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薄殺了楊廣,雖然被士族階層忌憚厭惡,但百姓都很敬仰王薄。
他站在了王薄的對立麵,原本受了王薄恩惠的齊郡百姓都頑強地抵禦他。
李義雄、張金稱等回到齊郡後,雖然兩人確實誰也不服誰,但也守望相助,沒有像王薄所想的那樣互相攻伐。他們一邊抵禦竇建德的進攻,一邊派人向李世民稱臣,問李世民能不能把魏先生還回來。
這兩人回齊郡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前往隴右,使臣差不多和李世民、李玄霸同時到達。
李世民“無奈”,隻好把魏徵和薛收再次派了出去,還讓他們帶上了羅士信。
魏徵還沒和主公的下屬們見上麵,就又匆匆離開,替李世民招降齊郡義軍。
魏徵離開時大罵李玄霸:“齊郡和隴右隔著半個大隋,我招降了他們有用嗎?你能支援嗎?”
李玄霸:“你罵我二哥啊。”
魏徵:“我就罵你!你是主公謀主,這主意肯定是你出的!主公隻是對你偏聽偏信,你才是罪魁禍首!”
李玄霸:“哦。再見。”
李玄霸揮手送別,把魏徵氣得半死。
薛收和羅士信一左一右把魏徵拖上馬車,苦笑不已。
這主意確實是李玄霸出的,不過李玄霸沒打算為難魏徵。
因為齊郡唯一的威脅張須陀戰死了。
楊玄感再次圍攻洛陽的時候,張須陀自然前來救援。
翟讓帶人趕到,從後方偷襲張須陀。雖然戰場不同,這位老將還是以大隋忠臣的身份死在瓦崗寨義軍手中。
張須陀本來會在去年(大業十二年)被任命為滎陽通守。李密投奔翟讓後,獻策瓦崗寨攻克滎陽,張須陀戰死。
李玄霸落難瓦崗寨,給翟讓當了一段時間的謀主,又把羅士信和李智雲借給翟讓,幫瓦崗寨從混亂的義軍朝軍閥過渡。
張須陀還沒被楊廣任命為滎陽通守,瓦崗寨義軍就提前攻占了滎陽,滎陽太守楊慶逃回洛陽。
李玄霸曾在河南河東安置了大量義莊,他到瓦崗寨後,在翟讓的鼎力支持下,李玄霸讓自己在義莊培養的青壯都進入了瓦崗寨隱藏起來。
張須陀曾經想趁著翟讓離開瓦崗寨時攻打滎陽城,卻發現滎陽城裏不知道何時多了許多能製作精良防守器械的工匠,守城兵卒更是訓練有素不輸隋軍,立刻猜出滎陽城中絕對有能人相助。
被師弟使喚到滎陽當“民賊”的高表仁表示心裏苦。我一個大隋渤海郡公,怎麽就變成了瓦崗寨賊帥二當家了?李二郎李三郎兩個師弟真是不做人。
張須陀久攻滎陽不下,中原民賊又多又強,隻能退兵。
但天意難測,他沒死在滎陽,還是死在了前去支援楊玄感的翟讓刀下。
不過他這次被高表仁收殮。因高表仁對張須陀的遺體的尊重,張須陀的部下沒有對瓦崗寨有太大的仇恨。大部分張須陀部下投降瓦崗寨,瓦崗寨再次壯大。
齊郡唯一的威脅張須陀戰死,瓦崗寨已經被高表仁掌控。魏徵收攏了王薄舊部後,與瓦崗寨互為掎角之勢,縱使竇建德也奈何不了他。
至於王薄舊部將來投奔李世民,會不會給李世民帶來麻煩,那肯定是不可能有的。
王薄和孫宣雅在將楊廣挫骨揚灰時,就已經強調隻是他夫妻二人所為,與其他人都無關。他們已經遣散自己的部曲。
再加上“賊帥”們都是今天聯合明天背刺,沒有堅固的隸屬關係。李義雄和張金稱又沒有稱王稱帝,天底下任何一支勢力都不會把他們當做王薄的殘部。
至於魏徵,王薄為了把魏徵摘出來,還強調自己部曲中的許多心腹不讚同自己殺楊廣,因此離開了自己,但他要為齊郡、為天下百姓報仇,所以他必須殺掉楊廣。
魏徵作為謀士又隱於幕後,從不上場殺敵,外人對魏徵的印象也不深。
這很正常。在義軍還未成事前,不上戰場的謀士存在感都不高。
士人:民賊中怎麽可能有謀主啊?!
