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我憑實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 作者:一七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帶陳淮書的是禦史中丞韓方。陳淮書自進禦史台之?後,韓方?便注意到了這年輕人, 不過?韓方?沒有出手,等陳淮書在禦史台摸爬滾打了大半個月後,才將?人給領到了身邊。
這會兒大家?都??x?在參奏傅朝瑜, 韓方?準備讓陳淮書也去寫幾條, 不想這小子倒是倔, 愣是不動筆。韓方?知道?他跟傅朝瑜關係親厚,從前是國子監同窗,入朝之?後又是工部同僚, 應當是礙於麵子這才不肯與他作對?, 但是禦史台這樣的地?方?顧念情?誼可不行, 韓方?總覺得陳淮書這性子太軟弱了:“你這樣子, 往後真碰上了事兒該如何是好?”
陳淮書笑笑沒說話,他不彈劾懷瑾,但對?旁人可不會手下?留情?。陳淮書對?禦史台這些人沒什麽好感, 但他不靠家?裏?,想往上爬還是得虛與委蛇, 伏低做小,譬如他對?這位韓中丞便一向如此,好在成果不錯。
禦史台也並非要將?傅朝瑜怎麽樣,其實也不過?是昭示一番存在而已,罪名不輕不重,遠不及當日權貴世家?集體抹黑傅朝瑜時的盛況,最後自然也是輕輕揭過?了。
隨後朝臣們又發現,皇上近日裏?特別喜歡穿同一件衣裳,瞧著?不是什麽名貴的料子,做工也簡單,可皇上卻愛不釋手。
事出反常必有妖,於是便有人開始琢磨皇上為何鍾情?這件平平無奇的衣裳,結果還真盯出了點蛛絲馬跡,消息從禦前總管成安公公那兒打聽?到的,必不會作假。聽?聞這衣裳是傅朝瑜送過?來的,用的是白疊布,輕柔軟和?,世所罕見。這布還不是西域買回來的,而是涼州進貢的。乃是涼州的女工親手紡織出來,前段時間皇上還給了賞賜,隻因為這兩個人名不見經傳,故而沒人關注罷了。
除了皇上,宮裏?還有幾位也有這樣的衣裳。四皇子便天天穿,兩個公主也是。其他女眷隻有太後跟皇貴妃願意穿,太後娘娘聽?說也喜歡這樣的衣裳,說初春時穿著?既暖和?又舒適,還讓人又做了好幾身。
傅朝瑜這回送來的料子不多,也僅僅隻夠給宮裏?的幾位主子做衣裳,其他人那是想也別想。
雖然不少人對?此嗤之?以鼻,但是唾棄的同時又忍不住好奇,這料子穿在身上是不是真的比絲綢還要舒服?
一時間,權貴圈子對?這白疊布開始評頭論足,聽?著?似乎隱隱有不齒,但細聽?起來便會發現他們到底還是感興趣的。尤其是後麵又有消息傳開,說這白疊布適合貼身穿,尤其是個老人跟小孩兒貼身穿。
要問為什麽,楊直隻能說一句“對?身體好”。說破天了也不能說他講的不對?,穿衣服自然比不穿衣服對?身體好。況且外?麵的人也不知道?這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反正一來二去坊間便有人稱穿白疊布利於養身。隻要給一條路子,都不用楊直引導,這些人自己便會益處補充起來。
一切準備妥當,楊直又寫信催促傅朝瑜趕緊準備棉布。
傅朝瑜也忙。
初春之?時,也是農忙之?始。
年前州府已經令各縣城督促百姓修理農具、平整溝渠,等積雪消散,河道?水流上漲時,各地?都相繼開始育種崔苗。
小麥是這邊的主要作物,今年眾人還多了一個種棉花的活兒,前兩日衙門?才派了人過?來,細細的同他們說明了這棉花要如何育種,如何種植,如何打尖。說來這棉花還真適合在西北這邊種植,不必跟小麥田搶地?方?,向陽的山坡開墾好之?後便足夠了,“棉苗性似火,沙溜地?最好”這句話被每個人都深深記在心裏?,他們這邊可多沙溜地?了。
原本還有人叫這東西為“白疊子”,自從衙門?的人都管這叫棉花之?後,各縣城的百姓也都改口叫起了“棉花”。他們也不怕這棉花種植了之?後會賠本,聽?聞州衙如今正在收棉花,雖不知道?做什麽,但是隻要收就行。
