,但哈裏勒依舊小心,他說的都是傅安教他的漢語,雖然有些半生不熟,但基本能表達清楚意思。
“你說吧。”
傅安深深地看了哈裏勒一眼,表麵上波瀾不驚,心髒卻在胸腔裏止不住地狂跳。
轉機來臨的這一天,他等了太久了。
“第一件事情,哈裏·蘇丹的先鋒軍遇到了大麻煩。”
“什麽大麻煩?”
哈裏勒聽到這個問題,眉頭緊蹙,他似乎沒想好怎麽回答。
斟酌了半響詞句,哈裏勒用漢語對傅安說了一遍,生怕傅安不能理解,又用波斯語重點解釋了一下關鍵詞。
“哈裏·蘇丹遇到了無法攻克的奇怪堡壘?”
“是的。”
哈裏勒重重地點了點頭,其實光從他看到的信件上,他也無法想象出來,這個哈裏·蘇丹口中“無法攻克的奇怪堡壘”究竟長什麽樣子。
“是灰白色的堡壘,不是石頭,不是沙子,不是貝殼.並非這世界上所有已知的材料,哪怕是隨軍南征北戰多年的色目工程師都辨認不出來。”
“這種材料築造的堡壘像是一個不規則的棱形,它是如此地堅不可摧,哪怕是哈裏·蘇丹攜帶的回回炮(重型配重式投石機)也無法造成多大損傷,任何已知的攻城武器都沒有起到效果,甚至火燒和火炮爆破也統統不行。”
哈裏勒看著傅安的眼睛:“傅安老師,告訴我,這種在蒙古人攻克襄樊時都沒有出現過的堡壘,究竟是什麽?”
傅安心中雖然喜悅,但表麵上卻是一臉茫然。
“我不知道。”
傅安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他的所有表情都顯得是那麽的毫無破綻。
最好的演技就是不用演。
哈裏勒已經相信傅安不知道了,因為別說離開大明已經好幾年的傅安了,就是去年剛剛派出去的間諜都沒搞清楚,沒有任何關於這種奇怪堡壘的訊息。
唯一有的,就是一條疑似謠言的訊息。
——這是名叫薑星火的大明國師的某種仙術。
仙術?
哈裏勒嗤之以鼻。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什麽神跡、仙術,尼科堡之戰,十萬十字軍怎麽沒得到上帝的保佑?安卡拉之戰,雙方虔誠信仰的神明怎麽沒下手幹預?難不成都忙著在天上打架?
生活在帖木兒汗國這個信仰多元的國家裏,因為大家都信不同的神,哈裏勒反而不太信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
“你聽說過或者認識薑星火嗎?”哈裏勒又問道。
傅安的回答跟上次一樣,哈裏勒滿意地點了點頭,傅安沒有說謊,因為根據帖木兒汗國的情報,傅安從時間點上確實不可能認識薑星火。
此時,傅安的心裏既驚喜又擔憂。
驚喜的是帖木兒的先鋒軍麵對哈密衛的奇怪堡壘毫無辦法,擔憂的是,他害怕薑星火又是一個類似大宋國師林靈素的角色,所謂的“仙術”不過是裝神弄鬼。
“很棘手,因為根據情報,像是哈密衛這樣的奇怪堡壘,在河西走廊新修了十多座,一個一個啃過去,恐怕幾年時間都啃不下來。”
哈裏勒不再偽裝,單刀直入。
“第二件事情,大汗的健康情況不是很好。”
自從到達訛打刺以來,帖木兒就一直在酗酒,如今到了錫爾河河畔,因為內部爭執、年事已久無法恩愛等種種原因,酗酒成了一身戰場傷疤的帖木兒陣痛和麻痹自己的好辦法。
阿拉克燒酒代替葡萄酒成了他的最愛,這種從發酵的棕櫚汁提取,與大米和糖蜜相配比所生產出來的烈酒,既有米酒悠長的韻味,又香甜好喝,唯一的問題就是對於一個年邁的戰士來說,它的勁頭實在是太大了。
“今天大汗沒有去聖人的陵墓,而是病倒了,酗酒導致了風寒和高燒,去祭拜陵墓那隻是對外的說辭,用以拖延時間。”
哈裏勒的話語如同冰冷的匕首,刺破了原本就稀薄的暖意,他藍色的眼眸中滿是陰沉,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句話的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砸在傅安的心上,他在帖木兒汗國待了幾年,很清楚帖木兒的健康對於整個大軍,乃至於他們這些囚徒來說,都意味著什麽。
這個歲數的老人,如果高燒不退,那麽一命嗚呼隻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罷了。
“我給你準備了快馬、食水、通行憑證,如果真有萬一,你跟著我的親衛一起出發,他們會護送你繞路去大明麵見大明在甘肅的最高指揮官平羌將軍、西寧侯宋晟,我記得你跟我說過,當年出西域的時候,你見過他。”
宋晟是洪武國時的老將,不僅跟藍玉一起征過西域,而且四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在甘肅可謂是威信著絕,朱棣也很信任他,把甘肅的軍政民政統統交給了他。
不過因為大明在甘肅兵力單薄,所以三年前另一外帖木兒汗國的皇孫伊斯坎達攻略於闐的時候,宋晟並沒有任何舉動。
“到時候,有句話帶給他。”
“要我與西寧侯說什麽?”
