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等她回去了在縣上突然想起這回事,親自到書肆裏去購買的時候,才知道為何康隸書會因為這個而為難。
無他,隻是太貴罷了。
“掌櫃的是說,這一刀紙要一錢銀子?”王懷玉有些懷疑自己的聽力。
她不是什麽不知人間疾苦的人,一錢銀子能買五斤豬肉呢,這一刀紙才多少張?才一百張啊!
折合下來也就是二十張紙能換已經豬肉。這還是最差的那一個檔次。
掌櫃的看著她身後一群的下人,穿著也不像是貧苦人家,雖然不知道是縣裏的哪位小姐,但也不好開口得罪人。隻是眼裏的不屑和嫌棄,還是明晃晃地表現出來了。
“小姐,這個價格已經很公道了,不信的話您大可以到別的縣去對比,我們這些紙張都是從江南運過來的,這其中的艱辛和成本您稍微算一下便知道,這個價格已經是最低的了。”
“到別的縣去對比?”王懷玉抓住了重點,“蒼梧縣就你們一家書肆?”
掌櫃的很是自豪得捋著胡子道:“當然,這個可是我祖父傳下來的鋪子,整個蒼梧縣隻有我們一家。”
“那書院呢?”
王懷玉下意識的問道。
然而一說完,她就知道自己在說夢話了,這個時候的人還停留在族學家學和太學上呢,除了家裏有錢有勢的,哪裏有針對平民的書院。
果不然,掌櫃的回答道:“小姐是外地人吧?蒼梧縣的書院隻有莫家和韋家共同建的族學,外人想要進去學習得交很多錢的。小姐是想要送家中子弟去就學嗎?小的倒是可以幫忙牽一下線。”
王懷玉倒還不至於讓府裏的孩子去別人家上學。
王府本來就高新聘請了兩個落魄世家的讀書人,更不要說還有王父的幕僚和宋回芳他們,再怎麽不濟,也能給王懷瑾兩個啟蒙。
“確實是,不知道他們這個府學該如何收費?我剛剛來,對這裏的情況不了解,但家中小弟又到了讀書的年紀,實在耽誤不得。”王懷玉順著他的話說。
掌櫃瞬間就變了臉色,眼裏的不屑和嫌棄換成了熱情,激情洋溢道:“那小姐算是問對人了,那兩家的府學先生可是從荊州府請過來的,是有大學問的人。這兩位先生還給府學抄寫了上百卷的詩書,藏書在咱們桂州府的府學裏都是排在前麵的。”
“而且他們家府學的筆墨紙硯都是我家店鋪供應,若是您幼弟在那裏讀書,我這裏也有另外的價格給你。”
一時間,王懷玉都不知道該感慨店家的捆綁銷售,還是該憂心蒼梧縣的教育。
偌大的一個縣城,竟然隻有一個府學,還是專門服務於兩個家族的。可想而知,下麵的百姓想要找一條除了種地以外的出路有多難。
王懷玉沉默了一會,表示自己要考慮考慮,不過離開前還是給康隸書買了一箱紙。
出了書肆的門口,一直默不作聲的秋香突然說道:“蒼梧的筆墨紙硯等比盛京的要貴上三成,紙張的質量也不如盛京。康公子所用的宣紙已經是我們府裏最低等的了,在這裏卻是最上層的紙也比不了。”
王懷玉知道這個時代的教育落後,但是沒有想到落後成這個樣子。她平時用的紙張也不見得有多好,但在這裏竟然是最上等的了。
至於她剛剛看的最下等的紙張,說實話,就算是在她那個時代的廁紙都比這要好上不少。
“紙張的製作並不困難,為何價格怎麽高。”尤其是普通書寫的,所用的材料幾乎沒有成本,就是人工,這裏的人工也便宜到令人發指。除了那種能保存千年的紙張,她實在不明白普通的紙值得那麽貴。
“讀得起書的郎君並不缺買紙的錢,而且除了王家這樣的小世家,各大世家都有自己的紙坊,並不需要和外界購買。”
得,王懷玉想起了她之前看過的王府的賬本,她還好奇為什麽在文房這一項的支出上會有那麽多的銀子呢。
原本以為是購買古籍一類,畢竟她原來的母親是個讀書人,她父親這個武夫更是對讀書人信奉至極,所以夫妻兩都極其愛收集書籍。
現在回想,文房這一項支出裏,紙張估計也占了不少吧。
“郡主,您是忙得忘了嗎?這讀書人都少得又少,大部分還是世家子,真正需要在外麵買紙張的人又有多少?買的人少了,做的也少,價格自然而然會貴。”
出聲的是王懷玉身邊的另一個大丫鬟荷香,之前還因為不注意言辭,被王懷玉送去給魏嬤嬤教育呢,今天見她憋得厲害了特意帶出來放放風,沒想到竟然還發現對方有這種敏銳度。
“哦?那你說說,要怎麽樣才能讓紙張變得便宜?”