“河東有高三兄,齊魯有魏玄成、薛伯褒和羅士信,我們隨時可以插手中原。”李世民道,“洛陽之戰無論誰獲勝,下一步就是攻打宇文化及。江南一地我們可以等他們分出勝負再行圖謀。至於南中和黔地,都為南蠻所占,暫不用管。”
南中和黔地指的是雲貴,雖然在兩漢和季漢時經曆了一部分開發,但魏晉南北朝亂世時,這裏已經重新變成了西南夷自治。隋朝的統治隻有短短三十多年,隋文帝忙著統一天下,楊廣忙著和高麗死磕,都忽視了西南夷。
李世民沒有忽視雲貴這麽大塊地,隻是要等把其他地方理清後,再慢慢梳理開發西南夷。
至於後世廣州福建等地,也與西南夷一樣,要等中原安定後才慢慢開發。
梳理之後,李世民接下來的戰略就很清楚了。
他們將首先拿下梁師都,把黃河中上遊徹底收入懷中。同時長孫無忌南下招降蜀地。
如果能成功,大隋半壁江山都收入手中,且都是地勢較為封閉,中央難以插手之地。
哪怕李淵將來患了失心瘋要奪他們的權,派去隴右和蜀地的人也不可能掌控當地局勢。
擁有大隋半壁江山後,李世民無論是走正常路線騎兵東出,還是另辟蹊徑從蜀地長江東出先打江南,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可惜漢文帝時一場地震導致巴蜀與關中的水路連接阻斷,否則我們據巴蜀和關中,就已經不愁糧草運輸了。”李玄霸歎息,“諸葛丞相想重複漢高祖入主中原的路,卻敗在了這一條水道上。”
長孫無忌等人驚訝:“啊?什麽地震?什麽水道?”
李世民嚴肅道:“你們要多看地理誌。”
他心頭暗爽。
阿玄以前和他感慨此事的時候他也一頭霧水,漢文帝時的地震和諸葛武侯北伐怎麽還能扯上關係?在被弟弟震驚“哥你居然不知道”後,李世民把這件事記得牢牢的,並養成了熱愛搜集各地地理誌的習慣。
現在他也能嘲笑別人了。
李世民裝模作樣建議長孫無忌、裴行儼等人多看地理誌後,這次戰略會議結束。
會議結束後,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事,卻不是直奔朔方,而是殺人。
李昭所招幾乎都為亂民,雖然李昭強調不擾民,但亂民沒有紀律,後來投奔的史萬寶等勳貴之子也十分倨傲,並不把這位女主將放在眼裏。
時間有限,李昭再有能力,也隻練出一萬能遵守軍令的兵卒。她帶走了五千精兵去隴右道,剩下五千由李壽、馬三寶、史萬寶帶領。
李世民到達關中後,第一件事就是練兵。
兵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是烏合之眾,人數多了反而會生亂。
李世民多次以精銳小隊破蠻夷大軍,深知如果兵卒生亂,就算他帶著精兵也會被自家亂兵衝散。
李世民放了一半人屯田,餘下四萬人左右,讓李昭麾下史萬寶、馬三寶,和自己帶來的將領各自領兵。
軍令已經頒布了一段時間。李世民冷眼看著軍中亂象,隻不斷強調軍令,但沒有動手。現在拔營在即,終於到了算賬的時候。
李世民根據軍令,斬殺掠奪百姓者、拒不聽令者上百人,又拿出重金獎賞了訓練最出色者上百人,並宰殺羊、豬等牲畜,讓其餘將士放開吃了一頓肉勞軍。
軍中紀律為之一清。
李壽、史萬寶、馬三寶等人驚詫不已。李世民哪來那麽多錢糧牲畜?
