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郎……啊不,太原郡王……不不不,軍師,”李壽結結巴巴道,“這是什麽戰術啊?”
他不要臉麵,憋不住了。真的看不懂啊!
李玄霸:“啊?戰術……呃,我想想,這個戰術叫‘一切戰術轉換家’。”
李壽瞠目結舌:“什、什麽戰術?”
李玄霸認真道:“‘一切戰術轉換家’,就是換家。我把空蕩蕩的南郡留給他,讓李藥師去偷糧草充足的巴陵,然後趁著他們驚詫之時再把他們堵在南郡城。”
“我們現在隻有一萬人精兵,加剛征發的民夫青壯也就五萬人左右。他們號稱十萬雄兵,精兵估計有兩三萬。”
“但南陽郡城不大,隻有兩扇大城門。如果堵在城門處,就像是守在關隘一樣,隻需要弓|弩手就能堵住他們。”
李玄霸解釋完自己的戰術後,學著他哥捏了捏下巴:“南郡城小人少,可以帶著百姓走,什麽都不給他們留;蕭銑部眾又還未整合完畢,斥候很不專業可以被我耍著玩。我才能用這個計謀。”
他看了眼差點被自家將士殺進城的蕭銑部眾,表情古怪道:“不過我太高估他了。早知道他的部眾隻有這點戰鬥力,我就不用急匆匆帶著百姓離開,白白耗費糧食和賞錢。”
沒有賞錢,百姓哪會跟著跑啊?就算他嚇唬百姓蕭銑會屠城,百姓也是能不動就不動,舍不得離開家。他把從蕭銑那搶來的糧草分了出去,又才哄得百姓離開。
李玄霸再次心疼得捶胸頓足。
虧了虧了,從蕭銑那搶來的糧草都白白浪費了!
李壽本來對李玄霸的“換家”戰術驚為天人,總覺得這個計謀怎麽想怎麽不靠譜,最後居然真的還能贏!
別說拖住蕭銑大軍,他覺得敵軍那沒鬥誌的模樣,蕭銑都要出城投降了!
現在見李玄霸滿口“浪費”“肉疼”“我的糧草啊”,李壽心中驚訝淡去,忍俊不禁。
李壽笑道:“糧草本也是蕭銑的。能速勝支援主公,還是劃算的。”
李玄霸道:“說得對,都是二哥的錯!浪費的火|藥和糧草都要算在二哥頭上!”
李壽:“……”我不是這個意思。
“走吧,該勸降了。”李玄霸道,“蕭銑隻是被賊帥裹挾造反,他自己沒有主動起兵,我們這是解救他。”
李壽失笑,拱手作揖道:“軍師所言極是。屬下願入城勸降!”
李玄霸頷首:“去吧,我恭候你的好消息。告訴蕭銑,巴陵已經被我軍攻克,沔陽郡也早已經歸降。他除了投降,無處可去。”
李壽:“是!”
李壽點了一隊護衛離開。李玄霸看向暫時休戰的城門,又轉頭看向北方。
“烏鏑。”
“啾。”
“明早給二哥送信,讓他洗幹淨脖子等著,我要弑兄。”
“啾啾啾!”
“現在不行,你有夜盲!晚上看不清路!”
“啾?”
烏鏑歪頭。
真的嗎?我不信!
第181章 無益我也必殺他
蕭銑投降了。
李壽笑得一張臉全是褶子, 四十多歲的帥大叔變成了五六十歲。
雖然自己帶兵的本事不怎麽樣,但還是有其他才能,可以立下功勞嘛!
蕭銑看到李玄霸時, 神情很頹然。
他身後的將領一副晦氣的表情, 似乎仍舊不能接受自己剛起事想做出一番事業, 就兵敗被俘了。
所以身在隴西和關中的李世民、李玄霸,究竟怎麽會跑到江漢來啊!
李玄霸沒有下馬,居高臨下看著蕭銑和投降的敵軍將領, 倨傲道:“本王曾寫信問你,本王與兄長剛來南郡,你就率兵來襲, 是故意的?”
