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我憑實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 作者:一七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前總管成安得知這畫冊是先送到琉璃殿再送往禦前時,還詫異了一會兒,分明上回他已交代過,可以讓國公府的人直接送到禦前來。不過他轉念一想又都明白了,隻怕是想讓冷宮那位在聖上麵前多露露麵呢。
可惜,這份心意皇帝感受不到。他壓根不在意這畫冊是誰呈給他的,哪怕成安公公特意點了一番,皇上也盡數拋到腦後了,他在意的是畫冊的內容。
傅朝瑜出手,必然不俗。這回的畫冊比之上次更加盡善盡美,情節起伏也拿捏得恰到好處,尤其是那出大鬧天宮,構思巧妙,看的人興頭高漲。然而,傅朝瑜偏偏斷在了最磨人的時候。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佛祖五指山五百年,一轉眼五百年過去,然後呢?
沒了?!
皇帝翻了翻,隻翻到了書頁,剩下的真就沒有了!
怎麽敢的?
正感興趣的時候給他來了這麽一出,可氣死他了!
皇帝氣不過想摔書,可想想還是算了,這般精美的東西若是摔髒了摔折了最後心疼的還不是他自己?
傅朝瑜……皇帝頭一次記下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還記得清清楚楚,又好氣,又有那麽點賞識。
不論他打的什麽主意,皇帝總歸是上心了。
他忽然問:“國子監的聯考是不是出成績了?”
成安公公何等敏銳,瞬間猜到皇上什麽意思:“出來了,聽說頭名正是五殿下的舅舅。”
皇上微詫,對傅朝瑜刮目相看。這年輕後生還挺能折騰,罷了,便給他一份恩典吧,他吩咐道:“過兩日給他帶句話,允他進宮探望五皇子一回。”
成安公公笑著應下,可細細捉摸又神色勉強起來。人家費了老勁給聖上畫故事,進了宮發現卻自己外甥還住在年久失修的冷宮。
這般……不好吧。
哪怕沒說出來,皇帝也懂了成安公公的意思。
到底是自己兒子,哪怕不喜歡,哪怕生母犯了死罪,可在冷宮待了這麽多年也算是洗清罪孽了。皇帝大發慈悲道:“你找個尋常的住處,今日讓五皇子遷宮吧。”
第13章 家長
成安公公揣摩聖意頗有一手,特意選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偏殿,瞧著不過隻比冷宮好上一些,跟其它皇子的住處比又差之遠矣。
聖上聽過之後沒說什麽,點點頭就讓他下去傳話了。
成安公公心中了然,聖上看來很喜歡五殿下那位舅舅的巧思,進而惠及他外甥了。否則若單靠五殿下,想要遷宮簡直比登天還難。如今被聖上高看一眼的是那位舅舅,而非五殿下,所以這住處麽,自然也就那樣了。
盡管如此,等成安公公去宣旨時,福安還是喜極而泣。
他們小殿下終於不用住在那暗無天日、陰暗潮濕的冷宮了。??x?他就知道,隻要舅老爺過來,小殿下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盡管他們的新住所跟其他皇子們比起來依舊寒磣,可是這對福安跟周景淵來說,已經夠好了。超出預期的好。
福安千恩萬謝地送走了禦前的人,也不在乎外殿的人如何嘲笑他們窮酸沒見過世麵,大門一關,樂滋滋地抱著周景淵逛了一圈新殿。
聖上後宮妃嬪不多,宮中許多宮殿都空著,他們這處宮苑壓根沒有主位娘娘,連主殿都是空著的,寬敞得很。堂外有一進大院落,地勢低平,兩側直廊傍閣依亭,掩映著怪石花草,別有洞天。
福安滿意極了:“往後啊,偏殿裏的一切都是小殿下的,這可是舅姥爺給您掙來的,殿下高興不?”
周景淵一錯不錯地盯著宮殿,烏溜溜的眼睛裏盛了淺淺的笑意。
母妃說的沒錯,舅舅很愛很愛他,即便舅舅從來沒有見過他。可是,他究竟什麽時候才能見到舅舅呢?
五皇子遷出冷宮,還是聖上下的旨,這在宮中還是引起了不少人注意。不過,上頭幾位娘娘權當當是聽了個笑話,並未真正放在心上。威脅最大的傅美人如今都已經死透了,剩下這個三歲的小娃娃能翻出什麽風浪來呢?
既無寵愛,又無家世,想要與其他皇子爭鋒簡直癡人說夢。哪日若是不聽話了,隨手一摁便能摁死,何必費心掛念呢?