於是二月初種上小麥之?後,所有人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曬棉花種,育了苗便趕緊栽到地?裏?。
馬騫很有小心機地?避開傅朝瑜,獨自帶著?牛伯桓去各個縣城都檢查了一遍,見春耕一切妥當,沒出什麽岔子,似乎也沒有受的去年雪災的影響。而受災的那些災民們,有些得益於跟著?衙門?修火炕賺了不少錢,開春之?後就把自己的房子重修了一遍,如今已經搬出了福田院,從衙門?那領了小麥棉花開始播種。另有一批如今在紡紗織布,來日賺夠了錢想必也能從福田院搬出去。
葉娘要特殊一些,她住的房子是衙門?特意給她尋的。從前他們母女二人住在城郊,如今則直接住在城裏?了。母女倆如今衣食尚可,日子過?得比從前不知安穩多少倍,隻是也比從前更忙了許多。
今葉娘等二十來個女工每日都在紡織間裏?忙活。
葉娘教會了旁人如何織布,自己又開始琢磨花樣子。
傅朝瑜對?此事格外?上心,每日都會過?去探查,順便討論一下?棉布的樣式,因這些棉布要賣給達官顯貴,故而葉娘先前設計的花樣都不太合適,傅朝瑜給她畫了幾個富麗堂皇的樣式,譬如牡丹蓮花紋,纏枝芍藥紋,花邊也更為複雜,類似石榴菊花邊,寶相花邊,拐子海棠盒花邊等等。葉娘為此絞盡腦汁,不知失敗多少次之?後,終於做出了傅大人定下?的花樣。
拿到最終樣品之?後,傅朝瑜狠誇了葉娘子一番,隨即召集人手開會。
人都到齊了,唯獨馬騫過?了許久才回來。李成跟王謝玄對?此了然,知道?馬大人這是要爭了,要不然這段時間也不會對?底下?的事兒如此上心。
傅朝瑜卻覺得沒什麽不妥,伸手道?:“馬大人先坐吧,有幾個事兒去先同你們商量商量。”
馬騫不苟言笑地?坐下?,但是心裏?卻犯嘀咕,傅朝瑜如此和?善,難道?不知道?他這段時間都在外?頭做什麽?
傅朝瑜當然知道?,馬大人每日天不亮就出去,不是給百姓修農具,便是處理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民間小案子,勤勤懇懇,遇到沐休都不消停,每日早出晚歸盡心至極,以一己之?力給衙門?開了個好頭,如今底下?縣衙的官吏都不敢偷奸耍滑了,生怕被馬大人給逮到。自去年冬日福田院事件過?後馬大人有所滑落的口碑,最近又起來了不少。
今兒來晚了,聽?說也是為了審一樁偷牛的案,看樣子是審明白了才過?來的。這般挺好的,不內鬥隻內卷,傅朝瑜十分看好並且支持,要是底下?縣城的官員都能跟馬大人似的卷生卷死,他們涼州隻怕早就起來了。
眾人今日商議的是棉布的售價,初步定的是每匹三貫。
馬騫本來優哉地?喝著?水,聽?到這價格之?後直接瞪大雙眼:“三貫,你們怎麽不直接去搶?這價格都能買不少絹布了。”
傅朝瑜揣著?手,理直氣?壯:“這白疊布在從前可是貢品呢,如今隻賣三貫他們就該謝天謝地?了,難道?還要講價格不成?”
“你不怕他們不買賬?”
傅朝瑜堅持:“他們不買,有的人買。”
馬騫搖了搖頭,懷疑傅朝瑜想錢想瘋了。雖然棉布少見,但是跟絲綢卻是沒得比的,富貴人家?穿的都是錦跟絹,便是圖新?鮮想要試試棉布,可他們又不是冤大頭哪裏?肯出這個錢?馬騫本來還對?賣布這件事情?有些期待,如今看傅朝瑜心裏?沒有一點成算,便索性放下?指望了。
得了,依他看,這棉布大抵是賣不出去了,最後要麽降價要麽虧本,要麽變成他們涼州自娛自樂。他不信京城那邊的人都是傻子,分不清棉布和?絲綢究竟誰更好。
馬騫懶得提意見,其他人則一致通過?,傅朝瑜又開始商議另一項——他決定在石羊河下?遊修築水庫,用以蓄水。傅朝瑜拿出涼州的輿圖,隻見圈出了幾塊不小的地?:“大致便是這些地?方?,你們瞧著?哪一處更好?”
馬騫閑閑地?翻了個眼皮,嘖,地?方?都不錯,北邊那兒也確實都是缺水缺得很,但問題是他們哪來的錢修水庫?
他踢了一腳牛伯桓。
牛伯桓不愧是馬大人肚子裏?頭的蛔蟲,一下?就明白了馬大人的意思,衝著?傅朝瑜道?:“可是大人,衙門?先前賺的錢都已經用在春耕跟買棉花上了,再沒有什麽餘錢,咱們拿什麽來修水庫?”