傅安精神振奮。
“送宋將軍一場大戰功,拖住哈裏·蘇丹,我斷會他的補給。”
哈裏勒的神情沉靜的可怕,完全沒有了往日嘻嘻哈哈跟人吹牛時的樣子,仿佛在說著一件無關痛癢的事情。
實際上,帖木兒的孫子裏,最能打的伊斯坎達如今已經被軟禁,隻要哈裏·蘇丹回不來,那麽本來就有合法繼承權的哈裏勒,在帖木兒的孫輩裏將再無敵手。
唯一需要憂慮的,就是他的四叔.
大明靖難之役的結果,就讓哈裏勒覺得很不爽。
同樣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受寵皇孫,同樣驍勇善戰的四叔,不得不讓哈裏勒掂量掂量,沙哈魯會不會也給他“靖難”了。
實際上,如果看看沙哈魯的人生經曆,他拿的確實是標準的“四叔”模板。
沙哈魯作為帖木兒的小兒子(不包含私生子),出生在帖木兒剛剛建立汗國的時代,他的少年在撒馬爾罕的宮廷中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曉波斯語、察合台語和阿拉伯語,喜愛文學藝術,善於騎射,文武雙全,七年前年受封於霍拉桑。
如果曆史線沒有變動的話,接下來沙哈魯將借哈裏勒被叛將背叛之機,從封地霍拉桑起兵,進軍河中奪取撒馬爾罕,然後將除西波斯以外的原帖木兒汗國領土統一。
隨後就是“四叔”該幹的事了,遷都。
沙哈魯把都城遷到了便於控製波斯一帶的赫拉特,隨後在他四十多年的執政生涯中,他除統一領土和平息各地叛亂外,把主要精力投入國內建設,以恢複其父征戰時帶來的破壞,主要手段是采取措施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修建灌溉工程,開辟新商道,遍設驛站,重建和新建主要城市,這些內政舉措使得整個帖木兒汗國進入了繁榮,而赫拉特和撒馬爾罕也成為波斯文學和藝術的黃金時代代名詞。
隨後他將在晚年按照“四叔”模板,因病死於平叛的路上。
藩王、起兵、奪位、遷都、盛世,再加上“生於戰火死於征途”。
朱棣若是看了,應該會覺得這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異父異母親兄弟。
不過未來的事情,眼下的這兩個人並不知道。
此時傅安雖然心頭一顫,但還是勉力答應了下來,隨後他又問了一個很關心的問題。
“楊德文呢?”