頭發日益稀疏的房喬、杜如晦深藏功與名。
李壽跟隨長孫無忌,帶著一千兵卒南下蜀地;馬三寶隨同裴行儼留在關中屯田。
李世民隻帶上了史萬寶。
李玄霸瞅了史萬寶一眼,又瞅了史萬寶一眼。
警覺.jpg。
第169章 隋朝廷最後用處
史萬寶, 在世人眼中的身份是“大隋名將史萬歲他弟”。
史萬歲是大隋數一數二的名將,與韓擒虎齊,因楊素誣陷, 被隋文帝冤殺。
不過現代稍稍愛看史書的人都知道, 所謂奸臣誣陷冤殺, 大部分時候不過是佞臣說出了皇帝想聽到的話而已。隋文帝晚年猜忌心極重,史萬歲剛好撞隋文帝刀上。
史萬歲被冤殺,天下知道他名號的人都很同情他。所以史萬寶有“史萬歲他弟”的名號, 勳貴都會高看他一眼。
不過李玄霸瞅史萬寶,倒不是想起了史萬歲。
他和二哥有個叫李道玄的堂弟,今年才十三歲, 史書中人稱“小李世民”,作戰最愛親為先鋒。
《隋唐演義》等傳奇小說中杜撰的“李玄霸”, 便是取了自己的名和李道玄的經曆。康熙朝時, 因避諱“玄燁”,才改名為後世電視劇中的大傻子“李元霸”。
也就是說,他和李道玄組合出道,成為了隋唐小說中第一猛將“李元霸”。
十九歲的淮陽王李道玄領兵征討已經被打殘了的劉黑闥時,史萬寶為副將。
李道玄安排好了出兵計劃, 史萬寶也沒反對。結果當李道玄率領輕騎兵往前衝鋒的時候,史萬寶臨陣按下兵卒, 不準支援。
史萬寶說淮陽王黃口小兒,皇帝都給我手敕說讓我指揮,你們都聽我的。我們要以淮陽王為餌, 等淮陽王戰敗, 敵軍突進時, 就能輕鬆大敗敵軍。
李道玄身陷重圍戰死, 唐軍軍心大亂全軍覆沒,史萬寶隻身逃回長安。
因李道玄這個主帥兼淮陽王戰死,崤山以東人心惶惶,已經歸順唐朝的官吏逃的逃叛的叛,劉黑闥隻用了不到一月就盡複故地。
史萬寶的舉措已經夠讓人摸不著頭腦,李淵的處置更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居然沒有對史萬寶有任何處置,之後照舊對史萬寶恩寵有加。搞得後來有人陰謀論李淵是故意坑害與李世民交好的李道玄,真是李淵活該。
李淵一直是這個性格,喜歡的大臣無論有多大的錯誤都不處罰,不喜歡的大臣犯一點點小錯就要殺人。
比如盛彥師依律將不給軍糧的潭州刺史李義滿下獄,李義滿自己把自己氣死了,李淵居然把盛彥師處死。
史萬寶違背主帥命令坑死了李淵的侄兒,令唐軍全軍覆沒,把包括洛陽在內的崤山以東中原地區全部丟掉,讓李世民征戰多年的戰果一朝丟掉,李淵也舍不得對史萬寶有半點懲罰。李玄霸合理懷疑,李淵年輕時一定把史萬歲當偶像,才如此厚待史萬歲他弟。
雖然史書中史萬寶是個傻逼,但人的性格會改變,不一定是史書那樣,李玄霸對史萬寶沒有偏見,隻對他多留心了一些。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玄霸還沒說話,李世民就撿著李玄霸的口頭禪對弟弟吐槽道:“史萬寶是傻逼嗎?!他怎麽能是史萬歲的弟弟!史萬歲怎麽會有這樣的弟弟!”