傅朝瑜有些嫌棄他的不靈光:“那棉布不都已經快要往京城運了嗎,過?些日子便能掙錢,掙到了錢想要修多少水庫都不在話下?。”
馬騫“嗤”了一聲。太狂妄了,他憑什麽認為那棉布真能賣得好?馬騫拒絕發表任何看法,他隻是冷眼相待。
這絲毫無損其他人的熱情???x?,眾人尚未拿到賣棉布的錢便已經飛快訂好了水庫的選址,甚至還籌備著?日後修路以及建學校等諸多事宜。每個人都意氣?高漲,感覺富裕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了。
紡織間日夜趕工,終於在春耕結束之?後,將?頭一批棉布運送京城。
葉娘等人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傅大人答應了她們,隻要這批布能夠賺個好價錢便給她們新?建一個紡織廠,再雇傭成倍的人過?來做工。屆時,葉娘他們這批人也能稍微鬆一口氣?。如今在福田院這邊做工,實在是太不方?便,還是應當建廠才好。
好比傅大人先前提到的水泥廠,葉娘等人光是聽?著?名字便格外?心動,隻盼著?這批棉布能不負所望,去京城賣一個好價錢。
比起傅朝瑜他們那不切實際的幻想,馬騫還是理智的。棉布剛送出涼州,他便私下?聯係了城中的布商,得知城中有個布商在山東一帶做的生意不小。日後那批布在京城滯銷,他還得想想法子趕緊運到山東賣掉。畢竟是衙門?花大價錢弄出來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名聲給毀了。馬騫其實也是看好這門?生意的,但他不讚成的是傅朝瑜異想天開,以棉布的造價,售價應當遠低於絹布,稍高於麻布才合適。
馬騫擔心的不無道?理,若是尋常人的話,這些昂貴的棉布運到京城壓根翻不出什麽浪花來,但巧就巧在他是傅朝瑜叫人弄出來的。
“傅朝瑜”這三個字,光是在京城提起來便能掀起一波輿論風潮,京城有支持傅朝瑜的學生以及南城一帶的百姓,也有憎惡傅朝瑜的權貴們,兩邊彼此水火不容,但凡是很傅朝瑜沾點關係的便比旁的更能引起爭議。
前段時間這棉布已經被討論過?一波了,如今棉布一到,楊直便立馬放出消息,直接在太府寺下?的鋪子裏?擺上了。
朝中對?此褒貶不一。跟傅朝瑜交好的官員,譬如國子監、工部自己傅朝瑜的朋友們為了支持他在涼州的事業,無不跑過?去帶了兩匹回家?。甭管好與不好,他們都要支持傅朝瑜的。
楊直雖不是商人卻善於經商,售賣當日還請人作詩吹噓這白疊布,一時間在文人圈子裏?傳得很廣,於是便有不少富貴人家?開始動心,爭先恐後地?湧進來買棉布。
物以稀為貴,這棉布別的地?方?都沒有,又跟傅朝瑜有關係,他們自然也願意花這個錢。不說別的,這料子連皇上跟宮中的太後娘娘都穿過?,他們如今有機會自然要親自試試了。
一試之?後,竟發現穿得卻是挺舒服的。
短短兩日功夫,商鋪便賺得盆滿缽滿。楊直進宮稟告時,君臣二人都望著?賬本暗自得意。
當然也有那等看不慣的,下?朝之?後聽?聞此事便三三兩兩地?議論開了。禮部右侍郎馮鳴與刑部尚書趙盛並行,拉著?禦史台的幾位禦史抨擊傅朝瑜摻和?商賈之?事。
果然,商賈出身的行事就是不大正,縱然一腳踏入官場也依舊改不了經商的習性。這便是朝廷為何不許商賈科舉入仕的原因了,不說官商勾結,就是這經商的風氣?帶入官府都會有損朝廷威儀。
馮鳴對?此極為不齒:“虧得聖上還如此厚待於他,破格讓他入朝為官,又多番厚待於他。可這傅朝瑜卻總想著?與民爭利,諸位禦史怎麽也不向聖上多多進言?”
禦史們無奈:“咱們進言的還少嗎?可聖上偏袒,誰說了都不好使。”
這倒是真的,馮鳴也無奈了。
趙盛隻好奇一件事:“聽?聞他那一批棉布價值三貫,如此昂貴,真的有人買嗎?”
馮鳴眨了眨眼,隨即高聲道?:“反正我是不會買的。”
禦史們互相對?視一眼,立馬附和?:“我們也不買。”
趙盛點了點頭,他自然更不會了。傅朝瑜牙尖嘴利,他絕不可能給傅朝瑜賺自家?錢的機會。
幾人各自分開。散值之?後,趙盛準備回府,路上途經東街的布坊,抬手一掀車簾便看到不少人圍在鋪子外?頭排隊。東街一帶熱鬧的鋪子倒也有,但是像這麽熱鬧的還是頭一遭。
“什麽鋪子這般紅火?”
趕車的馬夫道?:“大人您不知道??這裏?頭賣的便是涼州的白疊布,也叫棉布,這幾日才剛開始賣,生意好的不得了,聽?說運過?來的那麽些存貨都已經快賣光了。”
趙盛百般不解:“三貫一匹都還有這麽多人買?”
“貴是貴了點,但是勝在新?鮮。況且外?頭都說用這棉布做成裏?衣,貼身穿可以延年益壽呢。”
趙盛冷笑,這樣的謊話竟然也有人會信?明顯就是傅朝瑜那廝為了賣棉布,故意放出來的鬼話。
趙盛正想啟程回府,無意中瞥見一個熟悉的人影鑽進了鋪子裏?。他定睛一瞧,臉上多了幾分茫然。
他怎麽瞧見了馮鳴的管家?了?還有今兒接陳禦史的車夫,竟然也在後麵。
不是說好不會買傅朝瑜的東西,他們竟表麵一套,背後一套?當真看錯了他們。
趙盛怒不可遏,憤憤地?放下?車簾,冷聲:“回府!”