“他和大明使團的其他成員得留下。”
傅安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
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其他使團成員一方麵是他不願意也不方便放,另一方麵,則是作為影響他的羈絆,免得傅安誤事。
風聲呼嘯,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而在這個風暴的中心,哈裏勒的命運、巴耶濟德和傅安的命運,以及整個遠征大軍的命運,都如同飄搖的燭火,隨時可能熄滅。
第553章 脫困
皇孫哈裏·蘇丹,作為這支遠征大軍的前鋒統帥,騎著他那匹神駿的汗血寶馬,目光如炬,凝視著前方哈密衛那座奇怪的堡壘。
這座堡壘,不,應該是整個西北走廊的堡壘群,都是由薑星火和工部的大匠們精心設計的,然後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結合了一下當地地形和其他條件進行微調。
而眼前的奇怪堡壘它不同於哈裏·蘇丹以往見過的任何城堡,跟喬治亞人和亞美尼亞人那些有圓形或三角形城齒的高聳幕牆的堡壘不同,跟奧斯曼土耳其人學自拜占庭的以圓柱形塔樓為主的大理石堡壘也不同這座堡壘是由一種奇怪的土所澆築而成的,棱角分明,宛如一塊巨大而突兀的岩石在戈壁上崛起,堡壘的牆壁上,射孔密密麻麻,如同一隻隻冷酷的眼睛,盯著外麵的敵人。
正是這座像是脫了水的海星一樣的不規則棱形堡壘,折磨了他的軍隊已經有足足二十多天了。
哈裏·蘇丹率領的軍隊已經不間斷地圍攻了這麽久,但這座堡壘依舊屹立不倒,他們的投石機砸出的巨石,在堡壘的牆壁上重重砸下,卻隻留下淺淺的痕跡,箭手射出的箭矢,更是紮進堡壘的牆壁都做不到,充其量就是鐵質箭簇蹭一個火星子出來。
哈裏·蘇丹的臉上雖然沒有太大神情變化,但心底卻滿是焦急和無奈,他知道,這座堡壘是他們的絆腳石,如果不將其攻下,他們將無法繼續他們的遠征,他望著那座堡壘,眼中閃爍著憤怒和不甘的光芒。
可看了看手裏的地圖,打完了哈密衛,後麵還有沙州衛、肅州衛、山甘衛、永昌衛、西寧衛、涼州衛等等十多個堡壘等著他呢。
一想到這裏,哈裏·蘇丹難免有些心態崩潰。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哈裏·蘇丹強忍住了把副將一刀砍了泄憤的衝動,繼續指揮攻城,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前方那座巍峨的棱堡。
夕陽如血,映照著哈裏·蘇丹的部隊,他的親衛隊還沒有動,這些騎在雄俊戰馬上的重甲武士,他們像一群嗜血的狼,眼中閃爍著征服的渴望。
不過現在還不到他們上場的時候,必須先摸清棱堡的弱點才行。
棱堡的城牆不算高大,但卻格外堅固,仿佛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屹立在天地之間,城牆上,明軍嚴陣以待,他們的眼神堅定而決絕,仿佛已經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
在前麵的部隊已經基本傷亡殆盡後,隨著哈裏·蘇丹一聲令下,進攻的鼓聲震天響起,上千士兵像潮水般湧向棱堡,他們的腳步沉重而有力,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帖木兒軍隊的箭雨如蝗蟲般從天而降,密集的箭矢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線。
哈裏·蘇丹的部隊如同狂風暴雨般猛烈地衝擊著棱堡的城牆,輔兵們先是踩著沙袋與死人屍體形成的緩坡登上去,然後繼續拋下自己抱著的沙袋,來堆高攻城位置,如果他們沒有被擊殺的話,就可以返回自己的出發陣線,繼續拿新的沙袋來重複這項工作。
而相比於在不遠處的戈壁沙漠能夠大量獲取的沙子而言,人命反倒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顯得珍貴了許多。
同時,雲梯車也架了上去,手持充滿了草原風格的牛皮圓盾牌的刀盾手們,從中蜂擁登城,可是無論他們如何揮舞手中的兵器,發出怎樣震天的吶喊聲,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多麽異常勇猛。
可棱堡的城牆就像一座無法撼動的山嶽,任憑狂風暴雨的侵襲,依然屹立不倒。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的士兵都陷入了瘋狂的拚殺之中,鮮血染紅了城牆,順著棱堡的城牆流淌下來浸濕大地,死亡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哈裏·蘇丹的目光始終緊緊盯著棱堡的城牆,他知道,隻有攻破這道防線,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然而僅僅靠雲梯車,顯然是不夠的。
現在哈裏·蘇丹隻能寄希望於把棱堡前的幾段戰線直接用沙袋和人命填平,並且能夠消耗完明軍大炮的炮彈。
然而,防守棱堡的明軍卻表現出了驚人的頑強和勇氣,他們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讓哈裏·蘇丹的部隊一次次無功而返。
帳篷裏的光線漸漸暗淡下來,但巴耶濟德的心情卻比之前明亮了許多,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還有傅安這樣的人在陪伴著他一起麵對困境,雖然未來仍然充滿未知和挑戰,但至少在這時候,他感到了希望和溫暖。
傅安不方便說太多,他稍後就與哈裏勒一起離開了馬戲團的帳篷。
中午時分,陽光正暖,營地中的士兵們圍坐在火堆旁,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有的是經驗豐富的老兵,有的是初次踏上戰場的年輕人,此時一同享用著熱氣騰騰的食物,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寒冷和疲憊,都被溫暖的火光和可口的美食所驅散。
再往遠處走,營地漸漸安靜下來,隻有偶爾傳來的馬鳴聲和巡邏士兵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哈裏勒停下了腳步,傅安跟著止步。
“你有話對我說?”
