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廣打斷李世民和李玄霸的一唱一和,皺眉問道:“火珠不是海外奇珍,佛門至寶嗎?!”
李世民道:“火珠和水玉其實是一類玉石。神怪誌異小說中的太陽精華‘火珠’、萬年不化寒冰‘冰精’、水中精靈化身的‘水精’,其實都是指的它。它隻是埋藏在地下的一種礦石,雖然漂亮,但其實沒有那麽多功能。”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把記載水晶石的書都帶來了。”
楊廣趕緊讓兩個孩子把書拿到他的身邊,給他介紹水晶石。
李世民拿起一本“古”書道:“我們最初是從這本從西市淘到的殘本上看到火珠和水晶是同一種東西……咳,陛下,不過我們受騙了,這不是古殘本。”
楊廣正想問這是何殘本,聽到李世民說“受騙”,哭笑不得:“受騙?”
李世民展開殘本道:“泛黃的地方太均勻,一看就是染的。”
其實李玄霸之前染得很自然,現在是重新染成了“不自然”。
李世民指著蛀蟲洞:“蛀蟲啃書頁,蟲洞邊緣應該是參差不齊的,但這蟲洞……嗯,太圓了。”
李玄霸修蟲洞的時候,李世民還在一旁嚷嚷不夠圓不夠假,親自上手挖洞。
李世民又把書本上的隸書展示給楊廣看:“這隸書……筆畫也太尖銳了,隸書應該是圓潤的。”
折騰出半隸半楷的字體,費了李玄霸不少工夫。
楊廣拿起古殘本仔細觀察,笑道:“確實是今人仿古之作。你們被騙了多少?”
李世民歎氣:“整整三百錢!”
楊廣笑道:“吃一塹長一智,這三百錢就當買教訓了。怎麽,這殘本雖然是假古書,但內容是真的?”
李世民點頭:“阿玄不管真假殘本都會看,會驗證。雖然這不是古書,但內容可能是從古書中抄來的。所以阿玄才會上當。”
李玄霸:“……內容是真的,那就是古書。筆墨紙張其實無所謂。”
李世民對楊廣歎氣:“阿玄又嘴硬了。”
楊廣失笑,看起這假古書中的記載。
如李世民所說,古書是假的,但內容確實是記載的古書內容。
水晶在古籍中又叫水玉、水碧、玉英等。《山海經》中記載,日堂庭之山和丹山東南洛水流域多水玉。耿山多水碧。
先秦《楚辭》中“登昆侖兮食玉英”,漢代《上林賦》中“水玉磊珂”,三國《廣雅》中又名“石英”,都是水晶。很早的時候,水晶就是貴族常用的裝飾品。
而且這些古籍注釋中還記載得很清楚,東海郡盛產水晶。
楊廣歎氣:“東海郡,豈不就是海州?先秦時屬於楚地,司馬相如的丈人卓王孫也曾在東海郡販賣鹽鐵。民間盛傳的東海水晶宮,也都是指的東海郡吧。”
楊廣知道得這麽清楚,是因為他正準備把海州改回東海郡。其原因就是海州進貢的水晶討了他的喜歡,讓他覺得東海與水晶更配。
李世民苦著臉道:“東海掘地三尺就能挖出水晶。火珠不過是大塊的水晶磨成球。”
李玄霸學著二哥的苦臉補充:“其中所謂精氣,其實隻是水晶礦在成長時混入了其他金屬,就像是燒製琉璃時在裏麵加入金銀絲。在東海,這樣的水晶叫發晶,數量也不少。我記得陛下宮中就有很大塊的發晶假山盆景。”
楊廣抬手指了一下。
李世民和李玄霸轉頭。
哦,這間宮室角落裏就有一塊發晶假山盆景。
楊廣被古籍中的記載氣笑了:“有一群僧人為了傳教,盯上了水晶神秘的色彩,所以把水晶磨成球,假裝是天然的寶珠,然後四處招搖撞騙,還找到了周武帝?武帝身邊的賢臣拆穿了這個伎倆,讓武帝堅定了滅佛的心?還有這事?”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都搖頭:“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問母親,母親也說不知道,隻說有一日武帝突然就不喜歡火珠了。不過武帝還是給火珠加持咒語,應該是信了一點火珠是佛寶的話?”
