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 作者:青橋細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聽她一通抱怨,不明其意, 忙問道時怎地了。夏菱自是不知曉那屋內一通爭端,隻曉得好生生的人去了, 有個大夫硬說要放血醫人,遂照實說了。
秋靈聽後道:“這等手段, 哪是個尋常大夫能說出口的,怕不是哪裏來的假方士,專門來騙人的。”水浼問:“可不是,可聽說還要多少血?”
夏菱抹了淚道:“沒說,隻說要等二爺好。”眾人一驚,又七嘴八舌說起來,這個說“是我我也甘願,反正死不了,沒準還能得些賞錢。”那個說“準是騙子,哪有大夫說人血能治病的。”另一個又說“清簟姐、善舒姐也放了血,不知要多少才二爺才能好,莫得到時候,二爺好了,其他人倒下了。”說了好一陣人才散了。
夏菱估摸到了時候,便去小廚房取來補湯,秋靈、春慧與冬清也隨著去了。幾人正圍著李婠淌流淚,又聽院裏一小丫頭來報,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等派人送了阿膠、八珍湯等補血藥物來。
夏菱聞言啐了一口,“貓哭耗子假慈悲!” 秋靈等人也麵露不悅。李婠道:“且去給清簟、善舒送些罷,其他收入庫。”秋靈等人去辦了,李婠又與夏菱道:“去叫菊生打發幾個小子守著門,莫讓那大夫跑了,再讓他去雇些人去四下打聽這大夫,有了結果,直接扭他送官去。”夏菱點頭。
如此又過了兩日,可也不見陳昌醒來。老太太等人更是一日三變問,陳大夫隻說“心誠則靈”等詞,老太太與賀夫人也無法,隻得次次打發人與李婠說些“二爺去了,便沒了依靠”等言語。李婠自是不理。
這邊陳大夫自己樂不思蜀,住雕梁畫棟、吃山珍海味,又有大把仆役驅使,做派越發上來了,越發想著,若能在陳家當個長長久久的供奉也是美事一樁。
這日正午時分,他用了膳,正在園中消食,有一小丫頭跑來說:“太太有請。”陳大夫問道:“可是二太太?”那小丫頭點頭,忙上前引路至一開闊亭子處。
賀夫人見了人,忙叫座,又叫人上些果子茶水,隻留了自個兒奶媽子,其餘下人遠遠地打發了。賀夫人道:“若說倫理情常,本不該如此失禮請您,還請老先生您不要見怪才是。”陳大夫摸摸胡須,說道:“我即是大夫,便不講求這些俗禮。敢問夫人有何要事?”
賀夫人未語先流了淚,道:“隻一樁,全為我兒陳昌來。”陳大夫還是那套說此說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太太安心等結果罷了。”
賀夫人道:“不瞞您說,我那媳婦,我是信不過的。我兒遇人不淑,她眼裏心裏無我兒半點容身之地,有此等毒婦在,我兒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醒。”說罷,她拿帕子抹了抹眼。陳大夫與身後奶媽子勸說了幾句。
賀夫人道:“隻求、先生想想法子。”
陳大夫一麵低眉撫須作沉思狀,一麵心說:這賀夫人是個主事兒人,萬萬不能得罪,而那二奶奶見我不慣,我又放了她血,怕是不能善了。現在兩人不和,倒是能做些文章,也免了自己後患。
遂斟酌道:“倒是有法子,隻是這法子有傷功德。”賀夫人說:“便舍了我的命也不眨眼,何況其他,您請說來。”
陳大夫道:“此引魂之法取血中執念為引,若念頭少了,以量補上也可行。”
賀夫人左右思忖,點點頭。
陳大夫見了又道:“隻是——”賀夫人忙問追問:“隻是如何?”陳大夫道:“這法子您用,怕是得千萬小心些。”
賀夫人一聽,忙問其緣由,陳大夫道:“昔日我與三無先生雲遊,他也傳了我幾招命理之法。我觀貴府二奶奶劫煞加孤辰寡宿,隔角星疊加,陰陽差錯,刑克厲害。怕是克父母至親之命,此等人物最為狡詐多疑,心狠手辣,稍有不慎,讓她生了毒害二爺之心,恐怕二爺在劫難逃了。”
賀夫人一聽怔住,細細回想,喃喃自語:“果真這般,果真這般。怪不得,自她入了府,媛姐兒、永哥兒、昌哥兒、連著我俱都添了病灶,她又自小便克了父母,可憐我親家公、親家母,去得這般早。”說罷,她急道:“敢問老先生,可有克製之法?”
