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啊?你幹的?”李世民驚訝。
“不是我。”李玄霸也很驚訝。
臉上都有傷的雙生子麵麵相覷。
“算了,無所謂。”李世民驚訝了一下就不驚訝了,就當是表侄給我們送的大禮。這下子我們要名正言順爭奪天下了。首先打誰呢?”
李玄霸道:“戰略的事情你問我?”
說到這個,李玄霸就有點委屈。
被封郡王後戰略目標改變那是二哥的決定,和自己這個隻知道撒棋子的後勤部長有什麽關係?雖然魏徵被放鴿子很慘,魏徵罵自己真是沒道理。
雖然自己確實也在一旁出謀劃策了,並且讓二哥放心,魏徵一定死不了,但做決定的是二哥,鍋該二哥背。
李世民看見弟弟的假得不能再假的委屈,翻了個白眼。
以前魏徵明明那麽尊敬阿玄。現在魏徵看著阿玄就變成鬥雞眼,阿玄真的不反省一下嗎?
雖然欺負據說以後自己身邊最想讓人繞道走的大諫臣,他也很開心。
“竇建德不是南下了嗎?我們去把他老家奪了吧。”李世民道,“正好兌現承諾,去接玄成、士信他們回來。伯褒應該也要上岸了。”
李玄霸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地圖,道:“繞開洛陽,先取河北、齊郡、燕地?那江都呢?杜伏威等人肯定不是竇建德的對手,南方送給竇建德?”
李世民笑著搖頭:“阿玄,竇建德麾下都是北方人,與楊廣當初差不多。就算把江都打下來,他也必須帶著他的軍隊回北方,不然就等著嘩變吧。再說了,南邊有李藥師。李藥師收攏了蕭銑的勢力後,守住長江中段輕而易舉。你要相信你讖緯中的‘大唐軍神’。”
李玄霸道:“隴西有三姊,長江有李藥師,關中有老師們坐鎮,二哥你這輩子打天下太輕鬆,我要求加大難度。比如你看敵方解鎖隕石天降如何?”
李世民:“……閉嘴。”
李玄霸大笑。
隋末的氣運之子就是二哥,要解鎖氣運之子的絕招“隕石天降”也是二哥解鎖,難能便宜別人。
不過說到隕石天降……
“二哥,你去打竇建德,我就不陪你去了。我回一趟西京,陳鐵牛他爹打造出個好東西,我回去看看。”李玄霸開玩笑道,“你若不放心,可以先把我送回大興?”
李世民還真猶豫了一下,讓李玄霸分外無語。
自己大病一場,真是把二哥嚇壞了。
“洛陽城破,一定會有潰兵前往關中。你可沿路收攏隋朝殘軍。如有機會,就勸降河東郡太守堯君素。如果堯君素不肯投降,你就別管他了。”李世民道,“一切以自身安危為重。”
他發現把弟弟帶在身邊,也不能阻攔弟弟上戰場受傷(雖然是他揍的),心中對一定要帶著弟弟一起走的執念小了一些。
“我離開後,後勤之事可交給魏玄成。他跟隨王薄白手起家,應該已經很習慣為人打點後勤了。”李玄霸笑道,“好好壓榨他,可別讓他閑下來,否則他那張嘴有的你受。”
李世民壞笑:“明白。”
兄弟二人沒休整幾日,在得到自己封王,二哥還被加了用不上的九錫之禮(畢竟皇帝全都沒了)之後,就匆匆分別。
李玄霸這次帶了宗羅睺和陳鐵牛兩人,因為陳鐵牛發現自己前腳一走,後腳郎君就上了戰場,向李世民求來了另一位猛將代替自己為主將。
主將什麽的無所謂,功勞什麽的無所謂,如果郎君再次遭遇危險,陳鐵牛就算不自刎謝罪,也會被他爹陳鐵匠用鐵錘砸死謝罪。
陳鐵牛抱怨:“郎君,同僚都罵我是不是戰死了!”