貴妃因為三皇子被聖上禁足又罰俸,顏麵盡失,這些日子日日都要敲打周景文幾句,甚至打定主意,等禁足過後便去求聖上讓兒子跟著先生讀書去。讀書明禮,想必就不會這般胡鬧了。
周成文一點兒都不想去讀書,可但凡他流露出抵觸的情緒,母妃便要念叨個不停,還拿太子跟大哥跟他比。說什麽他們母家不差大皇子跟二皇子的,舅舅更是掌管戶部權勢滔天,為何不能與之一爭?
周景文都懶得說,這二人都已成年了,可自己才六歲!
若他能比得過太子他們,豈不成妖孽了?罷了,就讓母妃自己去臆想吧,反正他是左耳進、右耳出。
無獨有偶,賢妃亦在教訓兒子。四皇子比起三皇子總要好管教許多,賢妃隻盼著四皇子往後能少惹些禍:“我聽說貴妃有意送三皇子入學,待他上學之後就沒人再拉著你闖禍了。”
在賢妃看來,兒子闖禍全賴周景文。自家兒子天真爛漫,那周景文卻是個胡攪蠻纏的禍頭子,隔開了也好。
周景成皺著臉,不禁苦惱起三哥讀書之後自己要跟誰玩,難道要去找好欺負的老五?
唔……也不是不行,畢竟老五的舅舅會畫故事。
賢妃仿佛洞察人心一般,立馬告誡:“五皇子那兒也不許再招惹,他母妃得罪了太多人,連你父皇都不喜歡他,注定不受寵也爬不起來。這樣的人還是遠著些好,免得出了麻煩反而沾了一身腥。”
四皇子好奇:“老五母妃都得罪了誰啊?”
賢妃沒好氣地敲了敲兒子的額頭:“不該打聽的事兒少打聽。”
周景成泄了氣,良久又抬起腦袋:“可是他舅舅看起來很厲害。”
賢妃嗤笑一聲,說話拖著長長的調子:“一個商賈出生的學子能有幾分的能耐?這輩子都得受身份禁錮,便是將來高中進士恐怕也闖不出名堂。”
不僅僅是她,後宮中人就沒有誰將這對舅甥真正放在眼裏,隻當茶餘飯後的談資笑話兩句而已。
宮中紛擾,外界無從得知。
又一日,國子監門前忽然熱鬧起來,馬來車往,絡繹不絕。
今日正值朝中沐休,本該是舒坦的一日,不少人的興致卻因為要來國子監而蒙上了一層陰影。
家長們於國子監正門前找到前來迎接的兒子之後,又與同僚互相見了禮,這才想著要去看一看成績,他們一早聽聞,國子監將成績張貼出來了。
監生們瑟瑟發抖。
好在虛驚一場,原本張貼成績之處空無一物。
助教匆忙過來解釋,說這幾張紅榜不知被誰給揭了,大清早起來便不見,應當是連夜撕的。
諸位家長神色皆有些微妙,能做出這種事的自然是國子監的監生,如此欲蓋彌彰實在愚蠢。可他們也不敢罵出來,萬一這蠢貨是自家人那就可笑了。
杜寧跟在他父親身後,見狀催促道:“父親,我們先進去說話把,我給您介紹介紹國子監。”
傅朝瑜站在助教身邊,似笑非笑地看著杜寧。
杜寧心虛地撇開眼睛,不敢拿眼瞧他。
這紅榜是他叫人撕的,昨兒晚上,他特意找來周文津派他撕毀榜單。之所以叫周文津,一則是因為他家境落魄好欺負,二則是因為他成績好。前三名之中,陳淮書家世顯赫,傅朝瑜背後站著王紀美,唯有周文津一無所有,欺負起來如同泄憤一般,畢竟誰讓他非要考這麽好呢?
周文津敢不從,杜寧便敢叫人揍他。折騰一番,周文津還是憋屈地認了。
可不幸的是,他們回來的時候竟然被起夜的傅朝瑜給撞到了。
周文津慌不擇路地離開,杜寧卻強撐著裝作沒事人一樣回去睡覺。
今日一早,榜單沒了,杜寧不相信傅朝瑜會猜不出來是他幹的。不過,猜到就猜到吧,整個國子學考得都差,沒什麽好比較的,相信孫大人不會特意告訴父親他的名次。隻要不被當眾比較,不親眼看到他成績墊底,父親應該不會太惱羞成怒。
那他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然而杜寧千算萬算,沒算到傅朝瑜就是不想讓他如意。剛走兩步,傅朝瑜便在後麵與助教道:“那些榜單揭了畢竟不大好,還是再抄一份貼上去吧。若是先生們沒空,學生可以代勞。”
杜寧後背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混賬東西傅朝瑜,他要是真敢再抄,自己能跟他拚命!
