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丫鬟支支吾吾什麽都說不出來的樣子,聲音也像是蚊子音似的,聽的人不清不楚的,讓人火大。
張嬤嬤厲聲罵道:“說什麽了,不是啞巴就敞亮大聲地說,再吞吞吐吐什麽都說不出來就立馬割了你的舌頭。”
聽到張嬤嬤的話,那丫鬟渾身一抖,剛才沒敢說出口的話一下子就大聲禿嚕出來了,“太醫說,太孫殿下左右不過一兩日的時光了。”
第121章 傷心欲絕
太子妃臉色一下就變得異常蒼白,她掐著自己的掌心,疼痛讓她恍惚的心緒一下子落到了實處,她繼續問道:“太孫現在起不了床,你把信從窗前遞進去,他是怎麽拿到的?”
太子妃心中有所察覺,但還是想要一個確切的答案。
有了剛才的恐嚇,那丫鬟不敢有一絲猶豫,當即就道:“太孫讓人再窗前搬了一張小床,太孫就睡在窗前。”
“你們不進去伺候太孫?”
“回娘娘話,太孫不讓我們進去伺候,隻有太醫和殿下身邊帶來的兩個親近的侍衛能進屋裏麵。”
“放肆。”太子妃將幾上的茶杯掃落在地,“身為奴婢,玩忽職守,你該當何罪?”
太子妃幾乎要壓不住心中的恨意,她兒子過得什麽樣的日子,委屈地睡在窗前的小榻上,身邊連個伺候的丫鬟都沒有。而這些丫鬟,這些狗奴才,將她兒子視如蛇蠍般躲避,身為下人竟不去主子跟前伺候著,把主子當豬狗一樣關在一間逼仄的小屋子裏麵,他們是怎麽敢的?
太子妃看著腳下瑟瑟發抖跪著的丫鬟,如同看一隻微不足道的螞蟻一樣,她淡淡吩咐道:“拖下去,亂棍打死。”
那丫鬟呼吸一滯,求饒的話還未說出口,就被外麵進來的侍衛捂著嘴拖了出去。
沒過一會兒,就有人前來稟報,說太孫殿下想要和太子妃娘娘說說話。
太子妃趕緊邁著急急的步伐朝著周宏房間的方向走去。
“宏兒。”太子妃站在窗前輕輕喚道。
“娘您來了。張嬤嬤給我娘搬一張椅子過來讓她坐下吧。”
聽著太孫比剛才還要虛弱三分的語氣,張嬤嬤眼眶一酸,她擦了擦眼睛,忙應道:“哎,奴婢這就去。”
很快,太子妃就在窗前坐下。
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了。
娘倆兒隔著一扇窗戶說話,主要是周宏說,太子妃大多數是聽周宏說什麽,偶爾會說些什麽。
“娘您以後要多注意身體,您夜裏睡不安穩,睡得時候讓下人給您點些安神的香,能睡得好一些。還有,您要好好吃飯,天冷要多添衣服,不要冷著熱著累著了。
您對黃豆有輕微的過敏,一吃含黃豆的食物您身上就起紅疹子,可您還是愛吃豆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吃幾口,如今您的年紀也不小了,以後您要少吃。”
周宏此時意識已經有些不清楚了,說話已經沒有條理性,往往是想到什麽就說些什麽了,有些絮絮叨叨的。
太子妃心中已經有預感,她此刻泣不成聲。
聽到周宏的安頓,她點點頭,忽然想到周宏看不到,她哽咽著說道:“好,娘都記著了。”
“還有啊,娘,若是我不在了之後,李氏想要再嫁,您不用攔著,她還年輕,一輩子守活寡太苦了。不過您可不能讓她把孩子帶走啊,那可是兒子唯一的骨血了。”
“好,娘知道。”
不管周宏說什麽,太子妃此刻都一口應下。
“還有啊,娘,您幫兒子好好照顧承哥兒和綰姐兒,您把綰姐兒接到您身邊照顧吧。”想了想,周宏道:“對了,還有妍姐兒,總歸也是我的女兒,您也順帶著照看一下吧。”
周宏不擔心在他走後他娘會對幾個孩子漠不關心,他知道他娘會好好待他那兩個孩子的,可他還是著重重複了一次,為的就是想讓他娘覺得那是他的囑托,他放心不下孩子。那樣的話,他娘因著他也會對幾個孩子更加照顧,這樣他娘也沒那麽多時間傷心。把綰姐兒接到身邊教養,身邊也能多些歡聲笑語,讓她沒有那麽孤獨。
“好,你放心,娘會好好照顧他們幾個的。”
“那兒子就放心了。娘,兒子不孝,以後不能侍奉您左右了……”
周宏虛弱的聲音越來越輕,恍若一陣風似的,很快就消失聽不到。
“宏兒,宏兒?”