傅安的感覺很敏銳,哈裏勒說道:“今日即便你不來找我,我也合該來找你的。”
不待傅安追問,哈裏勒主動說道:“我要與你說兩件事情,都是機密,要不要聽取決於你,如果聽了那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一旦泄密,我不見得有什麽事情,但恐怕到時候死亡對你來說都是最享受的事情。”
這裏雖然足夠隱秘,但哈裏勒依舊小心,他說的都是傅安教他的漢語,雖然有些半生不熟,但基本能表達清楚意思。
“你說吧。”
傅安深深地看了哈裏勒一眼,表麵上波瀾不驚,心髒卻在胸腔裏止不住地狂跳。
轉機來臨的這一天,他等了太久了。
“第一件事情,哈裏·蘇丹的先鋒軍遇到了大麻煩。”
“什麽大麻煩?”
哈裏勒聽到這個問題,眉頭緊蹙,他似乎沒想好怎麽回答。
斟酌了半響詞句,哈裏勒用漢語對傅安說了一遍,生怕傅安不能理解,又用波斯語重點解釋了一下關鍵詞。
“哈裏·蘇丹遇到了無法攻克的奇怪堡壘?”
“是的。”
哈裏勒重重地點了點頭,其實光從他看到的信件上,他也無法想象出來,這個哈裏·蘇丹口中“無法攻克的奇怪堡壘”究竟長什麽樣子。
“是灰白色的堡壘,不是石頭,不是沙子,不是貝殼.並非這世界上所有已知的材料,哪怕是隨軍南征北戰多年的色目工程師都辨認不出來。”
“這種材料築造的堡壘像是一個不規則的棱形,它是如此地堅不可摧,哪怕是哈裏·蘇丹攜帶的回回炮(重型配重式投石機)也無法造成多大損傷,任何已知的攻城武器都沒有起到效果,甚至火燒和火炮爆破也統統不行。”
哈裏勒看著傅安的眼睛:“傅安老師,告訴我,這種在蒙古人攻克襄樊時都沒有出現過的堡壘,究竟是什麽?”
傅安心中雖然喜悅,但表麵上卻是一臉茫然。
“我不知道。”
傅安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他的所有表情都顯得是那麽的毫無破綻。
最好的演技就是不用演。
哈裏勒已經相信傅安不知道了,因為別說離開大明已經好幾年的傅安了,就是去年剛剛派出去的間諜都沒搞清楚,沒有任何關於這種奇怪堡壘的訊息。
唯一有的,就是一條疑似謠言的訊息。
——這是名叫薑星火的大明國師的某種仙術。
仙術?
哈裏勒嗤之以鼻。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什麽神跡、仙術,尼科堡之戰,十萬十字軍怎麽沒得到上帝的保佑?安卡拉之戰,雙方虔誠信仰的神明怎麽沒下手幹預?難不成都忙著在天上打架?
生活在帖木兒汗國這個信仰多元的國家裏,因為大家都信不同的神,哈裏勒反而不太信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
“你聽說過或者認識薑星火嗎?”哈裏勒又問道。
傅安的回答跟上次一樣,哈裏勒滿意地點了點頭,傅安沒有說謊,因為根據帖木兒汗國的情報,傅安從時間點上確實不可能認識薑星火。
此時,傅安的心裏既驚喜又擔憂。
驚喜的是帖木兒的先鋒軍麵對哈密衛的奇怪堡壘毫無辦法,擔憂的是,他害怕薑星火又是一個類似大宋國師林靈素的角色,所謂的“仙術”不過是裝神弄鬼。
“很棘手,因為根據情報,像是哈密衛這樣的奇怪堡壘,在河西走廊新修了十多座,一個一個啃過去,恐怕幾年時間都啃不下來。”
哈裏勒不再偽裝,單刀直入。
“第二件事情,大汗的健康情況不是很好。”
自從到達訛打刺以來,帖木兒就一直在酗酒,如今到了錫爾河河畔,因為內部爭執、年事已久無法恩愛等種種原因,酗酒成了一身戰場傷疤的帖木兒陣痛和麻痹自己的好辦法。
阿拉克燒酒代替葡萄酒成了他的最愛,這種從發酵的棕櫚汁提取,與大米和糖蜜相配比所生產出來的烈酒,既有米酒悠長的韻味,又香甜好喝,唯一的問題就是對於一個年邁的戰士來說,它的勁頭實在是太大了。
