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節
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 作者:東門饕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豆糯米卷被唐楸遞過去的時候還熱乎著,老太太等不及的打開點心包裝,從裏麵拿出兩個糯米卷,一個自己慢慢用門牙磨著吃,還有一個遞給小孫孫。
剩下的都被她寶貝的揣進了兜裏。
唐楸接過楊奶奶分享來的糯米卷,也不推辭,和楊奶奶坐在一起,分享她的零食。
紅豆餡微甜,並沒有完全碾碎,配合著還熱乎的糯米皮,軟糯香甜。
“楸楸孫孫,好吃嗎?”
唐楸彎起眼睛,點點頭:“好吃。”
老太太吃的香甜,卻忍不住又想起了院長的話,覺得自己好像在吃金子。
她老人家年紀大了,隻要能吃飽穿暖,錢這個東西放在她麵前,真的不重要。老太太想的很開,就算是金子,她想吃也就吃了。
可她楸楸孫孫年紀還很小,以後的日子長著哩,萬一把錢都用來給她買紅豆糯米卷了,可怎麽辦。
老太太想著,覺得自己要給她小孫孫一個保障。
唐楸晚上離開養老院前,老太太拉著他的手,神秘兮兮的保證道:“孫孫,你別擔心,奶奶都給你準備好了。”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唐楸沒聽懂,不過他一向是句句有回應的,於是他也晃了晃老太太的手,叮囑:“楊奶奶,那包點心你不要今天都吃完啊,最少要到明天才可以完全吃完。”
“我下個星期過來,還給你帶。”
唐楸說什麽老太太都點頭,一直到少年走的看不見身影了,她才又躺回了自己的躺椅上。
廖導他們沒有走,為了給自己的新電影做準備,他晚上是在養老院睡的。
第二天一早,大約早上八點鍾。
整個養老院像是炸開了鍋一樣,楊老太太不見了。養老院裏找了一圈都不見人。
養老院院長緊急查看了監控,發現楊老太太居然是早上六點多的時候,自己去到大門口,然後趁著保安不注意,鑽進了采購車的車廂裏,然後和采購車一起離開了養老院。
這段視頻看完,院長背後的冷汗一下子就出來了。
正好又趕上老太太家裏人找她有事,瞞也瞞不住,也不敢瞞,這下整個養老院合適的人手,連帶著老太太的家人,全都散了出去,開始拿著照片找人。
唐楸也接到了電話。
因為院長認為,老太太出去後,如果還認路的話,說不定會順道去看看唐楸。
上次養老院辦活動,老人們集體出門,大巴車路過過唐家附近一次,老太太平時記性不行,這倒是一下就記住了。
唐楸知道楊奶奶不見了,自然也不能就這樣在家裏等著,也開始出門找。
順帶求助發動小夥伴們。
最後,老太太是在一個c市比較有名的律師事務所裏被找到的。
因為脖子上掛著養老院的牌子,事務所那邊主動給打去了電話。
唐楸趕到的時候,事務所的工作人員還在給倔強的小老太太解釋:“實在不好意思,按照法律規定,我們確實無法為您進行遺囑公正。”
老太太記性看著就不太好了,在不能確認對方完全清醒的情況下,他們是沒有辦法幫助老太太立遺囑的。
尤其老太太的財產數額不小,居然還有s市的一棟小洋樓。她的遺囑贈與對象,也不是她的血緣親人。
這讓事務所這邊無法不慎重。
老太太坐在那裏,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你們別想騙我,我記得,我以前立過。以前可以憑什麽現在不行?什麽血緣不血緣的,我的東西我想給誰給誰。”
如果不是因為她隻隱約記得自己立過遺囑,其他一概記不清了,她也不會想著再來立一次。
工作人員一聽,安撫老太太:“您之前那份遺囑如果已經成立的話,是有效的。”
言外之意就是,現在老太太這情況立遺囑,還真不一定能成立。
兩人對話間,和唐楸以及傅洵同時趕到的,還有老太太的家人。
一聽老太太要立遺囑,還要立個沒血緣的外人,領頭的大約五十許的男人立刻慌了。
“媽,你要立遺囑?立給誰?!”