太子妃像是唯恐驚擾了周宏似的,聲音像是天邊的雲一樣輕柔。
久久得不到回應。
於此同時,遠在京城的太子府內,潤澤園。
正在虔誠念佛的李氏手中的佛珠突然斷裂了,圓潤的珠子散落在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李氏似有所感地睜開雙眼,看著滿地亂蹦的佛珠,一行清淚劃過臉龐。
在周宏窗前坐著的太子妃猛然站起身來,跌跌撞撞朝著門口跑去。
“太子妃,您不能進去啊。”
侍衛趕緊攔住太子妃往屋內衝的動作,但因著身份的懸殊,他們連太子妃衣衫的一角都不敢碰到,隻能圍在周圍虛虛地攔著。
太子妃一甩袖子,狠厲道:“滾開。”
一旁的張嬤嬤聲音哽咽道:“別攔了,讓娘娘進去吧。”
張嬤嬤知道太子妃無論如何也是要去看殿下最後一眼的,從她毅然決定來徽州時,她就不顧自己的生命了。剛剛不進去是因為太子妃知道殿下會不高興的。可現在,殿下已經沒了,誰又能攔得住太子妃呢?
況且,哪個做母親的不想見自己兒子的最後一麵呢。
很快,太子妃就順利推開屋門進去了。
進了屋裏之後,她忽然有些害怕,腳步也慢了下來。可房間總共就那麽大,太子妃還是很快就看到了窗前榻上的周宏。
周宏半坐在榻上,雙眼緊閉,蒼白的麵容帶著一絲安詳,白色的褻衣在他身上顯得過於肥大了,越發顯得他瘦骨嶙峋的,一隻垂落在空中的胳膊上連骨頭都看得清清楚楚。
太子妃呆呆地看著不遠處的周宏,隻覺得她的心在這一刻徹底空了,無盡的冷風從四麵八方齊齊湧進,讓她呼吸都有些不順暢。
“宏兒。”
半晌後,太子妃朝著周宏撲過去,她緊緊抱住周宏,感受到懷裏的身體已經有些涼意,她終於嚎啕大哭起來,哭得肝腸寸斷,悲傷絕望之氣異常濃厚,仿佛這世上再沒能讓她開心的事了。
此刻的她全然沒有了一個太子妃該有的雍容高貴,她現在就是一個因為失去了兒子而失聲痛哭的母親。
門外站著好些人,有張嬤嬤,賀章,張大人,廣武將軍,還有好幾位太醫。
看著太子妃傷心欲絕的模樣,門口候著的眾人也不自覺有些傷感。
第122章 鳴鍾聲
很快,周宏去世的消息遞進了京城。
紫宸殿內。
皇帝顫抖著手將信件反扣在桌麵上,一把將手中的茶杯扔了出去。
“咣當”
落了地的茶杯瞬間炸裂開來,成了好幾瓣碎片,滾燙的茶水、舒展的葉片一下子迸濺出來,灑的哪哪都是,氤氳出一小片霧氣。
殿內候著的宮女和太監趕緊齊齊跪在地上。
高福祿看著皇帝暴怒的神色,心裏一個咯噔。那封信還是他親自呈給陛下的,是徽州傳來的信,能讓陛下龍顏大怒的事情也隻有遠在徽州染疫的太孫殿下了。
陛下這樣,隻怕太孫殿下如今真是凶多吉少了。
想到此處,就連高福祿也有些惋惜和哀痛。太孫殿下那是頂好的人啊,上恭下友,就算是麵對他們這些閹人也從不用高高在上的鄙視姿態。
皇帝心中已然氣急,同時又伴隨著心疼。
那是他最喜歡,最得意的大孫子,還不到三十歲,那麽愛笑愛鬧的一個小年輕,一個嫩芽兒,竟就那麽去了。
皇帝都有些不敢相信。
半晌後,皇帝長長歎了一口氣,聲音哀痛道:“去把消息告訴太子吧。”
高福祿躬身應下,“是,奴才這就去。”
太子府。
