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爬到鼓麵上,戳了戳弟弟的臉:“阿玄醒醒。”
李玄霸:“呼嚕……呼嚕……”
李世民戳戳:“大德,醒醒!”
李玄霸翻身:“呼嚕……呼嚕……”
李世民搖頭晃腦歎氣:“娘親,阿玄醉倒了!還好我沒喝酒。”
竇夫人笑道:“來人,把三郎抱走,我們繼續喝!”
“好!”女眷們笑道。
李世民不放心李玄霸,雖然還想玩,還是和弟弟一同離開了。
他們的小院子被女眷們占據,李世民和李玄霸被竇夫人安排到李智雲小院中睡覺。
路上,他們遇到被仆人們攔在小院門口的李淵。
李淵也酒意微醺,疑惑道:“什麽?唐國公府還有我這個唐國公不能進去的地方?我隻是來問問夫人,可要結束宴會了。”
守門的仆婆笑道:“是老夫人和夫人的命令。各家夫人娘子們玩得真開心,男子還是別去打擾了。”
李淵不滿:“我可是唐國公!”
仆婆道:“國公可要去問問老夫人和夫人?”
李淵猶豫了一下,指著從院子裏出來的李世民和被仆人背在背上的李玄霸:“他們也是男子!”
李世民疑惑:“耶耶,你說什麽呢?你以前不是說,我和弟弟是孩子,不是男子。弟弟喝醉了,我先告退了。”
李世民領著背著李玄霸的仆人大搖大擺地離開。
李淵:“……”
仆婆問道:“要奴婢去問問嗎?”
李淵擺手:“不去了不去了,看來她們還不想結束宴會。走,毗沙門,我們也繼續去前院喝酒!”
李建成特別好酒,聞言高興道:“好!柴紹已經被我們喝倒了,下一個選誰!”
李淵道:“把你大妹婿和二妹婿也喝倒!”
李建成興奮道:“好!”
於是父子倆勾肩搭背,又去前院拚酒了。
這一夜,前院後院皆喝到天色泛白,男子女子皆醉臥庭中,與花草同眠。
第二日,《滿江紅》的曲調就傳了出去。
從王公貴族的家中,傳到秦樓楚館,又傳到了大街小巷。
為了結交權貴,在寒門文人中,第一次興起了填詞潮,期盼自己的《滿江紅》入了貴人的眼。
李三娘李玄霸姐弟的名聲,也隨著《滿江紅》這首“流行歌曲”,進入了更廣泛的階層百姓耳中。
至於“李昭”這個名字,除了李淵、竇夫人、獨孤老夫人和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三兄弟,就隻有柴紹知曉。柴紹還給李昭取了個新字,單字為“音”。他常自詡“知音”。
李玄霸評價,什麽土味情話。
原版的《滿江紅》被鎖在貴族女眷後院中,隻閨中好友私下聚會時悄悄彈唱。
但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能藏起來的歌。原版《滿江紅》最終還是流入了一些人的耳中。
雖然外界似乎無人唱原版的《滿江紅》,但隻要說起第一首《滿江紅》,卻又似乎無人不知。
楊廣也聽到了《滿江紅》,當即自己填了一首,命樂工演奏。
他十分喜歡這種民間小調和文人小詞結合的歌曲,認為雅俗共賞,很有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感。
當楊素重病的消息傳來時,楊廣正在與裴蘊商議,要搜集全國的小詞,編撰一本“詞譜”,將這很有意思的民間“流行音樂”在朝中推廣。
“楊素不肯吃藥?”楊廣大喜,詞興大發,根據民間小調《楊柳枝》,做了一首新詞,提前以“折楊柳”為意,為楊素送行。
這詞被有心人偷偷傳給楊素。
楊素血氣上湧,本就病得厲害。聽了這首詞後,他血氣上湧暈倒,後來臥榻不起,神誌不清,即使想要喝藥,也藥石難醫了。
於是,本來在七月底才病逝的楊素,六月底就一命嗚呼。
楊素終於死了,楊廣心中大石落下。他非常高調地為楊素送葬,追贈楊素光祿大夫、太尉公和十個郡太守,諡號“景武”,命鴻臚卿將楊素的喪禮辦得十分隆重豪華,連尋常親王郡王的喪禮都遠遠不能及。
楊廣還親自為楊素哭喪,並“觸景傷情”親作《楊柳枝》一詞,命人在楊素靈前悲唱。
早半月就在父親病床前聽到過《楊柳枝》的楊素長子楊玄感咬破手指,在紙上寫下了楊廣的那首《楊柳枝》,然後燒毀在父親靈前,心中憤恨暗藏,暫且不提。
楊素死亡的風波也傳到了大興城。
李淵與長孫晟帶著各自長子相約一同去拜祭,新婚燕爾的柴紹也隻能跟著太子楊昭出遠門。
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到了楊素的葬禮上,安靜等候時機的李玄霸伸了個懶腰,燒掉已經重寫許多次的草稿,與李世民一同去探望老師高熲。
高熲得知楊素病逝後,悲傷過度病倒,隻讓長子去拜祭楊素。
李世民和李玄霸拜見高熲時,自稱病倒的高熲精神很好,正在湖中央的亭子中看書。
李玄霸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對高熲笑道:“老師,阿玄有話要和你說,我就先去找高三郎玩去了!”