蕭銑拱手苦笑:“若提前得知郡王前來,我怎敢班門弄斧, 與‘戰無不勝’和‘算無遺策’敵對?隻是得知郡王駕臨時, 大軍已經拔營,實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李玄霸道:“文帝對前梁宗室仁至義盡,你父卻叛隋降陳;待先帝繼位,又重新啟用你為縣令, 你卻再次叛隋。蕭銑,你問心無愧嗎?”
蕭銑仰頭:“你父不也叛隋?你問心無愧?”
李玄霸眨了眨眼。他總算知道蕭銑為何和父親聊了一會兒, 父親就惱羞成怒殺人了。蕭銑這嘴,是真的有點毒。
不過不如自己。
李玄霸道:“我與兄長孤軍救駕,在天下大亂時一手鎮壓吐穀渾殘部和東西突厥, 先帝在世時我與兄長問心無愧;陛下離世後, 比起攻城略地, 兄長發布告示, 除了自衛,隻主動討伐投降突厥和殘害百姓之人,我們為何問心有愧?”
李玄霸嘴角上彎:“你不僅向突厥稱臣,還在我命使臣讓你止步時仍舊主動來襲,敗在我手下真是活該。”
蕭銑語塞。他身後的部將紛紛側目,表情不斷變幻。
太原郡王的嘴可真毒啊。
更氣人的是,太原郡王不僅嘴毒,說的還都是無可辯駁的實話。被太原郡王損了一番,他們不僅心中沒有惱羞,還暗暗讚同。
亂世時大部分人的行為都超出了人的底線,“仁義廉恥”更是一句空話。但這時候如果有人仍舊堅持“仁義廉恥”,且有力量保障自己堅持“仁義廉恥”,那麽這個人哪怕戰敗,一定會被其他已經丟掉“仁義廉恥”的人敬佩。
何況李世民還“戰無不勝”。
蕭銑深呼吸了幾下,再次拱手作揖,將背彎得更厲害:“是,隴西郡王和太原郡王確實是世上少有可以問心無愧的仁義之士。”
李玄霸道:“起身吧。雖然我不屑你的品行,但現在恢複百姓的正常生活才是重中之重。你既然曾為羅川縣令,應該是有一點治理地方的經驗的。我雖不會重用你,但會任用你。若是你才能出色,能助我撫民,將來你子孫出仕不會受你影響。”
蕭銑激動抬頭,然後再無顧忌,撩起下擺下跪,結結實實給李玄霸磕了個頭:“謝郡王仁義!”
李玄霸微微頷首,又對蕭銑身後的人道:“你們要慶幸你們對百姓沒有做過太過分的事。梁師都以人肉充作軍糧,平日殺人為樂,我將他屍身懸掛,讓被他殘害的朔方百姓一刀一刀將他的肉割下來喂牲畜。你們還未做出此事,不必被百姓淩遲了。”
蕭銑麾下多是隋朝舊官吏舊將領,長江沿岸又沒被楊廣三征高麗禍害得太厲害,他們一開始就占領了郡城,糧草不缺,所以還沒有做出過分虐民之事。李玄霸這次不用動屠刀了。
蕭銑身後的部將:“……?!”太原郡王看著文弱,居然如此殘忍?!
李玄霸道:“你們中有賊帥,有原鷹揚府將領。現在你們的身份都是降將,若想在我兄長麾下做事,現在就聽話好好當一個普通兵卒或小吏,待你們展現出自己的德行和本事,將來再次為官為將未必不可能。”
他又掃了眾人一眼,再次翹起嘴角:“此地鷹揚府應該是當年伐陳的助力,不知道還有沒有曾經跟隨我老師齊國公高熲高國公的人?”
