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建成也厭了鄭氏的賭咒。
鄭氏第一次賭咒時,李建成很心疼鄭氏,為此還頂撞了獨孤老夫人。
但同樣的事再發生,李建成就不再心疼,而是厭煩了。
他甚至和鄭氏翻舊賬:“當初你也這麽說,我還為你頂撞祖母。你就是個禍頭!”
鄭氏又氣又惱,哭得說不出話。
老夫人的事怎麽也是自己的錯了?自己明明完全無辜,是老夫人想為李建成謀利益,假借自己的名義奪取幼弟的鋪子啊!
這次也是。她怕落人話柄,就連附和李建成說李智雲隻是庶出子的話,都很委婉地改成“你和郎君同母出”,不敢把“庶出”掛在嘴邊。
自己也是個媵,哪可能瞧不起長輩的媵?她若罵萬氏,豈不是所有話都會回旋紮在自己身上?
可李建成沒說過罵萬氏的話,李元吉又是個孩子。除了鄭氏,還有誰能承擔起挑撥李元吉、李智雲兄弟關係的責任?
竇夫人試圖請萬氏退一步。
萬氏此次沒有給竇夫人麵子,她冷笑道:“我不知道誰侮辱我和小五,我隻知道這次必須把事鬧大了,把人打疼了,否則以後小五還會繼續聽到這些閑言碎語!若是郎君和夫人不滿,大可以趕走我和小五,我帶著小五回娘家,不受這個氣!”
萬氏說到這份上,連回娘家的話都說了出來,這件事竇夫人是不可能息事寧人了。
竇夫人明白了,萬氏心中肯定也知道鄭氏無辜。
萬氏懷疑的是李建成。但她不能對李建成做什麽,所以隻能盯著鄭氏鬧,殺雞儆猴,讓李建成收斂一些。
竇夫人很想勸說萬氏,這事可能真的和李建成關係也不大。但她不知道要如何說服萬氏。
竇夫人直覺此事是李元吉的錯,李元吉說了謊。
李元吉確實把鄭氏如何教他侮辱李智雲和萬氏說得頭頭是道,但問題就是李元吉的“回憶”實在是太詳細了。
李元吉連背書的功課都很難完成,哪有那個記憶力去記住每日鄭氏的閑言碎語,甚至連時辰都能說出來?難道鄭氏說閑言碎語的時候,他們還要特意去看看時辰嗎?
竇夫人心中有如此猜測,卻隻能自己憋著,連李淵也不能說。
她曾經試圖丟棄李元吉,所以她無論做什麽,在外人看來都是她在偏心。現在她毫無理由地懷疑李元吉,旁的人不僅不會相信她的懷疑,還會斥責她又對李元吉不慈。
竇夫人不想傷害無辜,但承擔責任的隻能是鄭媵。
她先禁足鄭媵,然後拖著不處理,希望把這件事拖過去。
李淵為此和她吵了一架,說她偏袒李建成身邊的媵,難道也要學老夫人,對李建成過於溺愛?
竇夫人氣得哭笑不得。
這件事李玄霸和李世民處於漩渦之外,但家中鬧騰起來,他們二人也難免耳根不清淨。
李智雲自那以後整個人都變得悶悶的,時常把自己關在屋裏,一直沒有再來找李玄霸和李世民玩耍。
李世民把筆夾在鼻子和嘴唇上,嘟著嘴抱怨:“小五不會因為我們與小四同母所出,遷怒我們了吧?若是這樣,這個弟弟我不要了。”
李玄霸道:“或許他是擔心我們也如李元吉一樣看不起他。”
李世民撥弄著嘴唇上的毛筆杆:“他如果這樣惡意揣度我們也是他的不是,這個弟弟我不要了。”
李玄霸道:“真的不要了?”
李世民堅持了許久,嘴唇上的筆還是落了下來。
他把筆投進筆筒裏,道:“這家裏真是太吵了,好想安靜些。我們還不如帶著小五一同回大興。”
李玄霸道:“父親不會讓我們離開洛陽。就算有人要離開,也是已經弱冠的兄長留守大興城,我們這群年幼的人跟在父母身邊。”
李世民道:“那就把兄長趕走!”
李玄霸瞥了李世民一眼,道:“我看是你被趕走。”
李世民抱怨:“難道我們什麽都不能做,就天天聽他們鬧?娘親也是,罰了鄭媵,給萬阿姨一個交代不就行了?為何要護著鄭媵,惹得萬阿姨不高興。”
李玄霸道:“因為母親認為鄭媵無辜。”
李世民道:“鄭媵無辜,兄長也不像是會嘴碎萬阿姨的性格,難道是李元吉說謊?”