說完,李世民不等高熲開口就跑了。
高熲疑惑地看向李玄霸。
高熲沒有帶伺候的人。李玄霸讓伺候自己的人也沿著水中橋廊離開。隻要壓低聲音,亭中人說話,不會被其他人聽見。
“老師,弟子有事想要請教。”李玄霸恭敬拱手。
高熲道:“有何事還需要屏退下人?”
李玄霸道:“關於未來的事。”
高熲道:“你想問你將來仕途如何走?”
李玄霸搖頭:“我已經看到未來,隻是想請教老師,如何規避未來的禍事。”
高熲沒明白李玄霸的話。
李玄霸道:“比如二哥剛去找的昭玄兄,是老師的第三子,也是文獻皇後用以誣陷老師對隋文帝不忠的借口,他將來……”
高熲驚怒道:“你說什麽!文獻皇後從未誣陷我!”
李玄霸道:“老師還不知?也是。老師的父親曾是文獻皇後父親獨孤信的屬官,還被賜姓獨孤氏。老師認為和獨孤家關係十分緊密。雖然老師支持太子,不希望廢長立幼導致朝堂動蕩。但太子也是文獻皇後之子,文獻皇後怎會因老師不想讓她的兒子自相殘殺,就記恨老師?”
高熲胸口起起伏伏,皺眉看著這個他一直看不透的七歲孩童。
他早就發覺李玄霸很神秘,有時不太像個孩童。
此時佛教文化盛行,“宿慧”和“佛神下凡”的傳說比比皆是。高熲不自覺地就往最神秘的地方想了。
不過他還是問道:“可是你父親李淵讓你告訴我此事?”
李玄霸搖頭:“父親現在不知道此事。我能預知未來的事,父親也不知道。我除了兄長,隻告訴了老師。”
“預知未來?”高熲皺眉,“你以為我會信?你究竟想說什麽?若你能預知未來,怎麽能不告訴你父親,而告訴我這個外人?你不擔心我把這件事傳出去?”
李玄霸道:“因為我能預知未來,知道老師深受皇帝厭惡,明年就會死於皇帝之手,所以才來找老師。老師將此事傳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老師。皇帝也會更加厭惡老師,認為老師另有所圖。弟子現在來找老師詢問的事,正是如何將老師從明年必死的局麵中拯救啊。”
李玄霸用袖子抹了一下眼角,薑汁刺得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他使勁眨眼睛,俯身作揖哽咽道:“身為弟子,即使暴露自身會遇到危險,也不願老師死於昏君之手。請老師教我,如何才能拯救老師。”
高熲瞠目結舌。什麽?明年我就死了?!
他才高興地慶祝完忘恩負義的楊素這狗娘養的終於死了,自己也要死了?!
