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我憑實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 作者:一七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啊,隻怕尋常官員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呢。”
杜寧見他們圍坐一團,酸地不得了:“眼皮子真淺。”
有關他什麽事?
陳淮書皺著眉頭正要開口,被傅朝瑜給壓回去了。
幾個人繼續商量明兒去處,不亦樂乎。
杜寧見傅朝瑜如此受歡迎,心裏更隔應,他除了不爽傅朝瑜身份低微還入了國子監,更不爽的是他的好人緣,走到哪兒朋友便交到哪兒。別看他們國子學的監生都出身不俗,也都知道傅朝瑜是走後門過來的,但卻沒幾個人排擠傅朝瑜,又有膳堂改菜譜那邊事兒打底,傅朝瑜的口碑便更好了。
可氣死他了。
第二日一早,傅朝瑜還是跟陳淮書去了陳國公府,中午在國公府用膳,下午去將軍府串門,兩不耽誤。
入京之後,傅朝瑜在陳國公府小住了幾日,如今客房都還為他留著。
陳淮書其實並不願意回來,隻是若不會來,他祖父又得念叨。進了家門,還沒坐下與老國公聊多久,便見到了國公府大公子陳燕青。
陳淮書本也沒有多少話,看到了他直接一言不發了,陳國公看到這一幕,愁得都提不起精神了。
傅朝瑜受不了這窒息的氛圍,找個借口直接開溜。然而陳燕青比他腳程還要快,在半道上叫住了傅朝瑜,問及陳淮書在國子監的近況。
陳家這對兄弟倆,關係之複雜,簡直剪不斷理還亂。
陳淮書生母乃是繼室,既是陳燕青繼母,又是親姨母。為了不落人口舌,也是出於疼愛親姐姐留下來的孩子,陳淮書母親對陳燕青視如己出,就連小兒子都得往後排。
後來陳母之死,聽說也是因為不分晝夜照顧患病的陳燕青才染病去世的。
也因此,陳淮書對這個兄長的感情複雜極了,幼年時的依賴,少年時察覺被忽視的嫉妒,喪母後則變成了憎惡。恨意之外,又一心想要超過陳燕青,總之,陳燕青已成了陳淮書的心結了。
當初離家出走被山賊逮到,起因也是不滿家中長輩眼裏隻有陳燕青。
傅朝瑜是站在好友這邊的,可是陳燕青他也不能不搭理,回道:“淮書在國子監一切都好,隻是讀書用功了些,每晚看書看得很晚。”
陳燕青露出幾分懷念的神色,含笑道:“淮書一向要強,打小讀書便用功,家裏人若是攔著還會發脾氣。他小時候很少生氣,一旦生起氣來便跟小牛犢子一般,嚴重了,還會動手打人。”
小時候的弟弟,還不像如今這樣對他滿是戒備。
陳燕青誠懇交代道:“淮書看著平易近人,實則性子有些偏執,從前為了讀書連飯也不吃。朝瑜你同他親近,你的話想必他也肯定聽,若他往後再犯這毛病,還得指望你多勸勸。”
傅朝瑜頷首:“您放心,有我看著必定不會讓他餓著。”
陳燕青還想再多問幾句,可是陳淮書察覺到不妥已經追上來了。
他失笑,上前拍了拍傅朝瑜的肩膀,順勢離開。
陳淮書見狀氣咻咻地趕上來,瞪著陳燕青的背影滿是警惕:“他沒為難你吧?”
傅朝瑜哭笑不得:“他怎麽會為難我?”
