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節
退親後,她成了人人羨慕的四福晉 作者:妧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二哥如何了?”胤禛開口問道。
“回太子爺的話,能用的法子我們都用了,二爺中的是砒霜之毒,已入五髒六腑,回天乏術了。”為首的太醫一臉痛心道。
“他還能撐多久?”胤禛問道。
“回太子爺的話,最多……最多還能拖一兩個時辰。”
要不是太醫們及時施救,胤礽喝下這樣的劇毒之物,早就已經毒發身亡了。
“行了,孤知道了,你們好好伺候著吧。”胤禛說完後看向身邊的蘇培盛:“派人送筆墨過來,孤要親自寫一封書信,立即安排人八百裏加急送到木蘭圍場給皇阿瑪。”
“是!”蘇培盛應了一聲,連忙去準備筆墨紙硯了。
胤禛在屋裏寫好了書信,立即讓蘇培盛派人送走了。
“你知道他有多恨你嗎?”胤禔看著胤禛,一臉神傷道。
胤禛聞言看了他一眼,沒吭聲。
“若不是你成了太子,他原本不會死的。”胤禔歎了口氣道。
“不管是誰成了太子,他都會死,就算現在不死,以後也會死。”胤禛一語雙關。
胤禔聞言一怔,片刻之後才道:“四弟也不打算饒過我,對嗎?”
“瞧大哥這話說的,同為皇家兄弟,我這人心善,容得下人,當然不會和大哥一般計較,更何況……大哥已經被皇阿瑪圈禁在了宗人府,我再對你做什麽,也毫無意義,不是嗎?至於二哥,明明就是他自己服毒,是你親眼所見,與我何幹?”胤禛淡笑道。
胤禔聞言沒吭聲。
看著胤礽即將死在自己麵前,胤禔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自己雖然不像胤礽那樣,成日裏瘋瘋癲癲的,自己走上這條不歸路。
但他知道,他想安安穩穩的活著,其實很不容易,尤其是等胤禛登基即位以後,他恐怕隻有死路一條。
直到此時,胤禔都忘不了今日下午那一幕。
胤礽和他說,他們遲早有一日會死,與其死在胤禛手裏,還不如自己自盡,不僅能免受侮辱,還能讓皇阿瑪永遠記住他們這兩個兒子。
他要讓皇阿瑪悔恨。
隻要他一死,皇阿瑪就永遠見不到他了,他老人家心裏肯定會傷心難過的,這就夠了!
胤禔當時隻覺得胤礽瘋了,拚命上去阻攔,卻沒能攔住。
“老四,我已經失去了一切,被關在了宗人府,餘生都不可能給你找麻煩了,還請你看在我們同為皇阿瑪兒子的份上,饒了我的命。”胤禔是真有些怕了。
他不想死,他還想看著自己唯一的兒子娶妻生子呢。
“我說過了,我不會殺你們,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胤禛說著笑了笑:“大哥不信便罷了!”
胤禔聞言正想說些什麽,耳邊卻傳來了胤礽的聲音。
在太醫們的全力救治下,胤礽睜開了眼睛,不過他現在已是強弩之末,此時算是回光返照了。
“我……我還沒死?”胤礽說著咳嗽了兩聲,卻咳出了血來。
“二哥你也真是的,服毒就服毒,何必吃砒霜呢?這可是劇毒,救不回來的,上回那個什麽滴水觀音的汁液不是挺好的嗎?怎麽這回就換成砒霜了呢?”胤禛坐到了床前的椅子上,柔聲問道。
胤礽聽了他的話後,忍不住吐了一口血,伸出手指著胤禛:“你……你給我滾!”
要不是這個混蛋奪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又豈會淪落到今日這樣的地步。
都是胤禛,害得自己服毒自盡。
可他,可他真的不想死!
他隻是一時想差了,服了毒,後來毒發時,隻感覺五髒六腑都燒了起來,他已經後悔了,隻可惜……
胤礽伸手使勁兒捂著自己的脖子,但喉嚨卻像火燒一樣的疼,胸口也疼,他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我……我不想死……”胤礽躺倒在榻上,使勁往前爬了爬,一把拽住了胤禛的衣袖,斷斷續續說道。
“二哥既然不想死,為何要吃砒霜?如果是其他的毒,還有解的可能,砒霜可是劇毒,太醫們也束手無策。”胤禛說著歎息一聲:“我也幫不了二哥,唯一能做的就是來送二哥最後一程!”