唐楸看著這一幕,忽然想到了他小時候,白爺爺也要立遺囑的事情,下意識的牽住了身旁人的手。
第446章
楊老太太目前趕來的幾位親人,現在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她要立遺囑上麵。
一窩人在律師事務所裏鬧哄哄的,也妨礙事務所的正常運轉。最後一行人便又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勸離,急匆匆的準備開車回養老院。
角落裏,唐楸見楊奶奶已經被找到了,也不知道該不該再跟上去看一看。
還是同樣跟來找人的焦老爺子注意到了,走到站在不顯眼處的少年身旁,粗糙的大手安撫的拍了拍他另一隻手:“楸楸,你要是還放心不下,等會兒回養老院,就先去我那邊待會兒。”
以唐楸在非工作狀態,對金錢都算不上很敏感的性格,他都隱隱約約有了感覺。
焦老爺子這個活了大幾十年的人,自然看的更清楚,楊大姐這是想公開立遺囑,把東西都留給楸楸?
同時老爺子也在心裏確定,楊大姐近兩年確實越發健忘了。
因為就未來身故後的遺產處置問題,在幾年前,楊大姐腦子還清楚的時候,他們這老幾位就湊在一起商量過。
實話實說,這些年下來,他們是真的想把楸楸當自家的小孫子似的,掏心掏肺的疼。某種意義上來說,親孫子也不如他。
當年小小一個的人兒,每周雷打不動的往養老院裏跑,就像養老院裏定時會升起的小太陽,照的人身上心裏都暖和了。
是人都會享受這樣的需求感,一群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吃的鹽比小娃娃吃的米都多,心理上,卻反過來要更依賴這個小娃娃。
可就是那麽一個一點點大的小娃娃,卻反過來心疼他們。他並不為自己每次來到養老院,就會享受到的眾星捧月般的待遇而驕矜歡喜。
某一天,楸楸他反而很是認真的和他們說,他不喜歡爺爺奶奶們隻有在他來到的時候才開心,一個星期裏,一天是開心的,剩下的六天都是在等待。他以前等一個小時,就覺得很久了,六天又應該怎麽等呢?
所以,他喜歡爺爺奶奶們在他來的時候開心,他不在的時候,他們自己在一起,也可以開心。
後來,他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楸楸每次過來的時候,聽他們說起這一周裏,他們都做了什麽,果然臉頰上的小梨渦也笑得更明顯了。
但這個小小的孩子不知道的是,他們雖然有了更多能寄托寂寞與等待的事情,但對他的感情,也是與日俱增的。
焦老爺子回想,幾年前,他們閑來無事,坐在一起談論遺產處理問題時,就說起過楸楸。
不過那時按楊大姐的意思,她是不準備把自己的,比較顯眼的一些遺產留給楸楸的,她另有安排。隻幾件家裏老一輩傳下來的首飾,給楸楸了,以後還可以讓楸楸送給他媳婦兒,也算是她的心意。
楊大姐的想法,他當時也是讚同的。端看以前老白立個遺囑,結果他那幾個兒女鬧出來的事兒就知道,財帛動人心啊。尤其老白還隻是要捐獻,而不是送給在他兒女看來的外人。
唐家的條件好,楸楸爸媽也都是疼孩子的,根本不會短了他任何東西。他們這些東西,對楸楸來說,最多算得上是錦上添花,說不定還會給他惹麻煩,沒必要。
當然,該藏還是得給楸楸藏些東西的,不然萬一以後唐家破產了呢。
這東西藏的不說多吧,大家有之前留過一手的,有條件的,每人湊兩件小巧值錢的物件,存到銀行保險櫃裏,最起碼得湊到楸楸以後老了,買墓地也能買好的。
大家商量妥當後,各自回去準備了幾天,也找了人公證,楊大姐也拿了東西出來,是一套金累絲的樓閣簪子、手釧、以及耳墜,看樣子像是老物件。
焦老爺子在和唐楸還有傅洵一起坐車回養老院的時候,還心說,那銀行保險櫃的鑰匙現在都還在他手裏,楊大姐卻又要立遺囑,哎,果然是現在轉臉記不清楚了吧。