自太孫染疫的消息傳進府中,府裏的氣壓就很低,伺候的下人更是繃緊了皮子,更加小心了。
連剛進太子府的高福祿也感受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接到消息的太子心下一陣不好的預感,看到進屋裏來的高福祿的臉上慣常的笑意都不見,反而是一絲凝重,太子心中的感覺更加強烈。
“奴才給太子殿下請安。”
“公公請起。”太子抬了抬手,緊緊盯著高福祿,他問道:“公公來是有何吩咐?”
“太子殿下,”高福祿突然跪下,他的聲音之中帶著一股悲愴,“太孫殿下,去了……”
沉默,死一樣的寂靜。
太子坐著,高福祿跪著,兩人都維持著這姿勢,誰都不曾動彈一下。
一陣幽遠哀淒的鳴鍾聲響起,一聲,一聲,又是一聲,總共響了三聲。
這鳴鍾聲是自皇宮裏傳出來的。
按安朝律法規定,皇帝,太上皇駕崩鳴鍾四十五聲,寓意著九五至尊,太後崩鳴鍾二十七聲,皇後和太子薨逝鳴鍾六聲,太孫則是三聲,其餘人不用鳴鍾。
三聲鍾聲一下一下重重敲打在太子的心頭,太子才像是陡然驚醒了一般。
太子扶著桌子想要站起來,腳下卻是一軟,他又重新跌回了椅子上。一次沒站起來,太子又一次扶著桌子要站起來,他扶著桌子的那隻手像是用盡了力氣一樣,手背上的青筋凸起,這一次他搖搖晃晃站了起來。
前麵跪著的高福祿看得膽戰心驚,他趕緊站起身來上前扶住太子,太孫已經出事了,太子可不能再出事了啊。
太子擺了擺手,淡淡道:“有勞高公公了,我讓人帶公公下去喝杯茶。”
高福祿感激婉拒道:“奴才多謝殿下體恤,隻是奴才實在是不放心那些手腳笨重的小崽子在陛下跟前伺候,奴才這就先回去了。”
高福祿知道自己消息送到就該功成身退了,太子讓他下去喝茶也不過客氣一下,他若是當了真那才是傻了。
果然,太子並未阻攔高福祿,“那公公慢走。”
潤澤園裏。
鳴鍾聲傳來的時候,李氏正陪著孩子看他們兩個昨天做的功課。
聽到三聲鳴鍾,李氏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僵硬起來,那三聲鳴鍾聲像是錘子一樣,一下比一下重得砸在她的心頭。
李氏隻覺得此刻心痛難忍,她手上不自覺用力,把拿在手裏的綰姐兒寫的大字團的皺皺巴巴。
綰姐兒看到了,她臉上帶了著急,正要讓李氏把她寫的大字放開,抬頭就看到了李氏眼中豆大的淚珠一滴滴不斷滑落,整張臉頰很快就濕了。
綰姐兒呆了一下,她還是第一次見到她娘哭得這麽傷心。綰姐兒趕緊滑下椅子,跑到李氏身旁,“娘,您怎麽哭了啊?不哭不哭,我給娘吹吹。”
李氏睜著淚眼朦朧的雙眼看向麵前乖巧的女兒,心中的悲傷更加忍不住了,她一把把綰姐兒緊緊摟在懷裏,低聲抽泣著。
張嬤嬤厲聲罵道:“說什麽了,不是啞巴就敞亮大聲地說,再吞吞吐吐什麽都說不出來就立馬割了你的舌頭。”
聽到張嬤嬤的話,那丫鬟渾身一抖,剛才沒敢說出口的話一下子就大聲禿嚕出來了,“太醫說,太孫殿下左右不過一兩日的時光了。”
第121章 傷心欲絕
太子妃臉色一下就變得異常蒼白,她掐著自己的掌心,疼痛讓她恍惚的心緒一下子落到了實處,她繼續問道:“太孫現在起不了床,你把信從窗前遞進去,他是怎麽拿到的?”