楊廣嘴角微抽:“水晶本就可以加持咒語。”
至此,楊廣徹底失去了對水晶球的興趣。
他喜歡火珠,是因為火珠即使在西域珍寶中也十分獨特,乃是佛寶。結果知道就是水晶磨成的球,那就沒意思了。
楊廣沒有懷疑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話,因為李世民和李玄霸所說的話都是真的。
古籍是真的,記載是真的,北周武帝和佛寶的故事也是半真半假的。
有了這麽多記載古人還會受騙,是因為現在沒有“搜索引擎”。即使古籍中有記載,除非你正好看過這一本,不然也會被騙一輩子。這就是信息偏差。
李玄霸對比如今古人的優勢,就是現代人已經把知識整合好了,所以他隻需要按照現代的知識“按圖索驥”,把古籍找出來。
大部分“神秘”的事拆穿後,如魔術揭秘一樣,都會給人以“就這”的感覺。
李玄霸搜集的古籍大多都是楊廣看過的。如《山海經》《楚辭》《上林賦》這種哪個文人沒看過?《廣雅》更是啟蒙級別的書本了。
所以楊廣粗粗掃了一眼,就覺得又掃興又生氣。
那群西域僧人,居然用這麽明顯的騙術。怪不得武帝會氣得滅佛。
楊堅和獨孤皇後是虔誠的佛教徒,但楊廣因為自比武帝,所以對佛教的感覺就一般。
雖然他奉承楊堅和獨孤皇後的時候常修佛寺,但自己大動土木修的都是自己住的行宮,突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神佛什麽的,在這位自詡千古一帝的帝王眼中,都不值得多看重。
對這一點,李玄霸還是挺敬佩他。
行宮改朝換代後可以繼續用,也可以拆除;修佛寺,將來不知道造就免稅佛門地方豪強,和牛皮癬似的。
楊廣正準備西行。拆穿西域珍寶之後,楊廣對西域的好奇都少了一些。他決定不西行了,直接去北巡找突厥。
修運河隻是千古一帝的第一步,好大喜功的皇帝就沒有不重“武功”的。楊廣準備先找有點不老實的高句麗練練手,等高句麗投降之後,楊廣給自己樹立的最大的“武功”自然是征服突厥。
比起高句麗,突厥才是中原王朝心腹大患。他父皇壓製了突厥,他就要完全掃平突厥。
李玄霸這蝴蝶翅膀,扇了一點,馳道少修了一兩條,但沒扇太多,楊廣還是決定開春就離開大興城。
得知“火珠”的真麵目後,楊廣就十分隨意地答應了李世民和李玄霸想要的賞賜。
本來楊廣想直接讓竇夫人換一個送,但李玄霸委婉提起先帝先後非常信佛寶,若直接拆穿佛寶,恐怕不是很妥當。
楊廣笑話道:“我看你就是擔心你父親又在你們母親的嫁妝中挑挑選選其他東西。李淵這人也真是的,唐國公府又不窮,盯著女人的嫁妝,實在不像話。”
對這一點,就連仍舊很喜歡耶耶的李世民都不住點頭。
於是楊廣決定先收禮,然後將佛寶火珠賜給李世民和李玄霸,以全兩個孩子對他的忠心和對竇氏的孝心。
火珠賜給李世民和李玄霸之後,竇氏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幫忙保管禦賜珍稀物品。但禦賜之物不能送給他人,甚至不能給家中其他人用,沒人能逼竇氏把嫁妝火珠拿出來再送一次人。
李世民忍不住在心裏高喊:【耶!!!】
李玄霸嘴角也浮現微笑。
楊廣慷慨道:“這火珠朕本就不需要,不算賞賜。你二人再想一件賞賜……你們拆穿了火珠騙局,可以多要一項賞賜!”
