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表仁道:“父親說,此次陛下三征高麗失敗,肯定無力掌控西域,我在西域做什麽都不會有危險。消息傳不到陛下耳中。”


    李玄霸和李世民對視一眼。


    李世民皺眉不語。


    李玄霸歎息道:“二表兄他……他不會是想趁機逼宮吧?”


    高表仁道:“父親是這麽推斷。”


    李世民取下帽子,重重砸在地上:“楊廣竟逼迫表兄如此!”


    他心中悲怒時,忍不住又湧出一絲迷茫。


    我將來……也會被逼迫如此嗎?


    李玄霸拍了拍二哥的肩膀:“哥,別多想,幹就完事。”


    李世民扯了扯嘴角:“別學我說話。”


    他心裏不迷茫了。


    第120章 父子重逢太原城


    這“賜婚”旨意砸得李世民和李玄霸猝不及防, 計劃都亂了。


    李世民心很寬。雖然他鬱悶了一下,但想著能提前把觀音婢娶進門,他瞬間就高興起來。


    李玄霸最初表現得豁達, 但一直在為計劃被打亂生悶氣。


    雖然李玄霸給自己做了許久心理建設, 未來的唐高祖的位置肯定是李淵坐, 但他也想讓二哥早幾年登基。


    他的算盤都打好了,二哥在河右之地發展,趁著中原大亂和邊塞失去聯係, 把西域、河右和隴西諸郡都掃平了。等父親起兵的時候,二哥就從隴西揮師東進,在父親還在呼哧呼哧趕路的時候, 一舉攻占大興,改名長安。


    李玄霸堅持認為, 二哥在曆史中之所以那麽被動, 是因為他的戰功是李淵起兵後才獲得,名義上他那時隻是唐高祖李淵的將領,兵權和後勤都要依靠李淵獲得。


    曆史中的李世民十六歲出策救駕初顯才華,十八歲隨父起兵,開始天策上將的一生。


    如今二哥十歲生擒吐穀渾伏允可汗, 十三歲成為虎賁郎將,十四歲鎮守河右收複西海郡。李玄霸都聯係好西突厥了, 在隋朝滅亡前拉著二哥給東突厥一個大的,完成在“當皇帝之前超越冠軍侯”的成就。


    眾所周知,李世民的戰績“詬病”在於“隻”有內戰輝煌, 該打外戰的時候他就當皇帝不能領兵, 好不容易說服群臣禦駕親征高麗但沒達到既定滅國目標。


    雖然大部分後世人都認為李世民如果不當皇帝, 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定有他的名字, 但現實是他當了皇帝,這就成為了永遠的遺憾。


    所以李玄霸為二哥鼓勁:【二哥支棱起來,努力啊,你能完成封狼居胥燕然勒石成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不要遺憾終身!】


    這話不能說出口,但可以在心聲裏嘮叨。


    李世民捂住耳朵捂不住心,繞著李玄霸三米遠走。


    感謝弟弟的心聲範圍沒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否則會把自己煩死。


    不過李玄霸這麽一叨叨,李世民的心情也沉重了。


    身為天才將領,誰沒有個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願望?


    “如果我在當皇帝之前完不成這個目標,就要苦一苦阿玄了。”李世民背著弟弟,拉著長孫無忌的手暗地謀劃,“你一定要幫我從京城偷跑禦駕親征。”


    長孫無忌狠狠翻白眼。


    你倒是無事,我怕不是會被李三郎下獄吃幾個月牢飯,小妹都救不了我!


    但李世民的請求長孫無忌從小就不知道怎麽拒絕,心裏再吐槽也隻能先應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離開張掖前,把房喬和杜如晦也緊急叫了回來。


    當了幾年縣令,就從靦腆清高文人進化成交際一把手的房喬,對李世民和李玄霸拍胸脯保證:“我會盡全力安撫好河右隴西官吏之心。”


    杜如晦打著哈欠道:“留點厲害的將領給我,你們養兵全靠搶草原的牛羊,我可沒辦法領兵。”


    李世民道:“我會將周達等老將留下,帶走從河右新招的將士。克明放心用。”


    杜如晦道:“商隊的錢財也全由我支配?”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想了想,道:“我把顏真留給你。”


    杜如晦笑道:“有顏七郎在,我放心了。”


    李世民對長孫無忌道:“觀音婢和我成婚,你真的不回去?”


    長孫無忌沒好氣道:“你當我不想回去?父親不準我回去,說河右之地至關重要,不可有閃失。”


