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土壤偏鬆軟透氣,各種含量也足,用來種桑樹不錯。”


    “郡主,”林清風眼睛都瞪大了,艱難地咽了下口水道,“您還能嚐出桑樹喜歡什麽土?”


    他不理解,不明白,為什麽金枝玉葉的郡主會看土壤,還會知道適合種什麽作物,更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麽能那麽自然把這些東西往嘴裏放。


    王懷玉隻是用舌尖碰了一下,看他們一副見鬼的模樣,拿起腰間水囊的水漱了一下口,很是嫌棄道,“誰說我是嚐出來的,這上邊就長著野生的桑樹呢,那麽好那麽嫩你們沒有看到?”


    順著王懷玉的視線看過去,幾人都是眼前發暈。


    一片的綠色,除了葉子有點小一點有的大一點,哪裏看的出來是什麽樹?


    “嘖,這要是讓你們負責種植桑樹,豈不是被騙了也不知道?”王懷玉快步上前,給他們掰了一支桑樹枝,一邊說道,“不要看這山裏平平無奇的樣子,裏麵可有不少的藥材呢。要不是藥材生長得太慢,價格太低,我也不舍得用來種桑樹。”


    桑樹除了養蠶織布外,桑樹皮還能用來造紙,就連桑果也是中藥材,還是染色劑原料。


    王懷玉的有個戰友退伍後,就是靠種植桑樹發的家。當時她們過去玩的時候,還把整個運行模式給看了一遍。


    而且裏麵需要的成本也不多,就是現在他們也能做。


    第18章


    康隸書拿著鼠毛小筆刷刷的記著,一邊記錄一邊問道:“桑樹一般多少年能產出?我們種植的成本又要多少?”


    跟隨他們來的,還有雇傭的劉長工,聽到貴人們的問話,他粗略的算了一下,“桑樹我們這裏沒有人種,不曉得種樹一棵要多少錢。不過這個山頭能種下兩千棵左右,我們這一片地方有五個這樣的山頭,大約是要一萬棵樹苗的。”


    “樹苗,得去江南采買吧?”林清風不確定地問道。


    “目前能有大批樹苗出售的也隻有江南了。”宋回芳回道。


    “誰說的?”王懷玉反道,“嶺南府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種桑養蠶,但前任知府不是引進過嗎?我記得在梅縣就有桑樹林。”


    “江南的氣候和嶺南到底還是有差距,在江南生長得好的,不一定能適應嶺南的氣候。前任知府不就嚐試過了嗎?不然也不會把這麽的生財之路斷掉。”


    宋回芳努力的回想前任知府什麽時候做過這回事,把看過的書都想了一遍,才記得在嶺南卷宗裏有那麽一句話的記載。


    這不禁讓他感歎,王懷玉是真的把嶺南的情況給摸透了。


    “啊,那這樣我們還怎麽種啊?這不行那不行的,前任知府都嚐試過不行的主意,郡主你還要撿起來?”


    宋回芳這回倒是想明白了,若有所思道,“郡主的意思是,貿然從外地移植過來的桑樹可能會水土不服,但梅縣那些經過適應,淘汰了那些不適應的,剩下都是能在嶺南種植的?”


    “我們隻要去梅縣購買那些樹苗回來種,就能避免和前任知府遇到一樣的問題。”


    “正是,”王懷玉的很滿意地點頭道:“這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現在就是要借前任知府的光,把馴化好的桑樹移栽到咱們蒼梧縣來。”


    “梅縣,梅縣離我們不遠咧,小人還有個妹妹嫁到那裏去了。他們那邊的桑樹林都沒有人管,也就果子熟了的時候有人去摘。”


    “我家小子喜歡吃,還特意去掰了兩條枝子回來種。這東西好養活得很,隻要往地上一插一年就能長得跟人一樣高。不過這東西還能拿來養蠶織布做衣裳?不曉得是不是麻布要省事。”旁邊的劉長工突然開口道。


    他聽著幾位貴人的話,糊裏糊塗的,直到看見了打頭那個貴小姐掰扯了一段桑子枝,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麽。


    這些東西在村裏都是嫌棄礙地方的,也就小孩子喜歡吃個果子,怎麽聽這些人的話,像是能賺大錢的?


    王懷玉等人都朝他看了過去,劉然滸急性子直接就問了,“你是說,梅縣真的有這個桑樹?還是不要錢的?”