陳大夫作細細思索狀,後長歎一口氣:“老夫力薄,無能為力,慚愧慚愧。”後又閑聊了幾句因果,便告辭離去了。
待他走後,身後的賀夫人的奶媽子出主意道:“老先生濟世救人,對此怕是講究,不若請些道士僧人來治治?”賀夫人回道:“那便如此,莫走漏了風聲,隻說是為我兒祈福罷。”
這日,還未至晚膳時,便有僧侶道士來祈神作法,念經誦佛。老太太見此,並不出聲。
這些僧侶道人本就練的“嘴皮子”功夫,萬事隻順著賀夫人說,拿了大筆賞錢,哄得賀夫人越加相信了。隻是毫無效驗。
這廂,李婠自是不知陳大夫與賀夫人的一番理論,陳昌醒不過來,藥引也斷不了,日日放血,又兼來回奔波,也虛弱了些。
這日,剛有人捧了杯藥引走,那小藥童沒止血,又拿了一杯子來。
李婠瞥了一眼,不理,自顧自包紮了傷口。夏菱見一麵遞藥,一麵罵道:“你個沒長眼的東西,在作甚妖?”說罷,便要打。那小藥童忙竄出去。
紗窗外一婆子聽了動靜忙開腔:“還望二奶奶恕罪。”
夏菱怒氣衝衝,掀了簾子出去大聲罵道:“恕你媽個頭!今兒我算是開了眼,什麽叫得寸進尺,您們不是打主意放幹了我家姑娘的血,好換個主子罷?實話告訴你,別以為李家沒人了,也不去打聽打聽,這梁州地界兒,誰家不高看我家一眼。”
那婆子連連鞠躬,說是誤會。夏菱直接啐了她一臉,“啊呸,隻當誰不知你們肚子裏那二三兩雞零狗碎的道道,還真以為全天下人都是蠢貨,任由你們擺布?你們這些貪得無厭的東西!”說罷,她叫上幾個丫頭,推搡了人出去。
賀夫人得了消息,隻流淚道:“她誠心不指望我昌哥兒好了,再去請陳大夫來。”
那陳大夫早散了銀兩,私下打探消息,此時見了傳喚,忙收拾去了。
路上,他左右思索,自他探聽了李婠身世後,直覺有些不妙,暗惱自個兒當時為何作氣,與其對著來,又懊悔自個兒未及時抽身。
隻他又轉念一想:那二奶奶雖娘家有權勢,隻到底是個女子,遠遠將她打發出去,她娘家也沒說辭。到時,沒了這絆腳的,若人醒了,便攬了功勞,若人沒醒,責任推給個丫鬟,也輕便些。
到了內屋,賀夫人說了前因後果,又哭道:“老先生,這可如何是好?”陳大夫長歎一聲,低頭思索道:“如此,我隻能行那瞞天過海之法了。隻是,此需將二奶奶遠遠支開,且九九八十一天不能與二爺相見,後我施法,以通房之血代替,便能有五成能掩鬼神耳目。”賀夫人聽了,又是千恩萬謝。
待送走了人,她忙去找了老太太商議,老太太聽了麵帶遲疑。賀夫人忙說道:“隻請她外出住兩三月罷了,待昌兒好了便回轉。”老太太遲疑:“李家那邊,怕是不好交代。”賀夫人回道:“親家自是通情達理之人,應是能諒解一二。”老太太歎氣道:“那便先知會了親家,再作打算罷。”賀夫人忙去辦了。
果真,李家也無異議,隻問可否把人接回去。賀夫人自然連連應許。她本欲請李婠來商議,又恐她克了自己,遂叫了一丫鬟通傳。
那丫鬟找了夏菱,支支吾吾還沒說完,夏菱便罵開了:“這是什麽理兒?太太莫不是腦子進了水,任由那假大夫妖言惑眾,二爺傷了躺著,不去請醫用藥,硬要要整些沒用的,讓我家姑娘放了血不說,還要趕人走。”夏菱罵人也沒避著人,院裏老婆子、小丫頭隻顧遠遠地躲開來,無人接話。
待夏菱罵了個痛快,又去找李婠支支吾吾地說了因果,李婠麵色不改,心說:果真世間人樣樣皆有,個個都有立場想法,皆是不同的。她想著,她們要弄那一套,索性她便拋開手來,任由她們鬧去罷,自己也得了安生。遂點頭,隻吩咐人去收拾行李去了。
這日掌燈時分,便有十多架大廂馬車、後隨著四五頂四人轎、兩旁又隨著眾多婆子丫鬟小廝出了陳家角門,往城郊方向去了。
第32章
隻說李婠也未回李家, 往城郊西麵的莊子上去了。單莊頭本欲安寢,又被下人叫醒,才知主子李婠來了莊子上,忙起身披衣去迎。
李婠略等了一等, 後見莊門大開, 單莊頭從裏頭迎出。李婠笑道:“深夜臨門, 擾了單莊頭了。”單莊頭又是請安鞠躬又急忙忙說著不敢不敢:“這兒處便是姑娘的, 那能說勞煩之詞。”說罷, 他忙迎了人進去上房。李婠又道:“煩請單莊頭安置安置隨我來之人。”單莊頭忙點頭去忙了。
待人一走, 夏菱幾個便指揮人將隨帶的衣裘暖被、屏風茶幾一應安置上。夏菱見這屋子雖寬廣通透,卻陳設簡單, 一麵伺候李婠洗漱事宜,一麵道:“苦了姑娘了。”
李婠笑道:“有高屋, 有暖榻, 何談委屈?”自離了陳家, 李婠雖也心憂陳昌,隻心緒前所未有的好了起來, 隻想著這天下之大,若能立個女戶, 行無束縛才好,哪會在意住所優劣。