杜尚書見他站立不動,回頭質問:“磨蹭什麽?”
杜寧趕忙擠出笑臉,領著他父親一塊兒入了學堂。
今日別的學堂暫且不論,國子學的家長卻來得整整齊齊,一個不落。一眼望去,都是熟人,官位都還不低。杜尚書坐定後便發現了好些熟悉的,安陽侯親自到場;楊毅恬父兄不在,來的是將軍府的二老爺;陳家大老爺外放任知府,來的是陳淮書那位年輕有為的長兄陳燕青。
彼此之間打了一聲招呼後,卻見禮部侍郎柳照臨穩穩坐在一側,安陽侯覺得奇怪:“柳大人家中,似乎沒有小輩在此讀書吧?”
柳照臨頷首,複又傲嬌表示:“我受師父之命,前來給我小師弟領卷子。”
“您的小弟子是……?”
柳照臨嘴角微揚:“本次聯考頭名,前些日子助達州平複山賊的大功臣,姓傅名朝瑜,師父給他取了字,喚作懷瑾。”
安陽侯立馬記起來了,上回國子監膳堂改革的關鍵人物!原來人家不僅是頭名,還是王紀美的關門弟子啊,安陽侯又讚歎他們師門情深,做師兄的竟然如此愛護師弟。
柳照臨既謙虛又不謙虛地笑了笑:“畢竟長兄如父麽。”
師兄,亦是兄。
柳照臨又不動聲色地給周圍同僚說起了他這新來的小師弟如何優秀,如何一表人才,文章才學頗受國子監諸位博士器重。
別的先不說,光是頭名這件事,便引得眾人一陣羨慕。
柳照臨享受眾人追捧,暗自得意。
楊二叔衝著身旁的四平八穩的陳燕青道:“你家老國公怎麽沒來?”
陳燕青想到方才柳照臨的話,淡漠的神色中多了幾分溫柔:“祖父不插手淮書的功課,全權交給了我。從前淮書識字,也是由我開蒙的。”
長兄如父,柳照臨如此,他亦然。
學堂裏似乎一片和諧,杜寧同其他幾位同窗悄悄扒在窗後,踮著腳尖悄悄觀察裏頭動靜。才看沒多久,便對上了孫大人陰森可怕的眼神。
幾人心口一窒,迅速做鳥獸散。
學堂中原本還算和諧的氛圍,也因為孫明達的到來,瞬間冷凝起來。孫明達的表情,實在不算好看。
知道自家孩子什麽德行的家長們,臉上都有些害臊。
然而孫明達才不管他們害不害臊,養不教,父之過,今日便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也是他們應得的!
在開罵之前,孫明達先將陳淮書跟傅朝瑜給摘了出去。陳淮書一向優秀,孫明達誇的時候毫無壓力,聽得陳燕青與有榮焉。不過到了傅朝瑜,孫明達去心緒複雜起來,一邊誇讚一邊懊惱,口不對心,隻讓助教將這兩份卷子送到各自家長手中。
排除這兩個,剩下的就可以一視同仁了。
孫明達重新挎下臉,語氣生硬,不容置疑:“剩下的,我點到名字的挨個上來領卷子。”
餘下眾人:“……”
為何他們不是由助教送過來?如此區別對待嗎。
孫明達見他們還敢露出震驚的表情,憤而開罵:“這回聯考,六學之中屬國子學的監生考得??x?最差!諸位在朝中好歹也算中流砥柱、國之棟梁,教育出來的子侄卻連平民商賈的孩子都不如。一個個不學無術、遊手好閑,隻知欺辱同窗,偷奸耍滑,簡直是國子監的毒瘤!”