往後若再跟這些叛徒們說話,他便不姓趙。
趙盛說到做到,過?兩日聽?聞那間鋪子已經快要賣斷貨之?後,對?著?馮鳴等人越發沒有好臉色了。馮鳴幾個想也是知道?是為了什麽,也不敢吭聲。他們確實不待見傅朝瑜,但是別人都買了,外?頭又都說得天花亂墜,他們若是再不下?手豈不是什麽都不剩了?況且他們也就隻買這一次,新?鮮勁過?了便不會再當這個冤大頭了。
隻相處尚可的人裏?頭便有這麽多叛徒,更不用想那些點頭之?交會如何了。趙大人在朝中存著?氣?,等到晚上回家?泡了個澡之?後才疏解了幾分。
屏風上搭著?一件從未見過?的衣裳,既然放在這兒,肯定就是給他做的。趙盛穿上之?後覺得挺鬆快的,伸手多摸了幾把,手感也不錯,家?裏?什麽時候新?買了這樣的衣裳?
等見到妻子,趙盛便多問了一句:“這料子倒是穿著?不錯,哪買的?”
妻子笑著?說:“我早說這料子不俗,原來你也是這麽想,可見你也是識貨的。這便是涼州的白疊布,如何,果真名副其實吧?”
趙盛揪著?身上的裏?衣,麻木地?僵在了原地?。
妻子說完還頗有幾分得意:“虧我買得早,否則如今隻怕是沒貨了,瞧瞧多合身啊。”
第104章 建廠
趙大人想要怒摔裏衣, 但?他裏麵就穿了這麽一件衣裳,脫了就沒了。想了想,還?是又回了屏風後頭另換了一件才出來。
待出來後頗有氣勢地將這件棉衣扔給妻子, 言辭惡劣:“往後別讓我看見?這衣裳!”
說完便臭著臉去睡覺了。
趙夫人一頭霧水地收好了棉衣, 對著丈夫略顯不快的背影,麵?上盡是一言難盡之色。皇上跟太後都願意穿的東西這人非要看不上,要她說, 這分明是山豬吃不了細糠。
涼州還?在源源不斷地給京城運送棉布, 若不是天高路遠並不好走?,涼州甚至還?能運得更快、更勤些。
楊直管著的商鋪對涼州一切棉布來者不拒,有多少便能賣多少。跟傅朝瑜做生意且不論?賺錢與否, 總是比旁人打交道更安逸些。譬如這回的棉布,這回都不用楊直多費心,涼州那邊送過來的便完美契合權貴人家的審美, 花樣富貴逼人, 顏色更是豐富多變, 或是豔麗或是素雅,一點兒不輸絲綢。對此,楊直誇讚起來也無壓力?。
經過幾日的磨合, 京城人發現這棉布確實是好東西, 穿在身上格外舒適, 缺點也有便是容易皺, 若是貼身穿倒也是挺好的。還?有人用棉布做起了被褥床單,用著亦覺得不錯。哪怕楊直最開始那句“棉布用著養生”不過是胡說八道,但?是不少人仍然信了, 尤其是老人家。
這個?年紀了誰不想要延年益?即便是假的他們也願意當成真的,故而老人穿棉布也是最多的。
類似趙盛這種在不經意間就被家裏人做了一身棉衣的人也不在少數, 自然也有人脾氣固執,說不穿就不穿再怎麽勸也沒。但?也有人發現棉衣穿著不錯,便悄悄穿在裏頭了。對外則穿著官袍,端著身份對那所謂的棉布不屑一顧,誰又知道他們叛變了?反正?也沒有人扒開他們的衣裳細瞧如此裏子麵?子都有了,也算是皆大歡喜。
不過楊直也知道如此賺錢不過是一時的。聽聞涼州那邊的棉花都已經種下了,等?兩三個?月涼州的棉花開始長成,隻怕那邊的棉布會越來越多。這東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錢了,不過好在他們??x?也沒指望棉布能一直如此暴利,這東西若是散入平民百姓之家,造福百姓,那才是真正?發揮了作用。
再有便是棉被了,他聽傅朝瑜說,這棉花遠要比柳絮之類的保暖,冬日製成被褥再合適不過了,隻是工序複雜了些,損耗也相對較多。
工序複不複雜都不費事,隻要等?到冬天棉花夠用就成。每年都有不少人凍死,若是這棉花足夠能保他們安然過冬,也算是涼州一帶功德無量了。
半月過去,傅朝瑜終於收到了京城送來的錢,為保安全,楊直直接從兵部借了五十來個?士兵出來負責押運。這樣一筆巨款,若是被偷了搶了損失實在太?大。
馬騫等?人這輩子都沒見?過衙門能有這麽多的錢。天知道傅朝瑜叫他們過來對賬的時候,他們有多震驚。
這會兒大家?都??x?在參奏傅朝瑜, 韓方?準備讓陳淮書也去寫幾條, 不想這小子倒是倔, 愣是不動筆。韓方?知道?他跟傅朝瑜關係親厚,從前是國子監同窗,入朝之?後又是工部同僚, 應當是礙於麵子這才不肯與他作對?, 但是禦史台這樣的地?方?顧念情?誼可不行, 韓方?總覺得陳淮書這性子太軟弱了:“你這樣子, 往後真碰上了事兒該如何是好?”