李玄霸道:“為何不能是?”
李世民捏了捏自己軟乎乎的下巴:“小孩子會說謊?”
李玄霸無語:“我和你沒說過謊?”
李世民失笑:“那說的謊可太多了。”
誰說小孩子不會說謊?小孩子趨利避害的本事可強了。李世民和李玄霸若是不會說謊,怎麽能得到皇帝的寵愛?
不說在皇帝麵前,李世民為了貪嘴貪玩可沒少說謊,時常被竇夫人拆穿後屁股開花。
至於李玄霸,他向來滿嘴謊話。
李世民推斷道:“這事的起因可能是李元吉功課不如小五,對小五心生嫉妒不滿。兄長勸慰李元吉小五出身不如李元吉的話被李元吉聽了進去,他和小五打架時就自己增加了一點點……嗯,一點點髒話。他為了轉移責任,才說是鄭媵教的。”
李玄霸道:“別看李元吉功課不好,但他的小聰明可不少,本能就知道誰能惹誰不能惹。”
李玄霸在鄭媵後院安插了眼線,他知道的可能比沒有用陰私手段的竇夫人還詳細一些。
至少竇夫人不知道鄭媵私下哭罵李元吉的話。
李元吉本能地知道李建成是他的靠山,所以編故事時完全把李建成摘了出去。
李建成安慰李元吉時說李智雲是庶出子的事,還是李建成在不知道李元吉說了什麽的時候,被竇夫人問出來的。在李元吉的口中,李建成可是全程不在場。
李世民笑道:“是啊,他知道誰能惹誰不能惹,比如現在見到你,他還不肯叫你兄長。”
李玄霸很爽快地點頭:“嗯,他看不起我,覺得我能惹。”
李世民收起笑容,道:“若這事發生在你身上,我一定把他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李玄霸道:“我也一樣。走吧,小五應該心情平靜一些了,我們該去探望他了。”
李世民從榻上跳下來,一邊穿鞋子一邊道:“你終於鬆口了。”
李玄霸道:“李元吉是我倆的胞弟,他和小五打架,我們不好偏幫小五。”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顯然對這個胞弟沒有任何好感。
竇夫人處事很有手腕。她這次用“拖”字訣用得正合適。
鄭媵被關了半個月,萬氏的氣消了不少,又從中看到了竇夫人不願意傷害無辜的決心,便退了一步,隻讓鄭媵道了個歉。
鄭媵原本梗著脖子不肯認錯,禁足半月之後也軟了,哭著與萬氏道歉,說自己沒有壞心,隻是安慰李元吉時口不擇言。
鄭媵和萬氏各退一步,這次風波表麵上平息,李世民和李玄霸也能去探望李智雲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走到李智雲的院子的時候,大老遠就看到李智雲的小腦袋掛在窗戶框上,小鼻子一抽一抽,不斷掉著金豆子。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加快了腳步。
李智雲從窗戶上翻出來,撲進了李世民懷裏,抱著李世民號啕大哭。
李世民笑道:“怎麽這次肯撲我,不撲你最喜歡的三兄?”
李智雲哭著道:“三兄身體不好,我怕把三兄撲倒。”
李世民故意板著臉,拉長著語調道:“好呀,看來你還是隻心疼你三兄。阿玄,這弟弟我不要了,給你。”
李世民把懷裏的李智雲推給李玄霸。
李玄霸一邊幫李智雲揩眼淚和鼻涕,一邊道:“現在小五正難過,小心他把你的話當真,真以為你不要他了。”
李世民抱著手臂道:“如果小五這麽蠢,那這個弟弟就真的不能要了。”
李智雲的哭聲更大了。
李世民拍了拍李智雲的腦袋:“好啦,別哭啦,二兄知道你受了委屈,辛苦了。”
李智雲埋在李玄霸懷裏搖頭,但哭得說不出話。
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竇夫人的時候,心中就很忐忑。後來生母和母親都對他很好,他便放下了心結。
李元吉罵他的話撕開了他隱藏的傷疤,讓他正視了自己在這個家裏是“異類”。
父親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個都是出自竇夫人,隻有自己是阿姨所生。
李智雲感到很害怕,也很孤獨。
即使知道二哥和三哥對自己極好,李智雲想著李元吉的話,也不敢來找二哥三哥,擔心二哥三哥也嫌棄自己。