李玄霸見二哥自己撞上來,立刻興奮地給二哥劇透:【他不就是和你說話的時候下巴抬得高了點,鼻孔張得大了點,聲調拖得長了點而已。現在就罵他傻逼了,以後你怎麽辦?】
一聽弟弟切換心音了,李世民立刻往外跑。
李玄霸拉住哥哥的袖子,沒讓李世民跑掉:【他原本會跟著你蹭軍功,在你攻克洛陽時蹭了個原國公的爵位。然後父親把你扣著不讓你繼續打仗的時候,咱們堂弟李道玄為主將,他為副將,掃滅賊軍殘餘。他命令全軍不準出擊,看著當先鋒的堂弟戰死。然後唐軍全軍覆沒,你辛辛苦苦出生入死打下的中原全部丟啦!包括洛陽在內都全丟啦!】
李世民:“……”他就知道弟弟沒懷好意!
李玄霸的眼睛都笑彎了:【對了,你攻克洛陽時留下了“一戰擒兩王”的美名,一舉當時據守洛陽的王世充和前來支援的竇建德。可惜“一戰擒兩王”有什麽用?中原全被史萬寶丟掉啦!咱們曾經逗過的堂弟也被坑死啦!】
李世民捂著心口,壓低聲音道:“你別告訴我,這麽個操蛋玩意兒,父親還沒殺他?”
李玄霸搖頭:【不僅沒殺,還一點懲罰都沒有,爵位都沒削。他死的時候你已經當皇帝了,還給他諡號為“肅”呢。不過他好像沒有陪葬昭陵。】
李世民不敢置信:“什麽叫好像?我難道還能把這個髒東西放在我陵墓旁邊?!”
李玄霸道:“那可說不定。雖然他坑死了咱們堂弟,坑掉了你好不容易打下的中原,但說不定父親和你都對他是真愛。”
李世民胃部翻騰,差點吐了。
李玄霸笑得前俯後仰。二哥已經對他大部分劇透免疫,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二哥如此激烈的反應了。
他站在了王薄的對立麵,原本受了王薄恩惠的齊郡百姓都頑強地抵禦他。
李義雄、張金稱等回到齊郡後,雖然兩人確實誰也不服誰,但也守望相助,沒有像王薄所想的那樣互相攻伐。他們一邊抵禦竇建德的進攻,一邊派人向李世民稱臣,問李世民能不能把魏先生還回來。
這兩人回齊郡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前往隴右,使臣差不多和李世民、李玄霸同時到達。
李世民“無奈”,隻好把魏徵和薛收再次派了出去,還讓他們帶上了羅士信。
魏徵還沒和主公的下屬們見上麵,就又匆匆離開,替李世民招降齊郡義軍。
魏徵離開時大罵李玄霸:“齊郡和隴右隔著半個大隋,我招降了他們有用嗎?你能支援嗎?”
李玄霸:“你罵我二哥啊。”
魏徵:“我就罵你!你是主公謀主,這主意肯定是你出的!主公隻是對你偏聽偏信,你才是罪魁禍首!”