陳淮書笑笑沒說話,他不彈劾懷瑾,但對?旁人可不會手下?留情?。陳淮書對?禦史台這些人沒什麽好感, 但他不靠家?裏?,想往上爬還是得虛與委蛇, 伏低做小,譬如他對?這位韓中丞便一向如此,好在成果不錯。
禦史台也並非要將?傅朝瑜怎麽樣,其實也不過?是昭示一番存在而已,罪名不輕不重,遠不及當日權貴世家?集體抹黑傅朝瑜時的盛況,最後自然也是輕輕揭過?了。
隨後朝臣們又發現,皇上近日裏?特別喜歡穿同一件衣裳,瞧著?不是什麽名貴的料子,做工也簡單,可皇上卻愛不釋手。
事出反常必有妖,於是便有人開始琢磨皇上為何鍾情?這件平平無奇的衣裳,結果還真盯出了點蛛絲馬跡,消息從禦前總管成安公公那兒打聽?到的,必不會作假。聽?聞這衣裳是傅朝瑜送過?來的,用的是白疊布,輕柔軟和?,世所罕見。這布還不是西域買回來的,而是涼州進貢的。乃是涼州的女工親手紡織出來,前段時間皇上還給了賞賜,隻因為這兩個人名不見經傳,故而沒人關注罷了。
除了皇上,宮裏?還有幾位也有這樣的衣裳。四皇子便天天穿,兩個公主也是。其他女眷隻有太後跟皇貴妃願意穿,太後娘娘聽?說也喜歡這樣的衣裳,說初春時穿著?既暖和?又舒適,還讓人又做了好幾身。
傅朝瑜這回送來的料子不多,也僅僅隻夠給宮裏?的幾位主子做衣裳,其他人那是想也別想。
雖然不少人對?此嗤之?以鼻,但是唾棄的同時又忍不住好奇,這料子穿在身上是不是真的比絲綢還要舒服?
一時間,權貴圈子對?這白疊布開始評頭論足,聽?著?似乎隱隱有不齒,但細聽?起來便會發現他們到底還是感興趣的。尤其是後麵又有消息傳開,說這白疊布適合貼身穿,尤其是個老人跟小孩兒貼身穿。
要問為什麽,楊直隻能說一句“對?身體好”。說破天了也不能說他講的不對?,穿衣服自然比不穿衣服對?身體好。況且外?麵的人也不知道?這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反正一來二去坊間便有人稱穿白疊布利於養身。隻要給一條路子,都不用楊直引導,這些人自己便會益處補充起來。
一切準備妥當,楊直又寫信催促傅朝瑜趕緊準備棉布。
傅朝瑜也忙。
初春之?時,也是農忙之?始。
年前州府已經令各縣城督促百姓修理農具、平整溝渠,等積雪消散,河道?水流上漲時,各地?都相繼開始育種崔苗。
小麥是這邊的主要作物,今年眾人還多了一個種棉花的活兒,前兩日衙門?才派了人過?來,細細的同他們說明了這棉花要如何育種,如何種植,如何打尖。說來這棉花還真適合在西北這邊種植,不必跟小麥田搶地?方?,向陽的山坡開墾好之?後便足夠了,“棉苗性似火,沙溜地?最好”這句話被每個人都深深記在心裏?,他們這邊可多沙溜地?了。
原本還有人叫這東西為“白疊子”,自從衙門?的人都管這叫棉花之?後,各縣城的百姓也都改口叫起了“棉花”。他們也不怕這棉花種植了之?後會賠本,聽?聞州衙如今正在收棉花,雖不知道?做什麽,但是隻要收就行。
於是二月初種上小麥之?後,所有人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曬棉花種,育了苗便趕緊栽到地?裏?。
馬騫很有小心機地?避開傅朝瑜,獨自帶著?牛伯桓去各個縣城都檢查了一遍,見春耕一切妥當,沒出什麽岔子,似乎也沒有受的去年雪災的影響。而受災的那些災民們,有些得益於跟著?衙門?修火炕賺了不少錢,開春之?後就把自己的房子重修了一遍,如今已經搬出了福田院,從衙門?那領了小麥棉花開始播種。另有一批如今在紡紗織布,來日賺夠了錢想必也能從福田院搬出去。
葉娘要特殊一些,她住的房子是衙門?特意給她尋的。從前他們母女二人住在城郊,如今則直接住在城裏?了。母女倆如今衣食尚可,日子過?得比從前不知安穩多少倍,隻是也比從前更忙了許多。
今葉娘等二十來個女工每日都在紡織間裏?忙活。
葉娘教會了旁人如何織布,自己又開始琢磨花樣子。
傅朝瑜對?此事格外?上心,每日都會過?去探查,順便討論一下?棉布的樣式,因這些棉布要賣給達官顯貴,故而葉娘先前設計的花樣都不太合適,傅朝瑜給她畫了幾個富麗堂皇的樣式,譬如牡丹蓮花紋,纏枝芍藥紋,花邊也更為複雜,類似石榴菊花邊,寶相花邊,拐子海棠盒花邊等等。葉娘為此絞盡腦汁,不知失敗多少次之?後,終於做出了傅大人定下?的花樣。
拿到最終樣品之?後,傅朝瑜狠誇了葉娘子一番,隨即召集人手開會。
人都到齊了,唯獨馬騫過?了許久才回來。李成跟王謝玄對?此了然,知道?馬大人這是要爭了,要不然這段時間也不會對?底下?的事兒如此上心。
傅朝瑜卻覺得沒什麽不妥,伸手道?:“馬大人先坐吧,有幾個事兒去先同你們商量商量。”
馬騫不苟言笑地?坐下?,但是心裏?卻犯嘀咕,傅朝瑜如此和?善,難道?不知道?他這段時間都在外?頭做什麽?
