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 作者:東門饕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桉哥哥肯定也害怕,趙爺爺會出事情。
他猜,昨天小桉哥哥可能是哭了。
唐楸剛想到這裏,就見站在病床前的男孩垂眸,語氣認真的和麵前的老人說:“爺爺,你已經上年紀了,做人要服老。工作的這些事情,就該交給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做了。”
“c國科研界,也不是缺了你一個人,就不發展了。我爸我媽他們做不了突破,主要是因為他們智商沒您高,您的智商,和我爸,差了有二十吧?雖然這個東西不能全信,但確實是一個可以輔助判斷的數據。”
“唉,我會盡量早點長大,參加工作,把我爸媽頂替下來。”
“到時候,你們就坐在一起,聽聽兒歌就好。幹什麽操那麽多心呢。”
“新老交替,這是自然規律,也是傳承。沒有誰能扶誰走一輩子。”
幾句話,就把全家,除了趙老太太,全都攻擊了個遍。就連趙老太太,聞言都開始懷疑,兒子沒有老伴智商高,是不是因為她拖後腿了的緣故。
連帶著剛從實驗室那邊過來,要給老爺子送獎章的那位,僵著手,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趙老爺子的涵養很好,他對小孫子微笑:“小桉,你先別說了。”
趙桉皺眉:“爺爺,我還沒說完。”
趙老爺子繼續微笑:“爺爺的意思是,你再說幾句,爺爺可能就又要昏過去了。”
第223章
趙桉聽到老爺子的話,對這個情況很是重視,當即就真的停下話頭,伸手就把老爺子病床前的呼叫鈴給按響了。
動作快到其他人都沒來得及阻止。
呼叫鈴一響,護士來的很快,連老爺子的主治醫師都跟在後麵一起進到了病房中。這可是上麵交代了,一定要好好照顧的病人。
醫生和護士要進來,唐誌勇自然不好再帶著孩子在門口擋路了。於是也順勢跟著一起進到了病房裏。
剛剛他之所以沒進去,主要是感覺,現場氣氛確實略顯尷尬了些。
誰能想到,小桉這孩子,短短兩分鍾,竟然把全家都無差別攻擊了一遍呢。
關鍵是,這孩子自己還一無所覺。
不僅如此,等到醫生進來後,趙桉還有些擔心的看向醫生,和對方描述起了剛剛的情況:“我爺爺忽然說他不舒服,有還想要昏過去的感覺。醫生,您確定他的情況,保守治療是可以的嗎?”
主治醫生對趙桉反饋的這個情況,也很重視,聞言立刻仔細詢問起來:“老爺子他在出現這種狀況前,還有沒有其他不良反應?他剛剛都在做什麽?”
趙桉不假思索的搖頭:“沒什麽不良反應,我們一直在聊天。”
主治醫師找不到原因,又不敢掉以輕心,就差把老爺子再推出去詳細檢查一遍了。
見到老爺子的窘狀,最後還是當兒媳婦的方晴看不下去,示意醫生出門後,和對方溝通了兩句。
半躺在病床上的老爺子閉了閉眼,複又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睜開。
好在這時他看到了拎著果籃的小楸楸,還有小洵他們一行人。
老爺子幾乎是立刻就在心裏鬆了口氣,朝著小家夥就招了招手,然後示意趙桉:“小桉,你看楸楸都來了,快幫他把果籃接下來。”
小小一個的果籃並不算太重,不過趙桉這次還是很順利的被老爺子支開了。
男孩順手接過小夥伴手裏的果籃,把果籃放下後,又順手從老爺子床頭的果盤裏,拿了三個橘子,給麵前的三人都分了一個。
一番動作下來,自然也就忘了他還沒說完的那些話。
唐楸拿著橘子,有些小心翼翼的看了小桉哥哥一眼。
等看到小桉哥哥在對他笑,還問他路上熱不熱,有沒有出汗的時候,小家夥這才放鬆了一點,朝小桉哥哥搖頭:“今天天氣沒有很熱。”
本來他是昨天就想要來看趙爺爺了。但是爸爸和他說,趙爺爺剛剛住院,大家可能都有些忙碌。
所以他才今天才過來。
趙桉把兩個小夥伴帶到沙發上坐下,聽到楸楸這麽說,也點頭:“昨天是很忙,今天還好。”