李世民想了想,道:“我沒什麽想要的……啊,我想起來了,阿玄很饞宮中藏書,常說想給老師們打下手,能幫忙看書。總讓太子殿下帶著去不太合適。”
楊廣隨手丟了個令牌給李玄霸。
李玄霸沒反應過來。
李世民一個橫跳,輕鬆接到了令牌,得意洋洋道:“阿玄手笨,還是我厲害。謝陛下!阿玄,快說謝謝陛下。”
李玄霸這才回過神,趕緊謝恩。
楊廣道:“三郎想要什麽?是為二郎求?”
李玄霸想了想,道:“我想請求和陛下單獨說些話。”
楊廣還沒答應,李世民驚訝道:“為何?你有什麽話還需要瞞著我?!”這和原本計劃的不一樣!
李玄霸道:“就是不想告訴你。”
楊廣把李世民往李玄霸麵前湊的小腦袋擋開,失笑道:“好,不告訴李二郎。來人,把李二郎帶走。”
李世民不高興道:“阿玄!你還是不是我弟弟了!怎麽能瞞著我!”
楊廣打了個響指:“捂嘴。”
宮人笑著把李世民的嘴捂住,把李世民提溜了出去。
楊廣笑道:“朕也很好奇,三郎有什麽話需要瞞著二郎。”
李玄霸先起身走到楊廣麵前,恭敬跪地叩首後,才起身正坐著道:“我先天體弱,孫醫師曾言,我很難活到弱冠。”
楊廣一愣,然後表情露出一絲悵然和同情。
其實這件事他隱約聽禦醫和蕭皇後提過。隻是那時兩個孩子對他就是逗樂的晚輩,所以他沒有多在意。現在李玄霸當麵提起,他又對兩個孩子多了些好感,所以不由牽動了些心緒。
李玄霸垂著頭道:“前些時日兄長酒後失言,我和二哥被訓斥,我才明白,嫡長兄和尋常長兄是不同的。而二哥才華橫溢,將來肯定很艱難。我身體極弱,連做官都難。仔細想想,我隻能為二哥積攢些金錢俗物。這樣二哥將來自己打拚時手頭寬裕些,或許會少吃些苦。”
他再次叩首:“所以我請求陛下以皇家的名義參與我的生意,給我一個類似宮廷商人的權力。這樣我就能越過唐國公府,為二哥多攢些私房錢。”
楊廣看著跪在地上的瘦弱孩子,心情極其複雜,久久不能言。
楊廣起身,將瘦弱的孩童扶起來:“何至於此?有朕在,唐國公府不敢偏心。”
李玄霸道:“法理人倫不容更改。陛下日理萬機,天下間讓陛下煩心的大事多著。我無論是身為臣子還是身為晚輩,都不該讓陛下為這點小事多操心。何況若這點小事都次次讓陛下做主,豈不是顯得我和二哥很沒有本事?我和二哥還是有些自持才高傲物的。”
楊廣忍俊不禁:“你二人確實有些自傲。你就隻請求這個?朕看那李建成很是平庸,讓你二哥繼承爵位也是可以的。”
李玄霸使勁搖頭:“家和萬事興,兄弟友悌才是最重要的。朝廷法理更是不能也不應該改變。兄長是我和二哥同父同母的胞兄,我和二哥理應退讓。再者,這天下之大,朝堂之大,陛下又是我和二哥的表叔,二哥有的是機會建功立業。我隻是不想二哥將來伸手向唐國公府公中要錢時,會讓兄長不滿。”
楊廣說的話,李玄霸一個字都不信。
雖然楊廣是嫡次子繼位,他在別人說他是嫡次子的時候會生氣,也厭惡無能的嫡長,但誰要是在他麵前詆毀嫡長繼承製,那麽楊廣一定會動殺意。
正因為他是奪嫡,才更要維護嫡長,以證明自己不是奪嫡,是父皇母後的選擇,是正常繼位。隻是嫡長兄被廢,他成了嫡長。