    劉長工沒想到他那麽重視,楞了一下直擺手道,“不要錢,都是小孩子去摘個果,要不就是掰幾根枝條回去種,哪裏要什麽錢。”


    鄉下嘛,誰家不是這樣,今天我看上你家的水果了,我去剪一枝回來種,明天你看上我家的菜了,來拿一點種子,這都是常有的事情。要是覺得過意不去,給個雞蛋給把青菜就是了,哪裏還要錢。


    “我們是要種一萬棵呢,這山頭上都得種滿,可不是跟百姓一樣,房前屋後栽一棵,還是想想辦法怎麽去和梅縣的人買吧。”宋回芳說道。


    雖然他們的銀子不寬裕,但這錢也省不了。


    “是這個道理。”王懷玉也十分讚同。


    “你們帶上銀子,還有我的手諭,”王懷玉將視線移到劉長工身上,“順便把劉長工也帶上,讓他帶你們去找梅縣的人,爭取在這個月內把桑樹都挖回來。”


    林清風看一圈兄弟們,上前一步道,“我和劉長工去梅縣。”


    “也行。”王懷玉點頭道。


    畢竟隻是去買個樹苗,兩個人去也就夠了,剩下的還有別的事情要忙呢。


    初步敲定了這片山頭該種什麽,便輪到還沒有開荒好的一千多畝田,因為分散又不靠近水源,想要利用起來,還真的得花功夫。


    站在山頂上往下看,王懷玉比對著這邊地形,指著北邊下來的河道問:“從上邊開個水渠,引水到我們的地裏行不行?”


    她的這一片地,隻有西北有一條經過的小河,其他三麵都是一些小小的山塘,雖然說嶺南降雨多,但沒有河道的話,真到用水的時候也麻煩得很,更不要說雨季還要排水了。


    劉長工是個老莊稼把式了,一眼就知道哪裏該有水,他順著王懷玉的指向看去,確實要是按照她說的那樣,就能全方麵的灌溉這一片地了。


    “可行是可行,但是這溝渠挖起來,怕是要廢不少的人力和時間。”


    第19章


    他們現在做的水利工程,除非是大型的會用上黏土泥漿來防止滲水,一般農戶挖個水溝排水,多是往深裏挖,到半人高也就差不多了。


    這樣的溝渠不是用不了,而是每年都要有人去清理才行,不然就會堵住。


    以王懷玉的這一片地來看,要是做成這個模樣的,年年都要清理不亞於重新挖,實在是太大工程了。要是用好的材料,哪怕劉長工不懂建築,也覺得得花不少錢。


    王懷玉笑了,這不正好撞槍口上了嗎?


    哪裏要用什麽昂貴的材料,或者是年年來清理。在她那個年代,農村都是拿水泥修的水渠,不過是小腿高一點,隻要上頭有水就能源源不斷的流向每個人的田地。


    回想以前的便利,王懷玉愈發期待水泥的麵世了。


    她將水泥的用處和林清風等一說,宋回芳就在腦子裏打起了算盤。


    “嶺南這邊的地形多是山林,就是田地也分散著高低不平,若是郡主說的水泥真有這個效果,能讓全嶺南府都修起這樣的水渠,那想要讓嶺南府成為江南那樣的魚米之鄉還真不是難事。”


    “是啊,”林清風涼涼道,“就是不知道這全嶺南府都修上這樣的水渠,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又有多少官僚跟幹。”


    “這個不是難事,”康隸書頭也不抬道:“每年成年男子都不是要服勞役嗎?我們可以征派他們來修水渠啊。也不用到別處去幹,就在自己的村裏縣裏,這個東西修起來也是給他們自己用的,難道還有人不願意不成?”


    聽到要服勞役,劉長工心裏暗暗叫苦,但聽到後邊說在自己村裏縣裏修,還是修給自己用的之後,就迫不及待的點頭讚同。


    “康大人說的對,咱們要是能在自己村裏幹,那大家夥肯定是樂意的。更何況這東西還是修給我們自己的用的。要是真能像郡主說的那樣厲害,村裏不知道能多出多少良田來。”


    多了良田他們就能多種糧食,多種糧食他們就能多吃一點。這樣的好事可不比去外邊修路的要好?


    王懷玉一時間沒有想起來,還有服役這一說。


    據她所知,大齊凡是十六歲以上的健康男丁,每年都要去服一個月的勞役。也就是說一年得去給朝廷白幹一個月的活。而且這一個月的吃喝拉撒都得自己負責。


    嘖嘖嘖,封建王朝果然迫害人啊。


    不過也是生產發展形勢所趨,如果沒有勞役,很多公共設施都無法建立起來。


    這也更加堅定王懷玉想要把嶺南發展好的想法了。別的不用說,起碼得讓這些人幹活的時候吃飽飯吧?


