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宇文珠把藥丟給李玄霸,讓李玄霸自己擦。
自己找揍的人,不能激起自己任何憐惜。她甚至想讓薛公揍得更狠些。
李玄霸很生氣。
他準備了好幾個火藥罐子讓陳鐵牛帶人埋好。
火藥罐子炸不死人,他也不會拿火藥罐子去炸寧長真,以免激起酋帥集體恐慌,反而拖累他的計劃。
他隻是想給寧長真聽個響。
就是那種,“寧都督,聽說冬雷震震,明年禾苗會長得更好。來,你我一起求個雷。聽,雷響了!”。
自己都被李靖親自護送到交州了,李玄霸相信寧長真不會急著謀反。
他敢在自己這個晉王坐鎮交州的時候謀反,就是想吃大唐皇帝陛下的親征了。
眾所周知,大唐皇帝陛下曾經戰無不勝,唯一封印他戰神實力的隻有“啊啊啊啊陛下龍體為重天下名將如雲哪能讓陛下親征不可以!”的勸諫。
但誰對晉王用兵,就是把兵鋒直指皇帝陛下本人。誰再勸諫,就是試圖讓皇帝陛下本人受辱,該被關大牢了。
何況晉王還有個“算無遺策”的諢號閑置,他若把“算無遺策”的閑置諢號吹吹灰重新戴腦袋上,搖身一變成為也幾乎戰無不勝的李靖的軍師,寧長真不傻,他覺得自己沒法打。
在發現自己沒法打的時候,寧長真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如果大唐不打算放棄嶺南這片蠻荒之地,那麽自己怎麽打都會失敗啊。
嶺南包括馮盎在內的酋帥,他都敢硬碰硬。但打完馮盎後,李靖在長江岸邊虎視眈眈;李靖若被自己所敗……呃,雖然很難相信會有這個可能,但假如自己真的有這麽厲害,大唐還有一堆名將。
自己真的能一路過關一路斬將,直到逼出大唐最厲害的將軍,大唐皇帝李世民本人嗎?
寧長真正在思考,雷聲響了。
他嚇得一屁股坐地上,驚恐萬分地看著李玄霸。
李玄霸滿臉疑惑:“冬雷在總督殷切期盼和祈禱中到來,總督為何不僅不高興,還被嚇到了?這不是總督想要的嗎?”
寧長真覺得李玄霸話中有話。
這雷,這天譴,不是你自己想要的嗎?
李玄霸大搖大擺離開欽州,終於走馬上任交州總督。
李靖看完全程,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忍無可忍,去找李玄霸勸諫。
能把明哲保身的李靖逼到勸諫,李玄霸興奮極了:“藥師有什麽要指教嗎?”
李靖委婉道:“大唐強盛,殿下隨意敲打就能懾服宵小,何必使用陰柔手段,自跌身份?”
李玄霸道:“你就說好用不好用吧。”
李靖道:“為達成目的不擇手段,或許會招來更大的禍端。”
李玄霸道:“可你有什麽證據證明我不擇手段?我用了什麽手段?”
李靖:“……”
李玄霸微笑:“我不給你看,你就不知道。所以天下人不知道。無人知,就是沒做過。”
逼格是真的,神異是真的,永遠飄來飄去的外袍大氅都是它們自己想飄的。
我什麽都沒做,隻是靠著自己的氣質聲望才華人品等所有堆積起來的人格魅力震懾了嶺南酋帥,讓他們一見到自己,就認為天命在唐,隻能給大唐當忠臣。
“再者,李藥師,你怎麽知道曆史中那些堂皇正道背後,沒有嘔心瀝血的算計謀劃?”