李婠見夏菱又要說話, 笑道:“且去歇著罷,也累了一天了。”
次日早, 霧氣未散,李婠便朝城西女子織坊去了。到了坊門前, 李婠未叫人通稟,隻遠遠地隔了轎子的紗窗往外瞧。
坊門前女子進進出出, 牆外亦有小販或挑擔、或推車拉著朝食來賣,吵吵鬧鬧。
張桂花接過小販手中的炊餅,遞了一文錢過去。那小販道:“桂花姐,明日您再來,您那份我一直特意多加了餡兒。”張桂花啐人一口,笑道:“我年紀是你二倍多,莫要亂叫。”
那小販一麵給別人包炊餅,一麵道:“哎喲,您不說我還看不出來。我眼拙,眼拙。”張桂花更是笑開了,道:“得,不與你貧嘴了,你也忙,我也快到時辰了。”那小販道:“您走好。”
張桂花咬了口炊餅,往門口走,正待拿了門牌子進門,眼一瞟,便見著有個美貌丫鬟並著一眾漢子小廝立在門外,她見人有幾分眼熟,定睛一看,原真是女東家來了,遂忙進屋稟報馬管事。
這麵李婠到不知這樁事,正瞧著前麵人來人往,夏菱見了又驚又喜,道:“姑娘,這可真真大變樣了,馬管事真真好本事。”李婠點頭,正待開口,又聽有人插話“當不得菱姑娘誇。”
夏菱一回頭便見馬管事立在後邊兒,喜道:“馬管事怎來了?。”馬氏笑道:“剛人知會我來著。”說罷,她忙向李婠請安:“女東家安好。”
李婠笑道:“快快請起。信中隻三言二語的,沒成想這般熱鬧。”馬管事一麵引人從後門進,一麵回著:“我成日想東家您來看看,便沒多說。左盼著右盼著,您終地來了。”
李婠想著這織坊開著,她也沒來過幾次,有幾分慚愧,低聲道:“萬事都由您擔著了。”馬管事琢磨了下這話味兒,反應過來後忙道:“東家可是覺著自個兒不好,來得少?”李婠道:“我實屬有幾分慚愧。”
這時,落了轎,馬氏忙引人去書房,一麵走,一麵說著:“最初我隻識得幾個大字,能看看賬本,如今也看了幾本東家給的書,懂了些世間道理,有句話說得好,‘千裏馬常有,的伯樂不常有。’可不是如今這般麽。我雖自認有幾分才幹,但若無姑娘,怕也隻能消磨在後院裏,這是一則,二則,若天下事聖上俱都管了,還要朝臣作甚,若東家方方麵麵事無巨細地管了,哪還有我容身之地?現在開酒樓茶館的,哪個東家自個兒理賬了?”
李婠笑道:“我隻說了一句,你便說了千萬句出來了。”馬氏也笑:“隻是在理兒,話便多了。今日東家在,終地可當麵與您稟明了。”說罷,又說起這坊間大小事來,李婠一一聽了,又一一做了決斷。兩人處理了事,又去坊中看了一遭。
待日落西山,方才會回轉了。
卻說這邊,陳明勝忽聞賀夫人把李婠趕了出去,心中難安,便與賀夫人拌了幾句嘴。賀夫人直說“親家都許了,你又怎地不許?”陳明勝隻得也默然。
他一麵聽老太太等人幹哭,一麵又心憂陳昌,隻弄得自個兒頭昏腦脹心中煩悶,出了裏屋又見僧侶道人、各家親友、丫鬟姬妾、大夫藥童進進出出,院中烏煙瘴氣、亂七八糟。遂命人俱都攔了,該去何處便去何處,又吩咐田豐幾人在二門外守著,清簟幾人輪班守著,院中總算清靜了些。又有一小廝來報,道是馮家、王家來人了,遂忙去招呼來人去了。
過了兩日,清簟守床邊做針線活,水浼、南喬正在外屋打絡子,陳昌終於醒了過來。
清簟見他睜了眼,滾下熱淚來,道:“可算醒了。”她忙放下手中活計,取了幾個靠枕讓他靠著。水浼、南喬兩人也欣喜異常,一人取了茶水來,又指派小丫頭去知會老太太、賀夫人等人,一人直叫人傳膳、叫人去請陳大夫,屋裏屋外都忙活起來。
陳昌口中血腥味重,接過水喝了。他一場大夢,正不知今夕是何年,見人忙裏忙外也未作聲,兀自理著思緒,後喃喃自語道:“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清簟問道:“二爺這是說甚胡話?”陳昌不答反問:“如今是甚日子?”清簟答道:“正好二十,二爺您已睡了快七日。”陳昌又問:“可是建安年間?”清簟隻覺此話奇怪,卻隻當他睡迷糊了,回道:“正是。”
陳昌點頭,坐起身來,吩咐道:“去尋二醜來。”清簟忙去喚人進屋,後與善舒幾人退下。
陳昌道:“你且去宿州紹興縣,那一帶應有一書生名叫趙承望的,你去細細探來,記得不要走漏風聲,無論有沒有,且先回來回我,記得探得詳細些。”二醜年紀偏大,早年在外行走,最合適不過。此時他不敢瞎猜,直點頭出去了。
清簟幾人見人走後,忙進屋伺候,陳昌一麵強撐下床,一麵又問:“你家二奶奶呢?怎不見她來?”清簟心中一緊,左右為難,又見他此番動作,攔著人說道:“現今躺了這些時日,又未進米麵的,二爺怎不躺躺?”