隋文帝忌憚高熲,曾削掉高熲的爵位。楊廣繼位後,高熲起複。李玄霸勸動高熲後退一步,自閉修書後,楊廣以為高熲已經向他服軟,為了安撫舊勳貴,就將高熲的齊國公爵位還給了高熲。
這也是隋文帝原定的計劃。
他斥責高熲,將高熲削爵為民,就是讓楊廣起複高熲,恢複高熲的爵位,好讓高熲輔佐楊廣。
原本曆史中楊廣也起複了高熲,然後在高熲進諫惹怒他後誅殺高熲。現在高熲自閉修書,所以仍舊是齊國公。
李玄霸話音未落,就有人出列下跪磕頭:“齊國公還安好?!”
李玄霸道:“老師老當益壯,鎮守西京,精神矍鑠。若你們將來立了功勞,有機會去西京,可前去拜見。”
李玄霸這句話後,又有人陸陸續續下跪。
到後來站著的人太少,他們左顧右盼,為了合群,都撲通跪下,向李玄霸表忠心。
蕭銑用眼角餘光瞟了一眼身旁的人,心裏有點酸。
他本以為自己麾下這些人桀驁不馴,自己無論言語敲打還是殺雞儆猴都沒讓他們完全臣服。
就算李玄霸將他們俘虜,但反複無常的降將也很常見。自己終於把這群令人頭疼的下屬丟給別人。該李玄霸頭疼了。
誰知道李玄霸隻搬出“齊國公高熲弟子”的名號,就讓這群人神情如此激動,似乎心悅誠服?
李玄霸瞥了蕭銑一眼,就知道蕭銑在酸什麽。
蕭銑想多了。
高老師已經退隱修書十幾年,雖有滅陳之功,南人也不可能買他的賬。
但這群人已經是自己的俘虜,自己再搬出高老師的名號和他們套近乎,他們才會對自己表忠心。
前有高熲蕩平南方,又有高熲的弟子蕩平南方,這算不算宿命注定?
生出“天命既定”的歎息後,他們心中的“桀驁不馴”就會被削減。
隴西郡王和太原郡王的名聲如果還不夠震懾他們,再加上齊國公高熲,那就足以讓他們有“肯定打不過,消停吧”的想法。
李玄霸一邊敲打一邊安撫,又肉疼地拿出糧食和牲畜舉辦了宴會,才將剩下的事交給李壽。
李壽將根據他的安排,將蕭銑大部分兵卒都遣散為民,給予一定口糧,就地分地安置。
幸虧李靖回來得很及時,告訴李玄霸巴郡有糧,李玄霸才沒有捉襟見肘。
李靖回來時,李壽向李靖苦笑著抱怨:“天下未定,軍師卻已經想著治理天下。若沒些本事,真是跟不上軍師的要求。”
李靖笑道:“軍師是這樣的人,才證明隻有主公才是這天下唯一需要的帝王。”
李壽歎息道:“是啊,天下人隻會想要還未定天下便想著治天下的帝王。”
天下大亂幾百年,大隋隻讓百姓休息了短短三十多年,天下又入亂世。
都說亂世是豪強世家的機會,但連豪強世家都已經受不了亂世,希望天下太平了。
想想關隴郡姓、山東郡姓和江南僑姓那些世家,誰沒有在亂世中被亂兵屠過滿門?
連世家都如此,更別說其他人。
李靖道:“我們會跟隨主公和軍師,締造一個如大漢一樣強盛,能持續百年以上的和平王朝。”
要求不高,能百年就行。
百年對大部分平民百姓而言,就是三代人了。
李壽笑道:“肯定能。”
李靖頷首。
李玄霸來尋李靖,聽李靖和李壽聊天,他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心中莫名感慨。
百年王朝……這時候的有識之士要求都如此之低嗎?
他笑著搖搖頭,敲門。
“我要分兵一半去救援二哥。李藥師,你和堂叔一同鎮守南郡、沔陽郡、巴陵郡,征人修建戰船,如有機會,可順江而下練兵。一切你們自己做主。”李玄霸開玩笑道,“等我把二哥救回來,你二人若是合力將長江以南之地全部拿下,我就可以笑話二哥了。”
他不要臉麵,憋不住了。真的看不懂啊!