李玄霸冷漠無情:“哦。”
宗羅睺忍俊不禁。
第185章 被套路的楊道玄
李玄霸臨走前, 給李世民留了一大罐醃肉和鹹菜,讓李世民配著幹糧吃。
醃肉和鹹菜對後世人來說不健康,但對運動量極大的李世民而言, 正好合適。
他們出蜀後幾乎是就地補給。因天下大亂, 運輸受阻, 湖北湖南吃鹽也很困難。連李世民都不知道李玄霸是從哪存了這麽大一罐的醃肉和鹹菜,抱著壇子樂得見牙不見眼。
李玄霸離開襄陽郡後,先前往弘農郡, 再前往河東郡。
快到弘農郡時,李玄霸安營紮寨先吃了一頓好的,準備精神充沛地進城。
楊堅稱帝後, 自稱弘農楊氏後裔。
實際上弘農楊氏因在東漢和魏國時政治鬥爭連續失敗,魏晉南北朝門閥興起的時候, 並沒有“弘農楊氏”這個門閥。
如李玄霸的母親竇慧明一家假托漢時高門“扶風竇氏”一樣, 楊堅這個“弘農楊氏”也是假托的。
雖然是假托的,但既然皇帝說弘農楊氏是帝族,那麽弘農楊氏就是“自古以來”的高門大族。弘農郡現在自然已經有很多弘農楊氏的士子,其中大部分和楊堅沾親帶故。
弘農郡身為隋朝皇室欽定的“祖地”,又地處於東都洛陽和西京大興的中間, 天下大亂後也名義上受從大隋洛陽小朝廷的管轄,沒能逃到兩京的宗室子弟大多集中在弘農郡。弘農郡現在實際上的統治權在宗室手中。
但洛陽被圍時, 河東郡的堯君素試圖救援洛陽,但他不僅堵住了李淵,李淵也拉扯住了他, 他一帶兵離開河東郡, 河東郡就會失守, 故而無法成行。
弘農郡卻對洛陽袖手旁觀, 好像洛陽城中的小皇帝不是他家的一樣。
待洛陽剛一城破,弘農郡中的大隋宗室就倒向新封的秦王李世民。
李玄霸去河東郡勸降時路過弘農郡,順便去接受他們獻城。
弘農郡推舉出的向李玄霸獻城的人,乃是蔡王楊智積之子楊道玄。
隋文帝楊堅一共有兩個同母弟蔡王楊整、滕王楊瓚,兩個異母弟道王楊嵩、衛王楊爽。
楊整死的早,其子楊智積繼承了蔡王之位,但他的人生一點都不痛快。
楊堅即使沒有與兄弟爭奪皇位,也與他兒子楊廣一樣沒有兄弟緣。
他的兩個同母弟都與他不睦,楊整死前和其妻尉遲氏都很討厭楊堅夫妻,楊瓚一直在楊堅篡位途中使絆子。
楊堅與兩個異母弟的關係遠比同母弟強。楊嵩早逝與他沒衝突;楊爽年少,被楊堅當兒子養,曾多次率領大軍北擊匈奴,可惜才二十五歲也英年早逝。
英年早逝的弟弟才是好弟弟。楊嵩無子,嗣子也早逝除國;楊爽的兒子楊集襲爵衛王,還算招楊堅喜愛。
但楊堅喜愛的人,楊廣都不喜愛,且楊廣對宗室特別警惕。
於是隋朝的宗室,與皇帝關係越近就淒慘。
等楊智積回過神,叔伯全死光了還能捏著鼻子說是長輩年紀大了,堂兄弟要麽被殺要麽被貶邊郡,居然隻剩下他一個原裝的蔡王還在位置上。
楊智積是個謹慎且有才華的人。他為了活命,為楊廣矜矜業業鎮守弘農郡,每當生病就學楊素不吃藥,終於在大業十二年死了。
死的時候他老淚縱橫,慶幸不已,對病床旁的兒子楊道玄哽咽,“吾可以保全頭顱,安葬於地下矣”。
楊智積一輩子沒有過錯,不僅連個諡號都沒有,兒子楊道玄也沒能繼承蔡王之位,好像楊廣把這個堂兄弟給遺忘了似的。
楊智積一直是弘農太守,除了隨駕南巡之外從來不離開弘農郡。楊道玄自然也一直留在弘農郡中。
他迎接李玄霸時,看著李玄霸一身郡王服飾苦笑不已。
李玄霸剛被封晉王,還沒來得及做親王服飾,所以仍舊穿郡王服飾接受獻城。
而楊道玄身為蔡王之子,現在連有門蔭的勳貴子弟都不如,居然還是白身,穿不了任何官服——他是蔡王世子,理應襲爵蔡王,但楊廣把他“忘”了。
楊道玄收起苦澀心情,語氣神情恭敬到卑微:“庶民楊道玄恭迎晉王入城。”
李玄霸看到楊道玄卑微的神態,聽到楊道玄自稱“庶民”,料是他再見多識廣,也忍不住一愣。
就算楊道玄沒有襲爵,但他身上蔡王世子的身份也沒被剝奪,也算是官身,怎麽就庶民了?