杜尚書被罵得一聲都不敢吭,私下咬牙切齒。想他在朝中執掌戶部,何等風光,眼下卻因為家中兒子被罵成了孫子,頓時怒火難掩。
這不成器的東西,回去等著挨收拾吧。
孫明達疾言厲色的罵聲隔著兩扇牆都能聽到動靜,杜寧急得口幹舌燥,腳步虛浮。才走到了後山,剛到轉角處便被跟人迎麵撞上。
杜寧被撞了一個趔趄,穩住身子一看,竟是抱著厚厚一摞書的周文津。
好家夥,新仇舊恨一起湧上來。
可惜,這份心意皇帝感受不到。他壓根不在意這畫冊是誰呈給他的,哪怕成安公公特意點了一番,皇上也盡數拋到腦後了,他在意的是畫冊的內容。
傅朝瑜出手,必然不俗。這回的畫冊比之上次更加盡善盡美,情節起伏也拿捏得恰到好處,尤其是那出大鬧天宮,構思巧妙,看的人興頭高漲。然而,傅朝瑜偏偏斷在了最磨人的時候。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佛祖五指山五百年,一轉眼五百年過去,然後呢?
沒了?!
皇帝翻了翻,隻翻到了書頁,剩下的真就沒有了!
怎麽敢的?
正感興趣的時候給他來了這麽一出,可氣死他了!
皇帝氣不過想摔書,可想想還是算了,這般精美的東西若是摔髒了摔折了最後心疼的還不是他自己?
傅朝瑜……皇帝頭一次記下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還記得清清楚楚,又好氣,又有那麽點賞識。
不論他打的什麽主意,皇帝總歸是上心了。
他忽然問:“國子監的聯考是不是出成績了?”
成安公公何等敏銳,瞬間猜到皇上什麽意思:“出來了,聽說頭名正是五殿下的舅舅。”
皇上微詫,對傅朝瑜刮目相看。這年輕後生還挺能折騰,罷了,便給他一份恩典吧,他吩咐道:“過兩日給他帶句話,允他進宮探望五皇子一回。”
成安公公笑著應下,可細細捉摸又神色勉強起來。人家費了老勁給聖上畫故事,進了宮發現卻自己外甥還住在年久失修的冷宮。
這般……不好吧。
哪怕沒說出來,皇帝也懂了成安公公的意思。
到底是自己兒子,哪怕不喜歡,哪怕生母犯了死罪,可在冷宮待了這麽多年也算是洗清罪孽了。皇帝大發慈悲道:“你找個尋常的住處,今日讓五皇子遷宮吧。”
第13章 家長
成安公公揣摩聖意頗有一手,特意選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偏殿,瞧著不過隻比冷宮好上一些,跟其它皇子的住處比又差之遠矣。
聖上聽過之後沒說什麽,點點頭就讓他下去傳話了。
成安公公心中了然,聖上看來很喜歡五殿下那位舅舅的巧思,進而惠及他外甥了。否則若單靠五殿下,想要遷宮簡直比登天還難。如今被聖上高看一眼的是那位舅舅,而非五殿下,所以這住處麽,自然也就那樣了。
盡管如此,等成安公公去宣旨時,福安還是喜極而泣。
他們小殿下終於不用住在那暗無天日、陰暗潮濕的冷宮了。??x?他就知道,隻要舅老爺過來,小殿下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盡管他們的新住所跟其他皇子們比起來依舊寒磣,可是這對福安跟周景淵來說,已經夠好了。超出預期的好。
福安千恩萬謝地送走了禦前的人,也不在乎外殿的人如何嘲笑他們窮酸沒見過世麵,大門一關,樂滋滋地抱著周景淵逛了一圈新殿。
聖上後宮妃嬪不多,宮中許多宮殿都空著,他們這處宮苑壓根沒有主位娘娘,連主殿都是空著的,寬敞得很。堂外有一進大院落,地勢低平,兩側直廊傍閣依亭,掩映著怪石花草,別有洞天。
福安滿意極了:“往後啊,偏殿裏的一切都是小殿下的,這可是舅姥爺給您掙來的,殿下高興不?”
周景淵一錯不錯地盯著宮殿,烏溜溜的眼睛裏盛了淺淺的笑意。
母妃說的沒錯,舅舅很愛很愛他,即便舅舅從來沒有見過他。可是,他究竟什麽時候才能見到舅舅呢?
五皇子遷出冷宮,還是聖上下的旨,這在宮中還是引起了不少人注意。不過,上頭幾位娘娘權當當是聽了個笑話,並未真正放在心上。威脅最大的傅美人如今都已經死透了,剩下這個三歲的小娃娃能翻出什麽風浪來呢?
既無寵愛,又無家世,想要與其他皇子爭鋒簡直癡人說夢。哪日若是不聽話了,隨手一摁便能摁死,何必費心掛念呢?