“我此次親自前來嶺南,是為消弭叛亂苗頭,而不是為了平叛。嶺南不亂,兵禍不起,使再多陰謀詭計都值得。”
“我知你戰無不勝,二哥也戰無不勝。朝中戰無不勝的名將多如繁星,都等著立功。”
“如果我能成為你們最大的阻礙,一定很有趣。”
李玄霸開玩笑道:“我在開玩笑。”
第245章 入交州時已定局
李靖懷疑李玄霸在敲打他。
李玄霸當然沒有敲打他, 隻是提醒而已。
大唐武德充沛,充沛過分的副作用就是武將常為戰功不擇手段,殺良冒功都算小事, 屠戮藩屬部落, 導致藩屬部落嘩變都是常有的事。
唐玄宗時期有個所謂的“文臣打壓武將, 不給武將軍功的”事件。
唐朝不存在什麽嚴格的文臣武將劃分,出將入相都是常態。不給軍功,是因為武將擅自出兵。
大一統王朝每一場戰爭都要先經過廟算。戰爭的利益轉化率非常重要, 不然就是窮兵黷武,越打越窮。如果遇到幾麵作戰,一場貪功冒進, 可能就會讓多年心血付諸東流。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後世評書中薛仁貴以此戰一戰成名,但後世人細究這段史料, 不僅有誇大的成分, 史官還用隱晦的春秋筆法,點明薛仁貴和鄭仁泰此戰並非如民間傳說那樣的美好。
龍朔元年(公元661年),蘇定方、契苾何力等人領兵攻打高麗,鐵勒諸部等藩屬部落也與以前一樣,派騎兵隨戰。契苾何力就是出身鐵勒貴族。
在蘇定方等人勢如破竹時, 漠北傳來鐵勒九姓部落中的回紇首領婆閏逝世,繼位者比粟試圖叛唐的消息。李治派鄭仁泰和薛仁貴領兵駐防天山。
當鄭仁泰和薛仁貴到達的時候, 鐵勒九姓部落立刻投降。
但戰功未到手,豈能你想投降就投降?鄭仁泰和薛仁貴仍舊對鐵勒九姓部落動手,搜刮財物, 掠奪女人。
鄭仁泰將財物和女人獎賞下屬, 薛仁貴自己搜刮財物和女人高興得都要飄起來了。
投降的鐵勒九姓部落陸續逃亡, 殘部集結起來頑抗。
鄭仁泰派人輕裝出擊, 將士餓得自相殘殺都沒有搜到多少敵人,派去的騎兵回來的不到一成;薛仁貴親自下場搶掠鐵勒部族,激起鐵勒部族更激烈的反抗。
鐵勒出事,李治隻能將征討高麗的主將契苾何力、蕭嗣業召回防備北疆,已經包圍平壤的蘇定方變成了孤軍深入。
協同出兵的新羅國是個廢物,既定的攻城目標完不成,讓其為蘇定方的軍隊供糧,從頭年九月拖到了次年二月才到。
蘇定方所率領的唐軍缺糧缺衣,在冰天雪地裏打了幾個月的遊擊,扛到了新羅軍糧到達後退軍。
這一次攻打高麗,大唐做足了動員,耗費資源巨大,因鄭仁泰和薛仁貴的貪功全部打了水漂。
如果不是蘇定方夠厲害,大唐此次戰損恐怕要讓人想起隋煬帝的陰影。
所以哪怕薛仁貴和鄭仁泰在此戰中戰功不少,李治愛惜薛仁貴的才華,也隻是“以功抵過”沒有治薛仁貴的罪,功勞是別想了。鄭仁泰也被降職。
“三箭定天山”的結局是高麗戰場失利,鐵勒諸部被逼反叛,其他草原藩屬部落也對此一片嘩然。
李治把鐵勒將領契苾何力調回天山,契苾何力帶著李治寬恕鐵勒九姓部落的旨意,僅率領數十騎兵深入鐵勒部落,說服鐵勒部眾擒殺叛亂酋長,安撫鐵勒部族被牽連的小首領,鐵勒九姓叛亂才平息。
雖然不知道“定天山”的故事是怎麽傳出來的,又怎麽被《舊唐書》當真事記載,但事實上定天山的是契苾何力,這件事在《舊唐書》同樣也有記載。
唐朝這群驕兵悍將,在唐初就已經彰顯出未來五代十國的混亂。