楊道玄在他父親那裏把察言觀色學了個十成十,一見李玄霸臉上略帶異色,就搶在李玄霸開口前解釋,不讓李玄霸為難:“庶民雖曾經是蔡王世子,但先父蔡王已故,爵位已奪,庶民隻是庶民。”
他再次對李玄霸一擺:“在下以庶民身份暫守弘農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現在晉王終於到來,在下終於鬆了口氣。”
李玄霸:“……”能說會道的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怎麽回答。
他熟悉的弘農楊氏是楊廣、楊昭和楊暕。就算性情仁和如楊昭,也是個綿裏藏針的高傲性格。楊道玄身為蔡王世子,居然比普通勳貴子弟還謙卑。
怪不得弘農郡不去救援洛陽,隋朝宗室大概是真不想當宗室。
“楊兄不必多禮,也不必自稱什麽庶民。既然楊兄將弘農郡守得很好,楊兄便繼續當弘農太守即可。”李玄霸語氣誠懇,態度親和地將作揖的楊道玄扶起,“楊兄雖被先帝薄待,卻在亂世中挺身而出,護佑一郡百姓有功。楊兄高德。”
楊道玄眼眸閃了閃,低頭道:“不敢當,隻是家在弘農,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罷了。”
李玄霸讚揚道:“這世上如果有更多像楊兄這樣能做力所能及之事的人,哪還會是亂世?楊兄,做力所能及之事,不就是挺身而出嗎?過度謙虛可不好。”
他比楊道玄小近十歲,卻拿出了一副兄長的態度,語氣老陳。
李玄霸拍了拍楊道玄的肩膀,道:“如今當務之急是平定亂世,將來肯定有很多需要讓楊兄施展才華的地方。希望楊兄不要藏拙。”
楊道玄:“……”開始害怕。
他頭疼不已。
父親生生熬死時欣喜的淚水,是楊道玄的夢魘。
他直到如今,也會偶爾夢到父親臨死前那喜悅的神態。
父親笑著離世,本應該是喜喪。可這“喜”,實在是太過噩夢。
所以楊道玄阻止了不平者想要上奏楊廣,讓他這個蔡王世子襲爵。他悄悄隱藏存在感,假裝自己是一個庶民士子。
反正父親雖然一輩子戰戰兢兢,親王該有的俸祿和賞賜還是有,夠吃三代。
三代之後,他家子弟與皇帝的血緣關係就很淡了,可以以普通士人的身份出仕,再不用戰戰兢兢。
誰知道沒等到三代,楊廣就把大隋給玩沒了。
楊道玄先是惶恐,又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不需要惶恐。
無論接下來當皇帝的是誰,肯定都不會在意自己這個被楊廣冷落的前蔡王世子。所以自己隻要繼續降低存在感,爭取讓新帝忘記自己。那麽自己兒子就可以出仕了,不必等到孫兒。
楊道玄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聰明了,正準備照辦,卻得到了高熲的來信。
高熲還被楊堅重用的時候不僅是太子師,也兼任教導其他親王子弟的重任。所以他與楊道玄也算熟悉。
高熲大隱隱於朝後,與同樣想要大隱隱於朝的蔡王有書信交流,探討要怎麽在楊廣麵前降低存在感。
蔡王楊智積去世後,高熲也指點了楊道玄一番,告訴他如果不想襲爵,該做何事。
楊道玄一直很尊敬高熲。高熲寫信讓他護好弘農郡,本來想消極避禍的他還是聽從了高熲的建議。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他的家在弘農郡,弘農郡若是破了,他一家人也會顛沛流離。
雖然楊道玄不想入仕,但也想過正常富貴閑人的生活。
他下定決心,無論誰打下了天下,他就趕緊讓別人獻城,自己以“我是前朝宗室”為名,請求隱居民間。
“啊?你幹的?”李世民驚訝。
“不是我。”李玄霸也很驚訝。
臉上都有傷的雙生子麵麵相覷。
“算了,無所謂。”李世民驚訝了一下就不驚訝了,就當是表侄給我們送的大禮。這下子我們要名正言順爭奪天下了。首先打誰呢?”