貴妃因為三皇子被聖上禁足又罰俸,顏麵盡失,這些日子日日都要敲打周景文幾句,甚至打定主意,等禁足過後便去求聖上讓兒子跟著先生讀書去。讀書明禮,想必就不會這般胡鬧了。
周成文一點兒都不想去讀書,可但凡他流露出抵觸的情緒,母妃便要念叨個不停,還拿太子跟大哥跟他比。說什麽他們母家不差大皇子跟二皇子的,舅舅更是掌管戶部權勢滔天,為何不能與之一爭?
周景文都懶得說,這二人都已成年了,可自己才六歲!
若他能比得過太子他們,豈不成妖孽了?罷了,就讓母妃自己去臆想吧,反正他是左耳進、右耳出。
無獨有偶,賢妃亦在教訓兒子。四皇子比起三皇子總要好管教許多,賢妃隻盼著四皇子往後能少惹些禍:“我聽說貴妃有意送三皇子入學,待他上學之後就沒人再拉著你闖禍了。”
在賢妃看來,兒子闖禍全賴周景文。自家兒子天真爛漫,那周景文卻是個胡攪蠻纏的禍頭子,隔開了也好。
周景成皺著臉,不禁苦惱起三哥讀書之後自己要跟誰玩,難道要去找好欺負的老五?
唔……也不是不行,畢竟老五的舅舅會畫故事。
賢妃仿佛洞察人心一般,立馬告誡:“五皇子那兒也不許再招惹,他母妃得罪了太多人,連你父皇都不喜歡他,注定不受寵也爬不起來。這樣的人還是遠著些好,免得出了麻煩反而沾了一身腥。”
四皇子好奇:“老五母妃都得罪了誰啊?”
賢妃沒好氣地敲了敲兒子的額頭:“不該打聽的事兒少打聽。”
周景成泄了氣,良久又抬起腦袋:“可是他舅舅看起來很厲害。”
賢妃嗤笑一聲,說話拖著長長的調子:“一個商賈出生的學子能有幾分的能耐?這輩子都得受身份禁錮,便是將來高中進士恐怕也闖不出名堂。”
不僅僅是她,後宮中人就沒有誰將這對舅甥真正放在眼裏,隻當茶餘飯後的談資笑話兩句而已。
宮中紛擾,外界無從得知。
又一日,國子監門前忽然熱鬧起來,馬來車往,絡繹不絕。
今日正值朝中沐休,本該是舒坦的一日,不少人的興致卻因為要來國子監而蒙上了一層陰影。
家長們於國子監正門前找到前來迎接的兒子之後,又與同僚互相見了禮,這才想著要去看一看成績,他們一早聽聞,國子監將成績張貼出來了。
監生們瑟瑟發抖。
好在虛驚一場,原本張貼成績之處空無一物。
助教匆忙過來解釋,說這幾張紅榜不知被誰給揭了,大清早起來便不見,應當是連夜撕的。
諸位家長神色皆有些微妙,能做出這種事的自然是國子監的監生,如此欲蓋彌彰實在愚蠢。可他們也不敢罵出來,萬一這蠢貨是自家人那就可笑了。
杜寧跟在他父親身後,見狀催促道:“父親,我們先進去說話把,我給您介紹介紹國子監。”
傅朝瑜站在助教身邊,似笑非笑地看著杜寧。
杜寧心虛地撇開眼睛,不敢拿眼瞧他。
這紅榜是他叫人撕的,昨兒晚上,他特意找來周文津派他撕毀榜單。之所以叫周文津,一則是因為他家境落魄好欺負,二則是因為他成績好。前三名之中,陳淮書家世顯赫,傅朝瑜背後站著王紀美,唯有周文津一無所有,欺負起來如同泄憤一般,畢竟誰讓他非要考這麽好呢?
周文津敢不從,杜寧便敢叫人揍他。折騰一番,周文津還是憋屈地認了。
可不幸的是,他們回來的時候竟然被起夜的傅朝瑜給撞到了。
周文津慌不擇路地離開,杜寧卻強撐著裝作沒事人一樣回去睡覺。
今日一早,榜單沒了,杜寧不相信傅朝瑜會猜不出來是他幹的。不過,猜到就猜到吧,整個國子學考得都差,沒什麽好比較的,相信孫大人不會特意告訴父親他的名次。隻要不被當眾比較,不親眼看到他成績墊底,父親應該不會太惱羞成怒。
那他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然而杜寧千算萬算,沒算到傅朝瑜就是不想讓他如意。剛走兩步,傅朝瑜便在後麵與助教道:“那些榜單揭了畢竟不大好,還是再抄一份貼上去吧。若是先生們沒空,學生可以代勞。”
杜寧後背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混賬東西傅朝瑜,他要是真敢再抄,自己能跟他拚命!