第30章 出乎預料但成功
=
高熲不僅文韜武略, 個人本事極強,還心胸寬闊,熱衷舉薦賢才, 不求回報。他頗具識人之能, 所舉薦的賢才基本都能建功立業, 出將入相。
楊素就是由高熲舉薦入朝為官。
若按照東漢和魏晉時門閥政治的“二元君主論”,高熲就是楊素的“恩主”“舉主”。楊素若背叛高熲,就會被天下人鄙夷。
如三國時的呂布, 正史中他沒有認義父,但他是丁原征辟的屬官,在任上殺了丁原這個“舉主”, 所以被當時人所鄙夷。《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太懂東漢官場的事,想不通為何別人可以隨便找東家, 呂布就被罵, 所以才給呂布增加了一個“義父”。
經過南北朝的亂世,“二元君主論”已經式微,被征辟的官員和“舉主”之間聯係變弱。但就算不看傳統,高熲對楊素也是有恩情的。
高熲一直不知道是獨孤皇後厭惡他,楊素又上躥下跳地特別厲害。所以高熲一直以為在隋文帝麵前進獻讒言的是楊素, 所以深深厭惡楊素的為人。
聽到楊素死後,高熲想著自己被隋文帝厭棄的那段時日, 笑得大哭一場。
他本來想親自去拜祭楊素,但高熲的兒子們擔心父親在楊素靈位前笑出來,好說歹說終於把父親勸住, 自己代替高熲去拜祭楊素。
高熲高興還沒幾日, 李玄霸一記重拳砸在了他的腦袋上, 砸得他眼冒金星。
高熲恍惚了許久, 看向仍舊躬身作揖的李玄霸。
他嘴唇動了動,道:“坐下吧。你身體弱,別摔著。”
李玄霸心頭湧起一絲愧疚。
老師是個好人。與他無親無故,也對他很好。他現在所做的事,算是對君子“欺之以方”。
但李玄霸心中的愧疚很快抹去,他紅著眼眶道:“是,謝老師。”
高熲替李玄霸倒了一杯溫水:“你不該告訴我你有預言之能。”
李玄霸道:“我曾經猶豫,但我看到高先生和宇文先生明年都會因為妄議朝政被殺。高先生和宇文先生是我授業恩師,我無法無動於衷。”
高熲手一抖,水灑了出來:“啊,宇文老匹夫也要死了?”
李玄霸道:“……”天天聽著高先生和宇文先生互罵,真不知道他們感情究竟是好是壞。
李玄霸道:“還有宋國公賀若弼。”
高熲這次比較淡然:“他啊……他那張嘴,確實招禍。”
李玄霸道:“除了三位公之外,還有其他人。隻是天書隻記載了三人,其他歸於‘等人’中。”
高熲道:“天書?”
李玄霸:“呼嚕……呼嚕……”
李世民戳戳:“大德,醒醒!”
李玄霸翻身:“呼嚕……呼嚕……”
李世民搖頭晃腦歎氣:“娘親,阿玄醉倒了!還好我沒喝酒。”
竇夫人笑道:“來人,把三郎抱走,我們繼續喝!”
“好!”女眷們笑道。
李世民不放心李玄霸,雖然還想玩,還是和弟弟一同離開了。
他們的小院子被女眷們占據,李世民和李玄霸被竇夫人安排到李智雲小院中睡覺。
路上,他們遇到被仆人們攔在小院門口的李淵。
李淵也酒意微醺,疑惑道:“什麽?唐國公府還有我這個唐國公不能進去的地方?我隻是來問問夫人,可要結束宴會了。”
守門的仆婆笑道:“是老夫人和夫人的命令。各家夫人娘子們玩得真開心,男子還是別去打擾了。”
李淵不滿:“我可是唐國公!”
仆婆道:“國公可要去問問老夫人和夫人?”
李淵猶豫了一下,指著從院子裏出來的李世民和被仆人背在背上的李玄霸:“他們也是男子!”
李世民疑惑:“耶耶,你說什麽呢?你以前不是說,我和弟弟是孩子,不是男子。弟弟喝醉了,我先告退了。”
李世民領著背著李玄霸的仆人大搖大擺地離開。
李淵:“……”
仆婆問道:“要奴婢去問問嗎?”
李淵擺手:“不去了不去了,看來她們還不想結束宴會。走,毗沙門,我們也繼續去前院喝酒!”
李建成特別好酒,聞言高興道:“好!柴紹已經被我們喝倒了,下一個選誰!”
李淵道:“把你大妹婿和二妹婿也喝倒!”
李建成興奮道:“好!”
