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
混入其中,和眾人不太熟悉的小將蘇定方小聲質疑:“如果晉王殿下真的如此厲害,為何不來?晉王殿下能逼退西突厥大軍,我們就不用打仗了。”
眾人不悅地盯著蘇定方。
蘇定方梗著脖子道:“我知道眾將軍都渴望軍功,但大唐的百姓並不渴望打仗。”
眾人有點手癢。這個小將是不是想挨揍啊?
“你們說得對。”李智雲推門進來,“怎麽全聚在這裏聊天?我找你們好久。”
他拍了拍蘇定方的肩膀,讓蘇定方到他背後。
“三兄最厭惡的就是沒有利益的出兵,所以他才會拖著病軀去嶺南。”李智雲嚴肅道,“他讓你們讀了這麽多書,你們還不知道好大喜功的危害?”
眾將領不敢言。
李智雲語氣緩和道:“我知道你們渴望建功立業,但建功立業也不止打仗這一個方式。相信二兄三兄,他們何時會虧待下屬?”
徐世勣忙道:“我們當然知道不能隨意打仗。若不是隋煬帝三征高麗,民不聊生,我們也不會冒著掉腦袋的危險造反。”
徐世勣開口了,單雄信忙點頭:“是啊是啊。”
瓦崗寨好漢太有發言權了,其他將領都不敢言。
但蘇定方仍舊堅持質疑:“那三郎君此時為何不來?”
李智雲轉身,微笑著看著蘇定方。
他雖然隻是李世民的異母弟,但他此刻比尋常人更燦爛的微笑神似李世民。
“不該打的仗盡量不打,不要給百姓增加負擔;但該打的仗,就要打得徹底。”
李智雲眼睛微眯。
“如二兄擒吐穀渾和東|突厥可汗,打完這一仗,邊疆就能和平幾十年,百姓再不用擔心蠻夷劫掠之苦。”
“所以哪怕三兄有辦法逼退西突厥,大唐也必須出兵。”
“蘇定方啊,你來說說,除了西突厥,還有什麽仗是必須打的?”
看著李智雲眼睛微眯的笑容,蘇定方恍惚仿佛看到了晉王。
他定了定神,道:“高麗。”
單雄信驚訝地叫起來:“啊?怎麽能打高麗!會亡國啊!”
徐世勣沒來得及捂住單雄信的嘴,扶額道:“你閉嘴。”
蘇定方看向李智雲,李智雲報以鼓勵的微笑。
蘇定方心裏嘀咕,這綿裏藏針的微笑,更像是晉王殿下了:“既然打了西突厥,北疆就能安定幾十年。那麽打高麗不也一樣?都是臥榻之側,都對中原有不臣之心,都趁著我們混亂侵占我們的領土,都該打。”
蘇定方見李智雲笑容依舊,心中稍定:“隋朝不是打高麗滅亡,而是打了三次高麗,還沒打贏才滅亡。他若一征就滅了高麗,即使中原有零星民亂,大隋恐怕也能輕鬆鎮壓。到時再休養生息幾年,誰還想反?”
徐世勣想了想,道:“你這話不對。以隋煬帝的性格,他若一征就贏了高麗,肯定不會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而是直接向突厥出兵,可不會管百姓死活。”
蘇定方仔細思索了一會兒,不得不承認徐世勣是正確的。
他對徐世勣刮目相看,本以為徐世勣是和單雄信一樣愚蠢的人呢。
李智雲道:“聽到了?你們的年齡比徐世勣和蘇定方大這麽多,怎麽眼界差他們這麽多?”
羅士信趕緊道:“不包括我。他們說的我也知道,我隻是沒說話。還有,我可不比他們年紀大。祈健,你裝什麽陛下和三郎君,趕緊回魂,變回你自己。”
李智雲:“……”
他擼起衣袖,和損友打了起來。
偷聽的李世民本來正神色欣慰,現在隻能麵色黑沉地出來把滾地廝打的李小五揪著衣領拖走教訓。
李世民誇了徐世勣和蘇定方幾句後,訓斥羅士信:“你也滾過來受罰!”
羅士信垂頭喪氣。
見羅士信跟著陛下離開,徐世勣和蘇定方都難以抑製地露出羨慕的神色。
蘇定方嘟囔:“當初我如果也去隴右投奔陛下就好了。”
徐世勣用表情表示,誰不是這麽想呢。
單雄信對宗羅睺道:“你不也是陛下的老部將,怎麽不如羅士信?”