唐太宗在位時期,還算能勉強壓得住這群驕兵悍將,不讓他們為貪功耽誤大局。
同樣是征討高麗,唐太宗沒能達成滅國的既定戰略目標,見天寒地凍軍糧供給不易,下令班師回朝,將士同樣因為沒有得到功勞而不滿。唐太宗便開內庫補足了將士的獎賞,讓那群驕兵悍將乖乖聽話。
李玄霸跟著二哥南征北戰,看著二哥手下那群驕兵悍將們如何戰意膨脹,滿腦子打打打殺殺殺,最好把藩屬國藩屬部落也全滅了,全換成戰功。
李靖還算能約束自己對戰功的渴望,不會故意以逼反的方式謀取戰功。但李玄霸觀李靖的部將,有此種情緒的人可不少。
李玄霸原本是想等到了交州,有空空閑時間後找李靖好好聊一聊。誰知道李靖來勸諫,他就禮尚往來了。
李靖回去後琢磨來琢磨去,琢磨得眼圈都黑了。
陳鐵牛和李靖也有過戰友之誼,實在是看不過去。他在征得了李玄霸的同意後,把李玄霸的本意告訴了李靖。
你本人是沒問題的,但部將需要敲打。郎君本來想找個機會好好和你說說,你來勸諫他也反勸諫了。
陳鐵牛老實道:“我家郎君聽得進去勸諫,但你勸諫他,他一定會勸諫你。你說的是對的,他說的也是對的,勸諫都沒錯。郎君說這叫禮尚往來。但我覺得郎君就是脾氣不好,心眼也小。”
李靖:“……”
陳鐵牛補充:“所以你別愁了,再愁下去,郎君每日睡覺都要樂得笑醒了。”
李靖深呼吸:“我想起來了,晉王……李三郎君確實是這樣的人,我多慮了。”
你要說李玄霸心眼小行為惡劣吧,他的勸諫也是切中要害的關心之語,如果換個方式和時間,李靖隻會感激他。
但李玄霸就不喜歡熟人感激他,再好的事都要用把人氣死的方式來做。若熟人對他感激涕零,他反而會腳指頭摳地,渾身不自在。
“就是欠得慌。”陳鐵牛繼續說郎君壞話,“不是我說的,是陛下說的。”
李靖讓陳鐵牛少說幾句。雖然這句話肯定是陛下說的,但你不怕李三郎也折騰你,下次又讓你蹲在草叢裏給他撒花瓣嗎?
李靖真是服了李玄霸的“高士風範”。
怪不得李玄霸對世家豪門的事跡不屑一顧,隴西李氏出身的李靖都想不到李玄霸還能這麽塑造所謂的“高士風範”。
李靖被荼毒到再翻看史書中名士的事跡,都會想是不是有個類似陳鐵牛的人蹲在樹上或者草叢裏扇風撒花瓣了。
李靖回過神後,就去找李玄霸道歉。
李玄霸疑惑。怎麽被自己欺負了,李靖還要道歉?
李靖道:“出兵是為了不起兵戈,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晉王殿下背負汙名隻為止戰,我又怎能評論晉王殿下所背負的汙名?”
李玄霸被李靖的道歉哽住了:“我沒想那麽多,這單純隻是我的行事風格。”
李靖看著李玄霸的神情,失聲大笑。
他總算摸索出如何應對晉王殿下了。
以誠心對晉王殿下,晉王殿下也會滿臉不樂意地以誠心相對。
或許是被李玄霸嚇了一跳,李靖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暢快感,主動問起李玄霸“讖緯”之事。
李世民將南方全部交給李靖,對李靖的信任看重可見一斑。
李世民信賴的人,就是李玄霸能劇透的人。李靖自己的未來沒什麽好聊的,但李玄霸一直想和李靖聊聊大唐的未來。可惜李靖太謹慎,每次都捂耳而逃。
這次李靖懶得掩飾自己的好奇心了。
“難道大唐後來出現許多貪功冒進之事?”李靖好奇道,“貪功冒進者不是該由軍令處置嗎?”