李玄霸:“哦。再見。”
李玄霸揮手送別,把魏徵氣得半死。
薛收和羅士信一左一右把魏徵拖上馬車,苦笑不已。
這主意確實是李玄霸出的,不過李玄霸沒打算為難魏徵。
因為齊郡唯一的威脅張須陀戰死了。
楊玄感再次圍攻洛陽的時候,張須陀自然前來救援。
翟讓帶人趕到,從後方偷襲張須陀。雖然戰場不同,這位老將還是以大隋忠臣的身份死在瓦崗寨義軍手中。
張須陀本來會在去年(大業十二年)被任命為滎陽通守。李密投奔翟讓後,獻策瓦崗寨攻克滎陽,張須陀戰死。
李玄霸落難瓦崗寨,給翟讓當了一段時間的謀主,又把羅士信和李智雲借給翟讓,幫瓦崗寨從混亂的義軍朝軍閥過渡。
張須陀還沒被楊廣任命為滎陽通守,瓦崗寨義軍就提前攻占了滎陽,滎陽太守楊慶逃回洛陽。
李玄霸曾在河南河東安置了大量義莊,他到瓦崗寨後,在翟讓的鼎力支持下,李玄霸讓自己在義莊培養的青壯都進入了瓦崗寨隱藏起來。
張須陀曾經想趁著翟讓離開瓦崗寨時攻打滎陽城,卻發現滎陽城裏不知道何時多了許多能製作精良防守器械的工匠,守城兵卒更是訓練有素不輸隋軍,立刻猜出滎陽城中絕對有能人相助。
被師弟使喚到滎陽當“民賊”的高表仁表示心裏苦。我一個大隋渤海郡公,怎麽就變成了瓦崗寨賊帥二當家了?李二郎李三郎兩個師弟真是不做人。
張須陀久攻滎陽不下,中原民賊又多又強,隻能退兵。
但天意難測,他沒死在滎陽,還是死在了前去支援楊玄感的翟讓刀下。
不過他這次被高表仁收殮。因高表仁對張須陀的遺體的尊重,張須陀的部下沒有對瓦崗寨有太大的仇恨。大部分張須陀部下投降瓦崗寨,瓦崗寨再次壯大。
齊郡唯一的威脅張須陀戰死,瓦崗寨已經被高表仁掌控。魏徵收攏了王薄舊部後,與瓦崗寨互為掎角之勢,縱使竇建德也奈何不了他。
至於王薄舊部將來投奔李世民,會不會給李世民帶來麻煩,那肯定是不可能有的。
王薄和孫宣雅在將楊廣挫骨揚灰時,就已經強調隻是他夫妻二人所為,與其他人都無關。他們已經遣散自己的部曲。
再加上“賊帥”們都是今天聯合明天背刺,沒有堅固的隸屬關係。李義雄和張金稱又沒有稱王稱帝,天底下任何一支勢力都不會把他們當做王薄的殘部。
至於魏徵,王薄為了把魏徵摘出來,還強調自己部曲中的許多心腹不讚同自己殺楊廣,因此離開了自己,但他要為齊郡、為天下百姓報仇,所以他必須殺掉楊廣。
魏徵作為謀士又隱於幕後,從不上場殺敵,外人對魏徵的印象也不深。
這很正常。在義軍還未成事前,不上戰場的謀士存在感都不高。
士人:民賊中怎麽可能有謀主啊?!
“河東有高三兄,齊魯有魏玄成、薛伯褒和羅士信,我們隨時可以插手中原。”李世民道,“洛陽之戰無論誰獲勝,下一步就是攻打宇文化及。江南一地我們可以等他們分出勝負再行圖謀。至於南中和黔地,都為南蠻所占,暫不用管。”
南中和黔地指的是雲貴,雖然在兩漢和季漢時經曆了一部分開發,但魏晉南北朝亂世時,這裏已經重新變成了西南夷自治。隋朝的統治隻有短短三十多年,隋文帝忙著統一天下,楊廣忙著和高麗死磕,都忽視了西南夷。
李世民沒有忽視雲貴這麽大塊地,隻是要等把其他地方理清後,再慢慢梳理開發西南夷。
至於後世廣州福建等地,也與西南夷一樣,要等中原安定後才慢慢開發。
梳理之後,李世民接下來的戰略就很清楚了。
他們將首先拿下梁師都,把黃河中上遊徹底收入懷中。同時長孫無忌南下招降蜀地。
如果能成功,大隋半壁江山都收入手中,且都是地勢較為封閉,中央難以插手之地。
哪怕李淵將來患了失心瘋要奪他們的權,派去隴右和蜀地的人也不可能掌控當地局勢。
擁有大隋半壁江山後,李世民無論是走正常路線騎兵東出,還是另辟蹊徑從蜀地長江東出先打江南,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可惜漢文帝時一場地震導致巴蜀與關中的水路連接阻斷,否則我們據巴蜀和關中,就已經不愁糧草運輸了。”李玄霸歎息,“諸葛丞相想重複漢高祖入主中原的路,卻敗在了這一條水道上。”
長孫無忌等人驚訝:“啊?什麽地震?什麽水道?”