說完,他又看向傅洵,頗為正色的叮囑道:“傅洵,你有空的話,也要多注意你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的身體健康。”
傅洵點頭:“他們每年都有全身體檢。”
他知道趙桉這話沒別的意思,單純就是推己及人,眼見自己爺爺身體出了問題,再看其他好友,就有些為好友家的老人操起心來。
反正趙桉的話,你隻從字麵來理解就可以了。
絕大多數情況下,他是沒有什麽潛在含義的。
因為他不會。
趙桉叮囑了這一句,自覺盡到了作為好友的義務,便不再提這件事。
轉而見楸楸一直抓著手裏的橘子沒有吃,趙桉還以為他是不喜歡剝橘子皮,於是自己順手接過,給他剝了起來。
小家夥看著遞到自己麵前的一顆已經剝好的橘子,低頭看自己的手:“我沒有洗手。”
說完他就想要起身,先去洗手,再吃橘子。
誰知道趙桉再次會意的一點頭,掰開一瓣橘子,直接喂到了小家夥嘴邊。
趙景明和方晴夫妻倆,因為平時忙於工作,和兒子相處,也都是在實驗室那邊的相處時間居多,所以並不怎麽經常見到兒子和他那些小夥伴的相處場景。
“爸,小桉平時和楸楸,也是這麽相處的?”趙景明不由自主問。
已經緩過勁兒來了的老爺子點頭。
他看得比較多了,所以並沒有覺出什麽不對。
趙景明倒是一時間,眼神有些幽怨了起來。
原來,你小子也不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啊。
人家孩子拿著橘子不吃,你就認為人家是不喜歡剝水果皮,還給人家剝橘子皮。
那要是作為你的老父親的我呢?
怕是你一個橘子,直接就喂自己嘴裏了吧。
趙景明看著對麵的幾個孩子:“爸,小桉以前和楸楸一起寫過作業吧。”
趙老爺子也看著對麵幾個孩子,笑嗬嗬點頭:“寫啊,經常寫。”
老人上了年紀,就喜歡看小輩們在自己麵前相處融洽的樣子。
“楸楸有時候有題目不會,還經常拿著作業本問小桉。”
趙景明:“那小桉呢?”
趙老爺子有些疑惑看了兒子一眼:“教啊。”
趙景明:“教會了之後呢?”
趙老爺子:“誇唄。”
說到這裏,老爺子就不免想起來了,有一次小洵還有小桉他們都不在,剛好他出門曬太陽來了。
遇到有不會題目的小家夥拿著作業本就跑過來了。題目很簡單,可小朋友每次看他時,那種‘趙爺爺怎麽這麽厲害呀’的眼神,還是會讓老爺子恨不得再現場解他幾道小學奧數題。
眼看這一連串問題下來,老爺子好像都沒察覺到半分不對,剛剛被親兒子攻擊了智商問題的趙景明選擇了閉嘴。
老爺子在醫院裏住了五天,確定身體情況都穩定下來後,便被趙景明開車接回了小院。
對於老爺子出事了,他們作為兒子和兒媳的,居然不是第一時間發現,趙景明和方晴夫妻倆還是比較愧疚。
為了以防萬一,他們原本是想著,讓老爺子和老太太搬到他們那邊去住,也方便他們就近照顧。
結果就被老太太一句話給堵了回來。
按老太太的意思是,她和老伴兒在小院裏住著,萬一有什麽事情,就像這次一樣,街坊鄰裏都是照應。
反而是跟著兒子兒媳婦搬到他們那邊去,那才是想找人幫忙一時半會兒都摸不清楚情況。
而且就他們那家,不是老太太說的誇張,兒子和兒媳,十天半個月都不一定能在家裏過一次夜。
被親媽提醒到了的趙景明一想,好像確實也是這個情況。於是便隻好拋棄了他這個一拍腦門的想法,灰溜溜的把二老又送回了小院。
在把老爺子和老太太送回小院後,趙景明方晴夫妻倆,還特意準備了一些謝禮,從唐家開始,一家一家的送過去。
遠親不如近鄰,真不是說說而已。
尤其是像這種四合小院,鄰居之間相處好了,確實比他們這天天不著家的兒子兒媳還要靠譜的多。
唐誌勇和人打交道多了,對於察言觀色,自然不是趙景明這個天天泡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可比。
看出了對方心中的鬱結,唐誌勇坐在沙發上,看向唐楸,閑話般和同樣坐在旁邊自己玩的小家夥提起:“楸楸,你還記得你趙叔叔和方阿姨嗎?”