李智雲哭了好一會兒,李世民看不下去,把李智雲抱了起來:“太陽這麽曬,你不怕,阿玄還怕呢。先進屋。”
李世民把隻小他三歲的李智雲抱得穩穩的。
李智雲不好意思道:“我能走。”
李世民把李智雲放在地上。李玄霸讓仆人打來水,三兄弟整理了一下儀容,才繼續說正事。
李玄霸道:“我準備和父親說,我和二哥想搬去城郊別莊住。如果你願意,我們想帶你一起。隻是和我們一起住,你就要離開萬阿姨了。”
李智雲驚訝:“搬出去住,為何?”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的友人逐漸增多,不好讓閑雜人等日日進出唐國公府。”
李世民抱著手臂歎氣:“是啊,閑雜人等。”
這事是李玄霸借由鄭媵和萬氏之事做的謀劃。
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朋友增多,想要做的事也增多,待在唐國公府這個偏僻的小院子實在是束手束腳。
趁著後院風波,李玄霸向李淵提議搬去別院住,以免惹得兄長不快。
李淵雖然一直都指責鄭媵,但他心裏肯定也在懷疑這話是不是李建成說的。畢竟李建成連李世民、李玄霸兩個同胞弟弟都瞧不上,瞧不起李智雲和萬氏太正常。
但身為當家人,李淵隻能站在李建成這邊,不允許李建成沾染這次後院紛爭的過錯。
李玄霸使了點手段,加重了李淵對李建成的懷疑,並將此事變成“因為五郎和二郎、三郎走得太近”,李建成忌憚自己和二哥提前在唐國公府拉幫結派與他抗爭的緣故。
為了讓李建成安心,自己和二哥住進別院,名義上是找個僻靜的環境讀書,實際上是以住在別院的形式,來宣稱他們對唐國公府沒有繼承權。
許多勳貴世家都會讓次子們搬離本府,去別院別莊讀書。除了別院別莊更幽靜,不會像本家人來人往,讓人靜不下心讀書之外,也是讓嫡長子坐鎮本家、次子去別莊這件事來加重嫡長子的威望。
李淵很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相互友悌,甚至想讓兒子們住在同一個院子裏。
隻是李建成納了鄭媵,有了女眷,不適合再與弟弟們同住才作罷。
李淵沒想過讓李世民和李玄霸搬出本府,但如果此事真的是因為李建成又不滿李世民、李玄霸而起,隔開兒子們,才能減少矛盾。
隻是苦了李世民和李玄霸。
鄭氏第一次賭咒時,李建成很心疼鄭氏,為此還頂撞了獨孤老夫人。
但同樣的事再發生,李建成就不再心疼,而是厭煩了。
他甚至和鄭氏翻舊賬:“當初你也這麽說,我還為你頂撞祖母。你就是個禍頭!”
鄭氏又氣又惱,哭得說不出話。
老夫人的事怎麽也是自己的錯了?自己明明完全無辜,是老夫人想為李建成謀利益,假借自己的名義奪取幼弟的鋪子啊!
這次也是。她怕落人話柄,就連附和李建成說李智雲隻是庶出子的話,都很委婉地改成“你和郎君同母出”,不敢把“庶出”掛在嘴邊。
自己也是個媵,哪可能瞧不起長輩的媵?她若罵萬氏,豈不是所有話都會回旋紮在自己身上?
可李建成沒說過罵萬氏的話,李元吉又是個孩子。除了鄭氏,還有誰能承擔起挑撥李元吉、李智雲兄弟關係的責任?
竇夫人試圖請萬氏退一步。
萬氏此次沒有給竇夫人麵子,她冷笑道:“我不知道誰侮辱我和小五,我隻知道這次必須把事鬧大了,把人打疼了,否則以後小五還會繼續聽到這些閑言碎語!若是郎君和夫人不滿,大可以趕走我和小五,我帶著小五回娘家,不受這個氣!”
萬氏說到這份上,連回娘家的話都說了出來,這件事竇夫人是不可能息事寧人了。
竇夫人明白了,萬氏心中肯定也知道鄭氏無辜。
萬氏懷疑的是李建成。但她不能對李建成做什麽,所以隻能盯著鄭氏鬧,殺雞儆猴,讓李建成收斂一些。
竇夫人很想勸說萬氏,這事可能真的和李建成關係也不大。但她不知道要如何說服萬氏。
竇夫人直覺此事是李元吉的錯,李元吉說了謊。
李元吉確實把鄭氏如何教他侮辱李智雲和萬氏說得頭頭是道,但問題就是李元吉的“回憶”實在是太詳細了。
李元吉連背書的功課都很難完成,哪有那個記憶力去記住每日鄭氏的閑言碎語,甚至連時辰都能說出來?難道鄭氏說閑言碎語的時候,他們還要特意去看看時辰嗎?