“那可說不準,他城府極深,誰知道他在琢磨什麽。”
傅朝瑜對著兄弟二人的恩怨又添了一層認知。
午膳過後,傅朝瑜便帶著陳淮書去將軍府串門去了。
別看陳淮書打小是在京城裏頭長大,可他壓根沒登過將軍府的門。哪怕是同在國子監,可陳淮書是好學生那一茬,與不愛讀書的楊毅恬不是一路人,若不是有傅朝瑜從中牽線搭橋,陳淮書與楊毅恬也沒有幾句話可說。
大抵是楊毅恬在家說了傅朝瑜不少好話,今日傅朝瑜登門時,受到將軍府上上下下的熱情款待。
黃氏看著這兩個年輕後生,怎麽看怎麽滿意。
楊老太太就更是如此了,她從前就不喜歡尚書府的那個杜寧,脾性暴躁,總愛欺負他們家恬兒。他家恬兒天生有親和力,並不缺朋友,偏偏因為性子憊懶不願麻煩,與杜寧分到了一個學舍之後便懶得再結交其他人了。眼下終於換了朋友,還是這樣一表人才、一看便是正直良善的朋友,再好不過了。
幾個人聊天時,不免提到了國子監膳堂的新菜。
傅朝瑜這才知道,原來外頭都已知道國子監有了新菜,還好奇得很,想過去一探究竟。可惜國子監不準外人進門,放假的時候膳堂又不開火,監生們便是想帶幾道菜回家給家人嚐嚐也不能了。
不過這事兒難不倒傅朝瑜,他這兒菜譜多,隨手便給了兩道菜譜。
楊老太太如獲至寶,趕忙吩咐廚房下去炮製,滿心期待:“今兒沾了傅小公子的光,我們也都能享受一道監生的待遇了。”
將軍府裏氣氛輕鬆,比起陳國公府好上太多,就連陳淮書都羨慕起了楊毅恬家裏的氛圍。國公府若是能這樣,他也不至於抵觸回家了。
幾道新菜做好之後,賓主盡歡。
其他不少監生家中也在討論國子監的新菜,平常自家孩子什麽德行他們也知道,放假結束得回國子監時,那是死活都不樂意去,這回卻是不用人趕便已包袱款款準備明兒上學了,甚至連家裏備好的菜都不準備帶,揚言自己在國子監吃得挺好,家裏的菜都趕不上國子監的。
然而等問到國子監那炒菜怎麽做的,卻沒幾個人能說到點子上,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世家公子,平日裏隻會嚷嚷“君子遠庖廚”,又怎會說清楚廚房裏的事兒?
問又問不出來,於是眾人便對這傳聞中的國子監新菜更為好奇了。
也不知道日後有沒有機會嚐一嚐……
從將軍府回來後,傅朝瑜又去了木匠鋪,給小外甥訂做了幾個玩具。他要的東西不常見,得隔幾日才能做好。
逛了一圈回來,傅朝瑜便開始收起心思專心做題了,王大人給他留的是一道時務策。
時務策乃是進士科的必考內容,題目通常依據經典、史籍等內容,結合社稷民生所提;考生針對策問內容撰寫對策。比起單純的帖經墨義,時務策涉獵範圍更廣,當然也更難些。
傅朝瑜昨日便看過題了:
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嚐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於,其說未嚐不效論。
五餌三表,說的是漢代賈誼提出的懷柔、軟化匈奴的五種措施,後世有抨擊、有對抗,不過秦穆公也確實用懷柔之法征服了北方西戎。
毫無疑問,考的是對外政策。如今朝廷對外也有兩類聲音,一是懷柔,一是征伐。結合如今大魏外部四麵環敵的現狀,傅朝瑜在心中打好腹稿,借著燭光寫完了一篇對策。
翌日一早,傅朝瑜與陳淮書天還未亮便已動身前往國子監。
今兒有早課,繩愆廳的助教們抓遲到一向抓得厲害,監生們也都不敢遲到,早早地便來了學堂裝模作樣地看書。
傅朝瑜正對著自己的策論酌情刪改,忽然聽到有一人急匆匆地衝了進來,神色緊張地疾呼:“不好了,我方才路過博士廳,發現孫大人他們在商量考試的事兒!”
傅朝瑜詫異。
這麽快?
第9章 考前
一石擊起千層浪。
勤奮好學的監生從不畏懼考試,可是國子監最多的是厭學之人。他們來國子監就是混日子的,尤其是國子學的監生不少家中父輩都是高官,不缺人脈亦不缺錢財,他們便是一輩子不入仕也能過得舒坦,如今來國子監不過是家中所迫,誰還真能學得進去這些枯燥無聊的經史典籍?