養老院裏,焦老爺子和楊老太太的房間距離不遠,焦老爺子拿鑰匙開門進到房間後,怕楊老太太那邊的親人現在正情緒上頭,到時候再禍害到楸楸,他從自己的櫃子裏拿出一些零食,然後又和唐楸還有傅洵叮囑:“楸楸,小洵,你們就先在我房間裏吃著東西等會兒,我去楊大姐那邊看看動靜,你們輕易別出來。”
唐楸對於焦爺爺的房間很熟悉,現在被塞的左手一包薯片右手一塊巧克力,栗子哥哥還陪著他,他心裏早就踏實下來了,於是點點頭,乖乖答應下來:“嗯,我和栗子哥哥在這裏等焦爺爺你回來。”
這一下又把老爺子稀罕的不行,喊了兩聲乖孫,這才又出門去打探起了情況。
楊老太太那邊的情況確實算不上好。
或者說,她臨時趕來的那些兒孫們的情況算不上好。
楊老太太一共有二子二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已經是六十出頭了,三十年前爛賭躲債躲到了s市,在那邊成家立業,摸爬滾打了好幾年才稍微好了些。
他聽到消息後,人在s市那邊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就把自己現在正在c市有事的小兒子喊到了養老院。
同樣現在在養老院裏的,還有她的二兒子,以及二兒子家的兩個孫子孫女。
此時和楊老太太麵對麵坐著的,大約五十上下的男人,名叫魏愛國,正是楊老太太的二兒子。
他此時神情還是有些恍惚,回過神來後,問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媽,你有這麽多錢,怎麽從來沒和我們說過?”
雖然老太太當年是主動搬來的養老院,用的也是她自己的私房錢,可誰也沒想到,這私房錢有這麽多啊。
魏愛國身後,老太太的三個孫子孫女,也像是第一次認識一樣,有些震驚的看著這個奶奶,眼眸中時不時也會閃過一抹思索。
如果不是房產證複印件,還有那大額存折就擺在他們麵前,他們幾乎以為老太太是糊塗了,在說胡話。
可當媽的有這麽多錢,他們這當兒女的,卻從來沒見過,魏愛國坐在那裏,覺得很荒唐,荒唐之餘,也多了一絲竊喜。
從律師事務所裏他們知道,像是老太太現在這樣的情況,她是沒有辦法再立遺囑的。也就是說,他們這些兒孫,就是老太太未來財產最合理合法的繼承人。
老太太此時靠在椅子上,糊塗勁兒好像稍微退下去了一點,她眼睛半睜不睜的,嘴裏念叨:“有錢就是媽,沒錢就是破爛。”
“呸,誰稀罕你們。”
她想起來了,她以前立過兩份遺囑。
最好的一套東西給楸楸。這是一份遺囑。
剩下的物件捐博物館。
小洋房早就賣了,所以隻有房產證複印件。賣了之後成立基金會,小輩們乖,就每年給他們些零花,不乖就把零花錢都攢著捐了,餓不死他們就行。
楊老太太張張嘴:“我想起來了。”
屋子裏的人一振奮:“您想起什麽來了?”
老太太:“我想起……我想起你個王八羔子,人就在c市,一年不見得能來看我一回!”
老二魏愛國五十多歲的人了,當著兒女的麵被自己親媽罵的臉上一赧,就要開口,卻見一直盯著房產證和存折看的女兒朝他搖了搖頭。
魏愛國的女兒叫魏酈,也是楊老太太的大孫女。她心思比較細,想的更多些。
老太太財產現在看著多是沒錯,可掰手指算起來,連帶上她爸,她一共有姑伯四個人。
大家都沒給老太太養過老,所以在分財產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優勢。她那兩個姑姑家裏也都是做生意的,哪會不缺錢,真要到了法院,人法官可不管你是兒子還是女兒,繼承權都一樣。
也就是說,這些東西,最大可能要被分成四份。
到她爸手裏,就是四分之一。
巧了,她也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妹。
等輪到她手裏,就是四分之一的四分之一了。這還是老頭子不偏心的情況下。
半個小時後,一行人從老太太的房間裏出來。
剩下的都被她寶貝的揣進了兜裏。
唐楸接過楊奶奶分享來的糯米卷,也不推辭,和楊奶奶坐在一起,分享她的零食。
紅豆餡微甜,並沒有完全碾碎,配合著還熱乎的糯米皮,軟糯香甜。
“楸楸孫孫,好吃嗎?”