陳昌他平日身強體健,如今隻覺得體虛頭疼,卻不喜在床上消磨著時日,硬撐著起身,回道:“躺了幾日,骨頭都懶了。”清簟見他雖虛弱,但無大礙,遂與水浼、南喬去取了衣衫、熱水來伺候。
陳昌又問:“為何不見她不來?”三人相互望了望,不知應當不應當說,該如何說。
正此時,又一小丫頭來報,說陳大夫來了。清簟忙道:“快快請老先生來。”
陳大夫聽見陳昌已醒來,自是萬分欣喜,馬不停蹄趕來。老太太、賀夫人等人得了消息,也來了上房,後秋夫人、段馨、賀家兩姐妹、陳蕙、陳茯、陳芸也到了,不一會兒,陳明勝、陳明誌、陳遠、陳永也接了消息來看望,又來了各院來的姬妾婆子丫鬟。
老太太居正屋上座,陳明誌、陳明勝等人居左下,秋、賀兩夫人坐於右下,從屋內至外,烏泱泱地站了一堆人。
老太太先問了陳大夫,陳大夫假模假樣地摸了脈,撫須道:“無大礙了,待我開上一劑藥,定能藥到病除。”老太太連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老天保佑。”其餘人也大喜,七嘴八舌說著。
老太太又見陳昌下了床,責怪道:“才好些,怎不好好躺著養身子。”陳昌道:“躺了這多天,也躺累了。”老太太聽了不由流淚,說道:“好好好,走動著好。”
陳昌也不由落淚,他掀袍子跪下:“孫兒不孝,勞祖母憂心。”老太太拿了帕子抹淚,道:“這般作甚,當真討打,還不快快起來。”
陳昌起身,又在陳明勝、賀夫人身前跪下:“兒子不孝,勞念老爺、太太憂心了。”兩人見他麵無血色,頭裹白布,皆暗自流淚。後他又與眾姐妹親友一一見過,說著感念之詞。其中細節不必多敘。
老太太見此直笑:“這倒像是許久未見,與我們生分起來了。”賀夫人笑道:“他是懂了這些人情世故了。”後她問陳昌:“可還有哪裏不適?”陳昌回道:“隻覺腹中饑鳴。”
賀夫人聽了笑著對老太太道:“不如快快擺膳?”
老太太點頭道:“今兒個難得人齊全,便在園裏擺幾桌罷。至於這躺了許久的,就讓他喝稀粥去,看著我們吃喝。”
眾人一聽老太太打趣,紛紛笑著應是。賀夫人也笑著說:“這些時日,丫鬟婆子也累了,不若也開幾個席麵,大家夥一道樂樂。”
老太太回道:“瞧我,老糊塗了,難為你想得周全,便如此罷。”賀夫人點頭,直命人去辦了。一時,院中人眉開眼笑、歡欣鼓舞。丫鬟婆子忙地抬桌椅,置碗碟,不多時,一切置辦妥當。
陳昌此時開口吩咐清簟:“且去叫你二奶奶來,她一人吃著也沒甚意思。”說完,他頓了頓,又說道:“況且,這親友俱在,請她來招呼著人些,莫讓太太一人煩累了。”
清簟自是不敢去的,立在原地,其餘不知情不明所以,知情人也沒了聲響,直拿眼瞅著老太太與賀夫人。
賀夫人不能直言鬼神之事,隻含糊說道:“哪要她忙,你媳婦身子不是,便不來了。快快擺膳罷。”說罷,令人傳菜來。陳昌心知不對,未莽撞出聲,隻笑著應是。又是一陣語笑連連。
因著惦記著李婠,陳昌隨意墊了墊肚子便要辭去,其餘人知他傷未好全,俱都體諒。賀夫人叫人去抬了轎輦來,又千叮呤萬囑咐著將人送走,陳昌未推拒,笑著應了。
他上了轎便落下笑來,一路回了院子。一眾丫鬟婆子早得了消息,擁著他進屋,後又一一散了。人方走,陳昌未進裏屋,便問清簟:“人呢?”清簟不敢隱瞞,把自個兒知曉的說了,陳昌聽到放血治病時眼色一沉,手一揮,一隻青白釉瓷茶盞便砸在了地上。
清簟隻聽得耳邊猛地一聲脆響,駭她一跳,她忙抬眼看去,又見陳昌滿眼火星,嚇得她跪下了。半響後,她悄悄抬頭,見陳昌麵色如常了,又試探地開口,接著說下去。
陳昌不露聲色地聽著,隻把又聽著李婠現不知在何處時,忍無可忍,從旁牆上拔下來劍來便要去尋人。
清簟驚叫一身,忙扒住他腿腳不讓他走,哭道:“二爺,那老先生法子雖陰邪,可確屬救您一命、萬萬不可恩將仇報阿。”陳昌置若罔聞,他身高體健,轉眼便拖她出了屋。清簟見一眾大小丫鬟聽了聲響來察看,忙放了手。
前來的大小丫鬟見著陳昌手中長劍,隻管大呼小叫,行動上俱都畏畏縮縮,無一人敢上前。待陳昌出了二門才被三七、八角攔下。
八角抱著人大腿,三七鎖住人腰哭道:“二爺,此時陳大夫與各位老爺太太小姐俱都在宴飲,莫得‘殺了老鼠、打碎了玉瓶’,不若明日再談其他罷。”八角也嚎哭道:“對對、二爺,容他在活些時日罷。”
陳昌聽了,麵含戾色,冷笑道:“是了、是了,”說罷,他將劍一扔,三七眼疾手快地接住。陳昌接著冷道:“代我收好它,明日必讓那老東西血債血償!牽馬來!”
八角見此又要勸說,被三七一把拉住去牽了馬。乘著夜色,三人往城郊方向去了。
第33章
話說這頭, 清簟直追到二門外,見人遠走,心裏泛酸,隻無可奈何, 遂回轉了。一邁進院門, 便見善舒由一小丫鬟扶著, 麵色慘白地立著。她忙走過去拉著她的手, 問道:“這兒風大, 你又失了這麽多血, 如何不好生歇著,出來作甚?”