“今天大汗沒有去聖人的陵墓,而是病倒了,酗酒導致了風寒和高燒,去祭拜陵墓那隻是對外的說辭,用以拖延時間。”
哈裏勒的話語如同冰冷的匕首,刺破了原本就稀薄的暖意,他藍色的眼眸中滿是陰沉,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句話的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砸在傅安的心上,他在帖木兒汗國待了幾年,很清楚帖木兒的健康對於整個大軍,乃至於他們這些囚徒來說,都意味著什麽。
這個歲數的老人,如果高燒不退,那麽一命嗚呼隻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罷了。
“我給你準備了快馬、食水、通行憑證,如果真有萬一,你跟著我的親衛一起出發,他們會護送你繞路去大明麵見大明在甘肅的最高指揮官平羌將軍、西寧侯宋晟,我記得你跟我說過,當年出西域的時候,你見過他。”
宋晟是洪武國時的老將,不僅跟藍玉一起征過西域,而且四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在甘肅可謂是威信著絕,朱棣也很信任他,把甘肅的軍政民政統統交給了他。
不過因為大明在甘肅兵力單薄,所以三年前另一外帖木兒汗國的皇孫伊斯坎達攻略於闐的時候,宋晟並沒有任何舉動。
“到時候,有句話帶給他。”
“要我與西寧侯說什麽?”
傅安精神振奮。
“送宋將軍一場大戰功,拖住哈裏·蘇丹,我斷會他的補給。”
哈裏勒的神情沉靜的可怕,完全沒有了往日嘻嘻哈哈跟人吹牛時的樣子,仿佛在說著一件無關痛癢的事情。
實際上,帖木兒的孫子裏,最能打的伊斯坎達如今已經被軟禁,隻要哈裏·蘇丹回不來,那麽本來就有合法繼承權的哈裏勒,在帖木兒的孫輩裏將再無敵手。
唯一需要憂慮的,就是他的四叔.
大明靖難之役的結果,就讓哈裏勒覺得很不爽。
同樣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受寵皇孫,同樣驍勇善戰的四叔,不得不讓哈裏勒掂量掂量,沙哈魯會不會也給他“靖難”了。
實際上,如果看看沙哈魯的人生經曆,他拿的確實是標準的“四叔”模板。
沙哈魯作為帖木兒的小兒子(不包含私生子),出生在帖木兒剛剛建立汗國的時代,他的少年在撒馬爾罕的宮廷中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曉波斯語、察合台語和阿拉伯語,喜愛文學藝術,善於騎射,文武雙全,七年前年受封於霍拉桑。
如果曆史線沒有變動的話,接下來沙哈魯將借哈裏勒被叛將背叛之機,從封地霍拉桑起兵,進軍河中奪取撒馬爾罕,然後將除西波斯以外的原帖木兒汗國領土統一。
隨後就是“四叔”該幹的事了,遷都。
沙哈魯把都城遷到了便於控製波斯一帶的赫拉特,隨後在他四十多年的執政生涯中,他除統一領土和平息各地叛亂外,把主要精力投入國內建設,以恢複其父征戰時帶來的破壞,主要手段是采取措施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修建灌溉工程,開辟新商道,遍設驛站,重建和新建主要城市,這些內政舉措使得整個帖木兒汗國進入了繁榮,而赫拉特和撒馬爾罕也成為波斯文學和藝術的黃金時代代名詞。
隨後他將在晚年按照“四叔”模板,因病死於平叛的路上。
藩王、起兵、奪位、遷都、盛世,再加上“生於戰火死於征途”。
朱棣若是看了,應該會覺得這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異父異母親兄弟。
不過未來的事情,眼下的這兩個人並不知道。
此時傅安雖然心頭一顫,但還是勉力答應了下來,隨後他又問了一個很關心的問題。
“楊德文呢?”