於是父子倆勾肩搭背,又去前院拚酒了。
這一夜,前院後院皆喝到天色泛白,男子女子皆醉臥庭中,與花草同眠。
第二日,《滿江紅》的曲調就傳了出去。
從王公貴族的家中,傳到秦樓楚館,又傳到了大街小巷。
為了結交權貴,在寒門文人中,第一次興起了填詞潮,期盼自己的《滿江紅》入了貴人的眼。
李三娘李玄霸姐弟的名聲,也隨著《滿江紅》這首“流行歌曲”,進入了更廣泛的階層百姓耳中。
至於“李昭”這個名字,除了李淵、竇夫人、獨孤老夫人和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三兄弟,就隻有柴紹知曉。柴紹還給李昭取了個新字,單字為“音”。他常自詡“知音”。
李玄霸評價,什麽土味情話。
原版的《滿江紅》被鎖在貴族女眷後院中,隻閨中好友私下聚會時悄悄彈唱。
但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能藏起來的歌。原版《滿江紅》最終還是流入了一些人的耳中。
雖然外界似乎無人唱原版的《滿江紅》,但隻要說起第一首《滿江紅》,卻又似乎無人不知。
楊廣也聽到了《滿江紅》,當即自己填了一首,命樂工演奏。
他十分喜歡這種民間小調和文人小詞結合的歌曲,認為雅俗共賞,很有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感。
當楊素重病的消息傳來時,楊廣正在與裴蘊商議,要搜集全國的小詞,編撰一本“詞譜”,將這很有意思的民間“流行音樂”在朝中推廣。
“楊素不肯吃藥?”楊廣大喜,詞興大發,根據民間小調《楊柳枝》,做了一首新詞,提前以“折楊柳”為意,為楊素送行。
這詞被有心人偷偷傳給楊素。
楊素血氣上湧,本就病得厲害。聽了這首詞後,他血氣上湧暈倒,後來臥榻不起,神誌不清,即使想要喝藥,也藥石難醫了。
於是,本來在七月底才病逝的楊素,六月底就一命嗚呼。
楊素終於死了,楊廣心中大石落下。他非常高調地為楊素送葬,追贈楊素光祿大夫、太尉公和十個郡太守,諡號“景武”,命鴻臚卿將楊素的喪禮辦得十分隆重豪華,連尋常親王郡王的喪禮都遠遠不能及。
楊廣還親自為楊素哭喪,並“觸景傷情”親作《楊柳枝》一詞,命人在楊素靈前悲唱。
早半月就在父親病床前聽到過《楊柳枝》的楊素長子楊玄感咬破手指,在紙上寫下了楊廣的那首《楊柳枝》,然後燒毀在父親靈前,心中憤恨暗藏,暫且不提。
楊素死亡的風波也傳到了大興城。
李淵與長孫晟帶著各自長子相約一同去拜祭,新婚燕爾的柴紹也隻能跟著太子楊昭出遠門。
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到了楊素的葬禮上,安靜等候時機的李玄霸伸了個懶腰,燒掉已經重寫許多次的草稿,與李世民一同去探望老師高熲。
高熲得知楊素病逝後,悲傷過度病倒,隻讓長子去拜祭楊素。
李世民和李玄霸拜見高熲時,自稱病倒的高熲精神很好,正在湖中央的亭子中看書。
李玄霸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對高熲笑道:“老師,阿玄有話要和你說,我就先去找高三郎玩去了!”
說完,李世民不等高熲開口就跑了。
高熲疑惑地看向李玄霸。
高熲沒有帶伺候的人。李玄霸讓伺候自己的人也沿著水中橋廊離開。隻要壓低聲音,亭中人說話,不會被其他人聽見。
“老師,弟子有事想要請教。”李玄霸恭敬拱手。
高熲道:“有何事還需要屏退下人?”
李玄霸道:“關於未來的事。”
高熲道:“你想問你將來仕途如何走?”
李玄霸搖頭:“我已經看到未來,隻是想請教老師,如何規避未來的禍事。”
高熲沒明白李玄霸的話。
李玄霸道:“比如二哥剛去找的昭玄兄,是老師的第三子,也是文獻皇後用以誣陷老師對隋文帝不忠的借口,他將來……”
高熲驚怒道:“你說什麽!文獻皇後從未誣陷我!”
李玄霸道:“老師還不知?也是。老師的父親曾是文獻皇後父親獨孤信的屬官,還被賜姓獨孤氏。老師認為和獨孤家關係十分緊密。雖然老師支持太子,不希望廢長立幼導致朝堂動蕩。但太子也是文獻皇後之子,文獻皇後怎會因老師不想讓她的兒子自相殘殺,就記恨老師?”