李玄霸道:“戰略的事情你問我?”
說到這個,李玄霸就有點委屈。
被封郡王後戰略目標改變那是二哥的決定,和自己這個隻知道撒棋子的後勤部長有什麽關係?雖然魏徵被放鴿子很慘,魏徵罵自己真是沒道理。
雖然自己確實也在一旁出謀劃策了,並且讓二哥放心,魏徵一定死不了,但做決定的是二哥,鍋該二哥背。
李世民看見弟弟的假得不能再假的委屈,翻了個白眼。
以前魏徵明明那麽尊敬阿玄。現在魏徵看著阿玄就變成鬥雞眼,阿玄真的不反省一下嗎?
雖然欺負據說以後自己身邊最想讓人繞道走的大諫臣,他也很開心。
“竇建德不是南下了嗎?我們去把他老家奪了吧。”李世民道,“正好兌現承諾,去接玄成、士信他們回來。伯褒應該也要上岸了。”
李玄霸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地圖,道:“繞開洛陽,先取河北、齊郡、燕地?那江都呢?杜伏威等人肯定不是竇建德的對手,南方送給竇建德?”
李世民笑著搖頭:“阿玄,竇建德麾下都是北方人,與楊廣當初差不多。就算把江都打下來,他也必須帶著他的軍隊回北方,不然就等著嘩變吧。再說了,南邊有李藥師。李藥師收攏了蕭銑的勢力後,守住長江中段輕而易舉。你要相信你讖緯中的‘大唐軍神’。”
李玄霸道:“隴西有三姊,長江有李藥師,關中有老師們坐鎮,二哥你這輩子打天下太輕鬆,我要求加大難度。比如你看敵方解鎖隕石天降如何?”
李世民:“……閉嘴。”
李玄霸大笑。
隋末的氣運之子就是二哥,要解鎖氣運之子的絕招“隕石天降”也是二哥解鎖,難能便宜別人。
不過說到隕石天降……
“二哥,你去打竇建德,我就不陪你去了。我回一趟西京,陳鐵牛他爹打造出個好東西,我回去看看。”李玄霸開玩笑道,“你若不放心,可以先把我送回大興?”
李世民還真猶豫了一下,讓李玄霸分外無語。
自己大病一場,真是把二哥嚇壞了。
“洛陽城破,一定會有潰兵前往關中。你可沿路收攏隋朝殘軍。如有機會,就勸降河東郡太守堯君素。如果堯君素不肯投降,你就別管他了。”李世民道,“一切以自身安危為重。”
他發現把弟弟帶在身邊,也不能阻攔弟弟上戰場受傷(雖然是他揍的),心中對一定要帶著弟弟一起走的執念小了一些。
“我離開後,後勤之事可交給魏玄成。他跟隨王薄白手起家,應該已經很習慣為人打點後勤了。”李玄霸笑道,“好好壓榨他,可別讓他閑下來,否則他那張嘴有的你受。”
李世民壞笑:“明白。”
兄弟二人沒休整幾日,在得到自己封王,二哥還被加了用不上的九錫之禮(畢竟皇帝全都沒了)之後,就匆匆分別。
李玄霸這次帶了宗羅睺和陳鐵牛兩人,因為陳鐵牛發現自己前腳一走,後腳郎君就上了戰場,向李世民求來了另一位猛將代替自己為主將。
主將什麽的無所謂,功勞什麽的無所謂,如果郎君再次遭遇危險,陳鐵牛就算不自刎謝罪,也會被他爹陳鐵匠用鐵錘砸死謝罪。
陳鐵牛抱怨:“郎君,同僚都罵我是不是戰死了!”
