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君素隻哭著不語。


    他當然也知道“憑什麽”,也問過自己“憑什麽”。


    但他就是一個對楊廣愚忠的人,知道錯也要這麽做。


    堯君素對屬下道,等河東郡支撐不下去,就砍掉他的腦袋去投奔他人,但他不會去。


    他知道大隋已經滅亡,大隋皇帝早已經失去了民心。


    他什麽都知道。


    隻是他做不到。


    現在李玄霸把一切撕開,他本心想殺了李玄霸泄憤。


    是啊,他知道現在殺了李玄霸一點用都沒有。天下共主是李世民,李玄霸隻是李世民的弟弟。現在李世民大勢已成,李玄霸已經無足輕重。


    他殺李玄霸隻是單純泄憤,隻是單純不希望這個“奸臣”能繼續活下去。


    可李玄霸卻出現在他麵前,斥責堯君素才是奸臣,而李玄霸自己才是大隋的真正的忠臣。


    他勸過諫立過功救過駕,即使在楊廣死後,在李淵已經反叛的時候,也沒有舉起背叛大隋的旗幟,而是為大隋守住邊疆,一邊抵禦突厥,一邊剿滅中原趁勢而起的喪心病狂之賊。


    李世民和李玄霸可以摸著良心說自己對得起大隋對得起皇帝,也對得起天下百姓。


    連大隋小皇帝都認為李世民和李玄霸對得起他,在城破前頒布聖旨將天下托付給李世民。


    洛陽朝廷的朝臣同意小皇帝頒布這個聖旨,就說明他們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都認為李世民能夠成為隋朝的繼承人,就像是漢承秦製的漢高祖劉邦一樣。


    現在逆天下大勢的自己,真的是大隋的忠臣,而不是大隋的逆臣嗎?


    堯君素原本對自己忠於先主的思想很堅定,現在他卻動搖了。


    他真的不是奸臣嗎?真的是為了大隋和大隋皇帝嗎?


    堯君素抬起頭,臉上的表情已經被血和淚完全遮住:“晉王殿下,你為何要冒險進城勸我?你應該在城外等我自取滅亡。”


    李玄霸越過因為敲了堯君素滿臉血,嚇得手足無措呆立的楊道玄。


    他半蹲半跪在堯君素麵前,用袖子替堯君素擦幹臉上的血,讓堯君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與自己對視。


    “我真不在乎你的死活,但我在乎河東郡百姓的死活。”李玄霸冷漠道,“我已經說得很清楚,河東郡百姓為了先主的好大喜功和奢侈享樂已經付出了一切,丁夫死盡丁婦也死傷大半,城中隻剩下老弱,所以河東郡這麽多土地,你卻連糧食都不足。”


    李玄霸起身,拂了拂半是血的衣袖:“你要為大隋殉死請隨意,但河東郡的百姓不能跟著你一起死。為此,我可以單刀赴會身陷險境。這也是我對大隋最後的忠誠。你呢?”


    堯君素沉默良久,磕頭道:“我……”


    額頭上的傷口很痛,但堯君素居然隻感到了麻木。


    “願降。”


    他的臉上再次滿布血淚。


    李玄霸淡然道:“好。”


    楊道玄恍惚了一下,在李玄霸的眼神示意下,慌慌張張把刀一丟,將堯君素扶了起來。


    堯君素神思恍惚,麵有死意。


    李玄霸這一席話,斷絕了他想要拉著更多人為大隋殉死的心,但堅定了他自己為大隋殉死的心。


    仿佛隻有這樣,他一直以來堅持的理想才不會崩塌。


    如果堯君素為了河東郡百姓投降,自己卻為大隋赴死,他將來的名聲,大概會比原本曆史中那位“大隋最後的忠臣堯君素”更響亮。


    但李玄霸不是個好人,他向來不喜歡給人虛名。


    活著很痛苦,死了不但輕鬆還有名聲?哪有那麽好的事。


    正因為堯君素是大隋死忠,所以將來不會投靠任何勳貴,隻要堯君素還沒做出害民的事,李玄霸就不會讓他死。


    高老師所說的把大隋宗室捧起來成為朝堂勢力之一的策略,也需要堯君素這樣的“大隋死忠”添磚加瓦。


    李玄霸走到堯君素身邊,低聲附耳:“楊侗楊侑都已經被我救下,隱姓埋名在張掖生活,將來會以弘農楊氏子弟的身份入朝。他們都將有新生活。但我擔心會有野心家利用他們,打破我和二哥好不容易為他們謀取的平靜。你如果真的對先主有虧,就好好活著,護住先主的最後血脈。”


    堯君素臉上的死氣散去,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看向李玄霸。


    楊道玄:“……”他現在覺得李玄霸救下楊侑和楊侗,可能不純粹是好意。


    李玄霸在唇前豎起一根手指,然後推門而出,準備以晉王的身份接下河東郡。


    堯君素艱難地扭頭看向楊道玄,好像他是一個木頭人。


    楊道玄微微頷首,聲如蚊呐:“秦王和晉王確實是大隋忠臣。”


    堯君素淚如雨下,哽咽不止。


    他將手從楊道玄扶著他的手臂中抽出,緩緩但堅定地下跪,朝著李玄霸離開的方向狠狠磕頭。


    一下,兩下,三下……淚如雨下,血流如注。


    “下官願降!下官願降!下官、下官願降!”


    “謝晉王殿下,謝秦王殿下!!”


    “謝謝、謝謝……謝謝嗚嗚嗚……”


    堯君素哭得癱軟,楊道玄歎息不已。


    沒想到還真的有人忠於楊廣,為了楊廣願意殉死,也為了楊廣願意苟活。


    楊廣這種刻薄寡恩無情無義的昏君暴君居然也有死忠之臣,這還有天理嗎?