太子妃心中有所察覺,但還是想要一個確切的答案。
有了剛才的恐嚇,那丫鬟不敢有一絲猶豫,當即就道:“太孫讓人再窗前搬了一張小床,太孫就睡在窗前。”
“你們不進去伺候太孫?”
“回娘娘話,太孫不讓我們進去伺候,隻有太醫和殿下身邊帶來的兩個親近的侍衛能進屋裏麵。”
“放肆。”太子妃將幾上的茶杯掃落在地,“身為奴婢,玩忽職守,你該當何罪?”
太子妃幾乎要壓不住心中的恨意,她兒子過得什麽樣的日子,委屈地睡在窗前的小榻上,身邊連個伺候的丫鬟都沒有。而這些丫鬟,這些狗奴才,將她兒子視如蛇蠍般躲避,身為下人竟不去主子跟前伺候著,把主子當豬狗一樣關在一間逼仄的小屋子裏麵,他們是怎麽敢的?
太子妃看著腳下瑟瑟發抖跪著的丫鬟,如同看一隻微不足道的螞蟻一樣,她淡淡吩咐道:“拖下去,亂棍打死。”
那丫鬟呼吸一滯,求饒的話還未說出口,就被外麵進來的侍衛捂著嘴拖了出去。
沒過一會兒,就有人前來稟報,說太孫殿下想要和太子妃娘娘說說話。
太子妃趕緊邁著急急的步伐朝著周宏房間的方向走去。
“宏兒。”太子妃站在窗前輕輕喚道。
“娘您來了。張嬤嬤給我娘搬一張椅子過來讓她坐下吧。”
聽著太孫比剛才還要虛弱三分的語氣,張嬤嬤眼眶一酸,她擦了擦眼睛,忙應道:“哎,奴婢這就去。”
很快,太子妃就在窗前坐下。
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了。
娘倆兒隔著一扇窗戶說話,主要是周宏說,太子妃大多數是聽周宏說什麽,偶爾會說些什麽。
“娘您以後要多注意身體,您夜裏睡不安穩,睡得時候讓下人給您點些安神的香,能睡得好一些。還有,您要好好吃飯,天冷要多添衣服,不要冷著熱著累著了。
您對黃豆有輕微的過敏,一吃含黃豆的食物您身上就起紅疹子,可您還是愛吃豆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吃幾口,如今您的年紀也不小了,以後您要少吃。”
周宏此時意識已經有些不清楚了,說話已經沒有條理性,往往是想到什麽就說些什麽了,有些絮絮叨叨的。
太子妃心中已經有預感,她此刻泣不成聲。
聽到周宏的安頓,她點點頭,忽然想到周宏看不到,她哽咽著說道:“好,娘都記著了。”
“還有啊,娘,若是我不在了之後,李氏想要再嫁,您不用攔著,她還年輕,一輩子守活寡太苦了。不過您可不能讓她把孩子帶走啊,那可是兒子唯一的骨血了。”
“好,娘知道。”
不管周宏說什麽,太子妃此刻都一口應下。
“還有啊,娘,您幫兒子好好照顧承哥兒和綰姐兒,您把綰姐兒接到您身邊照顧吧。”想了想,周宏道:“對了,還有妍姐兒,總歸也是我的女兒,您也順帶著照看一下吧。”
周宏不擔心在他走後他娘會對幾個孩子漠不關心,他知道他娘會好好待他那兩個孩子的,可他還是著重重複了一次,為的就是想讓他娘覺得那是他的囑托,他放心不下孩子。那樣的話,他娘因著他也會對幾個孩子更加照顧,這樣他娘也沒那麽多時間傷心。把綰姐兒接到身邊教養,身邊也能多些歡聲笑語,讓她沒有那麽孤獨。
“好,你放心,娘會好好照顧他們幾個的。”
“那兒子就放心了。娘,兒子不孝,以後不能侍奉您左右了……”
周宏虛弱的聲音越來越輕,恍若一陣風似的,很快就消失聽不到。
“宏兒,宏兒?”