這話問得突兀,趙景明夫妻雖然不經常來小院這邊,但也不至於一年半載都不來一次。
小家夥哪裏會不記得。
果然,就見唐楸看向趙叔叔和方阿姨,點頭:“嗯,記得。”
“那你知不知道,趙叔叔和方阿姨,是做什麽工作的?”
說到這裏,小家夥的話多了起來:“是科學家。”
“科學家是很厲害的工作。我們用的手機、電腦,還有很多很多東西,都是科學家發明出來的。科技,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一個國家,如果自己的科技不厲害,就會被人欺負。”
最後這兩句話,尤其是‘科技是現代文明的基石’這句話,顯然不是小家夥這個年齡段,能自己想出來的。
果然,就見小家夥接下來又補充:“這是趙爺爺和我說的。然後趙爺爺說的時候,趙奶奶點頭,說對。”
這句話,並不是老爺子特意針對兒子和兒媳說出來的,甚至在場的人,也不知道老爺子到底是在什麽語境下,說出這樣的話。
但趙景明卻忽然微紅著眼眶笑了笑。
他知道,不論是爸還是媽,其實都不會真正怪過他們。
因為最早最早的時候,他就是被媽媽抱著。睡前的故事,都是爸爸的故事。
媽其實才是這個家庭裏,一直以來犧牲最大的那個人。
青年的時候,她在等待丈夫。
老年的時候,她的兒子,走上了和丈夫一樣的路。
但是,她是支持的。
甚至,是驕傲的。
他猜,昨天小桉哥哥可能是哭了。
唐楸剛想到這裏,就見站在病床前的男孩垂眸,語氣認真的和麵前的老人說:“爺爺,你已經上年紀了,做人要服老。工作的這些事情,就該交給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做了。”
“c國科研界,也不是缺了你一個人,就不發展了。我爸我媽他們做不了突破,主要是因為他們智商沒您高,您的智商,和我爸,差了有二十吧?雖然這個東西不能全信,但確實是一個可以輔助判斷的數據。”
“唉,我會盡量早點長大,參加工作,把我爸媽頂替下來。”
“到時候,你們就坐在一起,聽聽兒歌就好。幹什麽操那麽多心呢。”
“新老交替,這是自然規律,也是傳承。沒有誰能扶誰走一輩子。”
幾句話,就把全家,除了趙老太太,全都攻擊了個遍。就連趙老太太,聞言都開始懷疑,兒子沒有老伴智商高,是不是因為她拖後腿了的緣故。
連帶著剛從實驗室那邊過來,要給老爺子送獎章的那位,僵著手,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趙老爺子的涵養很好,他對小孫子微笑:“小桉,你先別說了。”
趙桉皺眉:“爺爺,我還沒說完。”
趙老爺子繼續微笑:“爺爺的意思是,你再說幾句,爺爺可能就又要昏過去了。”
第223章
趙桉聽到老爺子的話,對這個情況很是重視,當即就真的停下話頭,伸手就把老爺子病床前的呼叫鈴給按響了。
動作快到其他人都沒來得及阻止。
呼叫鈴一響,護士來的很快,連老爺子的主治醫師都跟在後麵一起進到了病房中。這可是上麵交代了,一定要好好照顧的病人。
醫生和護士要進來,唐誌勇自然不好再帶著孩子在門口擋路了。於是也順勢跟著一起進到了病房裏。
剛剛他之所以沒進去,主要是感覺,現場氣氛確實略顯尷尬了些。
誰能想到,小桉這孩子,短短兩分鍾,竟然把全家都無差別攻擊了一遍呢。
關鍵是,這孩子自己還一無所覺。
不僅如此,等到醫生進來後,趙桉還有些擔心的看向醫生,和對方描述起了剛剛的情況:“我爺爺忽然說他不舒服,有還想要昏過去的感覺。醫生,您確定他的情況,保守治療是可以的嗎?”