李玄霸冷漠無情:“哦。”
宗羅睺忍俊不禁。
第185章 被套路的楊道玄
李玄霸臨走前, 給李世民留了一大罐醃肉和鹹菜,讓李世民配著幹糧吃。
醃肉和鹹菜對後世人來說不健康,但對運動量極大的李世民而言, 正好合適。
他們出蜀後幾乎是就地補給。因天下大亂, 運輸受阻, 湖北湖南吃鹽也很困難。連李世民都不知道李玄霸是從哪存了這麽大一罐的醃肉和鹹菜,抱著壇子樂得見牙不見眼。
李玄霸離開襄陽郡後,先前往弘農郡, 再前往河東郡。
快到弘農郡時,李玄霸安營紮寨先吃了一頓好的,準備精神充沛地進城。
楊堅稱帝後, 自稱弘農楊氏後裔。
實際上弘農楊氏因在東漢和魏國時政治鬥爭連續失敗,魏晉南北朝門閥興起的時候, 並沒有“弘農楊氏”這個門閥。
如李玄霸的母親竇慧明一家假托漢時高門“扶風竇氏”一樣, 楊堅這個“弘農楊氏”也是假托的。
雖然是假托的,但既然皇帝說弘農楊氏是帝族,那麽弘農楊氏就是“自古以來”的高門大族。弘農郡現在自然已經有很多弘農楊氏的士子,其中大部分和楊堅沾親帶故。
弘農郡身為隋朝皇室欽定的“祖地”,又地處於東都洛陽和西京大興的中間, 天下大亂後也名義上受從大隋洛陽小朝廷的管轄,沒能逃到兩京的宗室子弟大多集中在弘農郡。弘農郡現在實際上的統治權在宗室手中。
但洛陽被圍時, 河東郡的堯君素試圖救援洛陽,但他不僅堵住了李淵,李淵也拉扯住了他, 他一帶兵離開河東郡, 河東郡就會失守, 故而無法成行。
弘農郡卻對洛陽袖手旁觀, 好像洛陽城中的小皇帝不是他家的一樣。
待洛陽剛一城破,弘農郡中的大隋宗室就倒向新封的秦王李世民。
李玄霸去河東郡勸降時路過弘農郡,順便去接受他們獻城。
弘農郡推舉出的向李玄霸獻城的人,乃是蔡王楊智積之子楊道玄。
隋文帝楊堅一共有兩個同母弟蔡王楊整、滕王楊瓚,兩個異母弟道王楊嵩、衛王楊爽。
楊整死的早,其子楊智積繼承了蔡王之位,但他的人生一點都不痛快。
楊堅即使沒有與兄弟爭奪皇位,也與他兒子楊廣一樣沒有兄弟緣。
他的兩個同母弟都與他不睦,楊整死前和其妻尉遲氏都很討厭楊堅夫妻,楊瓚一直在楊堅篡位途中使絆子。
楊堅與兩個異母弟的關係遠比同母弟強。楊嵩早逝與他沒衝突;楊爽年少,被楊堅當兒子養,曾多次率領大軍北擊匈奴,可惜才二十五歲也英年早逝。
英年早逝的弟弟才是好弟弟。楊嵩無子,嗣子也早逝除國;楊爽的兒子楊集襲爵衛王,還算招楊堅喜愛。
但楊堅喜愛的人,楊廣都不喜愛,且楊廣對宗室特別警惕。
於是隋朝的宗室,與皇帝關係越近就淒慘。
等楊智積回過神,叔伯全死光了還能捏著鼻子說是長輩年紀大了,堂兄弟要麽被殺要麽被貶邊郡,居然隻剩下他一個原裝的蔡王還在位置上。
楊智積是個謹慎且有才華的人。他為了活命,為楊廣矜矜業業鎮守弘農郡,每當生病就學楊素不吃藥,終於在大業十二年死了。
死的時候他老淚縱橫,慶幸不已,對病床旁的兒子楊道玄哽咽,“吾可以保全頭顱,安葬於地下矣”。
楊智積一輩子沒有過錯,不僅連個諡號都沒有,兒子楊道玄也沒能繼承蔡王之位,好像楊廣把這個堂兄弟給遺忘了似的。
楊智積一直是弘農太守,除了隨駕南巡之外從來不離開弘農郡。楊道玄自然也一直留在弘農郡中。
他迎接李玄霸時,看著李玄霸一身郡王服飾苦笑不已。
李玄霸剛被封晉王,還沒來得及做親王服飾,所以仍舊穿郡王服飾接受獻城。
而楊道玄身為蔡王之子,現在連有門蔭的勳貴子弟都不如,居然還是白身,穿不了任何官服——他是蔡王世子,理應襲爵蔡王,但楊廣把他“忘”了。
楊道玄收起苦澀心情,語氣神情恭敬到卑微:“庶民楊道玄恭迎晉王入城。”
李玄霸看到楊道玄卑微的神態,聽到楊道玄自稱“庶民”,料是他再見多識廣,也忍不住一愣。
就算楊道玄沒有襲爵,但他身上蔡王世子的身份也沒被剝奪,也算是官身,怎麽就庶民了?