太子妃像是唯恐驚擾了周宏似的,聲音像是天邊的雲一樣輕柔。
久久得不到回應。
於此同時,遠在京城的太子府內,潤澤園。
正在虔誠念佛的李氏手中的佛珠突然斷裂了,圓潤的珠子散落在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李氏似有所感地睜開雙眼,看著滿地亂蹦的佛珠,一行清淚劃過臉龐。
在周宏窗前坐著的太子妃猛然站起身來,跌跌撞撞朝著門口跑去。
“太子妃,您不能進去啊。”
侍衛趕緊攔住太子妃往屋內衝的動作,但因著身份的懸殊,他們連太子妃衣衫的一角都不敢碰到,隻能圍在周圍虛虛地攔著。
太子妃一甩袖子,狠厲道:“滾開。”
一旁的張嬤嬤聲音哽咽道:“別攔了,讓娘娘進去吧。”
張嬤嬤知道太子妃無論如何也是要去看殿下最後一眼的,從她毅然決定來徽州時,她就不顧自己的生命了。剛剛不進去是因為太子妃知道殿下會不高興的。可現在,殿下已經沒了,誰又能攔得住太子妃呢?
況且,哪個做母親的不想見自己兒子的最後一麵呢。
很快,太子妃就順利推開屋門進去了。
進了屋裏之後,她忽然有些害怕,腳步也慢了下來。可房間總共就那麽大,太子妃還是很快就看到了窗前榻上的周宏。
周宏半坐在榻上,雙眼緊閉,蒼白的麵容帶著一絲安詳,白色的褻衣在他身上顯得過於肥大了,越發顯得他瘦骨嶙峋的,一隻垂落在空中的胳膊上連骨頭都看得清清楚楚。
太子妃呆呆地看著不遠處的周宏,隻覺得她的心在這一刻徹底空了,無盡的冷風從四麵八方齊齊湧進,讓她呼吸都有些不順暢。
“宏兒。”
半晌後,太子妃朝著周宏撲過去,她緊緊抱住周宏,感受到懷裏的身體已經有些涼意,她終於嚎啕大哭起來,哭得肝腸寸斷,悲傷絕望之氣異常濃厚,仿佛這世上再沒能讓她開心的事了。
此刻的她全然沒有了一個太子妃該有的雍容高貴,她現在就是一個因為失去了兒子而失聲痛哭的母親。
門外站著好些人,有張嬤嬤,賀章,張大人,廣武將軍,還有好幾位太醫。
看著太子妃傷心欲絕的模樣,門口候著的眾人也不自覺有些傷感。
第122章 鳴鍾聲
很快,周宏去世的消息遞進了京城。
紫宸殿內。
皇帝顫抖著手將信件反扣在桌麵上,一把將手中的茶杯扔了出去。
“咣當”
落了地的茶杯瞬間炸裂開來,成了好幾瓣碎片,滾燙的茶水、舒展的葉片一下子迸濺出來,灑的哪哪都是,氤氳出一小片霧氣。
殿內候著的宮女和太監趕緊齊齊跪在地上。
高福祿看著皇帝暴怒的神色,心裏一個咯噔。那封信還是他親自呈給陛下的,是徽州傳來的信,能讓陛下龍顏大怒的事情也隻有遠在徽州染疫的太孫殿下了。
陛下這樣,隻怕太孫殿下如今真是凶多吉少了。
想到此處,就連高福祿也有些惋惜和哀痛。太孫殿下那是頂好的人啊,上恭下友,就算是麵對他們這些閹人也從不用高高在上的鄙視姿態。
皇帝心中已然氣急,同時又伴隨著心疼。
那是他最喜歡,最得意的大孫子,還不到三十歲,那麽愛笑愛鬧的一個小年輕,一個嫩芽兒,竟就那麽去了。
皇帝都有些不敢相信。