李玄霸道:“但貪功的將領若打了勝仗,立了戰功,皇帝就算心裏不滿,也不好處罰剛打了勝仗的將領,以免寒了英勇作戰的將士的心。”
李靖思索:“這確實是個難題。”
既然李靖願意聽了,李玄霸就把唐朝一係列貪功和掠奪的事告訴了李靖。什麽侯君集鄭仁泰薛仁貴程知節……許多人已經在朝中為將,李靖都聽過名字。
自己找揍的人,不能激起自己任何憐惜。她甚至想讓薛公揍得更狠些。
李玄霸很生氣。
他準備了好幾個火藥罐子讓陳鐵牛帶人埋好。
火藥罐子炸不死人,他也不會拿火藥罐子去炸寧長真,以免激起酋帥集體恐慌,反而拖累他的計劃。
他隻是想給寧長真聽個響。
就是那種,“寧都督,聽說冬雷震震,明年禾苗會長得更好。來,你我一起求個雷。聽,雷響了!”。
自己都被李靖親自護送到交州了,李玄霸相信寧長真不會急著謀反。
他敢在自己這個晉王坐鎮交州的時候謀反,就是想吃大唐皇帝陛下的親征了。
眾所周知,大唐皇帝陛下曾經戰無不勝,唯一封印他戰神實力的隻有“啊啊啊啊陛下龍體為重天下名將如雲哪能讓陛下親征不可以!”的勸諫。
但誰對晉王用兵,就是把兵鋒直指皇帝陛下本人。誰再勸諫,就是試圖讓皇帝陛下本人受辱,該被關大牢了。
何況晉王還有個“算無遺策”的諢號閑置,他若把“算無遺策”的閑置諢號吹吹灰重新戴腦袋上,搖身一變成為也幾乎戰無不勝的李靖的軍師,寧長真不傻,他覺得自己沒法打。
在發現自己沒法打的時候,寧長真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如果大唐不打算放棄嶺南這片蠻荒之地,那麽自己怎麽打都會失敗啊。
嶺南包括馮盎在內的酋帥,他都敢硬碰硬。但打完馮盎後,李靖在長江岸邊虎視眈眈;李靖若被自己所敗……呃,雖然很難相信會有這個可能,但假如自己真的有這麽厲害,大唐還有一堆名將。
自己真的能一路過關一路斬將,直到逼出大唐最厲害的將軍,大唐皇帝李世民本人嗎?
寧長真正在思考,雷聲響了。
他嚇得一屁股坐地上,驚恐萬分地看著李玄霸。
李玄霸滿臉疑惑:“冬雷在總督殷切期盼和祈禱中到來,總督為何不僅不高興,還被嚇到了?這不是總督想要的嗎?”
寧長真覺得李玄霸話中有話。
這雷,這天譴,不是你自己想要的嗎?
李玄霸大搖大擺離開欽州,終於走馬上任交州總督。
李靖看完全程,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忍無可忍,去找李玄霸勸諫。
能把明哲保身的李靖逼到勸諫,李玄霸興奮極了:“藥師有什麽要指教嗎?”
李靖委婉道:“大唐強盛,殿下隨意敲打就能懾服宵小,何必使用陰柔手段,自跌身份?”
李玄霸道:“你就說好用不好用吧。”
李靖道:“為達成目的不擇手段,或許會招來更大的禍端。”
李玄霸道:“可你有什麽證據證明我不擇手段?我用了什麽手段?”
李靖:“……”
李玄霸微笑:“我不給你看,你就不知道。所以天下人不知道。無人知,就是沒做過。”
逼格是真的,神異是真的,永遠飄來飄去的外袍大氅都是它們自己想飄的。
我什麽都沒做,隻是靠著自己的氣質聲望才華人品等所有堆積起來的人格魅力震懾了嶺南酋帥,讓他們一見到自己,就認為天命在唐,隻能給大唐當忠臣。
“再者,李藥師,你怎麽知道曆史中那些堂皇正道背後,沒有嘔心瀝血的算計謀劃?”