    高表仁不僅帶來了聖旨,也捎帶了大興城四個老頭的信件。


    此次成婚因天下大亂,楊廣又再征高麗,太子那邊又有異動,不宜大辦。李淵和長孫晟、宇文弼商議,婚禮稍稍節儉一點,少請點人。


    再者天下大亂,他們就算是想多請點親戚,親戚也來不了。如宇文珠的大伯在外做官,就無法前來。


    長孫晟勸說兒子和李世民的其他友人,現在隻是走個過場,將來的封後大典才是李世民和自家女兒真正的婚禮。


    高表仁看著長孫晟的信,嘴角抽搐許久。


    李淵還沒當皇帝,長孫將軍已經對準女婿當皇帝勢在必得。他有一點點同情李淵。


    突然成親,不僅打亂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計劃,也讓親事變得不完美。


    李世民已經下決心封後大典重辦一個隆重的婚禮。


    李玄霸也……李玄霸想,如果自己能活到那個時候,問問宇文珠的意見,如果宇文珠願意,就算違背禮製也要重辦一次。


    這樣匆忙,實在是太委屈宇文珠了。


    安排好所有事後,李世民帶著羅士信、宗羅睺和在河右招的五百壯士回中原。


    李玄霸從商隊裏帶走了向固,把最熟悉自己手頭事務的陳鐵牛留給了長孫無忌。護衛他就蹭二哥的了。反正他是副將,也能算二哥帶回家的將領之一。


    四月,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到了大興城,接長孫晟、宇文弼一同前往太原。


    高熲和薛道衡沒有同行,不準備參加弟子的婚禮。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很遺憾。


    高熲安慰道:“今年一定會出大事,我和玄卿仍舊被皇帝忌憚,隻能低調一些。大丈夫做事,當顧全大局。”


    薛道衡冷哼:“二郎,別隻顧著你妻子的封後大典,記得給三郎的妻子加封,我給你們當司儀!”


    李世民認真道:“是,老師。”


    小聚之後,李世民和李玄霸再次啟程。


    其實他們本來準備在洛陽成婚。


    幾家人在洛陽都有宅子,婚禮流程更為簡便,也能宴請更多的賓客。


    但太原內有民賊四起,外有東突厥蠢蠢欲動,李淵脫不開身,便將二子婚禮舉辦地點改在了太原。


    此番成親,三家人都知道是聯姻,宇文瑗和長孫晟為各自女兒要到足夠多的實際利益後,就在這件事上妥協了。


    宇文家和長孫家在太原提前置辦了宅子,將仆人、嫁妝提前放入宅子中,成婚時兩女就從新家出嫁。兩處大宅子也將成為兩女的嫁妝之一。


    現在宇文珠和長孫小娘已經在太原備嫁。宇文弼和長孫晟是專門在大興等李世民和李玄霸回來,好在路上仔細詢問他們今後的策略。


    路上說私密話,安全性比在城中高許多,他們可以暢所欲言。


    長孫晟聽聞李玄霸剛把西突厥使臣請來,相約一同攻打東突厥時,氣得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把李世民和李玄霸嚇得手足無措。


    “有長孫四郎在,一定能維護好和西突厥的關係,老師不必擔心。”李玄霸安慰。


    長孫晟拍著大腿憤怒道:“維護好和西突厥的關係有什麽用?他還能變出個李二郎出來攻打東突厥?!”


    李二郎摸摸鼻子,不敢說話。


    明明不是自己和阿玄的錯,為什麽自己和阿玄要被罵。


    宇文弼也唉聲歎氣,遺憾不已。


    如果現在二郎三郎沒被叫回來,估計都在準備給東突厥來個狠的了。


    統一天下時,東突厥是心腹大患,一定會插手中原。明明可以提前預防,卻陰差陽錯,唉。


    事已至此,生氣也無濟於事。長孫晟在馬車上趕著給長孫無忌寫信支招,教他好好安撫住西突厥使臣,拖個一年半載,不能讓人跑了。


    不,幹脆讓四郎以“妹妹出嫁,需要回家探親”的名義,把這支西突厥使臣拐回太原。


    天柱可汗那裏也可以試試,多邀請些西域人來參加婚禮!


    長孫晟瞬間在腦海中完成謀劃,讓親信快馬加鞭趕緊交給長孫無忌。


    他看著親信飛馳的駿馬神色遺憾。


    雖然他從死劫中挺了過來,但身體畢竟不如年輕時候,已經不能再在草原馳騁了。


    若再年輕十歲,他就親自去張掖。等女婿回來時,東西突厥說不準都分裂成東西南北突厥,絕對不會給女婿統一中原的道路上添亂。


    年輕人天賦還成,經驗還是限製了他們的本事啊。


    宇文弼看長孫晟遺憾的模樣,道:“你就服老了?我可不服老。好好養身體,說不準我們還有再建功立業的時候。”


    長孫晟臉上的遺憾散去,目光堅定:“說得對。”


    車廂外耳力極佳的李世民給弟弟使眼色。


    李玄霸:【有話直說。】


    李世民繼續使眼色。要能在心裏說,他何至於使眼色。


    李玄霸:【你是想說,有老師在,你的小夥伴們的相位之爭更艱難了。】


    李世民:【對!】


    李玄霸:【你可別了。老師年紀大,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你想累壞老師?】


    李世民指車廂。


    李玄霸:【呃,如果老師非要幹活,那我們能有什麽辦法?房玄齡他們還年輕,可以等。就是杜兄和薛兄要好好養生了。話說薛兄究竟哪去了?怎麽還沒回來?】


    李世民點頭。對啊,薛兄跑哪去了?


    與此同時,在築紫島挖貝殼的薛收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薛收摸著鼻子苦笑:“估計是李二李三在念我,也可能是老杜老房在嘲笑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