傅朝瑜當然知道?,馬大人每日天不亮就出去,不是給百姓修農具,便是處理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民間小案子,勤勤懇懇,遇到沐休都不消停,每日早出晚歸盡心至極,以一己之?力給衙門?開了個好頭,如今底下?縣衙的官吏都不敢偷奸耍滑了,生怕被馬大人給逮到。自去年冬日福田院事件過?後馬大人有所滑落的口碑,最近又起來了不少。
今兒來晚了,聽?說也是為了審一樁偷牛的案,看樣子是審明白了才過?來的。這般挺好的,不內鬥隻內卷,傅朝瑜十分看好並且支持,要是底下?縣城的官員都能跟馬大人似的卷生卷死,他們涼州隻怕早就起來了。
眾人今日商議的是棉布的售價,初步定的是每匹三貫。
馬騫本來優哉地?喝著?水,聽?到這價格之?後直接瞪大雙眼:“三貫,你們怎麽不直接去搶?這價格都能買不少絹布了。”
傅朝瑜揣著?手,理直氣?壯:“這白疊布在從前可是貢品呢,如今隻賣三貫他們就該謝天謝地?了,難道?還要講價格不成?”
“你不怕他們不買賬?”
傅朝瑜堅持:“他們不買,有的人買。”
馬騫搖了搖頭,懷疑傅朝瑜想錢想瘋了。雖然棉布少見,但是跟絲綢卻是沒得比的,富貴人家?穿的都是錦跟絹,便是圖新?鮮想要試試棉布,可他們又不是冤大頭哪裏?肯出這個錢?馬騫本來還對?賣布這件事情?有些期待,如今看傅朝瑜心裏?沒有一點成算,便索性放下?指望了。
得了,依他看,這棉布大抵是賣不出去了,最後要麽降價要麽虧本,要麽變成他們涼州自娛自樂。他不信京城那邊的人都是傻子,分不清棉布和?絲綢究竟誰更好。
馬騫懶得提意見,其他人則一致通過?,傅朝瑜又開始商議另一項——他決定在石羊河下?遊修築水庫,用以蓄水。傅朝瑜拿出涼州的輿圖,隻見圈出了幾塊不小的地?:“大致便是這些地?方?,你們瞧著?哪一處更好?”
馬騫閑閑地?翻了個眼皮,嘖,地?方?都不錯,北邊那兒也確實都是缺水缺得很,但問題是他們哪來的錢修水庫?
他踢了一腳牛伯桓。
牛伯桓不愧是馬大人肚子裏?頭的蛔蟲,一下?就明白了馬大人的意思,衝著?傅朝瑜道?:“可是大人,衙門?先前賺的錢都已經用在春耕跟買棉花上了,再沒有什麽餘錢,咱們拿什麽來修水庫?”