    幾人商量著,初步定下了開荒和修水渠同時進行。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準備製作水泥這一神物。


    從地裏回去,王懷玉的衣角都沾上了泥土,頭發也不如出門前整齊,不過精神卻好得很。


    她給林清風寫了手諭蓋了章子,林清風在郡主府匆匆吃了一頓午飯,就帶著劉長工出門,爭取在十天內把桑樹運回來。


    劉然滸也不得空,他得在這十天內找好人,然後把這幾個山頭給開荒完,好讓林清風一把樹拉回來就能種。


    宋回芳則是領下了去做水泥的差事,在王懷玉的指導下,找到了那幾座山。


    “這些山,瞧著也沒有區別?”康隸書也跟在旁邊做記錄。


    他學著王懷玉和宋回芳的樣子,撿起一塊石頭仔細的辨認了一下,發現它的顏色要更灰一些,摸起來有粉塵感,要是用力摔打還很容易碎成兩半。


    “這個叫做石灰石,是做水泥的主要成分,”王懷玉把手裏的石頭丟下,打量了周邊的環境,看著裸露在外的山體道,“這個山長不了植物,一旦下大雨就有可能造成山體滑坡。”


    “這個應該沒有什麽大礙吧?距離這裏最近的村子都有二十裏地,這樣小的山頭,便是出事了也波及不到那邊。”


    “要防患於未然啊。”王懷玉歎氣。


    “算了,反正這裏的山石正合適做水泥,等把山挖完了也沒有什麽好滑坡的了,就是這邊的雨季快來了,到時候得讓做水泥的工人注意一些。”


    他們預計在山腳五裏外的地方建窯爐,采下來的石頭直接就地煆燒,然後再直接把成品拉出去。


    畢竟這邊開山,多少也有點植被正好可以當柴火。而且還遠離人煙,可以避免有人來搞破壞或者偷方子。


    這是王懷玉和他們商量過後決定的,宋回芳負責這件事,自然知道事關重大。


    “郡主放心,這邊就交給在下吧。”


    第20章


    宋回芳辦事很靠譜,他拿著王懷玉給的方子還有不多的啟動資金,先到牙行去買了十個簽死契的青壯年回來。


    然後又讓人把五百兩銀子全都兌換成銅錢,一筐筐的扛到附近的集市上去,讓一個嗓門大的壯漢不停地喊:“郡主府招工,郡主府招工,一天二十文錢包吃住,一天二十文錢包吃住。”


    “二十文錢一天?什麽工,在哪裏,還要不要人?”


    來趕集的漢子,耳朵一動刷刷地看向喊話的人,看著他腳邊堆得高高的銅錢,眼睛差點瞪掉。


    “哪裏的人竟然這般有錢,看著銅板,得有多少個啊?”


    “郡主府?郡主府是哪個員外的,竟然那麽大方舍得給二十文錢一天?該不會把我們哄騙過去然後就降價吧?”


    “你還真別說,我感覺也是,二十文一天還包吃住呢,這是哪個老天爺掉下來的好事?怕是都沒得睡醒哦。”


    百姓的討論傳入宋回芳的耳朵裏,聽著與預計相差十萬八千裏的話,宋回芳敏銳地察覺出是哪裏出了問題。


    當即示意喊話的漢子:“跟他們說,二十文一天,隻能喝白粥,每天要幹八個時辰的活,不能休息不能回家探親。”


    漢子不明所以,但還是從善如流地按著他的話重複了一遍。


    這下,原本指指點點的青壯年就圍過來了,眼熱地看著腳邊那筐銅錢。


    “你們說的是真的?真的要招工,給二十文錢一天?我們不用你們給吃的也行,是要去幹什麽活,在哪裏?”一個看起來約莫二十歲的青年問道。


    宋回芳看著,他周邊的幾人隱隱以他為首的樣子,再看他麵相,不像淳樸的農民。


    “當然,我們是郡主府的人,就是皇帝陛下不久錢封的榮安郡主,定北大將軍的女兒,你們覺得這樣的千金小姐會拿你們二十文錢的工錢開玩笑嗎?”


    “當然工錢給的高,一個是郡主憐惜你們難以掙到錢,願意多給一點。第二個也是我們的活比較辛苦,是要你們去開山敲石頭,都是下死力氣的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月平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月平生並收藏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