徐世勣:“……你閉嘴啊!”
他正想向宗羅睺道歉,宗羅睺半點不生氣,反倒有些哭笑不得:“我還能讓陛下把我當晚輩訓斥不成?!你在想什麽!!”
單雄信恍然:“對哦!陛下是把羅士信當晚輩訓。徐懋功,蘇定方,原來你們想當被陛下訓斥的晚輩嗎!”
蘇定方:“……”拳頭癢了。
徐世勣拖著單雄信:“我們出去練練。”
眾將領:“哈哈哈哈哈!”
看見單雄信又挨揍,他們今日的好心情來了!
第259章 長孫父子的來信
眾將領熱血沸騰, 遠垮千裏打仗就像是郊遊似的。
不是他們缺乏緊張感,實在是和主君李世民一共出征好像要不了什麽緊張感。
在書房內,挑燈的李世民神情卻沒有在眾人麵前那麽輕鬆。
李淵年紀大了, 早早睡去。李智雲侍立一旁, 替二兄護住燈火。
李智雲道:“二兄, 該睡了,明日再看也不遲、”
李世民抬起頭:“你怎麽還站著?要陪著我也坐著陪,站在那裏做什麽?”
李智雲無奈。二兄看文書看得太投入, 居然連自己沒離開都沒有發現。
怪不得秦瓊、宗羅睺、羅士信等人要輪流給二兄親自站崗了。以二兄投入的程度,恐怕有刺客來了他都反應不及時。
李智雲重複道:“二兄,該睡了。”
說時, 他遞上用熱水浸濕的帕子。
李世民用帕子遮住眼睛休息了一會兒,將帕子遞還給李智雲:“定是阿玄教你的。”
李智雲道:“我什麽不是你和三兄教的?”
李世民失笑:“也對。”
他笑完, 歎了口氣, 又恢複了嚴肅的神情:“我睡不著啊。丈人和輔機都還在幾千裏之外吃苦,我怎麽睡得著?”
李世民看著今日剛送來的文書,眉頭不由皺緊。
他和高老師說“給我一支輕騎兵繞後”是和老師開玩笑。
什麽都沒有探明,他多沒腦子才會初來乍到就繞後?無論是中原還是草原,除非別人上趕著和他“狹路相逢”, 他每一次突襲都在熟知天時地利人和之後。
比如突襲東|突厥牙帳時,他可是和裴行儼在牙帳旁邊放了好些時日的牧。
有李玄霸在的時候, 李世民大多會將前期情報收集和提煉、總結交給李玄霸,自己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謀劃;李玄霸不在的時候,李世民不放心將情報總結工作交給任何人, 必須全部親力親為。
他堅信為將能力更看天賦, 而自己和阿玄的天賦定超出世人。
即使有高熲在, 李世民也隻是讓高熲起輔佐作用, 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西突厥不好打,比東|突厥難打多了。
這不是西突厥比東|突厥更強,而是中原王朝對東|突厥的地形更熟悉。
中原王朝和東部草原遊牧部落打了千年的仗,地形已經摸得清楚明白,也已經摸索出許多統治和分化東部草原部落的經驗。
東部草原和中原王朝之間的地形也沒有太多阻礙,雖然這讓草原遊牧部落很容易南下劫掠,中原王朝強盛之後也很容易掃滅他們。
西域卻完全不一樣。
這裏地形更複雜,氣候更惡劣,物資運輸更加艱難。
李世民堅信自己能輕易戰勝西突厥可汗,但那隻是一場兩場戰鬥而已。他要贏下的是一整場戰爭,是讓大唐重新奪得西域絲綢之路的控製權,讓西域邊疆百姓至少在自己當政期間不會再遭遇戰亂。
滅西突厥如今的政權容易,完全滅掉“西突厥”不可能。就像是東|突厥已無大可汗,但東|突厥部落和“阿史那”家族藍血貴族仍舊繁榮一樣。
要怎麽打西突厥對大唐本身的消耗最小,對西突厥和西域諸國的震懾最大?
戰勝西突厥可汗之後,要如何將戰果消化成國力,讓大唐在西域站穩腳跟?