原是那日陳大夫說可行瞞天過海之事, 清簟善舒兩人遭了殃。以陳大夫所言,兩人取其中之一便可, 善舒便磕著頭自願放了大半的血, 躺屋裏休養。今日善舒聽聞陳昌已回, 便由一小丫頭攙扶出來,誰知也沒見著人。
秋靈聽後道:“這等手段, 哪是個尋常大夫能說出口的,怕不是哪裏來的假方士,專門來騙人的。”水浼問:“可不是,可聽說還要多少血?”
夏菱抹了淚道:“沒說,隻說要等二爺好。”眾人一驚,又七嘴八舌說起來,這個說“是我我也甘願,反正死不了,沒準還能得些賞錢。”那個說“準是騙子,哪有大夫說人血能治病的。”另一個又說“清簟姐、善舒姐也放了血,不知要多少才二爺才能好,莫得到時候,二爺好了,其他人倒下了。”說了好一陣人才散了。
夏菱估摸到了時候,便去小廚房取來補湯,秋靈、春慧與冬清也隨著去了。幾人正圍著李婠淌流淚,又聽院裏一小丫頭來報,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等派人送了阿膠、八珍湯等補血藥物來。
夏菱聞言啐了一口,“貓哭耗子假慈悲!” 秋靈等人也麵露不悅。李婠道:“且去給清簟、善舒送些罷,其他收入庫。”秋靈等人去辦了,李婠又與夏菱道:“去叫菊生打發幾個小子守著門,莫讓那大夫跑了,再讓他去雇些人去四下打聽這大夫,有了結果,直接扭他送官去。”夏菱點頭。
如此又過了兩日,可也不見陳昌醒來。老太太等人更是一日三變問,陳大夫隻說“心誠則靈”等詞,老太太與賀夫人也無法,隻得次次打發人與李婠說些“二爺去了,便沒了依靠”等言語。李婠自是不理。
這邊陳大夫自己樂不思蜀,住雕梁畫棟、吃山珍海味,又有大把仆役驅使,做派越發上來了,越發想著,若能在陳家當個長長久久的供奉也是美事一樁。
這日正午時分,他用了膳,正在園中消食,有一小丫頭跑來說:“太太有請。”陳大夫問道:“可是二太太?”那小丫頭點頭,忙上前引路至一開闊亭子處。
賀夫人見了人,忙叫座,又叫人上些果子茶水,隻留了自個兒奶媽子,其餘下人遠遠地打發了。賀夫人道:“若說倫理情常,本不該如此失禮請您,還請老先生您不要見怪才是。”陳大夫摸摸胡須,說道:“我即是大夫,便不講求這些俗禮。敢問夫人有何要事?”
賀夫人未語先流了淚,道:“隻一樁,全為我兒陳昌來。”陳大夫還是那套說此說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太太安心等結果罷了。”
賀夫人道:“不瞞您說,我那媳婦,我是信不過的。我兒遇人不淑,她眼裏心裏無我兒半點容身之地,有此等毒婦在,我兒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醒。”說罷,她拿帕子抹了抹眼。陳大夫與身後奶媽子勸說了幾句。
賀夫人道:“隻求、先生想想法子。”
陳大夫一麵低眉撫須作沉思狀,一麵心說:這賀夫人是個主事兒人,萬萬不能得罪,而那二奶奶見我不慣,我又放了她血,怕是不能善了。現在兩人不和,倒是能做些文章,也免了自己後患。
遂斟酌道:“倒是有法子,隻是這法子有傷功德。”賀夫人說:“便舍了我的命也不眨眼,何況其他,您請說來。”
陳大夫道:“此引魂之法取血中執念為引,若念頭少了,以量補上也可行。”
賀夫人左右思忖,點點頭。
陳大夫見了又道:“隻是——”賀夫人忙問追問:“隻是如何?”陳大夫道:“這法子您用,怕是得千萬小心些。”
賀夫人一聽,忙問其緣由,陳大夫道:“昔日我與三無先生雲遊,他也傳了我幾招命理之法。我觀貴府二奶奶劫煞加孤辰寡宿,隔角星疊加,陰陽差錯,刑克厲害。怕是克父母至親之命,此等人物最為狡詐多疑,心狠手辣,稍有不慎,讓她生了毒害二爺之心,恐怕二爺在劫難逃了。”
賀夫人一聽怔住,細細回想,喃喃自語:“果真這般,果真這般。怪不得,自她入了府,媛姐兒、永哥兒、昌哥兒、連著我俱都添了病灶,她又自小便克了父母,可憐我親家公、親家母,去得這般早。”說罷,她急道:“敢問老先生,可有克製之法?”