“人人都用的,會做紙張的人也多,自然就會變得便宜了。”春香見主子考驗自己,微微挺起胸膛回道:“奴婢的父親就是做紙張的,他說這個東西根本就不貴,隻是主家不允許降價而已。”
嗯?荷香竟然不是家生子,還有個給世家做紙張的父親?這樣的人是怎麽當她的貼身婢女的?
王懷玉可是知道,她娘當初給她選小丫鬟的時候,那身家人品都篩過幾輪的。按理說,像荷香這種和外界有接觸的人,根本不可能到她身邊來啊。
王懷玉暗暗把疑問記下,驚訝問道:“你父親竟然還會做紙張?他人現在在何處,能否替我將他請來?無論世家給多少錢,我給雙倍。”
聞言,荷香難過地低下頭回道:“奴婢的父親早在八年前就去世了。”
這說來還是一段狗血的故事,作為世家匠人荷香父親,看上了農家姑娘,兩人結為夫妻又生了荷香後,上麵的少爺卻看上了她妻子。
夫妻兩不堪受辱想要反抗,反而被世家的人給活活打死。荷香則因為被藏起來了才逃過一劫,後麵投奔姨母,也就是王母的婢女,這才讓她到了將軍府做婢女。
王懷玉從魏嬤嬤那裏聽到這段往事,心裏對世家的厭惡更甚。
“你對紙張的製作方法可知道?若是我讓你去嚐試做紙,你可願意?”王懷玉找到荷香詢問道。
第25章
荷香猛地抬起頭,不顧規矩地直視她。
“郡主您願意讓奴婢去做紙張?”荷香生怕失去這個機會,無措但依舊不肯放棄道:“奴婢還記得父親說過的一些步驟,要是郡主願意讓奴婢嚐試,奴婢就算是肝膽塗地也不負郡主所托。”
王王懷玉按捺住自己,頗為頭疼地看著她。
這多大的事情,怎麽就肝膽塗地了呢。
“你先起來吧,”王懷玉淡然道:“你要是願意,我便給你撥一千兩銀子,你自己找地方找人手去幹。不管你自己怎麽折騰,到時候拿出成果來給我就行。”
一千兩銀子說多不多但也不少,用來建一個作坊綽綽有餘,難的是怎麽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到靠譜的人手和原材料。
荷香沒有猶豫,她朝王懷玉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毅然決然道:“奴婢願意。”
作為好姐妹,秋香和春香都有些擔憂地看著她,萬一要是沒有完成郡主的托付,她該如何和郡主交代?
而負責給她支銀子的梅香還是和往常一樣把銀子放到她手上,同時說了一句,“好好幹,沒錢了找我拿。”
荷香感動得眼眶都紅了,拽著銀子默默掉眼淚。
王懷玉當然不可能隻給荷香錢,畢竟紙坊也是賺錢的一大利器,正好趁著自己還有記憶,王懷玉又默寫了幾張方子給她。
雖然步驟不一定完善,方法也不一定準確,但荷香還是如獲至寶。
“郡主,奴婢再鬥膽請您讓婢子在府裏選人。”拿到了銀子和方子的荷香得寸進尺道。
作為郡主的貼身婢女,她知道主子一直想把府裏的人支出去,讓大家夥找別的事情幹。既然大家夥都是要有別的活計的,那為什麽不能是給她幹活呢?這些人都是從盛京帶過來的,和她一起伺候主子的,論忠心和熟悉程度,外麵找的人肯定不能比。
王懷玉很是意外地看著這個小姑娘。
她身邊有四大丫鬟,除了梅香管賬目,秋香管人事,春香貼身伺候外,就數荷香最小最跳脫。
平日裏仗著有梅香等人寵著,做事也不大多。瞧著像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想法。
正好與王懷玉想的不謀而合。
她笑道:“隻要有人願意跟你走,你隨便選。”
她也想試試看府裏的這幫小丫鬟們有多少個願意出門幹活的。
荷香得了她的話,笑得都裂開了嘴,對著她又是砰砰砰的嗑了三個響頭。
荷香的動作很快,上午才去求的恩典,中午就把人手給找齊了。
她領著二十多個姑娘過來和王懷玉回稟,王懷玉都詫異地看向了春香。
春香給她布了菜,又動作優雅地退到後邊,然後回道:“是的,荷香把人都選好了,正帶人過來給您過目呢。”
“那我得看看。”
王懷玉三下五除二地喝完最後一口粥,大步出去。
荷香帶著二十三個姑娘齊刷刷的站了一排的院子裏,放眼看去,最小的不過十五歲,最大不過十八歲,一個個長得眉清目秀,放出去不知道有多少傻小子追著跑。
王懷玉挑了挑眉。
“府裏的小姑娘都被挑出來了?”