唐楸彎起眼睛,點點頭:“好吃。”
老太太吃的香甜,卻忍不住又想起了院長的話,覺得自己好像在吃金子。
她老人家年紀大了,隻要能吃飽穿暖,錢這個東西放在她麵前,真的不重要。老太太想的很開,就算是金子,她想吃也就吃了。
可她楸楸孫孫年紀還很小,以後的日子長著哩,萬一把錢都用來給她買紅豆糯米卷了,可怎麽辦。
老太太想著,覺得自己要給她小孫孫一個保障。
唐楸晚上離開養老院前,老太太拉著他的手,神秘兮兮的保證道:“孫孫,你別擔心,奶奶都給你準備好了。”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唐楸沒聽懂,不過他一向是句句有回應的,於是他也晃了晃老太太的手,叮囑:“楊奶奶,那包點心你不要今天都吃完啊,最少要到明天才可以完全吃完。”
“我下個星期過來,還給你帶。”
唐楸說什麽老太太都點頭,一直到少年走的看不見身影了,她才又躺回了自己的躺椅上。
廖導他們沒有走,為了給自己的新電影做準備,他晚上是在養老院睡的。
第二天一早,大約早上八點鍾。
整個養老院像是炸開了鍋一樣,楊老太太不見了。養老院裏找了一圈都不見人。
養老院院長緊急查看了監控,發現楊老太太居然是早上六點多的時候,自己去到大門口,然後趁著保安不注意,鑽進了采購車的車廂裏,然後和采購車一起離開了養老院。
這段視頻看完,院長背後的冷汗一下子就出來了。
正好又趕上老太太家裏人找她有事,瞞也瞞不住,也不敢瞞,這下整個養老院合適的人手,連帶著老太太的家人,全都散了出去,開始拿著照片找人。
唐楸也接到了電話。
因為院長認為,老太太出去後,如果還認路的話,說不定會順道去看看唐楸。
上次養老院辦活動,老人們集體出門,大巴車路過過唐家附近一次,老太太平時記性不行,這倒是一下就記住了。
唐楸知道楊奶奶不見了,自然也不能就這樣在家裏等著,也開始出門找。
順帶求助發動小夥伴們。
最後,老太太是在一個c市比較有名的律師事務所裏被找到的。
因為脖子上掛著養老院的牌子,事務所那邊主動給打去了電話。
唐楸趕到的時候,事務所的工作人員還在給倔強的小老太太解釋:“實在不好意思,按照法律規定,我們確實無法為您進行遺囑公正。”
老太太記性看著就不太好了,在不能確認對方完全清醒的情況下,他們是沒有辦法幫助老太太立遺囑的。
尤其老太太的財產數額不小,居然還有s市的一棟小洋樓。她的遺囑贈與對象,也不是她的血緣親人。
這讓事務所這邊無法不慎重。
老太太坐在那裏,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你們別想騙我,我記得,我以前立過。以前可以憑什麽現在不行?什麽血緣不血緣的,我的東西我想給誰給誰。”
如果不是因為她隻隱約記得自己立過遺囑,其他一概記不清了,她也不會想著再來立一次。
工作人員一聽,安撫老太太:“您之前那份遺囑如果已經成立的話,是有效的。”
言外之意就是,現在老太太這情況立遺囑,還真不一定能成立。
兩人對話間,和唐楸以及傅洵同時趕到的,還有老太太的家人。
一聽老太太要立遺囑,還要立個沒血緣的外人,領頭的大約五十許的男人立刻慌了。
“媽,你要立遺囑?立給誰?!”