“我……我不想……死……”胤礽拽著胤禛的衣袖不放,嘴裏不斷吐血,染紅了身下的被褥。
不遠處的胤禔看到這一幕,渾身都在顫抖。
原來,老二是真的怕死。
既是如此,何必當初呢?
怕死卻要服毒,當真是瘋了!
胤禛掰開胤礽的手指,將自己的衣袖扯了出來,眼睜睜看著胤礽躺在榻上,斷了氣。
他之所以走到今日,都是咎由自取,胤禛心裏毫無波瀾,隻是轉過頭看了胤禔一眼,眼神有些冷。
第1115章 很有分寸
胤禔下意識往後退了兩步。
這臭小子是什麽意思?
胤礽死了,現在該輪到他了嗎?
可他又沒想服毒自盡!
胤禔不敢和胤禛對視,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讓人準備後事吧,至於要按照什麽規格辦,等皇上的旨意。”胤禛說完後,離開了宗人府。
……
皇帝得知胤礽自己吞服了砒霜自盡而亡的消息時,微微一怔。
“接連兩次服毒,這個混蛋……真是……真是死有餘辜!”皇帝沉聲說道。
梁九功卻在皇帝的眼中看見了淚光。
畢竟是他手把手養大的孩子,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皇帝心裏肯定難受。
“皇上,太子爺派人前來請旨,不知該如何辦二爺的葬禮,還請皇上示下。”梁九功恭聲道。
皇帝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就按照……按照親王的規格來辦吧,冊封胤礽長子弘皙為貝勒,明年繼承郡王爵位。”
“是!”梁九功應了一聲,連忙派人去傳旨。
“朕……實在沒有料到他會接連兩次服毒。”皇帝眼中閃動著淚光:“他其實最怕死了,結果……”
“皇上,太子爺派來的太監說,二爺是在外頭勞作的時候,當著大爺的麵服下了有毒的茶水,他還邀約大爺,陪他一塊赴死,好讓皇上後悔……”梁九功連忙將這件事源源本本告訴了皇帝。
皇帝聽了他的話後,直接摔了桌子上的茶盞。
他才離開京城一個多月,胤礽就死了,和上次一樣,是自己服了毒。
這種事接二連三發生,皇帝心裏肯定也有所懷疑。
可現在聽了梁九功的話,他知道這件事和胤禛無關,是胤礽自己鬧出來的。
“那個混蛋之前就和朕說,朕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就是逼他去死,他也不想想,他有那個本事坐穩太子之位嗎?他之前還想弑父篡位,朕當時沒有直接把他殺了,已經算是天大的恩賜了,結果他還……服毒自盡。”皇帝越說越覺得是胤礽自己的錯。
是他自己想不開,所以才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那個混蛋還想讓自己這個皇阿瑪後悔?
怎麽可能?
可即便如此,皇帝還是為此事傷心難過了許久,九月啟程回京的路上,還病了一場。
萬幸的是,有皇貴妃陪在身邊照顧安慰他,又有不少皇子皇孫們天天來請安,陪他說話,皇帝很快便緩過勁兒來了。
但胤礽的死,依舊在皇帝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哪怕兒子再不成器,再叫他失望,這也是他唯一的嫡子。
後來聽胤禛說,胤礽臨死之前後悔服毒了,很想活下來,隻可惜太醫門也束手無策,皇帝突然就覺得自己想開了。
就這麽個自己尋死又舍不得死的玩意兒,他還有什麽割舍不下的?
這種拿死威脅他的兒子,想用死讓他後悔廢太子的兒子,又有什麽好留戀的?