高熲胸口起起伏伏,皺眉看著這個他一直看不透的七歲孩童。
他早就發覺李玄霸很神秘,有時不太像個孩童。
此時佛教文化盛行,“宿慧”和“佛神下凡”的傳說比比皆是。高熲不自覺地就往最神秘的地方想了。
不過他還是問道:“可是你父親李淵讓你告訴我此事?”
李玄霸搖頭:“父親現在不知道此事。我能預知未來的事,父親也不知道。我除了兄長,隻告訴了老師。”
“預知未來?”高熲皺眉,“你以為我會信?你究竟想說什麽?若你能預知未來,怎麽能不告訴你父親,而告訴我這個外人?你不擔心我把這件事傳出去?”
李玄霸道:“因為我能預知未來,知道老師深受皇帝厭惡,明年就會死於皇帝之手,所以才來找老師。老師將此事傳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老師。皇帝也會更加厭惡老師,認為老師另有所圖。弟子現在來找老師詢問的事,正是如何將老師從明年必死的局麵中拯救啊。”
李玄霸用袖子抹了一下眼角,薑汁刺得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他使勁眨眼睛,俯身作揖哽咽道:“身為弟子,即使暴露自身會遇到危險,也不願老師死於昏君之手。請老師教我,如何才能拯救老師。”
高熲瞠目結舌。什麽?明年我就死了?!
他才高興地慶祝完忘恩負義的楊素這狗娘養的終於死了,自己也要死了?!
第30章 出乎預料但成功
=
高熲不僅文韜武略, 個人本事極強,還心胸寬闊,熱衷舉薦賢才, 不求回報。他頗具識人之能, 所舉薦的賢才基本都能建功立業, 出將入相。
楊素就是由高熲舉薦入朝為官。
若按照東漢和魏晉時門閥政治的“二元君主論”,高熲就是楊素的“恩主”“舉主”。楊素若背叛高熲,就會被天下人鄙夷。
如三國時的呂布, 正史中他沒有認義父,但他是丁原征辟的屬官,在任上殺了丁原這個“舉主”, 所以被當時人所鄙夷。《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太懂東漢官場的事,想不通為何別人可以隨便找東家, 呂布就被罵, 所以才給呂布增加了一個“義父”。
經過南北朝的亂世,“二元君主論”已經式微,被征辟的官員和“舉主”之間聯係變弱。但就算不看傳統,高熲對楊素也是有恩情的。
高熲一直不知道是獨孤皇後厭惡他,楊素又上躥下跳地特別厲害。所以高熲一直以為在隋文帝麵前進獻讒言的是楊素, 所以深深厭惡楊素的為人。
聽到楊素死後,高熲想著自己被隋文帝厭棄的那段時日, 笑得大哭一場。
他本來想親自去拜祭楊素,但高熲的兒子們擔心父親在楊素靈位前笑出來,好說歹說終於把父親勸住, 自己代替高熲去拜祭楊素。
高熲高興還沒幾日, 李玄霸一記重拳砸在了他的腦袋上, 砸得他眼冒金星。
高熲恍惚了許久, 看向仍舊躬身作揖的李玄霸。
他嘴唇動了動,道:“坐下吧。你身體弱,別摔著。”
李玄霸心頭湧起一絲愧疚。
老師是個好人。與他無親無故,也對他很好。他現在所做的事,算是對君子“欺之以方”。
但李玄霸心中的愧疚很快抹去,他紅著眼眶道:“是,謝老師。”
高熲替李玄霸倒了一杯溫水:“你不該告訴我你有預言之能。”
李玄霸道:“我曾經猶豫,但我看到高先生和宇文先生明年都會因為妄議朝政被殺。高先生和宇文先生是我授業恩師,我無法無動於衷。”
高熲手一抖,水灑了出來:“啊,宇文老匹夫也要死了?”
李玄霸道:“……”天天聽著高先生和宇文先生互罵,真不知道他們感情究竟是好是壞。
李玄霸道:“還有宋國公賀若弼。”
高熲這次比較淡然:“他啊……他那張嘴,確實招禍。”
李玄霸道:“除了三位公之外,還有其他人。隻是天書隻記載了三人,其他歸於‘等人’中。”
高熲道:“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