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狐疑道:“集弘,你是不是在打什麽壞主意?”


    李智雲抬頭,露出和李玄霸如出一轍的平靜表情:“怎麽會?沒有。”


    羅士信:“……”開始警惕。


    宇文珠忍俊不禁。


    ……


    “阿嚏。”李世民揉鼻子,“誰說我壞話?”


    李玄霸道:“說你壞話的人可太多了,誰知道?你想想光是被你揍了的突厥人和吐穀渾人就有多少?”


    李世民笑道:“突厥人和吐穀渾人念我,我才不會打噴嚏,不然我每天就一直打噴嚏了。我懷疑是小五在背後偷偷念我。”


    李玄霸點頭:“有可能。”


    兩位兄長毫無證據地把責任推到弟弟身上後,才開始聊正事。


    李玄霸犯懶,不想說話,又切換心聲模式:【再對一對口供。你出征時,西突厥就已經在圖謀敦煌郡。你探查東|突厥情況,就是擔心在出兵敦煌的時候被東|突厥偷襲後路。】


    李世民道:“誰知道我見東|突厥內部空虛,打探之後得知始畢可汗發兵攻打雁門郡,就匆匆回張掖召集了人手,命長孫無忌帶人前往雁門郡救援,自己帶著裴行儼突襲突厥牙帳,逼迫始畢可汗撤軍回援。這是圍魏救趙之計。”


    李玄霸:【東|突厥太廢物,你輕鬆拿下牙帳,速度之快,長孫無忌甚至才剛募集好鄉勇。你便命長孫無忌與你匯合,一同南下救援雁門郡。】


    李世民笑道:“我路上遇到被阿玄你擊潰的始畢可汗,便一臉懵地把始畢可汗俘虜了。這麽大的功勞,怎麽就直接掉我嘴裏了呢?這一切都是巧合啊。”


    雙生子的腦袋湊一塊兒偷笑。


    對對對,就是巧合,全都是巧合。


    兩人笑了一會兒,李世民正色:“西突厥肯定也已經知道東|突厥內部空虛和我離開張掖的事,他絕對會趁機攻打敦煌郡,並且圖謀吞並東|突厥,完成一統突厥的心願。我必須立刻回援。”


    李玄霸苦惱地開口:“二哥你不僅自己離開了張掖,為了盡最大的力量救駕,你把麾下猛將全部帶走了。現在留守隴右道的都是老弱病殘,河右之地危矣!”


    李世民點頭:“對啊,危矣!”


    兩人同時長籲短歎。


    李世民勾著弟弟的脖子道:“能成嗎?”


    李玄霸道:“我看能成。裴公很了解張掖和敦煌的處境,一定會為我們說話。”


    李世民道:“什麽裴公,叫裴先生。雖然他不是我們的老師,但曾有半師之誼,我們當叫先生。他為我們在皇帝那裏說了那麽多好話,這聲先生必須叫。”


    李玄霸白了李世民一眼:“這句話是昨天我對你說的。”


    李世民齜牙笑道:“現在已經變成我的話了。”


    李玄霸再次白了哥哥一眼。不要臉。


    李世民揉了揉李玄霸的腦袋,又把弟弟的發髻重新梳好:“軍情緊迫,父親也不能責怪我們不回太原了。”


    李玄霸麵色一沉:“嗯。”


    李世民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你放心,李建成那裏的仇,我必報。”


    李玄霸道:“就算我們不動手,現在我和小五都沒死,他一定驚恐不安,我會逼他先動手……別捏拳頭,我不會以我們兄弟三人為餌,絕對不會!”


    李世民放下舉起的拳頭,道:“嗯。”


    李玄霸摸了摸手背生出的雞皮疙瘩。二哥大概是戰場上太多了,板起臉來還蠻可怕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兩人再次對完口供,麵聖十分順利。


    李世民嚴肅中略帶焦慮的表情無懈可擊,西突厥這個敵人也讓楊廣很滿意。


    李玄霸:【如果我們把敵人說成是隴右道民亂,楊廣就會不開心了。在他看來,蠻夷宵小犯邊很正常,突厥更是隋文帝都沒搞定的強敵,他的敵人是突厥很正常。但百姓膽敢叛亂,就是打他的臉。真好笑。】


    李世民:【閉嘴。】


    李玄霸:【我沒張口。你別回答啊,要是不小心說漏嘴了怎麽辦?】


    李世民:“……”啊啊啊啊啊抓狂!你既然怕我說漏嘴,就不要在我和皇帝聊天時一直嗶嗶嗶大逆不道的話個沒完啊!