主治醫生對趙桉反饋的這個情況,也很重視,聞言立刻仔細詢問起來:“老爺子他在出現這種狀況前,還有沒有其他不良反應?他剛剛都在做什麽?”
趙桉不假思索的搖頭:“沒什麽不良反應,我們一直在聊天。”
主治醫師找不到原因,又不敢掉以輕心,就差把老爺子再推出去詳細檢查一遍了。
見到老爺子的窘狀,最後還是當兒媳婦的方晴看不下去,示意醫生出門後,和對方溝通了兩句。
半躺在病床上的老爺子閉了閉眼,複又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睜開。
好在這時他看到了拎著果籃的小楸楸,還有小洵他們一行人。
老爺子幾乎是立刻就在心裏鬆了口氣,朝著小家夥就招了招手,然後示意趙桉:“小桉,你看楸楸都來了,快幫他把果籃接下來。”
小小一個的果籃並不算太重,不過趙桉這次還是很順利的被老爺子支開了。
男孩順手接過小夥伴手裏的果籃,把果籃放下後,又順手從老爺子床頭的果盤裏,拿了三個橘子,給麵前的三人都分了一個。
一番動作下來,自然也就忘了他還沒說完的那些話。
唐楸拿著橘子,有些小心翼翼的看了小桉哥哥一眼。
等看到小桉哥哥在對他笑,還問他路上熱不熱,有沒有出汗的時候,小家夥這才放鬆了一點,朝小桉哥哥搖頭:“今天天氣沒有很熱。”
本來他是昨天就想要來看趙爺爺了。但是爸爸和他說,趙爺爺剛剛住院,大家可能都有些忙碌。
所以他才今天才過來。
趙桉把兩個小夥伴帶到沙發上坐下,聽到楸楸這麽說,也點頭:“昨天是很忙,今天還好。”
說完,他又看向傅洵,頗為正色的叮囑道:“傅洵,你有空的話,也要多注意你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的身體健康。”
傅洵點頭:“他們每年都有全身體檢。”
他知道趙桉這話沒別的意思,單純就是推己及人,眼見自己爺爺身體出了問題,再看其他好友,就有些為好友家的老人操起心來。
反正趙桉的話,你隻從字麵來理解就可以了。
絕大多數情況下,他是沒有什麽潛在含義的。
因為他不會。
趙桉叮囑了這一句,自覺盡到了作為好友的義務,便不再提這件事。
轉而見楸楸一直抓著手裏的橘子沒有吃,趙桉還以為他是不喜歡剝橘子皮,於是自己順手接過,給他剝了起來。
小家夥看著遞到自己麵前的一顆已經剝好的橘子,低頭看自己的手:“我沒有洗手。”
說完他就想要起身,先去洗手,再吃橘子。
誰知道趙桉再次會意的一點頭,掰開一瓣橘子,直接喂到了小家夥嘴邊。
趙景明和方晴夫妻倆,因為平時忙於工作,和兒子相處,也都是在實驗室那邊的相處時間居多,所以並不怎麽經常見到兒子和他那些小夥伴的相處場景。
“爸,小桉平時和楸楸,也是這麽相處的?”趙景明不由自主問。
已經緩過勁兒來了的老爺子點頭。
他看得比較多了,所以並沒有覺出什麽不對。
趙景明倒是一時間,眼神有些幽怨了起來。
原來,你小子也不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啊。
人家孩子拿著橘子不吃,你就認為人家是不喜歡剝水果皮,還給人家剝橘子皮。
那要是作為你的老父親的我呢?