陳大夫作細細思索狀,後長歎一口氣:“老夫力薄,無能為力,慚愧慚愧。”後又閑聊了幾句因果,便告辭離去了。
待他走後,身後的賀夫人的奶媽子出主意道:“老先生濟世救人,對此怕是講究,不若請些道士僧人來治治?”賀夫人回道:“那便如此,莫走漏了風聲,隻說是為我兒祈福罷。”
這日,還未至晚膳時,便有僧侶道士來祈神作法,念經誦佛。老太太見此,並不出聲。
這些僧侶道人本就練的“嘴皮子”功夫,萬事隻順著賀夫人說,拿了大筆賞錢,哄得賀夫人越加相信了。隻是毫無效驗。
這廂,李婠自是不知陳大夫與賀夫人的一番理論,陳昌醒不過來,藥引也斷不了,日日放血,又兼來回奔波,也虛弱了些。
這日,剛有人捧了杯藥引走,那小藥童沒止血,又拿了一杯子來。
李婠瞥了一眼,不理,自顧自包紮了傷口。夏菱見一麵遞藥,一麵罵道:“你個沒長眼的東西,在作甚妖?”說罷,便要打。那小藥童忙竄出去。
紗窗外一婆子聽了動靜忙開腔:“還望二奶奶恕罪。”
夏菱怒氣衝衝,掀了簾子出去大聲罵道:“恕你媽個頭!今兒我算是開了眼,什麽叫得寸進尺,您們不是打主意放幹了我家姑娘的血,好換個主子罷?實話告訴你,別以為李家沒人了,也不去打聽打聽,這梁州地界兒,誰家不高看我家一眼。”
那婆子連連鞠躬,說是誤會。夏菱直接啐了她一臉,“啊呸,隻當誰不知你們肚子裏那二三兩雞零狗碎的道道,還真以為全天下人都是蠢貨,任由你們擺布?你們這些貪得無厭的東西!”說罷,她叫上幾個丫頭,推搡了人出去。
賀夫人得了消息,隻流淚道:“她誠心不指望我昌哥兒好了,再去請陳大夫來。”
那陳大夫早散了銀兩,私下打探消息,此時見了傳喚,忙收拾去了。
路上,他左右思索,自他探聽了李婠身世後,直覺有些不妙,暗惱自個兒當時為何作氣,與其對著來,又懊悔自個兒未及時抽身。
隻他又轉念一想:那二奶奶雖娘家有權勢,隻到底是個女子,遠遠將她打發出去,她娘家也沒說辭。到時,沒了這絆腳的,若人醒了,便攬了功勞,若人沒醒,責任推給個丫鬟,也輕便些。
到了內屋,賀夫人說了前因後果,又哭道:“老先生,這可如何是好?”陳大夫長歎一聲,低頭思索道:“如此,我隻能行那瞞天過海之法了。隻是,此需將二奶奶遠遠支開,且九九八十一天不能與二爺相見,後我施法,以通房之血代替,便能有五成能掩鬼神耳目。”賀夫人聽了,又是千恩萬謝。
待送走了人,她忙去找了老太太商議,老太太聽了麵帶遲疑。賀夫人忙說道:“隻請她外出住兩三月罷了,待昌兒好了便回轉。”老太太遲疑:“李家那邊,怕是不好交代。”賀夫人回道:“親家自是通情達理之人,應是能諒解一二。”老太太歎氣道:“那便先知會了親家,再作打算罷。”賀夫人忙去辦了。
果真,李家也無異議,隻問可否把人接回去。賀夫人自然連連應許。她本欲請李婠來商議,又恐她克了自己,遂叫了一丫鬟通傳。
那丫鬟找了夏菱,支支吾吾還沒說完,夏菱便罵開了:“這是什麽理兒?太太莫不是腦子進了水,任由那假大夫妖言惑眾,二爺傷了躺著,不去請醫用藥,硬要要整些沒用的,讓我家姑娘放了血不說,還要趕人走。”夏菱罵人也沒避著人,院裏老婆子、小丫頭隻顧遠遠地躲開來,無人接話。
待夏菱罵了個痛快,又去找李婠支支吾吾地說了因果,李婠麵色不改,心說:果真世間人樣樣皆有,個個都有立場想法,皆是不同的。她想著,她們要弄那一套,索性她便拋開手來,任由她們鬧去罷,自己也得了安生。遂點頭,隻吩咐人去收拾行李去了。
這日掌燈時分,便有十多架大廂馬車、後隨著四五頂四人轎、兩旁又隨著眾多婆子丫鬟小廝出了陳家角門,往城郊方向去了。
第32章
隻說李婠也未回李家, 往城郊西麵的莊子上去了。單莊頭本欲安寢,又被下人叫醒,才知主子李婠來了莊子上,忙起身披衣去迎。
李婠略等了一等, 後見莊門大開, 單莊頭從裏頭迎出。李婠笑道:“深夜臨門, 擾了單莊頭了。”單莊頭又是請安鞠躬又急忙忙說著不敢不敢:“這兒處便是姑娘的, 那能說勞煩之詞。”說罷, 他忙迎了人進去上房。李婠又道:“煩請單莊頭安置安置隨我來之人。”單莊頭忙點頭去忙了。
待人一走, 夏菱幾個便指揮人將隨帶的衣裘暖被、屏風茶幾一應安置上。夏菱見這屋子雖寬廣通透,卻陳設簡單, 一麵伺候李婠洗漱事宜,一麵道:“苦了姑娘了。”
李婠笑道:“有高屋, 有暖榻, 何談委屈?”自離了陳家, 李婠雖也心憂陳昌,隻心緒前所未有的好了起來, 隻想著這天下之大,若能立個女戶, 行無束縛才好,哪會在意住所優劣。