    楊廣疑惑:“你怎麽一直往大德那裏瞟?”


    李世民沉聲道:“臣擔心一眼沒看見他,弟弟就不見了。”


    李玄霸:“……”你明明是嫌棄我心聲太煩,在隱晦地瞪我!


    楊廣和他身邊的臣子都露出了憐惜的神情。


    楊廣道:“朕本來想把大德留在洛陽養病,但你還是把他帶回張掖吧。張掖雖路途遙遠,但若大德不在你身邊,你大概心神不安。”


    裴世矩道:“對付西突厥也需要李三郎。現在朝廷不能支援隴右,隻能讓李二郎自己頂著,隻是出戰,無法抵擋西突厥人。李二郎給西突厥人威脅,李三郎分化拉攏西突厥人,才能解西域之圍。”


    裴世矩頓了頓,違心地道:“本來長孫將軍才是最適合做此事的人,但長孫將軍年老不能成行,李三郎乃是長孫將軍弟子,一定能替長孫將軍完成此事。”


    其實他仍舊認為自己不輸長孫晟,但長孫晟的計謀都成功了,自己的計謀卻讓始畢可汗攻打雁門郡。雖然他認為這是因為大隋衰敗的緣故,也不好再自吹自擂。


    楊廣想起長孫晟:“是啊。若長孫將軍沒有老病,朕必不會受此侮辱。”


    李玄霸道:“陛下,受侮辱的不是始畢可汗嗎?陛下禦駕親征與始畢可汗大軍對峙,一舉擊破東突厥軍隊,乃是曠世功績。”


    楊廣開懷大笑:“大德說得對!受辱的是始畢可汗哈哈哈哈!”


    其他臣子也跟著開懷大笑。李世民生擒始畢可汗,真是令他們一吐胸中怨氣。


    眾人現在正是對李世民和李玄霸好感最高的時候,兩人急著要回張掖,他們都紛紛勸說楊廣趕緊放人。


    再者,他們也有點怵突厥人。


    東|突厥居然敢圍攻雁門郡,西突厥說不定也會和東|突厥一樣虎。


    如果李世民沒有及時趕回去,河右之地一丟,威脅的就是西京大興了。那可是他們大部分勳貴的祖地。


    楊廣在臣子們的勸說下,簡略封賞李世民為冠軍侯,給李世民坐實了封號,加食邑一千。


    李玄霸雖然沒有封侯,也加了五百食邑。


    不過現在天下大亂,所謂食邑都是虛的,根本到不了手。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到的實惠除了李世民頭上“冠軍侯”的爵位之外,李世民被超拔榮升從一品的光祿大夫,李玄霸升職為從二品右光祿大夫。


    從一品的光祿大夫就是原勳官中四品的開府儀同三司。勳官製度已經被楊廣廢除,開府儀同三司之上的勳官都被廢除,隻有開府儀同三司等同於從一品的光祿大夫。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後來楊廣製定的散官製度地位遠遠不如以前的勳官。


    開府儀同三司就能“開府”,它以上的勳官當然都有開府的權力。現在隻有職官的將軍和大將軍能開府,就是開府儀同三司也沒有資格開府了。


    而且這個開府儀同三司,原本是有本事的勳貴蔭及子嗣時,家中嫡長子的起點。


    大部分有功勞的開國國公,其世子在繼承爵位之前,都會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的勳官。如高熲那等特別厲害的國公,還能直接讓兒子當郡公。


    以前勳貴子弟隻要父輩努力一點,很容易就能當開府儀同三司。現在李世民和李玄霸立了這麽大的功勞,才被超拔成從一品的光祿大夫。


    所以楊廣嘴上說自己提高了開府儀同三司的地位,把其由四品改成了僅次於王公的從一品,但誰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楊廣超拔李世民不僅是因為李世民立下了大功勞。