他不是什麽奪嫡,是正統繼位。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先上車的人大多會焊死了車門。
楊廣對待嫡次子楊暕的態度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曆史中太子楊昭病逝後,楊暕認為按照順位自己就應該是太子,便以太子自居。但楊廣居然因此就猜忌楊暕,派人嚴密監視楊暕,楊暕幾乎是被軟禁。
這對父子死的時候,楊廣還問是不是楊暕政變,而楊暕還以為是楊廣要殺他一直喊冤。
“奪嫡”就是楊廣的心魔,哪怕楊昭死了,楊暕身為楊廣當時唯一成年的兒子,幼子趙王還在繈褓中,楊暕都不能露出“奪嫡”的念頭。
至於楊暕那些治下不嚴、奢侈、與寡婦私通的“罪”,在當時宗室子弟中不算什麽。楊廣以前就知道了,並沒有太在意。當要懲治楊暕的時候,就是“死罪”。
所以楊廣雖然“同情”李世民和李玄霸,在一些小事上會為他們出頭。但他們二人若是露出想違背法理的念頭,立刻就會被楊廣厭惡。
楊廣不允許別人挑戰規則,尤其是“尊卑”規則。
但李世民和李玄霸與李建成的矛盾已經擺在了明麵上。連一個香皂鋪子都能弄出這麽多事,將來不知道還有多少矛盾展現在楊廣麵前。
為了不讓楊廣到時候腦袋一抽,李玄霸先給楊廣打預防針,提前做出受害者的模樣,並且坦露心跡。
他活不到弱冠,所以無論做什麽都不是在試圖謀奪李建成嫡長子的地位。
二哥自傲,會自己掙功勞,也不會眼饞李建成的地位。
李世民道:“火珠和水玉其實是一類玉石。神怪誌異小說中的太陽精華‘火珠’、萬年不化寒冰‘冰精’、水中精靈化身的‘水精’,其實都是指的它。它隻是埋藏在地下的一種礦石,雖然漂亮,但其實沒有那麽多功能。”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把記載水晶石的書都帶來了。”
楊廣趕緊讓兩個孩子把書拿到他的身邊,給他介紹水晶石。
李世民拿起一本“古”書道:“我們最初是從這本從西市淘到的殘本上看到火珠和水晶是同一種東西……咳,陛下,不過我們受騙了,這不是古殘本。”
楊廣正想問這是何殘本,聽到李世民說“受騙”,哭笑不得:“受騙?”
李世民展開殘本道:“泛黃的地方太均勻,一看就是染的。”
其實李玄霸之前染得很自然,現在是重新染成了“不自然”。
李世民指著蛀蟲洞:“蛀蟲啃書頁,蟲洞邊緣應該是參差不齊的,但這蟲洞……嗯,太圓了。”
李玄霸修蟲洞的時候,李世民還在一旁嚷嚷不夠圓不夠假,親自上手挖洞。
李世民又把書本上的隸書展示給楊廣看:“這隸書……筆畫也太尖銳了,隸書應該是圓潤的。”
折騰出半隸半楷的字體,費了李玄霸不少工夫。
楊廣拿起古殘本仔細觀察,笑道:“確實是今人仿古之作。你們被騙了多少?”
李世民歎氣:“整整三百錢!”
楊廣笑道:“吃一塹長一智,這三百錢就當買教訓了。怎麽,這殘本雖然是假古書,但內容是真的?”