荷香憨憨一笑,“郡主你說的,隻要她們自己願意跟奴婢走,奴婢就能帶她們走。”
“當然,本郡主一言九鼎,”王懷玉好奇道:“你是怎麽說服她們跟你一起去的?她們知道要出去幹什麽嗎?”
“當然知道!奴婢隻是和她們說等她們學會了做紙,日後她們的孩子也能進紙坊裏工作。”荷香回道。
因為王懷玉承諾過,隻要跟他們來嶺南的下人,就能贖回自己的賣身契,替他們入良籍。所以她們現在都是良籍。
但她們不止要考慮自己,還要考慮下一代。
因為她們都到了該婚配的年紀,如果不出來為自己掙一條路,等以後老了,府裏若是不要那麽多人,那她們該何去何從?她們的孩子又該去做什麽?
在盛京見識得多了,她們知道單純的耕地是不可能以此為生的,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如此辛苦。但想要找一條出路,卻難上加難。
現在,就有一條出路擺在她們的麵前,如果幹得好了,這一份工作和手藝都能世世代代的傳下去,這不比耕種、伺候人要來得好?
這二十三個姑娘都是聰明人,也有拚勁,所以她們想要出去搏一搏。
王懷玉一個個看過去,見到一張張雖然年輕稚嫩但充滿了堅毅的臉龐,好像是看到了以前帶過新兵。
“荷香說得不錯,隻要你們真的能把這個紙坊做起來,以後就都交給你們經營。若是你們的孩子有出息的,也一樣能夠放到裏麵幹活。”王懷玉肯定荷香的話。
至於太遠的事情她沒有承諾,畢竟等以後更多的廠子建起來了,他們的選擇也更多,不一定會局限在紙坊裏。
“姐妹們可都聽到郡主的話?”荷香笑道。
姑娘們聽著都笑了起來,齊刷刷的福身謝恩。
王懷玉又叮囑了一番她們要注意自身安全,有事回來找秋香或者管家,盡量不要和當地人起衝突。
所有人都點頭應下。
荷香雖然隻是個王懷玉身邊的大丫鬟,但見識一點也不比一些小的富家千金差,甚至在察言觀色,駕馭下人方麵還要更出色一些。
她帶著二十三個娘子軍,就在王懷玉的莊子旁邊靠近河流的地方買了一塊地,然後按照記憶和王懷玉給她的方子,建了漚麻池、搗麻區、淘洗區、抄紙池等不同區域。
所用的材料,荷香一開始也不敢用太好的,直接就從莊子裏找,讓開荒的工人把能用的樹莖草根撿出來,一捆一文錢,竟然也收了不少。
王懷玉一直關注她們的進程,但其他的事情也同樣占據著她的心神。特別是去梅縣的林清風回來了,為了趕上時候,王懷玉不得不帶著郡主府的人都去幫忙。
“一共是一萬一千棵三年生的桑樹,隻要種下去來年就能采收。”林清風掏出采買的賬本交給她過目,同時說道:“賣桑樹的是梅縣的何主簿,聽他們說這些年梅縣也嚐試著養蠶,但江南運來的蠶總是養不活,折騰了幾次大家也都放棄了。”
“這次我們挖那麽多的樹苗,也是因為在那邊沒用,才肯用三十文一棵的價格賣給我們。我也和江南那邊打聽過了,若是三年生的樹,怕是得五十文往上。”
“這些樹苗種下去之後每年都砍掉離地三十寸的部分,等來年發新芽了才能長出又嫩又大的桑葉。”
林清風去了一趟梅縣,不但把桑樹給運回來了,還學會了不少的種植技術。
現在讓他指著這些樹指導工人怎麽種,怎麽管理,那也是說得頭頭是道的。
“清風這一趟長了不少見識?看人都精神了許多。”王懷玉看著黑了不止一個度的林清風調侃道。
無他,隻是太貴罷了。
“掌櫃的是說,這一刀紙要一錢銀子?”王懷玉有些懷疑自己的聽力。
她不是什麽不知人間疾苦的人,一錢銀子能買五斤豬肉呢,這一刀紙才多少張?才一百張啊!