楊道玄在他父親那裏把察言觀色學了個十成十,一見李玄霸臉上略帶異色,就搶在李玄霸開口前解釋,不讓李玄霸為難:“庶民雖曾經是蔡王世子,但先父蔡王已故,爵位已奪,庶民隻是庶民。”
他再次對李玄霸一擺:“在下以庶民身份暫守弘農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現在晉王終於到來,在下終於鬆了口氣。”
李玄霸:“……”能說會道的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怎麽回答。
他熟悉的弘農楊氏是楊廣、楊昭和楊暕。就算性情仁和如楊昭,也是個綿裏藏針的高傲性格。楊道玄身為蔡王世子,居然比普通勳貴子弟還謙卑。
怪不得弘農郡不去救援洛陽,隋朝宗室大概是真不想當宗室。
“楊兄不必多禮,也不必自稱什麽庶民。既然楊兄將弘農郡守得很好,楊兄便繼續當弘農太守即可。”李玄霸語氣誠懇,態度親和地將作揖的楊道玄扶起,“楊兄雖被先帝薄待,卻在亂世中挺身而出,護佑一郡百姓有功。楊兄高德。”
楊道玄眼眸閃了閃,低頭道:“不敢當,隻是家在弘農,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罷了。”
李玄霸讚揚道:“這世上如果有更多像楊兄這樣能做力所能及之事的人,哪還會是亂世?楊兄,做力所能及之事,不就是挺身而出嗎?過度謙虛可不好。”
他比楊道玄小近十歲,卻拿出了一副兄長的態度,語氣老陳。
李玄霸拍了拍楊道玄的肩膀,道:“如今當務之急是平定亂世,將來肯定有很多需要讓楊兄施展才華的地方。希望楊兄不要藏拙。”
楊道玄:“……”開始害怕。
他頭疼不已。
父親生生熬死時欣喜的淚水,是楊道玄的夢魘。
他直到如今,也會偶爾夢到父親臨死前那喜悅的神態。
父親笑著離世,本應該是喜喪。可這“喜”,實在是太過噩夢。
所以楊道玄阻止了不平者想要上奏楊廣,讓他這個蔡王世子襲爵。他悄悄隱藏存在感,假裝自己是一個庶民士子。
反正父親雖然一輩子戰戰兢兢,親王該有的俸祿和賞賜還是有,夠吃三代。
三代之後,他家子弟與皇帝的血緣關係就很淡了,可以以普通士人的身份出仕,再不用戰戰兢兢。
誰知道沒等到三代,楊廣就把大隋給玩沒了。
楊道玄先是惶恐,又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不需要惶恐。
無論接下來當皇帝的是誰,肯定都不會在意自己這個被楊廣冷落的前蔡王世子。所以自己隻要繼續降低存在感,爭取讓新帝忘記自己。那麽自己兒子就可以出仕了,不必等到孫兒。
楊道玄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聰明了,正準備照辦,卻得到了高熲的來信。
高熲還被楊堅重用的時候不僅是太子師,也兼任教導其他親王子弟的重任。所以他與楊道玄也算熟悉。
高熲大隱隱於朝後,與同樣想要大隱隱於朝的蔡王有書信交流,探討要怎麽在楊廣麵前降低存在感。
蔡王楊智積去世後,高熲也指點了楊道玄一番,告訴他如果不想襲爵,該做何事。
楊道玄一直很尊敬高熲。高熲寫信讓他護好弘農郡,本來想消極避禍的他還是聽從了高熲的建議。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他的家在弘農郡,弘農郡若是破了,他一家人也會顛沛流離。
雖然楊道玄不想入仕,但也想過正常富貴閑人的生活。
他下定決心,無論誰打下了天下,他就趕緊讓別人獻城,自己以“我是前朝宗室”為名,請求隱居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