李世民點頭:“阿玄不管真假殘本都會看,會驗證。雖然這不是古書,但內容可能是從古書中抄來的。所以阿玄才會上當。”
李玄霸:“……內容是真的,那就是古書。筆墨紙張其實無所謂。”
李世民對楊廣歎氣:“阿玄又嘴硬了。”
楊廣失笑,看起這假古書中的記載。
如李世民所說,古書是假的,但內容確實是記載的古書內容。
水晶在古籍中又叫水玉、水碧、玉英等。《山海經》中記載,日堂庭之山和丹山東南洛水流域多水玉。耿山多水碧。
先秦《楚辭》中“登昆侖兮食玉英”,漢代《上林賦》中“水玉磊珂”,三國《廣雅》中又名“石英”,都是水晶。很早的時候,水晶就是貴族常用的裝飾品。
而且這些古籍注釋中還記載得很清楚,東海郡盛產水晶。
楊廣歎氣:“東海郡,豈不就是海州?先秦時屬於楚地,司馬相如的丈人卓王孫也曾在東海郡販賣鹽鐵。民間盛傳的東海水晶宮,也都是指的東海郡吧。”
楊廣知道得這麽清楚,是因為他正準備把海州改回東海郡。其原因就是海州進貢的水晶討了他的喜歡,讓他覺得東海與水晶更配。
李世民苦著臉道:“東海掘地三尺就能挖出水晶。火珠不過是大塊的水晶磨成球。”
李玄霸學著二哥的苦臉補充:“其中所謂精氣,其實隻是水晶礦在成長時混入了其他金屬,就像是燒製琉璃時在裏麵加入金銀絲。在東海,這樣的水晶叫發晶,數量也不少。我記得陛下宮中就有很大塊的發晶假山盆景。”
楊廣抬手指了一下。
李世民和李玄霸轉頭。
哦,這間宮室角落裏就有一塊發晶假山盆景。
楊廣被古籍中的記載氣笑了:“有一群僧人為了傳教,盯上了水晶神秘的色彩,所以把水晶磨成球,假裝是天然的寶珠,然後四處招搖撞騙,還找到了周武帝?武帝身邊的賢臣拆穿了這個伎倆,讓武帝堅定了滅佛的心?還有這事?”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都搖頭:“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問母親,母親也說不知道,隻說有一日武帝突然就不喜歡火珠了。不過武帝還是給火珠加持咒語,應該是信了一點火珠是佛寶的話?”
楊廣嘴角微抽:“水晶本就可以加持咒語。”
至此,楊廣徹底失去了對水晶球的興趣。
他喜歡火珠,是因為火珠即使在西域珍寶中也十分獨特,乃是佛寶。結果知道就是水晶磨成的球,那就沒意思了。
楊廣沒有懷疑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話,因為李世民和李玄霸所說的話都是真的。
古籍是真的,記載是真的,北周武帝和佛寶的故事也是半真半假的。
有了這麽多記載古人還會受騙,是因為現在沒有“搜索引擎”。即使古籍中有記載,除非你正好看過這一本,不然也會被騙一輩子。這就是信息偏差。
李玄霸對比如今古人的優勢,就是現代人已經把知識整合好了,所以他隻需要按照現代的知識“按圖索驥”,把古籍找出來。
大部分“神秘”的事拆穿後,如魔術揭秘一樣,都會給人以“就這”的感覺。
李玄霸搜集的古籍大多都是楊廣看過的。如《山海經》《楚辭》《上林賦》這種哪個文人沒看過?《廣雅》更是啟蒙級別的書本了。