打從那日起,皇帝雖然也會派人照拂二福晉和孩子們,卻不再單獨召見了,尤其是繼承了爵位的弘皙,皇帝對這個孫兒淡淡的,弘皙成家立業後,也沒有給任何差事,每日隻能閑賦在府。
時日一長,他心中不免有了些怨氣。
可他再怨,也不敢去怨皇帝,隻能把氣兒撒到別人身上。
這就導致皇孫們經常去皇帝那兒告狀,皇帝對他便越發不喜了。
幸虧他把太子之位傳給了胤禛,胤禛家的弘暉又特別爭氣。
倘若坐在太子之位上的還是胤礽那個混蛋,他又有弘皙這麽個混蛋兒子,那江山社稷豈不是要毀在他們父子二人手裏了?
皇帝越發覺得自己所做的決定十分英明。
……
一轉眼便到了康熙六十年,皇帝年邁,身體也沒有從前那麽好了,傳位一事便被他老人家提上了議程。
這些年,胤禛這太子之位穩固無比,朝中上下對他十分信服,胤禛也很會把握分寸,既讓人覺得他雷厲風行,又沒讓皇帝覺得他僭越,想奪自己這個皇阿瑪的大權。
總之,該退就退,該進就進,張弛有度。
當皇帝生病或者不在京城裏時,胤禛能總攬大局,號令百官,當皇帝回歸時,他又能迅速退下來,不該自己插手的事,半點兒也不碰,這讓皇帝最為滿意。
他要的太子,就該是這樣的,既能鎮得住朝臣,又能幫到自己這個皇阿瑪,還不會和他奪權。
以至於年邁的皇帝,也不再緊緊握著自己手裏的權利不放了,加之他最近身子確實不好,所以才想把皇位傳給兒子。
毓慶宮裏,寧楚格正在教女兒辨識藥材。
她把一身醫術,都教給了自己的寶貝女兒榮惜,除此之外,製作胭脂花粉那些本事,也都教給了她。
榮惜聰明又穩重,而且特別喜歡這些,所以學的很好。
今年虛歲十六的她,還沒有開始議親。
寧楚格和胤禛都不想早早把女兒嫁出去,想讓她在身邊多留兩年。
用榮惜的話說,小姑姑都還沒嫁呢,她急什麽?
她所說的小姑姑,當然是皇貴妃的女兒知嫻。
今年虛歲十九的知嫻,是皇帝和皇貴妃的掌上明珠,前幾年就被冊封為和碩公主,也定了親,皇帝舍不得女兒出嫁,一直留到現在。
“回太子爺的話,能用的法子我們都用了,二爺中的是砒霜之毒,已入五髒六腑,回天乏術了。”為首的太醫一臉痛心道。
“他還能撐多久?”胤禛問道。
“回太子爺的話,最多……最多還能拖一兩個時辰。”
要不是太醫們及時施救,胤礽喝下這樣的劇毒之物,早就已經毒發身亡了。
“行了,孤知道了,你們好好伺候著吧。”胤禛說完後看向身邊的蘇培盛:“派人送筆墨過來,孤要親自寫一封書信,立即安排人八百裏加急送到木蘭圍場給皇阿瑪。”
“是!”蘇培盛應了一聲,連忙去準備筆墨紙硯了。
胤禛在屋裏寫好了書信,立即讓蘇培盛派人送走了。
“你知道他有多恨你嗎?”胤禔看著胤禛,一臉神傷道。
胤禛聞言看了他一眼,沒吭聲。
“若不是你成了太子,他原本不會死的。”胤禔歎了口氣道。
“不管是誰成了太子,他都會死,就算現在不死,以後也會死。”胤禛一語雙關。
胤禔聞言一怔,片刻之後才道:“四弟也不打算饒過我,對嗎?”
“瞧大哥這話說的,同為皇家兄弟,我這人心善,容得下人,當然不會和大哥一般計較,更何況……大哥已經被皇阿瑪圈禁在了宗人府,我再對你做什麽,也毫無意義,不是嗎?至於二哥,明明就是他自己服毒,是你親眼所見,與我何幹?”胤禛淡笑道。
胤禔聞言沒吭聲。
看著胤礽即將死在自己麵前,胤禔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自己雖然不像胤礽那樣,成日裏瘋瘋癲癲的,自己走上這條不歸路。
但他知道,他想安安穩穩的活著,其實很不容易,尤其是等胤禛登基即位以後,他恐怕隻有死路一條。
直到此時,胤禔都忘不了今日下午那一幕。
胤礽和他說,他們遲早有一日會死,與其死在胤禛手裏,還不如自己自盡,不僅能免受侮辱,還能讓皇阿瑪永遠記住他們這兩個兒子。
他要讓皇阿瑪悔恨。
隻要他一死,皇阿瑪就永遠見不到他了,他老人家心裏肯定會傷心難過的,這就夠了!