長孫晟和長孫無忌就是在忙碌大唐戰勝西突厥之後的事。
李玄霸給他們開了全圖視角,讓他們知道了西突厥與更西邊的國家的矛盾衝突。
這將是大唐讓西突厥長時間臣服,不至於大唐軍隊前腳退兵,西突厥後腳再次統一的關鍵。
雖然李玄霸給的資料是“蓋棺定論的史料”,但大唐已經改變,世界也不一定會按照李玄霸的“讖緯”所言發展。
長孫晟和長孫無忌父子便率領使臣團,從高昌、焉耆、龜茲、疏勒繞道,翻越崇山峻嶺,來到西突厥的藩屬國吐火羅,再借道吐火羅前往波斯國。
按照李玄霸的說法,此時的波斯國正處於薩珊王朝,波斯人自稱埃蘭帝國。
波斯國與大漢記載中的大秦帝國,即羅馬帝國打了百年的仗,與西突厥也有仇,曾經射死過西突厥的可汗。
雖然波斯國很快就會因為兩麵作戰衰敗,被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滅國,但他的君王好戰,對西突厥積怨久矣,可以聯絡波斯國斷西突厥的後路。
李玄霸還有其他謀劃,但他說一切謀劃都由長孫老師看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後自己確定,他相信的自己的謀劃不會比長孫老師出色。
李世民知道,弟弟一直很後悔自己說了這句話。
阿玄曾自責,是不是因為自己這句話,長孫老師才會拖著病弱老殘之軀趕赴西域。
但長孫晟已經來了西域,誰也不能阻止長孫晟完成他在西域的藍圖,李世民的聖旨也不能。
所以明明連走路都要人攙扶,長孫晟仍舊持節杖,翻越了天山山脈,出使波斯國。
如果長孫晟死在了半路,他的節杖會交給長孫無忌,讓長孫無忌接替他完成此次出使,完成他在西域未成的藍圖。
現在李世民接到了信,長孫晟父子順利翻越了天山,吐火羅也如他們所料的那樣,雖然歸屬西突厥,但不敢得罪大唐,悄悄幫他們偷渡到了波斯國。
他們得到了波斯國王的盛情接待,從波斯國王這裏得到了比西域更西的諸國更準確的消息。
混入其中,和眾人不太熟悉的小將蘇定方小聲質疑:“如果晉王殿下真的如此厲害,為何不來?晉王殿下能逼退西突厥大軍,我們就不用打仗了。”
眾人不悅地盯著蘇定方。
蘇定方梗著脖子道:“我知道眾將軍都渴望軍功,但大唐的百姓並不渴望打仗。”
眾人有點手癢。這個小將是不是想挨揍啊?
“你們說得對。”李智雲推門進來,“怎麽全聚在這裏聊天?我找你們好久。”
他拍了拍蘇定方的肩膀,讓蘇定方到他背後。
“三兄最厭惡的就是沒有利益的出兵,所以他才會拖著病軀去嶺南。”李智雲嚴肅道,“他讓你們讀了這麽多書,你們還不知道好大喜功的危害?”
眾將領不敢言。
李智雲語氣緩和道:“我知道你們渴望建功立業,但建功立業也不止打仗這一個方式。相信二兄三兄,他們何時會虧待下屬?”
徐世勣忙道:“我們當然知道不能隨意打仗。若不是隋煬帝三征高麗,民不聊生,我們也不會冒著掉腦袋的危險造反。”
徐世勣開口了,單雄信忙點頭:“是啊是啊。”
瓦崗寨好漢太有發言權了,其他將領都不敢言。
但蘇定方仍舊堅持質疑:“那三郎君此時為何不來?”
李智雲轉身,微笑著看著蘇定方。
他雖然隻是李世民的異母弟,但他此刻比尋常人更燦爛的微笑神似李世民。
“不該打的仗盡量不打,不要給百姓增加負擔;但該打的仗,就要打得徹底。”
李智雲眼睛微眯。
“如二兄擒吐穀渾和東|突厥可汗,打完這一仗,邊疆就能和平幾十年,百姓再不用擔心蠻夷劫掠之苦。”
“所以哪怕三兄有辦法逼退西突厥,大唐也必須出兵。”
“蘇定方啊,你來說說,除了西突厥,還有什麽仗是必須打的?”