    現在大隋沒有餘力支援李世民,隻能讓李世民自籌兵員和糧草抵禦西突厥。


    因為李淵已經被拜為將軍,楊廣不想升李淵的官,便不好再拜李世民為將軍,便提拔了李世民的散官品階,以“開府儀同三司”舊例,特意準許李世民在張掖開府,以防備突厥。


    李世民有了這個“特許”後,終於能大肆給他的下屬們封官了。就是郡守這等高官,李世民都能便宜行事。就像是原本曆史中屈突通率兵抵禦李淵時,能命堯君素為河東郡守一樣。


    楊廣給了李世民這麽大的權力,也是朝廷的一種表態。現在朝廷是完全放棄支援隴右道了,隴右道變成“戰場”,才能讓李世民自己任命地方官。


    當日下午,李世民帶著家人和下屬啟程返回張掖。


    除了爵位、官職和口頭食邑賞賜之外,朝廷什麽賞賜都沒給。


    為救駕浴血奮戰的普通兵卒,楊廣原本承諾的財物獎勵全部沒兌現。


    李玄霸離開前,搜刮了他二哥、裴行儼、長孫無忌等人身上所有財物,先兌現了自己對兵卒的獎勵承諾。


    李世民小聲道:“還好我留了不少東西,足夠賞賜我麾下的將士。皇帝回東都後會補上賞賜吧?”


    李玄霸:【會補,補的不多。原本許諾的厚賞,變成了與楊玄感和賊帥作戰時一樣的賞賜計算方式,大部分兵卒都沒有賞賜。】


    李世民握緊韁繩,沉沉歎了口氣:“有功不賞,非人君。”


    李玄霸瞥了李世民一眼。你兒子兒媳對戰功出了名的吝嗇,他們夫妻倆當皇帝時不僅克扣賞賜,還下令在戰場戰死的人就扣掉賞賜不給補償,你知道嗎?


    嗯,你不知道。等二哥再大一點,就把女帝的事隱去了,隻告訴二哥他兒子有多吝嗇。


    “算了,不想糟心事了。我們回家!”李世民拍了拍臉,意氣飛揚道。


    “好。”李玄霸乖乖縮回馬車。


    李智雲也拒絕了二兄一同騎馬的邀請,也躲進馬車裏避開烈陽,留二哥一個人在外麵揚起馬鞭意氣飛揚。


    李世民:“……”


    李世民:“弟弟真無趣。”


    長孫無忌和鼻青臉腫的裴行儼大笑。


    第154章 終於回到隴右道


    太原郡雖然離雁門郡不遠, 但在雁門郡南邊。


    張掖郡就在雁門郡正西方向。李世民借口西突厥來襲,自然要以急行軍的速度迅速趕回張掖。他的軍隊是沿著黃河北岸,走馬邑郡、榆林郡、五原郡, 然後沿著黃河西岸南下到靈武郡, 再從武威郡回張掖郡。


    五原郡和張掖郡在地圖上隔得很近, 但中間是騰格裏沙漠。現在正值盛夏,沙漠酷熱,不適合行軍, 所以要沿著黃河水道繞行。


    因為軍情緊急,又有楊廣旨意,唐國公府的仆人再想讓李玄霸回太原養身體, 也隻能眼巴巴地目送李玄霸離開,自己無奈獨自回去複命。


    李淵聽到李玄霸和李智雲還活著時, 就完全把什麽謀劃拋到腦後, 趕緊派人去接李玄霸和李智雲回家。


    竇慧明和萬氏抹了好幾次眼淚,不斷張羅布置兒子們的院落。


    當仆人獨自回來,告知李淵、竇慧明和萬氏西突厥進犯敦煌郡,二郎君和三郎君還來不及被陛下正式封賞,就匆匆急行軍回敦煌抵禦西突厥了。


    李淵捶胸頓足:“大雄回敦煌就罷了, 他是隴右道慰撫使,理應立刻回到隴右坐鎮。大德還未痊愈, 怎麽能去西域這麽偏遠的地方?”


    仆人道:“三郎君是副撫慰使,又被陛下特意命令替代長孫將軍和裴公經略西域,任務比二郎君還重。”


    李淵怒罵道:“這不是故意折騰我家三郎嗎!祈健呢?他怎麽不回來?”


    仆人道:“這次五郎君立了戰功, 被封為校尉。二郎君和三郎君問五郎君是否回來, 五郎君說男兒誌在遠方, 現在西突厥犯邊, 忠孝難兩全,他想立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