傅朝瑜有些嫌棄他的不靈光:“那棉布不都已經快要往京城運了嗎,過?些日子便能掙錢,掙到了錢想要修多少水庫都不在話下?。”
馬騫“嗤”了一聲。太狂妄了,他憑什麽認為那棉布真能賣得好?馬騫拒絕發表任何看法,他隻是冷眼相待。
這絲毫無損其他人的熱情???x?,眾人尚未拿到賣棉布的錢便已經飛快訂好了水庫的選址,甚至還籌備著?日後修路以及建學校等諸多事宜。每個人都意氣?高漲,感覺富裕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了。
紡織間日夜趕工,終於在春耕結束之?後,將?頭一批棉布運送京城。
葉娘等人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傅大人答應了她們,隻要這批布能夠賺個好價錢便給她們新?建一個紡織廠,再雇傭成倍的人過?來做工。屆時,葉娘他們這批人也能稍微鬆一口氣?。如今在福田院這邊做工,實在是太不方?便,還是應當建廠才好。
好比傅大人先前提到的水泥廠,葉娘等人光是聽?著?名字便格外?心動,隻盼著?這批棉布能不負所望,去京城賣一個好價錢。
比起傅朝瑜他們那不切實際的幻想,馬騫還是理智的。棉布剛送出涼州,他便私下?聯係了城中的布商,得知城中有個布商在山東一帶做的生意不小。日後那批布在京城滯銷,他還得想想法子趕緊運到山東賣掉。畢竟是衙門?花大價錢弄出來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名聲給毀了。馬騫其實也是看好這門?生意的,但他不讚成的是傅朝瑜異想天開,以棉布的造價,售價應當遠低於絹布,稍高於麻布才合適。
馬騫擔心的不無道?理,若是尋常人的話,這些昂貴的棉布運到京城壓根翻不出什麽浪花來,但巧就巧在他是傅朝瑜叫人弄出來的。
“傅朝瑜”這三個字,光是在京城提起來便能掀起一波輿論風潮,京城有支持傅朝瑜的學生以及南城一帶的百姓,也有憎惡傅朝瑜的權貴們,兩邊彼此水火不容,但凡是很傅朝瑜沾點關係的便比旁的更能引起爭議。
前段時間這棉布已經被討論過?一波了,如今棉布一到,楊直便立馬放出消息,直接在太府寺下?的鋪子裏?擺上了。
朝中對?此褒貶不一。跟傅朝瑜交好的官員,譬如國子監、工部自己傅朝瑜的朋友們為了支持他在涼州的事業,無不跑過?去帶了兩匹回家?。甭管好與不好,他們都要支持傅朝瑜的。
楊直雖不是商人卻善於經商,售賣當日還請人作詩吹噓這白疊布,一時間在文人圈子裏?傳得很廣,於是便有不少富貴人家?開始動心,爭先恐後地?湧進來買棉布。
物以稀為貴,這棉布別的地?方?都沒有,又跟傅朝瑜有關係,他們自然也願意花這個錢。不說別的,這料子連皇上跟宮中的太後娘娘都穿過?,他們如今有機會自然要親自試試了。
一試之?後,竟發現穿得卻是挺舒服的。
短短兩日功夫,商鋪便賺得盆滿缽滿。楊直進宮稟告時,君臣二人都望著?賬本暗自得意。
當然也有那等看不慣的,下?朝之?後聽?聞此事便三三兩兩地?議論開了。禮部右侍郎馮鳴與刑部尚書趙盛並行,拉著?禦史台的幾位禦史抨擊傅朝瑜摻和?商賈之?事。
果然,商賈出身的行事就是不大正,縱然一腳踏入官場也依舊改不了經商的習性。這便是朝廷為何不許商賈科舉入仕的原因了,不說官商勾結,就是這經商的風氣?帶入官府都會有損朝廷威儀。
馮鳴對?此極為不齒:“虧得聖上還如此厚待於他,破格讓他入朝為官,又多番厚待於他。可這傅朝瑜卻總想著?與民爭利,諸位禦史怎麽也不向聖上多多進言?”
禦史們無奈:“咱們進言的還少嗎?可聖上偏袒,誰說了都不好使。”
這倒是真的,馮鳴也無奈了。
趙盛隻好奇一件事:“聽?聞他那一批棉布價值三貫,如此昂貴,真的有人買嗎?”
馮鳴眨了眨眼,隨即高聲道?:“反正我是不會買的。”
禦史們互相對?視一眼,立馬附和?:“我們也不買。”
趙盛點了點頭,他自然更不會了。傅朝瑜牙尖嘴利,他絕不可能給傅朝瑜賺自家?錢的機會。
幾人各自分開。散值之?後,趙盛準備回府,路上途經東街的布坊,抬手一掀車簾便看到不少人圍在鋪子外?頭排隊。東街一帶熱鬧的鋪子倒也有,但是像這麽熱鬧的還是頭一遭。
“什麽鋪子這般紅火?”
趕車的馬夫道?:“大人您不知道??這裏?頭賣的便是涼州的白疊布,也叫棉布,這幾日才剛開始賣,生意好的不得了,聽?說運過?來的那麽些存貨都已經快賣光了。”
趙盛百般不解:“三貫一匹都還有這麽多人買?”
“貴是貴了點,但是勝在新?鮮。況且外?頭都說用這棉布做成裏?衣,貼身穿可以延年益壽呢。”
趙盛冷笑,這樣的謊話竟然也有人會信?明顯就是傅朝瑜那廝為了賣棉布,故意放出來的鬼話。
趙盛正想啟程回府,無意中瞥見一個熟悉的人影鑽進了鋪子裏?。他定睛一瞧,臉上多了幾分茫然。
他怎麽瞧見了馮鳴的管家?了?還有今兒接陳禦史的車夫,竟然也在後麵。
不是說好不會買傅朝瑜的東西,他們竟表麵一套,背後一套?當真看錯了他們。
趙盛怒不可遏,憤憤地?放下?車簾,冷聲:“回府!”