李玄霸:“啊?戰術……呃,我想想,這個戰術叫‘一切戰術轉換家’。”
李壽瞠目結舌:“什、什麽戰術?”
李玄霸認真道:“‘一切戰術轉換家’,就是換家。我把空蕩蕩的南郡留給他,讓李藥師去偷糧草充足的巴陵,然後趁著他們驚詫之時再把他們堵在南郡城。”
“我們現在隻有一萬人精兵,加剛征發的民夫青壯也就五萬人左右。他們號稱十萬雄兵,精兵估計有兩三萬。”
“但南陽郡城不大,隻有兩扇大城門。如果堵在城門處,就像是守在關隘一樣,隻需要弓|弩手就能堵住他們。”
李玄霸解釋完自己的戰術後,學著他哥捏了捏下巴:“南郡城小人少,可以帶著百姓走,什麽都不給他們留;蕭銑部眾又還未整合完畢,斥候很不專業可以被我耍著玩。我才能用這個計謀。”
他看了眼差點被自家將士殺進城的蕭銑部眾,表情古怪道:“不過我太高估他了。早知道他的部眾隻有這點戰鬥力,我就不用急匆匆帶著百姓離開,白白耗費糧食和賞錢。”
沒有賞錢,百姓哪會跟著跑啊?就算他嚇唬百姓蕭銑會屠城,百姓也是能不動就不動,舍不得離開家。他把從蕭銑那搶來的糧草分了出去,又才哄得百姓離開。
李玄霸再次心疼得捶胸頓足。
虧了虧了,從蕭銑那搶來的糧草都白白浪費了!
李壽本來對李玄霸的“換家”戰術驚為天人,總覺得這個計謀怎麽想怎麽不靠譜,最後居然真的還能贏!
別說拖住蕭銑大軍,他覺得敵軍那沒鬥誌的模樣,蕭銑都要出城投降了!
現在見李玄霸滿口“浪費”“肉疼”“我的糧草啊”,李壽心中驚訝淡去,忍俊不禁。
李壽笑道:“糧草本也是蕭銑的。能速勝支援主公,還是劃算的。”
李玄霸道:“說得對,都是二哥的錯!浪費的火|藥和糧草都要算在二哥頭上!”
李壽:“……”我不是這個意思。
“走吧,該勸降了。”李玄霸道,“蕭銑隻是被賊帥裹挾造反,他自己沒有主動起兵,我們這是解救他。”
李壽失笑,拱手作揖道:“軍師所言極是。屬下願入城勸降!”
李玄霸頷首:“去吧,我恭候你的好消息。告訴蕭銑,巴陵已經被我軍攻克,沔陽郡也早已經歸降。他除了投降,無處可去。”
李壽:“是!”
李壽點了一隊護衛離開。李玄霸看向暫時休戰的城門,又轉頭看向北方。
“烏鏑。”
“啾。”
“明早給二哥送信,讓他洗幹淨脖子等著,我要弑兄。”
“啾啾啾!”
“現在不行,你有夜盲!晚上看不清路!”
“啾?”
烏鏑歪頭。
真的嗎?我不信!
第181章 無益我也必殺他
蕭銑投降了。
李壽笑得一張臉全是褶子, 四十多歲的帥大叔變成了五六十歲。
雖然自己帶兵的本事不怎麽樣,但還是有其他才能,可以立下功勞嘛!
蕭銑看到李玄霸時, 神情很頹然。
他身後的將領一副晦氣的表情, 似乎仍舊不能接受自己剛起事想做出一番事業, 就兵敗被俘了。
所以身在隴西和關中的李世民、李玄霸,究竟怎麽會跑到江漢來啊!
李玄霸沒有下馬,居高臨下看著蕭銑和投降的敵軍將領, 倨傲道:“本王曾寫信問你,本王與兄長剛來南郡,你就率兵來襲, 是故意的?”