杜尚書見他站立不動,回頭質問:“磨蹭什麽?”
杜寧趕忙擠出笑臉,領著他父親一塊兒入了學堂。
今日別的學堂暫且不論,國子學的家長卻來得整整齊齊,一個不落。一眼望去,都是熟人,官位都還不低。杜尚書坐定後便發現了好些熟悉的,安陽侯親自到場;楊毅恬父兄不在,來的是將軍府的二老爺;陳家大老爺外放任知府,來的是陳淮書那位年輕有為的長兄陳燕青。
彼此之間打了一聲招呼後,卻見禮部侍郎柳照臨穩穩坐在一側,安陽侯覺得奇怪:“柳大人家中,似乎沒有小輩在此讀書吧?”
柳照臨頷首,複又傲嬌表示:“我受師父之命,前來給我小師弟領卷子。”
“您的小弟子是……?”
柳照臨嘴角微揚:“本次聯考頭名,前些日子助達州平複山賊的大功臣,姓傅名朝瑜,師父給他取了字,喚作懷瑾。”
安陽侯立馬記起來了,上回國子監膳堂改革的關鍵人物!原來人家不僅是頭名,還是王紀美的關門弟子啊,安陽侯又讚歎他們師門情深,做師兄的竟然如此愛護師弟。
柳照臨既謙虛又不謙虛地笑了笑:“畢竟長兄如父麽。”
師兄,亦是兄。
柳照臨又不動聲色地給周圍同僚說起了他這新來的小師弟如何優秀,如何一表人才,文章才學頗受國子監諸位博士器重。
別的先不說,光是頭名這件事,便引得眾人一陣羨慕。
柳照臨享受眾人追捧,暗自得意。
楊二叔衝著身旁的四平八穩的陳燕青道:“你家老國公怎麽沒來?”
陳燕青想到方才柳照臨的話,淡漠的神色中多了幾分溫柔:“祖父不插手淮書的功課,全權交給了我。從前淮書識字,也是由我開蒙的。”
長兄如父,柳照臨如此,他亦然。
學堂裏似乎一片和諧,杜寧同其他幾位同窗悄悄扒在窗後,踮著腳尖悄悄觀察裏頭動靜。才看沒多久,便對上了孫大人陰森可怕的眼神。
幾人心口一窒,迅速做鳥獸散。
學堂中原本還算和諧的氛圍,也因為孫明達的到來,瞬間冷凝起來。孫明達的表情,實在不算好看。
知道自家孩子什麽德行的家長們,臉上都有些害臊。
然而孫明達才不管他們害不害臊,養不教,父之過,今日便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也是他們應得的!
在開罵之前,孫明達先將陳淮書跟傅朝瑜給摘了出去。陳淮書一向優秀,孫明達誇的時候毫無壓力,聽得陳燕青與有榮焉。不過到了傅朝瑜,孫明達去心緒複雜起來,一邊誇讚一邊懊惱,口不對心,隻讓助教將這兩份卷子送到各自家長手中。
排除這兩個,剩下的就可以一視同仁了。
孫明達重新挎下臉,語氣生硬,不容置疑:“剩下的,我點到名字的挨個上來領卷子。”
餘下眾人:“……”
為何他們不是由助教送過來?如此區別對待嗎。
孫明達見他們還敢露出震驚的表情,憤而開罵:“這回聯考,六學之中屬國子學的監生考得??x?最差!諸位在朝中好歹也算中流砥柱、國之棟梁,教育出來的子侄卻連平民商賈的孩子都不如。一個個不學無術、遊手好閑,隻知欺辱同窗,偷奸耍滑,簡直是國子監的毒瘤!”
杜尚書被罵得一聲都不敢吭,私下咬牙切齒。想他在朝中執掌戶部,何等風光,眼下卻因為家中兒子被罵成了孫子,頓時怒火難掩。
這不成器的東西,回去等著挨收拾吧。
孫明達疾言厲色的罵聲隔著兩扇牆都能聽到動靜,杜寧急得口幹舌燥,腳步虛浮。才走到了後山,剛到轉角處便被跟人迎麵撞上。
杜寧被撞了一個趔趄,穩住身子一看,竟是抱著厚厚一摞書的周文津。
好家夥,新仇舊恨一起湧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