李世民嚴肅道:“你們要多看地理誌。”
他心頭暗爽。
阿玄以前和他感慨此事的時候他也一頭霧水,漢文帝時的地震和諸葛武侯北伐怎麽還能扯上關係?在被弟弟震驚“哥你居然不知道”後,李世民把這件事記得牢牢的,並養成了熱愛搜集各地地理誌的習慣。
現在他也能嘲笑別人了。
李世民裝模作樣建議長孫無忌、裴行儼等人多看地理誌後,這次戰略會議結束。
會議結束後,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事,卻不是直奔朔方,而是殺人。
李昭所招幾乎都為亂民,雖然李昭強調不擾民,但亂民沒有紀律,後來投奔的史萬寶等勳貴之子也十分倨傲,並不把這位女主將放在眼裏。
時間有限,李昭再有能力,也隻練出一萬能遵守軍令的兵卒。她帶走了五千精兵去隴右道,剩下五千由李壽、馬三寶、史萬寶帶領。
李世民到達關中後,第一件事就是練兵。
兵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是烏合之眾,人數多了反而會生亂。
李世民多次以精銳小隊破蠻夷大軍,深知如果兵卒生亂,就算他帶著精兵也會被自家亂兵衝散。
李世民放了一半人屯田,餘下四萬人左右,讓李昭麾下史萬寶、馬三寶,和自己帶來的將領各自領兵。
軍令已經頒布了一段時間。李世民冷眼看著軍中亂象,隻不斷強調軍令,但沒有動手。現在拔營在即,終於到了算賬的時候。
李世民根據軍令,斬殺掠奪百姓者、拒不聽令者上百人,又拿出重金獎賞了訓練最出色者上百人,並宰殺羊、豬等牲畜,讓其餘將士放開吃了一頓肉勞軍。
軍中紀律為之一清。
李壽、史萬寶、馬三寶等人驚詫不已。李世民哪來那麽多錢糧牲畜?
頭發日益稀疏的房喬、杜如晦深藏功與名。
李壽跟隨長孫無忌,帶著一千兵卒南下蜀地;馬三寶隨同裴行儼留在關中屯田。
李世民隻帶上了史萬寶。
李玄霸瞅了史萬寶一眼,又瞅了史萬寶一眼。
警覺.jpg。
第169章 隋朝廷最後用處
史萬寶, 在世人眼中的身份是“大隋名將史萬歲他弟”。
史萬歲是大隋數一數二的名將,與韓擒虎齊,因楊素誣陷, 被隋文帝冤殺。
不過現代稍稍愛看史書的人都知道, 所謂奸臣誣陷冤殺, 大部分時候不過是佞臣說出了皇帝想聽到的話而已。隋文帝晚年猜忌心極重,史萬歲剛好撞隋文帝刀上。
史萬歲被冤殺,天下知道他名號的人都很同情他。所以史萬寶有“史萬歲他弟”的名號, 勳貴都會高看他一眼。
不過李玄霸瞅史萬寶,倒不是想起了史萬歲。
他和二哥有個叫李道玄的堂弟,今年才十三歲, 史書中人稱“小李世民”,作戰最愛親為先鋒。
《隋唐演義》等傳奇小說中杜撰的“李玄霸”, 便是取了自己的名和李道玄的經曆。康熙朝時, 因避諱“玄燁”,才改名為後世電視劇中的大傻子“李元霸”。
也就是說,他和李道玄組合出道,成為了隋唐小說中第一猛將“李元霸”。
十九歲的淮陽王李道玄領兵征討已經被打殘了的劉黑闥時,史萬寶為副將。
李道玄安排好了出兵計劃, 史萬寶也沒反對。結果當李道玄率領輕騎兵往前衝鋒的時候,史萬寶臨陣按下兵卒, 不準支援。
史萬寶說淮陽王黃口小兒,皇帝都給我手敕說讓我指揮,你們都聽我的。我們要以淮陽王為餌, 等淮陽王戰敗, 敵軍突進時, 就能輕鬆大敗敵軍。