胤禔當時隻覺得胤礽瘋了,拚命上去阻攔,卻沒能攔住。
“老四,我已經失去了一切,被關在了宗人府,餘生都不可能給你找麻煩了,還請你看在我們同為皇阿瑪兒子的份上,饒了我的命。”胤禔是真有些怕了。
他不想死,他還想看著自己唯一的兒子娶妻生子呢。
“我說過了,我不會殺你們,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胤禛說著笑了笑:“大哥不信便罷了!”
胤禔聞言正想說些什麽,耳邊卻傳來了胤礽的聲音。
在太醫們的全力救治下,胤礽睜開了眼睛,不過他現在已是強弩之末,此時算是回光返照了。
“我……我還沒死?”胤礽說著咳嗽了兩聲,卻咳出了血來。
“二哥你也真是的,服毒就服毒,何必吃砒霜呢?這可是劇毒,救不回來的,上回那個什麽滴水觀音的汁液不是挺好的嗎?怎麽這回就換成砒霜了呢?”胤禛坐到了床前的椅子上,柔聲問道。
胤礽聽了他的話後,忍不住吐了一口血,伸出手指著胤禛:“你……你給我滾!”
要不是這個混蛋奪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又豈會淪落到今日這樣的地步。
都是胤禛,害得自己服毒自盡。
可他,可他真的不想死!
他隻是一時想差了,服了毒,後來毒發時,隻感覺五髒六腑都燒了起來,他已經後悔了,隻可惜……
胤礽伸手使勁兒捂著自己的脖子,但喉嚨卻像火燒一樣的疼,胸口也疼,他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我……我不想死……”胤礽躺倒在榻上,使勁往前爬了爬,一把拽住了胤禛的衣袖,斷斷續續說道。
“二哥既然不想死,為何要吃砒霜?如果是其他的毒,還有解的可能,砒霜可是劇毒,太醫們也束手無策。”胤禛說著歎息一聲:“我也幫不了二哥,唯一能做的就是來送二哥最後一程!”
“我……我不想……死……”胤礽拽著胤禛的衣袖不放,嘴裏不斷吐血,染紅了身下的被褥。
不遠處的胤禔看到這一幕,渾身都在顫抖。
原來,老二是真的怕死。
既是如此,何必當初呢?
怕死卻要服毒,當真是瘋了!
胤禛掰開胤礽的手指,將自己的衣袖扯了出來,眼睜睜看著胤礽躺在榻上,斷了氣。
他之所以走到今日,都是咎由自取,胤禛心裏毫無波瀾,隻是轉過頭看了胤禔一眼,眼神有些冷。
第1115章 很有分寸
胤禔下意識往後退了兩步。
這臭小子是什麽意思?
胤礽死了,現在該輪到他了嗎?
可他又沒想服毒自盡!
胤禔不敢和胤禛對視,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讓人準備後事吧,至於要按照什麽規格辦,等皇上的旨意。”胤禛說完後,離開了宗人府。
……
皇帝得知胤礽自己吞服了砒霜自盡而亡的消息時,微微一怔。
“接連兩次服毒,這個混蛋……真是……真是死有餘辜!”皇帝沉聲說道。
梁九功卻在皇帝的眼中看見了淚光。
畢竟是他手把手養大的孩子,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皇帝心裏肯定難受。
“皇上,太子爺派人前來請旨,不知該如何辦二爺的葬禮,還請皇上示下。”梁九功恭聲道。
皇帝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就按照……按照親王的規格來辦吧,冊封胤礽長子弘皙為貝勒,明年繼承郡王爵位。”
“是!”梁九功應了一聲,連忙派人去傳旨。
“朕……實在沒有料到他會接連兩次服毒。”皇帝眼中閃動著淚光:“他其實最怕死了,結果……”
“皇上,太子爺派來的太監說,二爺是在外頭勞作的時候,當著大爺的麵服下了有毒的茶水,他還邀約大爺,陪他一塊赴死,好讓皇上後悔……”梁九功連忙將這件事源源本本告訴了皇帝。
皇帝聽了他的話後,直接摔了桌子上的茶盞。
他才離開京城一個多月,胤礽就死了,和上次一樣,是自己服了毒。
這種事接二連三發生,皇帝心裏肯定也有所懷疑。
可現在聽了梁九功的話,他知道這件事和胤禛無關,是胤礽自己鬧出來的。
“那個混蛋之前就和朕說,朕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就是逼他去死,他也不想想,他有那個本事坐穩太子之位嗎?他之前還想弑父篡位,朕當時沒有直接把他殺了,已經算是天大的恩賜了,結果他還……服毒自盡。”皇帝越說越覺得是胤礽自己的錯。
是他自己想不開,所以才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那個混蛋還想讓自己這個皇阿瑪後悔?
