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棱道:“是,我很擅長,所以三郎乖乖在船上等著。”


    李玄霸道:“我很有自知之明,不會上岸給你們拖後腿。”


    陳棱道:“薛伯褒以前也這麽說。”


    李玄霸:“他喜愛作死,與我有什麽關係?”


    看來薛收和陳棱在築紫島還有很多趣事可以挖掘。等閑下來,他定要好好問問,然後寫進“貞觀趣事”裏。


    陳棱對李玄霸的厚臉皮無可奈何,無法委婉提醒,隻能直言道:“你若對你的性命很愛惜,便不會親自來海上。”


    李玄霸;“哦,我會反省。”嘖,陳棱也學壞了,居然直接懟我。


    陳棱聽到李玄霸的話,心頭莫名火氣升騰,好不容易才壓下去。


    不知為何,他眼前浮現出李世民坐在皇座上的麵容。


    李三郎還不如陛下呢!至少陛下會裝出一個深刻反省的表情!


    氣到陳棱後,李玄霸見好就收,免得陳棱把自己送回涿郡。


    陳棱知道他如果如此做,自己不會怪罪他,所以不能讓陳棱生出這個念頭。


    李玄霸這次沒有騙人,他確實乖乖待在最安全的地方。


    當陳棱所帶領的水軍熟悉了高麗半島周圍海域後,李玄霸連船都不上了,每日帶著張亮在築紫島晃悠。


    他還笑話張亮:“跟著我就是這麽倒黴,立不到功。”


    張亮忙道:“比起功勞,郎君的安危才最重要。”


    李玄霸見張亮這話說得真心誠意,不由感慨張亮或許真的不會走到原本的結局了。


    “走吧,趁著宇文老師還沒派人來抓我們,我們把築紫島逛遍。”李玄霸抬頭道,“烏鏑!不準把吃剩的東西亂丟!差點砸到我!”


    烏鏑“啾”了一聲,振翅飛走,繼續狩獵。


    李玄霸這裏很快活,高麗和百濟就不快活了。


    高麗如今的國王是高建武,百濟如今的國王是扶餘璋,都是其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有為之君,也都是“前賢後昏”給滅國埋下伏筆的君王。


    現在他們正處於年輕氣盛的“前賢”時期,才能抓住唯一的機會攻打大唐——雖然李玄霸不認為這是什麽好機會,但對於他們而言,這確實是不想滅國的唯一的機會了。


    中原王朝的大軍要攻打他們,需要翻越北部山脈。


    李世民登基時就成了天可汗,高建武戰戰兢兢,早早就開始修長城,依靠北部山脈把高麗半島和遼東完全阻隔。


    雖然李玄霸提前提醒王薄等農民起義軍首領,跟在征高麗的隋軍後麵撿東西,導致高麗沒有舔到大隋太多血包,但中原大亂還是讓高麗偷偷摸摸從中原搶了許多百姓和物資。


    高建武一咬牙,這些人力物力全部用在了修長城和擴充軍隊上。


    北部山脈堡壘層層疊疊,高麗可以居高臨下劫掠遼東,威脅涿州,大唐想要越過北部山脈卻十分困難。


    高麗、百濟、倭國聯軍脫離本土後戰鬥力一般,但他們采取的也是“打草穀”的戰鬥方式,依靠山上堡壘不斷騷擾大唐,導致本來人口就還沒恢複的遼東變得杳無人煙,高麗聯軍可以直接奔馳到涿郡之外。


    雖然他們來到涿郡後很快就會被宇文弼擊退,但能在大唐境內暢通無阻的疾馳,讓他們自信心膨脹無比,以為找到了對抗大唐的訣竅。


    這時,前線主帥得到國王退兵的詔書,很是不解。


    他們狐疑,自己形勢一片大好,為何要退兵?難道大唐放棄攻打西突厥,大軍回轉了?


    拆開密信一看,他們懵了。


    啊?大唐不翻山越嶺,而是水軍直接襲擊高麗百濟腹地?


    大唐動用水軍很正常,大隋也有水軍。但大唐這戰法是怎麽回事?中原人怎麽還會劫掠?那不是蠻夷的做法嗎?


    而且大唐的戰船不僅又大又快,還搭載了能召喚天雷隕石的神奇武器,隔著老遠就能擊沉他們的戰船。更可怕的是,大唐戰船上飄著的旗幟,是“晉王李玄霸”!


    將領問送信的士兵。


    “晉王李玄霸不是在涿郡嗎?怎麽跑到海上了?假的吧!”


    “是真的!除李玄霸本人,還有誰會召喚天雷!”


    “他們的戰船難道威脅大王的都城了?”


    “沒有!但他們快把田地燒光了,即使將軍不退兵,也要缺糧了!”


    將領:“……”


    局勢一片大好,他們還是不想退兵。


    雖然國內無法運糧,他們可以搶大唐啊!


    誰知道,宇文弼那個早該入土的老匹夫,居然一改守城的謹慎作風,率領唐軍從涿郡出擊,一城一城打到了高麗北部長城之下,把他們逼上了山中堡壘。


    宇文弼在山下安營紮寨,人數不多,卻總能把下山的高麗聯軍逼回去。


    高麗聯軍仗著人多,為了讓唐軍疲憊,最多的時候一天出戰百餘次,晝夜不息。


    唐軍居然次次獲勝,防線死守不退,把他們牢牢控製在了山脈之中寸步難行!