蕭銑拱手苦笑:“若提前得知郡王前來,我怎敢班門弄斧, 與‘戰無不勝’和‘算無遺策’敵對?隻是得知郡王駕臨時, 大軍已經拔營,實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李玄霸道:“文帝對前梁宗室仁至義盡,你父卻叛隋降陳;待先帝繼位,又重新啟用你為縣令, 你卻再次叛隋。蕭銑,你問心無愧嗎?”
蕭銑仰頭:“你父不也叛隋?你問心無愧?”
李玄霸眨了眨眼。他總算知道蕭銑為何和父親聊了一會兒, 父親就惱羞成怒殺人了。蕭銑這嘴,是真的有點毒。
不過不如自己。
李玄霸道:“我與兄長孤軍救駕,在天下大亂時一手鎮壓吐穀渾殘部和東西突厥, 先帝在世時我與兄長問心無愧;陛下離世後, 比起攻城略地, 兄長發布告示, 除了自衛,隻主動討伐投降突厥和殘害百姓之人,我們為何問心有愧?”
李玄霸嘴角上彎:“你不僅向突厥稱臣,還在我命使臣讓你止步時仍舊主動來襲,敗在我手下真是活該。”
蕭銑語塞。他身後的部將紛紛側目,表情不斷變幻。
太原郡王的嘴可真毒啊。
更氣人的是,太原郡王不僅嘴毒,說的還都是無可辯駁的實話。被太原郡王損了一番,他們不僅心中沒有惱羞,還暗暗讚同。
亂世時大部分人的行為都超出了人的底線,“仁義廉恥”更是一句空話。但這時候如果有人仍舊堅持“仁義廉恥”,且有力量保障自己堅持“仁義廉恥”,那麽這個人哪怕戰敗,一定會被其他已經丟掉“仁義廉恥”的人敬佩。
何況李世民還“戰無不勝”。
蕭銑深呼吸了幾下,再次拱手作揖,將背彎得更厲害:“是,隴西郡王和太原郡王確實是世上少有可以問心無愧的仁義之士。”
李玄霸道:“起身吧。雖然我不屑你的品行,但現在恢複百姓的正常生活才是重中之重。你既然曾為羅川縣令,應該是有一點治理地方的經驗的。我雖不會重用你,但會任用你。若是你才能出色,能助我撫民,將來你子孫出仕不會受你影響。”
蕭銑激動抬頭,然後再無顧忌,撩起下擺下跪,結結實實給李玄霸磕了個頭:“謝郡王仁義!”
李玄霸微微頷首,又對蕭銑身後的人道:“你們要慶幸你們對百姓沒有做過太過分的事。梁師都以人肉充作軍糧,平日殺人為樂,我將他屍身懸掛,讓被他殘害的朔方百姓一刀一刀將他的肉割下來喂牲畜。你們還未做出此事,不必被百姓淩遲了。”
蕭銑麾下多是隋朝舊官吏舊將領,長江沿岸又沒被楊廣三征高麗禍害得太厲害,他們一開始就占領了郡城,糧草不缺,所以還沒有做出過分虐民之事。李玄霸這次不用動屠刀了。
蕭銑身後的部將:“……?!”太原郡王看著文弱,居然如此殘忍?!
李玄霸道:“你們中有賊帥,有原鷹揚府將領。現在你們的身份都是降將,若想在我兄長麾下做事,現在就聽話好好當一個普通兵卒或小吏,待你們展現出自己的德行和本事,將來再次為官為將未必不可能。”
他又掃了眾人一眼,再次翹起嘴角:“此地鷹揚府應該是當年伐陳的助力,不知道還有沒有曾經跟隨我老師齊國公高熲高國公的人?”