“我此次親自前來嶺南,是為消弭叛亂苗頭,而不是為了平叛。嶺南不亂,兵禍不起,使再多陰謀詭計都值得。”
“我知你戰無不勝,二哥也戰無不勝。朝中戰無不勝的名將多如繁星,都等著立功。”
“如果我能成為你們最大的阻礙,一定很有趣。”
李玄霸開玩笑道:“我在開玩笑。”
第245章 入交州時已定局
李靖懷疑李玄霸在敲打他。
李玄霸當然沒有敲打他, 隻是提醒而已。
大唐武德充沛,充沛過分的副作用就是武將常為戰功不擇手段,殺良冒功都算小事, 屠戮藩屬部落, 導致藩屬部落嘩變都是常有的事。
唐玄宗時期有個所謂的“文臣打壓武將, 不給武將軍功的”事件。
唐朝不存在什麽嚴格的文臣武將劃分,出將入相都是常態。不給軍功,是因為武將擅自出兵。
大一統王朝每一場戰爭都要先經過廟算。戰爭的利益轉化率非常重要, 不然就是窮兵黷武,越打越窮。如果遇到幾麵作戰,一場貪功冒進, 可能就會讓多年心血付諸東流。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後世評書中薛仁貴以此戰一戰成名,但後世人細究這段史料, 不僅有誇大的成分, 史官還用隱晦的春秋筆法,點明薛仁貴和鄭仁泰此戰並非如民間傳說那樣的美好。
龍朔元年(公元661年),蘇定方、契苾何力等人領兵攻打高麗,鐵勒諸部等藩屬部落也與以前一樣,派騎兵隨戰。契苾何力就是出身鐵勒貴族。
在蘇定方等人勢如破竹時, 漠北傳來鐵勒九姓部落中的回紇首領婆閏逝世,繼位者比粟試圖叛唐的消息。李治派鄭仁泰和薛仁貴領兵駐防天山。
當鄭仁泰和薛仁貴到達的時候, 鐵勒九姓部落立刻投降。
但戰功未到手,豈能你想投降就投降?鄭仁泰和薛仁貴仍舊對鐵勒九姓部落動手,搜刮財物, 掠奪女人。
鄭仁泰將財物和女人獎賞下屬, 薛仁貴自己搜刮財物和女人高興得都要飄起來了。
投降的鐵勒九姓部落陸續逃亡, 殘部集結起來頑抗。
鄭仁泰派人輕裝出擊, 將士餓得自相殘殺都沒有搜到多少敵人,派去的騎兵回來的不到一成;薛仁貴親自下場搶掠鐵勒部族,激起鐵勒部族更激烈的反抗。
鐵勒出事,李治隻能將征討高麗的主將契苾何力、蕭嗣業召回防備北疆,已經包圍平壤的蘇定方變成了孤軍深入。
協同出兵的新羅國是個廢物,既定的攻城目標完不成,讓其為蘇定方的軍隊供糧,從頭年九月拖到了次年二月才到。
蘇定方所率領的唐軍缺糧缺衣,在冰天雪地裏打了幾個月的遊擊,扛到了新羅軍糧到達後退軍。
這一次攻打高麗,大唐做足了動員,耗費資源巨大,因鄭仁泰和薛仁貴的貪功全部打了水漂。
如果不是蘇定方夠厲害,大唐此次戰損恐怕要讓人想起隋煬帝的陰影。
所以哪怕薛仁貴和鄭仁泰在此戰中戰功不少,李治愛惜薛仁貴的才華,也隻是“以功抵過”沒有治薛仁貴的罪,功勞是別想了。鄭仁泰也被降職。
“三箭定天山”的結局是高麗戰場失利,鐵勒諸部被逼反叛,其他草原藩屬部落也對此一片嘩然。
李治把鐵勒將領契苾何力調回天山,契苾何力帶著李治寬恕鐵勒九姓部落的旨意,僅率領數十騎兵深入鐵勒部落,說服鐵勒部眾擒殺叛亂酋長,安撫鐵勒部族被牽連的小首領,鐵勒九姓叛亂才平息。
雖然不知道“定天山”的故事是怎麽傳出來的,又怎麽被《舊唐書》當真事記載,但事實上定天山的是契苾何力,這件事在《舊唐書》同樣也有記載。
唐朝這群驕兵悍將,在唐初就已經彰顯出未來五代十國的混亂。
唐太宗在位時期,還算能勉強壓得住這群驕兵悍將,不讓他們為貪功耽誤大局。
同樣是征討高麗,唐太宗沒能達成滅國的既定戰略目標,見天寒地凍軍糧供給不易,下令班師回朝,將士同樣因為沒有得到功勞而不滿。唐太宗便開內庫補足了將士的獎賞,讓那群驕兵悍將乖乖聽話。