李婠見夏菱又要說話, 笑道:“且去歇著罷,也累了一天了。”
次日早, 霧氣未散,李婠便朝城西女子織坊去了。到了坊門前, 李婠未叫人通稟,隻遠遠地隔了轎子的紗窗往外瞧。
坊門前女子進進出出, 牆外亦有小販或挑擔、或推車拉著朝食來賣,吵吵鬧鬧。
張桂花接過小販手中的炊餅,遞了一文錢過去。那小販道:“桂花姐,明日您再來,您那份我一直特意多加了餡兒。”張桂花啐人一口,笑道:“我年紀是你二倍多,莫要亂叫。”
那小販一麵給別人包炊餅,一麵道:“哎喲,您不說我還看不出來。我眼拙,眼拙。”張桂花更是笑開了,道:“得,不與你貧嘴了,你也忙,我也快到時辰了。”那小販道:“您走好。”
張桂花咬了口炊餅,往門口走,正待拿了門牌子進門,眼一瞟,便見著有個美貌丫鬟並著一眾漢子小廝立在門外,她見人有幾分眼熟,定睛一看,原真是女東家來了,遂忙進屋稟報馬管事。
這麵李婠到不知這樁事,正瞧著前麵人來人往,夏菱見了又驚又喜,道:“姑娘,這可真真大變樣了,馬管事真真好本事。”李婠點頭,正待開口,又聽有人插話“當不得菱姑娘誇。”
夏菱一回頭便見馬管事立在後邊兒,喜道:“馬管事怎來了?。”馬氏笑道:“剛人知會我來著。”說罷,她忙向李婠請安:“女東家安好。”
李婠笑道:“快快請起。信中隻三言二語的,沒成想這般熱鬧。”馬管事一麵引人從後門進,一麵回著:“我成日想東家您來看看,便沒多說。左盼著右盼著,您終地來了。”
李婠想著這織坊開著,她也沒來過幾次,有幾分慚愧,低聲道:“萬事都由您擔著了。”馬管事琢磨了下這話味兒,反應過來後忙道:“東家可是覺著自個兒不好,來得少?”李婠道:“我實屬有幾分慚愧。”
這時,落了轎,馬氏忙引人去書房,一麵走,一麵說著:“最初我隻識得幾個大字,能看看賬本,如今也看了幾本東家給的書,懂了些世間道理,有句話說得好,‘千裏馬常有,的伯樂不常有。’可不是如今這般麽。我雖自認有幾分才幹,但若無姑娘,怕也隻能消磨在後院裏,這是一則,二則,若天下事聖上俱都管了,還要朝臣作甚,若東家方方麵麵事無巨細地管了,哪還有我容身之地?現在開酒樓茶館的,哪個東家自個兒理賬了?”
李婠笑道:“我隻說了一句,你便說了千萬句出來了。”馬氏也笑:“隻是在理兒,話便多了。今日東家在,終地可當麵與您稟明了。”說罷,又說起這坊間大小事來,李婠一一聽了,又一一做了決斷。兩人處理了事,又去坊中看了一遭。
待日落西山,方才會回轉了。
卻說這邊,陳明勝忽聞賀夫人把李婠趕了出去,心中難安,便與賀夫人拌了幾句嘴。賀夫人直說“親家都許了,你又怎地不許?”陳明勝隻得也默然。
他一麵聽老太太等人幹哭,一麵又心憂陳昌,隻弄得自個兒頭昏腦脹心中煩悶,出了裏屋又見僧侶道人、各家親友、丫鬟姬妾、大夫藥童進進出出,院中烏煙瘴氣、亂七八糟。遂命人俱都攔了,該去何處便去何處,又吩咐田豐幾人在二門外守著,清簟幾人輪班守著,院中總算清靜了些。又有一小廝來報,道是馮家、王家來人了,遂忙去招呼來人去了。
過了兩日,清簟守床邊做針線活,水浼、南喬正在外屋打絡子,陳昌終於醒了過來。
清簟見他睜了眼,滾下熱淚來,道:“可算醒了。”她忙放下手中活計,取了幾個靠枕讓他靠著。水浼、南喬兩人也欣喜異常,一人取了茶水來,又指派小丫頭去知會老太太、賀夫人等人,一人直叫人傳膳、叫人去請陳大夫,屋裏屋外都忙活起來。
陳昌口中血腥味重,接過水喝了。他一場大夢,正不知今夕是何年,見人忙裏忙外也未作聲,兀自理著思緒,後喃喃自語道:“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清簟問道:“二爺這是說甚胡話?”陳昌不答反問:“如今是甚日子?”清簟答道:“正好二十,二爺您已睡了快七日。”陳昌又問:“可是建安年間?”清簟隻覺此話奇怪,卻隻當他睡迷糊了,回道:“正是。”
陳昌點頭,坐起身來,吩咐道:“去尋二醜來。”清簟忙去喚人進屋,後與善舒幾人退下。
陳昌道:“你且去宿州紹興縣,那一帶應有一書生名叫趙承望的,你去細細探來,記得不要走漏風聲,無論有沒有,且先回來回我,記得探得詳細些。”二醜年紀偏大,早年在外行走,最合適不過。此時他不敢瞎猜,直點頭出去了。
清簟幾人見人走後,忙進屋伺候,陳昌一麵強撐下床,一麵又問:“你家二奶奶呢?怎不見她來?”清簟心中一緊,左右為難,又見他此番動作,攔著人說道:“現今躺了這些時日,又未進米麵的,二爺怎不躺躺?”