怕是你一個橘子,直接就喂自己嘴裏了吧。
趙景明看著對麵的幾個孩子:“爸,小桉以前和楸楸一起寫過作業吧。”
趙老爺子也看著對麵幾個孩子,笑嗬嗬點頭:“寫啊,經常寫。”
老人上了年紀,就喜歡看小輩們在自己麵前相處融洽的樣子。
“楸楸有時候有題目不會,還經常拿著作業本問小桉。”
趙景明:“那小桉呢?”
趙老爺子有些疑惑看了兒子一眼:“教啊。”
趙景明:“教會了之後呢?”
趙老爺子:“誇唄。”
說到這裏,老爺子就不免想起來了,有一次小洵還有小桉他們都不在,剛好他出門曬太陽來了。
遇到有不會題目的小家夥拿著作業本就跑過來了。題目很簡單,可小朋友每次看他時,那種‘趙爺爺怎麽這麽厲害呀’的眼神,還是會讓老爺子恨不得再現場解他幾道小學奧數題。
眼看這一連串問題下來,老爺子好像都沒察覺到半分不對,剛剛被親兒子攻擊了智商問題的趙景明選擇了閉嘴。
老爺子在醫院裏住了五天,確定身體情況都穩定下來後,便被趙景明開車接回了小院。
對於老爺子出事了,他們作為兒子和兒媳的,居然不是第一時間發現,趙景明和方晴夫妻倆還是比較愧疚。
為了以防萬一,他們原本是想著,讓老爺子和老太太搬到他們那邊去住,也方便他們就近照顧。
結果就被老太太一句話給堵了回來。
按老太太的意思是,她和老伴兒在小院裏住著,萬一有什麽事情,就像這次一樣,街坊鄰裏都是照應。
反而是跟著兒子兒媳婦搬到他們那邊去,那才是想找人幫忙一時半會兒都摸不清楚情況。
而且就他們那家,不是老太太說的誇張,兒子和兒媳,十天半個月都不一定能在家裏過一次夜。
被親媽提醒到了的趙景明一想,好像確實也是這個情況。於是便隻好拋棄了他這個一拍腦門的想法,灰溜溜的把二老又送回了小院。
在把老爺子和老太太送回小院後,趙景明方晴夫妻倆,還特意準備了一些謝禮,從唐家開始,一家一家的送過去。
遠親不如近鄰,真不是說說而已。
尤其是像這種四合小院,鄰居之間相處好了,確實比他們這天天不著家的兒子兒媳還要靠譜的多。
唐誌勇和人打交道多了,對於察言觀色,自然不是趙景明這個天天泡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可比。
看出了對方心中的鬱結,唐誌勇坐在沙發上,看向唐楸,閑話般和同樣坐在旁邊自己玩的小家夥提起:“楸楸,你還記得你趙叔叔和方阿姨嗎?”
這話問得突兀,趙景明夫妻雖然不經常來小院這邊,但也不至於一年半載都不來一次。
小家夥哪裏會不記得。
果然,就見唐楸看向趙叔叔和方阿姨,點頭:“嗯,記得。”
“那你知不知道,趙叔叔和方阿姨,是做什麽工作的?”
說到這裏,小家夥的話多了起來:“是科學家。”
“科學家是很厲害的工作。我們用的手機、電腦,還有很多很多東西,都是科學家發明出來的。科技,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一個國家,如果自己的科技不厲害,就會被人欺負。”
最後這兩句話,尤其是‘科技是現代文明的基石’這句話,顯然不是小家夥這個年齡段,能自己想出來的。
果然,就見小家夥接下來又補充:“這是趙爺爺和我說的。然後趙爺爺說的時候,趙奶奶點頭,說對。”
這句話,並不是老爺子特意針對兒子和兒媳說出來的,甚至在場的人,也不知道老爺子到底是在什麽語境下,說出這樣的話。
但趙景明卻忽然微紅著眼眶笑了笑。
他知道,不論是爸還是媽,其實都不會真正怪過他們。
因為最早最早的時候,他就是被媽媽抱著。睡前的故事,都是爸爸的故事。
媽其實才是這個家庭裏,一直以來犧牲最大的那個人。
青年的時候,她在等待丈夫。
老年的時候,她的兒子,走上了和丈夫一樣的路。
但是,她是支持的。
甚至,是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