眾人聚在一塊兒跟著哀嚎,就連楊毅恬都開始憂心忡忡地與他們討論這事兒的真實性。
傅朝瑜他們班上的百曉生名叫楊臻,張梅林張先生便是他的姑父,博士廳那塊兒的事兒他最熟。
楊毅恬皺巴著一張臉問他:“你沒聽錯吧,如今也不是歲考的時間啊。”
“怎會聽錯?”楊臻不滿自己被質疑,篤定道:“我躲??x?在牆角聽了足足一刻鍾,他們討論得熱火朝天,幾乎忘了時辰,要不怎會上課了還沒有先生過來?”
眾人如夢初醒。方才隻慶幸先生遲遲未至,不想先生竟然在琢磨著要讓他們考試。
好歹毒的用心!
楊臻自己也頭大:“這才開學多久便要考試,我書都還沒來得及溫習。”
“誰不是呢?不過好在從前歲考事兒不多,考完就放下了。”
尷尬也不過尷尬那麽一會兒,無人在意,便無傷大雅。便是家中問起,糊弄兩句也就得了。
楊臻嘴裏發苦:“今年這個,貌似不同以往。”
他方才聽了牆角,感覺孫大人他們是想搞個大動作,就是不知道這動作究竟有多大了。他總有種直覺,這回若是考得不好,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傅朝瑜豎著耳朵聽了一會兒,見王大人似乎沒將自己供出來,也就放妥了心。
還是王大人靠譜,以後若是還有新奇的點子,也可以拜托王大人。
楊毅恬跟他們討論了半晌,惶惶不安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對著傅朝瑜抱怨了一句:“也不知道是誰提的,實在過分。”
傅朝瑜煞有介事地點點頭,與他們同仇敵愾:“是啊,簡直喪心病狂。”
兩個人湊在一塊,抨擊了一番出主意的人。
國子學內人心惶惶,博士廳裏卻依舊爭議不斷,爭論的焦點在於是否要聯考。
孫明達自然是支持聯考的,他早就看這些每日渾渾噩噩的監生不痛快了,若能改變現狀,不管用什麽激進的法子他都情願一試。
按照孫大人的想法,這回不僅要聯考,還得將最終的成績張貼出來,依次排序,就看看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們究竟臉皮多厚,究竟會不會害臊!
然而博士中亦有不讚成的。
國子監的監生之中,有的身份顯貴,有的出身農戶,若是貿然混在一起考試,隻怕會引起朝中不必要的糾紛。換言之,他們擔心那些高官們麵上無光。
然而孫明達卻軟硬不吃:“他們果真在意臉麵,便不會放任自己孩子不學無術了。”
這些監生們不思進取,歸根究底是家長給了他們勇氣。
這國子監,到底還是聽孫明達的。
他極力想要促成這件事情,王紀美也一樣持支持態度,餘下人縱有猶豫,最終也都無濟於事。
王紀美沒有跟眾人提起這法子是傅朝瑜提的,但是卻告知了孫明達。
他不想讓自己看中的學生變成眾矢之的,但也不希望上麵的人問及此事,功勞會被他冒領。
至於孫明達是否會因此對傅朝瑜改觀,王紀美覺得夠嗆。
此人極為頑固且嘴硬,不到成績出來的那一刻,他是不會改變偏見的,隻怕成績出來後,也都還要硬撐幾日。
但聯考這事已定。
於是這日上午,六學博士都給自己的學生叮囑此事——四日後,國子監會舉行聯考。
聯考範圍都是六學共同涉獵內容,並不會超綱,六學監生皆參加考試,統一排名,考試成績會於兩日之後放出,張貼於國子監牌匾旁,懸掛數日,直到下次考試再更新排名。
傅朝瑜對此心服口服。
後麵這事兒他可是提都沒提,這等羞辱人的手筆,溫和如王大人是不會想得到的,多半出自孫大人手筆。可怕如斯!看來得罪誰,都不能得罪了孫大人。
此言一如晴天霹靂,震得國子監監生魂不附體。
梟首過後,還要示眾?還要一直示眾?天底下再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事兒了!
眾人報團,瑟瑟發抖。他們迫切想要打聽究竟是誰出的這個主意,然而打聽來打聽去,隻聽到是王大人率先發起,孫大人力推此事,六學博士皆鼎力支持。
真就沒有一個人在乎監生們的死活唄?!