“他和大明使團的其他成員得留下。”
傅安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
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其他使團成員一方麵是他不願意也不方便放,另一方麵,則是作為影響他的羈絆,免得傅安誤事。
風聲呼嘯,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而在這個風暴的中心,哈裏勒的命運、巴耶濟德和傅安的命運,以及整個遠征大軍的命運,都如同飄搖的燭火,隨時可能熄滅。
第553章 脫困
皇孫哈裏·蘇丹,作為這支遠征大軍的前鋒統帥,騎著他那匹神駿的汗血寶馬,目光如炬,凝視著前方哈密衛那座奇怪的堡壘。
這座堡壘,不,應該是整個西北走廊的堡壘群,都是由薑星火和工部的大匠們精心設計的,然後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結合了一下當地地形和其他條件進行微調。
而眼前的奇怪堡壘它不同於哈裏·蘇丹以往見過的任何城堡,跟喬治亞人和亞美尼亞人那些有圓形或三角形城齒的高聳幕牆的堡壘不同,跟奧斯曼土耳其人學自拜占庭的以圓柱形塔樓為主的大理石堡壘也不同這座堡壘是由一種奇怪的土所澆築而成的,棱角分明,宛如一塊巨大而突兀的岩石在戈壁上崛起,堡壘的牆壁上,射孔密密麻麻,如同一隻隻冷酷的眼睛,盯著外麵的敵人。
正是這座像是脫了水的海星一樣的不規則棱形堡壘,折磨了他的軍隊已經有足足二十多天了。
哈裏·蘇丹率領的軍隊已經不間斷地圍攻了這麽久,但這座堡壘依舊屹立不倒,他們的投石機砸出的巨石,在堡壘的牆壁上重重砸下,卻隻留下淺淺的痕跡,箭手射出的箭矢,更是紮進堡壘的牆壁都做不到,充其量就是鐵質箭簇蹭一個火星子出來。
哈裏·蘇丹的臉上雖然沒有太大神情變化,但心底卻滿是焦急和無奈,他知道,這座堡壘是他們的絆腳石,如果不將其攻下,他們將無法繼續他們的遠征,他望著那座堡壘,眼中閃爍著憤怒和不甘的光芒。
可看了看手裏的地圖,打完了哈密衛,後麵還有沙州衛、肅州衛、山甘衛、永昌衛、西寧衛、涼州衛等等十多個堡壘等著他呢。
一想到這裏,哈裏·蘇丹難免有些心態崩潰。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哈裏·蘇丹強忍住了把副將一刀砍了泄憤的衝動,繼續指揮攻城,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前方那座巍峨的棱堡。
夕陽如血,映照著哈裏·蘇丹的部隊,他的親衛隊還沒有動,這些騎在雄俊戰馬上的重甲武士,他們像一群嗜血的狼,眼中閃爍著征服的渴望。
不過現在還不到他們上場的時候,必須先摸清棱堡的弱點才行。
棱堡的城牆不算高大,但卻格外堅固,仿佛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屹立在天地之間,城牆上,明軍嚴陣以待,他們的眼神堅定而決絕,仿佛已經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
在前麵的部隊已經基本傷亡殆盡後,隨著哈裏·蘇丹一聲令下,進攻的鼓聲震天響起,上千士兵像潮水般湧向棱堡,他們的腳步沉重而有力,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帖木兒軍隊的箭雨如蝗蟲般從天而降,密集的箭矢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線。
哈裏·蘇丹的部隊如同狂風暴雨般猛烈地衝擊著棱堡的城牆,輔兵們先是踩著沙袋與死人屍體形成的緩坡登上去,然後繼續拋下自己抱著的沙袋,來堆高攻城位置,如果他們沒有被擊殺的話,就可以返回自己的出發陣線,繼續拿新的沙袋來重複這項工作。
而相比於在不遠處的戈壁沙漠能夠大量獲取的沙子而言,人命反倒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顯得珍貴了許多。
同時,雲梯車也架了上去,手持充滿了草原風格的牛皮圓盾牌的刀盾手們,從中蜂擁登城,可是無論他們如何揮舞手中的兵器,發出怎樣震天的吶喊聲,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多麽異常勇猛。
可棱堡的城牆就像一座無法撼動的山嶽,任憑狂風暴雨的侵襲,依然屹立不倒。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的士兵都陷入了瘋狂的拚殺之中,鮮血染紅了城牆,順著棱堡的城牆流淌下來浸濕大地,死亡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哈裏·蘇丹的目光始終緊緊盯著棱堡的城牆,他知道,隻有攻破這道防線,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然而僅僅靠雲梯車,顯然是不夠的。
現在哈裏·蘇丹隻能寄希望於把棱堡前的幾段戰線直接用沙袋和人命填平,並且能夠消耗完明軍大炮的炮彈。
然而,防守棱堡的明軍卻表現出了驚人的頑強和勇氣,他們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讓哈裏·蘇丹的部隊一次次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