隋文帝忌憚高熲,曾削掉高熲的爵位。楊廣繼位後,高熲起複。李玄霸勸動高熲後退一步,自閉修書後,楊廣以為高熲已經向他服軟,為了安撫舊勳貴,就將高熲的齊國公爵位還給了高熲。
這也是隋文帝原定的計劃。
他斥責高熲,將高熲削爵為民,就是讓楊廣起複高熲,恢複高熲的爵位,好讓高熲輔佐楊廣。
原本曆史中楊廣也起複了高熲,然後在高熲進諫惹怒他後誅殺高熲。現在高熲自閉修書,所以仍舊是齊國公。
李玄霸話音未落,就有人出列下跪磕頭:“齊國公還安好?!”
李玄霸道:“老師老當益壯,鎮守西京,精神矍鑠。若你們將來立了功勞,有機會去西京,可前去拜見。”
李玄霸這句話後,又有人陸陸續續下跪。
到後來站著的人太少,他們左顧右盼,為了合群,都撲通跪下,向李玄霸表忠心。
蕭銑用眼角餘光瞟了一眼身旁的人,心裏有點酸。
他本以為自己麾下這些人桀驁不馴,自己無論言語敲打還是殺雞儆猴都沒讓他們完全臣服。
就算李玄霸將他們俘虜,但反複無常的降將也很常見。自己終於把這群令人頭疼的下屬丟給別人。該李玄霸頭疼了。
誰知道李玄霸隻搬出“齊國公高熲弟子”的名號,就讓這群人神情如此激動,似乎心悅誠服?
李玄霸瞥了蕭銑一眼,就知道蕭銑在酸什麽。
蕭銑想多了。
高老師已經退隱修書十幾年,雖有滅陳之功,南人也不可能買他的賬。
但這群人已經是自己的俘虜,自己再搬出高老師的名號和他們套近乎,他們才會對自己表忠心。
前有高熲蕩平南方,又有高熲的弟子蕩平南方,這算不算宿命注定?
生出“天命既定”的歎息後,他們心中的“桀驁不馴”就會被削減。
隴西郡王和太原郡王的名聲如果還不夠震懾他們,再加上齊國公高熲,那就足以讓他們有“肯定打不過,消停吧”的想法。
李玄霸一邊敲打一邊安撫,又肉疼地拿出糧食和牲畜舉辦了宴會,才將剩下的事交給李壽。
李壽將根據他的安排,將蕭銑大部分兵卒都遣散為民,給予一定口糧,就地分地安置。
幸虧李靖回來得很及時,告訴李玄霸巴郡有糧,李玄霸才沒有捉襟見肘。
李靖回來時,李壽向李靖苦笑著抱怨:“天下未定,軍師卻已經想著治理天下。若沒些本事,真是跟不上軍師的要求。”
李靖笑道:“軍師是這樣的人,才證明隻有主公才是這天下唯一需要的帝王。”
李壽歎息道:“是啊,天下人隻會想要還未定天下便想著治天下的帝王。”
天下大亂幾百年,大隋隻讓百姓休息了短短三十多年,天下又入亂世。
都說亂世是豪強世家的機會,但連豪強世家都已經受不了亂世,希望天下太平了。
想想關隴郡姓、山東郡姓和江南僑姓那些世家,誰沒有在亂世中被亂兵屠過滿門?
連世家都如此,更別說其他人。
李靖道:“我們會跟隨主公和軍師,締造一個如大漢一樣強盛,能持續百年以上的和平王朝。”
要求不高,能百年就行。
百年對大部分平民百姓而言,就是三代人了。
李壽笑道:“肯定能。”
李靖頷首。
李玄霸來尋李靖,聽李靖和李壽聊天,他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心中莫名感慨。
百年王朝……這時候的有識之士要求都如此之低嗎?
他笑著搖搖頭,敲門。
“我要分兵一半去救援二哥。李藥師,你和堂叔一同鎮守南郡、沔陽郡、巴陵郡,征人修建戰船,如有機會,可順江而下練兵。一切你們自己做主。”李玄霸開玩笑道,“等我把二哥救回來,你二人若是合力將長江以南之地全部拿下,我就可以笑話二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