可怕的不是考試,而是成績會被張貼出去。
杜寧見他們圍坐一團,酸地不得了:“眼皮子真淺。”
有關他什麽事?
陳淮書皺著眉頭正要開口,被傅朝瑜給壓回去了。
幾個人繼續商量明兒去處,不亦樂乎。
杜寧見傅朝瑜如此受歡迎,心裏更隔應,他除了不爽傅朝瑜身份低微還入了國子監,更不爽的是他的好人緣,走到哪兒朋友便交到哪兒。別看他們國子學的監生都出身不俗,也都知道傅朝瑜是走後門過來的,但卻沒幾個人排擠傅朝瑜,又有膳堂改菜譜那邊事兒打底,傅朝瑜的口碑便更好了。
可氣死他了。
第二日一早,傅朝瑜還是跟陳淮書去了陳國公府,中午在國公府用膳,下午去將軍府串門,兩不耽誤。
入京之後,傅朝瑜在陳國公府小住了幾日,如今客房都還為他留著。
陳淮書其實並不願意回來,隻是若不會來,他祖父又得念叨。進了家門,還沒坐下與老國公聊多久,便見到了國公府大公子陳燕青。
陳淮書本也沒有多少話,看到了他直接一言不發了,陳國公看到這一幕,愁得都提不起精神了。
傅朝瑜受不了這窒息的氛圍,找個借口直接開溜。然而陳燕青比他腳程還要快,在半道上叫住了傅朝瑜,問及陳淮書在國子監的近況。
陳家這對兄弟倆,關係之複雜,簡直剪不斷理還亂。
陳淮書生母乃是繼室,既是陳燕青繼母,又是親姨母。為了不落人口舌,也是出於疼愛親姐姐留下來的孩子,陳淮書母親對陳燕青視如己出,就連小兒子都得往後排。
後來陳母之死,聽說也是因為不分晝夜照顧患病的陳燕青才染病去世的。
也因此,陳淮書對這個兄長的感情複雜極了,幼年時的依賴,少年時察覺被忽視的嫉妒,喪母後則變成了憎惡。恨意之外,又一心想要超過陳燕青,總之,陳燕青已成了陳淮書的心結了。
當初離家出走被山賊逮到,起因也是不滿家中長輩眼裏隻有陳燕青。
傅朝瑜是站在好友這邊的,可是陳燕青他也不能不搭理,回道:“淮書在國子監一切都好,隻是讀書用功了些,每晚看書看得很晚。”
陳燕青露出幾分懷念的神色,含笑道:“淮書一向要強,打小讀書便用功,家裏人若是攔著還會發脾氣。他小時候很少生氣,一旦生起氣來便跟小牛犢子一般,嚴重了,還會動手打人。”
小時候的弟弟,還不像如今這樣對他滿是戒備。
陳燕青誠懇交代道:“淮書看著平易近人,實則性子有些偏執,從前為了讀書連飯也不吃。朝瑜你同他親近,你的話想必他也肯定聽,若他往後再犯這毛病,還得指望你多勸勸。”
傅朝瑜頷首:“您放心,有我看著必定不會讓他餓著。”
陳燕青還想再多問幾句,可是陳淮書察覺到不妥已經追上來了。
他失笑,上前拍了拍傅朝瑜的肩膀,順勢離開。
陳淮書見狀氣咻咻地趕上來,瞪著陳燕青的背影滿是警惕:“他沒為難你吧?”
傅朝瑜哭笑不得:“他怎麽會為難我?”