折合下來也就是二十張紙能換已經豬肉。這還是最差的那一個檔次。
掌櫃的看著她身後一群的下人,穿著也不像是貧苦人家,雖然不知道是縣裏的哪位小姐,但也不好開口得罪人。隻是眼裏的不屑和嫌棄,還是明晃晃地表現出來了。
“小姐,這個價格已經很公道了,不信的話您大可以到別的縣去對比,我們這些紙張都是從江南運過來的,這其中的艱辛和成本您稍微算一下便知道,這個價格已經是最低的了。”
“到別的縣去對比?”王懷玉抓住了重點,“蒼梧縣就你們一家書肆?”
掌櫃的很是自豪得捋著胡子道:“當然,這個可是我祖父傳下來的鋪子,整個蒼梧縣隻有我們一家。”
“那書院呢?”
王懷玉下意識的問道。
然而一說完,她就知道自己在說夢話了,這個時候的人還停留在族學家學和太學上呢,除了家裏有錢有勢的,哪裏有針對平民的書院。
果不然,掌櫃的回答道:“小姐是外地人吧?蒼梧縣的書院隻有莫家和韋家共同建的族學,外人想要進去學習得交很多錢的。小姐是想要送家中子弟去就學嗎?小的倒是可以幫忙牽一下線。”
王懷玉倒還不至於讓府裏的孩子去別人家上學。
王府本來就高新聘請了兩個落魄世家的讀書人,更不要說還有王父的幕僚和宋回芳他們,再怎麽不濟,也能給王懷瑾兩個啟蒙。
“確實是,不知道他們這個府學該如何收費?我剛剛來,對這裏的情況不了解,但家中小弟又到了讀書的年紀,實在耽誤不得。”王懷玉順著他的話說。
掌櫃瞬間就變了臉色,眼裏的不屑和嫌棄換成了熱情,激情洋溢道:“那小姐算是問對人了,那兩家的府學先生可是從荊州府請過來的,是有大學問的人。這兩位先生還給府學抄寫了上百卷的詩書,藏書在咱們桂州府的府學裏都是排在前麵的。”
“而且他們家府學的筆墨紙硯都是我家店鋪供應,若是您幼弟在那裏讀書,我這裏也有另外的價格給你。”
一時間,王懷玉都不知道該感慨店家的捆綁銷售,還是該憂心蒼梧縣的教育。
偌大的一個縣城,竟然隻有一個府學,還是專門服務於兩個家族的。可想而知,下麵的百姓想要找一條除了種地以外的出路有多難。
王懷玉沉默了一會,表示自己要考慮考慮,不過離開前還是給康隸書買了一箱紙。
出了書肆的門口,一直默不作聲的秋香突然說道:“蒼梧的筆墨紙硯等比盛京的要貴上三成,紙張的質量也不如盛京。康公子所用的宣紙已經是我們府裏最低等的了,在這裏卻是最上層的紙也比不了。”
王懷玉知道這個時代的教育落後,但是沒有想到落後成這個樣子。她平時用的紙張也不見得有多好,但在這裏竟然是最上等的了。
至於她剛剛看的最下等的紙張,說實話,就算是在她那個時代的廁紙都比這要好上不少。
“紙張的製作並不困難,為何價格怎麽高。”尤其是普通書寫的,所用的材料幾乎沒有成本,就是人工,這裏的人工也便宜到令人發指。除了那種能保存千年的紙張,她實在不明白普通的紙值得那麽貴。
“讀得起書的郎君並不缺買紙的錢,而且除了王家這樣的小世家,各大世家都有自己的紙坊,並不需要和外界購買。”
得,王懷玉想起了她之前看過的王府的賬本,她還好奇為什麽在文房這一項的支出上會有那麽多的銀子呢。
原本以為是購買古籍一類,畢竟她原來的母親是個讀書人,她父親這個武夫更是對讀書人信奉至極,所以夫妻兩都極其愛收集書籍。
現在回想,文房這一項支出裏,紙張估計也占了不少吧。
“郡主,您是忙得忘了嗎?這讀書人都少得又少,大部分還是世家子,真正需要在外麵買紙張的人又有多少?買的人少了,做的也少,價格自然而然會貴。”
出聲的是王懷玉身邊的另一個大丫鬟荷香,之前還因為不注意言辭,被王懷玉送去給魏嬤嬤教育呢,今天見她憋得厲害了特意帶出來放放風,沒想到竟然還發現對方有這種敏銳度。
“哦?那你說說,要怎麽樣才能讓紙張變得便宜?”