所以楊廣粗粗掃了一眼,就覺得又掃興又生氣。
那群西域僧人,居然用這麽明顯的騙術。怪不得武帝會氣得滅佛。
楊堅和獨孤皇後是虔誠的佛教徒,但楊廣因為自比武帝,所以對佛教的感覺就一般。
雖然他奉承楊堅和獨孤皇後的時候常修佛寺,但自己大動土木修的都是自己住的行宮,突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神佛什麽的,在這位自詡千古一帝的帝王眼中,都不值得多看重。
對這一點,李玄霸還是挺敬佩他。
行宮改朝換代後可以繼續用,也可以拆除;修佛寺,將來不知道造就免稅佛門地方豪強,和牛皮癬似的。
楊廣正準備西行。拆穿西域珍寶之後,楊廣對西域的好奇都少了一些。他決定不西行了,直接去北巡找突厥。
修運河隻是千古一帝的第一步,好大喜功的皇帝就沒有不重“武功”的。楊廣準備先找有點不老實的高句麗練練手,等高句麗投降之後,楊廣給自己樹立的最大的“武功”自然是征服突厥。
比起高句麗,突厥才是中原王朝心腹大患。他父皇壓製了突厥,他就要完全掃平突厥。
李玄霸這蝴蝶翅膀,扇了一點,馳道少修了一兩條,但沒扇太多,楊廣還是決定開春就離開大興城。
得知“火珠”的真麵目後,楊廣就十分隨意地答應了李世民和李玄霸想要的賞賜。
本來楊廣想直接讓竇夫人換一個送,但李玄霸委婉提起先帝先後非常信佛寶,若直接拆穿佛寶,恐怕不是很妥當。
楊廣笑話道:“我看你就是擔心你父親又在你們母親的嫁妝中挑挑選選其他東西。李淵這人也真是的,唐國公府又不窮,盯著女人的嫁妝,實在不像話。”
對這一點,就連仍舊很喜歡耶耶的李世民都不住點頭。
於是楊廣決定先收禮,然後將佛寶火珠賜給李世民和李玄霸,以全兩個孩子對他的忠心和對竇氏的孝心。
火珠賜給李世民和李玄霸之後,竇氏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幫忙保管禦賜珍稀物品。但禦賜之物不能送給他人,甚至不能給家中其他人用,沒人能逼竇氏把嫁妝火珠拿出來再送一次人。
李世民忍不住在心裏高喊:【耶!!!】
李玄霸嘴角也浮現微笑。
楊廣慷慨道:“這火珠朕本就不需要,不算賞賜。你二人再想一件賞賜……你們拆穿了火珠騙局,可以多要一項賞賜!”
李世民想了想,道:“我沒什麽想要的……啊,我想起來了,阿玄很饞宮中藏書,常說想給老師們打下手,能幫忙看書。總讓太子殿下帶著去不太合適。”
楊廣隨手丟了個令牌給李玄霸。
李玄霸沒反應過來。
李世民一個橫跳,輕鬆接到了令牌,得意洋洋道:“阿玄手笨,還是我厲害。謝陛下!阿玄,快說謝謝陛下。”
李玄霸這才回過神,趕緊謝恩。
楊廣道:“三郎想要什麽?是為二郎求?”
李玄霸想了想,道:“我想請求和陛下單獨說些話。”
楊廣還沒答應,李世民驚訝道:“為何?你有什麽話還需要瞞著我?!”這和原本計劃的不一樣!
李玄霸道:“就是不想告訴你。”
楊廣把李世民往李玄霸麵前湊的小腦袋擋開,失笑道:“好,不告訴李二郎。來人,把李二郎帶走。”
李世民不高興道:“阿玄!你還是不是我弟弟了!怎麽能瞞著我!”