“那可說不準,他城府極深,誰知道他在琢磨什麽。”
傅朝瑜對著兄弟二人的恩怨又添了一層認知。
午膳過後,傅朝瑜便帶著陳淮書去將軍府串門去了。
別看陳淮書打小是在京城裏頭長大,可他壓根沒登過將軍府的門。哪怕是同在國子監,可陳淮書是好學生那一茬,與不愛讀書的楊毅恬不是一路人,若不是有傅朝瑜從中牽線搭橋,陳淮書與楊毅恬也沒有幾句話可說。
大抵是楊毅恬在家說了傅朝瑜不少好話,今日傅朝瑜登門時,受到將軍府上上下下的熱情款待。
黃氏看著這兩個年輕後生,怎麽看怎麽滿意。
楊老太太就更是如此了,她從前就不喜歡尚書府的那個杜寧,脾性暴躁,總愛欺負他們家恬兒。他家恬兒天生有親和力,並不缺朋友,偏偏因為性子憊懶不願麻煩,與杜寧分到了一個學舍之後便懶得再結交其他人了。眼下終於換了朋友,還是這樣一表人才、一看便是正直良善的朋友,再好不過了。
幾個人聊天時,不免提到了國子監膳堂的新菜。
傅朝瑜這才知道,原來外頭都已知道國子監有了新菜,還好奇得很,想過去一探究竟。可惜國子監不準外人進門,放假的時候膳堂又不開火,監生們便是想帶幾道菜回家給家人嚐嚐也不能了。
不過這事兒難不倒傅朝瑜,他這兒菜譜多,隨手便給了兩道菜譜。
楊老太太如獲至寶,趕忙吩咐廚房下去炮製,滿心期待:“今兒沾了傅小公子的光,我們也都能享受一道監生的待遇了。”
將軍府裏氣氛輕鬆,比起陳國公府好上太多,就連陳淮書都羨慕起了楊毅恬家裏的氛圍。國公府若是能這樣,他也不至於抵觸回家了。
幾道新菜做好之後,賓主盡歡。
其他不少監生家中也在討論國子監的新菜,平常自家孩子什麽德行他們也知道,放假結束得回國子監時,那是死活都不樂意去,這回卻是不用人趕便已包袱款款準備明兒上學了,甚至連家裏備好的菜都不準備帶,揚言自己在國子監吃得挺好,家裏的菜都趕不上國子監的。
然而等問到國子監那炒菜怎麽做的,卻沒幾個人能說到點子上,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世家公子,平日裏隻會嚷嚷“君子遠庖廚”,又怎會說清楚廚房裏的事兒?
問又問不出來,於是眾人便對這傳聞中的國子監新菜更為好奇了。
也不知道日後有沒有機會嚐一嚐……
從將軍府回來後,傅朝瑜又去了木匠鋪,給小外甥訂做了幾個玩具。他要的東西不常見,得隔幾日才能做好。
逛了一圈回來,傅朝瑜便開始收起心思專心做題了,王大人給他留的是一道時務策。
時務策乃是進士科的必考內容,題目通常依據經典、史籍等內容,結合社稷民生所提;考生針對策問內容撰寫對策。比起單純的帖經墨義,時務策涉獵範圍更廣,當然也更難些。
傅朝瑜昨日便看過題了:
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嚐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於,其說未嚐不效論。
五餌三表,說的是漢代賈誼提出的懷柔、軟化匈奴的五種措施,後世有抨擊、有對抗,不過秦穆公也確實用懷柔之法征服了北方西戎。
毫無疑問,考的是對外政策。如今朝廷對外也有兩類聲音,一是懷柔,一是征伐。結合如今大魏外部四麵環敵的現狀,傅朝瑜在心中打好腹稿,借著燭光寫完了一篇對策。
翌日一早,傅朝瑜與陳淮書天還未亮便已動身前往國子監。
今兒有早課,繩愆廳的助教們抓遲到一向抓得厲害,監生們也都不敢遲到,早早地便來了學堂裝模作樣地看書。
傅朝瑜正對著自己的策論酌情刪改,忽然聽到有一人急匆匆地衝了進來,神色緊張地疾呼:“不好了,我方才路過博士廳,發現孫大人他們在商量考試的事兒!”
傅朝瑜詫異。
這麽快?
第9章 考前
一石擊起千層浪。
勤奮好學的監生從不畏懼考試,可是國子監最多的是厭學之人。他們來國子監就是混日子的,尤其是國子學的監生不少家中父輩都是高官,不缺人脈亦不缺錢財,他們便是一輩子不入仕也能過得舒坦,如今來國子監不過是家中所迫,誰還真能學得進去這些枯燥無聊的經史典籍?