唐楸看著這一幕,忽然想到了他小時候,白爺爺也要立遺囑的事情,下意識的牽住了身旁人的手。
第446章
楊老太太目前趕來的幾位親人,現在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她要立遺囑上麵。
一窩人在律師事務所裏鬧哄哄的,也妨礙事務所的正常運轉。最後一行人便又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勸離,急匆匆的準備開車回養老院。
角落裏,唐楸見楊奶奶已經被找到了,也不知道該不該再跟上去看一看。
還是同樣跟來找人的焦老爺子注意到了,走到站在不顯眼處的少年身旁,粗糙的大手安撫的拍了拍他另一隻手:“楸楸,你要是還放心不下,等會兒回養老院,就先去我那邊待會兒。”
以唐楸在非工作狀態,對金錢都算不上很敏感的性格,他都隱隱約約有了感覺。
焦老爺子這個活了大幾十年的人,自然看的更清楚,楊大姐這是想公開立遺囑,把東西都留給楸楸?
同時老爺子也在心裏確定,楊大姐近兩年確實越發健忘了。
因為就未來身故後的遺產處置問題,在幾年前,楊大姐腦子還清楚的時候,他們這老幾位就湊在一起商量過。
實話實說,這些年下來,他們是真的想把楸楸當自家的小孫子似的,掏心掏肺的疼。某種意義上來說,親孫子也不如他。
當年小小一個的人兒,每周雷打不動的往養老院裏跑,就像養老院裏定時會升起的小太陽,照的人身上心裏都暖和了。
是人都會享受這樣的需求感,一群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吃的鹽比小娃娃吃的米都多,心理上,卻反過來要更依賴這個小娃娃。
可就是那麽一個一點點大的小娃娃,卻反過來心疼他們。他並不為自己每次來到養老院,就會享受到的眾星捧月般的待遇而驕矜歡喜。
某一天,楸楸他反而很是認真的和他們說,他不喜歡爺爺奶奶們隻有在他來到的時候才開心,一個星期裏,一天是開心的,剩下的六天都是在等待。他以前等一個小時,就覺得很久了,六天又應該怎麽等呢?
所以,他喜歡爺爺奶奶們在他來的時候開心,他不在的時候,他們自己在一起,也可以開心。
後來,他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楸楸每次過來的時候,聽他們說起這一周裏,他們都做了什麽,果然臉頰上的小梨渦也笑得更明顯了。
但這個小小的孩子不知道的是,他們雖然有了更多能寄托寂寞與等待的事情,但對他的感情,也是與日俱增的。
焦老爺子回想,幾年前,他們閑來無事,坐在一起談論遺產處理問題時,就說起過楸楸。
不過那時按楊大姐的意思,她是不準備把自己的,比較顯眼的一些遺產留給楸楸的,她另有安排。隻幾件家裏老一輩傳下來的首飾,給楸楸了,以後還可以讓楸楸送給他媳婦兒,也算是她的心意。
楊大姐的想法,他當時也是讚同的。端看以前老白立個遺囑,結果他那幾個兒女鬧出來的事兒就知道,財帛動人心啊。尤其老白還隻是要捐獻,而不是送給在他兒女看來的外人。
唐家的條件好,楸楸爸媽也都是疼孩子的,根本不會短了他任何東西。他們這些東西,對楸楸來說,最多算得上是錦上添花,說不定還會給他惹麻煩,沒必要。
當然,該藏還是得給楸楸藏些東西的,不然萬一以後唐家破產了呢。
這東西藏的不說多吧,大家有之前留過一手的,有條件的,每人湊兩件小巧值錢的物件,存到銀行保險櫃裏,最起碼得湊到楸楸以後老了,買墓地也能買好的。
大家商量妥當後,各自回去準備了幾天,也找了人公證,楊大姐也拿了東西出來,是一套金累絲的樓閣簪子、手釧、以及耳墜,看樣子像是老物件。
焦老爺子在和唐楸還有傅洵一起坐車回養老院的時候,還心說,那銀行保險櫃的鑰匙現在都還在他手裏,楊大姐卻又要立遺囑,哎,果然是現在轉臉記不清楚了吧。