竇夫人心中有如此猜測,卻隻能自己憋著,連李淵也不能說。
她曾經試圖丟棄李元吉,所以她無論做什麽,在外人看來都是她在偏心。現在她毫無理由地懷疑李元吉,旁的人不僅不會相信她的懷疑,還會斥責她又對李元吉不慈。
竇夫人不想傷害無辜,但承擔責任的隻能是鄭媵。
她先禁足鄭媵,然後拖著不處理,希望把這件事拖過去。
李淵為此和她吵了一架,說她偏袒李建成身邊的媵,難道也要學老夫人,對李建成過於溺愛?
竇夫人氣得哭笑不得。
這件事李玄霸和李世民處於漩渦之外,但家中鬧騰起來,他們二人也難免耳根不清淨。
李智雲自那以後整個人都變得悶悶的,時常把自己關在屋裏,一直沒有再來找李玄霸和李世民玩耍。
李世民把筆夾在鼻子和嘴唇上,嘟著嘴抱怨:“小五不會因為我們與小四同母所出,遷怒我們了吧?若是這樣,這個弟弟我不要了。”
李玄霸道:“或許他是擔心我們也如李元吉一樣看不起他。”
李世民撥弄著嘴唇上的毛筆杆:“他如果這樣惡意揣度我們也是他的不是,這個弟弟我不要了。”
李玄霸道:“真的不要了?”
李世民堅持了許久,嘴唇上的筆還是落了下來。
他把筆投進筆筒裏,道:“這家裏真是太吵了,好想安靜些。我們還不如帶著小五一同回大興。”
李玄霸道:“父親不會讓我們離開洛陽。就算有人要離開,也是已經弱冠的兄長留守大興城,我們這群年幼的人跟在父母身邊。”
李世民道:“那就把兄長趕走!”
李玄霸瞥了李世民一眼,道:“我看是你被趕走。”
李世民抱怨:“難道我們什麽都不能做,就天天聽他們鬧?娘親也是,罰了鄭媵,給萬阿姨一個交代不就行了?為何要護著鄭媵,惹得萬阿姨不高興。”
李玄霸道:“因為母親認為鄭媵無辜。”
李世民道:“鄭媵無辜,兄長也不像是會嘴碎萬阿姨的性格,難道是李元吉說謊?”
李玄霸道:“為何不能是?”
李世民捏了捏自己軟乎乎的下巴:“小孩子會說謊?”
李玄霸無語:“我和你沒說過謊?”
李世民失笑:“那說的謊可太多了。”
誰說小孩子不會說謊?小孩子趨利避害的本事可強了。李世民和李玄霸若是不會說謊,怎麽能得到皇帝的寵愛?
不說在皇帝麵前,李世民為了貪嘴貪玩可沒少說謊,時常被竇夫人拆穿後屁股開花。
至於李玄霸,他向來滿嘴謊話。
李世民推斷道:“這事的起因可能是李元吉功課不如小五,對小五心生嫉妒不滿。兄長勸慰李元吉小五出身不如李元吉的話被李元吉聽了進去,他和小五打架時就自己增加了一點點……嗯,一點點髒話。他為了轉移責任,才說是鄭媵教的。”
李玄霸道:“別看李元吉功課不好,但他的小聰明可不少,本能就知道誰能惹誰不能惹。”
李玄霸在鄭媵後院安插了眼線,他知道的可能比沒有用陰私手段的竇夫人還詳細一些。
至少竇夫人不知道鄭媵私下哭罵李元吉的話。
李元吉本能地知道李建成是他的靠山,所以編故事時完全把李建成摘了出去。
李建成安慰李元吉時說李智雲是庶出子的事,還是李建成在不知道李元吉說了什麽的時候,被竇夫人問出來的。在李元吉的口中,李建成可是全程不在場。
李世民笑道:“是啊,他知道誰能惹誰不能惹,比如現在見到你,他還不肯叫你兄長。”
李玄霸很爽快地點頭:“嗯,他看不起我,覺得我能惹。”
李世民收起笑容,道:“若這事發生在你身上,我一定把他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李玄霸道:“我也一樣。走吧,小五應該心情平靜一些了,我們該去探望他了。”
李世民從榻上跳下來,一邊穿鞋子一邊道:“你終於鬆口了。”
李玄霸道:“李元吉是我倆的胞弟,他和小五打架,我們不好偏幫小五。”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顯然對這個胞弟沒有任何好感。
竇夫人處事很有手腕。她這次用“拖”字訣用得正合適。
鄭媵被關了半個月,萬氏的氣消了不少,又從中看到了竇夫人不願意傷害無辜的決心,便退了一步,隻讓鄭媵道了個歉。
鄭媵原本梗著脖子不肯認錯,禁足半月之後也軟了,哭著與萬氏道歉,說自己沒有壞心,隻是安慰李元吉時口不擇言。
鄭媵和萬氏各退一步,這次風波表麵上平息,李世民和李玄霸也能去探望李智雲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走到李智雲的院子的時候,大老遠就看到李智雲的小腦袋掛在窗戶框上,小鼻子一抽一抽,不斷掉著金豆子。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加快了腳步。
李智雲從窗戶上翻出來,撲進了李世民懷裏,抱著李世民號啕大哭。
李世民笑道:“怎麽這次肯撲我,不撲你最喜歡的三兄?”