半晌後,皇帝長長歎了一口氣,聲音哀痛道:“去把消息告訴太子吧。”
高福祿躬身應下,“是,奴才這就去。”
太子府。
自太孫染疫的消息傳進府中,府裏的氣壓就很低,伺候的下人更是繃緊了皮子,更加小心了。
連剛進太子府的高福祿也感受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接到消息的太子心下一陣不好的預感,看到進屋裏來的高福祿的臉上慣常的笑意都不見,反而是一絲凝重,太子心中的感覺更加強烈。
“奴才給太子殿下請安。”
“公公請起。”太子抬了抬手,緊緊盯著高福祿,他問道:“公公來是有何吩咐?”
“太子殿下,”高福祿突然跪下,他的聲音之中帶著一股悲愴,“太孫殿下,去了……”
沉默,死一樣的寂靜。
太子坐著,高福祿跪著,兩人都維持著這姿勢,誰都不曾動彈一下。
一陣幽遠哀淒的鳴鍾聲響起,一聲,一聲,又是一聲,總共響了三聲。
這鳴鍾聲是自皇宮裏傳出來的。
按安朝律法規定,皇帝,太上皇駕崩鳴鍾四十五聲,寓意著九五至尊,太後崩鳴鍾二十七聲,皇後和太子薨逝鳴鍾六聲,太孫則是三聲,其餘人不用鳴鍾。
三聲鍾聲一下一下重重敲打在太子的心頭,太子才像是陡然驚醒了一般。
太子扶著桌子想要站起來,腳下卻是一軟,他又重新跌回了椅子上。一次沒站起來,太子又一次扶著桌子要站起來,他扶著桌子的那隻手像是用盡了力氣一樣,手背上的青筋凸起,這一次他搖搖晃晃站了起來。
前麵跪著的高福祿看得膽戰心驚,他趕緊站起身來上前扶住太子,太孫已經出事了,太子可不能再出事了啊。
太子擺了擺手,淡淡道:“有勞高公公了,我讓人帶公公下去喝杯茶。”
高福祿感激婉拒道:“奴才多謝殿下體恤,隻是奴才實在是不放心那些手腳笨重的小崽子在陛下跟前伺候,奴才這就先回去了。”
高福祿知道自己消息送到就該功成身退了,太子讓他下去喝茶也不過客氣一下,他若是當了真那才是傻了。
果然,太子並未阻攔高福祿,“那公公慢走。”
潤澤園裏。
鳴鍾聲傳來的時候,李氏正陪著孩子看他們兩個昨天做的功課。
聽到三聲鳴鍾,李氏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僵硬起來,那三聲鳴鍾聲像是錘子一樣,一下比一下重得砸在她的心頭。
李氏隻覺得此刻心痛難忍,她手上不自覺用力,把拿在手裏的綰姐兒寫的大字團的皺皺巴巴。
綰姐兒看到了,她臉上帶了著急,正要讓李氏把她寫的大字放開,抬頭就看到了李氏眼中豆大的淚珠一滴滴不斷滑落,整張臉頰很快就濕了。
綰姐兒呆了一下,她還是第一次見到她娘哭得這麽傷心。綰姐兒趕緊滑下椅子,跑到李氏身旁,“娘,您怎麽哭了啊?不哭不哭,我給娘吹吹。”
李氏睜著淚眼朦朧的雙眼看向麵前乖巧的女兒,心中的悲傷更加忍不住了,她一把把綰姐兒緊緊摟在懷裏,低聲抽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