養老院裏,焦老爺子和楊老太太的房間距離不遠,焦老爺子拿鑰匙開門進到房間後,怕楊老太太那邊的親人現在正情緒上頭,到時候再禍害到楸楸,他從自己的櫃子裏拿出一些零食,然後又和唐楸還有傅洵叮囑:“楸楸,小洵,你們就先在我房間裏吃著東西等會兒,我去楊大姐那邊看看動靜,你們輕易別出來。”
唐楸對於焦爺爺的房間很熟悉,現在被塞的左手一包薯片右手一塊巧克力,栗子哥哥還陪著他,他心裏早就踏實下來了,於是點點頭,乖乖答應下來:“嗯,我和栗子哥哥在這裏等焦爺爺你回來。”
這一下又把老爺子稀罕的不行,喊了兩聲乖孫,這才又出門去打探起了情況。
楊老太太那邊的情況確實算不上好。
或者說,她臨時趕來的那些兒孫們的情況算不上好。
楊老太太一共有二子二女,年紀最大的大兒子已經是六十出頭了,三十年前爛賭躲債躲到了s市,在那邊成家立業,摸爬滾打了好幾年才稍微好了些。
他聽到消息後,人在s市那邊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就把自己現在正在c市有事的小兒子喊到了養老院。
同樣現在在養老院裏的,還有她的二兒子,以及二兒子家的兩個孫子孫女。
此時和楊老太太麵對麵坐著的,大約五十上下的男人,名叫魏愛國,正是楊老太太的二兒子。
他此時神情還是有些恍惚,回過神來後,問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媽,你有這麽多錢,怎麽從來沒和我們說過?”
雖然老太太當年是主動搬來的養老院,用的也是她自己的私房錢,可誰也沒想到,這私房錢有這麽多啊。
魏愛國身後,老太太的三個孫子孫女,也像是第一次認識一樣,有些震驚的看著這個奶奶,眼眸中時不時也會閃過一抹思索。
如果不是房產證複印件,還有那大額存折就擺在他們麵前,他們幾乎以為老太太是糊塗了,在說胡話。
可當媽的有這麽多錢,他們這當兒女的,卻從來沒見過,魏愛國坐在那裏,覺得很荒唐,荒唐之餘,也多了一絲竊喜。
從律師事務所裏他們知道,像是老太太現在這樣的情況,她是沒有辦法再立遺囑的。也就是說,他們這些兒孫,就是老太太未來財產最合理合法的繼承人。
老太太此時靠在椅子上,糊塗勁兒好像稍微退下去了一點,她眼睛半睜不睜的,嘴裏念叨:“有錢就是媽,沒錢就是破爛。”
“呸,誰稀罕你們。”
她想起來了,她以前立過兩份遺囑。
最好的一套東西給楸楸。這是一份遺囑。
剩下的物件捐博物館。
小洋房早就賣了,所以隻有房產證複印件。賣了之後成立基金會,小輩們乖,就每年給他們些零花,不乖就把零花錢都攢著捐了,餓不死他們就行。
楊老太太張張嘴:“我想起來了。”
屋子裏的人一振奮:“您想起什麽來了?”
老太太:“我想起……我想起你個王八羔子,人就在c市,一年不見得能來看我一回!”
老二魏愛國五十多歲的人了,當著兒女的麵被自己親媽罵的臉上一赧,就要開口,卻見一直盯著房產證和存折看的女兒朝他搖了搖頭。
魏愛國的女兒叫魏酈,也是楊老太太的大孫女。她心思比較細,想的更多些。
老太太財產現在看著多是沒錯,可掰手指算起來,連帶上她爸,她一共有姑伯四個人。
大家都沒給老太太養過老,所以在分財產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優勢。她那兩個姑姑家裏也都是做生意的,哪會不缺錢,真要到了法院,人法官可不管你是兒子還是女兒,繼承權都一樣。
也就是說,這些東西,最大可能要被分成四份。
到她爸手裏,就是四分之一。
巧了,她也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妹。
等輪到她手裏,就是四分之一的四分之一了。這還是老頭子不偏心的情況下。
半個小時後,一行人從老太太的房間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