“人人都用的,會做紙張的人也多,自然就會變得便宜了。”春香見主子考驗自己,微微挺起胸膛回道:“奴婢的父親就是做紙張的,他說這個東西根本就不貴,隻是主家不允許降價而已。”
嗯?荷香竟然不是家生子,還有個給世家做紙張的父親?這樣的人是怎麽當她的貼身婢女的?
王懷玉可是知道,她娘當初給她選小丫鬟的時候,那身家人品都篩過幾輪的。按理說,像荷香這種和外界有接觸的人,根本不可能到她身邊來啊。
王懷玉暗暗把疑問記下,驚訝問道:“你父親竟然還會做紙張?他人現在在何處,能否替我將他請來?無論世家給多少錢,我給雙倍。”
聞言,荷香難過地低下頭回道:“奴婢的父親早在八年前就去世了。”
這說來還是一段狗血的故事,作為世家匠人荷香父親,看上了農家姑娘,兩人結為夫妻又生了荷香後,上麵的少爺卻看上了她妻子。
夫妻兩不堪受辱想要反抗,反而被世家的人給活活打死。荷香則因為被藏起來了才逃過一劫,後麵投奔姨母,也就是王母的婢女,這才讓她到了將軍府做婢女。
王懷玉從魏嬤嬤那裏聽到這段往事,心裏對世家的厭惡更甚。
“你對紙張的製作方法可知道?若是我讓你去嚐試做紙,你可願意?”王懷玉找到荷香詢問道。
第25章
荷香猛地抬起頭,不顧規矩地直視她。
“郡主您願意讓奴婢去做紙張?”荷香生怕失去這個機會,無措但依舊不肯放棄道:“奴婢還記得父親說過的一些步驟,要是郡主願意讓奴婢嚐試,奴婢就算是肝膽塗地也不負郡主所托。”
王王懷玉按捺住自己,頗為頭疼地看著她。
這多大的事情,怎麽就肝膽塗地了呢。
“你先起來吧,”王懷玉淡然道:“你要是願意,我便給你撥一千兩銀子,你自己找地方找人手去幹。不管你自己怎麽折騰,到時候拿出成果來給我就行。”
一千兩銀子說多不多但也不少,用來建一個作坊綽綽有餘,難的是怎麽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到靠譜的人手和原材料。
荷香沒有猶豫,她朝王懷玉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毅然決然道:“奴婢願意。”
作為好姐妹,秋香和春香都有些擔憂地看著她,萬一要是沒有完成郡主的托付,她該如何和郡主交代?
而負責給她支銀子的梅香還是和往常一樣把銀子放到她手上,同時說了一句,“好好幹,沒錢了找我拿。”
荷香感動得眼眶都紅了,拽著銀子默默掉眼淚。
王懷玉當然不可能隻給荷香錢,畢竟紙坊也是賺錢的一大利器,正好趁著自己還有記憶,王懷玉又默寫了幾張方子給她。
雖然步驟不一定完善,方法也不一定準確,但荷香還是如獲至寶。
“郡主,奴婢再鬥膽請您讓婢子在府裏選人。”拿到了銀子和方子的荷香得寸進尺道。
作為郡主的貼身婢女,她知道主子一直想把府裏的人支出去,讓大家夥找別的事情幹。既然大家夥都是要有別的活計的,那為什麽不能是給她幹活呢?這些人都是從盛京帶過來的,和她一起伺候主子的,論忠心和熟悉程度,外麵找的人肯定不能比。
王懷玉很是意外地看著這個小姑娘。
她身邊有四大丫鬟,除了梅香管賬目,秋香管人事,春香貼身伺候外,就數荷香最小最跳脫。
平日裏仗著有梅香等人寵著,做事也不大多。瞧著像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想法。
正好與王懷玉想的不謀而合。
她笑道:“隻要有人願意跟你走,你隨便選。”
她也想試試看府裏的這幫小丫鬟們有多少個願意出門幹活的。
荷香得了她的話,笑得都裂開了嘴,對著她又是砰砰砰的嗑了三個響頭。
荷香的動作很快,上午才去求的恩典,中午就把人手給找齊了。
她領著二十多個姑娘過來和王懷玉回稟,王懷玉都詫異地看向了春香。
春香給她布了菜,又動作優雅地退到後邊,然後回道:“是的,荷香把人都選好了,正帶人過來給您過目呢。”
“那我得看看。”
王懷玉三下五除二地喝完最後一口粥,大步出去。
荷香帶著二十三個姑娘齊刷刷的站了一排的院子裏,放眼看去,最小的不過十五歲,最大不過十八歲,一個個長得眉清目秀,放出去不知道有多少傻小子追著跑。
王懷玉挑了挑眉。
“府裏的小姑娘都被挑出來了?”