往後若再跟這些叛徒們說話,他便不姓趙。
趙盛說到做到,過?兩日聽?聞那間鋪子已經快要賣斷貨之?後,對?著?馮鳴等人越發沒有好臉色了。馮鳴幾個想也是知道?是為了什麽,也不敢吭聲。他們確實不待見傅朝瑜,但是別人都買了,外?頭又都說得天花亂墜,他們若是再不下?手豈不是什麽都不剩了?況且他們也就隻買這一次,新?鮮勁過?了便不會再當這個冤大頭了。
隻相處尚可的人裏?頭便有這麽多叛徒,更不用想那些點頭之?交會如何了。趙大人在朝中存著?氣?,等到晚上回家?泡了個澡之?後才疏解了幾分。
屏風上搭著?一件從未見過?的衣裳,既然放在這兒,肯定就是給他做的。趙盛穿上之?後覺得挺鬆快的,伸手多摸了幾把,手感也不錯,家?裏?什麽時候新?買了這樣的衣裳?
等見到妻子,趙盛便多問了一句:“這料子倒是穿著?不錯,哪買的?”
妻子笑著?說:“我早說這料子不俗,原來你也是這麽想,可見你也是識貨的。這便是涼州的白疊布,如何,果真名副其實吧?”
趙盛揪著?身上的裏?衣,麻木地?僵在了原地?。
妻子說完還頗有幾分得意:“虧我買得早,否則如今隻怕是沒貨了,瞧瞧多合身啊。”
第104章 建廠
趙大人想要怒摔裏衣, 但?他裏麵就穿了這麽一件衣裳,脫了就沒了。想了想,還?是又回了屏風後頭另換了一件才出來。
待出來後頗有氣勢地將這件棉衣扔給妻子, 言辭惡劣:“往後別讓我看見?這衣裳!”
說完便臭著臉去睡覺了。
趙夫人一頭霧水地收好了棉衣, 對著丈夫略顯不快的背影,麵?上盡是一言難盡之色。皇上跟太後都願意穿的東西這人非要看不上,要她說, 這分明是山豬吃不了細糠。
涼州還?在源源不斷地給京城運送棉布, 若不是天高路遠並不好走?,涼州甚至還?能運得更快、更勤些。
楊直管著的商鋪對涼州一切棉布來者不拒,有多少便能賣多少。跟傅朝瑜做生意且不論?賺錢與否, 總是比旁人打交道更安逸些。譬如這回的棉布,這回都不用楊直多費心,涼州那邊送過來的便完美契合權貴人家的審美, 花樣富貴逼人, 顏色更是豐富多變, 或是豔麗或是素雅,一點兒不輸絲綢。對此,楊直誇讚起來也無壓力?。
經過幾日的磨合, 京城人發現這棉布確實是好東西, 穿在身上格外舒適, 缺點也有便是容易皺, 若是貼身穿倒也是挺好的。還?有人用棉布做起了被褥床單,用著亦覺得不錯。哪怕楊直最開始那句“棉布用著養生”不過是胡說八道,但?是不少人仍然信了, 尤其是老人家。
這個?年紀了誰不想要延年益?即便是假的他們也願意當成真的,故而老人穿棉布也是最多的。
類似趙盛這種在不經意間就被家裏人做了一身棉衣的人也不在少數, 自然也有人脾氣固執,說不穿就不穿再怎麽勸也沒。但?也有人發現棉衣穿著不錯,便悄悄穿在裏頭了。對外則穿著官袍,端著身份對那所謂的棉布不屑一顧,誰又知道他們叛變了?反正?也沒有人扒開他們的衣裳細瞧如此裏子麵?子都有了,也算是皆大歡喜。
不過楊直也知道如此賺錢不過是一時的。聽聞涼州那邊的棉花都已經種下了,等?兩三個?月涼州的棉花開始長成,隻怕那邊的棉布會越來越多。這東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錢了,不過好在他們??x?也沒指望棉布能一直如此暴利,這東西若是散入平民百姓之家,造福百姓,那才是真正?發揮了作用。
再有便是棉被了,他聽傅朝瑜說,這棉花遠要比柳絮之類的保暖,冬日製成被褥再合適不過了,隻是工序複雜了些,損耗也相對較多。
工序複不複雜都不費事,隻要等?到冬天棉花夠用就成。每年都有不少人凍死,若是這棉花足夠能保他們安然過冬,也算是涼州一帶功德無量了。
半月過去,傅朝瑜終於收到了京城送來的錢,為保安全,楊直直接從兵部借了五十來個?士兵出來負責押運。這樣一筆巨款,若是被偷了搶了損失實在太?大。
馬騫等?人這輩子都沒見?過衙門能有這麽多的錢。天知道傅朝瑜叫他們過來對賬的時候,他們有多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