楊廣打了個響指:“捂嘴。”
宮人笑著把李世民的嘴捂住,把李世民提溜了出去。
楊廣笑道:“朕也很好奇,三郎有什麽話需要瞞著二郎。”
李玄霸先起身走到楊廣麵前,恭敬跪地叩首後,才起身正坐著道:“我先天體弱,孫醫師曾言,我很難活到弱冠。”
楊廣一愣,然後表情露出一絲悵然和同情。
其實這件事他隱約聽禦醫和蕭皇後提過。隻是那時兩個孩子對他就是逗樂的晚輩,所以他沒有多在意。現在李玄霸當麵提起,他又對兩個孩子多了些好感,所以不由牽動了些心緒。
李玄霸垂著頭道:“前些時日兄長酒後失言,我和二哥被訓斥,我才明白,嫡長兄和尋常長兄是不同的。而二哥才華橫溢,將來肯定很艱難。我身體極弱,連做官都難。仔細想想,我隻能為二哥積攢些金錢俗物。這樣二哥將來自己打拚時手頭寬裕些,或許會少吃些苦。”
他再次叩首:“所以我請求陛下以皇家的名義參與我的生意,給我一個類似宮廷商人的權力。這樣我就能越過唐國公府,為二哥多攢些私房錢。”
楊廣看著跪在地上的瘦弱孩子,心情極其複雜,久久不能言。
楊廣起身,將瘦弱的孩童扶起來:“何至於此?有朕在,唐國公府不敢偏心。”
李玄霸道:“法理人倫不容更改。陛下日理萬機,天下間讓陛下煩心的大事多著。我無論是身為臣子還是身為晚輩,都不該讓陛下為這點小事多操心。何況若這點小事都次次讓陛下做主,豈不是顯得我和二哥很沒有本事?我和二哥還是有些自持才高傲物的。”
楊廣忍俊不禁:“你二人確實有些自傲。你就隻請求這個?朕看那李建成很是平庸,讓你二哥繼承爵位也是可以的。”
李玄霸使勁搖頭:“家和萬事興,兄弟友悌才是最重要的。朝廷法理更是不能也不應該改變。兄長是我和二哥同父同母的胞兄,我和二哥理應退讓。再者,這天下之大,朝堂之大,陛下又是我和二哥的表叔,二哥有的是機會建功立業。我隻是不想二哥將來伸手向唐國公府公中要錢時,會讓兄長不滿。”
楊廣說的話,李玄霸一個字都不信。
雖然楊廣是嫡次子繼位,他在別人說他是嫡次子的時候會生氣,也厭惡無能的嫡長,但誰要是在他麵前詆毀嫡長繼承製,那麽楊廣一定會動殺意。
正因為他是奪嫡,才更要維護嫡長,以證明自己不是奪嫡,是父皇母後的選擇,是正常繼位。隻是嫡長兄被廢,他成了嫡長。
他不是什麽奪嫡,是正統繼位。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先上車的人大多會焊死了車門。
楊廣對待嫡次子楊暕的態度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曆史中太子楊昭病逝後,楊暕認為按照順位自己就應該是太子,便以太子自居。但楊廣居然因此就猜忌楊暕,派人嚴密監視楊暕,楊暕幾乎是被軟禁。
這對父子死的時候,楊廣還問是不是楊暕政變,而楊暕還以為是楊廣要殺他一直喊冤。
“奪嫡”就是楊廣的心魔,哪怕楊昭死了,楊暕身為楊廣當時唯一成年的兒子,幼子趙王還在繈褓中,楊暕都不能露出“奪嫡”的念頭。
至於楊暕那些治下不嚴、奢侈、與寡婦私通的“罪”,在當時宗室子弟中不算什麽。楊廣以前就知道了,並沒有太在意。當要懲治楊暕的時候,就是“死罪”。
所以楊廣雖然“同情”李世民和李玄霸,在一些小事上會為他們出頭。但他們二人若是露出想違背法理的念頭,立刻就會被楊廣厭惡。
楊廣不允許別人挑戰規則,尤其是“尊卑”規則。
但李世民和李玄霸與李建成的矛盾已經擺在了明麵上。連一個香皂鋪子都能弄出這麽多事,將來不知道還有多少矛盾展現在楊廣麵前。
為了不讓楊廣到時候腦袋一抽,李玄霸先給楊廣打預防針,提前做出受害者的模樣,並且坦露心跡。
他活不到弱冠,所以無論做什麽都不是在試圖謀奪李建成嫡長子的地位。
二哥自傲,會自己掙功勞,也不會眼饞李建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