李道玄身陷重圍戰死, 唐軍軍心大亂全軍覆沒,史萬寶隻身逃回長安。
因李道玄這個主帥兼淮陽王戰死,崤山以東人心惶惶,已經歸順唐朝的官吏逃的逃叛的叛,劉黑闥隻用了不到一月就盡複故地。
史萬寶的舉措已經夠讓人摸不著頭腦,李淵的處置更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居然沒有對史萬寶有任何處置,之後照舊對史萬寶恩寵有加。搞得後來有人陰謀論李淵是故意坑害與李世民交好的李道玄,真是李淵活該。
李淵一直是這個性格,喜歡的大臣無論有多大的錯誤都不處罰,不喜歡的大臣犯一點點小錯就要殺人。
比如盛彥師依律將不給軍糧的潭州刺史李義滿下獄,李義滿自己把自己氣死了,李淵居然把盛彥師處死。
史萬寶違背主帥命令坑死了李淵的侄兒,令唐軍全軍覆沒,把包括洛陽在內的崤山以東中原地區全部丟掉,讓李世民征戰多年的戰果一朝丟掉,李淵也舍不得對史萬寶有半點懲罰。李玄霸合理懷疑,李淵年輕時一定把史萬歲當偶像,才如此厚待史萬歲他弟。
雖然史書中史萬寶是個傻逼,但人的性格會改變,不一定是史書那樣,李玄霸對史萬寶沒有偏見,隻對他多留心了一些。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玄霸還沒說話,李世民就撿著李玄霸的口頭禪對弟弟吐槽道:“史萬寶是傻逼嗎?!他怎麽能是史萬歲的弟弟!史萬歲怎麽會有這樣的弟弟!”
李玄霸見二哥自己撞上來,立刻興奮地給二哥劇透:【他不就是和你說話的時候下巴抬得高了點,鼻孔張得大了點,聲調拖得長了點而已。現在就罵他傻逼了,以後你怎麽辦?】
一聽弟弟切換心音了,李世民立刻往外跑。
李玄霸拉住哥哥的袖子,沒讓李世民跑掉:【他原本會跟著你蹭軍功,在你攻克洛陽時蹭了個原國公的爵位。然後父親把你扣著不讓你繼續打仗的時候,咱們堂弟李道玄為主將,他為副將,掃滅賊軍殘餘。他命令全軍不準出擊,看著當先鋒的堂弟戰死。然後唐軍全軍覆沒,你辛辛苦苦出生入死打下的中原全部丟啦!包括洛陽在內都全丟啦!】
李世民:“……”他就知道弟弟沒懷好意!
李玄霸的眼睛都笑彎了:【對了,你攻克洛陽時留下了“一戰擒兩王”的美名,一舉當時據守洛陽的王世充和前來支援的竇建德。可惜“一戰擒兩王”有什麽用?中原全被史萬寶丟掉啦!咱們曾經逗過的堂弟也被坑死啦!】
李世民捂著心口,壓低聲音道:“你別告訴我,這麽個操蛋玩意兒,父親還沒殺他?”
李玄霸搖頭:【不僅沒殺,還一點懲罰都沒有,爵位都沒削。他死的時候你已經當皇帝了,還給他諡號為“肅”呢。不過他好像沒有陪葬昭陵。】
李世民不敢置信:“什麽叫好像?我難道還能把這個髒東西放在我陵墓旁邊?!”
李玄霸道:“那可說不定。雖然他坑死了咱們堂弟,坑掉了你好不容易打下的中原,但說不定父親和你都對他是真愛。”
李世民胃部翻騰,差點吐了。
李玄霸笑得前俯後仰。二哥已經對他大部分劇透免疫,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二哥如此激烈的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