看著李智雲眼睛微眯的笑容,蘇定方恍惚仿佛看到了晉王。
他定了定神,道:“高麗。”
單雄信驚訝地叫起來:“啊?怎麽能打高麗!會亡國啊!”
徐世勣沒來得及捂住單雄信的嘴,扶額道:“你閉嘴。”
蘇定方看向李智雲,李智雲報以鼓勵的微笑。
蘇定方心裏嘀咕,這綿裏藏針的微笑,更像是晉王殿下了:“既然打了西突厥,北疆就能安定幾十年。那麽打高麗不也一樣?都是臥榻之側,都對中原有不臣之心,都趁著我們混亂侵占我們的領土,都該打。”
蘇定方見李智雲笑容依舊,心中稍定:“隋朝不是打高麗滅亡,而是打了三次高麗,還沒打贏才滅亡。他若一征就滅了高麗,即使中原有零星民亂,大隋恐怕也能輕鬆鎮壓。到時再休養生息幾年,誰還想反?”
徐世勣想了想,道:“你這話不對。以隋煬帝的性格,他若一征就贏了高麗,肯定不會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而是直接向突厥出兵,可不會管百姓死活。”
蘇定方仔細思索了一會兒,不得不承認徐世勣是正確的。
他對徐世勣刮目相看,本以為徐世勣是和單雄信一樣愚蠢的人呢。
李智雲道:“聽到了?你們的年齡比徐世勣和蘇定方大這麽多,怎麽眼界差他們這麽多?”
羅士信趕緊道:“不包括我。他們說的我也知道,我隻是沒說話。還有,我可不比他們年紀大。祈健,你裝什麽陛下和三郎君,趕緊回魂,變回你自己。”
李智雲:“……”
他擼起衣袖,和損友打了起來。
偷聽的李世民本來正神色欣慰,現在隻能麵色黑沉地出來把滾地廝打的李小五揪著衣領拖走教訓。
李世民誇了徐世勣和蘇定方幾句後,訓斥羅士信:“你也滾過來受罰!”
羅士信垂頭喪氣。
見羅士信跟著陛下離開,徐世勣和蘇定方都難以抑製地露出羨慕的神色。
蘇定方嘟囔:“當初我如果也去隴右投奔陛下就好了。”
徐世勣用表情表示,誰不是這麽想呢。
單雄信對宗羅睺道:“你不也是陛下的老部將,怎麽不如羅士信?”
徐世勣:“……你閉嘴啊!”
他正想向宗羅睺道歉,宗羅睺半點不生氣,反倒有些哭笑不得:“我還能讓陛下把我當晚輩訓斥不成?!你在想什麽!!”
單雄信恍然:“對哦!陛下是把羅士信當晚輩訓。徐懋功,蘇定方,原來你們想當被陛下訓斥的晚輩嗎!”
蘇定方:“……”拳頭癢了。
徐世勣拖著單雄信:“我們出去練練。”
眾將領:“哈哈哈哈哈!”
看見單雄信又挨揍,他們今日的好心情來了!
第259章 長孫父子的來信
眾將領熱血沸騰, 遠垮千裏打仗就像是郊遊似的。
不是他們缺乏緊張感,實在是和主君李世民一共出征好像要不了什麽緊張感。
在書房內,挑燈的李世民神情卻沒有在眾人麵前那麽輕鬆。
李淵年紀大了, 早早睡去。李智雲侍立一旁, 替二兄護住燈火。
李智雲道:“二兄, 該睡了,明日再看也不遲、”
李世民抬起頭:“你怎麽還站著?要陪著我也坐著陪,站在那裏做什麽?”
李智雲無奈。二兄看文書看得太投入, 居然連自己沒離開都沒有發現。
怪不得秦瓊、宗羅睺、羅士信等人要輪流給二兄親自站崗了。以二兄投入的程度,恐怕有刺客來了他都反應不及時。
李智雲重複道:“二兄,該睡了。”
說時, 他遞上用熱水浸濕的帕子。
李世民用帕子遮住眼睛休息了一會兒,將帕子遞還給李智雲:“定是阿玄教你的。”
李智雲道:“我什麽不是你和三兄教的?”
李世民失笑:“也對。”
他笑完, 歎了口氣, 又恢複了嚴肅的神情:“我睡不著啊。丈人和輔機都還在幾千裏之外吃苦,我怎麽睡得著?”