荷香憨憨一笑,“郡主你說的,隻要她們自己願意跟奴婢走,奴婢就能帶她們走。”
“當然,本郡主一言九鼎,”王懷玉好奇道:“你是怎麽說服她們跟你一起去的?她們知道要出去幹什麽嗎?”
“當然知道!奴婢隻是和她們說等她們學會了做紙,日後她們的孩子也能進紙坊裏工作。”荷香回道。
因為王懷玉承諾過,隻要跟他們來嶺南的下人,就能贖回自己的賣身契,替他們入良籍。所以她們現在都是良籍。
但她們不止要考慮自己,還要考慮下一代。
因為她們都到了該婚配的年紀,如果不出來為自己掙一條路,等以後老了,府裏若是不要那麽多人,那她們該何去何從?她們的孩子又該去做什麽?
在盛京見識得多了,她們知道單純的耕地是不可能以此為生的,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如此辛苦。但想要找一條出路,卻難上加難。
現在,就有一條出路擺在她們的麵前,如果幹得好了,這一份工作和手藝都能世世代代的傳下去,這不比耕種、伺候人要來得好?
這二十三個姑娘都是聰明人,也有拚勁,所以她們想要出去搏一搏。
王懷玉一個個看過去,見到一張張雖然年輕稚嫩但充滿了堅毅的臉龐,好像是看到了以前帶過新兵。
“荷香說得不錯,隻要你們真的能把這個紙坊做起來,以後就都交給你們經營。若是你們的孩子有出息的,也一樣能夠放到裏麵幹活。”王懷玉肯定荷香的話。
至於太遠的事情她沒有承諾,畢竟等以後更多的廠子建起來了,他們的選擇也更多,不一定會局限在紙坊裏。
“姐妹們可都聽到郡主的話?”荷香笑道。
姑娘們聽著都笑了起來,齊刷刷的福身謝恩。
王懷玉又叮囑了一番她們要注意自身安全,有事回來找秋香或者管家,盡量不要和當地人起衝突。
所有人都點頭應下。
荷香雖然隻是個王懷玉身邊的大丫鬟,但見識一點也不比一些小的富家千金差,甚至在察言觀色,駕馭下人方麵還要更出色一些。
她帶著二十三個娘子軍,就在王懷玉的莊子旁邊靠近河流的地方買了一塊地,然後按照記憶和王懷玉給她的方子,建了漚麻池、搗麻區、淘洗區、抄紙池等不同區域。
所用的材料,荷香一開始也不敢用太好的,直接就從莊子裏找,讓開荒的工人把能用的樹莖草根撿出來,一捆一文錢,竟然也收了不少。
王懷玉一直關注她們的進程,但其他的事情也同樣占據著她的心神。特別是去梅縣的林清風回來了,為了趕上時候,王懷玉不得不帶著郡主府的人都去幫忙。
“一共是一萬一千棵三年生的桑樹,隻要種下去來年就能采收。”林清風掏出采買的賬本交給她過目,同時說道:“賣桑樹的是梅縣的何主簿,聽他們說這些年梅縣也嚐試著養蠶,但江南運來的蠶總是養不活,折騰了幾次大家也都放棄了。”
“這次我們挖那麽多的樹苗,也是因為在那邊沒用,才肯用三十文一棵的價格賣給我們。我也和江南那邊打聽過了,若是三年生的樹,怕是得五十文往上。”
“這些樹苗種下去之後每年都砍掉離地三十寸的部分,等來年發新芽了才能長出又嫩又大的桑葉。”
林清風去了一趟梅縣,不但把桑樹給運回來了,還學會了不少的種植技術。
現在讓他指著這些樹指導工人怎麽種,怎麽管理,那也是說得頭頭是道的。
“清風這一趟長了不少見識?看人都精神了許多。”王懷玉看著黑了不止一個度的林清風調侃道。