    楊道玄腹誹,隻是很唏噓,一點都不感動。


    堯太守糊塗,楊廣真的不配啊!


    但堯君素一生都蒙受楊廣施恩,他認為楊廣很配。


    李玄霸一番怒罵後,堯君素感激涕零地投降。


    河東郡的將士百姓都鬆了口氣。


    大隋已亡,連洛陽城都破了,他們真的不想與大隋同死。


    隻是堯君素確實是個很好的太守,對兵卒和百姓都不差,在這亂世中是一股清流。所以如果河東郡沒到山窮水盡,易子而食的程度,兵卒和百姓都不願背棄堯君素。


    原本曆史中也是這樣,河東郡在楊廣死後,城裏糧食吃盡,兵卒和百姓相互而食時,下屬才砍了堯君素的腦袋投降。而在那之前,堯君素和下屬提過自己為大隋赴死,讓下屬砍了他投降的事。


    堯君素對楊廣確實是仁至義盡,所以被大唐朝廷褒獎。


    但李玄霸可不想讓河東郡為了堯君素的忠義而變成人間慘景。


    後世張巡在睢陽之戰中“吃人守城”,堅守睢陽十三個月,背後是中原和江南。他不堅守,就是數百萬百姓生靈塗炭。


    睢陽城數萬人,張巡隻有不足七千兵卒,守到最後城裏生還者數百,麾下卻無一人背叛他。他“吃人”,城中存活的百姓卻仍舊隨他死戰到底。這是悲慘,也是悲壯。


    對張巡之舉,後世人罵他也敬他。


    但堯君素“吃人守城”卻毫無必要。


    他守著的河東郡既不能挽救大隋,麵對的還是比大隋皇帝更加仁義的明君,守城隻是他個人的“忠義”,於天下於百姓都沒有任何益處。


    李玄霸可不想褒獎這種人。


    “三郎君,如果堯君素真的殺了你怎麽辦?”宗羅睺哭得身體抖得像落了水的鵪鶉,淒慘極了。


    他覺得,等主公回來,自己會被主公倒掛在樹上。


    至於陳鐵牛,估計又要被人問“你是不是戰亡”了。


    李玄霸道:“我確定他不會殺我。他既然是大隋忠臣,怎麽會殺比他對大隋更忠義的我呢?我在河東郡安插有很多眼線,他一直很敬佩我和二哥,把我和二哥當偶像。”


    李玄霸歎氣:“隻是看著冒險,但真的一點都不險。所以不準給二哥告狀。”


    宗羅睺繼續哭。我不信!


    無論宗羅睺信不信,無論匆匆趕來的陳鐵牛的臉色有多難看,李玄霸都無所謂。


    他現在是主將,告狀信一封都傳不出去,宗羅睺和陳鐵牛隻能等他二哥來了當麵告狀,那時候都過了時效性,二哥也不能太生氣。


    再者,河東郡已經投降,去往太原郡的道路已經打通。他不日就能躲在母親身後,二哥不足為懼。


    花了一日時間理順河東郡的事,能者多勞,李玄霸將河東郡後續事宜交給了楊道玄,自己領兵前往太原郡。


    河東郡離太原郡還有一段路程。李玄霸北上太原郡的時候,沿路什麽絳郡、臨汾郡、龍泉郡、離石郡紛紛開城投降。


    龍泉郡和離石郡的郡丞還挺委屈。


    當初李世民掃滅梁師都後南征北討,已經攻克了延安郡,離龍泉郡和離石郡就隔著一條黃河。


    當時兩個郡的官吏豪強就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誰知道李玄霸跑到前線把他二哥拽了回去。


    龍泉郡和離石郡的官吏豪強那時還很矜持,既然李世民沒來,他們也不會厚著臉皮主動獻城。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還在太原郡待著,給他們全城封了一千多個官職,他們都沒有幫李淵。李世民都不給他們好處,他們怎麽能直接投降?


    現在他們又後悔又委屈。


    那一千多個將來肯定不會兌現的官職,哪有早早跟隨未來皇帝,成為半個“元從”重要?


    當初李世民快要打到他們城下的時候,李世民還隻擁有隴西,關中都沒有完全投向李世民。自己若是投向李世民麾下,那就是半個元老級人物。


    李世民怎麽就被李玄霸給拽跑了呢!


    現在……唉,聊勝於無吧。至少天下還剩下一半沒打下來,自己還有機會跟隨新皇帝建功立業。


    當李玄霸離開離石郡,前往與離石郡比鄰的太原郡時,李世民已經占據齊魯之地,正在捅南下的竇建德老巢的戰報傳到了山西大地。


    離石郡的新太守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還好自己這次投降得夠快。比齊魯降得快!


    “接下來天下大部分郡縣都該是聞風而降、納頭就拜,二哥要打的硬仗不多了。”


    李玄霸在心底謀算了一番,據守燕地的羅藝是個投機者,等二哥再勝幾場,他肯定會主動來降;宇文士及打不過竇建德,末路近在眼前;杜伏威交給了李靖,想必“大唐軍神”不會令人失望。


    至於劉武周、魏刀兒等零零散散向突厥稱臣的割據反王,都是小菜一碟。


    唯獨竇建德……嗯,現在竇建德的仁義之名還不如已經“出海”的王薄。王薄義軍新的領袖是魏徵,魏徵歸順二哥,仁義之名也就被二哥繼承。有魏徵撫民,二哥搶在竇建德回來之前捅掉竇建德老巢問題不大。


    可憐的竇建德,希望他能識時務,快點投降,說不定將來還能成為大唐名臣之一,和大唐眾多驕臣悍將內卷。


    這麽一想,唯一的麻煩……


    李玄霸下馬作揖,抬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