李世民看著今日剛送來的文書,眉頭不由皺緊。
他和高老師說“給我一支輕騎兵繞後”是和老師開玩笑。
什麽都沒有探明,他多沒腦子才會初來乍到就繞後?無論是中原還是草原,除非別人上趕著和他“狹路相逢”, 他每一次突襲都在熟知天時地利人和之後。
比如突襲東|突厥牙帳時,他可是和裴行儼在牙帳旁邊放了好些時日的牧。
有李玄霸在的時候, 李世民大多會將前期情報收集和提煉、總結交給李玄霸,自己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謀劃;李玄霸不在的時候,李世民不放心將情報總結工作交給任何人, 必須全部親力親為。
他堅信為將能力更看天賦, 而自己和阿玄的天賦定超出世人。
即使有高熲在, 李世民也隻是讓高熲起輔佐作用, 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西突厥不好打,比東|突厥難打多了。
這不是西突厥比東|突厥更強,而是中原王朝對東|突厥的地形更熟悉。
中原王朝和東部草原遊牧部落打了千年的仗,地形已經摸得清楚明白,也已經摸索出許多統治和分化東部草原部落的經驗。
東部草原和中原王朝之間的地形也沒有太多阻礙,雖然這讓草原遊牧部落很容易南下劫掠,中原王朝強盛之後也很容易掃滅他們。
西域卻完全不一樣。
這裏地形更複雜,氣候更惡劣,物資運輸更加艱難。
李世民堅信自己能輕易戰勝西突厥可汗,但那隻是一場兩場戰鬥而已。他要贏下的是一整場戰爭,是讓大唐重新奪得西域絲綢之路的控製權,讓西域邊疆百姓至少在自己當政期間不會再遭遇戰亂。
滅西突厥如今的政權容易,完全滅掉“西突厥”不可能。就像是東|突厥已無大可汗,但東|突厥部落和“阿史那”家族藍血貴族仍舊繁榮一樣。
要怎麽打西突厥對大唐本身的消耗最小,對西突厥和西域諸國的震懾最大?
戰勝西突厥可汗之後,要如何將戰果消化成國力,讓大唐在西域站穩腳跟?
長孫晟和長孫無忌就是在忙碌大唐戰勝西突厥之後的事。
李玄霸給他們開了全圖視角,讓他們知道了西突厥與更西邊的國家的矛盾衝突。
這將是大唐讓西突厥長時間臣服,不至於大唐軍隊前腳退兵,西突厥後腳再次統一的關鍵。
雖然李玄霸給的資料是“蓋棺定論的史料”,但大唐已經改變,世界也不一定會按照李玄霸的“讖緯”所言發展。
長孫晟和長孫無忌父子便率領使臣團,從高昌、焉耆、龜茲、疏勒繞道,翻越崇山峻嶺,來到西突厥的藩屬國吐火羅,再借道吐火羅前往波斯國。
按照李玄霸的說法,此時的波斯國正處於薩珊王朝,波斯人自稱埃蘭帝國。
波斯國與大漢記載中的大秦帝國,即羅馬帝國打了百年的仗,與西突厥也有仇,曾經射死過西突厥的可汗。
雖然波斯國很快就會因為兩麵作戰衰敗,被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滅國,但他的君王好戰,對西突厥積怨久矣,可以聯絡波斯國斷西突厥的後路。
李玄霸還有其他謀劃,但他說一切謀劃都由長孫老師看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後自己確定,他相信的自己的謀劃不會比長孫老師出色。
李世民知道,弟弟一直很後悔自己說了這句話。
阿玄曾自責,是不是因為自己這句話,長孫老師才會拖著病弱老殘之軀趕赴西域。
但長孫晟已經來了西域,誰也不能阻止長孫晟完成他在西域的藍圖,李世民的聖旨也不能。
所以明明連走路都要人攙扶,長孫晟仍舊持節杖,翻越了天山山脈,出使波斯國。
如果長孫晟死在了半路,他的節杖會交給長孫無忌,讓長孫無忌接替他完成此次出使,完成他在西域未成的藍圖。
現在李世民接到了信,長孫晟父子順利翻越了天山,吐火羅也如他們所料的那樣,雖然歸屬西突厥,但不敢得罪大唐,悄悄幫他們偷渡到了波斯國。
他們得到了波斯國王的盛情接待,從波斯國王這裏得到了比西域更西的諸國更準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