怎麽可能?
可即便如此,皇帝還是為此事傷心難過了許久,九月啟程回京的路上,還病了一場。
萬幸的是,有皇貴妃陪在身邊照顧安慰他,又有不少皇子皇孫們天天來請安,陪他說話,皇帝很快便緩過勁兒來了。
但胤礽的死,依舊在皇帝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哪怕兒子再不成器,再叫他失望,這也是他唯一的嫡子。
後來聽胤禛說,胤礽臨死之前後悔服毒了,很想活下來,隻可惜太醫門也束手無策,皇帝突然就覺得自己想開了。
就這麽個自己尋死又舍不得死的玩意兒,他還有什麽割舍不下的?
這種拿死威脅他的兒子,想用死讓他後悔廢太子的兒子,又有什麽好留戀的?
打從那日起,皇帝雖然也會派人照拂二福晉和孩子們,卻不再單獨召見了,尤其是繼承了爵位的弘皙,皇帝對這個孫兒淡淡的,弘皙成家立業後,也沒有給任何差事,每日隻能閑賦在府。
時日一長,他心中不免有了些怨氣。
可他再怨,也不敢去怨皇帝,隻能把氣兒撒到別人身上。
這就導致皇孫們經常去皇帝那兒告狀,皇帝對他便越發不喜了。
幸虧他把太子之位傳給了胤禛,胤禛家的弘暉又特別爭氣。
倘若坐在太子之位上的還是胤礽那個混蛋,他又有弘皙這麽個混蛋兒子,那江山社稷豈不是要毀在他們父子二人手裏了?
皇帝越發覺得自己所做的決定十分英明。
……
一轉眼便到了康熙六十年,皇帝年邁,身體也沒有從前那麽好了,傳位一事便被他老人家提上了議程。
這些年,胤禛這太子之位穩固無比,朝中上下對他十分信服,胤禛也很會把握分寸,既讓人覺得他雷厲風行,又沒讓皇帝覺得他僭越,想奪自己這個皇阿瑪的大權。
總之,該退就退,該進就進,張弛有度。
當皇帝生病或者不在京城裏時,胤禛能總攬大局,號令百官,當皇帝回歸時,他又能迅速退下來,不該自己插手的事,半點兒也不碰,這讓皇帝最為滿意。
他要的太子,就該是這樣的,既能鎮得住朝臣,又能幫到自己這個皇阿瑪,還不會和他奪權。
以至於年邁的皇帝,也不再緊緊握著自己手裏的權利不放了,加之他最近身子確實不好,所以才想把皇位傳給兒子。
毓慶宮裏,寧楚格正在教女兒辨識藥材。
她把一身醫術,都教給了自己的寶貝女兒榮惜,除此之外,製作胭脂花粉那些本事,也都教給了她。
榮惜聰明又穩重,而且特別喜歡這些,所以學的很好。
今年虛歲十六的她,還沒有開始議親。
寧楚格和胤禛都不想早早把女兒嫁出去,想讓她在身邊多留兩年。
用榮惜的話說,小姑姑都還沒嫁呢,她急什麽?
她所說的小姑姑,當然是皇貴妃的女兒知嫻。
今年虛歲十九的知嫻,是皇帝和皇貴妃的掌上明珠,前幾年就被冊封為和碩公主,也定了親,皇帝舍不得女兒出嫁,一直留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