眾人聚在一塊兒跟著哀嚎,就連楊毅恬都開始憂心忡忡地與他們討論這事兒的真實性。
傅朝瑜他們班上的百曉生名叫楊臻,張梅林張先生便是他的姑父,博士廳那塊兒的事兒他最熟。
楊毅恬皺巴著一張臉問他:“你沒聽錯吧,如今也不是歲考的時間啊。”
“怎會聽錯?”楊臻不滿自己被質疑,篤定道:“我躲??x?在牆角聽了足足一刻鍾,他們討論得熱火朝天,幾乎忘了時辰,要不怎會上課了還沒有先生過來?”
眾人如夢初醒。方才隻慶幸先生遲遲未至,不想先生竟然在琢磨著要讓他們考試。
好歹毒的用心!
楊臻自己也頭大:“這才開學多久便要考試,我書都還沒來得及溫習。”
“誰不是呢?不過好在從前歲考事兒不多,考完就放下了。”
尷尬也不過尷尬那麽一會兒,無人在意,便無傷大雅。便是家中問起,糊弄兩句也就得了。
楊臻嘴裏發苦:“今年這個,貌似不同以往。”
他方才聽了牆角,感覺孫大人他們是想搞個大動作,就是不知道這動作究竟有多大了。他總有種直覺,這回若是考得不好,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傅朝瑜豎著耳朵聽了一會兒,見王大人似乎沒將自己供出來,也就放妥了心。
還是王大人靠譜,以後若是還有新奇的點子,也可以拜托王大人。
楊毅恬跟他們討論了半晌,惶惶不安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對著傅朝瑜抱怨了一句:“也不知道是誰提的,實在過分。”
傅朝瑜煞有介事地點點頭,與他們同仇敵愾:“是啊,簡直喪心病狂。”
兩個人湊在一塊,抨擊了一番出主意的人。
國子學內人心惶惶,博士廳裏卻依舊爭議不斷,爭論的焦點在於是否要聯考。
孫明達自然是支持聯考的,他早就看這些每日渾渾噩噩的監生不痛快了,若能改變現狀,不管用什麽激進的法子他都情願一試。
按照孫大人的想法,這回不僅要聯考,還得將最終的成績張貼出來,依次排序,就看看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們究竟臉皮多厚,究竟會不會害臊!
然而博士中亦有不讚成的。
國子監的監生之中,有的身份顯貴,有的出身農戶,若是貿然混在一起考試,隻怕會引起朝中不必要的糾紛。換言之,他們擔心那些高官們麵上無光。
然而孫明達卻軟硬不吃:“他們果真在意臉麵,便不會放任自己孩子不學無術了。”
這些監生們不思進取,歸根究底是家長給了他們勇氣。
這國子監,到底還是聽孫明達的。
他極力想要促成這件事情,王紀美也一樣持支持態度,餘下人縱有猶豫,最終也都無濟於事。
王紀美沒有跟眾人提起這法子是傅朝瑜提的,但是卻告知了孫明達。
他不想讓自己看中的學生變成眾矢之的,但也不希望上麵的人問及此事,功勞會被他冒領。
至於孫明達是否會因此對傅朝瑜改觀,王紀美覺得夠嗆。
此人極為頑固且嘴硬,不到成績出來的那一刻,他是不會改變偏見的,隻怕成績出來後,也都還要硬撐幾日。
但聯考這事已定。
於是這日上午,六學博士都給自己的學生叮囑此事——四日後,國子監會舉行聯考。
聯考範圍都是六學共同涉獵內容,並不會超綱,六學監生皆參加考試,統一排名,考試成績會於兩日之後放出,張貼於國子監牌匾旁,懸掛數日,直到下次考試再更新排名。
傅朝瑜對此心服口服。
後麵這事兒他可是提都沒提,這等羞辱人的手筆,溫和如王大人是不會想得到的,多半出自孫大人手筆。可怕如斯!看來得罪誰,都不能得罪了孫大人。
此言一如晴天霹靂,震得國子監監生魂不附體。
梟首過後,還要示眾?還要一直示眾?天底下再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事兒了!
眾人報團,瑟瑟發抖。他們迫切想要打聽究竟是誰出的這個主意,然而打聽來打聽去,隻聽到是王大人率先發起,孫大人力推此事,六學博士皆鼎力支持。
真就沒有一個人在乎監生們的死活唄?!
可怕的不是考試,而是成績會被張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