李智雲哭著道:“三兄身體不好,我怕把三兄撲倒。”
李世民故意板著臉,拉長著語調道:“好呀,看來你還是隻心疼你三兄。阿玄,這弟弟我不要了,給你。”
李世民把懷裏的李智雲推給李玄霸。
李玄霸一邊幫李智雲揩眼淚和鼻涕,一邊道:“現在小五正難過,小心他把你的話當真,真以為你不要他了。”
李世民抱著手臂道:“如果小五這麽蠢,那這個弟弟就真的不能要了。”
李智雲的哭聲更大了。
李世民拍了拍李智雲的腦袋:“好啦,別哭啦,二兄知道你受了委屈,辛苦了。”
李智雲埋在李玄霸懷裏搖頭,但哭得說不出話。
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竇夫人的時候,心中就很忐忑。後來生母和母親都對他很好,他便放下了心結。
李元吉罵他的話撕開了他隱藏的傷疤,讓他正視了自己在這個家裏是“異類”。
父親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個都是出自竇夫人,隻有自己是阿姨所生。
李智雲感到很害怕,也很孤獨。
即使知道二哥和三哥對自己極好,李智雲想著李元吉的話,也不敢來找二哥三哥,擔心二哥三哥也嫌棄自己。
李智雲哭了好一會兒,李世民看不下去,把李智雲抱了起來:“太陽這麽曬,你不怕,阿玄還怕呢。先進屋。”
李世民把隻小他三歲的李智雲抱得穩穩的。
李智雲不好意思道:“我能走。”
李世民把李智雲放在地上。李玄霸讓仆人打來水,三兄弟整理了一下儀容,才繼續說正事。
李玄霸道:“我準備和父親說,我和二哥想搬去城郊別莊住。如果你願意,我們想帶你一起。隻是和我們一起住,你就要離開萬阿姨了。”
李智雲驚訝:“搬出去住,為何?”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的友人逐漸增多,不好讓閑雜人等日日進出唐國公府。”
李世民抱著手臂歎氣:“是啊,閑雜人等。”
這事是李玄霸借由鄭媵和萬氏之事做的謀劃。
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朋友增多,想要做的事也增多,待在唐國公府這個偏僻的小院子實在是束手束腳。
趁著後院風波,李玄霸向李淵提議搬去別院住,以免惹得兄長不快。
李淵雖然一直都指責鄭媵,但他心裏肯定也在懷疑這話是不是李建成說的。畢竟李建成連李世民、李玄霸兩個同胞弟弟都瞧不上,瞧不起李智雲和萬氏太正常。
但身為當家人,李淵隻能站在李建成這邊,不允許李建成沾染這次後院紛爭的過錯。
李玄霸使了點手段,加重了李淵對李建成的懷疑,並將此事變成“因為五郎和二郎、三郎走得太近”,李建成忌憚自己和二哥提前在唐國公府拉幫結派與他抗爭的緣故。
為了讓李建成安心,自己和二哥住進別院,名義上是找個僻靜的環境讀書,實際上是以住在別院的形式,來宣稱他們對唐國公府沒有繼承權。
許多勳貴世家都會讓次子們搬離本府,去別院別莊讀書。除了別院別莊更幽靜,不會像本家人來人往,讓人靜不下心讀書之外,也是讓嫡長子坐鎮本家、次子去別莊這件事來加重嫡長子的威望。
李淵很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相互友悌,甚至想讓兒子們住在同一個院子裏。
隻是李建成納了鄭媵,有了女眷,不適合再與弟弟們同住才作罷。
李淵沒想過讓李世民和李玄霸搬出本府,但如果此事真的是因為李建成又不滿李世民、李玄霸而起,隔開兒子們,才能減少矛盾。
隻是苦了李世民和李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