陳昌他平日身強體健,如今隻覺得體虛頭疼,卻不喜在床上消磨著時日,硬撐著起身,回道:“躺了幾日,骨頭都懶了。”清簟見他雖虛弱,但無大礙,遂與水浼、南喬去取了衣衫、熱水來伺候。
陳昌又問:“為何不見她不來?”三人相互望了望,不知應當不應當說,該如何說。
正此時,又一小丫頭來報,說陳大夫來了。清簟忙道:“快快請老先生來。”
陳大夫聽見陳昌已醒來,自是萬分欣喜,馬不停蹄趕來。老太太、賀夫人等人得了消息,也來了上房,後秋夫人、段馨、賀家兩姐妹、陳蕙、陳茯、陳芸也到了,不一會兒,陳明勝、陳明誌、陳遠、陳永也接了消息來看望,又來了各院來的姬妾婆子丫鬟。
老太太居正屋上座,陳明誌、陳明勝等人居左下,秋、賀兩夫人坐於右下,從屋內至外,烏泱泱地站了一堆人。
老太太先問了陳大夫,陳大夫假模假樣地摸了脈,撫須道:“無大礙了,待我開上一劑藥,定能藥到病除。”老太太連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老天保佑。”其餘人也大喜,七嘴八舌說著。
老太太又見陳昌下了床,責怪道:“才好些,怎不好好躺著養身子。”陳昌道:“躺了這多天,也躺累了。”老太太聽了不由流淚,說道:“好好好,走動著好。”
陳昌也不由落淚,他掀袍子跪下:“孫兒不孝,勞祖母憂心。”老太太拿了帕子抹淚,道:“這般作甚,當真討打,還不快快起來。”
陳昌起身,又在陳明勝、賀夫人身前跪下:“兒子不孝,勞念老爺、太太憂心了。”兩人見他麵無血色,頭裹白布,皆暗自流淚。後他又與眾姐妹親友一一見過,說著感念之詞。其中細節不必多敘。
老太太見此直笑:“這倒像是許久未見,與我們生分起來了。”賀夫人笑道:“他是懂了這些人情世故了。”後她問陳昌:“可還有哪裏不適?”陳昌回道:“隻覺腹中饑鳴。”
賀夫人聽了笑著對老太太道:“不如快快擺膳?”
老太太點頭道:“今兒個難得人齊全,便在園裏擺幾桌罷。至於這躺了許久的,就讓他喝稀粥去,看著我們吃喝。”
眾人一聽老太太打趣,紛紛笑著應是。賀夫人也笑著說:“這些時日,丫鬟婆子也累了,不若也開幾個席麵,大家夥一道樂樂。”
老太太回道:“瞧我,老糊塗了,難為你想得周全,便如此罷。”賀夫人點頭,直命人去辦了。一時,院中人眉開眼笑、歡欣鼓舞。丫鬟婆子忙地抬桌椅,置碗碟,不多時,一切置辦妥當。
陳昌此時開口吩咐清簟:“且去叫你二奶奶來,她一人吃著也沒甚意思。”說完,他頓了頓,又說道:“況且,這親友俱在,請她來招呼著人些,莫讓太太一人煩累了。”
清簟自是不敢去的,立在原地,其餘不知情不明所以,知情人也沒了聲響,直拿眼瞅著老太太與賀夫人。
賀夫人不能直言鬼神之事,隻含糊說道:“哪要她忙,你媳婦身子不是,便不來了。快快擺膳罷。”說罷,令人傳菜來。陳昌心知不對,未莽撞出聲,隻笑著應是。又是一陣語笑連連。
因著惦記著李婠,陳昌隨意墊了墊肚子便要辭去,其餘人知他傷未好全,俱都體諒。賀夫人叫人去抬了轎輦來,又千叮呤萬囑咐著將人送走,陳昌未推拒,笑著應了。
他上了轎便落下笑來,一路回了院子。一眾丫鬟婆子早得了消息,擁著他進屋,後又一一散了。人方走,陳昌未進裏屋,便問清簟:“人呢?”清簟不敢隱瞞,把自個兒知曉的說了,陳昌聽到放血治病時眼色一沉,手一揮,一隻青白釉瓷茶盞便砸在了地上。
清簟隻聽得耳邊猛地一聲脆響,駭她一跳,她忙抬眼看去,又見陳昌滿眼火星,嚇得她跪下了。半響後,她悄悄抬頭,見陳昌麵色如常了,又試探地開口,接著說下去。
陳昌不露聲色地聽著,隻把又聽著李婠現不知在何處時,忍無可忍,從旁牆上拔下來劍來便要去尋人。
清簟驚叫一身,忙扒住他腿腳不讓他走,哭道:“二爺,那老先生法子雖陰邪,可確屬救您一命、萬萬不可恩將仇報阿。”陳昌置若罔聞,他身高體健,轉眼便拖她出了屋。清簟見一眾大小丫鬟聽了聲響來察看,忙放了手。
前來的大小丫鬟見著陳昌手中長劍,隻管大呼小叫,行動上俱都畏畏縮縮,無一人敢上前。待陳昌出了二門才被三七、八角攔下。
八角抱著人大腿,三七鎖住人腰哭道:“二爺,此時陳大夫與各位老爺太太小姐俱都在宴飲,莫得‘殺了老鼠、打碎了玉瓶’,不若明日再談其他罷。”八角也嚎哭道:“對對、二爺,容他在活些時日罷。”
陳昌聽了,麵含戾色,冷笑道:“是了、是了,”說罷,他將劍一扔,三七眼疾手快地接住。陳昌接著冷道:“代我收好它,明日必讓那老東西血債血償!牽馬來!”
八角見此又要勸說,被三七一把拉住去牽了馬。乘著夜色,三人往城郊方向去了。
第33章
話說這頭, 清簟直追到二門外,見人遠走,心裏泛酸,隻無可奈何, 遂回轉了。一邁進院門, 便見善舒由一小丫鬟扶著, 麵色慘白地立著。她忙走過去拉著她的手, 問道:“這兒風大, 你又失了這麽多血, 如何不好生歇著,出來作甚?”
原是那日陳大夫說可行瞞天過海之事, 清簟善舒兩人遭了殃。以陳大夫所言,兩人取其中之一便可, 善舒便磕著頭自願放了大半的血, 躺屋裏休養。今日善舒聽聞陳昌已回, 便由一小丫頭攙扶出來,誰知也沒見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