李玄霸跟著二哥南征北戰,看著二哥手下那群驕兵悍將們如何戰意膨脹,滿腦子打打打殺殺殺,最好把藩屬國藩屬部落也全滅了,全換成戰功。
李靖還算能約束自己對戰功的渴望,不會故意以逼反的方式謀取戰功。但李玄霸觀李靖的部將,有此種情緒的人可不少。
李玄霸原本是想等到了交州,有空空閑時間後找李靖好好聊一聊。誰知道李靖來勸諫,他就禮尚往來了。
李靖回去後琢磨來琢磨去,琢磨得眼圈都黑了。
陳鐵牛和李靖也有過戰友之誼,實在是看不過去。他在征得了李玄霸的同意後,把李玄霸的本意告訴了李靖。
你本人是沒問題的,但部將需要敲打。郎君本來想找個機會好好和你說說,你來勸諫他也反勸諫了。
陳鐵牛老實道:“我家郎君聽得進去勸諫,但你勸諫他,他一定會勸諫你。你說的是對的,他說的也是對的,勸諫都沒錯。郎君說這叫禮尚往來。但我覺得郎君就是脾氣不好,心眼也小。”
李靖:“……”
陳鐵牛補充:“所以你別愁了,再愁下去,郎君每日睡覺都要樂得笑醒了。”
李靖深呼吸:“我想起來了,晉王……李三郎君確實是這樣的人,我多慮了。”
你要說李玄霸心眼小行為惡劣吧,他的勸諫也是切中要害的關心之語,如果換個方式和時間,李靖隻會感激他。
但李玄霸就不喜歡熟人感激他,再好的事都要用把人氣死的方式來做。若熟人對他感激涕零,他反而會腳指頭摳地,渾身不自在。
“就是欠得慌。”陳鐵牛繼續說郎君壞話,“不是我說的,是陛下說的。”
李靖讓陳鐵牛少說幾句。雖然這句話肯定是陛下說的,但你不怕李三郎也折騰你,下次又讓你蹲在草叢裏給他撒花瓣嗎?
李靖真是服了李玄霸的“高士風範”。
怪不得李玄霸對世家豪門的事跡不屑一顧,隴西李氏出身的李靖都想不到李玄霸還能這麽塑造所謂的“高士風範”。
李靖被荼毒到再翻看史書中名士的事跡,都會想是不是有個類似陳鐵牛的人蹲在樹上或者草叢裏扇風撒花瓣了。
李靖回過神後,就去找李玄霸道歉。
李玄霸疑惑。怎麽被自己欺負了,李靖還要道歉?
李靖道:“出兵是為了不起兵戈,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晉王殿下背負汙名隻為止戰,我又怎能評論晉王殿下所背負的汙名?”
李玄霸被李靖的道歉哽住了:“我沒想那麽多,這單純隻是我的行事風格。”
李靖看著李玄霸的神情,失聲大笑。
他總算摸索出如何應對晉王殿下了。
以誠心對晉王殿下,晉王殿下也會滿臉不樂意地以誠心相對。
或許是被李玄霸嚇了一跳,李靖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暢快感,主動問起李玄霸“讖緯”之事。
李世民將南方全部交給李靖,對李靖的信任看重可見一斑。
李世民信賴的人,就是李玄霸能劇透的人。李靖自己的未來沒什麽好聊的,但李玄霸一直想和李靖聊聊大唐的未來。可惜李靖太謹慎,每次都捂耳而逃。
這次李靖懶得掩飾自己的好奇心了。
“難道大唐後來出現許多貪功冒進之事?”李靖好奇道,“貪功冒進者不是該由軍令處置嗎?”
李玄霸道:“但貪功的將領若打了勝仗,立了戰功,皇帝就算心裏不滿,也不好處罰剛打了勝仗的將領,以免寒了英勇作戰的將士的心。”
李靖思索:“這確實是個難題。”
既然李靖願意聽了,李玄霸就把唐朝一係列貪功和掠奪的事告訴了李靖。什麽侯君集鄭仁泰薛仁貴程知節……許多人已經在朝中為將,李靖都聽過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