    更可怕的是,唐軍此次不知從哪冒出一堆猛將,如他們聽過的中原“鬥將”故事似的,總能親自衝鋒奪旗斬將,個個都是力大無窮還箭無虛發,讓他們的將領出兵時都不敢穿太好的盔甲。


    唐軍把他們攔在了山上,他們就隻能在山中尋找吃食,無法從遼東獲得補給;李玄霸從海上的騷擾,讓他們國內糧食供應捉襟見肘,糧草很快告罄。


    高麗聯軍很快出現了混亂。


    高建武和扶餘璋都是聰明的國王。當李玄霸的旗幟出現時,他們就知道這唯一的機會完蛋,趕緊召回軍隊回防。


    讓他們驚愕的是,出征將領居然不聽從他們的旨意,留在北邊和唐軍死磕。


    所有封建君王都差不多,比起外患,更在意內憂。


    統帥不聽國王的命令,豈不是要造反?!


    李玄霸得知此事,捧腹大笑。


    當他得知高麗統帥是淵蓋蘇文,就知道這計謀穩了。


    淵蓋蘇文可是造反逼宮,把高建武剁碎的神人啊。他在高麗執政時期,正是與大唐交戰的時期,所以李玄霸對他印象很深刻。


    這樣的人,可不會輕易放棄眼前的大好局勢,高麗王說退兵,他就退兵的。


    至於百濟將帥,他雖然不了解,但淵蓋蘇文蠱惑人心的本事可不弱。淵蓋蘇文不想退兵,也絕對會說動百濟將帥別退兵。


    什麽“將在外有所不從”,“大王不知道邊疆的情況,等我們立了大功勞,他絕對不會怪罪我們”之類的話,不是手到擒來?


    得到高麗聯軍沒有撤退的消息後,李玄霸無視陳棱痛苦的神情,親自披甲掛帥,帶領五千水軍,及五萬冒充唐兵的築紫島百姓,再次重現雁門郡嚇退始畢可汗那一幕,在穴口島(後世江華島)登陸,在高麗王的行宮安營紮寨。


    穴口島在高麗和百濟正中間。李玄霸率領大軍到達,被騷擾許久的穴口島官吏完全沒有抵抗,都乖乖聽唐軍吩咐。


    李玄霸同時向高麗和百濟遣使,讓兩個國王滾過來謝罪。


    “本王聽聞你們的大將無視詔令,擁兵自重。若對大唐臣服,大唐還能保你們子嗣世代繼承藩國國王之位。等你們的大將回兵,恐怕你們全家的腦袋都不保,無須大唐動手了。”


    大唐居然能出動二十萬水軍,隻半日時間便攻占了穴口島,嚇得高建武和扶餘璋隔著天南海北都默契地癱軟不起。


    見到李玄霸的書信,他們才明白為何唐軍有攻打他們的兵力,卻遲遲不肯出兵。


    “‘算無遺策’李玄霸極為陰險,向來吝嗇兵力,慣愛‘攻心’之計。他小施策略,便讓我國內亂,真是惡毒!”


    出征的聯軍因饑餓生亂,逃亡者甚多。將帥無奈班師回朝的時候,李玄霸身邊多了兩位質子,也班師回涿郡。


    高麗和百濟勒緊褲腰帶湊了許多錢糧,並送來船隻和捕獲的中原百姓數萬人,“贖”回了穴口島,並支付了部分戰爭賠償款。


    待明年糧食豐收,他們再付剩下的賠償款。


    築紫島的百姓拿著錢糧喜笑顏開,回家繼續種地打魚。


    高麗和百濟給的錢糧,李玄霸獎賞了眾將士後,還餘下不少,可以再去犒勞涿郡的唐軍。


    在李玄霸回涿郡時,又派人去告知高麗和百濟的出征將領。


    你們不聽國王的命令,回去就要被砍頭滅門,不如投降我大唐。愛信不信,拱手告別。


    高麗和百濟的將領殺了很多大唐將士,但對倨傲的大唐使者卻以禮相待,恭恭敬敬把人送別,並送上從大唐搶來的許多不能吃的財物。


    他們對大唐使臣痛哭流涕,說自己沒有忤逆大唐的意思,是國王一意孤行,他們是高麗百濟忠臣,隻能為自己的國王作戰。


    現在他們卻被國王猜忌,前路灰暗,懇求大唐使臣能在唐皇麵前美言幾句,希望將來自己逃向大唐,能被唐皇收留。


    大唐使臣離開的時候,還帶走了高麗聯軍俘獲的大唐兵卒,以及給高麗人出謀劃策的中原帶路黨。


    高麗和百濟的將領幾乎有求必應,何況大唐使臣的要求並不過分。他們現在也沒餘力帶著這些俘虜。


    “辛苦了。”


    “哈哈哈,居然全身而退,不辛苦,一點都不辛苦!”


    咳,說此話的人的身份一點都不重要,繼續說高麗和百濟的出征將帥。


    他們肯定不敢立刻投奔大唐,但讓他們乖乖回京城向國王解釋……


    “殿下,高麗和百濟的出征大將都反了。”


    “嗯,倭國呢?”


    “倭國在得知殿下出現在築紫島時,就已經悄悄撤兵。因倭國一直未掛旗幟,倭國使臣堅稱此事和他們無關。”


    “嗬。”


    李玄霸扯了扯嘴角。


    已經能看到前來迎接的唐軍,李玄霸提前下馬,等候宇文弼的責罵。


    但為首者居然不是宇文弼,而是堯君素。


    李玄霸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老師可好?”


    堯君素抱拳:“魯國公身體抱恙,但並無性命之憂。”


    李玄霸鬆了口氣:“那便好。老師可有話讓你傳給我?”


    堯君素臉上浮現尷尬之色,但還是如實道:“魯國公言,李、李玄霸,滾回來受戒尺。”


    李玄霸心頭巨石徹底放下,失聲笑道:“好,我這就回去。”


    第263章 留給弟子的棋譜


    宇文弼沒有回涿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